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六个字 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这六个字 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2018-10-18 19:46:08 作者:未知 来源:京博国学 阅读:载入中…

这六个字 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说话前要三思,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而我们的许多思想理念应当用行动表达今人也常说:“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是不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点放在今天,用6个字概括足矣:管住嘴,迈开腿。

  这6个字是不是很熟悉?这不仅是年轻人减肥的秘诀,也是老年人养生的关键。但更重要的,这6个字也决定你的人生质量高度

  一、管住自己的嘴,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善良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向他求教。

  一天有一位青年前来,请苏格拉底教授他演说的技巧。紧接着,青年为了表现自己,在苏格拉底面前大谈演说如何重要。

  苏格拉底等他说完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

  青年不解,询问原因

  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

  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后,你会发现,能说话并不等于会说话,有时候话不在多,适合最好。懂得闭嘴,是一种教养。我们要学会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也应该学会什么时候应该不说话。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些人,打着各种幌子口无遮拦尖酸刻薄,令人生厌,这些人只会说一些咄咄逼人的风凉话。

  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为人处世的基本。

  孟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恰当的时候说话是智慧适时的闭嘴也是一种智慧

  公司两名同事小王和小李,要竞争一个职位

  在小王自己看来,这个职位简直就是专门为自己而设,平日里,他非常注重与大家联络感情,说话也很有水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会时不时给每位同事送小礼物感觉领导和同事都对自己不错

  而小李呢,他是个很木讷的人,平时也少言寡语,只知道埋头干自己的工作没什么事也很少跟大家交流也,要论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群众基础,小王觉得小李根本就没法和自己比。

  小王满怀信心等待着结果,等来的却是小李高票当选。

  小王怎么也想不明白,非常苦闷,于是找了几个要好的同事一起喝酒。酒桌上,大家都劝他:“这事你得服,要不是跟你关系好,我们几个也投小李。”

  他问,到底自己哪里不如小李?

  你确实不错,但与小李比起来你话太多啦,给人一种太精明的感觉。

  小李平时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开口总是说到点子上,连领导都服他三分。而小王呢,外强中干

  小王立刻想到自己,平时总爱发表意见,觉得自己有水平能力,没想到却给人不成熟的感觉。

  古人言: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孔子讲“中庸”之道,其中的“中”字是口字上贴了一个封条,就是在告诉人们不要乱讲话。古代专业修炼之人,包括僧人、道长,几乎都是闭口少言。圣人君王也是寡言少语,曰“金口玉言”,皇上讲出的话是圣旨少有不慎,可民间就要人头落地,命运翻转了。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杜月笙看人有一条标准:一群人中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一个朋友来找他,想讨个一官半职

  这位朋友一见到朱元璋,热泪盈眶,连呼“八哥”,若不是被卫兵拦住,差点就想冲上去与朱元璋拥抱。朱元璋皱了皱眉,念在儿时的情分上,就顺口问了一句:“别来无恙?”

  不料这位老乡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

  ldquo;八哥,你现在真是八面威风啊!当初我们一起替人家放牛,不知挨了地主多少鞭子;我们一起要饭,受了多少谩骂、侮辱!记得有一次,我们躲在芦花丛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竹罐里煮,还没煮烂,几个人就急吼吼地抢着吃了起来,把罐子也打破了……”

  张三话还没说完,坐在金銮殿上的朱元璋早已怒气冲天,大喝一声,下令马上将张三推出去斩了。

  朱元璋身份已今时不同往日,张三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说话不留余,揭了皇帝的疮疤,导致祸从口出。

  管不住自己嘴的人,迟早会吃亏

  有一次,杨澜采访国际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针对他取得的骄人成绩,杨澜顺势问他,今天的成就是否到达了父亲对他的期望

  令杨澜没想到的是,一直侃侃而谈的林教授,突然沉默了,之后无法控制泣不成声

  原来当年年少的林毅夫,一个人只身从台湾来到内地发展,因忙于事业,直到父亲临终也没能再见上一面

  如果当时的杨澜为了节目效果,本可以继续追问林毅夫的感想,但杨澜选择了沉默。她的沉默是对的,也是对嘉宾尊重,给了嘉宾足够缓冲情绪空间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懂得分寸,知道给别人留有余地,明白别人的尴尬就及时止步,而不是利用别人的尴尬变本加厉,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做人的一种修养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管住自己的嘴,懂得在别人不堪时适时闭嘴,不置人于尴尬的境地,不打断别人说话,不知道的事情不乱说,好好说话,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善良

  别让嘴巴成为伤人的利器把握好与人相处说话时的分寸,做一个能说会说的人。

  二、迈开自己的腿,方可控制人生

  大津秀一是日本年轻的临终关怀医师见证过1000多位病患者的临终遗憾,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这25件事中,排第一位的是: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一生,一般不会因做过的事而后悔,但会因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感到遗憾。

  韩寒电影《后会无期》有这样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常常会疑惑: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为什么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呢?

  身边有一室友身高170,但体重180了。她明白:“吃多了,是要还的”。要成功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但她总觉得运动太累,坚持不下,减肥药这个捷径,但又怕有副作用,每次都是浅尝辄止,胖胖而终。

  晚上玩手机时,常常会告诫自己:“别玩太久,要早点睡,明天还要上班呢。”

  可不知不觉中就玩到了凌晨一两点。

  她对自己的工作一直不满意,看身边好多朋友通过自学,考取了会计证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自己也想跃跃欲试。于是迅速从当当买了参考书,还报了线上培训班。可学习还没一周,注意力就被周围的诱惑吸引了,并对自己说:“明天,一定开始认真学习。”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结果到现在,懒惰的她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蔡康永曾经写过一段话:

  ldquo;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罗振宇说:“一个不学习的人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学者?一个总吃着食物胖子如何能变成一个瘦子?一个总在睡觉做白日梦的人,如何能把白日梦变成真?”

  老子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道德经》中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即上等智慧的人,学习“道”以后,会勤加练习,不断实践;中等智慧的人,学习“道”以后,将信将疑,有时候放在心上,有时候忘得无影无踪,实践起来也猫头蛇尾;没有悟性的人听到事情的原理后,认为荒诞不经哈哈大笑了事。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我们总想得太多,真正狠下心去做的太少。我们有时候总想着,我要学得足够多,看足够多的书,集气憋大招够了,再出击,而你憋得再久可能也就是个屁。

  人生成就,不是听几场讲座、报几个线上课程、看几本教科书就可以收获到的,也不是伸手要干货总结前人经验获得的。没有跨出去自己亲身经历下,是无法真正成长的。只有肯花时间体验、去感受、去领悟,迈开腿,去践行,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认知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ldquo;知易行难”,道理很简单,但按照道理执行却很难。歌德说“最好不要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出生的时候即投入行动”。

  80多岁的李嘉诚,每天6点起床。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每天5点前起床。

  百度李彦宏说,每天早晨5点多就“被机会叫醒”。

  俞洪敏6点起床,已是大佬里“起床最晚”的那个。

  南怀瑾说过的一句话:“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但我却觉得,能迈开腿的人,方可控制人生。道理听了千万次,不如迈出那一步,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