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10篇

2017-12-07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10篇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是一本由[美]谢利·卡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一):哲学冰冷的笔锋也许不适合谈论死亡

  家住农村,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差不多有两三千人。因为是农村,平日里谁家出了什么事大多都能打听到,尤其是红白大事,连时间地点外加缘由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每年春节回家过年,大多都能听父母说起谁家又少了一副碗筷。而今年不只是听说,竟在春节前后亲眼目睹了几起殡丧。

  一个走亲访友、宣告结束与开始的喜庆日子,发生的却是人生中最不愿遭遇的事件,死亡的必然与不可预测有的时候颇像一个玩笑,逗你哭的稀里哗啦。

  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死亡的阴影笼罩生命。就像父亲关注着84岁爷爷身体母亲牵挂着出差在外的父亲。但我们对死亡知之甚少,甚至不愿提及。

  但事实是,唯有更清楚地知晓死亡,我们才能选择如何面对生命中的逝去,以及自己生命的尽头。

  一本社会意义上介绍死亡的书籍会告诉我们什么?我想答案应该不外乎于《生死功课》,通过引用某些心理学理论,来让我们思索如何能让生命少一些遗憾

  一本生理学意义上介绍死亡的书籍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我想答案也不外乎于《最好的告别》,通过一个医生的视角,告诉你我们为何死亡,以及死亡的过程。

  那么一本哲学意义上介绍死亡的书籍呢?它又该如何从哲学角度探讨死亡,它探讨的又该是死亡的哪一个方面呢?

  正如作者在本书第一章所说的那样,这本在哲学意义上探讨死亡的书籍,思考的是开始思考死亡的本质时出现的哲学问题,比如:什么是死亡?死亡与永生是好是坏?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而活?

  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出答复,作者首先用前五章探讨了灵魂是否存在,以及灵魂是否不朽。其目的在于向人们证明人死后便再也没有了存活的可能,死亡就是死亡,灵魂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美好幻想

  在论证灵魂存在问题上,作者首先提出了二元论与物理主义两种对立观念。并通过最佳解释推论否认了二元论,认为人类不过是肉体,灵魂只是依赖于肉体的脑功能。

  而后又通过演绎推理,将笛卡尔的灵魂论证方式,以及柏拉图认为的“灵魂不朽”击垮。从而提出灵魂即使存在也不会永恒,而只会消散于天地之间。

  这一部分可谓是本书的基石,因为只有承认死亡的存在,我们才能探寻死亡的本质,寻找生命的意义,以及学会面对死亡。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开始探寻死亡的本质,但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如果20年后我还活着,那么20年后的某乌鸦就必须就必须和现在的某乌鸦是同一个人。

  于是作者的证明由“死亡的本质”变成了“个人同一性”。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认为,死亡便是个人同一性的丧失:在某一段时间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与你具备个人同一性的“某个人”。

  但个人同一性在这里依然有三种不同理论:灵魂论、肉体论、人格论。但事实上,这三种理论都有道理,但也同样经不起推敲,就像作者在书中直接用复制、裂变将三者全部打入冷宫一样。

  那么死亡呢?我们说死亡是个人同一性的丧失,那么到底哪种同一性的丧失才是导致死亡的罪魁祸首

  虽然作者经过了多方面的探寻,但最终认为人格功能的丧失使人不再成为人,肉体功能的丧失使人最终垮掉。

  死亡无法避免,是生命最终的结局。那么死亡究竟有什么坏处?当我们活着,死亡无法产生作用;当我们死去,我们什么都无法体验。

  “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再。”——伊壁鸠鲁

  但事实上,作者在这里提出,死亡也许就本质和结果而言,它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与活着相比,死亡使我们无法体验新的事物,使我们丧失了幸福权利

  它剥夺了生命中可能出现的美好,所以它便是恶。

  那么是要永生吗?

  作者的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即便了放弃肉体老化这一利器。永生是不好的,因为当你体验完所有事物,一切都会乏味起来,作者如此表达道。

  但这种理论实在让人无法苟同——我们会遗忘,人类会不断制造新兴的事物。这样又怎么会体验完所有的美好呢?

