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獨六講》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獨六講》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獨六講》的读后感10篇

  《孤獨六講》是一本由蔣勳著作,聯合文學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350元,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獨六講》读后感(一):《孤独六讲》读书心得与笔记

  《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第一次听了音频的文件,很受触动,又专门找来文字版细细阅读,内容和音频的文件有很大的次序上的不同,少了音频文件六讲的简练,可是却更丰富,无论是听音频还是读文字稿,始终让我处于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中,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和孤独相处,却不知道孤独竟然有这么多的意义和内涵。

  在文中,被打动的故事很多,尤其以“暴力革命”一章里面,关于林觉民和秋瑾革命的故事最让我感动,大概中学的时候就学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关于秋瑾,更是不断的看到和她相关的文字,他们在我的心里,就只是用于为天下先革命者,我并不知道林觉民是新婚之后走向的革命,生活富裕的他每天走出门看到路边饿死的人、被官吏毒打的人,感觉有诸多的“不忍”,所以决定对清朝腐败的政府做一个革命,他在最后留下了《与妻诀别书》,告诉妻子,他之所以选择革命是要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悲从心起,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忍”才会有的行动,这其中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不安于自己幸福,而要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这是何等的勇敢和气度!秋瑾原本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并嫁了一个好人家,同样是因为“不忍”,因为要唤醒国人,毅然选择去了日本留学,参加了同盟会,写出:“千金不惜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劝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样的充满豪情的诗句,如此诗句的背后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心忧天下,不畏死亡的真女子,她最后选择了自杀式的革命并最终英勇就义,暴尸街头。看到他们的故事,我的心感觉始终都在流泪,我们只是不断的学习这些革命者的故事,却忘记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家有爱的人,他们的牺牲其中有那么多的是因为心中的“不忍”,“不忍”自己幸福的时候,其他的人在受苦,“不忍”自己的觉醒未曾唤醒这个社会,或许这一切的不忍是来自于使命,但是也正是如此前仆后继的革命者用生命在唤醒着后来的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我们读不懂街头混混,或者飙车一族的思想,但是蒋勋却读懂了这些毕业于放牛班孩子的渴望,飙车不过是他们精神饱受孤独后的一种体现,他们也想让社会知道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看完他们的故事,似乎那些呼啸而过的摩托,那一脸愤怒和嚣张的年轻人在我眼里不再那么令人厌恶。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我们读不懂的故事,当真的走进,才发现所有的故事都会有打动我们的元素,只是在这浮躁的社会,有几人愿意去倾听,愿意去了知?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革命的孤独,如普罗米修斯把诸神之火送到人间而饱受巨鹰啄食之苦;读到如荆轲般的侠义的暴力孤独,明白所谓暴力孤独在历史上的意义,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明白司马迁的孤独,明白《史记》的意义。读到中国永远被捆绑的伦理孤独,读懂蒋勋和我们这一代一样成长路上的关于性欲的孤独。无论是哪一种孤独总是充满悲怆的意味,却又那样如同烈士赴刑场般壮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孤独始终扮演着革命的角色,人类也唯有在孤独的状态下才能有伟大的思想,在庄子的哲学里,明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一个人活着,孤独地与天地精神对话,不是和人对话,只有在孤独的状态,才能领悟天人合一的状态。

  记得我们几年前看的电影《阿凡达》,在那里面人和人无须太多的语言,只需要两个辫子一对上,所有的信息就通过心神传递了,而最近的印度电影《我的神啊》那位来自星星的小伙子只需要和任何人手掌相连,便可以获知全部的知识,这也正是书中所说到的: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这本书的通篇都在讲孤独,让人对孤独充满深深的敬畏,伦理上的孤独令人悲伤无奈,语言上的孤独让人领悟沟通的重要,革命的孤独让我们知道任何一次的革命都会充满痛苦和血腥,暴力的孤独反而总是让我的眼前挥之不去侠客仗剑走天涯的悲怆,无论是哪一种孤独,它总是会在那种独自的寂静中带给人们力量,而我们也更相信,这个社会要有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唯有孤独者才会有思考性,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我们都一样,孤独方可思考,唯有孤独才是思考的开始。唯有思考才会有变革和力量。

  读书笔记:

  当心灵一旦不再那么慌张地去乱抓人来填补寂寞,我们会感觉到饱满的喜悦,是狂喜,是一种狂喜。就像气球,被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气体充满,整个心灵也因为孤独而鼓胀了起来,此时便能感觉到生命的圆满自足。孤独圆满,思维得以发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留念、没有执着才能生出慈悲心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非常典型的儒家思想,没有人敢特立独行,大家都遵守着「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儒家思想歌颂的是一种群体文化,我要特别申明的是,并不是认为歌颂群体的文化不好事实上儒家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一定和群体有关。所谓的群体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一些规则,社群才能有其生存的条件,特别是在穷困的农业社会中。而特立独行是在破坏群体,就会受到群体的谴责。

  这是在巨大的儒学传统中的异端,不过这个了不起的声音始终无法成为正统,只成为文人在辞官、失意、遭遇政治挫折而走向山水时,某一种心灵上的潇洒而已,并没有办法形成一种完整的时代氛围。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

