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知死,焉知生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知死,焉知生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8: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知死,焉知生经典读后感10篇

  《不知死,焉知生》是一本由[日] 上野正彦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二):冰冷尸体上的炽热使命(待修改)

冰冷尸体上的炽热使命
——评《不知死,焉知活》
文|杜子腾
“活着的人会说谎,但是沉默的尸体却绝对不会。法医的工作就在于聆听死者的声音。”上野正彦的寥寥两句话,却道出了法医工作最灵魂的地方。
想象一下下面的这组数据:从事法医工作接近60年,检验的尸体两万多具。这意味着上野正彦平均每天都要和一具“新鲜”的尸体打交道,并且这种接触是深入的,没错,是透过体表深入骨髓的。这种人尸之间的“社交”完全不亚于交际场上来往,由陌生到试探再到熟悉,考验着人的智慧。但是,与社交场合主动寻觅对象不同的是,法医没得选。他们只能在一个紧急电话后匆忙奔赴现场,被迫的去熟悉眼前的对象。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特制工作服是标准的搭配,锯剪锤凿等是“沟通”的媒介,尸检报告则是交往的私密日记。
尸检现场绝没有上面文字所描述的浪漫,但也绝不像小说、影视中所渲染的重口。然而,这完全不影响一名出色的法医在进行尸检时透出如此的气质与气场。当灵魂剥离出躯体,寒意便占领肉身;当活性全然丧失,僵化、扭曲便接踵而至。死亡,是个沉重话题,却也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无奈的是,不期而至的死亡让受害者死不瞑目,也让真相蒙尘不见天日。所以每位法医更像是真相的最后发掘人,在与冰冷尸体的“对话”中查明真相,让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当上野正彦将几乎60年的法医职业生涯浓缩在一本13万言的书中时,这本书就不单单是一个个过往案例的复述与合辑。技术性、专业性的知识在一再的案例重现中当然被读者烂熟。比如将尸体埋在土下二三十厘米时,通常连鼻子灵敏的狗都闻不到尸臭,但是如果用中空的“检土杖”,搜寻人员凭借自己的鼻子就能判断出尸体是否就在脚下;再比如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的人在其背部会出现鲜红色的尸斑,这大大区别于由其它原因致死时出现的红褐色尸斑;以及受害人在生前受到投毒、利器致伤与其死后受到同样伤害行为时身体呈现的极大不同:丧失活性的尸体由于血液停止循环,毒药不会扩散到全身,而利器留下的伤口也仅仅只会呈现黄色的皮下脂肪层,不同于活着时的血肉模糊。这些点点滴滴的法医学知识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成为解开受害人死因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为我们认识死亡,了解身体提供了一个反向的视角。
除却对法医学常识的普及和技术性要件的解释,上野正彦对死亡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影响站在法医学的角度给予了广泛的探讨与解答。死亡,无论是生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都有着复杂的一面。一名大脑停止工作,心脏却能依靠机器依然跳动的病人(称之为“脑死亡”),为了“尊严死”被亲人忍痛移去了氧气罩。脑死亡是不是死亡姑且先不论,取掉氧气罩的亲人在法律上该承担怎样的后果?这涉及安乐死这个医学、法律、道德等的多重价值考量的难题。作者的思考明显超越了简单的法医学范畴,简直和法国医师弗雷德里克•肖索依所著的经典安乐死著作《我不是杀人犯》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医行使职责验明致死原因的更大意义应该还是在于法律上的直接影响。一家人同时死于灾难,死亡的先后顺序对于财产的分配至关重要,这完全依赖于法医的专业技术。同样是死亡,自杀还是意外,往往影响着死亡人所投保险是否能有效履行。伪造的他杀现场如果不经法医的亲自检验很容易就会达到骗保的目的,虽然金钱与生命不能划同等号,但法医的职业道德要求必须还原真相。
