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轮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轮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02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轮下读后感精选10篇

  《在轮下》是一本由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轮下》读后感(一):不愿在轮下

第一次接触黑塞的作品就是《在轮下》,内容让我深有震动。
历史大环境的车轮、自身的局限、同社会的矛盾冲突这种种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我身上。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也无数次的问自己,是否能冲破这种隐形的阻碍和束缚至少可以让自己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当昔日小地方的荣誉被大城市的冷酷严苛以及不同的习惯所摧毁的时候,自己是否能支撑的起那日益失落的心。
很多话语郁积在心中不知该如何表达。可能只是一种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就像是一座孤岛,不被周边的人所理解和支持,自己获得温情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摇摇欲坠“成绩”。就像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一样,害死他的其实是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的成长缺乏支持和引导,最后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的越来越远,而他拥有曾经的成绩和经历又怎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周围那夹杂着些许嘲讽的同情。这种内心的挫败感在丧失了自己唯一能够引以为自豪生命动力的“光荣”后,该如何面对生活?就像烟花一样,如果没有了璀璨的光亮那宁可永远沉默
没有温暖家庭,没有合适的引导,整个生命存在的价值都在于自己那看似有前途的课业,所有的注视和善意都来源于此,自己所有的价值都来源于此,当失去之后会面对什么。
自身的局限同社会的现状产生冲突的时候,渺小的个人自然无力抵挡现实的车轮,要么默默无闻甘心沉沦,要么走向毁灭。在时代的大车轮面前,个体显得那么渺小,个体的尊严和实力,那坚持着的小小自信和荣誉,同样的不堪一击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承担自己成长中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和迷茫?当周围所有的人给自己带来的陌生感和压迫感让自己迷失的时候,走出来,走向另一种生活真的是解脱吗?在自己曾经擅长的领域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走向另外一种生活自己同样是一种失败者,同情和怜悯能支持脆弱的心走多久?
经历过天堂的人如何体会人间。
汉斯整个人生都是冰冷而缺乏温情的。他奢求一丝丝的温暖,却走入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我有的时候看汉斯,觉得是在看自己。有时候想自己,会觉得是在看汉斯。但是我不想毁灭。不想让时间的长河把我的尸体带走,不想让历史的车轮把我碾压,所以我一直试图跟上社会的节奏,挣扎着成长。
人的出生没有选择,人的死亡也不能选择,挣扎本是求生的本能。
至于里面一些其他的细节,例如校园里的禁忌之爱,其实只是两个孤单失落的孩子的相互取暖,不过汉斯没有他的小伙伴的幸运,对方可以有资本逃离但是汉斯没有,甚至他单板孤单的生活本可以沿着自己的轨道一直走下去,也许没有浪漫的色彩,但是可以跟上节奏的步伐,脱轨的他无力控制自己的人生。
到底是中规中矩的沿着生活的轨迹缓缓生存还是大胆的脱轨,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在轮下》读后感(二):被砍掉的到底是什么?

    “树被砍掉主杆之后,会在根旁发芽,同样在患了病和被摧残之后,人的心灵往往会回到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和充满遐想的童年,好象它能在那里发现新的希望,把被扯断的生命线重新连接起来似的。这些根部萌发的枝条虽然茂盛多汁,生长迅速,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它永远也不会再长成一棵真正的树。” ——Unterm Rad
    
    在一个淅淅沥沥的黄梅天午后翻完了这本200页出头的小说,怀疑自己也像主人公汉斯那样,看似快速地学习了很多知识,到最后却是头脑里一锅混沌。或许是我对黑塞的作品理解尚浅,或许是我眼下的心境所致,但无论如何,我并不认同主流评价中的抨击教育压抑的气息。
    汉斯和海尔纳应该是黑塞自身写照的两面,他真实的教育经历与汉斯并无二致,而内心却是海尔纳那样的诗人情怀。他的确借海尔纳的行为抒发自己对当时教育的不满和愤懑,也像海尔纳那样逃离神学院的教条禁锢。至于书中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情谊,虽有过甜蜜美好却终究无疾而终,也是对自身社交不圆满的映射。总体上这还是对黑塞的过去一个比较客观的回顾、对黑塞心理一个比较深入细致的记录。
    或许是这次暗下决心为自己定了读书目标,于是习惯性地在翻到封底之前的那页确认了有202页之后开始读序言。结果被这种正统文学的译者序剧透了一脸O__O "…也许是因为知道最后主人公汉斯投河自尽就接受这一设定了,之后阅读全程也不觉得很压抑。相反,不禁想起之前读过、看过的一些作品:在前1/4段(大致,1~50页)的“邦试”和大自然游乐中看到了《anne of green gabels》小伙伴们去考女王学院的影子,2/4段看到《花子与安妮》的腹心の友的感觉,这样大家互相交好的简单学院生活本身并无不好(只是在这部写于1903~1904年的著作中读到两个小男孩kiss的场景真是毫无防备,不禁感叹一定是自己长期混迹B站不读书,强烈要求以后纸质书也要开弹幕“前方高能预警”)=.=,3/4段才有些日耳曼文学的压抑和晦涩,最后50页则是宁静祥和的普通手工者生活,甚至让我联想到几年前看的韩影《诗》一顶女式宽沿草帽顺流而下平淡明亮中娓娓道出对生命的无奈与解脱。
    我并不认为汉斯的死与爱玛的不告而别、他与海尔纳友情的无疾而终或是他从优秀的神学院生沦落到最终“被迫”成为钳工的心理落差有关,因为他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的自杀更大程度上只是对自己无知无措的一种解脱罢了。“我原先坚定不移的志向是要在神学院里保持前面的名词,尽可能成为第一名。你把这称作向上爬,也许你说得对,可是它曾经是我的一种理想方式,我并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S106~107)他自小生活在父亲、牧师、校长和所有人的期望之下,没有自己的追求,刻苦勤奋以保持前茅已经占据他年幼时光的很大一部分,又没有明智的长者向他灌输那种如今烂大街的“follow your heart”的观念(鞋匠的身份和自身经历以及他贫瘠的劝说不仅无用、反倒是一种讽刺),小汉斯自然没有想过自己需要追求什么。贫乏的生活经历让他的三观在与海尔纳的接触中逐渐分崩离析,原先“坚定不移的志向”也轰然倒塌,人总是向往那些自身不具备的特质,汉斯被海尔纳吸引,也纯粹是因为他自身的单纯单薄,包括对恋爱的概念、对神学院教育的反叛和对死读书意义的反思,其实都不是自身的。
    树被砍掉主杆之后,会在根旁发芽。黑塞终究还是将汉斯的循规蹈矩和刻苦努力视为树的主杆,却刻意回避了汉斯不审视内心、寻找本能追求的主要矛盾,然而这主杆又怎能成为是构成一个人灵魂的主心骨呢?说白了也只是用外在的忙碌掩盖内心的空虚、用行为的勤奋掩盖精神懒惰罢了。
     当然是无法苛责一个从小就成天埋头苦读的孩子的。只是所谓的压抑也应是这个层面的压抑才对。
      另外是一些小感想。
      1.赫尔曼黑塞在塑造这部作品的两位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和赫尔曼.海尔纳时或许是在名字上暗示这两位就是黑塞本人的两面的,“赫尔曼”很显然,而汉斯或许是从HESSE演化的变体或昵称也说不定【有待考证】。
      2.为自己的记忆力和脑回路点个赞:这部《在轮下》是机缘巧合借来的,然而一看到名字就联想到很久以前读过村上春树先生的《挪威的森林》,似乎主人公渡边君就在绿子家书店里度过这部作品,后来发现果然是。
      3.人果然还是要多一些自己的经历才好,不至于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初来乍到诱惑被迷惑。
      4. 看到unterm Rad这个标题才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es还有这样省略e的缩写惹~

