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2017-12-07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是一本由傅敏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一):在及时行乐的年代,围观艺术家的生活

  最近一阵子,我开始寻找一个让我非常困扰的问题的答案。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突然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走到现在?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颗心时不时会跳脱出来,就像是这段生命的旁观者,永远在追问着超出生活范畴的哲学问题。

  不能选择自己为何来到人世间,不能选择自己是否会降生为人,往世已去,一片空白的今生已过二十余载。尚未咂麽出做人的滋味,杂念齐齐涌上心头,忽然感觉一切都变得混沌。

  如果想要回归到做人这个基本层面,人格的修养难道会在琐碎的庸常中累积吗?这个念头突如其来,二十多年,溃于蚁穴

  应该如何对待朋友,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应该如何对待艺术,应该如何确立更高远的追求。傅雷先生作为一个艺术家,也一直以最高标准悉心培养另一个艺术家。傅聪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但越是这种独特的灵魂,反而越需要更多引导,避免走入歧途。

  亦父亦师亦友,艺术修为极高的傅雷,言语间充满着过来人的智慧。人这一辈子,很轻,轻飘飘就来了,走的时候也不过化作一抔尘土。有的人情感至上,愿意投入一段又一段的爱情中,以此对抗虚无;有的人安于现状从容地顺着人生的轨迹,体验每个角色,走完整个人生进程的时候感受到充实。

  但傅雷先生说,他要尊艺术未上,甚至家庭、爱情都是放在艺术之后的,对他来说,追求艺术的进程并非只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是掺杂了对人类抱有的更崇高的理想与希望,这种观念不可谓不高远。

  在实现的道路上,绝对自律的生活,是他们让自己快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欲壑难平,如果只为了一时的欲望满足一时的快乐,不仅会打乱生活的节奏,还会在事后感觉到空虚充斥着的自责。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被教导的是及时行乐,去放纵,去追求快乐,电视广告里总有一个目光凶狠的人,带着穿透心灵眼神,举着拳头、跑着步,引导你释放出瞬间的激情。细水流长、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正慢慢远离我们的血液,资本主义的侵蚀一点一点,渗入脾脏。

  人格的修养,本应该是做人的底线,现在已然成了珍贵的品质。

  大学毕业前的一个假期,夜晚,我在淋浴喷头下,被哗啦啦的水声包裹。那一刻,我感受到真正的宁静,以及让心灵永远保持淡淡喜悦的法则——是感恩,感恩来到这个世界,感恩遇到的每件事每个人。

  但生活蹉跎着让人忘记感恩的对象,站在庞大的世界一角,万千道路纵横交错内心宁静的力量越来越难积聚,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一切都不是我所选择,也并非他人指使,一个个偶然,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让人感觉难以承受的重量。

  这时候,傅雷先生说,要真诚。有了真诚,人才会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放松下来,不必紧绷着面对这个世界,让思想松弛平静下来,大量减少内心的冲突,然后去追寻那至高的追求。

  而至于个人与命运的关系,傅雷先生更是借用贝多芬的音乐,来跟傅聪进行探讨。

  贝多芬在艺术上表现出来了非常显著的矛盾,这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双重性。自我扩张的个人主义,和神或者说命运无时无刻不在斗争,虽然意志总是得胜,但胜利并不持久,所以每写一个曲就得重新挣扎一次。

  “最终,到晚年的四重奏中,斗争的结论不再是谁胜谁败,而是个人的隐忍与舍弃。即以放弃挣扎,来换取精神上的极乐。但挣扎了一辈子以后再放弃挣扎,当然比一开始就奴颜婢膝的屈服高明得多,也就是说自我已经大大地扩张,但却又证明自我不能无限止地扩张下去,觉悟斗争之无益,不如与命运、与神言归于好。”

  虽然中国没有被基督教思想统治过,自然不会生出宗教精神与现代精神自我扩张的矛盾。但在传统文化逐渐遗失的今天,淡泊、朴实性情中正平和似乎已不复往昔。现代人更易困于当下,在生活中苦苦挣扎。

  在佛教思想的探讨上,傅雷先生说,它不予人以热烈追求幸福的鼓动、或急于逃避地狱的恐怖,而是从理智上求觉悟、超渡,这种出世思想在劝导人求智慧,使人自然而然地醒悟。

  在我看来,生活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佛教的这种思想避免了让人陷入唯一一种价值取向的偏执状态,反而有利于自由的灵魂发展,和主动追求智慧的价值感。