作者的学识总能在不经意间游走于笔下,从对中国古籍《洗冤录》的熟识,到对《感官世界》中真实事件的分析,再到爬梳性猝死称谓的由来与演变,他俨然更是一位权威的社会观察家、博学家与活动家。他对老年人死因的调查与研究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国家政策也因此进行了调整。很难想象,一名给世人无情、冷酷印象的法医竟在默默地怀有超出常人的炽热之心。
不知死,焉知生?面对冰冷的尸体倘若没有炽热的使命心,如何完成为死者权利的争取与死者亲属的安心?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寻找光明。
本文谢绝转载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三):一本有温度的书,值得一读

今天讲的不是身边事,只是一本书。
书名《不知死,焉知生》,作者是日本首席法医上野正彦。上野职业生涯中共检验、解剖过两万多具尸体。这本书其实是他在一本杂志上类似专栏文章的文集,40多个故事,浓缩了他的职业生涯,也是日本社会的一个投射。
根据作者的后记,这本书原初的标题是“与死者对话”,但编辑却建议改为《尸体在讲述》,虽然这样一本书摆在书架上,难免会担心半夜有亡灵跑出来,但联想到逝者的低声絮语,仍然会给人很大的吸引,据说,自1989年出版以来,在日本已经大卖65万余册。中文译者却反借老夫子的话“未知生,焉知死”,改为《不知死,焉知生》,冲击力小了,但也有味儿。
全书薄薄240来页,文字算不上优美,也没有多少清词丽句,但抓人,可读性也很强,下班后2个晚上就翻完了。
从事法医,总是一件令普通人感到不解的事儿。开篇,上野就交代了自己选择法医的原因。一是职业选择的困惑。他的父亲是乡村医生,村民所有病患都会找上门来,耳濡目眼中,进入医科学校前,他还没有专业划分的概念,在内科、外科,甚至妇产科中徘徊过。但最终,他希望暂时先从事法医工作,以便思考“活着的意义与何谓死亡”,从而对自己从医有所帮助,最终再回到临床医生。二是父亲的支持。他父亲坚持“当医生并不是做买卖”,因此,也赞成他的选择。从此,他的主要学习内容变为做动物中毒和血清学实验。毕业后,成为一名法医,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恍然间,已经没有了再回去当临床医生的念头。
法医,在上野看来最大的意义在于“维护死者的人权”。“维护死者的人权”,在书中十数次提到。因为,活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争取权利,而世间的法律基本也都是在保障活人的利益,唯独逝者权利需要法医来维护。
这是因为,在上野看来,死者仍是活的,通过尸体在诉说。甚至于,作者在书中还模拟了一段和交通肇事逃逸致死者的对话。而书中揭示了很多看似正常死亡案例,但背后真相却惊心动魄,读起来也十分引人入胜。
法医,在书里不是冷冰冰。比方,上野发现,其实与家人同住的老人,更容易自杀,因为年老者往往意味着负担,受到的家庭压抑自然很多,这项研究甚至还推动了日本福利政策的调整。又比如,他认为,摆脱酒精依赖症的根本之道在家庭。“家”的概念,在书中也反复出现,并被强调。再比如,他对安乐死的看法,都饱含着人道主义关怀。
当然,通过这本书也能增长不少“见识”。比如,检土杖在搜索掩埋尸体中的应用,尸体腐败速度等等。
作为一部介绍法医工作的书,除了一两处文字可能引起不适外,绝大部分都十分平和。
一本有温度的书,值得一读。
我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有兴趣的豆油,欢迎关注!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四):维护死者的人权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伊壁鸠鲁。
      如何来正确的对待生与死,我想这本《不知死 焉知生》,日本上野正彦带来的法医的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某些事情。
      上野正彦是日本当代著名法医,从事法医工作近60年,至今已检验2万多具尸体,堪称日本法医界之神。上野正彦退休后出的第一本著作,把从事法医工作中遇到的事情,通过43个真实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有些人是这样死的,有些是那样活着,无论是这些人,还是那些人或是其他的人,他们的人生我们从来都不懂。
