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起陇西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风起陇西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1 22:55: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起陇西经典读后感10篇

  《风起陇西》是一本由马伯庸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起陇西》读后感(一):荀彧和贾诩手拿滑稽抱枕、身披被子在宿舍舞狮子

昨晚刷完马伯庸《风起陇西》,中亚kindle版,马伯庸作品合集其一~
    这本书属于三国背景的架空小说,时间在第一次北伐后到第四次北伐之间,主要讲蜀汉和曹魏(以及一丢丢孙吴)的谍战~
    既然是架空历史,诸葛亮、姜维、马岱、魏延、杨仪、李严等耳熟能详的人物悉数登场,当然也有像狐忠、郤正这样因为名字奇怪而被我记住的“小人物”,又或者谯周他族叔这种听起来似乎有的人物~主人公的名字更加出戏——荀诩,怎么看像是荀彧的头塞了贾诩的尾(人体蜈蚣?这个比喻有点儿恶心?好吧,荀彧和贾诩手拿滑稽抱枕、身披被子在宿舍舞狮子),亲王一贯冷欠冷欠的~
    其实很多东西在后记交待了:比如翻译腔,比如感情戏是他人代笔,比如本文受谁影响~至于“斧凿痕迹过多”,个人眼拙,没看出来~而有人认为收尾草率,我的感觉是头重脚轻,27万字按理来说不算长,可能是因为本人愚笨,用在记忆谍报机构职司时间略久,以至阅读速度受影响~
     有两点需要商榷:其一,对于白帝城托孤一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亲王的翻译不妥~这里想要表现刘备的不信任,以及深谙制衡的君王之道(文中描写越过俯下身子的诸葛亮,看了后面的李严一眼),以亲王阅读量和文学修养,应该会了解其他解读方法(取不一定是取代,而是选取,让诸葛亮遴选另一位皇子辅佐~而诸葛亮称帝的话,蜀汉一直标榜的政治正确性,大汉正统就不存在了~当然刘备是否如此慷慨,诸葛亮会不会答应这些话题没必要讨论)个人可以理解为亲王这样写是为了小说顺畅,感觉还是会被喷不懂三国~其二,杜弼冒充丞相府官员诈南郑南门时,描写其肤白(木有胸大貌美气质佳),记得前面提过他长期生活在陇西,似乎还有高原红?(这点不太确定,也许是描写杜弼潜伏时的同僚,又或者是郭淮那个侄子)~
    这几天一直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刷书,似乎有违读书初衷,燃鹅进度还是要赶~

  《风起陇西》读后感(二):历史,不过是后人合理的猜测、想象和还原罢了

       开始买下这本书,原因并非是对人称“网络鬼才”的作者的慕名,而仅仅是因为买下它我才能满足“买100减15”的优惠条件。
    总体来说,小说没有为我带来多大的波澜起伏,最动人心魄的章节或许也只是在我心里泛起那么一丝半缕的涟漪。不过我想这不是因为作者写得不够精彩,而是到了我这个年纪的人(我才21岁啊,怎么就一种老成持重的口吻啊?!!),很难还有什么小说再能打动我、引我入胜或牵着我的思路走。或者是人大了,理论读多了,阅历广了,思考多了,理性多了,所以读这种间谍小说,就像一个饶有惊艳的探险者走进一个虽从未涉足却似曾相识的地方,会不时谨慎地驻足、回首、徘徊和沉思。结果呢,结果当然是不好的。享受文学作品就是要先让自己变成一个白痴,或者说是一个只会感情用事的傻子,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现在又不是让你写小说,你想这么多干嘛呢!!所以一直很赞同孔庆东对文学作品的态度(虽然现在已不喜欢他了):先感性,后理性;先感悟,后研究!
     反正我觉得其实理性的人其实都有一种不为人知痛苦,他们对很多事物都不为所动甚至铁石心肠。这也是为什么我已经很多年不看电视剧一样,因为看到我爸我妈吃完晚饭后看的那些狗血剧情,我几乎就知道结局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意料之中的!
     好了,入正题了,开始正经地评评这本书吧!
     首先视角还是非常新颖的,用作者的话说“在真实的历史大势中填加进无数貌似真实的细节,营造出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古代世界”,尤其是用了情报谍战这种方式来试图给历史一个合理的猜测与想象,努力对还原史书上没有叙述的情报战场上的激烈角逐。这一点我个人觉得用三国故事的背景烘托之下,是更具吸引力的。虽然对三国故事还停留在初中读《三国演义》的记忆中,而且书中的故事背景我几乎玩得烟消云散,但是稍一百度书中出现的史书确有记载的人和事,我最后还是对作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表示不打折扣的敬佩。
    
    或许是因为我与作者不谋而合地有着一种阴谋史观吧,我一直都觉得史书上记载的事件不过只是史学家大胆却不是偏颇的猜测、想象和还原罢了。其实我们谁都没去过古代,司马迁没去过鸿门宴现场,陈寿没打过赤壁之战,罗贯中更加没有,他们说写的不过也是他们想的,而不是他们经历过的。在这里,我不是打算将小说与史书的界限模糊,只不过是想表达,其实写文字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他们的价值判断。很多人觉得他们在作事实陈述(写史书)的时候可以做到价值中立,但那个啥“电子测不准定理”却说:“人们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是在与人们思想的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形成的。”(又来了,又来了,我又差不多情不自禁地搬出上学期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上学到的理论:价值陈述仍然是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内容) 看到可以直接屏蔽那些傻逼理论。总之想说的是,作者的文字在表达他的思想!
     尽管作者在后记中说到,他喜欢阴谋史观,“不是因为那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也不是因为那更能反映出人性的阴暗面,单纯是对于这种体制式的诡计与内幕有着叶公好龙式的兴趣罢了。”
  