  最后,在真切言辞的背后,这位情真意切父亲也会跟儿子讨论到理财,合理安排收支这个问题。财务不自由,就无法实现精神的自由这句话,果然适合各个年代。

  真诚地面对生活,寻找从理智上求觉悟、超脱的智慧,超越小我寻找价值感,这大概是让我受益最深的三个观点

  《傅雷家书》读后感(二):父亲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火车出了站方始转身。儿子走后一夜没有睡好,时时刻刻惊醒,这是世界上最纯真美好,最神圣的牵挂。父亲把所有自己的东西倾囊相受,付出毕生的心血来培养了儿子。我觉得这是对所以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教育,我们抛开中国教育的局限,抛开中国教育的悲哀,从感性的方面去看傅雷家书,难道这不是为人父母的都在为我们的孩子做的吗?难道这种感情不值得所以人为之动容吗?我们作为后人,没有人有资格去对这本充斥着父爱的书做任何负面的评价。这是身处在物欲横流的钢筋水泥中最缺少的情感。它就像一朵奇葩傲然挺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让人们记得有一种永不褪色的爱。它包含的感情决不比《背影》中的父子情感少一丝一毫

  《傅雷家书》读后感(三):由《傅雷家书》谈做人

  我该是个读书很慎重的人,至少在年轻的时候总该奠定好最好的基础,于是十分在意每次选择的得失。不会滥交朋友,这点在看书上也极为严格。《傅雷家书》其实要论艺术性是不及许多金典作品的,没有卢梭《新爱洛伊丝》书信的炽诚热烈,也不及《曾国潘家书》的掷地有声,傅雷给两儿子,特别是大儿子的上百封信中传递的是一个学者朴素的人格操守,一个长者对孩儿的思念和教育的呕心沥血。我想我在一本书中最看重的,正是那种朴素的人格魅力,而这本书正很好的具备了。

  《傅雷家书》与杨绛的《我们仨》给我同样的体会,虽然是不同人的作品却可以看到相似的人格。比如传统的文化人,朴素坚毅性格,对崇高人格理想的坚守。他们的学问都是博大精深的,对待工作也是踏实勤勤恳恳的。傅雷和杨绛都是搞翻译的,留学欧美,且中西文化贯通,彼此曾经也邻居似的常串门。相似的人才会吸引相似的人走在一起,我对这两位前辈也是极其的敬仰。

  我喜欢常去通过看书串门,去了解他们的人格,像他们一样的学者,当然还有冰心、巴金、史铁生、居里夫人、罗素、泰戈尔、史怀哲之流,研究他们的书,他们的传记,从中汲取一些精神的力量。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我都觉得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的事业要求他们比常人要更加纯粹更加专注,而一个品德与其事业一样杰出的艺术家或科学家那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光明之所向。

  无论《傅雷家书》多少人觉得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多么迂腐,甚至专制,但一个人一生可以译出那么多优秀的金典著作都是了不起的人。就比如众所皆知的《克里斯朵夫》,如今的译者估计没有多少人敢肯定的说能胜过傅雷的译本。一个译者除了具有较高的翻译技能,还要能吃透文本,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最主要克里斯朵夫是个音乐家,一个有高尚灵魂的音乐家,而只有像傅雷这样相似灵魂的人才更能体会天才的孤寂,这样的翻译首先需要伟大人格做支撑。

  傅雷在信中谈艺术。他说:“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他说:“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和普遍的人间性。”

  他说:“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P99-P100)

  傅雷在信中谈找终生伴侣的要求。他说:“我觉得最主要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无论是谈做艺术家还是经营婚姻,傅雷无不是以人格的要求为前提。正如书中被广泛引用的话,他教导儿子“先做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正是他将培养人放在首位的体现。

  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两年,无论接触的工作还是涉及谈婚论嫁,亦或结交朋友,公共集体生活,我愈发觉得做人的重要。当你投递简历时,是否够谨慎以避免给他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你择偶限制的标准又会不会是你内心某种求而不得心理在作祟,你对朋友的承诺是否都按时履行呢。我常觉得人可以做不好事,但千万别做不好人。这个人不一定是你一定多么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就比如傅雷是很不会这一套的,他留学回来本来学的美术,后来与俗世不和,宁愿在家闭门翻译。但他做人是正直踏实的,每个人都可自问良心的那杆秤,是否真实,是否健康,是否无愧于心

  我知道《傅雷家书》里的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是尽心尽责的,他对早年对傅聪过苛的教育后悔,也是他对自己人格的清洗。正如他教导傅聪那样用实际行动做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以身作则要求自己。这让我想到史怀哲的话。"我们只有三个方法教导儿童:第一个是以身作则,第二个依然是以身作则,第三个仍然是以身作则."

