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沈之岳:潜伏在毛泽东身边多年的国民党间谍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沈之岳:潜伏在毛泽东身边多年的国民党间谍

2022-03-25 03:34:44 来源:炎黄秋春 阅读:载入中…

沈之岳:潜伏在毛泽东身边多年的国民党间谍

  此人堪称戴笠之后国民党特务系统的第二代谍王,和他的业绩与传奇相比,所谓的长江一号,简直像小儿科一样可笑。

  他年轻的时候是军统高手,曾打入延安试图刺杀毛泽东;在延安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做了康生的得意弟子。

  他的伪装如此巧妙,以至于直到今天大陆官方对他的履历依然错误重重。

  他为横行一时的中统送了终。

  他被尊称为“调查局之父”。

  他在澳门指挥刺杀刘少奇,失败后全身而退。

  他指挥过国民党特务在非洲抓捕叛徒。

  他逮捕过李登辉。

  他迫降过辜宽敏。

  他审问过李敖,李敖反而写书夸他。

  他晚年到大陆“治病”,据说邓小平、胡耀邦亲往探视。

  他被怀疑为共产党在台湾至死未被发现的两大卧底之一。

  他外貌和蔼可亲,却被形容为“人面兽心”。

  他善于理财却分文不取,一生两袖清风。

  他娶了出身伞兵飞虎部队背景的京剧名伶。

  抛开政治立场,一个人一生有这么多可以拍成电影的光晕,已经足可以称做传奇了。

  这个人,就是有“蓝色007”美称的国民党王牌特工沈之岳,按照台湾的新闻报道,就是他发展谢长廷进入调查局当“抓耙子”的。

  综合上面的说法,情况会变得很吊诡 假如沈之岳有共产党卧底的嫌疑,那谢长廷呢?莫非也是沈发展的地下党?

  自觉没有能力和精力写好沈之岳这个很特殊的人物,只是把此人一生中的传奇罗列一下吧。

  最早听到沈之岳这个名字,还是在十几年以前。

  一个亲戚曾给沈醉先生做助手,得闻不少军统的内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道不那么封闭,见我对历史有兴趣,偶尔也会拣不要命的当年轶事给我讲一些。当时大家心目中的军统是典型狗腿子的形象,凶恶残暴,所以听到戴笠谈抗战时说“猪吃饱了等过年是等不来自由平等的”,或者戴笠为了不能入睡,骂特务大夫张简斋的安眠药是“江湖郎中金枪药”,感觉都十分新鲜。

  有趣的是他却没有和我提过“沈之岳”这个名字。后来看沈醉公开出版的文章,里面多次提到沈之岳,和他颇有私交,甚至还大有不管俩人老家根本不在一地乱拉同宗的意思。由此估计我这位长辈不和我谈沈之岳,并不是沈醉先生没提到他,而是因为此人当时依然是“台湾国民党特务头子”,怕对我说多了萨年轻把握不住分寸,惹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这引发了我对国共特工史的好奇。有一次,在一位老先生那里看到有本《熊向晖传奇》,就向老先生借来看,同时说了些沈醉先生传来的轶事,最后借沈先生的说法总结说,军统这个组织,对付军阀政客是第一流的,但是对付共产党,是比较外行的。

  我忘了老先生是搞了很多年党史的,这样的老先生别看文章都写得特有分寸,实际上思想很开放,盖因为他们接触的都是未经粉饰的原始材料,而且两边的材料都能看到,对历史的认识最为真实。老先生自己说,这就像古代哪怕是贤臣良将,都会对皇帝产生半是神明的敬畏,而伺候皇上起居的太监却最明白他一天也不过是吃喝拉撒睡,大活人而已。

  自古太监多专权,全不把天命什么的放在眼里,大体这也是一个原因。

  老先生听了萨的看法,讲这个不对,军统当年也很厉害的,我们能派熊向晖打进胡宗南身边去,他们也能派人打进延安来。

  军统里头谁这么厉害?能打进延安来?

  比如,赖国民,毛泽东亲口称作“赖同志”的,在八路军军法部做到科长;沈之岳,国民党的国策顾问,1938年混进延安,第二年入党。

  特别是沈之岳,这个人在延安还被认为很出色,以至于到他顺利返回国民党那边,这边还一直以为他是“叛徒”,没认清他实际上是派遣进来的军统特务。在沈醉这批人被俘或者起义以后,才弄明白他进延安之前就是军统的人,是带着刺杀毛泽东的任务来的。从这个任务来说,沈显然是失败的,但从他能够在延安隐蔽自己,说明这个特务还是很厉害的。

  就这样对“沈之岳”这个名字产生了印象。

  后来看了更多的材料,才知道老先生说的并不夸张,沈之岳在延安何止是“隐蔽自己”,他使用化名沈辉,不但坦然通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进入抗大学习,而且还是优秀学员。