     但是我更喜欢他的还原是因为我觉得他将一个更加真实的诸葛亮呈现出来了,尽管只是在结局,尽管孔明不是主人公。但这样我反而更加乐意接受,诸葛亮的形象从遥不可及的“神”变回了真切可触的“人”。虽然,故事的虚构成分很多很多,但是我居然宁愿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至少,它让我看到了,或者说是想象到,历史深处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不过一开始看书叶的简介几乎就让我猜到孔明是整个谍战的“幕后黑手”,这确实让我非常不爽!毕竟小说魅力就在于它的一波三折的不确定性和出人意表的结局。不过如果出版商不这样写,也吸引不了众多的读者。唉,只能怪自己不该动脑的时候动脑太多了!所以说啊,理性的人真的会体会不到很多很多的意外的愉悦和惊喜。
    (要是写的故事背景是三国的赤壁之战,或许我会怀有更多的期待的)
    不管怎么都好,这本书用了两三天就读完了,虽然算是一份文字的快餐,但马伯庸的流畅的文字确实让我一下子回到了高中那种附庸风雅、舞文弄墨时光中。至少,让我在国庆不回家呆在宿舍完成繁重而艰巨的报告、看着冗长而枯燥的论文的同时,有那么一丝的娱乐!

  《风起陇西》读后感(三):流光溢彩的政治殿堂中隐藏的黑暗,才是最富魅力的宝藏

“阴谋对我来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感与质感,流光溢彩的政治殿堂中隐藏的黑暗,才是最富魅力的宝藏。”
李平决意叛蜀的一段:
......杯中的水已尽,惟有几片褐色的茶叶残渣蜷缩在杯底,它们已被洗吮一空,就如同秋日落叶一般,精华殆尽,碗面恢复了清冷。李平将这碗喝了半宿的茶搁回到案几,倒空茶叶,爱惜地用一块丝绢把茶碗仔细擦拭过一遍。
接下来,他从茵毯上站起身,高高擎起茶碗朝地上摔下去。只听“哗啦”一声,茶碗化作数十片碎片,散落在青砖地面。李平的眼神变得坚毅起来,他已经作出了决定。
喜欢这种每一处细节、场景、环境描写都是为故事主线、人物心理服务的简洁精炼,绝没有一点拖泥带水,以及如此有张力的描写。由于亲身经历过这种恩断义绝的破碎,更加惊叹他能写出如此贴切的场景,大概一旦这样摔碎什么的时候,就一定是有些东西从心里断裂再也弥补不了了吧。马同学的人生阅历,一定是不错的。
顺便记录一下:
1 田中芳树
2 克里斯提昂·贾克 《谋杀金字塔》三部曲
3 弗·福塞斯 《豺狼的日子》《战争猛犬》《新娘的代价》《第四秘密议定书》
4 罗贯中和陈寿

  《风起陇西》读后感(四):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爱乱世,因为乱世出英雄。
那些历史上最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时代,无不是剧烈变化、毁灭与创造并存,沉沦与兴盛同现的大争之世。白起、庄周、蒙恬、霍去病、郭嘉、罗成…..这些厉害的人物闪耀了整个时代,七雄、楚汉、三国、五代,以及民国也因为他们成了我最爱的黄金时代。
可每个黄金时代,都必定有一群人沦为历史的炮灰。也许他们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他们的身份使他们注定不能为大众所知晓。赤胆忠心的活了一辈子,运筹帷幄于黑暗森林之中,大多数人却绝无名垂史册的可能。他们以能看到新一天的太阳为期待,死亡是他们的最英勇的解脱。他们有个统一的神秘的在读圣贤书长大人的听着不太正派的名字——间谍。
2010年的人民文学奖就颁给了这样一部以间谍为主人公的作品——《风起陇西》。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熟悉的谍战题材作品大约都是《潜伏》,孙红雷把一个GCD卧底的生活演绎的竟然不失活色生香,忠诚又刺激。
而《风起陇西》的主角们和余则成相似又不同——讨巧的以三国为背景,发生在汉魏之间的“历史可能性小说”。所谓历史可能性,就是无论正史野史都未记载,它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但在一个合乎逻辑的框架内,它是可能发生的,是自圆其说的。
马亲王出马,文字上必然是没怎么考究的。段子不少,用一嘴现代翻译腔写三国,竟然感觉萌萌哒。值得一说的是书中唯一一段爱情故事竟然是亲王找人代写的(一个叫DA的大胖子),还写得不怎么样,跟着马老板一起报复社会明目张胆令人发指
说到马亲王,文字都显得不着调了起来。(前几天推送过的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就出自亲王,可谓不着调极限。回复“马伯庸”可查看。)
其实《风起陇西》还是相对比较严肃的作品,绝不是搞笑文学。虽然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部27万字的恶搞”,但依然不可否认这是“恶搞中的情怀之作”。亲王受克里斯蒂昂•贾克(谋杀金字塔作者)、弗•福赛斯(豺狼的日子作者)、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作者)影响很深,三位悬疑专家构造了《风起》的灵魂和架构,以及合辙了亲王古怪的阴谋史观——但我不得不说这实在太有趣了!另外,本书的boss是三国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甚至功高盖主的人物(说不剧透就不剧透),亲王敢于挑战他,想必也是闲的发毛了。
《风起陇西》,四星半,虽然我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但同样看得津津有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沽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风起陇西》读后感(五):《风起陇西》读后感