  但不可否认的是,永生的确不好。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人们对时间的利用,往往取决于自认为所剩时间的多少。

  这样当你想到自己有无穷无尽的时间的时候,那么大多数人就会选择荒废时光。只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人们才会享受当下的幸福。

  那么生命的意义也便在于你可以用这段时间,去享受各种美好,去体验各种不曾体验的事物——生命仅仅只是一个容器。

  如果我们已经搞清楚生命的价值,知道死亡的必然,也意识到永生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死亡?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极为理性的极端方式,我们没有理由恐惧愤怒,我们应当怀有感恩感谢上帝赐予生命去体验一切。

  我们没有理由恐惧,因为“恐惧要成为恰当的情绪,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你恐惧的对象必须是不好的,坏事将要发生的几率必须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你不确定这件坏事将要发生。”

  在作者看来,死亡是必然的,所以不满足第三个条件,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死亡恐惧。但第三个条件也许并不成立,否则各类恐惧症也便没有了意义。

  我们也没有理由愤怒,就像你不能向以前送你鸡蛋而现在不送的邻居表达愤怒一样,我们应该向邻居表示感谢,就像感谢上帝赐予我们生命。

  对于生命,我们的行为应该是小心谨慎,以免使我们过早的失去体验美好的机会。

  那么自杀呢?

  面对死亡我们能否选择自杀,这是一种亲手终结生命的方式,它是否理性,是否合乎道德?

  是的,“对死亡的恐惧被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所压倒,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人愿意从坟墓中重新站起来。”这个时候自杀便是一种选择。

  而且在某些时候,个人应当具有决定以及死亡方式的权利。所以自杀虽然一直被道德所诟病,但它的确合乎理性与道德。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谢利·卡根的大学公开课编写而成,作为一本以哲学讨论死亡的书籍,它的观点足够令人反思,但却并不能使人震撼、令人敬畏。

  而且作者在某些地方的证明方式也有很多漏洞,更多的是作者首先站在物理主义的立场,使得本书在很多地方直接略过讨论灵魂的部分。

  而在书中的后半部分,作者又显得过于理性,很多理论并不能应用于现实——或许作者不食人间烟火,但我等的确只是凡人一个。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二):死而后生

  完整格式见BLOG:http://www.gonghejian.com/书评/2014/07/05/sierhousheng.html

  ## 死而后生

  gt; 大部分的学习,其实大都无非技能和知识、观点。放在使用主义的背景下,我们喜欢讨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又是有效的。**死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能说没用,可是起码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欧美国家,很早就已经有临终关怀,且很多临终之人也有宗教信仰相信上帝,相信各种神,认为死亡不是结束。是开始。中国人其实也有,佛家里面讲的轮回其实大致也有。不过佛家也有暴力的地方,不好好做人,下辈子就不一定能做人了。基督则是不好好活,让你下地狱。多少其实也都有点惩罚和奖励的意味。

  ### 死亡是什么?对于普通人而言

  对于普通人而言,第一反应我相信基本上都是恐惧和害怕。这种感觉,我相信是天生的。和我们怕打雷,怕狮子一样,都是先天骨子里面带的东西。多少千年就有的了,好比编码当中的底层代码。有了这层代码之后,配上我们21世纪的大脑,已经赶不上现在的应用了。

  书里有很多对于死亡的深层哲学讨论,在我看来。从简单看,一分二,生是什么?死是什么?才是普世的。变的复杂是专家的事情,而形而上的哲学,更难。也难怪近些年批判哲学的声音越来越多。几千年的发展,哲学带给人们的还是那么些,只是在思考?实用主义的人看了是很捉急的。

  ### 书里面的死亡到底讲了什么东西?是对是错?

  试图简单说书里东西就是看目录。目录的LIST,其实已经写了很多的大概内容。继续针对目录给我们的思考,会发现,死和生的讨论,会进入了一个大圈子。定义生和死的存在价值,物理意义,定义范围。