  《在轮下》读后感(三):从《在轮下》思考黑塞小说的主题

    在读过了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和它的缩略版《悉达多》之后,对赫尔曼·黑塞这个人由心底萌发出了一种亲近感和一探究竟的愿望。于是拿起了这本他的早期作品,《在轮下》。黑塞有着德国人特有的深邃和冷静,并擅用一种亲切温暖的笔调,讲述有关心灵成长的故事。在他的故事里的人物,鲜有卑鄙、妄作、不堪、下流,而是各型各色不同的美好。他的小说,并非凭靠雄浑的笔力令人心神激荡,也不借助精心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技巧让人如堕梦中。他的作品,为人呈现的是一个人和一个世界。他最乐于撰写的是成长类小说,所谓成长类小说,是专注于主人公的智识、阅历、境遇的变迁和轨迹,将一个人的灵魂成长与时光流逝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系列具体和连续的事件之中,呈现出来。当我们阅读这类小说时,并非单纯地将自己投射于主人公身上,与其一起历经悲喜,相反,能够时时刻刻保持着一种旁观和疏离,用一种检视的目光去探究思索人究竟应如何获得自身灵魂的平衡和完善这个亘古不变的命题。一方面感叹命运无常,却又同时冷静、清醒地知道,所谓运数,其实早已由人的性格气质命定。在他的作品中,你能找到各种生之意义,或是自由自足,或是世俗的功利,或是单纯对欲望的沉溺。对不同的意义,他不分高下,不置一词,只是任笔尖恣意流淌,写就出不同的人与他们不同的人生,而这背后早已埋着天然的情理和逻辑。
    《在轮下》讲述了一个出身贫寒却一心向学的孩子,汉斯,在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下,凭借自己艰苦的努力和不懈学习,通过邦试,成功考入神学院读书,而这个众人羡慕的,注定有伟大前途的优等生,却在神学院就读期间遇到了与他截然不同海尔纳,并与之结交为挚友,从此不离不弃,这一遭遇彻底改变了他原本如星辰般固定而光明的轨迹。海尔纳是一个性情洒脱不羁,对外界允评不以为意,以其卓越的才情和天赋体悟生命的赤诚之子。他鄙弃苦行僧般的坐而论道,更不屑于获得优异的成绩,他的灵魂自由而活泼,总能超出凡人地感受生命热情洋溢和悲哀愁苦。他选择用诗人的方式,恣情地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海尔纳的强大的生命力为汉斯开启了一种全新的视域,而与之耳鬓厮磨和朝夕相处,更是在无时无刻挑战着他原有的价值观。“仿佛海尔纳是凭借着一股汉斯自己所缺乏的魔术才能在天际遨游,在神仙般的自由与烈火般的热情中运动,鞋底长了翅膀似的腾空而起,凌驾于他和他一类人之上,宛如荷马诗中的天使。”(p92)和与海尔纳神交、体验生命原初的美好相比,背诵那些枯燥不堪的希腊、拉丁词法,验算没有尽头的数学习题以获得功名和垂青,这一切显得是那么令人倦怠和苍白无力。海尔纳和汉斯说:这是苦役,你本来并不喜欢,也不是自觉自愿去做这一切功课,而只不过是出于对老师或是对你父亲的畏惧。“尽职负责”的校长看到他和顽劣的海尔纳交游,及由此导致的成绩下滑,不禁痛心疾首,苦口婆心地劝诫汉斯与其断交,改邪归正。然而,汉斯却决不妥协背叛与海尔纳之间的友谊。随着海尔纳的出走,汉斯的生活如同被掏空了一般,他找不到他生活原初的乐趣所在,课业成绩急转直下,从优等生变成了老师们逐渐厌弃反感的对象。经常,他沉浸于被繁重课业剥夺的童年的幻象和与海尔纳并肩散步时的快乐回想,他罹患上了神经衰弱症,并在一次讲台黑板前的作业后双膝瘫倒在地。
    这之后,他离开学校回到了家,被父亲当做怪胎一样小心翼翼地监管;这之后,他体验了如海尔纳所说的“女孩子的爱”,不安倦怠后也算了无遗憾。再之后他去做了学徒,终日劳苦双手磨茧,百无聊赖却也能体验简单放纵的快乐。最后,在一次酒醉后他投了河,从此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这本书是黑塞早年的作品,不得不承认,这时的黑塞的确有欠写作功力,故事情节有很多雕琢的痕迹,人物设定也过于脸谱化和单一。但是,他所关注的问题,及在以后很多作品中持续着的主题,已经显露出来了。现分主题做出分别探讨。
    1. 教育的目的。黑塞很多小说都发生在学校里,像《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像《玻璃球游戏》。他始终在思考并质疑:正式的教育是否真的能够让人变得更好?至少就黑塞本人的经历而言,他对正统的教育制度可谓从骨子里就反感。1891年,黑塞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伦修道院。但是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他只学习了一年,便逃离了学校。他还曾企图自杀。在1892年至1899年这一段独立谋生的时期,黑塞游历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他曾在工厂当学徒,后来又到书店当店员。回顾他的成才历程,更多地来自于自我发现和自我教育。这本《在轮下》就有一定程度的自传色彩,其中随处可见对德国的经院教育制度不加掩饰的批判:
    他的职责和国家委托给他的任务是束缚和铲除年幼男孩的本性粗野的力量和欲望,代之以树立一种宁静的、适度的和国家认可的理想……自然人身上那些野蛮的、不守规矩的、毫无文化的东西必须预先摧毁,危险火苗必须现行扑灭。自然界所创造的认识些猜不透、看不清、危险的东西,他是一股从未知的山上倾泻下来的洪流,是一片没有道路和秩序的原始森林。正像原始森林必须加以看法、整理和强加限制一样,学校必须摧毁、政府和强力限制这种自然人。它的任务是按照官方批准的原则把他们教育成社会有用的一份子,唤起他身上的某些品质,这些品质的充分培养是靠营房中的严格训练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p52