http://www.jianshu.com/p/8d0f70cec8c5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的这阕词在我喜欢的词令排名中绝对是前三。父为杨廷和,师从李东阳,杨慎从小能接受到的教育环境放眼千年也可堪称绝无仅有,23岁殿试钦点状元,授翰林编修,再往下的轨迹就应该是入阁拜相,谁知碰到了嘉靖这位皇帝。在大议礼事件中,历经四朝不倒的杨廷和选择退休,杨慎左顺门跪谏被廷杖流放,随后几十年官场失意,却恣情山水、研习学问、著书立作,死后被誉为明朝第一博学之人。这首词是杨慎何时所作我不知,但想想其父杨廷和斗刘瑾、江彬,他的一生也看到了夏言、严嵩、徐阶的争斗,身为局内人,写出这首词也是不足为奇,听闻正德朝的荒唐,经历嘉靖朝纷争,老年的杨慎煮酒笑谈往事,这种场景,想来也是符合这位智者。无论多少争斗,无论多么辉煌,终究化为尘土,只是后人酒后谈资罢了。(如想了解这段历史,最省事的方法是读读《明朝那些事》,强烈推荐!)
 
 
       第一次接触马伯庸(人称“马亲王”)作品那纯粹是个误会,读过野夫的一则短篇小说《掌瓢黎爷》感觉不错,有次百无聊赖的时候想读点儿小说,错把野夫这篇小说记成马伯庸写的了,于是找了本马伯庸代表作《古董局中局》来看看打发时间,一天时间把《古董局中局》1和2都看完了,感觉和《盗墓笔记》颇为相似,家族的故事,情节又同《达芬奇密码》相仿,通过艺术品扯出各种阴谋故事,打发时间可读性很强。
 
       再后来就是最近,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咳,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如厕的时候总得看点儿啥东西,于是下到手机上一篇马亲王的成名作《风起陇西》。写的好!看的我经常忘却时间,等厕毕站起来的时候,腿那个麻呀。。。
 
       言归正传,说三国。《风起陇西》大体情节是从蜀国情报机构顺藤摸瓜反魏国间谍时,牵出了一个潜伏很深还位居蜀国高官的间谍,于是主人公(。。额。。他叫啥来着,荀诩,一看马亲王就是熟谙三国,起这名字,很符合人物特点,既有荀彧忠于汉室的理念,也有贾诩鬼智一般的才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幕后的BOSS,但最终发现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安排,一方面为成为双面间谍获取魏国情报,另一方面是防李严,但在荀诩看来这与其是防范李严不如说是一步步逼反李严,然后对其进行打压以除去李严。最后就是这么个阴谋的小故事,如果这本书仅仅如此,那确实是本不错的厕所读物,但马亲王有三点让我感叹。
 
       其一是对东吴的战略分析。孙氏执掌江东已三世,其中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夷陵之战都侥幸获胜,使其愈发心理依赖长江天堑之险而驻足不前,因此对蜀汉克复中原的战略不太上心,心存一份坐山观虎斗的念想;另一方面几次主动进兵均已失败告终,合肥之战以后东吴不思进兵攻城略地,只求自保。客观想想,东吴的战力一直是渣渣的感觉,但就是依靠水势险要的地形,再就是瘴气湿热的气候,愣是让曹操、刘备两个枭雄望吴兴叹。因此,文中对东吴“对外消极对内自大”的心态描述很到位。此外,东吴并无宏观战略目标,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占了名义上的正统王者之师,兵力雄厚,占据广袤土地,兼之曹操人尽其才,识人用人之术颇为精当,手下官员中投降之人占了很大比例,四方有志之士前往效力;刘备奔波于汉室复兴大业,道德上成为勤王之师,尽管经历了汉朝桓、灵两帝的荒唐统治,汉朝仍旧占了得道多助的理论优势,虽不敢说是人心所向,但实际来看归附的降将再反叛的例子,蜀汉相对于曹魏则少了许多;相比来说,东吴就尴尬多了,只占了个占据江东三世的客观事实,即便早年孙坚获得传国玉玺却也不敢贸然行动,当然,不乏有人把孙权当成成长股来看,具有投资价值但并非蓝筹股或者绩优股。东吴将领主要是靠镇压南部蛮族的资历晋升军职,缺乏阵地对战、攻城战和大规模战役的经验(或者说出除了山地野战其他啥经验也没有。。。)。战略上的缺失和将领经验的不足两方面导致东吴对外扩张只有局部短期作战计划,长远规划则相对茫然。
 
       其二是对孙权称帝时吴蜀关系的分析。吴蜀联盟的逻辑基础就是匡扶汉室、共拒曹魏,兼之曹操雄才大略(三国志言“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深以为然),有一统天下之志,故而吴蜀联军以抗曹操。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刘备以顺承汉室正统名义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则一直以吴侯名义斡旋于两国之间。此前赤壁之战时亲蜀汉,等到吕蒙夺荆州后与刘备彻底翻脸,孙权立刻向曹操称臣,此后夷陵之战后孔明主导吴蜀二次结盟。名不正则言不顺,孙权终于在曹丕、刘备死后称帝,但这就再一次挑战了吴蜀联盟。既然孙权称帝,则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随之破裂,孙权和曹丕性质上一样也是篡位自立者,对于天下希望兴复汉室的人来说都是道义上不可忍受的。当然,务实的诸葛亮自然不会为了道义上的“兴复汉室”目标与东吴翻脸,因此对于孙权称帝也只能是承认,并表现相对积极去派遣使节进行庆贺,以让孙权本身就犹犹豫豫觉得偷偷摸摸做了件错事,看孔明如此大度,那就更不好意思了,于是更拿出了实际利益进行弥补。蜀汉用一个道德上的退让换取了实际的经济、军事利益。
 