  这就是台湾有说法讲沈之岳是“罗瑞卿的得意门徒”,因为罗瑞卿是当时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长。实际上现有文献中并无罗瑞卿对沈之岳如何器重的记录,倒是当时另一个中央领导对沈之岳印象很好,这个人就是中央社会部负责人康生。康生曾在抗大当着罗校长的面表扬沈之岳,认为他任劳任怨,艰苦朴素,是国统区来延安青年的表率。

  大约是康生的赏识起了作用,沈之岳在抗大入党,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机关担任收发工作。这段经历被国民党方面神化,称沈之岳当时做到了“毛泽东的秘书”。这种说法殊不可信,因为一来毛泽东的秘书史有名载,无论当时的记录还是后来的史料,都没有沈之岳的名字,当时保留下来的中央机关人员照片上,也没有找到沈之岳的影子。事实上,沈后被派往浙江敌后工作,沈在途中金蝉脱壳,曾用化名“李国栋”到汉中与军统干将程慕颐会面,时在1939年秋。所以,他在中央机关的工作时间应该很短,也是无缘深入的。

  前几天要写沈之岳,想起这段回忆来,和老先生联系,才知道老人家已经退休了,耳朵有些背,但是头脑依然清晰。

  ldquo;沈之岳幸好是被揭出来是军统特务啊。”老先生说的观点很怪。

  沈之岳的老底,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一份来自台湾的文献才将其揭开。这份文献是一个国民党官员在老同学聚会后写的感言,基本说清了沈的来历。

  其实,王鲁翘也是个传奇人物,其人生之精彩,不亚于沈之岳。

  二、被抓进的军统局

  今天,沈之岳早年的生涯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轨迹,他在履历中所描述的自己是河南人,在浙江、上海生活过,曾于中央大学读书的履历,完全是无中生有。真实的沈之岳是浙江仙居人,家道宽裕。上中学的沈之岳曾对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发生兴趣,但是并未加入,可见他当时就是个关心政治然而做事稳健之辈。他的这种兴趣使他对马克思主义多有了解,成了他在延安扎根时伪装“进步青年”的本钱。不久,沈之岳进入复旦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加入了军统组织的前身特务处。

  事实上这个过程颇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沈之岳成为军统特工,并不是被拉进去的,而是被“绑”进去的。

  有沈在学校的对头乘机报复,诬报他为学潮组织者而令其被捕。当时私刑泛滥,和特务打交道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屈打成招。有趣的是这个根本没做过任何秘密工作的毛头小伙子,居然从容自若而又子虚乌有地搬出某个大员临时做自己的亲戚,把一帮老特务唬得团团转又核查不便,最终没敢造次。真相大白后特务处方面认为这小伙子真是人小鬼大。

  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沈之岳这一次忽悠特务只是牛刀小试,他应付起这种事情来胜过专业演员。沈骨子里杀伐决断,铁血无情,但他的外表人畜无害,一贯给人平和低调、温和诚恳的印象。国民党法务部调查局特务系统中,常有人说沈之岳“人面兽心”,形容他做事厉害但外表温和,喜怒不形于色。而沈的后任阮成章,则被称作“兽面兽心”,因为阮成章的长相,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1950年代,笑里藏刀的沈之岳在他整肃中统的过程中,将中统残存的大特务一一下岗,若有反抗者则必严惩之。往往这些比沈之岳资历还老的大特务们直到进了牢房,才如梦方醒。李敖回忆坐牢的时候有原来中统的大特务在牢中打蚊子,称是打沈之岳,可见恨之入骨。就这样恨之入骨的大特务,问起对沈之岳的印象,依然认为自己输得冤,因为沈之岳“连ABC都不认识”。国民党特务系统中,中统多用才子佳人,理论水平高,军统多用社会打手,善于行动,所以中统特务瞧不起军统出身的沈之岳。

  当时军统的前身特务处规模还很小,这件事传到戴笠那里,戴其人素好奇才,立即叫人把本来已经释放的沈重新抓来。

  这个成功影响了戴笠的心态,有一段时间这个特工皇帝又对学历迷信得厉害,比如抗战时建立对日经济作战,决定人选时戴毫不犹豫选择了学历最高的德国博士费同泽。无奈费博士第一对日本不熟悉,第二对理论更擅长些,结果有半年时间工作都走不上正轨。

  无论怎样,本来以为已经脱了一难的沈之岳又被重新抓起来,心中感受惊惧必然难以言表。而新老两代特工之王这次会面的详情不得而知,结果是沈之岳被说服参加了戴笠的组织。

  只有到戴笠死后,李士珍才直起腰来,不过,此时已经距国府败退台湾没有几年了。

  沈之岳在20世纪70年代是名副其实的台湾特工之王,持弟子礼去看望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李士珍,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来说明了不计前嫌的胸怀,二来也表现了他老于人情世故的风格。

