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吃个不停?
卷卷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卷卷漫画
今天,你又贪吃了吗?
昨天晚上刚播出的新一期奇葩说大家看了吗?
讲真,这期的辩题真的好扎卷卷的心
“太胖被同学欺负嘲笑,该减肥吗?”
这说的简直就是我本人了
挨个听了一遍选手的发言
果然最打动我的还是wuli如晶的
就像康永哥说的:
“这样的辩题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
说出来才会让人相信。”
瘦子是不会懂胖子对食物的渴求度
瘦子也不会懂有时候我们
爱吃并不是单单的因为饿
但不管是胖瘦如何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不管什么时候
不管自己饿不饿
总是想找点儿东西来塞塞牙
我们羡慕那种吃饱了就不想再吃的人
但也总是下意识得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所以今天呀
卷卷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现象
如晶宝宝当然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代表了
跟卷卷属于一个类型
爱吃!
无论自拍还是偷拍
永远在吃
微博画风基本如此
没有吃不了的食物
就算太辣
担心第二天后花园着火
也要做个绝不放弃的吃货
拿纸擦擦继续吃
以至于演变成辩论的绝活——“千鸡辩”
无论什么辩论都可以用吃的来解释
伴侣找恋爱经验多的
还是经验少的?
她说:
“如果一个餐馆是很多人都进去吃的,
是不是你也会排队去吃?
一个没有人吃过的餐馆,
你是有多饿才会想要进去吃那家餐馆?
所以我觉得谈恋爱,
还是找经验多的。”
好友恋人出轨,
要不要告诉TA?
她说:
“朋友吃饭吃得很开心的时候,
你告诉他,
没有一个厨房是干净的;
他吃着大肠的时候,
你告诉他,
你以为大肠里面包的是小肠吗?
大肠里面原本包的是屎;
他吃鸡屁股吃得正高兴,
你问他知不知道这是用来干什么的。
有什么必要吗,
那是你的好朋友啊,
每个人都要活在一定程度的甜蜜谎言里面的。”
真是real可爱了
虽然有时候也会陷入对身材的小小困扰
打拳减肥
健身减肥
但仍旧还是很热爱现在的爱吃的自己
所以像我们这种类型
难免每次在吃完正餐啃零嘴儿的时候
总会遭受到来自周围人的灵魂拷问:
你饿吗?
不饿啊
那为什么不饿也总是吃个不停?
是吧
其实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自己不饿
可为啥就是想吃薯片鸡腿冰阔落呢?
明明知道会很撑
为什么就是无法放弃自己对美食
持之以恒的追求呢?
这到底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呢?
——这个问题啊
其实根儿不在胃上
在心上
憋慌,且听卷卷好好跟大家解释解释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比较专业的名词
叫“情绪性进食”
啥是情绪性进食呢?
就是说不是因为饥饿进食
而是因为受到情绪的刺激产生了一种
无法抑制的疯狂想吃东西的冲动
这样的进食行为
就叫做“情绪性进食”
更形象点儿说
就是“借吃消愁”
我们其实是在用“吃”这个行为
来消化我们心底里(内在的)的一些情绪
数据显示
有75%的过度饮食都是由情绪化进食引起的
就像我们经常拿来调侃那句俗语: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有,那就两顿。”
表面上看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了的
大家一起图个“吃乐”
但其实情绪化进食的后果有时候还挺严重的
情绪化进食,
是潜伏在我身边的一个魔鬼
因为有研究表明
从食物获得的情绪好转都是暂时的
这样的应对方式
不仅始终无法彻底抚平你的伤痛
还会扰乱大脑的系统
时间长了
你会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也就是说
两顿变成三顿
三顿变成四顿
。
。
。
电影《瘦身男女》就讲了这么一个例子
女主角失恋之后
化悲愤为食欲
尽管不饿也放纵自己
想吃就吃、越吃越胖