       其三则是对孔明的一些认识,这是我想了很久的一点儿想法。《三国演义》中的孔明绝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此鲁迅的评价“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被人们所认可,其实细看陈寿《三国志》,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未曾提及多少:“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城、赤壁之战均是孔明精妙算计、用兵如神的典范,但在正史中却未曾提及,但兵出祁山确实是孔明坐镇指挥,因此罗贯中的小说写法将孔明的用兵之巧过于出神入化了,真实的孔明既有萧何般理政理财之能,又有韩信统军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运筹驾驭能力,却不具备张良诡谲用兵之才。(个人观点而已)我觉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可以分成两段,第一段就是刘备称帝之前,那时候的“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句评价确实适用,因为罗贯中这是把姜子牙、张子房两个人的形象加到了孔明一人之身,而第二段就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持朝局,如《三国志》一样,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风起陇西》这本书中,孔明的形象是第二段的那样,并非《三国演义》前期那般掐指一算便知晓天机的形象,更加像“人”而非“妖”,但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孔明更加令人敬畏,更能显现其非凡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在意巴菲特今年资产增加多少、比尔盖茨花多少钱买了私人飞机或者是郎咸平又有什么丑闻(请原谅我不遗余力一直在黑郎叫兽吧),因为这些事情只是新闻,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大家都只是看热闹罢了。可一旦有以下事情发生了,那我们的心态就不一样了,比如楼上的老王中了一百万彩票,朋友小李买了个新房子,甚至是同事小张和我这个月的业绩一样但比我多发了一百块钱,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心中就有了嫉妒或者是羡慕。很简单,这种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使我们可以代入这个环境去产生横向的对比,而当“比较”的心态一旦产生,我们会或多或少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当然,大多数情况都是前者,比下有余不太多,毕竟人都很难满足的。
 
       回到诸葛亮,这事也一样。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管是否用45度角仰望天空都未必会能看懂哪个是天平座哪个是猎户座,但诸葛亮夜观星象就能预言什么东风将起或是敌军将有一员大将会死,我们只会嘴巴张大觉得他好牛逼,而不会去嫉妒他咋有这本事我却不会。因为这种妖化的孔明非常人,我们只会用看热闹的心态来看这些事情。而《风起陇西》这本书却是把孔明放到了一个正常人的角度,使得我们随时可以以“比较”的心态看到我们的卑微和诸葛亮的聪慧,这种机关算尽的孔明才更接近真实的孔明。
 
       这本书其实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孔明步步为营用计谋把李严引向了一条叛国之路,最终除掉了李严的故事。不简单的是:一、马伯庸把诸葛亮写成了正常的人,打破那种十全十美和同僚亲密无间一心为国的光辉形象,写了个诸葛亮用计谋除去政治对手的故事;二、紧凑的剧情凸显了诸葛亮严密的逻辑和对政局的一种大局观。
 
       先说第一个结论。刘备白帝城托孤,世人皆知白帝城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不能当个好皇帝那你就废掉刘禅自立为帝,诸葛亮痛哭零涕表决心,不敢忘记刘备的知遇之恩,当竭尽全力辅佐刘禅,于是刘备让刘禅认诸葛亮为干爹(调皮一下,那时候的干爹还是真正的干爹!!!),尊为“相父”。故事到此皆大欢喜,刘备能放心闭眼,成全了一片仁德大度事事为汉室复兴而不在乎皇帝是否是自己儿子这种高尚大度的胸襟;诸葛亮面对皇位的诱惑果断拒绝,成全了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刘禅也放心当皇帝,尽管稀里糊涂,但安乐二字确实伴其一生。
       Are You Kidding Me???
      如果只是这样,那确实就是《三国演义》而已,但这段的背后却不止如此。
 