  王鲁翘能够把这件事写成文章,也有点儿特别,因为他怎么看怎么不是个写东西的人。

  一刺王亚樵,二刺汪精卫。

  河内刺汪虽然误中副手,作为军统第一次在海外执行刺杀,其行动依然可圈可点。

  刺王亚樵则时人所知不多,但过程更为惊险。

  王鲁翘1936年11月随军统书记长吴赓恕至广西梧州暗杀王亚樵。王亚樵是民国着名的暗杀之王,上海斧头帮帮主,曾组织刺蒋、刺宋、刺汪精卫、刺重光葵,这时隐藏在广西继续反蒋活动。由于桂系出卖了王的行踪,军统又利用王手下大将余立奎的太太将他诱至自己住处 也就是王鲁翘等人布置的暗杀现场,王亚樵最终在梧州走到了他辉煌生涯的尽头。

  一场特工群狼对暗杀之王的格斗开始了。

  王亚樵反常的做法使特务们大吃一惊,室外的特务不及射击,由于王纵身而起,室内的特务仓促中也没有打中目标,唯一奏效的是有特务将石灰抛中王的面部,王顿时目不能视物。

  事后多年,王鲁翘依然评价当时王亚樵的做法是最正确的。他的凶猛反击一时压制住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军统特务,用匕首近身格斗使特务们因为怕误伤自己人而投鼠忌器,如果他留在后面接应的几名保镖能够及时赶来,大有翻本的可能。

  不愧是暗杀之王啊!

  遗憾的是王亚樵的保镖和他相比能力相差太大,毫无戒备,暗杀行动开始即被吴赓恕等人乱枪击毙,根本没能来接应他们的老大。

  屋子里的格斗也最终结束,王亚樵虽然武艺高强,无奈寡不敌众,加上眼睛被迷住不能见物,在王鲁翘等人不顾自家死伤地猛击下身中四枪六刀,终于毙命。

  或许,这是他父亲王鲁翘留下的传统吧。

  好,话题回到了沈之岳。

  三、打入延安之谜

  沈之岳的传奇生涯,第一个高潮应该就是打入延安了。

  为了考证沈之岳在延安的活动,我曾专门查阅有关史料。不过,大概因为延安对国民党特务的渗透一向对应有道,沈的脱身而去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所以大陆史料中对此记载十分简单。

  以此,沈之岳通过审查,进入了红军大学学习,不久入党。

  能蒙了这两位,沈之岳可算精干过人。这段记录,细细看来,其中却有一个破绽。

  这个破绽就是,带沈之岳到延安的萧致平到底是什么人。

  根据记载,确实曾经有一个萧致平访问过延安的,但这个萧致平,显然不可能带着沈之岳打进来。

  记载中的萧致平访问延安,发生在1937年4月,时间上和沈之岳打进延安并不吻合,而且,这个萧致平也根本不是什么教授,而是国民党陆军的少将高参,此人曾担任过国民党军的团长、师长,屡次和红军作战,是个标准的军人。他是作为西北行营中央考察团的一员,和涂思宗等人一起到达延安,和共产党讨论国共合作问题的。有趣的是萧还有一次在作战中被红军俘虏的经历,派他去延安,也是国民党表示诚意的一种做法。

  萧致平在延安的访问颇为成功,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同这个“老朋友”打得火热。

  但是此后萧再也没有访问过延安。

  会不会是重名呢?

  按照原公安部部长王芳的说法,带沈之岳来延安的萧致平原来是北京燕京大学出身,后到中央大学任教,“当时不太有名”,又有说法萧早年和国民党情治机关有一定联系,所以他才会证实沈的身份,很可能是有意给军统一点帮助。

  从这些记载看,萧致平并不是架空人物,但是,遍查中央大学的教师名录,甚至当时在内地的大学教授名录,却不见萧致平其人!

  那么,这位“萧致平”到底何许人也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儿线索吗?

  经过百般查找,线索只有一个,这位教授真实的姓,是“陈”。

  姓陈?天下姓陈的多了。我当时十分茫然。

  不过,有一次我突发奇想,把“萧致平教授”的姓换成了“陈”来查,却意外发现,真有一个教授叫做“陈致平”!

  这个陈致平教授还颇为有名,1949年后到台湾大学任教,着有《中国通史》等作品,是深孚众望的历史学家。当然,这些普通老百姓不会太注意,会注意到的,是这位陈教授有个女儿叫做陈喆。

  陈喆是谁?