       在上野正彦的眼晴里,尸体比活着的人更为可靠,因为他们不会说谎,不会掩藏,而只会把事情的真正面目的展现出来。这也就是尸体可爱之处吧。而活着的人,或多或少,因为某些利益关系,或是出于什么因由而会选择说谎。这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当真是十分有趣,或许正由作者所说,这一切也是时代造成的,因为钱比命贵。
      因为堕胎手术为防止感染打的青霉素,导至休克,死亡。并非人人都是专业医生,都有专业的了解,医院所说的这些,家属并非能了解其中的悬妙之处。户籍处的负责人于些死亡诊断书上的死亡种类是病死,而死因是青霉素过敏休克,提出疑问。因为休克属于非正常死亡,是医疗事故,医生有义务向警方提出申报。验尸现场,注射部位:死前注射,针眼就会出现红褐色的凝血,但是现在眼前的却没有,还能看到淡黄色的皮下脂肪。这就说明不是生前注射的,而是在死后。继续推断,就不可能是因为青霉素过敏休克而死亡了。最终来向大家说明一切的,还是尸体,通过法医,看到,是因为子宫穿孔腹腔大出血,属于医疗过失,而医生因为业务失误,还试图掩盖真相,也被判有罪。
       作者展现的这些真实的事情,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自然而然的心理变化。没有人愿意去承担责任,以及此此产生的问题,而总是向外推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如果不幸死亡,他们应该反省自己的过失,以及以后可以采取的措施,而不是想办法掩盖真相。当时这个事件中户籍负责人也是按程序办事,也幸由于他,事情虽然曲折,但是家属终于得知真相,
       作者因为从事法医工作,接触了太多的死亡,才深知生命的可贵,也愈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们舍弃生命为之奋斗。没有了生活,一切皆为空。我们需要的是如何学会,好好活着,好好努力的完成使命。
        现在社会,高压力,高强力,高负荷的运转,使得每一个人都超紧张,这些都会给心脏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需要好好的活着,那么就需要适当的放松,改善这一切。就如文中所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我们并不能就些放弃”我们要好好活着。这不是编造的故事,而真实残酷的事实真相,对于生命我们做不到漠然,诚然如作者上野正彦所说,好好活着,而法医则根据事实真相,维护死者的人权,维持社会的秩序,而专业法医学就是这样一种医学。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五):尸体会说话°

——评《不知死,焉知生》
文/蓦烟如雪
     在古人的眼里,身体的完整性是很必要的存在。
    《孝经·开宗明义章》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宗旨是孝,言明要爱惜自身的毛发皮肤,认为这是行孝尽孝的开端,反之,则为不孝。
    而在现代法医眼中“人的生命重于地球”,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尸体开启了沉默的诉求。
    尸体是迷、是怨、是纠葛、是利益,他们在一道道细致的检验下,变成了一件件血腥的控诉。
    活着的人善于伪装,而死去的尸体拒绝说谎。
    如何让尸体说话,这个必要的中间人就是法医。
    说来巧合,书中谈及的宋慈就是源自我们闽北建阳,他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医学书籍,这本书所包含的信息量在古今都有很深的影响。当然,这本书并不是说宋慈,这是一本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通过验尸、解剖、鉴定等方式去辨析死因,再继而搞清楚与尸体相关的人物是间接还是非间接的关联性。
    人性是很复杂的存在。
    没有信心抚养智力低下的孩子,母亲亲自烫死小女儿;父亲重病缠身,命不久矣,儿子见痛苦异常,买了农药将父亲毒死;为了获得保险金,不惜以身犯险去杀人再伪装病死等等。
    人们常说“人命关天”就是把生命置于顶端,也有说“逝者为大”简言就是在亡者面前,死者为尊,但说来可笑,生命有时如草菅,像卑微的蝼蚁,撼动不了什么;说来也荒唐,生命有时贵如黄金,像无价的珍品, 却仅以博得金钱而贵。
