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历史的碎片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历史的碎片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2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历史的碎片的读后感10篇

  《历史的碎片》是一本由张鸣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碎片》读后感(一):黑居易:7岁的光绪为什么闷闷不乐 ——评张鸣著《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7岁那一年,有一个日本小孩开始了在丰臣秀吉家做人质的生涯,每天早上他都要把丰臣秀吉的鞋抱在怀里捂热,以便丰臣秀吉起床后马上就穿到暖和的鞋子。尽管侮辱是每天的家常便饭,他一直逆来顺受任劳任怨,小心翼翼地伺候丰臣秀吉。13岁,他被丰臣秀吉放回了家,日子平平淡淡,似乎对丰臣秀吉没有任何的怨恨之情。后来,丰臣秀吉死讯传来,他马上带人,冲到丰臣秀吉家,把丰臣秀吉家所有的活物杀得一个不留,最后统一全日本。他就是德川家康。

  7岁那一年,有一个中国小孩在紫禁城做人质的生涯已3年有余。有天,他的师傅翁同龢要请两个月的假,回籍办事,他情绪十分低落,不愿与人说话。随后的两个月里,没了师傅的陪伴,他始终闷闷不乐,无心学习,连读书声也没有。等到翁同龢回京,他拉着师傅的手,高兴眼泪直流。翁同龢心痛得老泪横流。10年后,他在泱泱大国刮起了一阵变法图强的飓风。又10年,他时而被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时而被“母后”带到消夏之地颐和园的玉澜堂。他就是光绪皇帝。

  难道,冥冥之中性格决定命运。德川家康,隐忍多年,终于熬出头了。光绪皇帝,喜怒显于色,总是让“亲爸爸”不放心,竟然熬不过70多岁的慈禧太后,先于太后一日魂归深宫。做了十几年的笼中鸟,光绪从祖宗那里继承过来的家国志向并没有被消磨掉,总想着太后早日放权,自己也好放手一搏,整顿山河。18岁那年,他面对众多的秀女,竟然感到惶恐不安。得到“亲爸爸”的首肯,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人,他满心欢喜地走到珍妃面前,太后的咳嗽声传来,他不禁颤抖。

  1898年6月11日,27岁的光绪终于鼓起了平生最稚嫩的勇气,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时过境迁,人们始终不能迈过耿耿于怀心理坎,不愿意原谅慈禧横插一杠的祸害,不愿意相信年轻有为的光绪被打败。

  张鸣教授在新书《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发出沉重的叹息,感叹光绪与康梁维新派政治上的幼稚,进而大胆设想:“同样是奉旨变法,假如当年维新派不是捧光绪,而是捧西太后,情况将会怎样呢?”“1901年以后的事实证明,只要不触动她的权力地位,也深知可以走得比光绪当年还要远。”(《西太后想要的“借口”和不想要的“扎花”》)

  都说历史不能假设,可是历史已经给了慈禧一次假设的机会,只是权力不倒翁丝毫没有抓住历史机会的诚意。历史已经证明,从1898年百日维新被颠覆,到1908年去世,整整10年的时间,慈禧仍然在慷慨激昂地玩虚的,仍然在大踏步地走形式。历史也早就证明,在“同治中兴”的岁月里,张之洞这样的实干派地方大员组成的维新派阵营,难道没有热捧慈禧吗?结果呢,洋务运动最终也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如果人员班底,从政治成熟、实干的循吏张之洞,换成政治幼稚、清谈的国士康有为,慈禧最后十年的“变法”更无不失败的道理了。

  我相信,在1898年的关口,不仅康梁维新派其实别无选择,只能坚决与慈禧决裂,而且任何希望变法图强的仁人志士,都不可能选择政改败绩累累的老太婆慈禧。明摆着,慈禧是一个错误项。

  可悲的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康梁没有认清形势,选择老骥伏枥待来日,而是仓促上书,寄希望于懦弱无能的傀儡皇帝。更可悲的是,在韬光养晦的日子里,光绪没有认清形势,选择养精蓄锐待来日,而是仓促变法,起用一些夸夸其谈的热血中年。

  这对君臣,实是对悲催冤家,彼此祸害。这次变法注定是一场自杀式的宫廷政变!从变法的那一天起,失败就已经注定了。变法第五天,慈禧太后便免去光绪的师傅翁同龢的一切职务,将之驱逐回籍,又任命自己的亲信荣禄署理直隶总督。这时候,光绪和维新派在做什么呢?七月中旬,光绪下诏裁撤詹事府、太仆寺、太常寺等中央衙门和地方部门,据时人描述,“群焉如鸟兽散,衙门内不见人迹。”