  《傅雷家书》读后感(四):无法挽留-傅雷家书

  窗外阳光灿烂,我还赖在床上,刚翻完了这本书,文字内容极浅显易懂,却包容甚广,谈哲学、谈艺术、论古今、论中外,所有的高谈论阔、家里长短都包融在深深的亲情中。为它招惹了泪花片片,感念书中传达的父慈子孝的敦敦之情。

  返沪捎上这本书是做旅途消遣的,书信的内容对大多数读者会显得平淡乏味,因为这位父亲实在“啰嗦”,辞藻不美,重复的口水话也多,涉及比较专业的音乐评论,还有文革前夕的时代痕迹,我被感动也是到文末,傅雷夫妇收到傅聪的来信接到他电话那种情景描写,一边读信一边泪流满面,一封信翻来覆去的读,电话里忘了唤声爸爸竟然介怀欲说还嗔。数不清的叮嘱、念不完的唠叨、放不下的牵挂,那么多的谆谆告诫、那么厚的款款深情,傅雷家书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价值观、教育理念甚至是人性的悖论,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读后还是让人掩卷深思。

  我被这样的父亲深深感动,也非常羡慕这种朋友般无话不谈的父子关系,我同父母无论如何亲密无间,可是工作上、艺术欣赏方面、价值观上总不能多谈,不能不说遗憾。另外与龙应台写的《亲爱的安德烈》相比,傅雷家书更中国传统,从形式到内容,傅是一位勤恳急切的父亲,龙相比更现代开明,是深明大义却倍感失落母亲形象。

  可惜傅雷夫妇惨遭文革迫害,另在百度里也了解到另外一位儿子傅敏的际遇,也是让人扼腕不已,“时代”的现实就是没有清白、没有无辜,那,那还是要追求艺术,追求真理。

  还一句,是龙女士句子,具体不记得了,大意是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形同你看着他的背影走远,亲近还在昨日,却无法挽留。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吾愿做个平凡

  昨日开卷40余页,被书中浓浓的父爱深深感动,兴冲冲地写了若干感叹。

  白日继续,行至百来页,遂不忍卒读,扑面而来的是让人想逃避的压力巨大的爱。不得不承认,傅雷是个很强大的父亲,在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极高的修养和成就,所以在艺术,在人生上都可以给儿子很多实际有用的建议,就如傅雷自己所抱怨的,有多少年轻人都热切地希望和他通信,能从他那里得到指导,但自己的儿子却从不珍惜这样的机会。但这种强大也体现在了他的育儿之道上,他从小对傅聪要求极严,这点在信中也有提及,并表示悔意。但及至儿子成年离家之后,他仍通过通信的方式,试图牢牢地将儿子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几乎每封信,都反复要求儿子事无巨细都向自己汇报,全面介入儿子的生活,都要予以指导,完全不像是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儿子回信稍有懈怠,就大打苦情牌,甚至是上纲上线到为人民服务,为青年服务的层面。这时候的傅雷,真的是有些自私了。我甚至私下揣测,傅聪早早离家留学,及至后来的出走,跟这种令人窒息的专制的“爱”和占有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傅雷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骄傲和自尊,尤其要强。从小把傅聪当作天才培养,请最好的老师,进最好的学校,自己亲自制定了全套的教育方案。在每封信中,都对傅聪取得的成绩表示了无上的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信中不时出现的“责任重大”、“祖国人民的期待”等字眼却让人倍感压力。他甚至写道:“我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爱你。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这些字句在收信人读来,应该会是亚历山大吧。傅聪是个敏感的孩子,这种压力他不可能感受不到,所以他在国外一天练琴8小时,甚至是12小时,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为不能放松的状态,为技巧的问题而苦恼,实在是难以做到父亲要求的“放松”。

  为了艺术,傅雷夫妇在信中一再要求青春年少,情感丰沛的儿子克制自己的情感,过清教徒的生活。他们这是在将儿子往完人的方向培养。儿子在他们自己心中首先应该是自己打造的完美的,可以骄傲的作品,其次才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情、自己生活的孩子。无法想象,如果傅聪不是幸运地拥有极高的天赋,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却被这样的父母寄予厚望,这对傅雷夫妇会是怎样的打击,他自己又将如何痛苦自责。想起龙应台在《安德烈》中有一段,安德烈对母亲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会失望吗?”。母亲的回答是:“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如果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能让儿子快乐,那在她看来,儿子也是有成就的。