  说陈喆可能没人知道,要说她另一个名字,估计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了,那就是 琼瑶

  没错,这个陈致平教授,就是琼瑶的父亲。

  如果看这位琼瑶老爹的年谱,竟然和王芳口中的“萧致平”教授颇有重合之处。

  陈致平先生出身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如果考虑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是由辅仁大学和北京女高师合并而成,还算萨的学长(这么说琼瑶阿姨见到老萨要叫师叔?嗯,谁在扔砖?)。而后到同济大学任教,抗战中携家退往后方,在光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王芳所说的“萧致平”教授,也是出身北京,而后抗战中退到后方。从年龄上看,陈致平生于1910年,1938年时不满30岁,当时是客座教授,不到有名气的时候,这也符合王芳的说法。

  难道是琼瑶阿姨的老爸把奉命刺杀毛泽东的特务沈之岳带进了延安?

  别说,这位陈教授是湖南人,算是毛泽东的老乡,而且毛泽东也喜欢历史,他去访问延安,受到礼敬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唯一有些抵触的是,由琼瑶阿姨和弟弟“组合”而成的龙凤双胞胎,恰好是这一年出生,老爷子有机会去陕北吗?

  只能说,捕风捉影,需要等待双方有关档案的进一步公开。

  题外话,琼瑶其实是有另外一面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她的《我的故事》,那里面,有琼瑶幼年的种种记忆,包括在衡阳陷落时一家的逃难。她记录了自己亲眼看到日军屠杀农人,家人遭到抢劫,母亲险被日兵侮辱等种种情节。

  为了避免被日军发现,琼瑶的表叔不得不亲手扼死自己哭叫的小儿子。

  琼瑶白发苍苍的祖父对着汉奸的枪口道 “你可以枪毙我,就是不能碰我!”

  还有沙地上写下“中国人”三个字。

  当琼瑶写到他们一行人历经苦难从日军的搜查和抢劫、汉奸的枪口下死里逃生后,很平静的一句话:“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第一队国军,看到了第一面国旗 ”

  那时候,我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从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 我为琼瑶的书,流泪了。

  琼瑶说:“我的国家民族观念,就在这枪口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常说,别人的童年教育来自学校,我童年的教育,却来自战争。”

  沈在延安到底待了多久,何时和共产党脱钩也是一个谜。

  根据共产党方面的说法,沈在1939年奉命离开延安,到浙江白区工作了,所以他在延安只待了不到一年。然而,国民党方面则说他潜入共产党多年,此后到新四军军部工作,在皖南事变中他的情报给新四军造成了重要损失。这里面有些矛盾。

  从军统方面的记录看,沈之岳曾以李国栋的化名,在1939年于汉中训练班见过军统大特务程慕颐,并对训练班的特务作过指点,这符合共方的说法。不过,沈之岳的化名沈辉,是在1943年才从共产党方面的花名册上去掉的(王芳提供),并被认为是叛徒。这又符合国方的说法。

  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沈之岳在国民党中第一个见光的职衔,就是这一年7月被任命为军统局第一处科长。

  由于沈醉说过,沈之岳曾经到过延安两三次,我对此事的推测是,沈之岳很可能曾在延安和新四军之间担任过联络员之类的工作。也就是说,1939年他离开延安,并没有暴露身份,照旧“为党工作”,途经国民党控制区,就是他和军统交换情报的机会。只是,在共产党面前,他是抗大二期毕业生“沈辉”,在国民党面前,他是军统特务“李国栋”,没有人知道这不过是同一个人。1941年皖南事变新四军的重大损失,大约和沈之岳提供情报确实有关系的,并且从此不敢再回到共产党方面。沈之岳为新四军工作过似乎可信,否则他在接受台湾《传记文学》杂志采访的时候,很难把当时新四军内部的种种内幕和矛盾讲得条理清楚。但由于他隐蔽有术,共方直到1943年,才得知他已经为国民党工作,估计是因为这一年军统成立东南特别情报站,沈之岳担任了这个站的站长,并且发表他任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沈从后台走到了阳光的下面,共产党那边,也就瞒不住了。

  不过,这段经历使沈之岳的特工素养提高很快,而且产生了不同于其他国民党特工的气质。

  比如,他对自己同伴的不信任,就有类似克格勃的特点。

  沈之岳回忆,在延安,曾有特务按照约定暗号试图和他接头,他却没有回应。这件事,军统方面好像没有哪个特务报告过试图和“沈辉”联系未能成功。

  如果分析当时的情况,我推测,这个和沈之岳接头的特务,很可能根本没有回军统报告,而是死在了日本人手里。这也使沈之岳心中惴惴,很快离开了延安这个红色旋风的风暴眼。“蓝色007”的传奇就此进入另外的一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