  **我看来,其实,作为生人而言。活的精彩是佛家当下的精神,死的伟大有点忽悠敢死队的成份。**

  真说死亡在书中的对错意义,是很难试图定义出的。只是我们需要换一种视角去看待这个事情,面对生者,自己,周围人,实现意义的价值,面对死者,能看破、看透。

  这个事情本身,也是不容易做的。我相信,就哪怕是教授本人。理论是理论,感情是感情。理论永远替代不了感情。

  ### 生人见死,死人见生。古代人的理解,现代人的生活

  讨论完上面的大意。谈谈生,生的快乐和幸福的意义,我认为大于大部分的事情。且,这件事也不容易做到。看看《哈佛幸福课》,跟进课程中的建议去有相应的行动,是最快最有效的小成功

  中国式的大成功,不容易成功。古往今来,在我看来,曾国藩算一个。内圣外王,立言,立德,立功。

  大成功,多少有运气成份,小成功的小富即安,还是要靠的是自己范围圈的小实现。早年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曾说到,把自己的关注圈做好,形成自己的影响圈。

  说简单了,就是在自己能力、条件范围限制内把事做好,就算是本份了。剩下的因素,有天,有地,就不是你哥们把握的事情了。这个,多少还是有点说法的。近些年,谈的活在当下是说这事,日本人谈的活法也是这是,激励大师告诉我们好好生活也是这事。这和宗教相同,世界几大宗教,其本事的核心意思还是相同的。

  ### 见小而活大,自己成王,乔布斯。帮人成王,比尔盖茨。

  这段时间,网上有出了比尔盖茨夫妻在大学的演讲,我们也可以翻翻乔老帮主的早点演讲,一个是实现小我,一个是实现大我。从生死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活法。**无生无死,不生不息,不死不净。**

  佛教有南传,成就小我,也有大乘,普度众生。是渡己还是渡人,都是生的选择之一。不害人,不折腾,也是死而后生的价值。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三):我的乐章——读《死亡》后的思考

  我的乐章

  ——读《死亡》后的思考

  这本书的亮点就是谢利教会了我思考的方法,让我自己思考死亡的本质。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或者是泛泛的介绍各种死亡哲学。

  思考死亡,就是要明确三个问题:死亡的主体我是什么;死亡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应该如何面对。以下是我思考的结果:

  我是肉体弹奏的和谐的乐章。如果没有肉体的弹奏,就不会有我和谐的心灵。外界可以对我的肉体产生影响,比如砍掉我的一条腿。这必然会对我的心灵和思考方式产生影响,也即乐章会有所变化。其它肉体弹奏的乐章,无论多么与我的乐章一致,均不是我;我的肉体演奏中断后重新开始弹奏的乐章,也不是我。我存活于连贯的演奏动作之中,可能被演奏的乐器变化所影响,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作为人生的终结,死亡的坏处究竟在哪里?死亡本身并不代表痛苦,死亡的坏处仅仅体现在机会成本上。即我我一旦死亡,就失去了经历其它所有美好事物的可能性。这可能是死亡唯一的坏处,导致死亡的痛苦并不在考虑死亡本身坏处的可能性之内。这就导出了享乐主义,人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体验快乐,死亡剥夺了我体验快乐的机会,因此死亡是一件我不想经历的坏事。

  如果再给我一次活的机会,我是不是会活得更好一些?我可以让我的生命只有十年,每十年假设自己死亡一次,重新开始。也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只有一年,每一年让自己死亡一次,重新开始。通过死亡来让自己更好地体验人生,更加感激宇宙赐予我的短暂的生命,因为它本来可以什么都不给我,我也不会有痛苦。

  思考到此结束,书中还有几个有趣的观点:

  1.人无法想象自己的死亡。无论我怎么想象自己死后的样子,我其实都在一边看着,那里躺着的只是一具肉体。

  2.相对于过去的不存在,我们更在意未来的不存在。人们觉得仅仅只允许享受一小口美味的大餐比完全不给享受要痛苦的多。通过极限法很容易就得出这一口越小,就越痛苦,当这一口为0的时候,痛苦消失了。似乎像一条渐近线?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他没有想到渐近线的理论。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四):死亡也是一门课《耶鲁大学公开课 死亡》