    生而贫瘠,死而富葬这等事屡见不鲜。
    尘世间,哪一样最后不是告别。
    所以,法医对尸体而已,更像最后的知音。聆听亡者的诉求,去尽力完成每一个最后的“死可瞑目”。
    《眠空》里说,死亡是最需要被学习和认识的内容。甚至印第安巫师说,如果让儿童目睹一次葬礼,抚摸死人的尸体,可以驯服孩子内心的浅薄与顽劣不羁,让他获得真正灵魂的成长。
我觉得大部分孩童都是恐惧看尸体的,包括我。但死亡确实需要被学习,如果无法正视死亡,怎么知道求生的意志。
这本书在很多情节上,都表露着死亡不是表面性的所见,而是更深层次的诱因导致。所以眼里所见并不一定是结果,而剖析以及结合案例才能更接近真相的还原。
    尸斑、尸僵、尸臭、做过死等等这些活跃在电视的情节,一幕幕闪现在这本书中,你看的不仅仅是法医的故事,更是一部案例再现的过程。
    书里有温情,有底线,有一直存在的赡养问题,还有教师体罚、医生逃避医疗过失等等情况,我们都知道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但是否违背道德,就只能靠世人去衡量。
    这本书案例详实,可以算是了解法医的好读物。
    筱筱
2014年10月28日
(我本不该多言,但还是忍不住想谈及一点,在第三章《木口小平》中提及的中日甲午战争,历史本该是一体两面,但甲午中日战争确实侵略性,用“敌方”的措辞不得体,同时,一个侵略者竟然成了教科书上的楷模,确实做一个有勇气有责任的人是对的,但是不免想到日本人总喜欢逃避历史,去掩盖真相。一本好书不该有扭曲真相的地方,毕竟忘记历史等同二次屠杀。)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六):来,谈谈“人死”,谈谈“人生”

我喜欢这本书的标题:不知死,焉知生?孔老夫子当年的一句"不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把我们的思维就局限到了眼前所见的所谓“现实”中,似乎谈到死这件事情,就是不积极生活的表现。但其实想来,我们活的时间是短的,死的时间是长的,是不是应该反过来,了解了漫长的死亡之后,我们才有资格来谈论如何过这样的一生呢?
本书的作者,上野正彦就做了这样的一种尝试。其实这本书跟深夜食堂类似,看上去是谈吃的,不过是借着一个小饭馆,来看人情冷暖、悲欢离合。这本书是谈死亡,但不过是借着一把解剖刀,剥开这个世界华丽外衣下的真实。
读这本书,就像是能看到一位眼神冷静而温和的长者,慢条斯理、漫不经心,但是笔锋一转就把解剖的矛头指向了这个活的人但是冷硬的现实世界。一个个的小故事,与法医有关,与死亡有关,但是更多是与人生有关。一个烫伤案件背后的谋杀,折射了特殊人群的监护人在经受的煎熬,社会关怀和保障制度的短板;寻找一个失踪的少女背后,是看到无论你端坐庙堂之高还是身处穷乡僻壤,人心在爱情与婚姻、责任与激情之间翻滚煎熬……人心诡诈,人会撒谎,而死亡真实而冰冷,这样的现实不会撒谎。
人会死好久、好久。所以,在那到临之前,想明白我们人生的意义吧!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七):死去的尸体拒绝说谎

活着的人善于伪装,而死去的尸体拒绝说谎。
   如何让尸体说话,这个必要的中间人就是法医。
   说来巧合,书中谈及的宋慈就是源自我们闽北建阳,他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医学书籍,这本书所包含的信息量在古今都有很深的影响。当然,这本书并不是说宋慈,这是一本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通过验尸、解剖、鉴定等方式去辨析死因,再继而搞清楚与尸体相关的人物是间接还是非间接的关联性。
   人性是很复杂的存在。
   没有信心抚养智力低下的孩子,母亲亲自烫死小女儿;父亲重病缠身,命不久矣,儿子见痛苦异常,买了农药将父亲毒死;为了获得保险金,不惜以身犯险去杀人再伪装病死等等。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八):知生难,知死更难

       生死,人之大事,一生唯两次而已;生死,人之无能为之事,因既不能定己生,亦不能知己亡,当真是来去混沌,醒眠两茫。