  从最初的羡慕,到现在同情,不过是一天的时间,不过是几十张书页的距离。诚然,傅雷本人才华横溢,品格高洁,令人敬重。但作为父亲,的确是令人爱不起来。庆幸,自己的父母虽没有傅雷的才学,但至少他们不会在意我飞的多高,只在意我们飞的累不累,快不快乐!

  《傅雷家书》读后感(六):其实也就是抄抄里面的话而已

  《傅雷家书》读书报告

  傅雷,字怒安,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有人说,没有傅雷,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

  翻开《傅雷家书》,便会发现傅雷的用心良苦,大到做人品性,小到写信习惯或错别字的纠正。傅雷对傅聪,倾囊相授。

  傅雷好友楼夷适曾说过,“傅雷的艺术造诣是极为深厚的,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会给傅聪寄《古诗源》、《唐五代宋词》,让儿子增加文学史以及文学体裁的学识,方便其在日后与人交流中有所谈资。他会儿子推荐读《世说新语》,读《人间词话》,以此来开发性灵,来告诉儿子“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他会帮儿子鉴赏莫扎特、肖邦,了解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评价儿子的钢琴作品……又时候甚至觉得《傅雷家书》不仅仅是家书,更是集合中国古诗词美学以及西方音乐鉴赏的素材,就像是《夏鼐日记》里不光光是日记一样。

  当然《傅雷家书》中还有一些不得不提,一些傅雷用自身经历体会到的大道理。我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点,一是做人,二是做学问。在做人这方面,傅雷说“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这句话恐怕在我这个年纪是领会不了了。尚能理解的便是傅雷劝诫儿子在追逐艺术的道路上切勿骄傲自满:“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做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看来,傅雷的家书里,有时还会带点哲学。一九五几年傅聪刚出国深造,正值青年,傅雷说要保有一颗不怕孤独的赤子之心,要坚强,要不怕失败,不怕打击——不管事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我一直认为年轻人,沉着镇定、不自满、不虚荣,尤其可贵,略像古人文中所言的“端方君子”,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种气质。

  傅雷还提到了与人交流,“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我这个提议,你觉得如何因为我一生作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活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我的经验,和一个爱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话一定要说得真诚老实。既然这是你一生的关键,就得拿出勇气来面对事实,用最光明正大的态度来应付,无须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而不说真话!就是在实际做的时候,要注意措辞及步骤。只要你的感情是真实的,别人一定会感觉到,不会误解的。”这一段真是有很强烈的共鸣,确实,只要情感是真实的,读者会感受到。

  再起开一段说做学问。傅雷觉得读书第一,恋爱第二。言下之意是青年时期好好读书,这恋爱便搁置到中年更为成熟的时期吧。我想这是我和傅雷的第一个分歧,如果没有强大的学者精神,换言之就是除非自愿,仅仅靠着父亲的教诲就一股脑浸在学业中,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可悲的。恋爱就算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傅雷在家书中处处叮嘱前方之路的陷阱,殊不知,险入万劫不复之地再浴火重生比起按部就班来说,不知要好上几倍!

  而用于劝导不要“早恋”的“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取自于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日的家信)在我看来这句话和后来提到的“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有一个朋友,是艺术生。他曾开玩笑说,毕业了就别再自称是艺术生了,说自己是艺术家,玩笑毕竟玩笑,毕竟大家风范并不是仅仅指技术高超而已。回到正题,做学问“除了直觉以外,仍需要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来充实;即使是你的直觉;也还要那些学识来加以证实,自己才能放心。所以便是以口味而论觉得格格不入的说法,也得采取保留态度,细细想一想,多辨别几时,再作断语。这不但对音乐为然,治一切学问都要有这个态度。所谓冷静、客观、谦虚,就是指这种实际的态度。”做学问如此,做人亦如此。