  孔子好不容易有个特立独行的学生,问他死亡是什么?马上就挨骂了:「未知生,焉知死」,可是,怎么可能不问死亡呢?死亡是生命里如此重要的事情,一个文化如果回避了死亡,其实是蛮软弱了。儒家文化固然有乐观积极、奋进的一面,但是我觉得儒家文化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始终不敢正视死亡。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如果我们用先入为主的善恶观去要求文学作品要「文以载道」时,文学就会失去过程的描述,只剩下结局。我从小受的作文训练就是如此,先有结局,而且都是制式的结局,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地,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一个有入有出的文化结构,才能让语言有思辨的能力,惠能就是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思辨性,使他对于语言、对于佛法的存在,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始能回到自身去思考佛法是什么?语言是什么?惠能在逃亡的过程中,连五祖传承给他的衣钵都弄丢了,后来躲在猎户之中,猎户吃肉,他就吃肉边菜,打破了佛教茹素的清规,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自知心中有法,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了。

  我很喜欢经历过文革那一代的大陆学者,他们所拥有的不只是学问,而是学问加上人生的历练,纠结成一种非常动人的东西。有时候你看他装疯卖傻,圆滑得不得了,可是从不随便透露内心里最深层的部分,你无法从他的表情和声音里去察觉他真正的心意。

  我想说的是一种语言的孤独,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就像上一篇所提及,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同样地,当语言具有不可沟通性的时候,也就是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如炒豆子一样,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什么不切实际梦想?没错,就是不切实际,因为青春如果太切合实际,就不配叫作青春了。因为青春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梦想的嘉年华。

  庄子长期以来保持一个高度,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他几乎从未成为文化的主流,大概只有在魏晋时候昌盛一点,其重要性亦不如儒家。可是他追求个人的解放、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个人在孤独里的自我觉醒,都是非常重要的思维。

  《孤獨六講》读后感(二):孤独的反思

  第一次知道蒋勋,是默存同学送给我的一本《蒋勋的卢浮宫》。我对西方美术完全没有了解,这本书一开始我也很不以为然。蒋勋用他自己的美学视角,写的一本卢浮宫导游书。读一遍下来我一直以为蒋勋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因为他的文字就像是一个人在你身旁慢慢说话,没有任何艰深难懂的地方,把我所以为很难懂的美术讲成了一个个平常的故事,不夸张也不造作,有一种原来美术是这样来理解恍然大悟

  后来,开始慢慢听《蒋勋说红楼梦》,才知道他原来主要是研究文学。也多亏他,我才意识到《红楼梦》是多么精彩而伟大的小说,以前走马观花的阅读失去了多少趣味。他讲话,总是觉察不出他的年龄,常常诧异怎么年轻人的心态他这么懂。我几乎和上一辈的人没有过深入的交谈和对话,但读蒋勋的文字就常常很高兴,觉得上一辈的也有有趣的,懂我们的人。

  毕业旅行去了台北,在诚品书店找到了《孤独六讲》,便买回来读。陌生的竖排繁体的排版,读起来却没有什么障碍。我记得一个大学同学,常常在地铁上读竖排的漫画书,他说竖排最适合在地铁里看,因为可以一只手拿书左右滚着看,另一只手可以去扶扶手。

  书的开头一段是坐在诚品书店里读的,里面写到他常常看到报上的新闻,会想到当事人的心里的孤独,全世界都在谈论你,却没有人愿意去你的心底看一看的感受,是多么巨大的孤独。当时我特别惊讶,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会想要去理解别人内心的孤独感,我从来没对人说过,却在这本书里读到了。这本从头读到尾,这样的感觉都一直伴随着我。

  蒋勋是赞颂孤独的,他一开头就说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在情欲孤独里,他认为青少年时期必须经过一个孤独的阶段,必须在这个阶段里感受到完整的自我,才能发展出完整的感情

  “当你在暗恋一个人时,你的生命正在转换,从中发现出完美的自我。”

  他提到,儒家文化一直以来是阻挡孤独和完整自我形成的最大障碍,这种集体主义的思想抹杀了独立个体的感情,不允许孤独存在。我接受我的情欲孤独,是因为我的感情要代表我的自我,而不要去代表社会所认同的我。

  语言孤独让我感到害怕,你看见一千张嘴在那里说话,却没有一只耳朵在听。你发出了声音,却永远地消失在无尽的黑暗里。

  “看一本小说,不要看它写了什么,要看他没有写什么。如同你听朋友说话,不要听他讲了什么,要听他没有讲什么。”

  我每次放假回家,都不愿意和父母去饭后散步,不是因为我懒也不是因为不愿意陪伴父母,而是我不愿意每次遇到父母的朋友我都必须毕恭毕敬地打声毫无意义的招呼。语言的孤独在于我们嘴里的话都没有了意义,只有马斯洛需求层次最低一层的寒暄。最近班级聚餐时,邻座坐着一个和我气味相投的男生,和他很有话聊的时候,语言仿佛才有了意义,不是室友碎碎念周末进城见了谁吃了什么的话,而是平时的孤独感仿佛有人可以理解。

  革命孤独对于我是全新的话题。大概是被应试教育荼毒的原因,一提起革命我就老是想起高中的历史课本,里面一本正经告诉你革命伟大在哪里,我们该如何感恩,却从没有提起过革命者的思想,他们为何会在年轻时为革命献身,他们理解的革命是什么?读了秋瑾的故事,理解她的内心,才会体会其中的感人,才会觉得会掉下泪来。他们从时代走出,将生命置之度外的超脱,是他们背负的巨大的孤独。蒋勋提到了托尔斯泰临终前留下的一封信,信上说:

  “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要土地上所有的农奴恢复自由人身份。”

  他写到:

