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10篇

2017-11-28 22:25: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10篇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是一本由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一):空空如也

如果你空虚迷茫,那是因为你内心没装什么东西;如果你纠结厌世,那是因为你内心装了太多东西。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你是一个容器。容器的特性是什么?它是空的。
并没有一种所谓独立的“自我”,你的一切个性、想法、观念皆事出有因,也许来自“背景”,也许来自家庭,也许来自教育,也许来自社会,受他人他物他情他识之影响。
有的人天性坦荡荡,因为他/她的容器是空的。往里面装东西时,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那个容器,便会把装入的东西当成是自己。此时有两种态度:一是抗拒,不想“自我”被污染;二是接受,想建立“自我”。前者对应空虚,常常有不安全感,觉得心里没东西(漫无目的型);后者对应迷茫,常常觉得不踏实,装下好多还是没找到“自我”(享乐主义型)。
有的人天性常戚戚,因为他/她的容器是满的。往外面倒东西时,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那个容器,便会把原来的东西当成是自己。此时有两种态度: 一是抗拒,不想“自我”受损害;二是接受,想抛弃“自我”。前者对应纠结,常常担心自己吃亏,还想得到更多(自私自利型);后者对应厌世,常常不满现状,处处愤愤不平愤世嫉俗型)。
大多数人的容器既不空也不满,所以常人总是介于上述两种人之间。种种烦恼,皆来源于将容器中的东西误认为“自我”。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只是那个容器,便不会执着于一切装入和取出的动作。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改变,一切烦恼自然消除。如果硬要追寻装入或倒出的东西意义何在,那么可以理解为,如果不借助这些有色的东西,便无法看清透明的容器。
请记住自己是那个容器。
Dante
20120407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二):面面俱到

上一篇讨论一种见地,这一篇讨论修道的教法。大义微言。
佛教典籍有三藏:律藏、经藏、论藏。律藏阐述道德及行为规范。经藏类似言说,“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循循善诱发人深省。论藏则直面究竟实相。
三藏对应三学:戒、定、慧。由戒规避不当行为。由定明了心之缘起及多变,平息不良心态。由慧明了心之根本。
三学对治三不善根:贪、嗔、痴。贪为对喜好的偏执。嗔为对讨厌的偏执。痴为不明事理的实相(无明)。根据小乘的观点,这些皆属烦恼。而小乘的目标便是对治三种烦恼:违犯性烦恼(身、语)、困扰性烦恼(意)、潜伏性烦恼。
禅修相应分为三种方法:持戒、修止、修观。持戒有助于规避不良行为对修道的影响。修止可以调伏自心,体验心如止水的境界。修观则顿生智慧豁然开朗
遵循不同教法产生三种派别:小乘、大乘、金刚乘。小乘注重克服自身烦恼,以不伤害众生为基础。大乘提倡慈悲为怀,利益众生的愿望,以此证得了无分别,从而摧毁“自我”,用因来趋向果。金刚乘则直面果位,对现象不作偏好区别,把因果放在一起,果实际上就是因。
简言之,小乘直击“行”;大乘直击“因”;金刚乘直击“果”。三乘并无根本矛盾,只是适合对象不同。
这一切皆是修道的法门,而非根本实相。
Dante
20120515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三):躁动的世界需要一丝宁静 欲望的社会需要处事哲学

书摘
”四圣谛“可视为谛观空性的另一种方法,......从空性的观点来看四圣谛。
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的真理。佛陀说:“知道痛苦。”
第二圣谛是集谛,即痛苦的成因。
第三圣谛是灭谛,即痛苦的止息。
第四圣谛是道的真理,是佛陀所开的处方,它能让我们疾病消失。
业也不仅是“这是我的业”的结果而已,它既是因,也是缘和果。字面上来说,业是指行动——任何的行动。“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
梵文“法”(dharma)字,佛教徒经常把“法”当成是道、修行或某种特定系统的同义字。然而“法”也表示“执持”,一切现象执持或拥有其特性;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可以定义
广义的修行佛法不仅包含“精神的真理”,也包含了所有“现象的真理”。因此,不要把对佛法的了解局限在精神修持上,修行佛法的时候,就是修行一切现象,而你全部的生活就都成为道,如其所然地看到一切现象,就是真正的“道”。
道的本身也是迷惑,因此法称曾说,最后连道都必须舍弃,因为道也是假。
佛教和其他宗教和哲学的差异:
一、诸行无常。所有和合者都无常。
二、诸受是苦。所有被二元对立污染的现象都是苦。
三、诸法无我。所有现象都没有本质。
四、涅槃寂静。没有烦恼与二元对立。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读后感(四):不一样的思维起点

一句话概括:脱去妄念,理解无常,放下我执,迈向觉醒。
读后感:
       以前,我总是对宗教怀有一种偏见,就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没有信仰的我们总是用一种有色眼镜看着信仰者。但随着经历的增加,阅读的书籍的增加,我开始逐渐放下这种刻板印象。而当我逐渐了解了一些关于宗教的事物,他们的起源与发展,从偏见变成敬佩,毕竟是无数人用几千年时间发展积淀出来的事物,这么庞大的思维之海实在难以用”浅薄“之类的词来形容。
       我是最近才开始读佛教的书籍,在梁文道的影响下。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有一些疑惑,比如为什么佛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吸引无数有智慧的人,他们不应该对一切都抱有疑问吗?不应该去真正相信一件事啊。而当我打开这本书,读到”空性“,心中再也止不住那种泛起的涟漪。所谓的”空性“,不就是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外的经验主义的思想吗(可见《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原来佛教从很早之前,就从这个思维起点开始它的旅途了。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已经发展出各种法门来应对这种世界观下的生活了。
        这本小书刚读一遍,感悟颇多,佛教之妙,可见一斑。望来日研读佛教经典能有所收获,再次细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