  两相对比,高下立见,结果了然。慈禧老谋深算,总在唱红脸,笼络人心,培植势力,确保京师在自己的掌控中;而光绪幼稚鲁莽,总在唱黑脸,拼命得罪人裁人,不知道争夺人事权和兵权,丝毫没有实权的亲信。直到慈禧太后要发动总攻前夕,光绪才想到,临时提升荣禄的下属袁世凯为侍郎,晚矣。一个揽权成性、精于权术的垂帘太后,与一个徒有雄心全无谋略的少年皇帝,终于在1898年忍不住相遇了,火拼了,这真是大清子民的不幸与悲催。

  政治改革,表面上是制度、办事效率的改革,实质上是人事关系、利益的变动。任何政治理想的实现,需要以利益为诱饵,以亲信官员为支撑。没有利益驱动,没人愿意跟着干;没有亲信官员打头阵,事业无以为继。在维新过程中,光绪本无实权,却不断树敌,将自己置于官员的对立面,焉能不败?

  张老师则想得更深:“有太多的教训证明,在中国的变革中,想凭借喜好和道德倾向来行事,十有八九是要碰钉子的。”我想,这话不仅是对康梁维新派发出由衷的痛惜之情,想必也寄寓了许多当下的期许。

  在一个大而无当的国度,利益纠葛、社会矛盾交织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社会共识的形成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向左转的人,幻想均田地,打倒富人资本家,共享公平的天下。向右转的人,幻想学得民主真髓,播撒到神州的每一个角落,让自由阳光拍打每一个幸福的脸庞。他们或许都觉得身负天下兴亡之责,高举神圣为民的道德旗帜,欲以满腔热血荐轩辕,然而,不论向左向右,谁能避免一厢情愿地追梦,却忘了留心脚底下的石头子呢?

  (黑居易)

  《历史的碎片》读后感(二):每周一书《历史的碎片》

  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教条主义的历史课本和论文,这样的一本类似于随笔的小书读起来倒是神清气爽

  作者没有什么主线,只是在清末和民国之间选择一些有意思小故事来述说,夹叙夹议,陈述自己的观点,这种类似历史随笔的文风也算是比较时髦的做法了。

  读这样的书,是没有压力的,甚至可以随手一翻的,但问题是,读完之后缺乏发现自己也记不得到底讲了写什么。可能是清末民国实在是信息量太大了,也实在是太复杂了,难以可见一斑

  有的时候也真是蛮矛盾的,如果你正说历史吧,那会是相当枯燥无味的,但如果戏说的话,又会让人质疑其真实性。这种笔记性质的散文倒还算好,既有正史的考据,又显得不是那么乏味。

  清末民国实在是我们历史上文化方面最为开放也最为辉煌的时期,乱世下自然有好多可以讲,希望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有2/3的续集,这样我们就可以细细品味了。

  《历史的碎片》读后感(三):旁敲晚清,侧击辛亥,历史余音犹未了

  在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年之际,重读这段历史,可谓适得其时。其间的庞杂纷乱、因果纠结,读来只觉五味杂陈、望文兴叹。

  本书作者张鸣自谦治史是“半路出家”,这是实话。然而早年学农业机械的背景,却令他看问题更加理性。近年来连续发表文章大多集中在晚清、辛亥到民国时期,这中间登场的人物众多、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大有小、涵盖的文学题材更是可轻可重,俨然是要书写一个庞大的百年变革大系。

  一般认为张鸣的历史写作,介乎学术与通俗之间。我认为这种“之间”更偏向于正史清源型的写作:既非《明朝那些事儿》般卖弄历史、或者“百家讲坛”式的浅入浅出,也不是正襟危坐坐而论道、或者故纸堆里觅苍黄,而是从不计其数的文史材料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挑出大量的细节来组成自己的观点,潜入史实最深处,用事实说话,反思历史神话、化解革命符号。所以读《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等著作,会让人耳目一新、又心服口服。而这其中尤以《辛亥:摇晃的中国》正面描写了辛亥前后的大格局大潮流,“看透枪杆子、了解锄把子”,力图还原一个时代的真相。