  “我觉得这是托尔斯泰最了不起的作品,他让我们看到革命是对自己的革命,他所要颠覆的不是外在的体制和阶级,而是颠覆内在的道德不安感。”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这些作品之所以令我着迷,是因为它在颠覆一些我不认同的东西,说出了我想说出的话。

  暴力孤独说的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暴力,因为暴力的形式有很多,语言可以是暴力,感情可以是暴力,爱也可能是暴力。暴力是一种美学,因为暴力的源自于我们生存的本能,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中保存在了我们基因里。蒋勋用他的一篇小说《妇人明月的手指》的创作来说明文明社会中的暴力,这本小说读来让人不寒而栗,手指被砍断的暴力反而并没有大学生,出租车司机,警察的表现更让人害怕。而这是法律所不能管辖的暴力,也是我们所有人无时无刻无意识会施加的暴力。

  “当你强势到某一个程度时,你不会意识到强势到了某个程度,不管是阶级,国家或是族群,本身就会构成暴力。但要产生这些自觉,并不是那么容易。”

  蒋勋认为思维孤独是最大的一个孤独,因为思维孤独是最难以坚持和保留的。我们的儒家文化里没有哲学的思辨,只有已经规定好的是非伦理。我常常会质疑很多周围朋友的观点:比如女生不用太努力,比如什么年龄一定要结婚要有小孩,还有些是我还不敢说出来的观点。而这样的讨论往往会归总到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熟语,放佛几千年传来下的话一定没错似的,我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我佩服那些敢作那0.01%的人,害怕永远只做99.99%的人,就像书里说到在某个特殊时期,

  “有人讲说要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你先不要动,先观察,然后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这样讲的话,你就开始这样子讲,然后你千万不要变成那样最后的几个和最前面的几个,因为可能倒霉,靠错边就不好了。”

  不知道这一段在大陆出版的书里有没有被删去呢?还有一段很喜欢的话:

  “孤独一定要慢,当你急迫地从A点到B点时,所有的思考都停止。生命很简单,也是从A点到B点,由生到死。如果你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你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快速地从A点到了B点。难道生命的开始就是为了死亡吗?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与孤独相处的时候,可以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生命的过程会不会更细腻一点?”

  伦理孤独是很多时候让我感到痛苦的部分,因为我对这个社会的伦理划分的方式并不满意,或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可以有自己的伦理选择,才能谈得上个人的完整。蒋勋是这样说的:

  “我一直期盼我们的社会能建立一个新的伦理,是以独立的个人为单位,先成为一个可以充分思考,完整的个人,再进而谈其他的相对伦理的关系。”

  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会对《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费尔明娜和《归来》里冯婉瑜抛开子女的爱情感到伟大,是因为我认为的爱情,是纯粹的,抛开伦理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亲子观的。我向往的是不带有伦理的感情,那种自由,透明,没有束缚的表达,而不是伦理关系下迎合社会的结合。

  这本书谈论的是个人,个人的思想,个人的孤独。同样是谈论人,却比上课学的那些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更有用,更打动人。作为社会人,我们通常关注的和在社会关系网中和别人的连系的那些表示关系的边,却忽略了人首先是作为独立的点的存在,才会发展出边。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和别人的独立性,忽略了在社会中我们的孤独,让孤独变成不可以谈论,不可以表现,不可以赞颂的东西。但我们需要孤独,需要它来使自己更完美。整本书讲到的是我们作为社会人的悲哀,作为社会人的孤独。情欲,革命,暴力等的本质都是孤独。必须承认孤独,才能成为社会人。蒋勋在伦理孤独的最后说:

  quot;期盼每个人都能在破碎重整的过程中找回自己的伦理孤独。"

  希望我能在破碎重整的过程中找回自我。

  《孤獨六講》读后感(三):孤独与社会

  读完孤独六讲,一时未能完全消化。待慢慢品,日后有机会再来翻阅。这是个有故事的,认认真真对自我进行审视的学者,以身边的经历和见闻的故事去反思、深挖社会潜意识里的梦碎和突破。他将人类普遍的一种情感-孤独,暴晒于日,研磨成粉,供人咀嚼。

  我们常常听到的狂妄之语,便是一些文青对孤独的自我的标榜:无孤独,不浪漫。这些如果说只是一种感官上的体验的话,蒋勋老师则将孤独的根源和孤独的相关因素娓娓道来。没有轻狂和矯文造字,用身边的故事串联起来,质疑,思辨,深入浅出,讲的明明白白。《舌头考》、《热死鹦鹉》《因为孤独的缘故》这些故事情节的新颖和独到之处,在于看似有些光怪陆离,但却依然描述的是那种无法言尽的社会里的孤独者的悲剧。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再到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按照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的孤独,从易到难,从外在的感官体验到内在的思维和伦理。正如蒋勋所言,这是一本孤独者的书,而在台湾绝大部分是没有思辨能力的。他,作为一个社会的美学研究者,他是十分的推崇社会中那百分之零点一的人的离经叛道或者孤独的出走。因为正是这些孤独的人的出走为社会旧有的生活方式打开里一个缺口,给予更多的人反思我们为什么而存在,自我的生活意义是什么?孤独在美学中成为身着凤冠霞帔,颇具魅力和姿色的佳人,令人着迷和崇拜。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孤独者却往往是失败者。因为孤独的本质是死亡,注定了被群体的共识所压迫。

  然而孤独,确是人自我觉醒和奋起的起点。没有孤独的自我认知和了解,人永远走不出庞大的社会虚无感带来的内心空虚。而读完孤独六讲,一时未能完全消化。待慢慢品,日后有机会再来翻阅。这是个有故事的,认认真真对自我进行审视的学者,以身边的经历和见闻的故事去反思、深挖社会潜意识里的梦碎和突破。他将人类普遍的一种情感-孤独,暴晒于日,研磨成粉,供人咀嚼。

