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带着心上路就会遇见风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带着心上路就会遇见风景

2018-11-30 19:21:09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带着心上路就会遇见风景

  周末,参加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工作坊的线下活动,驱车四百多公里,赶到济宁微山县,住了两晚。会议议程主要是微山县两项省级重点课题、两项市级规划课题的开题,以及专家报告合作学习。两天的学习,很有收获。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小组合作、课堂课题研究为主的。开题的四个课题:四五六课堂模式、高考背景下的职业规划、生物思维导图、古诗新唱。

  一开始见到会议通知的四五六课堂模式,我就想去看看。因为我们是271课堂,然后他们四五六课堂,不由得不令人产生联想。看了他们的课题,我想到了271教育课堂改革曾经走过的一些历程,很亲切。271课堂也是导学案、小组合作、小组晋级评价等等;从最初的1.0版三段六步,后来不断发展;现在的2.0、3.0版。因此,我个人对微山实验中学的研究很感兴趣。四五六课堂模式,主要是指四个环节、五个原则、六个策略,微山县实验中学实施了好几年了,2014年基本上定模。看了他们的改革,我就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哪些绞尽脑汁,改动课堂的日子。缺少指导、缺少支持、缺少保障,就靠自己情怀支撑

  在学校这个系统中,无论是课程、课堂还是教师专业发展,从哪一个角度切入都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个课题从课堂改革入手,容易获得教师的支持,从之前做的工作可以看出来,是全员参与。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让师生动起来,这个课题意义就值了。课题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个学校通过课堂模式的改革,渗透党建、德育、校本课程等多个维度,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而不是仅仅就课堂而课堂。从2014年就基本定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整体上在朝向体系化、综合化、校本化的发展样态。课堂改革的课题研究适合从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对照实验等多种教育科研方法开展,因为行动的过程就是研究,就是发展。

  有人说:一代课改改课堂结构;二代课改改教学方式和思维品质;三代课改改教学关系;四代课改改教学意义。随着核心素养的发布,课堂改革逐渐从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走向素养立意。课堂的流程环节只是课堂的结构;再加上合作学习、加上师生关系的两元到多元、再加上课堂的终极目标——育人,可能就会从一代、二代跃进四代课改。也就是说,课堂改革需要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培育正确价值观人性光辉人生智慧

  同时课堂改革是一种多元化的改革,应该渗透一些适合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教育理论,比如建构主义深度学习、PBL项目式学习、Ubd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等等,使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认知规律。另外,模式是一种流程、是一种基本架构、一种基本范式,有模式,不要模式化。模式,最初是为了规范新入职教师、年轻教师的课堂的,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规范、流程,有利于他们快速的进入。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随着老师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课堂要去模式化,发展教师的个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因为课程水平、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在模式下闯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也就是说,大道天成,当课程能力有了,什么样的模式都可以拿来我用。

  另外一个省重点课题是微山一中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规划指导研究。听了他们的课题报告,我首先想到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到的人的技能分类——基础技能、可转移技能、职业技能;基础教育重点培育学生的基础技能,在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培育可转移性技能,这个技能就是核心素养了。高中阶段,面临专业选择,就开始着手考虑他们的职业引领与规划。我感觉这一点,可以作为课题的基本背景,不仅仅定位在高考背景,定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

  作为高三孩子家长,时常也是为孩子未来的专业和就业犯愁。从孩子小时候经常性的和孩子沟通未来志向,到现在也不能确定。之前一直排斥当老师,因为作为教师子女,目睹父母的工作的辛苦,虽然我一再用“你要做了教师,我们家族就是四代教师,教育世家了”,孩子不为所动。近来,稍有松动,但不坚定。可见,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是很有必要的。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而不是读了985、211就是革命成功了。

  一般来说,职业规划最好先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研发,为孩子提供基本的职业生涯方向判断,并综合分析。然后,组织孩子职业体验类、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研发。孩子再去做职业研究报告,并结合自我分析,形成自我规划。这样,可能就会避免孩子选择了一个好的专业,但并不喜欢。导致我们成就了一个平庸律师牺牲了一个天才厨师

  关于思维导图的课题,首先思维导图是学习的一种工具。是工具就有适合的地方不适合的地方。就好比,什么时候用钳子、什么时候用螺丝刀是一样的,有选择性。思维导图导的首先应该是思维,但大多数时候画出来的是知识体系。那么要考虑学科能力体系、逻辑体系、价值意义体系的体现

  关于古诗新唱的课题,感觉随意性大了些。这首诗,为什么是这样唱,依据是什么?根据古诗词吟诵的基本规则平仄对应的长短不一,各个地域调式也有所不同,比如陈琴的、徐建顺的吟诵调式也不一样。

  感触比较深的还是两个关于合作学习的讲座。一个是微山县教研室朱思启主任的县域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一个是济南27中武树滨校长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一边听一边与学校的合作学习做比较。这段日子,一直在带着老师们做这么几个问题:课程研究能力是上位的——我们在做整合课程;设计学生的学习中位的——我们在做导学案创编和课堂设计;课堂实施和管理是下位的——我们在做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落实的最基础性的工作,我们有了教育部课程专家指导下的整合课程文本,有了好的导学案和单元设计,那么在课堂上只要落实好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益就有了。那么小组合作学习,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和进步,如何更有效,济南27中做了一些比较好的尝试。如组内的发言卡、组间的2号坐庄和内圈外圈。

  从昨天晚上回来,就和年级领导会商这些问题,今天备课组长会商也是在讨论。前期已经结合着一些理论在一边学习一边应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六面体的问题设计和任务分工式深度汇谈,让老师先体验。今下午,就让备课组长上台来给他们演示了2号庄以及内圈、外圈的组间合作模式,还是比较容易的。

  其实,我们身边有的是案例,我们缺的是一种课程意思、问题意识以及敏感度。比如昨晚全体教师在操场上学习韵律操,准备参加体育美食节的展演。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体育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相当于课堂上我们的“讲”,讲完了,都明白,一尝试去做,都不对。如果示范讲解一个八拍,就给学习者一个时间,四人一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能内化的比较快一些。当我们一下子四个八拍学完了,进度快了,效果却极差,学过就忘了。这就是缺乏即学即练,用老师的思维和认知来替代了学习者的思维、认知,属于浅层次

  教育第一要有情怀,这是干下去的动力;第二要敏感,能抓住一些东西比如说教育契机、教育联系关键人和事件;第三要研究。只要上路,就有风景。这个风景,不仅仅是在路上,更是在心里!如果没有心的参与、不研究、不反思,读万卷书也不过是个书柜,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