  死亡也是一门课《耶鲁大学公开课 死亡》

  死亡也许是我们遇到或者将要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可是我们却因为找不到答案,往往选择回避。耶鲁大学开设了一门名叫死亡的课程,我想大家一定能够很感兴趣。

  在封面上就能够看到瘦弱的谢利卡根教授,盘腿坐在讲台上,然后侃侃而谈。那么死亡的课程到底要讲述什么呢?首先卡根教授告诉你,这们课程不讲什么,不讲北美的殡葬文化,不讲医学救治,不讲宗教信仰……那么要讲什么呢?你肯定会挺感兴趣的,那么就打开书看看吧。

  看了好几天才看完,感觉卡根教授一定是一个逻辑狂人,任何一个小小小小的问题,他都可以给你讲出很多问题来,讲得你发现原来我们什么没有说明白听清楚啊。一句话到了卡根那里,进入了他的逻辑世界,马上就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了,原因后果,一转身他就列举出好几个例子来证明你这句话里面存在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和学逻辑的人进行辩论,会让你因为逻辑而变得疯狂。以前也看过很多受过这种西方逻辑训练的学者写的书,严谨死了,严谨到你看不懂,看懂了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卡根教授却很风趣很幽默,这么一大厚本的逻辑书,竟然能够让我们读完了,可见卡根不一般。这绝不是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有多么吸引人,而是卡根本身思路就很清晰,让你一直在跟着他的思维走。

  不过读完了以后却并没有向开始想象的那样,对死亡的了解越来越清晰了,反而感觉卡根说来说去也没说出来什么啊。原来他是把我们常见的问题,分析分解量化,变成了很严谨的语言,一但进入这个系统中,你就会发现,死亡这个问题,和我们平时想象的的确变得不一样了。

  永生是一件好事吗?

  我们有灵魂吗?

  死亡值得恐惧吗?

  死亡有什么坏处吗?

  不要说这些问题,就是生存和死亡本身,一旦经受这严格的科学的拷问,都一下子变得难以捉摸了。

  是啊,我们从未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过死亡,从未从逻辑的角度去思考这些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对死亡的了解都来自感性的想象,来自故事当中,来自别人的描述和幻想。

  卡根教授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的课堂上有一位被宣布患有绝症的学生,这个学生最后的时间里,他选择的是读完耶鲁的课程,获得耶鲁的学位。有了这样一位学生,卡根的课堂变得有点不一样,可是他并没有能够听完卡根细致入微的解构死亡,就住近了医院,耶鲁大学在病床前,提前授予他耶鲁的学位。不过书里面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故事,更多的是一个一个词语,一句话一句话的辨析,让我们明白,我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可是当我们知道了我们在谈论什么的时候,却感觉和死亡原来没有什么关系。科学和逻辑就这样把情感和死亡剥离开来。也好,这样也许你就不在恐惧憎恶逃避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五):哈佛死亡课

  1、原来写读书评论,总会有个标题,现在却不知道如何开头。有时候在想,我们写读书评论,是为了评价作者之得失、作品之优劣吗。当一件作品脱离作者完稿后,我觉得它就已经摆脱了被原作者控制的命运,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阅读,与我们交往的是作品而不再是作者。所以呢,在感谢过卡根后我所写的东西甚至可能背离了作者的本旨。