  傅雷之苦心,是满溢在字里行间的。做父亲,更做朋友,教学相长,想来是极其妙的,也是极难的。难在父亲与朋友这两种位置的微妙平衡。纠正书信中的错别字,嘱咐到别人家做客的礼仪习惯,甚至是,查阅傅聪最近正在学习的音乐家的资料与背景,通过书信寄给儿子了解。这是我与傅雷的第二个分歧。书信,这种可以传递思念的工具,变成了傅聪无法真正独立的绳索。当然这是就单方面而言,傅聪会不会听又是另一方面。有一些儿子应该自己做的事,父亲却帮着做了,到底是不放心,怕孩子有失妥当,可是失了又怎么样,吃了一次亏,第二次总该记下了。写到这里,该结尾了。

  傅聪,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置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傅聪说:“父亲那么朴素,很简单,很平凡,可他有真正的人的尊严。”

  《傅雷家书》读后感(七):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最近读得最久的一本书,因为全部由散篇书信组成,如若一并读起来稍显乏味。遂随手翻看,一段时间下来,不知不觉竟也读完了。

  赞美之言说来与他人的未免重复,这一中国家书经典也绝不乏世人溢美之词,在此只简短记录自己还未“冷却”下来的心情,就已足够。同《曾国藩家书》相较来讲,是全然不同的两物,虽同名家书,《曾》离我们的距离太过遥远,只剩下了颇为干巴的“道理”和余下的古文韵婉,《傅》就更具现代感。处于已经脱离书信时代的我们,读信堪称一种“全新”的体验。但一篇一篇的信看下来,我最震惊的点,是傅聪所在的家庭与自己家庭在某些习惯与经历上的相像。此前我认为是非常独特的体验,在书中竟有不少的相似提及,极有亲切感。似乎愈读愈能理解自己的家庭与经历似的,恐怕以后反复翻看更能印证于此。当然,说是相似,也仅是有共通点而已,傅雷的学识、傅聪的勤勉与在那个时期就进行留学生活的成就,是只有钦佩再无他物的。我相信可能每个人都会从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其中也自然包括孤独的伤感。

  在那个时代就与子女过着跨洋对书的生活,对于父母来讲是多么痛苦的体验!那种巨大的距离感,与思想传《递在时间上——以数周来计——的延滞,对所有人来讲都是最艰难的挑战,而傅雷夫妇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独有的坚韧与真诚之心使人触目,他们心情真切的实际程度,恐怕是今日读者所无法想象。而家书中一直体现的人性真谛与温热的思想血液不曾改变,就如其中一封信中所说的:“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傅雷夫妇的教育是润物无声的,在音乐专业领域的教导与交流自不必说,那是身为艺术家最无法撼动的一部分。在其他方面的思想与对生活的态度,更是家书中的重点,他们多么的开明与真诚,多么的认真与谨慎,在专业与道德等各个层面的苛求堪称达到了极致,而这些都是他们身为知识分子的习以为常。在面对傅聪生活长期接触英语,而中文写作退步的问题时,傅雷在信中说:“要是你不在乎好好选择字眼,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变得混沌、单调、呆滞、没有色彩、没有生命。再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语言更能影响思想的方式了。”足见其思维的缜密与开阔、教育的严谨与广泛。在读到后半部分接近尾声的时候,自己对这个家庭已有了很“深”的了解,看着他们所有的一字一句,个中欢欣苦涩无以言表,唯一心里想的,就是这本书不要被看完,希望再多看一封信。

  然而结束是必然的,尾声迎来得那么迅猛与沉重,虽然表面轻描淡写显得风平浪静,但不难理解其中所隐含的力量,冷静的背后异常的坚实与动人。一个人不面对真正的磨难,也看不到其承载的真正的极限。世事难料,生活总是变化莫测的,傅雷夫妇在几年的书信中所反映出的教育、品性、学识与素养,在面对家庭等重大事件上,显示出了真正合格的艺术家应有的品性,正如傅敏在编后记中所说的一样,那是人最真实的情感与体现。

