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2:07: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0篇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是一本由[巴西] 保罗·柯艾略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一):幸福不幸福

      同一天翻开了三本书,除了这本还有《为什么疯子比常人更容易成功》与《怪异心理学》。一半是出于好奇,因为从未怎么读过关于心理的书籍;一半是由于巧合,一个月前一个冲动买下了500块的书,而这几本恰巧叠放在一起。浏览过各自的第一章以后,发现这几本书的“中心思想”几乎一模一样:做自己。为免造成一些理解记忆上的混乱,我果断决定先选其中一本来读。
      有趣的是,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印象里)没有目录的书。作者在扉页写着“To My Chinese Readers”也算有诚意啦~另外,书中对疯人院的描写惊人地细致,原来是因为作者本人曾住过疯人庇护所——不是一次,是三次!其实这段描写不知真假,但也是感到讶异不小。
      维罗妮卡24岁,青春,美貌,有工作,有和睦的家庭,幸福吗?但她决定去死,因为她厌倦了生活,厌倦了这个世界简单点说,她怀着“哎呀好烦人”的心情费尽周折骗到了安眠药,同时却又还不愿停止对一切的思索。她并没有把药鱼贯吞下,而是一粒、一粒慢慢地咽着,还一边写着信想要为祖国雪耻——她就是个这么让人感到纠结的姑娘!
      整个故事就这么展开,平铺直叙却又耐人寻味,我读完前两章竟产生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继续读下去,发现书中故事并非仅围绕着维罗妮卡,而是大篇幅地谈及了好几个人,谈及他们心中所想,以及各自进入疯人院的原因。最有意思的是,有一部分康复患者竟自愿留在疯人院,不愿回到“人类世界”!他们说:“疯子做什么都会被原谅。”疯人院里自由自在无所拘束,做最真实的自己,想发脾气就发脾气,想哭就哭不必忍耐,到点就吃饭睡觉,还不用去面对电费单、水费单、交通罚单,不用因为吃了三明治而担心发胖,当然也不用和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书中一席话对于一直以来些许自卑的我甚是受用:“不要成天想着你会让人不自在。如果其他人不喜欢,他们会提出来的。如果他们不敢提,那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人世间的一切是多么了无生趣,“生命里的一切一成不变,一旦青春消逝,活着不会为生命增光添彩,受苦的可能将大大增加”——这么说来,活着一丁点意义也没有。维罗妮卡甚至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死亡——“这与过去不同:这是死亡的体验。”这位埋怨着一切一成不变的姑娘,很明显在寻找着改变,而常人可能会感到不太满意的是,她认为死亡是一种有趣的改变。
      维罗妮卡自杀未遂,被送进了疯人院。You are who you are——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这句话频繁地出现在名人名言甚至广告词之中,其意思也不用我多做解释。但大家还记得当年奥巴马的就职演说“We wanna change”吗?我曾经尝试思考过,它们相冲突吗?当然并不。正是因为没有经历放手一拼,没有经历过疯狂的爱,没有去直面“You are who you are”这个人生议题,维罗妮卡埋怨着一切一成不变。也正是因为在疯人院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因为追求自己心中所愿而不惜成为疯子的人——维罗妮卡变了。仅仅五天疯人院生活改变了她的一切,故事的结局竟像是“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地俗烂,于我却是何其振奋人心!既然人生如戏,那么一部精彩的戏,一部“票房很高”的戏,就该高潮迭起,全程无尿点!做自己,随心所愿,此时此刻,Make a change!
      一个不足之处便是翻译。封底内容介绍里所说的“诗意的笔触”,本人无感。大概是因为翻译的关系吧~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二):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经经历过绝望痛苦,不想去想太多。你觉得所有的意义不过是自欺欺人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看看天空,那里繁星密布,那些不同的世界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星座,太阳系和银河系。联系起来又有什么用呢?已经很恐惧了,谁都帮不了。
 
人们无法理解你,你说你是“月亮上的人”,这么美的一个词,大家却认为这是疯子的引申义。就算是疯子吧,这又怎么样?我之前听过一个说法,“所谓正常,不过是个常识问题。或者说,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一件事是正确的,那这件事就是对的”
 