       首先,刘备的托孤是在下一盘大棋。刘备一世枭雄,他自己就是办过几件”故人亡、其子弱而夺其城”之事,陶谦的徐州、刘表的荆州不都是这么来的嘛,尽管中间他会推辞再三也会有无数的曲折,但事实就是如此,早晚他都是成为故人城邦的统治者。所以鲁迅那段“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的评语我深以为然,可以想想刘备的经历,且不说其屡败屡战的坚毅性格和败军后归附过多少“主人”的客观事实,姑且说三顾茅庐是真的,那就足以看出其内心坚韧、做事以最终目的为导向,可见其城府之深绝对是深不可测,因此鲁迅的评价绝对是中肯,或者说罗贯中把刘备的城府表达成忠厚仁德本身就是罗贯中的幽默,间接说其伪。(您要不同意就当我瞎说哈)
       枭雄刘备在身后之事上自然会慎之又慎,他一方面提拔李严为尚书令,将其和孔明同列为托孤重臣,另一方面和赵云等百官“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这事情往深里想就耐人寻味了。李严作为蜀中降将,未见史书记录多少才干,仅有共同编写《蜀科》(立法)和击败盗贼和越嶲夷王高定之功,却官封尚书令(百度百科:东汉时期尚书令是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要知道,尚书令的官衔对诸葛亮才是实至名归,但那时诸葛亮虽为丞相,却是“录尚书事”,在东汉时期,录尚书事者一般是三公中职权较轻的,而不应是孔明该做的。放在现在的政治语言可以这么说某副市长,分管教育和联系海关两个职能可是分量不同的,孰轻孰重自然明白,教育局局长自然得听从这位副市长,但直属省里垂直管理的海关关长却不一定需要多鸟这位副市长大人(忽略其他政治因素)。
       既然如此,那刘备为何让李严担任尚书令呢?我觉得陈寿的对李严的一个评价可以解释一二,“都护李严性自矜高”,而且陈寿在《三国志》说了李严几件的破事,简单说,李严是个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的人。刘备选这么个人和诸葛亮搭档那自然大有深意,一是李严是降将,提拔重用李严会使其感恩,且安抚益州投降官员;二是李严性情摆在这儿,同僚搭档不好相处,朝廷自然不会一水跟着诸葛亮跑。举个例子,在很多政治小说中经常写道一把手二把手间的争斗,再具体点儿,市委不一定希望看到县委书记和县长一条心,两人有点儿矛盾才好管理嘛,俩人万一一条心,一心为工作还好说,可要是一心搞个贪污欺上瞒下,那后果就很严重了,所以自然不能因小失大,让其大环境和谐、小场合争闹也就无所谓了。(我已经强调了,这是官场小说中常见剧情,切莫代入实际环境)
       所以刘备一方面提拔李严安抚益州降官,稳固本土势力不跟着孔明跑,另一方面用旧情告诫赵云等故人,要时时刻刻想着咱们的交情,看好我的儿子啊。以诸葛亮的智商当然能看破这个局,还得乖乖配合演好这出戏,估计当时边嚎边哭,同时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
 
       其次,李严的罢官也不是那么简单(哎,首先写的好长啊,后面简写)。历史记载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人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等到军队撤退,李严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
       搞笑吗?!这不就是活脱脱的一出小学大家都做过的傻事吗?!前一天晚上只顾着玩没写作业,第二天到了学校说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让回家拿,俩小时后自己拿不出,于是计策败露老老实实去罚站或挨揍。有常识的小盆友起码也得再找个理由什么没拿家里钥匙或者利用老师让回家拿作业的时间赶紧超级赛亚人附体把作业做完。但李严啥也没干,等到诸葛亮把两份李严的书信一上缴他就game over了。结果说明,尚书令、中军都护、蜀国第二大官的政治智慧不如小学老师的水平。
       任凭谁读这段历史都会哭笑不得吧。我不否认历史有时候就是很多荒唐的地方(比如指鹿为马,或者明朝下令“禁止民间自行阉割”,那时候想进中枢只需要一咬牙一狠心一跺脚!),但这件事实在让我想不透。
       好消息是,马亲王拿这段编了段阴谋论的故事,省得我再费心去想了。《风起陇西》的故事是这样的:诸葛亮为除去李严,明地里把李严当个弥勒佛供起来,排挤李严让他没啥活干,暗地里派人装作魏国奸细去接触李严。长期受到排挤的李严终于经不住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施加的正面压力和奸细不停的撩拨,决心反叛蜀国,因此虚报粮草数目让诸葛亮的军队以为粮草充足实际则停供粮草。在做完这些事情后就叛逃到魏国,在路上被人截住,然后诸葛亮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质问李严“你丫对得起先帝嘛?这不是给先帝丢人嘛!”。羞愧的李严惶恐不安,于是诸葛亮把李严高高举起后再轻轻放下,告诉李严我给你出个主意:为了顾全朝廷的脸面,我会告诉世人你只是篡改粮草数据以至于贻误战机,怕事情败露就想逃回家中,但中途良心发现回来自首,这样我就不会杀你,而你儿子的仕途也不受影响。李严找了这么个台阶自然果断下台,从叛国罪变成了渎职,保全了自己性命,更重要的是诸葛亮说保证儿子没事,这话现在看看绝对是赤裸裸的威胁啊:你得替你儿子想想哦,你们想一起死吗?这些表演都结束后,诸葛亮将这出戏推向了高潮,告诉李严,你要好自为之,过几年还会起复你。李严这是又吃惊(不用死了)、又恐惧(他丫威胁我儿子)、又有幻想(他还会再重用我),李严自然吞下了这颗果子,并用余生都紧紧闭着嘴。史载,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如果这是真的,那只能说诸葛亮这盘棋下的太完美了。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消遣随意而为,不严谨有错误都是在所难免,欢迎吐槽交流但是看官千万不要用写大字报心态来批判。
       最后,还是回到这本书,回到这段历史。迄今我看的马伯庸这三本书都有一个特点,阴谋史观。阴谋论和阴谋史观不同,郎咸平(我特乐意黑他)天天讲述海尔、TCL的发展原罪问题,说了这么多年一他没写什么学术著作没有理论支撑,二不能对当下的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三不能从法律角度给出解决办法,只是在一次次演讲和电视节目中肥了郎咸平一个人,老百姓傻呵呵的听他发牢骚乖乖掏腰包买门票,这是阴谋论;宋鸿兵写《货币战争》横亘上千年,从威尼斯地下室密谋到罗斯柴尔德家族操纵英格兰中央银行,大家看看图一乐,也有人信这就是历史背后真实发生的,这就是用的阴谋史观。
       阴谋论是要批判的,比如什么马航370去哪儿了,或者猜测周老虎倒下后背后的大老虎会怎样,这种妄加猜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屁民接受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更不用提信息的真实度,而省领导有内参,信息量会更大,判断也会更接近事实,中央领导更有基于自身的判断,更加更加接近事实,所以屁民的猜测无意义,我挺反感这种阴谋论的叽叽喳喳,但很无奈,饭桌上谈论这些事往往会是很热门的谈资,每当这时我就只能低头吃菜。但阴谋史观我觉得还不太一样,对于历史来说本身就比较遥远,司马迁咋知道项羽自刎乌江前听的是霸王别姬而并不是小苹果,陈寿也未必知道王允暗中指挥貂蝉使美人计,吕布和貂蝉有可能就是简单的美女英雄之间的故事,他们合计杀董卓过个两人世界。所以用阴谋史观去看历史,我觉得不鼓励不提倡更不反对,毕竟让这些故纸堆多几分调侃和猜想能让这段历史重现点儿活力。
 