  《傅雷家书》读后感(八):理想主义的一家

  前言:这是一本经历了半个世纪考验的,有价值的书。可是我读得并不愉快。傅雷悲剧性的性格是他悲惨的童年造成的,年幼丧父,寡母严苛甚至于残忍地期待他成才报仇,朱梅馥说她之所以爱傅雷,包容他,是因为她深深地理解他的痛苦,这种包容和爱里面有很大的怜悯和同情成分。这样一个刚愎的、愤怒的傅雷,也时刻充满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他想要将这种沉重感止于自己,希望自己的儿子享受艺术和人生,只是这种影响是难以磨灭的,傅聪一生漂泊,三度组建家庭,尽管成为一个备受尊重的艺术家,却离父亲期望的美满平和的生活相去甚远。傅聪的大儿子凌霄说,也许父亲是因为祖父的严格教导才如此有成就的,但祖父也把那种生命的沉重感传达给了父亲,到我们就截止了吧。所以傅聪从不对自己的孩子有严苛要求。推荐这本书不能不考虑这一层因素,傅雷极端的自制、严厉、无处不在的管教并不令人轻松,但我想一个认真的读者在独立的思考之后,能得出一些正确的取舍。就像我第一遍读时总感到心砰砰跳,仿佛能感受到文字间一个长辈的质问、追责,感到心口发紧,不能享受这些教诲。但多读几遍以后,这种紧张感消失了,看到的是一个严于律己的艺术家对自己以身作则的要求,他爱子的拳拳之心,甚至于他对自己从不停止的灵魂上的道德上的成长要求,多么难得。你可以责怪他的方式不尽善尽美,但你永远不能质疑一颗纯洁高尚的灵魂发出的声音,这是我的观点。

  ------------

  大概有很多为人父母的人去阅读这本书,作为教导儿女的范本;也许有一些青少年想要获得一些前辈教导以及艺术的熏陶,这两类人大概能概括这本书的大部分读者群。可怜我读完之后,只有那颗热烈又恬静、深刻又朴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孤独而又狂热的灵魂冲击着我,这灵魂,不是书信的读者傅聪的,而是这书信的创造者傅雷的。

  傅聪在1979年回国后,别人问起他对《家书》的看法,他说,那里面是父亲的理想主义。这句话解答了我心中凌乱的思绪。除了“理想主义”,还有什么词能更好地形容整本书的意图呢。

  对父子、家人关系的理想主义;对艺术的理想主义,对人格修养的理想主义。在家书里,没有一件事情不是比照着最艰难的、最高深的也许永远也达不到的理想主义去要求,去行动的。

  与父母、家人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这是很多人的理想之一,但实现的人,少之又少。成为家人容易,因为别无选择,成为朋友,却要后天的种种相契相合。所以傅雷几次感叹,即便他没有宗教信仰,此时也不得要说一声感谢上帝,让他父子成为朋友,艺术上可以交流共通的人。

  傅雷教导傅聪提高个人修养,如何为人处世,事无巨细,比如要常写信给恩师,请教、问候,不能光有心意而没有行动,只有行动才能表现人的心意;说他去他人家做客,不能脱了大衣却保留着围巾,也不能将双手插在大衣口袋或者是裤子口袋里;演出谢幕时表情不能太严肃僵硬;吃饭时不能敲击盘子发出声音;对外国朋友固然要客气,也要阔气,更必须有分寸。

  如何处理外交事务,甚至连建议的词汇都写出来供儿子参考;如何在金钱上学会过日子,贡献自己家庭内几十年来记账的细节,详述种种开支的缘由,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

  处理情感问题,经营家庭,这大概是傅雷夫妇涉及话题中,除艺术之外最频繁的一个,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深知,一个人的感情状态,是决定他幸福平静与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教导他如何在艺术上卓有成效地学习,进步,傅雷不仅国内联络,国外时时追踪儿子的演出评论,节目表单,甚至于亲自给孩子的过去老师,现在老师通信,征求他人的意见,寄送礼物,翻译寄送各类和孩子艺术工作有关的文字资料等等,我想再没有几个父亲,既有这样的能力,又能如此不惜心血地持之以恒地付出了;

  如何体会人生的艺术,提高全面的修养,而不仅仅是做一个“琴匠”,推荐并亲自代为购买《世说新语》《人间词话》《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等等,寄送黄宾虹的画,指导他如何在室内装饰一个艺术家的家;

  这些都不是高深的新奇的要求,新奇的是这狂热的父亲,从1954年至1966年最后一封信,从未放弃过,懈怠过这种教诲的精神和心肠。也可以推断,也许从孩子年幼起,他就是这样做的,这大概可以印证傅雷的感叹“这样的家庭,古今是很少的......”。

  读这本书时,我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是那种最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日常生活中只有生存,日常,没有艺术,他们对孩子的期待是健康,富足,正直,他们对家庭关系的要求是和睦,哪怕是彼此之间寂静的和睦。如果节日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他们身边欢聚,那就满足了。而目的只是为了给他们看一眼孩子还健康,情绪还不错,至于他们的精神,所想,我们的事业,思想,这些都是沉默的深渊,我们从不曾触及。我们之间很少通电话,更不要说写信,偶尔分享一些生活里的照片,就是沟通的全部。我知道千千万万的父子母子之间,都是如我们一样的沉默。