  我们常常听到的狂妄之语,便是一些文青对孤独的自我的标榜:无孤独,不浪漫。这些如果说只是一种感官上的体验的话,蒋勋老师则将孤独的根源和孤独的相关因素娓娓道来。没有轻狂和矯文造字,用身边的故事串联起来,质疑,思辨,深入浅出,讲的明明白白。《舌头考》、《热死鹦鹉》《因为孤独的缘故》这些故事情节的新颖和独到之处,在于看似有些光怪陆离,但却依然描述的是那种无法言尽的社会里的孤独者的悲剧。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再到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按照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的孤独,从易到难,从外在的感官体验到内在的思维和伦理。正如蒋勋所言,这是一本孤独者的书,而在台湾绝大部分是没有思辨能力的。他,作为一个社会的美学研究者,他是十分的推崇社会中那百分之零点一的人的离经叛道或者孤独的出走。因为正是这些孤独的人的出走为社会旧有的生活方式打开里一个缺口,给予更多的人反思我们为什么而存在,自我的生活意义是什么?孤独在美学中成为身着凤冠霞帔,颇具魅力和姿色的佳人,令人着迷和崇拜。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孤独者却往往是失败者。因为孤独的本质是死亡,注定了被群体的共识所压迫。

  然而孤独,确是人自我觉醒和奋起的起点。没有孤独的自我认知和了解,人永远走不出庞大的社会虚无感带来的内心空虚。而那些慌忙仓促着去抓取他人填充内心寂寞的人,却并未能真正的驱赶孤独,反而会被孤独所吞那些慌忙仓促着去抓取他人填充内心寂寞的人,却并未能真正的驱赶孤独,反而会被孤独所吞并。什么是孤独?孤独不是寂寞,孤独是内心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叛和自我开始的树立。没有孤独的体会,便没有自我的成长。所以正视孤独,忍受孤独是人生踏出去的寻求意义的第一步。

  这实在是对年轻人浮躁和热烈的心灵的一种定力和引导。因为孤独是所有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必须要面对的重要人生课程。一旦与爱情有着齐肩的地位,可能更能唤起年轻人对孤独的感受与体验吧。

  社会一词,被概括为群体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组合。百科中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支撑着群体内个体的思维,家庭,情感,伦理道德乃至处世的方方面面。无论情欲,语言,思维,还是革命,伦理,都囊括在社会的体系下,个体常常微乎其微。屈原沿着汨罗江,在司马迁的笔下是“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项羽更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自刎江畔;卓文君眉如远黛,面若芙蓉,为为爱情而私奔,嫁与一穷小子,还差点惨遭遗弃;传统家庭出身的秋瑾,酷爱舞刀,“千金不惜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最终为革命献身。这些微弱的个体都在社会现实里付出里极大的代价,他们是个失败者,出走者。社会与个体的张力如天罗地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不容争辩。所幸的也只有那百分之零点一的个体挣脱罢了。

  说到社会运动,蒋老师必是十分赞成的。无论从美学上,还是年轻人的心灵成长来看,他认为“革命是一种青春仪式”,一种嘉年华。在“革命的孤独”里提到无政府主义创始人,巴枯荣和克鲁.泡特金。这两位俄国贵族都是对旧有的生活环境的反叛,逃亡法国。克鲁泡特金说:“反叛者是对自我生活保持一种不满足的状态进而背叛,并将背叛维持一个高度。”年轻人的反叛是当诗意的梦想碰触社会的沉疴时,拥有的梦想,欲打破的一种暴力孤独。他们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生活桎梏的冲击,是美学意义上人生的绚烂。尽管在革命过程中的诉求也许五花八门,或者为吸引女孩子的注意,或者为了慷慨激昂的年轻人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自我虚荣心的膨胀。我们都不应该简单的一刀切,将梦想的种子直接捻灭。蒋勋老师提到,社会需要给予他们一个出口。与孤独相处,才能学会与己相处,这样方能从而学会与这个社会相处而不被模式化的可能,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

  2014年的两场学运,台湾反服贸运动和香港的占中事件。反服贸是起因于学生对马英九政府在大陆-台湾经济协议的签订;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政治诉求或者经济诉求,也无论该协议是否对台湾的发展真正的有益。学生运动反应的是一种年轻人迷失与社会掌权阶级,伦理控制下的压抑。需要反叛,需要争夺,需要慷慨激昂的,带有身体暴力倾向的表达,去宣泄成长中的孤独。这是蒋老师所赞成的,他认为正视孤独恰是走出孤独的开始,而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他是从一种美学,一种个体式的崒炼,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上个世纪美国20年代,在那个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被称为幻灭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以及二战后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前者这一代是由作家发起的文学流派。他们代表和反应了那一个时代中理想的幻灭感。当大批年轻人,被国家宏大的“民主,美国梦”的口号所鼓动,怀揣者理想参与到世界大战的前线,目睹了武力带来的社会灾难,而所谓民主的谎言被戳破时,他们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颠覆,成为那个时代的孤独者的代表。 他们开始反思,去表现战争的惨烈与痛苦。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和成长。如果说一战幻灭的一代看作孤独者的正视问题,而“垮掉的一代”则代表了孤独者的出走。他们致力于追求与主流价值文化相违背的一切准则,以身厉行,甚至不惜以吸毒,酗酒,进入精神病院,去尝试一切疯狂的事情,这一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亚文化”。若单从美学或者文学上看,垮掉的一代,对美国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若单从美学意义上去讲的话,一切反叛都是对生命的负责和致敬。但是回归到社会,如何去理解反叛与社会的秩序之间的冲突,美学与社会实用之间的对立。秩序应该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意见,彼此尊重。这话是同意的。但是矛盾,冲突的是,如果意见的表达是损害社会其他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的,那这种关于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类的“革命”行为,我们该怎么看?支持还是反对?