    大规模的教育工厂所教育出来的人,或许是标准化的,最符合社会化规矩的零件,然而却失却了自然的纯粹和古朴的纯真,这也就是汉斯对海尔纳所代表的诗兴盎然的人生心向往之的原因。后者的存在,如同呆板枯燥、灭杀天性的正统教育氛围中的一缕春风,让人嗅到了自由的气息和知性的真诚。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遇到海尔纳,汉斯将会活在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中,走在成才的“正轨”上,成为一个优秀的没有差错的人。他会安全地度过一生,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这种生活会时常让人觉得没有自我,刚被松开的发条很快就被拧紧。应作之事和所爱之事常会彼此割裂,甚至南辕北辙,前者的存在也经常会剥夺后者被发现的机会,以至于后者永远作为一个陌生而神秘的所在,让人不安于自己的生活之流,时刻渴望躁动地寻求自我生活的革命。这是很多长期被父母和自我压抑过久的“好孩子”都曾有过的心路历程。然而,“汉斯所熟知的忧愁和愿望在海尔纳身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言论,他生活得更热情、更自由、他有着稀奇古怪的哭闹,似乎鄙视整个周围环境……他动荡不定、放纵任性……他是悲观的,而且似乎在玩味自己的悲哀,把它当做是外来的、异乎寻常的绝妙的东西。”(p82)如果说海尔纳的存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汉斯心中那种意淫的快乐,那么海尔纳的出走就仿佛带走了他的梦想,让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彻底失衡了。这就牵扯到黑塞关注的另一个问题:
    2. 灵魂的平衡。在黑塞看来,灵魂中始终存在二分:理智与情感、秩序与混沌、日神与酒神、科学与艺术、现实与理想。于是他创造出具有不同精神气质的人物:像《玻璃球游戏》里的克乃西特和特西格诺利分别代表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分别代表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疯狂;像他在《悉达多》中将佛陀劈成乔达摩和悉达多两个对立的人物;像这本《在轮下》的汉斯和海尔纳。小说的人物设定一方面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推动剧情,在黑塞笔下,任何将一种思想倾向演绎到极致的人生多是悲惨的;另一方面也在传达着人无时不生活在分裂和张力之中的事实。每个人的灵魂都在不断经历撕扯,却依然要谨慎地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黑塞作为一个西方人,却对东方哲学领悟十分深入,特别是在他接触老庄哲学后,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他曾在给茨威格的一封信中写道:“老子目前在德国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纵观黑塞的一生,他同样摇摆在现实生活和美学世界两个“相对极”之间,一方面,他要超越自己的文化,变成一个“东方旅行者”;另一方面又始终坚守典型的德意志文化传统和浪漫主义特征。他一生所寓含的既不是一种理性主义,也不是一种美学上的清静无为,而是致力于让两种古老的伟大思想互相亲近、和谐交融。《纳尔齐斯与歌特蒙德》更是反映了黑塞内心作为普通人对世俗生活的渴望与作为艺术家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间的矛盾,最后的结局又表明了他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在两者的和谐与统一中追求幸福的努力。他灵魂中这种悠游奔走,和合协同的倾向早在《在轮下》时就已埋下伏笔:
    神学与别的学问,并没有什么不同。有一种神学,那是一种艺术;而另一种神学,那才是科学或者至少是想力求成为科学。从古以来就是如此,科学的东西往往是为了找新瓶反而耽误了装陈酒那样,不能两全其美,而艺术家们则在无忧无虑地坚持着不少表面错误的同时,给人以慰藉和快乐。这是批评与创造,科学与艺术之间久已存在的力量悬殊的斗争,在这方面批评和科学总是有理的,却未能讨好于人,而创造和艺术却不断在散播信仰、爱情、慰藉、美梦和永生感的种子,而且不断能找到肥沃的土壤。因为生比死强,信仰比怀疑有力量。p44
    我们不知道怀疑和信仰,何者更有力量,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如果没有怀疑,信仰是盲目的,没有信仰,怀疑是无助的。这个从普遍怀疑到深信不疑的光谱上,如果休谟和笛卡尔是倾向于前者的,那么黑塞无疑是偏向于后者的。这就牵涉到了他所关注的第三个问题。
    3. 信仰和命运
    “偏偏是最优秀的人常常要遇到厄运,这难道不是件可悲的事吗?”我们看到黑塞小说中的人物总是不免历经人生一个又一个劫难,过程中,有的在劫数中参悟,有的在劫数中潦倒,有的在劫数中重生。他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说,“一个负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热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浑身糊满血污尘垢,也不会变得渺小和卑劣,泯灭心中的神性;他即使无数次迷途在深沉浸的黑暗中,灵魂的圣殿里的神火仍然不会熄灭,他仍然不会丧失创造力”;他说人“宁可毁灭肉体十次,也不可损害自己的灵魂!”;在《在轮下》中他借书中人物之口呐喊“千万别松劲啊!要不然会掉到车轮下面去的”振聋发聩。颠沛一生的黑塞十分清楚生活的轨道禁不起丝毫的偏差,否则就会被无情地碾压在命运的轮下。命运是无常的,所以我们的生活必须需要有所支撑的信仰。那么黑塞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吗?绝非如此:
    我的生活中向来有宗教,没有宗教我一天也生活不下去,不过,我不需要教会。我总觉得把信仰和政治分开的特别教会看起来像描绘民族主义的讽刺画,这种感觉在战争期间特别强烈,而新教没有能力达到超越教派的统一,在我看来,这是德意志没有能力达到一致的象征。早些年,我想到这些事的时候,总会以半崇敬半妒忌的眼光看罗马天主教教会,直到今天,新教徒对于固定形式、传统、可见到的精神的渴望还使我维持着对这欧洲最大的文化形象的尊敬。不过,我也只是在一定距离之外才会对天主教教会有敬意,只要靠近它,它就像所有出于人的东西一样,散发出血腥和暴力、政治和卑鄙的气味。虽然这样,我偶尔仍会羡慕天主教徒,他们能够在神坛之前祈祷,不必躲在狭窄的小房间里,他们能够对着忏悔座的小窗口忏悔,不必在自我检讨中受良心的讽刺。
 ——《我的信仰》
    这样一段话道出了对宗教的所有爱与憎,也让我们看到了黑塞之为一个自由的魂灵。也许真正的信仰是装在内心对生命、对自己的一份虔敬,对善知识和道的不懈探索与追求,这是我们得以安身立命,抵抗无常世界中现实洪流的,唯一坚实的堤坝。