越胖越吃
最终俩人一起变成三百斤的大胖子
所以呀
大家千万不要陷入这种误区:
先吃爽了再说、爽完再减
因为你一不小心会吃到
根本停不下来
想减也减不了
甚至也会带给整个的生活一种失控感
无法控制自己
什么时候吃,吃多少
而这种伤害不仅仅是在身材上
时间长了,这种失控感也会上升到
你对自己整个人的自我否定上去
会让你更加自责
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甚至伤害到自己
杨丞琳就曾经在节目中提到
因为失恋暴饮暴食
她说:
“我绝对不会自残,
但很久以前也试过因为失恋,
一直吃、一直吃,
也厌食过一段时间。”
导致她后来患上怪病
一激动就全身发红
她这种方式就是一直
在用吃来伤害自己呀
而另一方面
情绪性进食也是厌食症和暴食症的凶手之一
玛丽莲.梦露就曾是暴食症患者
她的一位女佣曾说起过
她的这样一段经历:
我从没见过其他任何人吃这么多东西。有一天,她独自在床上,吃了三个鸡蛋,一些土司,三块三明治,三盘炸土豆,两杯巧克力牛奶,一块很大的小牛排肉,两大份帕尔玛奶酪烩茄子,四块巧克力布丁,所有这些都配着香槟酒。我和汉蒂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她饿得几乎光着身子来了厨房几次,一路吃着她能找到的东西。当《热情似火》上映时,她的体重不再是57公斤,而是70公斤。
史蒂夫.乔布斯也是如此
霍姆斯提起乔布斯这样说到:
“他总是非常饥饿的来到农场,风卷残云一般吃光我们准备的所有食物,然后再出去吐掉。这让我们很困扰,因为所有餐桌上的食物都是大家花费很多时间准备制作的。”
通过这些事例
我们很容易感受到
情绪性进食的时候
人们吃东西
根本不是为了饿了需要填饱肚子
而是将吃作为一种放松发泄的方式
所以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什么造成了
人和人之间在“吃”上的这种差异呢?
卷卷继续来跟大家掰扯掰扯
一.为什么人会产生情绪化进食行为?
1 脑机制
研究发现
高脂高糖的食物能够使大脑释放
“类鸦片活性肽”
为我们带来镇静和安抚
因为人脑机制的不同,一些人会天生会对这类食物有更高的敏感度,也更不容易把持不住自己对“类鸦片活性肽”的汲取。
2 口欲期
弗洛伊德认为
当我们还是婴幼儿时
最先通过母乳
从嘴里获得了基本的满足和信赖
这使得我们长大后
紧张、焦虑、不安时
仍然希望嘴里有点什么
来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抽烟也是如此哟
3 童年情感忽视
颜如晶就在一次辩论中坦言
爸爸很少会陪伴她
最近,爸爸去美国玩
给26岁的颜如晶带回的礼物
仍旧是冰雪奇缘和小猪佩奇
情感忽视就是这样
缺少陪伴
并不真正被看见被理解
情绪不断被回避被忽视
小时候自己的情感总是被忽视
我们所能学到的应对自己情绪的方式
也是忽视它
忽视自己的情绪
感到内心失去了什么
而导致长期的空虚
这也是情绪性进食患者最扎心的一点,我们吃的这些其实都是童年在遭受过情感忽视后,自己本能得想弥补给自己的东西。
二.怎么做才能中止“情绪化进食”的失控行为呢?
这里卷卷也给大家提供一个小诀窍
(亲测有效 )
在实在控制不住想吃的时候
可以这样做
吃一口食物,先别急着吃第二口,让每口食物在嘴中至少咀嚼8次,慢慢享受它在口中和下咽后的感受。关注当下自己吃的这个动作。然后思考现在我吃的这个东西,是因为饿了,还是因为有了什么情绪才吃的。这个方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正念饮食”。能有效抑制情绪性进食的发生。
还有个方法就是
如果你一贯是通过食物安慰自己的
下次也可以换一种方法呀
比如跟朋友打个电话
看一场电影、玩一局游戏
都可以的
一切并不是只有吃才能解决
而事实上光吃
也是解决不了任何我们内在的情绪的
所以这下你明白了吧
你身边那些爱吃的朋友
其实或许只是心情不好呢?
再或许他正在遭受情感忽视
很多时候
ta更需要的是你的一个安慰呀
下次他们想再吃吃吃了
不要劝他们不要吃了
而是换一种方式问
你今天不开心吗?
而爱吃的我们
也不能只想着过嘴瘾了
要更关注自己的情绪了
安抚好自己内心的小宝宝
才是最重要的鸭
卷卷编辑整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卷卷漫画()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