你怎么还这样,我想讲个故事,反正也没事,你就听听吧
 
从前有个睿智的国王,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子民生活的非常和谐快乐。但是有个巫婆想要摧毁他们,巫婆看不惯这些。巫婆在井里倒了一瓶神奇的药水,喝完的人就会变得愚蠢,麻木,就像疯子一样。国王所有的子民都喝了这井里的水,只有国王夫妇没有喝。他的子民变得野蛮。士兵,农夫,法官,都不在听从指挥,还觉得国王竟然这么愚蠢可笑,这是一个昏庸的国王,我们要推翻他。是在没办法,王后心生一计,他们都喝了井水变成了这样,要是我们也喝井水,不就和他们一样了吗。于是国王夫妇也喝了井水。王国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我看,你喝药水也没用,你天生就和其他人不一样。有很多事,是你内心想做的,但是你没做。觉得会害羞,会惭愧,会和大家不一样。不过现在得了心脏病,可能快要死了。这里是精神病院,没人会奇怪,反正你是疯子。是呀,这样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没人会觉得我不正常,因为我已经不不正常啦。我竟然对着一个陌生人手淫。我以前也手淫,不过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或者和一个熟人。但这次不一样啦。
 
那天我在弹钢琴,有个人在看我。他什么话也不说。我天天弹,其实,后来我就是为他弹得。我好像是爱上他啦。可他是个神经病。不,我也是。
 
疯子也看书吗?看呐,他经常捧着一本书,不过他不和人说话,也不和我说话。但是,那次弹完钢琴,他却主动找我,我又害羞啦,简直没办法。他说了手里的书。
 
他说,一个23 岁的年轻女孩,很漂亮健康,她叫维罗妮卡。维罗妮卡,一直想死,直到他遇到了一个疯子。
到最后,他也没告诉我,为什么我要活着。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三):只有疯子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昨天晚上看了第一遍,今天又看了第二遍。每读一遍,所感到的触动也就越多。作为一个内心敏感,偶尔有强迫症的人,里面的很多想法对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人活在这世上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同时,也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就看你能不能直视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个真正的自己。处于社会之中,任何不合时宜的动作都会让别人对你异眼相看,于是你开始隐藏起你心中的真实想法,开始假装成另外一个人。
在文中,从小就有钢琴天赋的维罗妮卡梦想当钢琴家。他的母亲一句温柔的话语残忍地把她的梦想打破:孩子,钢琴家不是一份工作。为了让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妈妈开心,维罗妮卡放弃自己的梦想,转而去奋斗别人的梦想。每天周而复始、毫无激情的生活使得她心生厌倦,觉得自己在这世界上毫无价值
当你压抑那个真实的你,心中的苦果就会越长越大,总有一天,他会摧毁你的心智。
她因压抑真实的自己而自杀,进了疯人院。在疯人院里她做什么都不会被人歧视,她正视了自己。
外面的人说疯人院里都是疯子,他们都不知道真正疯的人是谁?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四):活着就要勇敢与众不同

      因为我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们被现实所困,所以很多心中所想做的事都只能是想而已,那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却被众人看做“疯子”,因为他们与大众不同。用书中一段话来说:“但是昨天,我听到了钢琴声,弹琴的那个女孩恐怕今天就要死去,这让我发现了更为重要的事:这里的生活与外面的生活完全一样。无论是外面还是这里,都是人以群分,大家建构起自己的城墙,不允许异类打扰自己的庸碌。因为习惯而去做事,因为被迫而去娱乐,学习完全无用的知识,其他人爱发怒就发怒吧。人们最多看看新闻--就像多少次我们一起看新闻那样,只是为了确信在这个充满了问题与不公的世界,自己的生活多么幸福。”
      伊戈尔医院对维罗妮卡采用的“生存意识”治疗方法正是唤起了人对生存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而让人去更努力生活和追求自己的理想,只为在这个世界上更好的活,按自己的想法活。
      疯人院里的世界与正常人的世界的界限仿佛就在这“自由”里,可相对而言,疯人院的世界却是更自由的,他们可以做他们所想,无所顾忌,他们所做的一切,无论多么与众不同,都是可以被认可的,因为他们被贴上了“疯子”这个标签。我想,作者在倡导一种自由,灵魂的自由,内心的自由,不被社会准则条框所束缚,做与众不同的自由。做真正的自我。无论别人怎么看你,不要选择隐藏或逃避,那将会让自己“生病”而被束缚在一个世界里,疯人院的世界和自己内心的世界。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五):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观后感