       发现这本书是在北京晚报的文学连载版(这个版不错,经常能有些比较好的书在其上连载个把月,供读者品评。其保持报纸本色程度,仅次于苏文洋先生的“嘲讽文”版面吧),由母亲推荐看了看。首先看看内容,典型的具有不错水平的日文翻译类读物,具有日式随笔类娓娓道来又不失内涵的文风。其次看看作者,从业三十多年,检验了两万具尸体的老法医,符合高要求随笔类作者的条件(随笔这玩意儿,没有长久的人生阅历积累,只能是无病呻吟、无中生有,咀嚼起来无味的白文)。再次看其日文初版是1989年,文库版是2001年,中文初版是2014年的新书,二十多年的质量检验。最后看到是北大出版社的有度系列,以上四点基本确定可以去书店翻翻以做最后的决定。三联书店找到这本书,粗略一看就决定要了。如果买自己有兴趣的书,翻看了几页,觉得这书可以花上一天时间一次性看完,那就基本可以入手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书的推荐评价。
       下面可以贫两句内容的感想了:我第一次明明确确感到死是个问题,那还是在初二。那时间不断思考的都是:死是什么感觉,死后什么感觉,死离我还有多远,等等。去学校藏书有限的阅览室看书,无非是排解这种压抑感;那段时间不学习,一天到晚浑浑噩噩六成也是受这东西影响。大约两个月后,想明白了:这事儿我想不明白,因为没经历过;别人也告诉不了我,因为具有经验的都不能再交流了;这事儿我解决不了,只能等待那一天的到来,迎接就好了,和不知道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估计感觉差不多,大概就是睡着了不做梦那种境界吧。总结了以上几个感想后,我才会说了被初中同学们念念不忘的一句话:大家天天这么高兴生活,努力学习,交朋友叙友谊,几十年后不过是四十多个骨灰盒子。
       这就是我对死的看法,或者说对“死”这件事儿关于其对于“生”影响的看法,人如此脆弱,的确对生死无能为力,但人也是如此强大,如果不死可能还是件更有害的事儿。对死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死去的人,可是让他们谈谈感想,大家可能就不会太乐意了。那么退而求其次有发言权的就是处于生死临界点上的人,要么是重病之人,要么是经历生死的战斗之人,可他们的生死感觉孤立且短暂,逐个叙述必然单调无味。那么只能找有大量生死积累,例如是深切感受他人众多生死之人,这犹如常年徘徊于阴阳两世间的生活,让他们既能与死者对话,也能与生者长谈,所以他们看生死的经验想必是值得学习的,这些人只能是医生,最好是法医。我能想到的法医只能是王雪梅,这个上过电视做过节目,长期在最高检担任首席法医的,说好听是开朗豁达,说难听感觉有些二的西北女汉子。不过她的性情不一定就是如此,我坚信她的性情是后天从事工作慢慢积累和培养起来的,如果不能如此生活,人作为一种本能救生的动物,大概是不能长期高质量从事法医这项工作的。这和性情高尚与否没有关系,这是本能的抵触,再热爱也是如此。这个观点在上野正彦,这位被称作日本法医之神的随笔中,貌似有所验证。他通篇的中心思想是法医的责任,即为死者说话,维护死者的人权。这是从业者强迫自己坚持下去的崇高觉悟,是一个“匠人”的操守,但绝不能是一个人六十年间面对过两万多具尸体的本能反应。从对自己姐姐的死,到与杀人者、殉情者的通话,到为了农村夫妻寻找被火车碾压致死独子的残肢,作者的本能笔触第一时间的反应都是悔恨、痛苦、压抑。而后崇高的精神和使命感在工作中逐渐压制住不良的本能思绪,使工作回归正轨,是作者回归正常。而就是这矛盾纠结的两万多次生死冲击,为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死经验,看到了生死间人的本性,这些都是被生死这至高之事逼迫而出的最纯粹的本性,即极度的恶与极度的善。如果不以人类认知的品性去归纳,那都是极度的生物本能,只不过它有让你恐怖和温暖的两面而已。所以,作者最后对着种种表现都看得很平淡,不因为评判为恶就去大加批判,也不因为评判为善就去大加赞扬,人性纷繁复杂最后却都化繁为简,实际并没有多少可以评判的价值,自己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也没有评判的资格,如此而已。
       这本书原版叫做《尸体在讲述》,着实是一个为了博人眼球提高销量的商业化书名,中文译为《不知死,焉知生》,意境提高了不少,文艺气息浓了许多,但是却也有些文不对题。作者有如此多的阅历,文中也不敢谈知死,更不用说知生了,生死本就是无法搞明白的一件事儿。我初二时不明白,十几年后的今日依旧不明白,估计再过几十年也是不能了然。生不能以己意而觉,死不能以己意而感,切身的客观经验积累都是空白,怎么能坐下谈主观感受呢?这只能是说胡话、瞎话、妄言和诳语。见过生死,起码见过孩子的生,他人的死,所以为他们代言?一个见生死几十年的法医都不敢这么说,敢说这话的人估计要么真的不知道生死,要么就是在求死吧。知生难,知死更难,古今圣贤皆不能解之惑,诸君又何必纠结于此呢?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九):很久之后买的第一本书