  《在轮下》读后感(四):平淡却又充满忧郁的青春

外国文学的写作手法大致与国内不一样,一切平淡铺述,在这本书里可能没有所谓的扣人心弦,高潮迭起。却在平凡文字以及居多的环境描写中,逐渐在心灵上捕获你,那么亲切自然。
汉斯,总代表千万个被剥夺童年嬉戏玩耍的美好时光的孩子,我们曾经历过,而此刻的孩子身上愈演愈烈。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更高价值的生活,在社会后期固化的阶级,使平凡人家上升的渠道,大致也只有学习了。否则,便如书中结局一般,成为手工业者的一员,对于汉斯来说他的结局是悲哀的,技工的生活在充实背后也是内心无法跨越的鸿沟,那种落差,也是他的其他工友所无法感受的,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是迈入了这条路,他们所感受的是自我沉浸式的快乐。对于他们而言,这也许是一件快乐而又悲伤的事。每一个人,都被灌输成功,而学校的老师也对每一个抱有希望,而这种希望背后,也充满着一种残忍。如何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多,更好升学。天才,永远是少数,对舞而多数的平庸者,便被残忍遴选,抛弃的被冷漠对待,而选中的便要接受更残忍的扼杀。或许其实没有真的对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此时此刻能读到这本书,或许在悲哀背后,会充满感激。曾经,注定要成为曾经。而我们注定要走向未来。此刻,你应该是美的。

  《在轮下》读后感(五):参差的幸福

      看书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代入,把自己变成主人公,把书中的时代当成自己所处的时代。
      汉斯式的人物在中国真是遍地都是,掉根针都能扎到一打。我曾经也在被针扎的那个行列,老师谆谆教导,家人殷切期望,就等着来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汉斯本性里的懦弱来自于平庸且显得无能的父亲,书的开头描绘的吉本拉特先生非常狭隘的自我满足,显示出他的无知和肤浅,对汉斯的教育起到的作用是非常负面的。由此联想到本人的父亲,不禁又要落下泪来。如果吉本拉特先生的影响是负面的,那么我父亲的影响无疑是炼狱式的。扯远了,眼泪擦一下,继续。
      小学校长和小城牧师的教育方式放在中国简直毫无违和感,特别是现在。即使在汉斯已经以第二名的成绩荣升为神学校的学生之时,仍要在汉斯安享自己得之不易的暑假时对其指手画脚,危言耸听恬不知耻地要为小汉斯搞预备学习,煞是讨厌。而这个时候汉斯表现出来的对于其他平庸的学生的优越感,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初入神学校的那一章描述给我的感觉竟然是神学校的氛围更自由了,譬如那个讨厌的吝啬鬼竟然能自由地选择学习了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真是让大天朝的学校无地自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赫尔曼就这样冒了出来,这种异数简直就是各种体制的灾难。这种自由浪漫的思想者,实在是难能可贵,这里觉得作者对赫尔曼这个角色的描绘太单薄了,不够生动,太遗憾了。简单的几次交流以后,赫尔曼就轻松俘获了小汉斯的芳心,还一下子夺走了他的初吻,让我菊花一紧,以为又要开始悲惨的搞基故事了,还好他们后面的交流都走在友谊的正轨上。但是这个吻却唤醒了小汉斯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内心,而闹别扭和好之后,他们变得更加恩爱了,简直如胶似漆,这时候汉斯的自我被敲打的醒了七八分了。汉斯开始不再害怕虚伪校长和傻逼老师们的威胁劝导,誓死维护他们永垂不朽的爱情,不对,是友情。汉斯开始对希伯来文,对荷马诗渐渐失去了兴趣,沉醉在自己对世界的幻想中,不能自拔,从积极上进的优等生变成了不思进取的差生,进而精神衰弱起来。最后被要求每天独自散步一小时放松心情,以便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的荼毒,赫尔曼不忍汉斯独自惆怅,违反条例也要跟他黏着,最终触怒了校长,又不愿接受惩罚,最后落得开除回家的下场。所有的体制都容不下任何挑战者。
      赫尔曼被遣送回家了,还不给汉斯写信,汉斯顿时觉得生命最后的一点意义也丧失了,于是放任自己的精神肆无忌惮地衰弱起来,隔山差五就毫无征兆地不省人事。于是乎,校长也只好把他也遣送回家了。回家后的遭遇可想而知了,各种失落,各种对过往美好童年的缅怀,各种对世界的绝望,还动了轻生的念头。爱玛的那个吻简直把他整个灰暗的世界点燃了,最后的不辞而别又把火灭了,还加了把黑泥。到了这里不死都不行了,然后就死掉了,死在他钓过鱼,游过泳,应试之后第一个想到的那条河流里。被压在了体制的车轮之下。
      旧时的德国教育体制就和现在的天朝的教育制度类似,当然天朝的更胜一筹。它存在的目的基本上就是磨灭学生的个性,如同流水线一般,生产出一大批一模一样,按照规定生产的产品供社会使用,而跑出流水线的,就变成了残次品。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在这个乌托邦的世界却是不可能的。” 我致力于让自己成为幸福的那一个,但不是汉斯。
      第一次写书评,竟然为了一本仓促读完的小书。这种感觉就像人生的第一次献给了两百块钱一次的妓女,失落且意犹未尽。写得真狗屎,像早泄一样令人羞愧。
     