       上个月《上海证券报》有一篇采访袁鹏涛的文章,他的一段话当时启发了我一下,他说,“我喜欢读历史书,当一个人阅历不够的时候,很难从历史中汲取一些东西,而透过历史沧桑,看那些人、那些事,一切都会归于平淡,当一个人有历史感了,就会把事情想得更明白,更能控制自己外向的欲望”。我近期也有点儿困惑,以前读的书不少,但很难为我所用去解决实际问题,书里的东西只是当成知识去封存起来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绝非简单就能做到的状态,当然,这也是每个书生的目标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个很远,但知行合一却是要一步一步去学的。
       以前有句话“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当然版本还有很多,解释也有不少,对于老不读三国,我有一点儿感想。初中时候最喜看《三国演义》,无论电视剧、书、还是三国题材的游戏,总会看的心潮澎湃,有一种英雄情怀,总希望能和那些令人向往的人物有点儿什么交集,起码也是神向往之,最喜欢的人物无非是诸葛亮和赵云。后来大学看的新拍的电视剧《三国》,关于人的因素,关于谋略,刻画更为深刻,我更喜欢里面塑造的司马懿形象,当然,陆逊也是让人耳目一新。其实到了现在,无论喜欢什么样的人物,他还是在那儿,有着各种被历史刻画出来的形象,无论真假虚实,但是还在看他们的我,却是在一个普通工作上具体干活的小职员,英雄的梦少了,对未来的迷茫似乎更模糊了那种历史的本来面目,只会在偶尔翻开那些史书时,一切还是那么鲜活的存在。
 
       人如故,月如初。

  《风起陇西》读后感(六):秦岭寒意陇西起,京城春风彻夜疾。

目力所及,朋友圈里如我这般“读书”到深夜的“酸腐文人”实不多矣,特别是第二天还要一大早爬起来上班。所以也就不在意是否会发出个“剧透”被各位书友口诛笔伐。生活有两件事能“激励”我废寝忘食,一是遇上佳人怦然心动,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我是既无贼心也无贼胆,二就是遇上一本好书。《风起陇西》早在上大学以前就有所耳闻,直到今日方彻底读完,而且是心无旁骛一口气地读完,上一次这样读书是金庸先生的《连城诀》。三国题材的作品数量千载谁堪伯仲间,但“谍战”视角此书可谓开创了先河。依托于历史而又架空了历史,用虚构的主人公串联起史实的一件件往事,紧张的气氛,严密的逻辑,巧妙的结构,写到丞相的睿智,李严(平)的挣扎,几乎时刻令人想要拍案叫绝。同样的方法(虚构史实相结合)金庸先生是集大成者,而马亲王亦是个中高手。每一件历史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内幕,如果没有(或不精彩),就写一个。看透了世间如出一辙的套路,厌倦了因井底之蛙而生的自娱自乐,在我们生怕虚度的夜晚,幸好还有文字,替代了远方,伴我们入梦。秦岭寒意陇西起,京城春风彻夜疾。晚安。

  《风起陇西》读后感(七):吐得一书好槽!

    
能在这本书里出现名字的人物,不是太有名的,就是太路人的,不然就是编出来的。。。东吴弱弱地打了个间奏,亲王借荀诩之笔对东吴的评价其实非常贴切,江南鱼米之乡的氏族家底殷实富庶,门前有长江护城,自然对逐鹿中原渐渐丧失了雄心壮志。东吴名将此后大都殁于宫廷内斗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剧情编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还是很有调理和看头的。至于吐槽这一点更是无处不在。说荀诩是个颇有幽默感的人,长得胖胖的,身材不高,当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马伯庸本尊。难怪荀诩写的有血有肉,原来是有个现世的参照!至于那个代笔情感篇的胖子,我只能说,写的真一个细腻!!