  2、耶鲁死亡课的视频、相应的笔记在网络上流传已久,我也曾留意过大概的介绍,但始终未给予亲近,不是害怕,相反我对死亡很感兴趣。这种抵触源于其中的二元论,看到这个术语我心里就堵得慌。不怪卡根、不怪译者,怪只怪多年的官方哲学的教化,把这个词蹂躏的面目全非。一直来,我都是避而远之,阴错阳差,如今我收到了这本书的译本,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3、收到书后不经意间又答应端午节后(三天后)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斜靠在沙发上翻看,边看边和人聊天。忽然间,非常别致的语句进入了我的视线:考虑死亡,不得不考虑人的本质、个人同一性问题。天来,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倒不是这个观点多么的与众不同(按:其实就是与众不同,夸它我觉得有种自我表扬的投射。),而是,我当初阅读《存在的勇气》时,曾经想到,我们如何看待死亡,很关键的一点也许就是如何定义“我是谁”。但,当时只是想想,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没想到卡根早已对此做出了分析。霍然嘀……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感觉油然而生,那种欣喜,也许是窃喜吧,不由得使我兴奋起来。拿正书本、端坐,越看越有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当初对它的处理过于草率了。覆水难收,既然答应送人,那就意味着我要在三天中抽空把它读完。(按: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课,一种类死亡的丧失,想留不能留,那就好好珍惜当下。)哲学书不同于宗教信仰、心灵鸡汤,处处显示着思辩的力量,劳心费神,如此短的时间内,完全的对话几乎不可能。仍然是找自己比较关注的论点研读。

  4、与人讨论生死时,总有那么些人拿伊壁鸠鲁那句话回应。死亡并不可怕。我们活着时,死亡并不存在。死后,我们已经不在,死亡也与我们不相干了。每每这样,听起来虽不得劲,却不知道到底哪儿不舒服。卡根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并没有深思卡根的论述,但是,他给了我勇气,一种重新面对这句话的勇气。活着时,死亡并非不存在,死后也并非不相关,这其中涉及到:生命、寿命、死亡、生命意义、我是谁等等。刹那间,曾经滴水不漏的语句,静下心后,处处有缺口。

  5、对于死亡恐惧,卡根教授主要是从剥夺解释理论论述的。我相信,关于死亡恐惧的原因,他一定知道其他的,只是碍于篇幅限制,才没进行更细致的论述。除了死亡带给我的剥夺感外,还有就是死亡的现实,把各种的可能变成了不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们因为过去的某些事而懊悔却无法弥补、因为未来的某些事无法去做而觉得遗憾、死了对于死后的世界到底什么样子却不可知等等。当然,这不是卡根的重点,他的落脚点是死亡带来的恐惧反应。他认为,我们对恐惧的反应不恰当,甚至不应该。 即便是卡根的分析是对的,我们也认同他的观点,那么,就会因此而不恐惧了吗?答案是No!卡根是哲学家,所以说让他用心理能量来解释就有点不近人情。有时候,我们也知道一段结束的感情已经结束了,不应该纠缠其中,可是,想轻松的走出来却又是那么的艰辛,甚至力不从心。对于理性能否驾驭感性,我是持保留态度的。好比眼前的一块石头,阻挡了前行的道路,你当然知道,挪开它就OK了,可惜,现在的力量还不足够大,所以呢,对你来说,此时需要的就是力量的蓄积,需要的是假以时日。等我们的心理能量足够强大时,对于死亡,我想我们才能坦然面对吧。

  6、我做死亡资料的整理时,是这样编目的:什么是死亡、死亡恐惧、死亡意义、超越死亡等等,但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死亡既然是恐惧的,不好的,那么,死亡为什么还有意义?这不矛盾吗?多谢卡根,针对死亡、永生、生命意义,他做了精辟的分析,虽然并没有完全的说服我,但我想他的目的应该已经达到了:对死亡进行谨慎认真的思考,假如再认同他,那应该算他的额外收益了。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六):好死不如赖活着

  好死不如赖活着

  偷爱警/文

  死亡,无论什么时候说起,跟谁说,描述的过程,心里总是带着悲凉的情绪。没人愿意大谈特谈死亡话题,有些部族更是觉得谈论生死,是族群的禁忌,是亵渎,是对灵魂的不敬。但卡根教授偏偏不信邪,偏要触碰死亡话题,而且,把“死亡”课,搬上世界名校的讲台上。