  《在轮下》读后感(六):改变自身命运的无助

  这个序把这本书的揭露意义夸大得也太多了吧。不可否认书中是讽刺了教育,老师的冷漠,对学生天性的扼杀。但是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到原来一个勤奋向上的学生越来越落后,难道不会阻止他和所谓的差生的交往?希望孩子改变命运,不会一直施给他压力让他努力学习上进?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屡见不鲜啊。学习那么多小时常见的,学习的东西也是那么枯燥,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才能、个性。到了大学学习的也是那么类似,不能展现老师的才智,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总是中国教育也就不断重蹈覆辙,扼杀一批批人才,培养一个个企业的螺丝钉。
  但是,汉斯的父亲希望汉斯能在学习上有所长进,可以走和别人不同的路,不当技工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老校长、牧师长期辅导汉斯希望他能考的好成绩也是付出了他们的心血在培养,不可以都抹杀说这样残害了汉斯。神学院的校长看到汉斯在这门课上成绩下降了就更加冷漠,老师也不关心所谓落后学生,这样的例子在国内教育就是屡见不鲜。不过如果我是作为一个老师,我也不会喜欢落后学生,我也懒得管,所以我也就是一个自私的人。
  只能说汉斯是那个环境下想改变自身命运的悲剧,要么取得极其优异成绩走出乡村,要么就是去当学徒。所以这是社会的悲剧而不能太苛责校长,牧师等等人对学生的压迫。他们能做什么呢?汉斯曾经那么努力学习后来成绩一落千丈,神经衰弱,后来溺水而亡,很可惜的一个人就这样被摧残了。但是如果他不努力,他一开始也是走和他的儿时同伴一样就去当学徒,那样的生活难道更值得称道吗。
  海尔纳这样的天才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就是像汉斯那样通过奋斗来改变自身命运。曾经异常努力学习的狭隘的我就是一个小汉斯,尤其是初中时候,努力保持第一,还未那个成绩斤斤计较不是第一。初中时我承认还是有若干比我有才华多的人,老师专门对我进行竞赛辅导,但是最后我什么奖都没获,压力大,实在没有才华是造成这的原因。那时候的天才也被打压了,不知道现在如何。幸好后来渐渐我不是那样书呆子,没有厌学到被退学的程度,还勉强可以混着。汉斯的悲剧不会在我身上发生。
  改变自身命运是那么无助。

  《在轮下》读后感(七):略失望

高三的寒假读完了《德米安》 顿时心潮澎湃 感慨万分 。黑塞给那时汲汲功名并手足无措的我带来的心灵震撼是莫可名状的。于是无限期待着高考完之后能够疯狂阅读的时光中与黑塞的曼妙重逢。
高考方去 辄急不可待购置了一堆书籍 《在轮下》便是其一。
花了三日时间读完了《在轮下》却有些失落了,窃以为《德米安》比《在轮下》精彩太多……
我以为可能有如下原因:
1.《在轮下》是黑塞早期的作品 十余年之后 《德米安》横空出世 洛阳纸贵。彼时黑塞的写作语言、手法上更臻成熟,思想也更为深邃。
2.纯属个人臆想… 谢莹莹的译笔似乎更为流畅,富有灵韵。不过 也许是早年黑塞作品本身的语言不及后者,与译者无关。
3.《德米安》的心理描写精彩绝伦 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也许更符我胃口
再谈谈作品本身吧…我心中没有汹涌澎湃之情,欲言的不过是些碎片化的东西。
1.不是每一个厌恶学院陈腐教育的孩子对生活中其它一些事情仍充满热情。海尔纳喜爱诗歌,他生性敏感忧郁又满怀激情。而我身旁却是有不少人既烦厌学校教育,对其它事情也感到索然无味。他们混沌迷茫,谁能指引他们,找到心中所爱?倘使找到了,若他们所爱违世乖俗,他们能否摆脱众多桎梏,去苦苦求索,做一个坚毅的朝圣者呢?
2.海尔纳家境优越……
3.青年人怎样做到不被家长的严威或关怀所牵绊,做那羽翼渐丰的鸟儿去自由之空自在翱翔呢?汉斯洞悉了父亲的失望之情 是多么张惶无错啊
很多问题我现在都不得其解
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却得不到答案……
长路漫漫 来日方长
以后再去思考吧……
2015.08

