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成长的许多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你成长的许多年

2018-10-18 22:17:28 作者:L.M AGNESE 来源:简爱格妮斯阅读馆 阅读:载入中…

你成长的许多年

  原创文章 |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公号名称:简爱格妮斯阅读馆

  

  主题曲:周璇 - 天涯歌女

  本文共:1453 字  预计阅读时间:5 分钟

  最近,电视剧《你迟到的许多年》热播,看到这名字就能猜到被吸引的不在少数。我想或许大概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那么一个人,有的出现了,有的错过了,也有的迟到了。

  ——《你迟到的许多年》剧照

  早上我把“你迟到的许多年”这句话发给了我一个单身的女性朋友,她的回复确实让我有些意外。

  “你迟到的许多年,我就不需要你了呀。不是有句话说,富士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吗? 错! 富士山不过来,我绝不过去!你迟到的许多年,不也是我成长的许多年吗?“

  ——四月时的富士山

  这个逆向思维让我感受到这个“许多年”其实就是似水流年。在经历世事沧桑中,抵御风雨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你的存在也只不过是寒冷夜晚中,我独自对抗世界时的一点慰藉,可这点慰藉绝对转化不成温暖。

  我们家有一本旧相册,每次翻看的时候总会掉出一些老照片。有一张小小的旧式的小相片,我每次都会看很久。

  照片上是一个中年女人,穿着对襟的老式服装,盘着头发,坐在一张木椅子上。她的面前站着一个女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头上扎着蝴蝶结,穿着夹袄,眼睛清澈明亮。这是一对母女,我听过她们的故事。

  这个小女孩出生在上海,富裕的家境让她享受了快乐的童年。后来父亲因为生意,离开中国去了印尼,一去不复返。因为战争,通信中断。小女孩对上海最深的记忆就是码头的船舶,在那里有她母亲望眼欲穿的等待。

  ——老上海码头

  1937年的上海,冬天格外的冷,为了生计,小女孩跟着母亲坐船到了青岛。再后来,她们经历难以想象的困苦和颠沛流离。多年后,为了生活,女孩的母亲改嫁做了别人的妻子,在青岛终老。

  在她母亲临终的日子,终于等来了南洋父亲的消息——

  一万块钱的港币,和一张父亲的照片。

  女孩的母亲拿着照片,看了看,笑了笑,一行眼泪没有声音的落下。

  说了句:“回看这一生,我跟他的之间也没有多少情谊了。”

  时间真的是最好的杀手,人们相爱、遗忘、变老,离去……

  女孩和母亲的这张照片是她们在上海最后的留念。我仿佛能够想象到一个画面,在上海阴冷的冬天,没有暖气的房间里,这张照片轻轻的,无意识的给她生活划上了一条线。在此以前,她的生活是柔软的轻易的。在此以后,充满惊涛骇浪,历经苦难。

  后来,女孩将母亲与父亲的照片合葬。每年清明我们都会去扫墓,站在墓碑前,这个曾经的女孩都会念叨一句:“不管多远,都是一家人”。

  这个女孩就是我的外婆,她一生养育了5个子女。外婆在老年的时候还会经常用煤炉铁丝给我们烤面包吃。我最后一次去见她,她坐在窗前,扬起脸,半闭着眼,很享受的说:“听到了吗?法国梧桐落叶的声音,沙沙的响,真好听……”也许上海的记忆一直在她的心底,从未抹去。

  这个父亲虽不是一个迟到者,但他最终都没有出现。对于妻子、对于女儿,我们宁可相信他是一个迟到者,只是时隔经年,若以再见,应以何招呼呢?以眼泪,以沉默?或许都抵不了独自成长的许多年。

  我不太喜欢“十年之后……”这样的形容,也不太期待“街角的咖啡店”。曾经我们都以为爱很深很深,来日方长,会让你知道,它只不过很浅,很浅。

  或许,我们都应该感谢那个离开的人,是他的离开让我们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都是一个敲开胡桃的比喻吗?!被强力敲开时的惨烈和敲开以后可以散发出来的芬芳。

  苦难终将过去,坚强之人永存。不是常说嘛,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读 书 是 一 种 感 悟 人 生 的 艺 术

  ---------简爱格妮斯阅读馆---------

  ---------公众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你成长的许多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