  这几乎就变成不同流派之间的争论了,违和和冲突就立即的鲜明了,很少会有重合区域。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所凸显的集体哲学,大一统的思想下个体力量往往是极其低贱的。但是如何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度?是个很难辩清的地带。正如论辩民主与集中,各有利弊,你非要将对方辩的的哑口无言,自己无懈可击是很难的。这如一条路的两个极端,那我们同时都朝向中间去辩,是否能解开死结?冷静独立的思考者如胡适,在上个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风生水起的年代,其作为一个独立学者,所表示的观点至今仍有很多的现实意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人人争自由,若没有独立,有了自由之后仍然是奴隶。”“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为社会争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贯所要求的“自由”,在国民素质尚未独立,人格健全的前提下,自由根本扯不上任何的边。

  社会对于政府对于社会精英群体对于社会民众,都不是铁板一块。庞大的熔炉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国父孙中山所宣扬的启蒙国民的思想,民国时期成为思想文化自由包容的园地。当一国之民之独立与自由的诉求更为炽烈。正如某些文艺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如果25岁以前不是一名共产党,你一辈子不会有希望;可是如果25岁以后还是共产党,你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希望。这里共产党指的是革命。在年轻人对与社会变革和乌托邦的社会梦想需要给予充分的空间,太过于现实和功利准则的判断极易损折一颗年轻的心灵的成长和出走。如果寄托与社会民族素质与社会秩序的纠结,倒不如仔仔细细的,认认真真的开放,包容,独立的思想,育民。

  《孤獨六講》读后感(四):人的宿命是孤独的

  这本书是我最近觉得非常好看的一本,因为他讨论的议题跟我这一年思索的很多东西是一样的。

  书里面讨论了六种孤独:

  內心情感無處可訴的「情慾孤獨」,字句無法溝通的「語言孤獨」,理想未竟的「革命孤獨」,壓迫人性所造成的「暴力孤獨」,哲思考者不為人了解的「思維孤獨」,世代價值交替所造成的「倫理孤獨」

  情欲孤独:

  单身快一年了,从最初的哀哀戚戚,慌慌张张到现在的万般自在。因为想通了一点,那就是——孤独,是一种宿命。

  从剪断脐带的那一刻,你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了。不管是父母、恋人还是朋友,不管感情再怎么深刻,不管多么了解对方,不管生活的多么亲密,你们始终不能融为一体。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太多精妙和无穷的变化。当你把感情灌注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你觉得你和他是一体共存的,但是这仅仅是自我局限为她打破了一段时间而已。

  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地了解另一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完全了解自己。要不就不会有那句箴言了:“最大的智慧不是了解宇宙,而是了解你自己。”所谓“你懂我”,懂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情景下的心情和性格反应。

  父母、朋友、恋人都只能陪你走过一段人生旅途,真正能陪你走完一生的,只有孤独。

  但是孤独又不是贬义词,孤独是个体存的必要条件;是你之所以为你的充分理由。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打败孤独,只能学会跟它和谐共存。它是我们的宿命。

  但是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下,孤独是可耻的。孤独是不合群的表现,是反社会的,是反映了你自身问题的。但是,为了不孤独而积极地融入人群,参加活动,夜夜笙歌。在吵闹的音乐和人群中,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更加孤独了?

  语言孤独:

  我曾经听两个朋友说话,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

  甲:我今天跟男朋友去欢乐谷了!好开心!

  乙:哦,我剪了一个新发型哦!

  甲:哦,我跟你说,欢乐谷最近打折呢!

  乙:是吗?现在剪头发好贵啊。

  虽然这个看似是交流,但是我们只是想把自己心里的话宣泄出去罢了,没有互动的对话更像是独白。

  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via 蒋勋《孤独六讲》

  还有一次,是在《蒋公的面子》主创人员的交流会上面。在场的都是一些北京话剧界的大腕。每个人都急不可耐地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打断别人的发言。

  我当时发了一条状态:“每个人都在絮絮叨叨的说,有几个人在认认真真地听。”

  也许,表达自己的感受比理解他人的感受要简单。但是,你的感受别人能够理解吗?我们就是打着对话和交流的旗帜,以宣泄为目的做独白罢了。

  也许这是我们教育的问题,不管是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影还是参观了一个地方,都鼓励大家谈很多的感受和意义。就像作文的标准格式一样,不管什么东西最后都要强加上一些宏大的我们无法理解的意义。例如中国电影,叙事总是非常宏大,动则帝王将相,中华上下五千年,洋洋得意,夸夸其谈⋯⋯但是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人呢?但是对历史的反思呢?姜文的《鬼子来了》开始反思的时候,却被广电总局给毙了。如果,两个日本人可以管理一百多人的村子的话,那么《鬼子来了》里面反映的,才是老百姓的常态。可惜,我们的抗日剧总是充满了可笑的意淫:飞刀劈鬼子,空手撕鬼子⋯⋯有时候我恨恨地想: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民族,活该以后继续被侵略。

  我们的语言就是这样,华丽而空虚,教条而伪善。在宏大叙事的语境下,往往更让人孤独。

  革命孤独:

  革命者都是孤独的,因为不孤独,他们就无法成为开辟时代的的先锋。例如商鞅,例如王安石,例如谭嗣同,例如罗伯斯比尔等。人们总是害怕改变,安于常态的,只有那些敢于特立独行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例如独孤求败,站在巅峰,哪里能不孤独?

