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惊奇之心》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惊奇之心》的读后感10篇

2017-11-17 22:4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惊奇之心》的读后感10篇

  《惊奇之心》是一本由[美]雷切尔·卡森 著 / [美]尼克·凯尔什 摄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惊奇之心》读后感(一):“感知”是真正的热爱————再评卡森名作《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是雷切尔•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在这里面的每一篇随笔中,她都抓住了孩子眼中永远世界怀有惊奇的本质,同时激发了我们内心业已逝去的、希望融入大自然的渴望。与他人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充满了探索所带来的喜悦,这也使她成为描写大自然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之一。在她这本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散文之中,卡森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如何去维持我们第一次见到大自然时的那种新鲜感,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惊奇之心。
这本随笔,最先刊载于1956年7月的《妇女良伴》(Woman’s Home Companion)之上,当时的标题是《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此书意在提醒我们,孩子能够更加直观地捕捉到被大多数成年人抛诸脑后的真相——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卡森想起,她那双发现自然惊奇之处的眼睛之所以如此富有洞察力、如此敏锐,正是得益于她小时候妈妈的陪伴,因此她提出,孩子至少得有一个愿意与之分享经验的大人陪伴在身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大人必须得善于接纳孩子的观点
自然是分享喜悦的舞台,是探险与探索的均衡器。卡森竭力主张,在探索自然之时,我们要动用自身所有的情感和感受,开启全部感官,同时摒弃去教授或者解释的冲动。她告诫我们,要唤醒内心的情感,因为学习根植于热爱。
《惊奇之心》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夜晚主题。卡森热爱夜晚的浩瀚,热爱夜空和静籁的神秘,但她最爱的还是躺在那缅因州的礁石海滩上仰望天空。在那里,她对生命坚韧有了一种崇高的理解。她在《惊奇之心》中所提倡的探险都是她在夜晚独自完成的。但如果有个小孩或者一位她珍爱的伴侣陪同,那她便会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回馈。后来卡森相信,细思自然的惊奇和美丽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重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疗愈,并在人性的探索之旅上更进一步。她描绘海与岸共荣共生的著作《海洋的边缘》(The Edge of the Sea)1955年出版后不久,卡森便开始了这本随笔的创作,这与她创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时隔不过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搁笔之前,我想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讲我想讲的东西”。那年夏天,卡森3岁的侄孙罗杰•克里斯汀和他妈妈去了她在缅因州的家里做客,他们一起探索了小屋周围的树林和蓄潮池。罗杰在探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让卡森万分欣喜。文中所提到的很多冒险活动都是卡森和罗杰共同参与的,有时她最亲爱的朋友多萝西•弗里曼(Dorothy Freeman)也会加入进来,其他的便是她的单独行动。卡森的作品经纪人最早鼓励她以自我对话的方式写写随笔。后来,随笔出版后广受好评,卡森便决定将其编辑成册。1959年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卡森都在整理她野外记事簿中的小片段,并努力回想其他那些想要加入此书的经历
她曾写过“文思泉涌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话语,但1962年《寂静的春天》所带来的杀虫剂争议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正因如此,直至临终她也没能进一步扩充这本于其身后出版的《惊奇之心》。现在你手上捧着的这本书乃是雷切尔•卡森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最想要尽善尽美的一本。她在去世前不久写下了这句话:“我非常想完成这本书。如能完成,犹如天国。”她对如何保持惊奇之心怀有极大的热情,而且她相信,能否学会保持这颗惊奇之心,在童年时代便能定论。她希望自己的书能够激励大人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自然中的感受与情怀,并且让他们知道,如果拥有这样一种体验,他们便会对那些威胁大自然的活动兴味索然。这一新版的《惊奇之心》囊括了卡森想用来搭配文字的所有图片。她曾跟她的一个朋友说:“我们计划尽我们所能去收集大量最为精美的照片,来点彩色的,再来点黑白的。”卡森希望能有一位善良的仙女赐予每一位孩子“一颗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的惊奇之心”。可惜的是,雷切尔•卡森没能遇上尼克•凯尔什(Nick Kelsh),也没能看上一眼他的照片,但他们仍然是精神上的伴侣。这种美文与图片的完美结合,正如她所希望的那位善良仙女的赐福,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卡森心中的愿望,也完美无瑕地诠释了自然的魅力