       不知是第几次走进方所。很多时候我只是想去浪费闲暇时光,随手翻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吸引我的书籍。前几天和老师一起吃饭,我们聊到文学,他问我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这个问题立刻就让我愣住了——是啊,我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书,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问题。这学期里下定决心要提高自己的内涵,也丰富一下课余生活,所以把之前买了一大堆书都堆在了床头,每晚临睡前都要抽点时间看看书,也奇怪,这样竟然把我的睡眠质量提高上去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上个学期那种失眠到凌晨的痛苦时刻。在那堆书里,有《审判美国》这种偏向近代史的书,有《看见》这种反映中国底层故事的书,还有龙应台的爱子三部曲,甚至还有《消费社会》这种经济学方面的晦涩难懂的书。回到老师的问题,我突然想到,这几本书都不是我最爱的类型,那我究竟喜欢看什么书呢?说着,手边翻到了一本书《不知生,焉知死》,说实话,书名并不吸引我,我会翻开纯粹是因为其“可爱”的外衣。看到法医,看到司法解剖,看到检尸仗,这些有冲击性的字眼,立刻把我内心深藏6年的那个梦想和兴趣又激发出来了——当初一心报考医学院就是想学临床麻醉法医这些专业,我想去了解尸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世上是否真的有鬼怪之说等等,对我来说太多未知的人体科学使我迫切地想通过学医来解答。阴差阳错的却读了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却变成了研究抗癌药物的,总之还是与医生无关。完全忘记了床头还有一堆书的“后顾之忧”,还是拿起了这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这份对医学的向往,至少我觉得这本书很能满足我们——让曾经梦想着成为医生,还期待着对人性能有些自己的思考的人……

  《不知死,焉知生》读后感(十):向死而生,更好的生

很容易让我想到电影《入殓师》的一本书,同样是和死者打交道,一个是剖心掏肺还原真相的法医,一个是描眉画唇给予美貌的入殓师。很难去说哪一个职业更高贵或者哪一个更体面。因为两者其实都不容易被大众接受,也可以说在亚洲社会的传统观念下,与死人打交道的都不是好职业。
但无论电影还是书,都很让人感动。上野正彦在书中其实只是平实的记叙。他以一种极其质朴的语言,诉说了和死者的“交流”。他有一种建立在法医职业上,在还原事实真相的基础上的思考。他思考亡者,也思考生者,他思考死亡带给了人们什么。在这本书里,他考虑失去儿子的父母是否能继续活下去,他诧异死亡带来的财产争议。在不断的发现与思考后,他对活着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孔老夫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指人不应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敬奉鬼神上,而应做好人世间的事情。而这本书的书名做了颠倒,“不知死,焉知死”。说实在我是因为标题去看了这本书,十足的标题党。不过在看完书后,我倒觉得很贴切,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
当不惧怕死亡,才能思考死亡,当能勇敢的面对死亡,才能勇敢的面对生活。豆瓣有人说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明白人死,才能人生。”人生到死而止,人生却不会因为死亡而就此止步,向死而生,生生不息。
如果说《不知死,焉知生》是理性基调下的感性故事,是中年人对人生的思考,那么《入殓师》更像一位温和的老者,带着一种看尽了世事的沧桑与豁达,给亡者最后的尊严。
向死而生,才能更好的生。
2016.3.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