  我很开心,卡根教授带着他的公开课来到中国,给中国读者讲述死亡哲学。卡根教授的死亡哲学,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没有惨淡哀伤的段落,甚至找不到死亡的恐惧感。卡根教授不是大卫科波菲尔,也不是神学家、心理学家。他有严重的考究癖,即使是自己提出来的论述,会不断的自我推翻,然后重新梳理排序,提出更加严谨的论据,考量死亡中的哲学意义。

  二元论和物理主义是卡根教授分析死亡哲学的依据。在死亡哲学当中,卡根翻阅查找了大量的哲学资料,精简出一些著名学者的死亡描述。尤其是笛卡尔和柏拉图的死亡观点,被卡根教授单独提炼出来,用两个章节,来描述哲学家眼中的死亡观。肉体与灵魂,是哲学家争执不休的焦点,但作为普通读者来讲,肉体不过是掩饰灵魂的躯壳,是裹挟生物运动的皮囊而已,但关于灵魂来讲,除了神学家们可以侃侃而谈,普通无神论者并不会过多考虑这个问题。但死亡之后的灵魂,真的存在么?卡根教授并没有给出最终答案,毕竟对神学家来讲,灵魂毫无争议是存在的,但如果让他们把灵魂活生生的摆在你我面前,恐怕没有人能做到,连上帝都一筹莫展,为什么人类看不到灵魂的存在,为什么死亡之后,好人真的能升上天堂。这时候,物理主义者就会沾沾自喜,看到了吧,没有事实依据的存在,一切论述都是幻想和意识形态,是形而上学,卡根教授又提出一个悖论,数字问题,人类都知道阿拉伯数字,却无法描述清楚阿拉伯数字所代表的物理含义,数字是不具有物理含义,但数字是构成物理含义不可或缺的元素。想必这些很有趣的哲学思辨,会给很多人,带来死亡话题的深度思考。

  透过卡根教授的分析,当一个人面对死亡讣告的时候,灵魂出窍的臆想,是否只能存在于想象当中。这是一种可能,但也可能,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人或许只是暂时,无法提供出灵魂存在的有力证据。

  谈及死亡,很多人会充满恐惧,我个人也如此,谁都一样,除非你是神,佛,或者是虔诚的信徒。没人能摆脱死亡的通牒,没人绕开死亡这道关卡。但为什么我们会有恐惧,人到底因为什么而恐惧。没错,人怕死,是本能反应,是对未染指的未来,充满各种幻想和期待,对不能拥有的财富而感到恐惧,对不能触及的美好而叹息,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看做私欲的绞杀,我们太在乎感受和得到的东西,太在意环境的改变,太想拥有更多更多的享受,而享受主义者,就不会这么悲悯,他们会在有生之年,尽可能的挥霍生命的价值,充分享受生命所赋予自己的东西,每一天都是他们的世界末日,所以每一秒钟,他们都会展露最美的微笑,因为他们觉得,这一秒钟的快乐,是为了下一秒钟的离去,而奉送的最好礼物。死亡都不怕的人,还怕苟且的活着吗?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七):从“死亡”开始,打开西方哲学的万花筒

  卡根教授的“死亡”课程作为耶鲁大学公开课在网上流行已久,广受好评。打开这本书细细品读,作者以“死亡”这个话题为出发点,涉及到了西方哲学特别是心灵哲学中众多核心问题,打开了西方哲学的万花筒,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

  整本书总体而言可分成两部分,前九章主要是和”死亡“有关的形而上学问题,后面则是关于”死亡“价值、道德层面的讨论。

  形而上学层面首先讨论的是二元论和物理主义之争,作者首先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物理主义立场,之后进入到灵魂存在与否的哲学思辨,给出了最佳解释推论(即设定灵魂的存在,可以帮助解释某些用其他方法无法解释的事物,以此推论出灵魂存在),列举了感受能力,定性经验,创造力,自由意志,超自然现象等特性,并论证诉诸最佳解释推论无法证明灵魂存在。【第2~3章】对于二元论给出强有力支持的笛卡尔论证,似乎表明心灵是一种可以同肉体分离的且独立存在的事物,作者的反驳涉及到晨星、暮星的可想象性、逻辑的可能性、同一性是偶然的等三个前提步骤,表明笛卡尔论证是可疑的。【第4章】接下来的一章,给出了柏拉图《斐多篇》中2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两个论证由理念本质,单纯性引发,并进一步阐述了用心灵是肉体的和谐这一类比来论证物理主义的可能性。【第5章】