  《惊奇之心》读后感(二):【转载光明日报】且看初心有暗香——《惊奇之心》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了雷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追索自然衷情自然的心境酣畅淋漓地飘落眼前,诗意般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不期而至感悟和喜爱。
  《惊奇之心》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里面有12篇随笔,共7万字,这是我一口气能读完的原因所在。《惊奇之心》的出版,为中国读者开启了一道认识雷切尔·卡森,了解她的创作风格的文学之门。在书中,雷切尔·卡森以较多白描的写法,语态宁静地抒发了她对自然的崇拜与认知。
  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喜爱与生俱来,当生命展开飞翔的羽翼,自由之光便伴随着物质世界普照自然大地。我们生活在城市,眼中飘动着人流和车流。这个时代赋予我们行走匆匆、忙忙碌碌的特征。我们渴望像雷切尔·卡森所期许的那样,在情感的裂纹里,保持一颗惊奇之心,窥探太多值得赞美、值得阐释的空间,释放无须虚构和粉饰的人性光彩。
  《惊奇之心》的开篇,雷切尔·卡森写自己将一岁零八个月大的侄子罗杰裹在毯子里,冒着雨抱到幽暗的海滩上,倾听大海的咆哮,感受暴风雨的肆虐,以惊讶的心境分享一种兴奋与激动。正如雷切尔·卡森所言,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时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
  雷切尔·卡森出生于20世纪初叶的美国,那里拥有梦幻般的“伊甸园”,有美妙传说的“新大陆”,这使她的这篇随笔流露心灵在沉寂的土地上演绎的故事,流露心灵的探索在自然风景中划出的一道亮丽光环。那个时代,美国有一大批自然文学作家,他们依赖不同的地理环境,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随笔的形式,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文明世界的精神体验。雷切尔·卡森就是这些自然文学作家中的一位,她的《惊奇之心》中的12篇随笔,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构成了一幅生命与自然的神奇画卷。
  雷切尔·卡森在随笔中写道:“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藏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深信黑夜之后到来的是黎明,冬天之后到来的是春天。”这使我想到,小时候的家乡,山清水秀,只有祥和,没有战争;只有幸福,没有伤害。小时候家乡的小村庄,枝繁叶茂,花香四野。凝眸间,我隐约嗅到一股股童年时代的自然暗香,在心中飘荡。在《惊奇之心》中,最后一篇随笔雷切尔·卡森写到一位89岁的老人,内心仍然燃烧着对自然的惊奇之火,渴望将自己的快乐永远地融入大地、海洋和天空中。开篇写孩子,尾篇写老人,遥相呼应,形成整体。
  感谢雷切尔·卡森为我们奉献了《惊奇之心》,她让我们看到了儿时的初心——热切、敏感和陌生,看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快乐、激动和神秘。这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亲近自然的思想和声音,永远不会寂静,这也是《惊奇之心》的文学价值所在,流传永远。

