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子智慧:有静气者,方能成大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老子智慧:有静气者,方能成大器

2018-05-30 05:05:53 来源:洞见 阅读:载入中…

老子智慧:有静气者,方能成大器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 jingboguoxue)

  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

  老子哲学中曾提到一句“致虚极,守静笃”。

  要追求“虚”,持守“静”,“极”和“笃”体现出致虚守静的的彻底性。

  一定要达到极点,做到笃实。

  01

  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公元234年,诸葛亮出祁山伐魏,魏明帝命司马懿赴前线迎击。经过战争初期所形成布局,两军陷入了相持的状态

  虽然在战场上两军是持平的,可视其内部却不然,因为蜀汉劳师远征,消耗巨大,而魏军则是固守家门以逸待劳

  况且魏国的国力要远较蜀国雄厚,在战争的供给上,蜀国明显是居于劣势的。因此,诸葛亮务求速战。

  但是司马懿坚壁不出,只是静静地等待蜀军粮食用尽、撤兵而还。

  虽然蜀军反复搦战,魏军就是不予迎战。司马懿做足了守静的功夫,连日紧闭塞门,任凭蜀军如何叫骂,只是充耳不闻,唯求日日安闲。

  为此,诸葛亮采用了激将法,找了一箱妇女用的饰物送给司马懿,以此来讽刺他缩头缩脑,打起仗来就像女人一样胆小

  然而,司马懿岂能如此轻易地中计呢,看着那一箱女人的饰物,他仅仅是一笑了之,因为他深知诸葛亮的用意所在,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但是,司马懿本人有这种老谋深算,他的那些部将见到主帅如此受辱,可就不答应了,非要出塞迎敌。

  司马懿见众愤难平,就故意以退为进,也装作忍耐不住,扬言要领兵出战,但是却又声称固守不战,是皇上旨意,若要出战,则必须先请示皇上。

  上表的结果是,魏明帝不许出战,并且派遣了骨鲠之臣辛毗手持象征着皇权的使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为

  而后,蜀军再来挑战,司马懿就做出要带兵出击的表示,然后见到辛毗仗节立于军门之处拦阻,便又安然无事地退回来。

  与司马懿每天的悠游闲适相反,诸葛亮却是日夜操劳,积久成疾,身体变得非常虚弱

  时间也快,两军对峙已经百余日,司马懿依然不肯应战,而诸葛亮却病倒了,未及撤兵,就辞世与军帐中。

  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司马懿所奉行的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之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ldquo;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

  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判断力

  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喧嚣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02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

  其实老子对于“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也还是源自于“道”的。“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这就是“虚”。

  而“静”呢,是直接与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联系的,也就是“无为”,“静”就是“无为”的重要表现

  因此,可以说,“致虚极”和“守静笃”就是“道”对人的行为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诸葛亮在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道:

  ldquo;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诸葛亮三次提到“静”字,而诸葛亮在此谈论的是人生中最为根本的修身、养德、明志、成学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诸葛武侯看来,“静”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

  而也正是凭着这种“致虚守静”的长期修养和持续的历练,诸葛亮才能未出茅庐而晓天下三分,才能位居汉相,功高至伟;

  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够以非凡的智慧高洁人格而垂范千古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鞠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

  这并非完全是谦辞,而的确是当时的实情,也是诸葛亮秉持虚静的一种体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