小说一开始围绕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来写,吃了安眠药等待死亡,在死之前决定写一篇文章来证明自己的国家身份,身体不适强烈袭来,本以为睁开眼是天堂,却不料是疯人院—维雷特,与其说它是一个疯人院,不如说它是一个拯救诸多人,从世俗的套子里走出来,真正在做自己的人的一个拯救院。
虽然主人公是维罗妮卡,可是因为她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作者也没有吝啬他的笔墨,也充分写出了其他人的变化。
第一个与维罗妮卡真正交谈的人是泽蒂卡,她们在探讨关于疯子的话题,“什么是疯子?”疯子就是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他们不按照世俗常规化的模式生活,他们只做他们自己,不管别人怎么嘲笑,怎么非议,他们就是这样洒脱,所以泽蒂卡才说她想继续做疯子,按照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其他人希望的方式去生活。
维罗妮卡在生命即将走向终结时才明白生命的意义,才真正觉得她活着,而且是如此强烈的活着,诚然在刚开始的时候那些自杀的念头时不时会浮出水面,她痛苦纠结,厌恶这世上的一切,回忆她自己的一生,莫不像莫泊桑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规矩的上班,规矩的结婚,规矩的受母亲的安排,规矩的变成一个有教养漂亮独立的女人,一直压制着自己的天性,放弃自己的梦想,亦步亦趋,活得越来越像一个人,却也活得越来越没有人样。
她觉得她的存在没有意义,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生活,所以她才会选择死亡,这世上不会因为有了你而变得不同,同样这世上也不会因为少了你而有什么巨大的改变,我们都是这世上的过客,我们为客,他们为主。
她渐渐开始抗争,抗争着从昏迷里苏醒,而不是为了陷入昏迷,泽蒂卡在她的星际旅行里看见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她说疯子就是不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你看到一切,你明白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但是你无法张口,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因为疯子注定是少数,他们不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他们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正常,所以她们才是疯子,所以泽蒂卡选择缄默,不说出她所真正体会的星际穿越。
人们疯了,当然这不是医学上的疯子,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要摆脱常规,他们所做的唯心而已,而不是别人的眼光,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万水千山走遍,到最后对我们负责的只有我们自己,去追求一个真实的自我,去做真实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别人以为你是什么样。
玛丽也因为维罗妮卡决定去做自己一回,她曾是一个出色的律师,人生过了一半却对人道主义产生了兴趣,可莫名的恐惧把她送进了维雷特,在维罗妮卡来之前她在博爱团自在的活着,没有生的追求,也没有死的欲望,博爱团无疑是另一个社会的套子,可是她看见了维罗妮卡眼里那种求生的意志,她其实早就痊愈了,只是缺一个契机来把她拉出来,她说活着就是要去冒险,她所憧憬的生活就该是她本来应该活着的生活。
社会所制定的法律混乱不堪,没有定律,法律与道德互相矛盾,外边的社会复杂动乱,所以那些人即使痊愈,也愿意在维雷特创造的另一个套子里---博爱团里活着,不愿清醒,可是维罗妮卡的到来改变了他们,他们渐渐活了过来。
维罗妮卡改变的还有大使的儿子爱德华,爱德华没在他父母设计的前程,设计的道路上行走,所以他是他们眼中的疯子,所以他的梦想也被他们渐渐摧毁,所以他也进入了维雷特,可是那个女孩用她的音乐,用她最初的梦想点亮了这个男孩一直封闭的心,他们利用维罗妮卡最后剩下的时间去过了一场伊壁鸠鲁式的生活,当黎明再次来临时,奇迹发生了,维罗妮卡依然继续活着,阿戈尔也没告诉她真相,每天都是奇迹,每天都像奇迹一样的活着,把今天当做最后一天来活,不也是挺好的吗?
我们都生活在世俗的套子里,父母把他们的爱强加在我们的身上,就像强加了一个世界,使我们越来越不是自己,我们生下来就是独一无二的,可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却慢慢成了复制品,慢慢活成了别人的样子,所以我们越来越觉得生活没了意思,越来越没有激情做自己,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六):也许有一 天我们也想成为维罗妮卡,谁知道呢?