  《惊奇之心》读后感(三):永葆一颗惊奇之心——读雷切尔·卡森《惊奇之心》有感

       翻开《惊奇之心》的书页,清凉地海风迎面吹来。跟随着作者雷切尔·卡森,我们怀着一颗惊奇之心,走进了时而狂风暴雨、时而寂静安宁的大自然怀抱中。也走近了这位腼腆谦逊却智慧海洋生物学家与坚定地环保主义者为一身的女性
    打开《惊奇之心》,粗略翻看,它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翻看着,身心便也不由自主地来到缅因州清凉的海滩,波浪卷着沙石从脚上浮过,眼前一位娴静而坚定的中年妇女领着活泼可爱的三四岁孩子时而奔跑欢笑,时而认真地寻找着什么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随着这样一幅场景,浮躁的心灵不免也就静了下来,开始能够字斟句酌地走入书中的世界,这时才发现,这个书中世界远不仅只令人身心愉悦,还是老少皆宜的科普读物,并能给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以启发。
    细细读来,字字句句震撼着我这样一位母亲的心灵,引起深深的反思,是对大海怎样的热爱,才能有勇气抱着不到两岁的孩子,与孩子共同沐浴在波澜壮阔之中,沐浴在狂风暴雨之中。我想,面对这样一幅狂风暴雨的场景,我的内心已经产生了恐惧和退缩,我想我是无法带着孩子去面对这样一种震撼,而这种洗礼不又恰恰是现在中国的孩子所缺少的吗?而这样一位娴静的女性,和那尚牙牙学语的孩子,他们眼里那样一幅场景仍然是美好的,仍然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
    在陪伴孩子过程中,成年人总是会以很多标准教给孩子,效果又是怎么样呢,孩子们的收获呢,很多其实在学习生活中已经显而易见。陪伴孩子,共同经历,基于乐趣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一种全新的理念,不是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文中说恳求仙女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其实那些孩子原本具有天使般的心灵,原本就是具备清新、陌生而美丽,充满了惊奇和刺激的好奇之心的,其实是来渡父母的天使,我们做家长的如果少一点儿限制,多一点有引导的陪伴,我想孩子其实将会成长得更加自然而不扭曲。而我们已用了太多的标准和所谓学识去框住了孩子,看过此文,我想我也需有所反思,少一些教导,多一点有引导的陪伴。因为感知永比认知重要得多,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全部都懂,全部都教给他们,也许我们只需要陪伴他们漫步,去享受鸟的歌声,大海的壮阔与娴静,花的美丽,树的伟岸,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合上书本,在清新的文字享受之中,陷入了该如何陪伴孩子,引领孩子,希望孩子们永不拘泥于繁多的标准之中,永远保持那一颗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读后感(四):【转载】听海的心——著名作家迟子建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做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
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会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我们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也从山林里带回一些疑问。蚂蚁为什么喜欢暴雨前聚堆儿?猫头鹰的眼睛在夜晚,为什么会发光?蜻蜓为什么紫白红黄都有?露珠为什么怕太阳?蓝铃花为什么喜欢开在路旁?因为听了太多的的神话故事,我们的问题也有另类的:吊在杨树枝条下的红蜘蛛,是不是谁死后幻化成的一颗心?被啄木鸟吃掉的虫子,会转世成一棵草吗?灵芝是月亮栽下的吗?人参是英俊少年化成的吗?那些满口脏话的人间混蛋,都是吃腐肉的乌鸦变成的吧?而所有的好心人,前世都是白桦树吧,因为这种树,多么像蜡烛啊!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去问大人,大人们答不出来的,就留待漫漫长冬时,他们讲故事时发挥了。他们会说,哦,你不是问灵芝是不是月亮栽的吗?告诉你吧,就是月亮干的!月亮种灵芝,本想给自己在人间镶块镜子,可是灵芝到了大地,见很多人为疾病所困,甘愿化成药材啦!我们渐渐知道,原来神话故事,是人编撰的呀。人的大脑多么的奇妙,它没有南瓜大,却比海天广阔!
长大以后,当我从书本中学到了有关自然的知识后,知道自己童年起建立的那个世界,是非科学的,但我一点也不沮丧。因为那个神话世界,朴素天然,温暖人心!所以我写作以后,在描绘大自然时,常有拟人的笔法。
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当我的心在俗世感到疲惫时,它总会给我动力。
热爱大自然的人,一定会记得雷切尔•卡森的名字,她的不朽之作《寂静的春天》,是这位伟大女性,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是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她的《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你走进,不忍离去。雷切尔•卡森曾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
是啊,如果我们对大自然没有怀抱一颗“惊奇之心”,我们身体埋藏的“灯”,就不会闪亮,这世界就不会诞生那么多优秀的童话,我们在冬夜的炉火旁,也就没有听神话故事的美好时光了。其实对大自然的“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黯淡的人生。
雷切尔•卡森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半个世纪了,但她的作品带来的潮汐,一直回荡在我们耳畔,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一眼头顶的月亮,让我们能够满怀柔情,把一颗清晨的露珠当花朵来看待。看到她用朴素纯净的文字勾勒的那片缅因州的海,我蓦然想起了在都柏林海湾相遇的那位看海的盲人老妪,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观海者,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我心中,她们同样的清癯、内敛,同样的骄傲和高贵!
雷切尔•卡森是大自然的修士,把芬芳采集,播撒给世人。所以她的音容失明于这个世界了,但她作品的光辉,从未落入黑暗之中。我们在捧读她著作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她那颗勃勃跳动的听海的心!