  而孤独又是充满美学意义的。例如霸王别姬,例如荆轲刺秦王。革命者往往没有一个好下场,悲剧总是充满美学意义的。

  暴力孤独:

  暴力是一种 野蛮,我们的矛盾即在于人一旦没有了野蛮和暴力,以为那就是完美的人性了,实情却恰恰相反,人反而开始失去生存的力量。文明和原始,进步和野蛮可能同时并存吗?如何保有暴力,而把暴力转化为美学?——蒋勋《孤独六讲》

  如何对暴力定性?什么叫做暴力?当韩国留学生在校园扫射群众时,我们谴责这一行径;那么美国大兵在伊拉克战场扫射敌军呢?为什么他就是国家英雄?每个人都有暴力的基因和冲动,这也是枪战片、战争片盛行于世,人们热爱高危险运动的原因。而在一般的语境下,暴力是被谴责的,禁止的。所以很多人在压抑自己内心的暴力冲动。

  但是,别人犯过错了,你想要惩罚别人,这算不算一种暴力欲望的宣泄?

  学校不许学生在公共场合打闹追赶,这算不算一种对自身自由的暴力?

  但是,越压抑,报复反弹的越可怕。我们需要的是对自己生命中暴力冲动的一个合理转化。

  “当暴力被提升为美学的层级后,反而是最不危险的状态——不论是性获暴力,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公开讨论能提供一个转化的可能,使暴力变成了赛车、摔跤或者是巴黎街头青少年的游戏场,在这个空间里,暴力合法化了。”

  而且暴力是一种好东西,是生命力的标志,如果缺乏了暴力的冲动,往往就失去了生命力,变得老气横秋起来。就像木心曾经说过:”生命是宇宙意志的忤逆,去其忤逆性,生命就不成其生命。”

  思维孤独

  我们习惯接受结论,却很少去思考结论得出的过程。

  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哲学在检视思维,但不是读哲学的人就叫做有思维。我一直觉得,在大学里面读哲学系,可能读了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基督教哲学,西洋哲学⋯⋯这些只能称为读书,不叫哲学。

  成见包括你的既有知识,你的知识就是你思维的阻碍,因为知识本身已经形成的观念,放在思维的过程中,就变成“成见”。我们说这个人有成见,就是指他已经有预设立场,已经有结论了,所以他的思维也停止了。

  就像罗丹的雕塑一样,思考者是孤独的。

  伦理孤独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章。

  书中说:“道德对人的行为,预设了一个范围,范围内属于伦理,范围外就是乱伦。而在转换的过程中,所有的伦理分类都要重新调整。”

  例如古代埃及,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他们必须兄妹通婚甚至父女通婚。如果跟三代以外旁氏血亲通婚,那么就是乱伦。但是,现在彻底颠覆了。例如曾经的君臣观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慢慢在瓦解。

  什么叫做伦理?什么叫做道德?在我看来,所谓的伦理道德,不属于过去,不属于将来,只属于现在。它只是对这个时代的秩序的一个调整和维护,但是对于未来来说是无用的。所以它是一个变化的东西。就像尼采说过的:“没有道德现象,只有现象的道德解释。”我还是比较欣赏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那就是现象和存在先于理念和思考。

  但是现在很多人只盲目的遵从伦理和道德,却缺乏对它存在合理性的一个思辨过程。而在于我看来,。没有经过思辨过程的东西都是很值得怀疑的。所以我唾弃伦理和道德,但是我有自己内心遵从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很大一部分是和世俗规范重合的。

  其次,我很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

  “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这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我深以为然。道德对内不对外。每天空谈道德的人,一转身往往更加没有道德。例如前段时间喧嚣一时的“海天盛宴”。微博上很多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参与者“荒淫无道”、“伤风败俗”,仿佛自己高尚得不的了似的。但是我始终觉得,那是别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危害公共安全,你没有资格品头论足。再说,评判中充斥着“仇富情绪”,这不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吗?还有陈老师的艳照门。我始终觉得那是别人的私生活,是关上房门自己家的事情。就像,“夫妻两个人在家里看黄片,被警察发现后带走”一样荒唐可笑。被曝光的明星才是被侵犯隐私的受害者。真正应该被批判的应该是把他人隐私兜售给大众的那个始作俑者。但是,舆论却倒向了对明星们的批判,这个让我很讶异。

  大多数人是愚蠢的,只会盲目地被所谓的伦理规范牵着鼻子走,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愚蠢的大多数大多被利用,又是去抵制日货又是去游行示威。被别人利用了而满满地为自己的爱国情怀而陶醉,一群sb。

  什么叫做爱国?国家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叫做日货?别人家的私有财产可以被你侵犯吗?为什么舆论会煽动情绪?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思辨,没有分析,一群暴力的牵线木偶娃娃。

  用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做结尾: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就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

  《孤獨六講》读后感(五):革命孤独

  两三年前着迷于台湾学者蒋勳先生的《细读红楼梦》,于是各处借阅蒋勳的著作来看,《少年台湾》没有大多感觉,也许境界未到,不过《孤独六讲》中的革命孤独一段倒是提起我极大的兴趣。