  而这恰好和本书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起前作凌厉的正面直击,本书选择了颇为柔和的“侧击”。名为历史随笔,则书中每每搜寻古中华没落文明的幽暗处,补阙拾遗,从人物、事件的侧面甚至背面入手,着力挖掘史料中含糊的细节。而借助所得的吉光片羽,某些事实的真相,也渐渐从历史的碎片中还原出来。比如戊戌变法,到底是光绪太优柔、康梁太颟顸,还是慈禧太后太毒辣?如果当时维新派胆大点选择西太后而非光绪,变法会不会更容易更彻底?因为单就委曲求全以维护统治而言,慈禧甚至能比光绪走得更远。可惜维新派人士也有自己一叶障目的盲点,更可惜历史不能重演,种种阴错阳差,导致最终不可改变的宿命,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振兴的机会……

  比起直击的大开大阖,侧击似乎只是小打小闹。一个个小事例,一桩桩糊涂案,只是辛亥大背景下的一抹淡彩。但是这一笔又一笔的涂抹,却同样标示出中国近代史的走向。在张鸣的笔下,其逻辑性之严密并不亚于大部头的鸿篇巨制

  不若日之直视,而取月之折光。这或许就是他所要达到的隔山打牛、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了。

  纵观浩如烟海的史实,从辛亥之役解读百年中国政治动荡的缘由,巨笔如椽,写尽大变革中的复杂国民性。

  从“帝师”王闿运、“顽童”吴稚晖、“政治病人”章太炎,到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从暗杀与炸弹、革命与保皇,到立宪与新政……写人,更是写事写史——历史的沉疴皆由此定,当代的命运皆由此起。

  此外,透过这本小书,张鸣的治史风格也更加成熟而明朗。

  首先,他始终坚持材料、事实和逻辑相结合,绝不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其次,坚持寻找自己的声音,盲从则暗、兼听则明,绝不人云亦云。第三,观点犀利、文笔恣肆、语言生动,夹叙夹议,力争有思想的同时尽量好读易懂。

  这正是我们所纪念的辛亥革命的重要特征——开启民智、唤醒民主。

  (原文发布在央视网络:http://blog.cntv.cn/17605957-2952475.html)

  《历史的碎片》读后感(四):太监的酱缸搬不动

  晚清的宫廷中,太监们都忙着搞副业、挣外快,皇帝每顿饭必须上100多道菜,吃不了的,都被偷偷地拿出去变卖。

  宫廷的每次祭祀,都要用饽饽,这些精致的糕点被撤下后,是做酱的好原料,可酱在发酵过程中颇有异味,这酱缸偏偏安放在大臣们等待上朝的南书房附近,其臭熏天。官员们尚可忍耐,但等待觐见皇帝的外国使节消受不起,屡次提出抗议。

  该不该撤掉酱缸呢?皇帝看不到,大臣又不敢惹太监,而太监们又怎肯向洋人低头?于是,皮球在官僚机构中踢来踢去,为了安抚洋人的情绪,每次好言抚慰,还给他们备酒备零食,可那些酱缸,却总也撤不去,臭气顽强地传承下来,直到满清灭亡。

  曾有多少人带着梦想与坚持,认真地投入历史,可他们最终留下的,却是笑话,将这些笑话集合在一起,就是张鸣先生的这本有趣的文集了,它告诉我们,除了意义价值之外,我们还有另一种看历史的方式。

  坚硬的酱缸的背后,是人性的博弈,是传统与现代的对抗,是文明与反文明的竞逐。对于太监们来说,酱缸是他们尊严的标志,谁也不能动,他们的自我借着它的臭气,在空中弥漫着,人们路过时的每一次皱眉,都给他们带来了满足感。

  因为,太监们是一群被无视的人,他们知道,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在耻笑着他们,那么,与其隐忍,不如让暗藏的敌意公开化。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权力炫耀:只要有权,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就可以将一切规则踩在脚下,就可以使出最不堪的手段来。

  每种文明的幽暗处,都会有人性恶的阴影,它们沿着制度的罅隙,放肆地生长着,文明在发展,野蛮也在发展,遗憾的是,太多的时代中,野蛮甚至显得比文明更有竞争力。

  一个巨人的倒下,一定源于它自身的腐败,当它有臭味而不自知,即使知道了也去不掉时,那么,崩溃就是它无法摆脱的结局。每个健康的人都希望有干净的空气,然而,臭味的背后,也有主人在护佑,他们也在全力以赴努力着,于是,以庄严的借口,人们落入了悲剧之中,然而,回过头来盘点这一切,却是出色的滑稽。

  张鸣先生的文章汪洋恣肆,语言生动,能给读者以无限回味。历史荒诞的一页已经翻过,但其中的教训,不应忘却。

  文/唐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