  《惊奇之心》读后感(五):在自然中寻求生命的真相——读《惊奇之心》

在自然中寻求生命的真相
——读《惊奇之心》
文/斯索以
远古时代,我们以缓慢的进化步伐从自然中走出,建造了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人类社会。在城市化进程全面开始之前,我们长期生活在自然的亲密包围中,乡村始终是童年最富诗意的摇篮,花草虫鱼近距离和我们一起分享着这个世界。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类大规模建立起独立于自然系统的城堡,逐渐远离自然。而关于自然的记忆,关于江河湖泊的渴求,依然深种在我们的血液中,重返自然成为许多现代人的诉求,蕾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我们讲述了自然对于培育儿童生命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内心的情感深植于自然,成人只有敞开怀抱,唤醒对自然的好奇、热爱,才能收获内心的明亮、宁静和平衡。
自然像一片沃土,孕育了我们生命最初的诸多品质,回顾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里那些小矮人和魔法屋的童年想象,无不发生在广袤、神秘、不可思议的大自然中。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类还未完全揭开自然的面纱,属于它的这一页却被主流文明轻轻地掀过去了,我们如被突然捕获的小鸟,瞬间投入笼中,自然成了遥远的风景。因此,迟子建说,对大自然的这颗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暗淡的人生。
从我们的社会,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严重忽视儿童对寻常事物的感受能力。卡森则提醒我们,我们生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拥有着对自然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儿童回到那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地方,调动一切感知觉器官去发现、感受它,捕捉到一切生命的律动,发现我们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真相。
正因如此,她能够抓住“孩子眼中永远对世界怀有惊奇的本质”,带着一岁八个月的罗杰在海滩上“探险”,去面对大海原始的狂野和躁动;带着他穿越黑夜,观察沙滩上的鬼蟹,看这些微小的生命是如何孤独而脆弱地面对大海严酷的威力的。她认为,带着罗杰一起分享自然、探索自然的经历,“是基于乐趣的分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而罗杰也总能以孩子的兴奋投入其中。在孩子那里,一切都是有生命、有色彩的,并且充满了乐趣,“常青树上所有的针叶都挂上了银鞘,蕨类植物看上去像热带植物那样葱翠繁茂,每片叶子的边缘都装饰着颗颗水晶”,她悄悄地观察着罗杰的反应,惊喜地发现,“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卡森在书中写道,倘若自己对仙女有影响力,她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而在现实中孩子,要保持其惊奇之心,得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能与他一起重新发现这个世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
可这种伴随着惊奇之心的陪伴是过于奢侈的,我们成人在面对这个生命是如此多样、如此陌生,以至于似乎无法将其用秩序和常识来归纳的世界时,常常是束手无策的。因为按照成人的思维,常常是交给孩子以认知的能力。但卡森却认为,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成人没必要急于让孩子知道那些客观的事实,而要先唤起孩子对美的感受,保持他们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她坚信,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加持久。因此,她主张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增强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敏锐感受力,开启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这些被弃置不用的感官通道,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当我们的感官被全面开启,这个世界放佛有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味道,有了感觉。她带着罗杰,一起发现放大镜下的崭新世界;清早外出,感受大海退潮后的气味;听森林里的百鸟齐鸣,辨别雷声、风声、溪流声的不同含义;带着手电,寻找黑夜里灌木丛中的小提琴手。她们倾听夜空下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的鸣叫,“同情地想起那些被超越意志的力量所控制和引导的小生命,以及对于迄今人类尚未能找到解释的、它们对于路线和方向的准确直觉的惊叹”。任何一种感官都是发现事物的途径。只是在成人的世界,对许多事物都已司空见惯,看什么都过于匆忙、只见整体不见局部,这就容易错失一些美好的事物。
那么,保持好奇之心的普遍性价值何在?卡森认为,我们要保留和强化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惊奇之心,去感知和探索自然本身乃至我们在自然中的存在,它会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仅有一次的童年,擦去我们内心的孤单,走出对生活的厌倦,这样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总能找到释放的途径,获得内心的满足,拾起对生活的激情。这样的人,是能够“凝望地球之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她相信,“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含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并且,惊奇之心是可以持续终生的,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儿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的内心都蕴藏着对这周围世界的好奇,燃烧着惊奇之火,那些与自然亲密接触所收获的恒久无穷的乐趣,并非只属于科学家,任何一个饱有惊奇之心的普通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令人惊异的生命影响力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
书中还附有程虹的一篇关于美国自然文学的研究性文章。她写道,对于通过冒险探索新大陆的最初一批移民而言,他们对美国的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与联系,“对他们而言,只有认知了脚下那片土地,才可能认知自我……他们更急迫地需要了解自然、投入自然。他们不只是自然的旁观者,而是自然的参与者。在新世界面前,他们丢掉了旧世界的思想地图,开始在荒野中,重新绘制他们自己的心灵地图……”。于人类整体而言,也恰好有着经由自然的冒险,进而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均从自然的荆棘密布与鲜花丛生中一步步走来,这是人类的共同经历。而如今我们要做的,正是像美国最初的移民一样,丢掉旧世界的思想的地图,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带领孩子绘制一幅心灵地图。
2015.3.28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惊奇之心》读后感(六):【转载人民日报】《惊奇之心》编辑手记:徜徉在自然文学的普照中