  蒋勳在1972年,也就是法国五月浪潮(May 1968 events in France)发生后的第四个年头到巴黎留学,从小听着父母“别碰政治”告诫长大,经历过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蒋勳,本以为自己的兴趣是绘画和文学,无关于政治,但却在恐惧、置身事外的感觉之余,对学运产生了一种好奇,开始跟着要好的法国朋友,绑上头巾,加入游行的队伍。作者写道:“整个五月大概都是在罢课的状态,事实上五月的巴黎天气好得让你不想上课,后来发现每次革命、学运都选在五月,或者秋高气爽的十月,很少有学运选在凄冷的季节,大概即使要革命也要选一个好天气吧!更有趣的是,有时候同学还会问我:「我今天要去示威,你觉得我穿哪一件衣服比较好?」”

  至此作者突然觉得读懂得了某位西方作家说过的话:「如果你二十五岁时不是共產党员,你一辈子不会有希望;如果你二十五岁以后还是共產党员,你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什麼希望。」这里说的「共產党」就是革命,讲的是一个梦想,当你二十五岁时有过一个激昂的梦想,一生不会太离谱,因為那是一个乌托邦(Utopia)式的寄託;可是二十五岁以后,你应该务实了,却还在相信遥远的梦想,大概人生就没什麼希望了。我想我的人生或许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希望了......

  蒋勳在此提到了他的英文老师陈映真,有机会要看看这位鲁迅崇拜者的大作。

  《孤獨六講》读后感(六):短評寫不下……

  第一次知道蔣勛先生,是在愛荷華大學讀書期間,選修國際寫作計劃的翻譯課,通過那門課認識了聶華苓老師,第一次去她家,愛荷華河邊的紅樓安寓,她帶著我們四處參觀, 無數華人作家在聶老師家留下手跡足跡影跡。蔣勛先生是和丁玲同一年秋天參加愛荷華的IWP(International Writers' Program)的。

  嘉言且略過,說書中兩個錯誤:1.情欲孤獨一章里講到Logic,“邏輯(logic)一詞源于希臘文logos,就是「不同」的意思”。需指出的是,Logos不是“不同”,logos這一詞根代表”語言“”思維“; 作者將logos等同于”不同“大概是誤植了Hegel的Dialectics,他在書中其他地方也多次提到黑格爾的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2.”思維孤獨“一章里說“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拈花微笑”。有誤。菩提樹下是釋尊夜睹明星悟道之處。拈花微笑的出處是在一次靈山法會上,釋尊閉口不言拈起一枝優曇花,當時座下等待聽法的百萬人天大衆,舉目罔措,唯有摩訶迦葉破顔微笑。這契理契機的會心一笑,與佛陀心意相通。就此開啓了禪宗不依語言文字、以心印、教外別傳的一派。

  蔣勛先生見地不俗。對Confucianism作爲一種政教意識形態的批評,很啓發人。通部書的主旨,私以爲,仍不離佛家强調的“自覺”。其對“孤獨”的一再申述,無非是呼籲大衆完就自身的人格。一個獨立自由的人、必然不爲偏見和名利所奴役,也便注定了是少數派。孤獨衹是一種存在的狀態,近乎宗教般的寂靜,與矯揉造作的情緒完全無關。

  唯一讀來令人不適的地方,是這半似散文半似批評的書裏過多地引用了作者自己的小説作品。頗招王婆賣瓜之譏。

  《孤獨六講》读后感(七):语言孤独

  2014-12-27

  我爸那个朋友,照例在下班后打来电话。这人在工作中有无数的抱怨,对老婆没法说,对同事更不能说,倾诉对象只剩下我爸。于是每天晚饭前后就是call-in时间。因为涉及仍需一起工作的人,所有人都要起个代号,于是外人听着就像特务接头一般。这人对上级,下级,同事都看不顺眼,往往一说就是两三个小时,完全无视对方是不是厌烦。

  这就是都市人的孤独吧。

  我总在想,如果这个人,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反省,会不会停止伤害自己。因为倾诉了不代表郁结消失,它会像个飞去来器一样回转,永无休止---再说每天还有新的不快添加进来,直到所有的郁闷像一锅粘稠的酱,把所有想劝他的人都拉下去,一起暗无天日。

  幸好我在2014年的末尾,看到了蒋勋,开始写日记,每天与自己对话,关注生活中的小小喜悦,某天雾霾散,天很蓝还不刮风;某天吃了块芝士蛋糕很美味,咖啡也不错,还捎带写了点文字;某天吃了一顿大餐,春天第一朵花开,夏天的雷阵雨后土地的芳香,生活中快乐的事情不是很多么?

  也许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像那个得知百姓没饭吃的皇帝,问何不食肉糜?但是,生命如果不是從一點點小小的歡喜讚歎開始,大概最後總要墮入什麼都看不順眼的無明痛苦之中吧。【蒋勳】。所以,乐观阳光地活着,对谁都好。

  前几天,看很多人在网上说,寻找另一半。忍不住说了句,我根本是整个的,不用找另一半。被指为狂妄,没谈过恋爱,等等。躲在几个大帽子底下,我想起蒋勳说:爱任何人之前,先要让自己饱满而完全,这个生命对自己有意义,才对别的人也有意义。我想,这个修炼,包括对未来充满希望,不在无用的自怨自艾中沉沦,从等待的孤独中汲取营养,安静读书,思考,与自己对话,这样完整的人生,才是可爱的。

