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相遇,久重逢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此句流传颇广,几乎被用滥了。有人发出疑问,若两个陌生人新相遇,何来久别重逢?从一般逻辑上出发,这句话不太通,我们最好绕过字面意思,溯源而求其意。
佛教讲因果轮回,人有前世与来生,一出生即身带前世的业报,往后活在世上,一则偿还前世之业,二则追求来生之福。因此,活在当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毫无因由的。相反,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并与之生出不同的关系,完全是由于双方在前世种下了种种的“因”。如此一来,两个人在今生相遇之前早已相识,甚至是相爱或相仇。人世间所有的相遇,便成了久别重逢。王家卫没有骗人,许多文学作品也没有骗人。
贾宝玉在初见林黛玉之时,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在贾母等人看来,宝玉不过是痴人说痴语。宝黛在这次初会之前,一在北地之都,一处南国之城,何曾见过面?殊不知,他二人宿缘深定,一个是“美玉无瑕”——神瑛侍者,一个是“阆苑仙葩”——绛珠仙子。前世深种情根,今生再续前缘。故而在初见之时,黛玉也觉宝玉似曾相识。纵然记忆不再,可世缘宿分仍紧紧连结着彼此,越过无涯的时间,冥冥之中牵引着彼此在千万人之中相遇,或者说重逢。
柳生梦梅,姝女何在?丽娘“闹殇”,良人空待。《牡丹亭》不过凭空一梦,却叫素不相识的二人于梦中相恋,日后初见面即是久重逢。
佛教里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离不开因果轮回一说。缁徒告诉众生:“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父母与儿女在前生纠葛无数,且多是欠与被欠的孽缘,轮回转生后循因得果罢了。一个初为人父母,一个呱呱坠地,四目相对一瞬,既是今生的新相遇,也是前世的久别重逢。
相遇即久别重逢一说不独存东方中国,西方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观念。柏拉图《会饮篇》中提到宙斯剖人为二的神话故事。彼时的人类比今日的人多出一副器官,例如他们有四手四足。他们身强体壮,耳聪目明,威胁到了神明的地位。为了削弱人类的实力,宙斯将每个人一剖为二。而被劈开的一半与另一半不肯分开,不思寝食,终日相拥,渴望重新结合为一体,终是无果。从此,人渴望求得自己的另一半,以求完整的灵魂与人生。此一说法在西方流传至今。人与人相爱,其实是与自己原始的另一半久别重逢。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在感情上来说,它是有道理的。纵使我们从未谋面,可早已在无数次的渴望中设想过相逢之时。乍一相逢,如何不觉似是故人来?又或许早在遇见之前我们便无数次交臂而过,匆匆一瞥的记忆碎片构成了似曾相识之感。于是,在我们终于照面而遇时,不觉心中轻轻“呀”一声:这个人,我似乎曾经见过的。
波兰文学家辛波斯卡以诗言情:“每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每一次新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再续前缘。
人易离,情难弃。道是新相识,谁谓故人来。此刻,“胜却人间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