  如果说《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那么《惊奇之心》便是一串温存的叮咛,点点滴滴,窸窸窣窣,宁静而恬淡。作为《惊奇之心》的编辑之一,我与作者雷切尔·卡森(Richal Carson,1907—1964)真正“结缘”,还是4年前偶然在杂志中读到关于其代表作《海洋传》的书评。读罢方知,卡森是世界著名自然文学作家,是倾其心血写作并积极促进现代环保事业的人。于是,我连忙找出她的成名作《寂静的春天》和《海洋传》细读。
  不久,在美国一家文学代理公司的书目里,我惊喜地发现卡森的名字和这本《惊奇之心》(The Sense of Wonder),于是立刻给相关代理者写邮件,希望确认该书版权是否已经售出。大喜过望的是,该书版权居然还在,而且还收到代理寄来的一本台湾中文繁体字版《惊奇之心》。
  收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后,我一口气就读完了。不同于卡森带有科普性质的自然文学作品,《惊奇之心》是一篇轻松、优雅而又感人的自然散文,我完全被卡森的文字以及她所营造的生动、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所吸引。当时我就想,要是我有一个孩子,而且能和其一道再次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那该有多美妙啊!就这样,我第一次有了想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我认识的人的冲动。这本小册子确实有点亮人心的力量,它让我重新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原来都那么有生气,眼前的世界顿时亮了起来。
  当然,我也觉察到出版这本书的难度和风险。这本书是卡森生前未能出版的作品,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篇8000字左右的自然散文。随后,我得到了美国原版的《惊奇之心》,发现美国哈珀考林斯出版社将其做成了一本非常精美的书,著名摄影家尼克·凯尔什为其配上了自然摄影作品。显然,英文版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弥补了该书文字篇幅的单薄。此外,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比较冷门,接力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这类图书。然而,书中的那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耳畔,那就是“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就这样,我下定决心将这本书带到出版社里的选题论证会上。
  不出所料,这本书引起了争议,与会的同事们虽然很重视和敬佩卡森,也为这本书所打动,但篇幅过短、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遇冷等问题都是大家所担忧的。欣喜的是,几经讨论,我们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毕竟,每个人都为这部作品崇高的理念和文字之美所折服,我至今还记得总编辑白冰情不自禁地在论证会上朗诵起书中开篇的文字。
  正式决定要做这本书了,我们首先开始调研,锁定该书的核心读者群。事实上,说到自然文学,除《瓦尔登湖》外,能广为我国读者熟悉的少之又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家湘翻译的《瓦尔登湖》颇受读者好评。于是,我辗转联系上她,成功邀请她担任本书翻译。
  选定译者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文章来充实这本书,这也是此次出版最大的难点。在慢慢寻找的过程中,我幸运地拥有了一个能陪着我重新发现“惊奇之心”的孩子,虽然这耽搁了出版进度。但也是在这期间,我读到李学军撰写的书评《回家的路》,并且记住了她编辑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及译者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程虹的名字。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待《惊奇之心》出版程序重新启动时,自然文学的社会关注度已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发现程虹教授撰写的《寻归荒野》一书的导言,正是不可多得的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美文,而且文中直接提到了卡森。几经辗转,程虹教授同意正式授权我社使用这篇导言。那么约请谁来写序?大家一致认为,读者美誉度高且创作意象总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作家迟子建最为合宜,总编辑白冰亲自约稿,迟子建也在阅稿后欣然写就动人的《听海的心》。
  今年是卡森逝世5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为《寂静的春天》出版了50周年纪念版。此次接力出版社《惊奇之心》中文简体版的适时出版,相信将有助于更多读者关注这位伟大的自然文学作家、关注自然之美,并提醒自己葆有一颗“惊奇之心”。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3日 24 版)