我没有去过精神病院,只在电视上或者小说上看过。
我不知道精神病院里到底是一副怎么样的场景,我只知道身边的所有人都避讳说到这个词语。
但我见过精神病。
见识的第一个精神病人是我们村里的人。
小时候,我不明白这个人的存在,为什么他整天游手好闲从不做事,为什么他每天穿着非常肮脏的衣服却毫无知觉,为什么他总是边走边在嘴里念叼着却永远听不懂他在念叼什么。他的头喜欢歪向一边,他有一幢破旧的小房子,妈妈跟我说,离他远一点。
后来,我知道那就是老师所说的精神病人,没有住进精神病院,在外面的世界靠着本能和大家的救济度过一天又一天,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一开始觉得他们过得好可怜,衣不避体,食不裹腹,但后来又想,谁知道呢,也许他们并不比我们更可怜,就像月亮和六便士里写的斯特里克兰一样,对他来说,物质上的舒适并不能带来任何快乐和幸福,反而向往充满折磨的生活。
随着我长大,我见到了更多的精神病人。
很多当他们事后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不能相信,因为他们看上去和别人没有任何区别。
一个亲戚,因为两胎都生了女儿,从四楼跳下,在全力抢救之下挽回了性命,但是全身瘫痪,每天只能躺着,最可怕的是已经没有了求生的欲望,每天双目无神地看着天花板,不知道内心有没有在恨救她的亲人们。
但我在她怀孕期间去看她的时候,她还是很正常的。
会跟我们说说笑笑,会给我们切水果,会温柔地摸着自己的肚子。
他们说,她其实一直有抑郁的症状,只是平时不太看得出来,他们说,她不愿意去医院求助,抵死自己抗着。他们说。。。。。。
我当时觉得心里难受,说不出话来。
但并不了解那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情况。
就像所有人对抑郁的误解一样,我也以为,只要心情好了,抑郁就会好了。直到自己也几乎要得抑郁。
那还是大学的时候。
六人的寝室,有一个女生很强势。
初识,大家关系都不错。到底是怎样发展成最后的模样我都想不到,但当我回过神来,我们寝室已经变成了一潭死水。
强势女喜欢拉帮结派,喜欢化妆,喜欢奢侈品。而我,胆小,懦弱,从一个只知道读书的高中毕业,大学之前不知道洗脸还有好多步骤,连奢侈品的店里都不敢进去。
那段时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真的,我以为我会抑郁至死。
我不喜欢回寝室,喜欢空空荡荡的一个寝室,当她打开寝室的门,我会庆幸我已经在上铺安顿好,不需要再去下铺四目相对了。
但你说我那段时间心情一直都不好吗?
不是的。我每天还是笑很多次,上课路上和唯一的好朋友会开玩笑,下课看着生活大爆炸,也会笑得前伏后仰,吃饭为有自己爱吃的锅包肉而开心,逛街看到自己的身材穿衣服被导购员说真好看会有点小傲娇。
但是,我开始厌学,开始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报了这所学校,开始觉得生活好没意思,做梦也会梦到如果死亡,开始觉得没有那么可怕。
以前看到新闻说谁谁自杀去死会觉得人家傻,现在觉得有些情况是永远好不起来的,还不如痛快地走。
后来的后来,当然我好了,也许也没有彻底地好,但再没有这样的极端,会贪恋这个花花世界,会觉得还有好多事情我都没有经历过,如果现在离去好可惜。
所以当我看到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我就想,大概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想要去死的维罗妮卡吧,只是大部分的求生的自己,贪恋这个世界美好的自己更加强大,淹没了那个想死的维罗妮卡。而那些打算自杀的人,觉得再也不会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了,所以决定去死。
 
书里有一句话,在这个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活下去的世界,该怎么去评价那些决定去死的人呢?
我想,不要评价吧。
希望他们也能获得幸福。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七):我决定手淫

维罗妮卡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决定去死。
她在爱德华面前手淫,用各种脏秽思想尽情欢愉,以致获得了自由与自我诉告。
她在的那个精神病院,每个人都认为是天堂,比外面的地狱世界好许多倍。不必担心应酬,不必承受着经济与责任的压力,也不必为社会政治、家庭纷扰而坐立不安。那里有着井然有序的生活规律,有面包,有娱乐,有运动。
我也向往着这样无忧无扰的生活。
我想要那样王小波"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阴茎倒挂下来"。
精神病院里的一群疯子认为他们拥有自由。忧郁症、精神分裂者、恐惧症以及正常人。
但是维罗妮卡的生死带来了波澜。也许他们只是明白了生与死之间才存在了他们。他们之我行我素,在一次个自由的人到来时,却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就像银河系、群星远远光年间的引力联系。
手淫体会到什么?自由与混乱。为什么我们需要秩序,为什么我们需要担心?我们若放手,若自生自灭,若心无所念,若学不会爱,我们何需秩序。疯子的理念铺撒在人生绝望的狭缝里。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被告知表达自我,放纵欲望时却意外发现了真实的自我,他发现了爱。多少人穷其一生也没能经历这一刻,多少人因此而失望而归。但爱之来临,并不来迟,她就算死了,也是充满着爱死去。
而如今我决定去手淫,去思考,去纯净地看待我周边与自我存在。我的自由,需要冒险。因为,一千次死水般的舒适生活来抵不上一次绮丽动人的冒险。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八):死后才能重生