  《风起陇西》读后感(八):他不是间谍是情报人员

昨天@多看君 在『每日话题:那年、那人、那份情怀』中说:看看你的书架,总有一个作者的书不止一本。至少有一个作者,你买了他一本书,还会搜索他写的其他作品。于我而言,马伯庸马亲王是其中一位,多看阅读上架的他的所有书我都已经收入囊中。
读的马亲王的第一本书是《古董局中局》,但是第一本读完的却是《三国机密》。感觉马亲王写的三国特别精彩,别有一番风味,不似陈寿的《三国志》那般正经,也不如《三国演义》那样宏大,但是从小人物出发反而显出了一种大局观,即他能从不同的视角对三国历史进行解读,并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功力不凡。《三国演义配角》又是另一番三国故事,经典的还有这本《风起陇西》,三国谍战片。
这是一个简单却波折不断的故事,和《三国》一样以蜀国为正统,主人公名为陈恭(至少你最开始熟悉他是这个名字)。作为蜀国的一名高级间谍,他长期潜伏在魏国获取情报,为诸葛丞相北伐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身份暴露逃回蜀国,开始为保护蜀国的秘密武器『弩机』技术不被魏国窃取而努力,最终任务失败。因此外放吴国成了大使馆的一名官员,实际仍以此为掩护做情报工作。之后故事围绕挖出魏国策反的蜀国高级官员展开,魏国称其为『烛龙』,这一枚埋在蜀国的钉子不被拔出将会导致巨大的危机。最终烛龙被成功抓获,既没有在蜀国搞出多大破坏,也没能叛逃到魏国。直到结果揭晓,陈恭才明白,一切全在诸葛丞相的计划之中,他不过是利用陈恭除掉一个政敌,连当初以为被偷走的弩机图纸也早被掉包,魏国得到的是假图纸,无法造出威力巨大的弩机。
在一场浩大长久的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战场上的风云突变,是将军的运筹帷幄,是士兵的浴血奋战,常常忽略了私底下的情报战争。作为对战争的支持,情报的重要作用不亚于粮草,很多时候正是一个关键的情报扭转了整个战局。间谍们的工作很少被看到,即便有功也不能大肆表彰,只能在小范围内嘉奖,因为领导也不愿暴露这样一支力量。想二战之时,图灵为破译德国密码做出重大贡献,战后根本没有公布, 不仅没能获得应有的尊重,还被一些人批评是无用之人,在其他男儿为战争拼命时,只知躲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情报人员是如此重要,但是我们个人并不喜欢间谍,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是间谍也带着贬义。从个人立场出发,我们很容易将他们理解成隐私窃取者,特别是在美国棱镜门事件后。生活中那些四处打探他人隐私,到处宣扬的人总是被人讨厌,八卦记者也属于此列。奇怪的是,每个人都乐于听到他人的隐私,甚至有探听欲。
说回书本身,马亲王在后记中也提到,『很多读者批评说这本书的西式翻译腔实在是太重了』,我在评论区也看到了这样的言论。我倒是同意马亲王说的『别样的美感』,这样的写法难道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和我们生活中开玩笑正话反说一样,那种强烈反差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体验。这也正是马亲王的风格,若不如此,中规中矩,恐怕又要埋怨马亲王不再是马亲王了。
秋分刚过,秋高气爽,秋收过后正好粮食充足,风起陇西,又到了北伐的时候了。丞相,我方探明魏军目前虽严阵以待,实则外强中干,正是出击的时机,可一举拿下街亭。

  《风起陇西》读后感(九):悲剧人物的奋斗史

      昨天忽然又看到几个人在说赵括、马谡…………的事情,至于我个人而言,习惯性的会去同情历史中被无数人抨击的悲剧性人物,就使我压根不敢在特定环境下表达什么观点,在某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我我在家里反复找些战国的东西来看,当时是为了写一则不成功的小说,我设置了一些牛逼轰轰的角色,和一些老奸巨猾的角色,以及一些头脑清晰却丧失了灵魂的角色——我需要理解这个角色在这个场景下为什么会做出这件事——当我圈定了一个大反派的时候,这样的问题爆发了。
     叛徒:生年不详,长平之战时约50岁,秦灭赵时71岁,赵国儒生头目,害死李牧的主谋,一心要配合秦国灭赵。
      如今我已经记不清关于这个角色更多的东西了,不过那个时候我完全浸在这个角色的模拟中,我想他大概出生在黄河沿岸,少年时因饥荒逃到了齐国,因一碗粥的缘故加入了儒家,二十年的努力做到了高级官僚,一代一代的赵王在他眼里就像是浮云,他熟知全部的儒家经典,但是他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相信这些,年轻时所受过的苦难让他成为一个绝对的现实主义者,他不可能被宏大的理想所感动,也不会因为某些赏赐而誓死效忠…………那么,他为什么要杀李牧?为什么要灭赵?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忽然被惊醒了,好吧,我只是想承认我远远理解不了一个超级大反派的想法,尽管我绞尽脑汁,可我想出的每一条计策每一个陷阱,都被我轻易的看穿——一个超级大反派怎么可能会像我一样幼稚!!!!
       我所建立的全部历史观都崩塌了——如果我连一个虚构的超级大反派都不能及,那我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理解曾经被人景仰的牛逼轰轰的人物呢?
       其实我投机取巧的写成热血小说,简单的讲,赵括临危受命,六国政局变幻,各路豪杰纷纷登场——白起眼看着黑甲武士如潮水般蔓延而至,最先一骑赫然是戴着三根白羽的年轻将军,四十三天的围困只能是激发这些黑甲武士的血性,他们刀起,刀落,刀起,刀落…………“放箭”,白起抬起左手,摆了摆,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从整个山头蔓延开去,一个尖利的哨声骤然响起,铺天盖地的短矢伴随令人牙酸的呼哨声在空中弥漫。
“一百步仰射射”,
“八十步仰射”,
“六十步平射”,
“三十步,前军齐射,中军齐射,后军齐射”
“前军扎稳”、
“中军扎稳”、
“守备军前进十步”
白起默默兜转马头,看了一眼右边马队,领头者挥舞着一面红旗,“骠骑军出列”“右前方五十步冲锋右侧,”“龙骑军出列,正前方二十步冲锋”…………
     好吧,我并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我只是想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能搞清楚那些角色的想法。亲王(羊端玉兔)能够搞明白马谡让我很高兴,至少让我在帮助下清楚了马谡。实际上正是因为马谡的角色我才会想到写一个有关赵括的小说,我不喜欢市面上大多数历史小说,因为他们瞧不起人,也许是现实中见过太多脑残,又觉得那些不世出的天才跟自己一个等级,然后只要不是不世出级别的统统都脑残。我米有句俗话叫:“你行你上啊!”,在我看来,大多数人连上一上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行不行的资格了。
       历史是件很头疼的研究工作,有时候我会觉得,小说家言真的会比很多历史书要真实的多吧。