  《惊奇之心》读后感(七):柴静能成为中国的雷切尔•卡森吗?

近日,离职央视后沉寂许久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携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归来,并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部时长104分钟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而柴静以其一贯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并呼吁“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无独有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也有一个人为环保问题而奔走疾呼、著书立说,力图警醒世人,她的努力最终导致世界各国全面禁止DDT的生产和使用,促使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建立和“世界地球日”的设立,从而开启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作家、海洋生物学家、环保主义先驱雷切尔•卡森。
环境保护是贯穿卡森短暂人生的关键词,也是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卡森对于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集中地体现在她的生态学专著《寂静的春天》中;而她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长远性思考和哲学理念,则可从她的短篇散文集《惊奇之心》中一窥端倪。如果说《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振聋发聩,那么《惊奇之心》便是一串温存的叮咛,点点滴滴,窸窸窣窣,宁静而恬淡。
其实,无论是《寂静的春天》,还是《惊奇之心》,卡森或许只想通过她的文字告诉我们一点:人类理应回归到一种虔诚朴实的哲学上来,并勇敢地承认自己并不具备驾凌于生命奥秘之上的资本。从当年的美国鸟语花香的村庄变得寂静无声,到如今的中国曾经蔚蓝的天空为雾霾所笼罩,人类都应该从中得到一些触动:面对如今已经脆弱并千疮百孔的自然界,如果我们仍然通过与自然对立来强行索取,而非有节制地从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中汲取营养,那么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必将蒙上一层阴影。正如卡森所说:“我们只不过是从一场危机进入另一场危机,用一个问题换来另一个问题。”
凭借《寂静的春天》和《惊奇之心》的巨大影响力,卡森大获成功,她所敲响的环保警钟在全世界范围内长鸣不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柴静的《穹顶之下》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惊奇之心》读后感(八):重返自然——读《惊奇之心》有感

《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我走进,不忍离去。蕾切尔·卡森曾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璀璨,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
我也希望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惊奇之心。由于在农村长大,自幼能每天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早上在鸟鸣中醒来,晚上伴着星星和蛙鸣入睡,就连梦中都是和哥哥或者小伙伴一起追逐在山林中,放羊、爬树、捉蚂蚱……
但我渐渐长大了,外出上学,到了大城市生活。对于大自然,也渐渐疏远。只有周末放假的时候,才能有机会到郊区的公园或者大山中享受大自然的赐予。我会认为郊外才是大自然。殊不知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楼下的树荫,小区门口熟睡的小猫,花园里的蚂蚁,我们都没有认真注视过。
有了宝宝以后,我曾下了决心让宝宝多接触大自然。我开始带着他爬山,露营,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出行。跟自然老师学习,无须特别的练习或预习。所谓知识补课之类,反而会成为妨碍。只需要我们不假思索,腾空心灵,默默注视就行。我们要接近泥土,爱抚树木,不时地仰望树枝尽头无边无际的天空。
阅读这本《惊奇之心》,让我再次强烈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从人类诞生以来,大自然就毫不吝啬地无偿提供给我们很多东西。我想我会更多地陪伴着我的宝宝,重返自然,去体会和感受那些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风,明亮温暖的阳光和天然的清泉河水,无声的安宁,群星闪耀的夜空,肥沃的土地,美丽芬芳的花朵,鸟儿叽叽喳喳的歌声以及充满生机的山林……