  《在轮下》读后感(八):读《在轮下》有感

        这篇小说,在我看来,主题是在社会的压制和影响下(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所代表的功利的价值观的上),个人如何走出“自然”,苦苦追求“自在”的过程。
        要提到“自然”,首先必须说到“自然”所存在的时期,即“童年”。基本上每种生物都会有生长发育的幼年期,人类也没有例外。但动物们并没有“童年”,因为“童年”涉及到了除生理以外的整个心理上的变化。童年时的人,可以称之为“自然”的。每个孩子,尤其是年纪小的,眼中俱是一片澄澈明净,似与天地万物一般通达。这种心性上的纯洁实际上是一片混沌,既没有“有”,也没有“无”,故而谈不上分别,就如同动物、植物一般。然而,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儿童也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对象。这种儿童期的教育往往是社会化的、全体性的行为,一是儿童们自身的确有着融入社会的需要;二是儿童之外的他人也有着使儿童能够成为社会化的人,从而使儿童的行为能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三是社会需要趁此时机对儿童灌输主流价值观。前两点是出于儿童的个人利益,以及其他人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的需要,因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第三点,它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有的是处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有的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因此其产生的影响也往往是深远的。
        好的说服,我们称之为教育。主人公汉斯,至少在他进入神学校之前,接受的都是这样的“好的说服”。无论是他所居住的环境,还是他的家庭,他的学校,无不在潜移默化,或是明目张胆的在他面前演示着、赞扬着、传授着这样一种功利的价值观。功利的价值观,其重点往往在于过分强调结果,一切都是以结果为目的,为达成结果所付出的代价可以忽略不记,而人的快乐仅仅只局限于达成结果后的成就感。而由于这种成就感是难以持续的,所以出于获得快乐,以及存在得到肯定的目的,存有此价值观的人必然会不断地追求此类“结果”,就如同吸食毒品获得快感一般。而一旦无法达成目标,人就会受到相当严重的打击。由于这类功利的价值观目标过于单一,所以造成了许多人在同一道路上拥挤前进,激烈竞争的现象;因此失败也是常有的。故而这又造成了一种除渴望达成目标的急躁外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因此我们看到汉斯屈服于父亲的安排,放弃了钓鱼,放弃了儿时的种种快乐,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或许他由于违背天性而本能的感到遗憾和不满,但是在功利的价值观的驱使下,学习有了一种崇高的意义,他并不一定爱学习,但是学习是一种神圣的义务,所以他对学习才会有那样一种“坚定”的追求。而当汉斯获得成绩时心中就充满一种虚妄的自豪感,而在参加邦试时又因为害怕失败而畏畏缩缩时,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这种价值观对于他自身的影响。
        所以,照理而言,在童年期的人,应该接受顺应其“自然”天性的教育;但是汉斯所受的教育却用功利的价值观框定他的思想,束缚他的天性。
        
        儿童进入成年的标志,在我看来,是由“自然”变为“自在”。“自然”是合乎心性,或者说是潜意识的状态。它就像是肥沃的土壤,包含着无限的可能,但都只是在底部发生,因此显得无法捉摸。但是“自在”,是从这之中开出的花朵。“自在”是人开始反思,开始回过头来向开花结果的植物的根询问,“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在得出无论怎样的结论之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过程。“自然”的人,如上所说,是一片土壤,谁都可以向里播种。但是“自在”的人,之前外界投下的种子已经发芽,开花,它们向天空,向世界伸出了枝桠。“自在”之人不光会反思,会回看自己,还会试图改变和解释世界;他们的触角即是向内,又是向外的。而且在经过这一番探寻之后,“自在”之人亦会决定自己应在何处,所谓“自在”是也。促使汉斯由“自然”向“自在”转变的,就是海尔纳了。海尔纳可以说是和汉斯有着截然不同价值观的人。他天性浪漫奔放,似乎相比人人追求的结果,他更加享受过程。他的“自在”有着随心所欲的意味,和艺术家的强烈的美感、直觉和表达欲混合在了一起。他们俩俨然阴与阳,天与地的一对双生子。这似乎也是作家出于自身意愿塑造的对比强烈的两人,在一起就如黑白版画般对比分明,但又异常和谐。当然一开始汉斯并没有主动接触海尔纳,因为两人差异太多,而且汉斯代表的是较为广泛的人群,海尔纳完全就是“异类”。两人因为某种契机而产生了交集,海尔纳作为另类天才,自然内心孤独地希望有人接纳,而汉斯因为内心的柔软善良被选为了他的对象。
        
        海尔纳这类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强的,他就像画家手中的画笔,要给身边的一切抹上不同的色彩。汉斯的内心就这么不知不觉被他浸透。刚开始,他心中的残存的那类功利的价值观也有过顽抗:他为了弥补海尔纳晚上找他的那一个小时,而不得不早起读书。但是之后由于同学之死的刺激,以及致海尔纳于不顾的愧疚,他在经过一番纠结后,却更快地顺从了内心的召唤。他从海尔纳的身上可以说是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美丽的世界。在放下了顾虑之后,他愈发的迷恋海尔纳,这位神奇的朋友,同时也让自己进入了这个世界,沉迷其中。一切享受过程的行为都是和功利的价值观所违背的,虽然汉斯自己思维转变了,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变化。原本并不明显的他与同学、老师、学校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这是两类价值观的冲突。因而他也开始被异化,被不容于集体。由于海尔纳出走学校,而汉斯被认为是知情不报,所以教师对他最后一点的好感也消失了。汉斯自己则是成天恍恍惚惚的,并且发展成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因此他被校长打发回家了。
        
        回家之后,汉斯周围没有朋友,父亲对他谈不上关心,只是随时注意他的情况而已。因而他感到了深刻的孤独。在这种孤独造成的痛苦之中,他决定自杀。当人们做了一个诸如自杀这样重大的决定之后,就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汉斯的状况稍微好了一些,而童年时被压抑的他从“自然”向“自在”追逐的渴望也在这时爆发。可惜的是,童年消逝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最终,汉斯又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段时间,而他的父亲也催促他出去工作。
        