  形而上学层面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个人位格同一性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列举了三种基本理论:灵魂论,肉体论,人格论。【第6章】在否定了灵魂论之后,进而对肉体论、人格论两种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这是全书最复杂的一部分。【第7章】对于肉体论或人格论,死亡的本质是什么,关于死亡的两个惊人言论。【第8、9章】

  至于关于”死亡“价值、道德层面讨论的本书第二部分,较之第一部分更通俗易懂,也略微平淡,就不过多评论了。

  本书的特点及不足:

  1、语言通俗流畅,保持了公开课的口语化特点,随之而来的不足可能就是琐碎啰嗦,但作为导论课也属情理之中。

  2、本书秉承了英美西方哲学重视分析论证的特点,但涉及到的身心问题、个人位格同一性、自由意志等都是极其困难的问题,导论课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更进一步挖掘背后的形而上学问题。

  3、翻译延续了原著的风格,比较顺畅,虽然对哲学术语的把握有时不太精确,但瑕不掩瑜,不影响阅读。

  最后挑几个错别字的问题,P45中”分量“应为”份量“,P73中”杨绎“应为”杨绛“——这个错误不应该啊,呵呵。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八):关于死亡

  这是一本哲学著作,它摒弃了人类复杂的情感和宗教信仰给出的权威答案,从一个纯粹理性的角度,围绕诸多关于死亡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我们去审视、思考、触碰死亡,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去生活,或许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向死而生”。

  当然,人类有着丰富的情感,面对死亡,终究不是仅仅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便能够认知和掌控的。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九):让我们共同生活,然后独自死去

  也是有感于最近,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陪老人吧。上了岁数的人,心都很静,唯有自己也沉下心来,才能在日常的絮絮叨叨里看到新的风景。有时候不发一语安静聆听,本身也是一种陪伴。恍惚间似乎亲历了“口述历史”,土改长征、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文革批斗,谈及过往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再亲近的人啊也不会想到在封面之下到底有多厚重。感触之二,便是从未想过,人可以离死亡那么近。倒不是说外公外婆暮气沉沉老境颓唐,恰恰相反,他们年至耄耋却从不讳言死生之事,反复说要树葬或者海葬。不求后世,活在当下。书里有句话说的就是他们吧,“让我们学会共同生活,然后独自死去”。拉着那双已经瘦到干瘪的手慢慢按摩,有些东西不敢多想,但也知道该来的总也会来。于是无比珍惜每一天的相聚,看到穿了新衣服就笑着说“大美女 看镜头”。希望当我回来一切安好,还有人在这里和我轻轻地聊天,说起幼儿园的事儿都如数家珍。

  ————————————————————————————————

  言归正传。逛书店时竟看到了“贝小戎”,最早在豆瓣关注的友邻。无巧不成书吧,也是很早就在网易公开课上见过这坐在桌上授课的老师,那架势简直就是在说,嗨伙计,让我们玩玩逻辑,谈谈死亡~

  如果“凡事都有可能”,那会不会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要说“没有事是绝对的”,那这句话本身不已经是绝对的了么?史上最有名的刺客不也是最失败的刺客?如果灰姑娘的鞋是完美合脚的,那为何跑步时会掉在地上?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人这样的肉体(We are bodies that are people.)我们永远无法设想一个脱离肉体而存在的微笑。

  “二元论者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的联合:一种肉体和灵魂的三明治。如果人是一种联合,如果人是对的——灵魂加上肉体——那么当你毁掉肉体之后,你不就毁掉了这个人?毕竟,当你毁掉了成对的东西中的一部分,这一对就不再存在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最终不能从我的肉体死亡中真的存活下来,哪怕我们假定二元论是真的?”

