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爱你呢,就像我跳进一个满满的浴缸溢出来的水那么多的爱你
上周六,堂哥结婚了。新娘是在一起七年的女朋友,伴郎是发小,迎亲队伍里除了必要的几个长辈,一溜全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整个车队浩浩荡荡接来了他人生的另一半。
去接新娘的路上,我一面跟飞飞妹妹坐在车里打趣新郎,一面跟老田说“莫名好激动”。
怎么说呢,就是会有种想要热泪盈眶的冲动。
堂哥的一众发小,同我亦是一起长大。他们都大我一两岁,稍小一点的时候常常厮混在一起,日日在外面玩得昏天暗地。一到饭点就听见家人到处呼唤,一个个跟小鸟归巢似的赶回家。但也常常聚在一家吃饭,那时候的饭菜好像异常香甜。
有点像《请回答1988》里的双门洞哦!
记得有一年暑假,伯父伯母给堂哥请了个家教小姐姐,让我们一起去补习。白天学习的间隙偷偷约好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在哪里集合,神秘得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现在回想,大概谁也没料到如今的燕绥也曾有过那样的曾经。当年能玩到一块儿去的,女孩子少之又少,我是其一。我年纪稍小,所以他们都照顾着我,不管是撒野的时候,还是在一个学校上学。我没有兄长,但小的时候还是受尽了小哥哥们的眷顾,想起那些往事,还是极尽幸运的。
再后来,我开始好好读书,再没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容许我同他们一道去挥霍。更何况,姑娘家长大了,再也不似儿时那样肆无忌惮了,所以疏远是必然,见了面也是客客气气打个招呼而已。
但依稀知道,他们还如过去一般,一起嬉皮笑脸,一起一本正经,分享喜悦,承担过错。
从前的男孩子们也都长大了,长到能够独当一面,却还像过去那样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我是在堂哥的婚礼上见到了昔日的所有人,容貌随着岁月发生了改变,但性情些许不变,举手投足间还有少时的影子。
看他们举杯,看他们起哄,看他们陪着新人敬酒,心里眼里只有两个字:真好。
木心曾写:童年的朋友,犹如童年的衣裳,长大后,不是不愿意穿,是无可奈何了。
小时候的我们有把弹珠盘里散落在各处角落的弹珠找齐归位的耐心和执着,现在的我们有的只是守住握在手心里为数不多的几颗的本能。守护向来是人的本能,而寻找是需要勇气的。长成大人的我们不再有那样的孤勇。
看过很多今夕何夕的故事,自己亦在感叹“岁月终是将你我走散”,但那种对于往昔人事的遗憾,我丝毫未在他们身上发觉。
多难得,又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