        先于他的工作开始的,是他的爱情。汉斯去鞋匠那儿榨果汁的时候,遇见了他小时候曾经喜欢过的女孩儿,爱玛。在短暂的接触之后,他就如同其他年青人一般,很快地就坠入了爱情。而作者对于这种甜蜜梦幻的恍惚感,和隐约的不安也有着很好的描写:“他感到心中有种奇怪大胆的感情和明显的希望,那是受约束的强烈不安而又甜蜜的波涛与胆怯恐惧的结合。那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梦想。这种矛盾的感觉愈来愈变成一种黑洞洞的汹涌的泉源,好像有股十分强劲的力量在他身上迸发、释放出来——这也许是啜泣,也许是歌唱,喊叫或大声欢笑。”怀着这般的心情,他与爱玛幽会了两次;与他羞怯的表现相比,爱玛非常的开放,只是汉斯而不久之后,爱玛就走了,汉斯这才意识到他所付出的少年的纯情并没有得到等价的回报——爱玛并没有认真看待他。而当他受到失恋的煎熬时,也到了他上工的日子了。他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只是白费,“那么多的辛劳、努力、汗水;牺牲了那么多小小的欢乐,那么多的自豪和虚荣心以及充满希望的美梦,一切都白费力气,这一切只不过为了使他现在,比所有的同学都更晚些,能进工厂去当一名最小的徒工,受众人的嘲笑!”可见他既无法追求其“自在”,亦失去了他原本在功利的价值观之下所拥有的一切,他真正的成了一无所有。这时,汉斯再次想起了他的挚友,海尔纳:“对这样的事,海尔纳会怎么说呢?”他已经感到了自身的无助,因而才下意识地向他曾经的“引路人”海尔纳索求解答。
        
        而汉斯在进行钳工的工作后,又有了新的感触:“与此同时,人、轮子和传动带继续有规律地在干着活。汉斯在他的生活中第一次听到和懂得劳动的赞歌,这至少对进工厂的人来说有些感人和颇为令人陶醉之处,他看到自己这个小人物、小生命已经能适应一种伟大的节奏了。”与功利的价值观相对应的,是价值判断上的等级分明;只有少数工作被认为是高尚的,其他的都是琐碎的、低级的。因此虽然一切工作都对人类做出了贡献,但是它们并没有得到同样的认同与尊重。而汉斯原本也是这样,但是经过自己的劳动,他体验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所展现的力量,并因此觉得自己“能适应一种伟大的节奏了”。
        
        只是,这一切一切崭新的体验,并没有能够改变汉斯被社会异化的境遇。忧郁也如同亘古不散的乌云,始终盘踞在他的心中。因此,在和工友们一起出外喝酒后,他非但没有欣悦之感,只是“感到内心深处一阵痛苦,一些模糊不清的想象和回忆,羞愧和自责像一股浑浊的洪水向他涌来。他大声呻吟,抽泣着扑倒在草地上”。最后,他淹死在河中。作者并没有写出他是怎样掉进水中的,只是提供了诸多猜测。因为造成汉斯悲剧命运的真正凶手,正是社会这普遍的功利的价值观——它如同巨轮一般,残酷地碾压着汉斯。
        当然,我还必须着重介绍海尔纳和汉斯之间的感情,否则未免也太对不起读者了!在这样一本内容深刻严肃的书中,汉斯与人之间的感情也都处在重压之下,时时都透着一股压抑。但是和海尔纳的交往,虽然不能界定为爱情,同样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亮色;更别提海尔纳是促使他由“自然”向“自在”转变的重要因素。
        汉斯第一次主动接触海尔纳时,海尔纳正在湖边写诗。这应该是一次偶遇,但并不妨碍两人展开友好的交谈:海尔纳向汉斯讲他从未见过的船,谈他对于现今教育的不屑,感叹学校里被人忽略的美景。汉斯于是初次接触了这样与众不同的一种人,这让他非常好奇,却又疑惑不解。只是命运把他又向海尔纳推进了一步。海尔纳与同学发生争执,最后流着泪冲出教室。汉斯原本怯怯地只是在一旁看着,但最终他还是在海尔纳走掉一刻钟后去追他。汉斯是这样一位温和柔软的少年,他努力释出善意,却又不知怎样用言语表明!海尔纳问他要干什么的时候,他回答“不干什么”,海尔纳便说“是吗?那你可以走了。”汉斯自尊心受到伤害,便想走掉,但是海尔纳挽留了他。在一段绝妙的描写之后,“海尔纳慢慢伸出手臂,抓住汉斯的肩膀,把他拉到自己跟前,直到脸贴近脸。于是汉斯十分吃惊地突然发觉对方嘴唇接触到自己的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纯洁的吻,也正因为此显得分外美好。哦,原来海尔纳也是一位不擅表达感情的人;或者可以这样说,在真挚的感情面前,就算是最伟大的雄辩家也会感到词穷!所以他选择了用最直接的行为,来以心传心。汉斯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他感到羞愧,感到新鲜,但是他还是成功接收到了海尔纳的心意。
        在两人最初的交往中,汉斯对于海尔纳的意义,仅仅在于海尔纳需要一个可以信得过的,能够倾听他的人;他也需要一个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异性,给予他温柔抚慰的人。这样的人是谁不重要,因缘际会下汉斯成了这样的人。而他对于汉斯而言,其本身就是先于任何意义而独一无二的。这时汉斯还放不下功课,所以他们俩的友情,“它一会儿是值得骄傲的珍宝,一会儿却又是个巨大的、不堪承受的负担”。他们刚开始的交往就是如此。
        在我看来,一般青春期的少年或是少女(这里指的是异性恋者),由于对于异性的羞怯往往占了上风,因此大部分都以与同性交往为主。而同性间,因为社会“男女有别”的桎梏,比异性间多了很多共同点,因此反而能够达到一种异性交往难以达到的融洽。而又由于对爱的懵懂渴望,以及和异性接触的有限,因此这种需求会转移到同性身上。很难判断这是否是爱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爱。纵然不能获得爱情的神秘激情,但是有这样恒久的温柔也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因此汉斯和海尔纳之间,因为人格上的互相吸引,两个人也越走越近:之后,因为一次事件(也可以说是误会),两人关系反而比以前密切。
        作者在这里写道“两个早熟的少年在他们的友情之中不知不觉地、羞怯地提前体位到了一种初恋时的柔情奥秘。此外,对全体同学来说,他们的结合具有那种正在成熟之中的男性的苦涩的魅力,以及作为同样苦涩的调味品的抗拒感情。同学们都不喜欢海尔纳,而对汉斯则不理解,他们的许许多多友情那时还不过是天真无邪的男孩的游戏而已。”最后一句话或许可以表明,汉斯与海尔纳已经不是“天真无邪的男孩的游戏”了。而汉斯与海尔纳的关系越密切,他所受到的影响就越深刻,学业对他而言,其重要性越来越低了。老师们显然对此相当担忧,书中这样写道:“开始发育的年龄本来就很危险,而早熟的男孩身上在这时期还会出现一些古怪现象,没有比这些古怪现象更叫教师们害怕的了。”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无法容忍海尔纳这样的天才,无法容忍汉斯这样的“背叛者”;另一方面,同性恋显然也是不可接受的,这完全是违背《圣经》,违背上帝教诲的罪行。
        之后校长试图分开两人(可以看作是“棒打鸳鸯”),但是被汉斯礼貌地拒绝了。而两人越是亲密,越发显得不合群。海尔纳直接对于体制进行了反抗,汉斯则是“走上歪路”,这也是对体制的一种消极对抗。校长不准海尔纳陪汉斯散步,但两人还是可以在闲暇交流。海尔纳向汉斯提到了爱情,他说自己在家乡有一个情人,并且说自己吻了她。这勾起了汉斯对于爱情羞答答的向往,以后发生的,就是上面已经提过的爱玛的事了,故此不再重复。由于海尔纳后来不顾校长禁令,多次陪着汉斯散步;导致校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海尔纳得到了几小时紧闭处分,以及更严格的禁令。如此禁令是不能阻挡海尔纳自由的心的,他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出逃。被抓回来后,海尔纳被退学。他和汉斯只能握手告别。
        青春期的一次悸动就这样落下帷幕。海尔纳之后没有来信,他成功出逃了,却独留下汉斯。原本他们可以是很好的心灵伴侣,甚至发展处更深层次的关系,只是现实过于残酷:童年是回不去的,天才是容不下的,连如此真诚地感情也被迫戛然而终。这有点像历代被拆散的门不当户不对的情侣们,只是汉斯没有要死要活地哭泣,他所失去的是心灵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缺失给他造成的影响是长远的。而这一遗憾,到死也仍未结束;从这里看来,这故事亦是一个少年情感的悲剧。