  有关论证。用最朴素的三段论演绎法即可进行,但每个条件的成立与否、条件与结论的内在关系都要反复检验。所以在探讨“个人同一性”的命题中,无须证明灵魂是不可能的,只需拆穿那些支持灵魂的案例。当然物理主义者可以这么说“个人同一性的关键在于肉体,保持个人同一性就在于保持肉体同一性。”而肉体论的最佳版本是大脑版本。即便灵魂并不存在,我们也不必认为肉体的同一性才是个人同一性的关键。从而得出,根本要义在于人格同一性。

  根基选择。在权衡肉体论(The Body View)及人格论(The Personality View)的章节,收尾时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我们最初本能地想到,物理主义者可以相信死亡不会剥夺走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一方面,如我们看到的,如果物理主义者接受了人格论,那么就算是肉体的死亡也不能让死亡在逻辑上成为必然。仍然有可能的情况是,人格还会继续存在,因此还会存活下去。另一方面,即使物理主义接受了肉体论,一旦肉体死去,个人就不复存在了。尽管如此,仍然会有一个人拥有与之足够相似的人格,这可以给予其重要的一切。好不容易理清了这段绕来绕去的表述,作者最后一句简直让人炸毛“事实上,我自己并不相信那些神学上的可能性。我不认为死后会肉体复活,灵魂会被移植。而死亡会是最终的结局,是我的终结也是我人格的终结。”——看了近万字的长长推理,敢情两个理论没一个站得住脚啊啊啊。

  啃了一个月才算全部读完,不过物有所值(当然论证中的举例再简练些会更好)。要说收获,除了重新思考了一番本以为是理所应当的命题,还有便是对reasonable doubt多了一份笃信:对每个前提都可以提出质疑,只要有合理的科学或哲学依据。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读后感(十):帮我们重新审视生命中惟一确定的事情——Leo鉴书147

  对生命而言惟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与此相对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思考和面对的事情,基本没有之一。本书帮我们重新审视死亡,看完之后虽然不会马上对自己早晚将离开这个世界非常释然,但是会让我们相对轻松——可以从哲学角度再次理解这件事。

  首先,永生未必是件好事。可以肯定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怕死,估计是因为担心死后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儿女的成长,爱人的欢笑,美好的生活。接着似乎永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不错过很多事情。书里告诉我们,永生未必好,有时可能反面是一种比较差的选择。我见过类似例子,以前邻居家有个老奶奶活到100多,儿子、女儿都过世了,跟重孙子生活在一起,到后来谁都不熟悉,找不到人说话,只是活着——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生命价值有限,虽然很长。这还只是活得长而已,如果身体很差,永生绝对是种诅咒——能看事,但什么都做不长,再长可能连看都看不见。如果做同一件事儿100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想想还不如直接挂了算了。

  其次,有时选择自杀未必是件坏事。在几乎所有宗教里,自杀都是大罪。只有神有权力给予和剥夺生命,凡人自杀就是在亵渎神。本书给出的观点是:有时自杀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比如:人生的质量是个相对恒定的数,在后半生的某一时点,质量很可能下降到0以下(就是很痛苦,生命质量很差)。如果完全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此时自杀是个选择。因为再往后活会拉低整个生命的质量,会让自己从精神和肉体上都始终痛苦——这也许就是生不如死。之前有个朋友提过“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观点,也与此类似。有质量的活着,也话才能活出意义。

  我虽然没有看网上shelly kagan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但借助本书我对他的观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挺好。

  最后想说的是,本书不是休闲读物,您要是想找什么精神动力的话,建议直奔鸡汤。本书充满着严肃的思考,深入的论证和读起来需要反复想才能领悟的观点。

  以后我再有死亡恐惧(每隔几个月有一次),除了看《直视骄阳》之外,就是看这本《耶鲁在大学公开课:死亡》。这两本书能帮我面对死亡,迎接命定的结局。

  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