  《风起陇西》读后感(十):三国时的无间道

很多人爱看电影更甚于看书,原因很简单,看电影是娱乐无需动用一点脑子,看书会在无形中形成想象力,而动脑子就是为想象力横行而付出的代价。所以看书的成本要比看电影高上几倍,在快餐与快生活的挤兑下,越发不被重视。书籍不被重视的连锁反应就像足球退役队员无保障所以整个产业不健康一样,销量带不动总会慢慢渗透给质量,质量下降也就在所难免了。
有几个作家,或者作者,在这种风潮下依然保持水平,有想法会表达,可以有能力把一个故事描绘成一个世界,让人畅游不已。马伯庸就是这类人中还挺表现出挑的一个。如果是先看的《三国机密》,再来看这本,例如我这样的读者,心底一定会有不爽:本来挺好的一个作者怎么写出这么一部语言画虎不成反类犬,故事到了中后段才发力的小说?如果阅读顺序调转一下,说不定就会认为,《风起陇西》很不错,换个视角看了看三国。
反间人员在280年就开始秘密工作?调动几千前后才有的微表情知识?诸葛亮神机妙算是因为像伟大领袖毛主席一样有余则成式的阴暗里的智囊团?一人深入敌军20年依然坚持原本操守的可行性是很大的,因为在哪怕拉到唐朝时中原人民信仰程度都很高度纯粹,但策反敌方高干并让其押上身家性命一家老小地去为了安度晚年而叛变,政府机关式利益冲突与本组团队配合意识的现代化应用,交通运输中信息传达周期可由宝马拼死了跑而弥补,若干若干的想象,有趣,又缺乏真实感。
马伯庸在此书最后说该作品是致敬之作,文风写法都是克里斯提昂·贾克的影子,我看了之后什么感觉呢?一、真是文采一点都谈不上了,原来马伯庸小鬼马的风格也消失殆尽,如果从另一角度说,说不定可以认为这是作者很厉害的一面,说变就变。二、书中很多人物,比如一开场就出来的陈恭,原名杜弼字辅国,后来陆陆续续来的整个靖安司同僚众像谱,几个核心人物荀诩、狐忠,其实都没有怎么写清楚,视角在第二章回到汉中后就一路跟随荀诩去解读整个反间事件,除了荀诩,别的人,包括一直很神秘的男二号烛龙都好像雾里看花一样。三、铺垫的有些长,结局来的又有些早。中段之前都在讲怎么抓住魏国间谍糜冲,突然一掉头,像分上下部一样抓烛龙才是最后的高潮。可是如果重头戏在烛龙这里,花费在糜冲的章节要远远高于烛龙,烛龙就像个刚上场就被卸下脸谱的非主流主角,人物陪衬的少,他就自己和自己在那玩了。
一本27万的小说,看了十几天,说起来都有些慢的不可思议,甚至中间有几天都不再想读下去了,后来想着我既然挺支持马伯庸,还是读下去吧,这才读完。有趣的是,读到徐永死了,开始有了紧张感,正反双反的人数有差距,智商上一个水平难分高低,你想抓住我,我偏不让你抓的让人好奇劲,紧紧抓住我,在一个深夜3点,我一口气把剩下几章节全部看完,也算有点小小畅快感。
这本小说讲了一个超时代的故事,陈恭是蜀国的间谍潜伏在魏国,在得到魏国要窃取本国弩机机密之后,携带情报并与一魏国自动叛逃将军徐永安全退回蜀国。荀诩作为间谍中心分部门主管领导,先为防止弩机图纸外泄而正面与五斗米教、魏国间谍糜冲对决,这时出现了唯一一个本书中的爱情故事,围绕在一名普通士兵与邪教姑娘中展开。虽然图纸还是流到魏国,但是荀诩发现蜀国上层有个大间谍,代号烛龙。荀诩郁闷了,觉得需要把烛龙找出来,否则这个潜在危险太大,抽丝剥茧外加有人帮忙,终于判断出他的好朋友或狐忠或成蕃其中一个肯定是烛龙,并要策反蜀国首脑李平叛变逃至魏国。
在最后一秒,荀诩追出城外,拦截住李平与烛龙。狐忠善于分析,是个非常精密冷静头脑好用的间谍中心工作人员;成蕃是一个怕老婆的军人,但是2次追捕糜冲失败都是由他间接引起,嫌疑反而很大。他们谁才是烛龙呢?
你想要读一读这本《风起陇西》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