  《惊奇之心》读后感(九):感知远比认知重要——雷切尔·卡森《惊奇之心》的启示

       雷切尔·卡森在《惊奇之心》一书中,描述了她与儿童罗杰一起在大自然中探索并分享快乐的经历。儿童罗杰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她欣喜不已,这也使她意识到,孩子所面临的世界总是清新、陌生和美丽的,永远是充满惊奇和刺激的,但对于绝大多数成人来说,那种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却在他们尚未成年之际就已经慢慢地退化了。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们从幼年开始,就一直保持这种对世界的新鲜感和惊奇之心呢?
    卡森说:“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但这只是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的表达,并不是一条可行之路。要想真正保持孩子的惊奇之心,卡森所指出的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让孩子们“至少得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后者能与他一起重新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传说中的仙女当然无法赐福,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只能靠大人们的耐心陪伴。
    然而卡森也知道,“当父母一方面要面对孩子的热切、敏感的心灵,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一个有着复杂自然特性的世界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力”,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办法教孩子了解大自然,因为他们自己对大自然的知识也一无所知。大人们顾虑的显然是对于自然的认知问题,而卡森强调的其实是对于自然的感知。所以,她特别强调地指出:“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客观事实只是日后生产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
    对未知事物的新奇感和兴奋感,以及其它关于同情、赞赏和爱的情感等,才是一个孩子应该尽早学习的事情,让孩子们拥有这样的学习,要更为迫切,因为这是“为孩子铺就一条渴望知识的道路,远比向他反复灌输他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那么,自觉知识还不够的家长,其实一点也不必担心,他依然可以为孩子们做许多的事情。正如卡森在书中的建议:
    不论你在哪里,也不论你有什么样的资源,你仍可以和孩子一起仰望天空——欣赏其黎明和黄昏时分的美、欣赏飘动的云朵和夜空里的星星。你们可以倾听风声,无论是以威严的声音吹过森林,还是以多声部合唱穿过你家屋檐或公寓大楼的角落……
    卡森《惊奇之心》一书启示,正在于不断提醒我们家长,重新开启那些弃置不用的全部感觉器官,和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一起去感受,去接纳,去分享,而不仅仅是教孩子们认知。

  《惊奇之心》读后感(十):永不泯灭的惊奇之心——读卡森《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是美国著名自然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她生前最想尽力完善的一本书。正如琳达·利尔在前言中所说,这是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
何为“惊奇之心”?其实就是一个孩子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对一切事物永远怀有惊奇的那份本心。孩子的世界总是清新而陌生的,他们充满了惊奇与刺激,但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那种对外在事物的敏锐洞察和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却已经在成年过程中慢慢变得迟钝或者消失了。卡森正是用这本精心写成的抒情随笔,分享她自己与孩童一起,在大自然中独特的生命感受,并试图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保留和强化这种敬畏及惊奇感、承认某些事物超越了人类存在的感知界限,这有什么价值?”卡森在《惊奇之心》最后如此自问,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仅仅是一种愉快地度过童年欢愉时光的方式吗?还是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意义?
是的,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带孩子们感受大自然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卡森相信这其中具有更为深刻和更为持久的重要意义。她说:“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们,永远不会孤单或对生活感到厌倦,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起生活的激情。”
卡森提到九十三岁高龄去世的一位瑞典海洋学家,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对一切新鲜的经历,包括死亡本身,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另一位八十九岁的老太太,在选择度假的海滨时,考虑的是要寻找足够原始和未被文明破坏的地方,期待这个古老的世界中的新鲜感受——惊奇之火永远在依然年轻的心灵中燃烧,这是“惊奇之心”持续终生的例子。
显然,惊奇之心已然成为一种生命的本质,它“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而这正是来自孩提时代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生命馈赠。
本书的文字并不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摄影师尼克·凯尔什的摄影配图,那些静美的大自然画面,无声地释放着自然本身的无穷魅力,也完美地彰显了卡森原文的意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