维罗妮卡决定自杀了。

尽管她有着爱她的父母,安稳的工作,朋友和爱人。然而,她厌倦了日复一日,一眼能看到底的无趣生活。她无法容忍自己过这样的生活。

于是,她服下了4盒安眠药。

在她醒来的时候,不是在天堂,而是在一家叫维雷特的精神病院。在这里的,都是一些“患有某方面精神病”的人。

被宣判了只剩 7天的生命后,她在这里,遇到了让她重新焕发对生命的渴求,也找到了活着的的真正意义。她不必再压抑自己的内心,尽情地做了自己一直以来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她说:“我应该更疯狂一些。”尽管明白得有点晚又如何呢?

被安排住进这家精神病院的人,是真的有病吗?也许都具有“和正常人的生活格格不入”的症状吧。在这所可以肆意发疯又不用负责任的精神病院的庇护之下,是把自己活成了在鱼缸里的鱼,还是敢于逃出围墙体验真实的生活?毋庸置疑,前者是逃避,后者是面对。

就像Mary离开时留给博爱会的成员的信中写的:一次冒险抵得上一千个舒服安逸的日子。

勇于直面生活的一片狼籍或无趣,并努力按自己的意愿改变它,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九):来,我们谈谈选择。

至于我为什么看了这本小说,这也是一个选择。
我们谈谈选择。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有姑娘发了消息就两个字:厌世。
我就立刻推荐她看这本书。不是什么治愈,balabala。
解读这本书的故事和解读许多故事一样,有很多的角度。
所以,我们看看这本书怎么讲选择。
当看到一个名字或者墓碑的时候,我们无法体会这个人一生的喜怒哀愁。
就像是看到一件奇怪的衣服,一个流浪汉。我们也只会好奇的想想:为什么?
对啊,为什么?书中令我不断问这个问题的角色太多了。就像那个驻外大使永远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执着于画画。这个儿子后来居然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从作者的经历看,这个儿子似乎有他自己的影子。
不同的选择罢了,除了父母,谁在乎。
修女维罗妮卡和电影《修女艾达》中的艾达,让我对欲望和压抑这个两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面对死亡后,这两个角色面临的选择和在做出选择后爆发出的生命之光的耀眼程度也是惊人的无与伦比的。维罗妮卡和疯子在诊室中的那一幕,值得大吼一声:牛逼!。
可以看出,欲望始终是我们做出选择的源动力。活下去的欲望,接触的欲望。
不过啊,这本书的第一视角,似乎不是维罗妮卡,是那个患有恐惧症的老妇人。
她恐惧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选择。她见证了维罗妮卡濒死状态中无畏的举动后,以一个老者的姿态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自己也从容的面对了生活和生活给予的选择。对她来说,这是个美好的故事,她曾经的那些失落和疯狂也一并被放下。走出这个疯人院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生活不就是在疯人院中吗,走出了这个小疯人院,走进的不也是一座孤岛,一个大到没有边际的疯人院吗。就像是那个国王和他王国中人民的故事。你必须做个强加与你的选择。
我们回到那个说厌世的姑娘这里,你我或多或少的会被伤害,被别人的选择伤害,被自己的选择伤害。同样啊,在这个自我和欲望被严重压抑的现状下。做什么选择已经屈指可数了。就是差那个做出选择的勇气了。
唯有做出选择了,才可以找到安慰自己心灵的方式啊。
所以啊,深刻了解自己,深刻了解自己的欲望,对做出这个选择有十足的帮助呀。
最后,学会释放吧,释放自我,释放欲望。
以上,个人所感。愿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十):现实中的维罗妮卡没有勇气死

她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于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维罗妮卡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
“生命中曾有一段时间,我看着风儿吹过,忘记了播种,没有享受生命,更没有痛饮上天赐予的美酒。但有一天,我准备好了,重新开始工作。我向人讲述着天堂的影像,就像巴赫、梵高、瓦格纳、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其他疯子一样。”将生活过成一潭死水的人不是别人,是你自己。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上,你可以选择投入地活,也可以选择逃避,躲进自己的世界里。“一些人不在乎答案,他们很早就放弃了,早已属于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死亡,没有空间没有时间的世界。另一些人却被迫思考。“
”我们脆弱生命的每一秒钟,都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因此每一天都称得上是奇迹。“
然而,我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我只能尽力确保过好每一天,确保自己是开心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