  所以我来读这生动的、丰富的、细腻的、淋漓尽致的表达了亲子之爱的书信,感谢傅雷夫妇,让我们以可以触及的文字,再次感受到那些沉默的父母没有说出来的话,没有表达出来的爱。

  首先读的电子书,然后又读了纸质版。本来我想可以将纸质版的书送掉,但现在我改变了主意。

  当我想要回味父母的温暖和关怀时,可以翻开这本书,任何一年,任何一章,里面都跳动了所有父母都具备的剖肝沥胆的热情和毫无保留的付出;

  当我遇到人生苦闷时,里面有教导,如何抚慰自己的胸怀,如何放松精神;

  当遇到重大抉择时,大概没有比这本书里关于中国古典人文情怀及道德更多的教诲了,是的,有些话和我妈妈说过的一样,不一样的是妈妈的话没有形成文字,不能反复阅读;

  甚至于我一个古典音乐业余爱好者,这也是一本微妙精致的欣赏指南,你看傅雷描述莫扎特的音乐时说“莫扎特的那种温柔妩媚,所以与浪漫派的温柔妩媚不同,就是在于他像天使一样的纯洁,毫无世俗的感伤或是靡靡的甜腻。神明的温柔,当然与凡人不同,就是达.芬奇与拉斐尔的圣母,那种妩媚的笑容决非尘世间所有的。能够把握到什么叫做脱尽人间烟火的温馨甘美,什么叫做天真无邪的爱娇,没有一点儿拽心,没有一点儿情欲的骚乱,那么我想表达莫扎特可以“虽不中,不远矣”。” 书信中关于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化、美术、字词、文句的思考无处不在;

  如果是一位正经历爱情,预备严肃地对待自己感情的年轻人,比如像我这样,不再反感教诲,而是迫切期待一些真正有见解的人的灼见,大概会被傅雷中年后的一些爱情体会打动,“真正的艺术家,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多半是在回想中和想象中过他的感情生活的。唯其能把感情生活升华才给人类留下这许多杰作。反复不已的、有始无终的,没有结果也不可能有结果的恋爱,只会使人变成唐.璜,使人变得轻薄,使人至少对爱情麻痹,无形中流于玩世不恭。每次都是真刀真枪,那么精力消耗太大,人寿几何,全部贡献给艺术还不够,怎容你如此浪费。” “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世人都只评论傅雷的太太朱梅馥展现的惊人的温柔和伟大的包容,而朱梅馥写给儿子的信里关于傅雷在十几年前那场几乎要离婚的出轨别恋时的感受,却更真实,”要是一个人的幸福建筑在人家的痛苦上,不是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也就是小资产主义阶级的意识么。回想二十年前,我跟你爸爸的情形,那时你五岁,弟弟两岁,我内心的斗争是剧烈的,为了怨恨,不能忍受,我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再三考虑,觉得不是那么简单,我走了,孩子要吃苦,我不应该那么忍心、自私,为了一个“我”而牺牲了你们的幸福。我终于忍曲求全的忍受了下来。反过来想一想,要是你爸爸当时也只为了眼前的幸福不顾一切,那么今天还有你们吗?还有我们这个美满的家庭吗?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幸福是拿或多或少的痛苦换来的。眼前的、短时期的幸福往往种下了将来的,长期的甚至下一代的痛苦的根,这是最值得深思的。“

  《傅雷家书》出版后,不少人出来表示傅雷根本不是他在家信中所传达的那般圣洁而崇高,举出的事实包括傅雷21岁留学法国时,与异国女郎玛德琳热恋,写下悔婚书托朋友寄回国内,之后分手时举枪要自杀,幸而被托付寄信的人有远见,压下未寄,从而让傅雷有反转的机会;又提到他回国工作不久,在开封闹出“汴梁姑娘”的青楼情事;直至傅雷31岁时,与称得上绝色的演唱家相恋甚而要离婚,终于因为太太浩荡胸怀的容忍,为了一双幼子的一生幸福,双方克制,从而保全家庭。这一系列的事情,很多人认为与傅雷在家信中提倡的情感克制、艺术升华、长远考虑相悖。