  《在轮下》读后感(九):我们都生活在轮下

也许好的作品就应该能触动最大部分人,而怎么才能做到?对于人性的书写应该算是真理了。当然,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文字能感人,能让人常常想起,那么必定是触碰了人性这个领域。有人说,文学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精神史,我再同意不过了。
这是我接触的第二部赫尔曼·黑塞的作品,第一部是他的《悉达多》,一部涵盖面更广的作品,至今仍然不敢动笔对它说三道四,唯恐这样乱敲一气就把对它的肤浅理解定格了。
当然这不是对于《在轮下》的贬低,只是因为这部作品更贴近于我的生活罢了,所以感受可能更为真切一些。
小说以一个天才三好学生作为主角,天啦,这种人在当今的中国是多麽普遍啊!甚至在我身上,也有这个形象深深的烙印。他们往往是家庭的骄傲和希望,他们并不是生下来就注定这个样子的,只是因为他们在教育制度下更为驯服,更愿意牺牲自己的天性来服从政治和道德对于自己的规范,逐渐变成了伯乐驯服的千里马,成了工匠手中的中规中矩的模型,成为了园林手中曲直符合世人审美的景观树。他们刚开始很享受,即使这种过程意味着部分痛苦,但是与众不同超越世人满足世人的感觉更让人心灵满足。
直到心已经扭曲到感觉不到世界的温暖,曾经受到的赞美和肯定都只是对你的驯服评价,而非对具体的真实的你。于是,你的世界开始崩塌。
天才最后得了精神衰弱症,他回到家回归到朴实的生活中,开始了一个星期的学徒的生活,跟他下时候的玩伴一起。然后,最后他仍然死去了,作者认为他已经不肯能重新开始一段健康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未免残忍了些,我甚至对于作者的狠心有些惊讶。这么一个年轻的生命,并没有做什么恶事,相反,他一直很刻苦地学习。但是,最后的结局,精神奔溃,失去了生命。
也许是处于对自己的境遇的惶恐才对结局如此惊讶,在这个提倡你自律向上、不断追求向上的社会,没有人关心你是否做到了你自己。这并不表示做你自己要排除社会所有的干扰,人是社会的,但是,这个社会太急功近利,急于成功,急于享受,所以大部分人踏着别人成功过的路奋力追赶,孰不知当所有人都朝着一个目标在同一条路上奔跑的时候,我们都分不清彼此了,因为,我们都一样了。
也许你想过自己想要的成功,或许它与书本上、媒体上及亲友口中所说的成功长得很不一样,于是你偷偷地把它藏起来,唯恐怕别人看到了回给你鄙夷的眼神。于是,渐渐的,你把它忘记了,看到别人有相异的想法时,你也跟别人一样,投去鄙夷的一瞥。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碾过了一代又一代人,于是人类就一样的创造着周而复始的历史。

  《在轮下》读后感(十):2012-12-30

       传闻中的世界末日年里,读完这最后一本长篇。整部小说弥漫着英国绘画清淡朦胧的气息,乡野以及修道院的田园景在作者笔下处处铺展。
    从久前德国的陈旧教育体制看到了现代中国应试教育的身影。每个人有每个人成长的轨迹,如果按部就班,或许汉斯该是个中规中矩的语言学家,毕竟对于他来说,读起希伯来文如同享受。他不会走到应试教育的囚笼中,也不会在最后走向河中的死亡。
    而对于海尔纳来说,虽然整篇的评论都倾向于他,但依旧觉得他虽才气满溢但教养缺乏,因此我甚是对他不喜。
    末日未毁的世界,缺少了一个教育乌托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