  傅雷开始写这些信时,已经46岁了,距离他摇摆的、苦闷的、被情欲支使的青春已经过去十五年了。引用他与傅聪谈及完美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你提到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要就是存在于哲学家的理想和政治家的理想之中。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以完美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即。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者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我想这大概是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人格上、艺术上、事业上对自己的总结吧。

  ”理想主义“和”完美“是最相契的一对词汇,我们永不可能达到”完美“,只是这不妨碍我们用”理想主义“一直来指导自己的人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九):家书抵万金

  昨夜,深圳大雨磅礴,网络之上一篇抱怨之声,呆在家中的我却有几分欣喜。一直喜欢雨夜,亚热带的气温降到微凉,雨水洗去白日的喧嚣浮华,有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甚是心安。这种情景,最适合读书。尤其是遇到一本好书,更属幸事。

  家中原有的版本让家公带回杭州细细品味去了,手头只有这本精选注释本。虽然已是极好,却仍觉未能尽兴。虽如此,却不妨碍我在只读了四十来页的情形下,就忍不住要写点自己的小感受。

  “儿行千里母担忧”,傅聪很早就独自去波兰留学,远离父母,孤身在外。作为父母的傅雷夫妇,自然是对其牵肠挂肚,封封家书扑面而来的都是父母拳拳爱子之心。那种没有及时收到信件时的焦虑,阅读来信时的喜悦,那种儿子遭遇挫折时的担忧,取得成绩时的喜悦骄傲,情绪的起伏都围绕儿子来展开。

  大到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感情的控制,小到演出注意事项、着装礼仪、信封写法,事无巨细,都不厌其烦地一一叮嘱。做父母的恨不得将一颗心都掏出来,奉献给子女,将自己的人生经验都教给他,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帮助到他。同时唯恐自己的唠叨啰嗦引起儿子的反感,免不了又要小心翼翼地解释一番,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做父母的极力想要跟上儿子的脚步,信中反复说希望儿子能将外面的世界、经历以及他自己的喜忧与父母分享,甚至是知道了儿子所在地的英文后,立刻翻字典、查地图,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只是为了从心理上离儿子更近一些。而也就是从信中的反复提及同一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傅聪的回应似乎并不热烈,包括对一些傅雷最为看重的学习建议的反馈以及提了几次要寄明信片的问题。是啊,就像傅雷自己在信中所说,年轻人在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回顾的”,可是等到了愿意回顾的时候,“子欲养而亲不待”,之后傅聪的现场演奏,父亲已然是听不到了。

  信中,父母都曾提到,从小对傅聪的教育出了艺术方面的知道,还有相当严格的道德训练,希望其能成长为“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也的确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做到了。有这样亦师亦友亦知己的父母,傅聪是幸运的。

  除了父子亲情外,书中对艺术,对人生的见解也颇为精彩。刚读到其对《琵琶行》、《长恨歌》的分析,读法建议,当相当新颖出彩。谈到感情时,他说就是“要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也是字字珠玑,直抵人心。

  书中谈到对刘海粟和自己学生的话的评价时,是一点也不客气,直接而中肯,不知是否是因为私信,所以才如此敢言。不过从后来六六年的悲剧可以看出,夫妻两宁折不弯的骨气是从未变过的。

  马上就是母亲节了,即使不能写封家书,打个电话回家吧。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也许在职业、修养、学问等方面会有所差异,但他们的爱都是无私的,深沉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十):小白菜的文艺爹自白

  是的,两年前我还泡在“父母皆祸害”小组,声讨着“祸害”爹妈自认是苦兮兮的小白菜。而傅雷和他的两个儿子傅聪傅敏也像个小白菜故事范本~~如果傅聪傅敏哥俩也在网络时代说不定也会上豆瓣倾诉呢~

  而我想重点说说傅雷,这位资深文艺爹。是真的资深,不是现在豆瓣文艺男女青年会句英文,听点外文歌,人家精通几门外语,听得的是高大上的古典音乐,干的是翻译工作,真是文艺到不能再文艺。

  其实说起来这位爹爹也是小白菜出身,年幼丧父,寡母对待自己又特别严厉,没什么童年,所以自然也会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孩子因为纵使他学贯中西 却还真不知道怎么爱~

  这样一个人,固执认真,眼高于顶,连黄宾虹的画都不太看得上眼~~最后选择了那样一种死法又有什么奇怪?我断定如果当时他们夫妇没有自杀,后来的种种风浪也是是躲不过的。

  国运 家运 小人物大时代文学音乐美术 爱的自私与无私 都能在这本书找到也确是我等读者之幸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