  所以,写日记吧。

  《孤獨六講》读后感(八):柔软中的刺

  蒋勋的书来得恰到好处,事因最近一直在思考,“煽动”独立,是作者的勇敢还是软弱。我们往往可能见到一个声称“但为自由故”的作者,在他的实际生活中确是一头俯首帖耳的绵羊角色。在特定的环境中,英雄没有准备好出现,看到现实而无能为力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虚弱和困窘,便声称是英雄们在以前、一段现在偶尔闪现在记忆和对话中的光辉岁月中死绝了。现在留下来的人体内没有那种东西了,于是又转而去抬高正视这一问题的作者,说他们说得好,有风骨,有立场。可是说到底,心内的火焰借由笔端喷射出来,其本质也是一种逃避罢了。表达也有表达的艺术,不能直接全盘否定,不然在第一步就要出问题,遑论传播。所以说人们要满意自身孤独的状态,孤独之后便为清醒,清醒之后便为不忿,不忿之后便为……歇着。有社会责任感、理想主义的人和孤独的人事实上存在竞品的关系,倘若他是孤独的,就只能成为现实世界的堂吉诃德,“我是我自己的神”;倘若他不是孤独的,便成为了作者口中“没有安全感”而不完整的人了。这一心口不一的“荒谬”,蒋勋说到的absurd,不就是他自己参与创造的吗?孤独的英雄必然失败,作者赋予这种英雄失败的美感。但看清楚吧,美感是来自于其精神,而非失败。成功的精神,在尚未变质的时候,曾几何时亦有那份美感。——只是后人不愿去咀嚼变质的成功,惟愿欣赏失败的陈酿罢了。

  《孤獨六講》读后感(九):出走、逃离、回归——寻找孤独的近义词

  读了十几页想起来:这本书我前年读过。去年末看大友克洋的《老人Z》,快看完了才想起之前看过。有时候,我看书和看电影就跟没看过一样,因此也就很难写出自己的评论。记不住,怎么写呢。

  《孤独六讲》总算是读过两遍了,大概的谈些读后感吧。

  本书的内容大体由以下前四部分构成:

  一、对于孤独的六种分类

  书中的六种孤独: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

  私以为分类不是很科学,经不起推敲,相互之间或各有交叉,不能成为一个自洽的体系。当然,作者的分类或侧重于孤独在情欲方面的表现、孤独在革命方面的表现等。但作为一本书,推向了市场,要面对读者,还是严谨一些为好。

  这样的分类问题,我自己也经常碰到。有时纯粹是为了行文方便而分类,谈不上逻辑上的关系。读者切不可奉为圭臬——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教科书,世界上本没有教科书。也因此,《孤独六讲》没有太多的学理,评论中也见读者对其抨击。

  二、作者对自身创作小说的解读

  “孤独六讲则是针对这六篇冷门小说,另外有感而发的演讲。”

  蒋勋写过一本《因为孤独的缘故》,是小说集。在本书《孤独六讲》中,作者结合小说来谈孤独,也可以将其视为是作者的创作谈来读。有些读者不太喜欢这部分内容,认为是多余。我个人倒是蛮喜欢的,创作谈是很有趣的内容——特别是对于自己也写点东西的读者来说。

  创作谈对《因为孤独的缘故》中几篇小说进行了关键性、解剖性的解说,对于理解蒋勋的小说提供了一把好用的钥匙。不一定是喜欢他的小说,但看到有趣的创作谈还是很欣喜的。之前读《木心谈木心》一书,则更喜欢了,看喜欢的作者讲述自己的作品,比别的评论家讲的都要到位,才能明白其匠心、师心所在。

  三、对台湾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关注

  《孤独六讲》中提到很多台湾社会的问题,包括青少年成长、群众意识觉醒等,领域广泛。当然,书里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颇为可惜。

  “在台湾每天发生的事件太多太多了,却一直没办法稍微提升解读的方式,所以人心一直在慌乱的状态。所以有了这六篇冷门小说(指《因为孤独的缘故》)。”《因为孤独的缘故》、《孤独六讲》都可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可见作者的现实关怀。

  “孤独绝对是我们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不仅是台湾,也是每个人要面对的命题。命题宏大,关涉人心与人性,自然也不可能要求本书提供解答。好的作品,能引起思考,有一两点触动,也就够了。就此而言,蒋勋的这碗鸡汤,不至于说完全无益处。

  四、作者成长的自身体会和经验

  现身说法是很诚实而难得的做法,蒋勋在书中多次以自身为例,讲述孤独的感受。

  ——在我青春期的岁月中,我感到最孤独的时刻,就是和父母对话时,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这并不牵涉我爱不爱父母,或父母爱不爱我的问题。

  ——有时候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经由教育、文化、媒体,不断去压抑另外一个人或一个族群,就是暴力。

  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作者写下的这些,我们也同样经历过、经历着吧。难得是能准确的感受,然后记录下来。最近我常想,不能够表达,并非因为文字功夫,更多是因为感受能力,没有真切的感受,就不可能恰当的表达。这样看,蒋勋是感受力很强的艺术家呢。

  五、一点思考:城市对于人的暴力压迫

  《孤独六讲》最共鸣于我的两段话,似乎与书的主旨不太相关,或者并非本书主要论述的。至少在我,并非是从孤独的主题去读,而是从城市对于人的压迫去读。

  ——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 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

  ——那匹走向旷野的孤独的狼,就是人类最后的高贵质量,那种不被环保、不被豢养、不被驯服的孤独─狼驯服了就是狗,都变成狗以后,只有宠物,自我的征服性和自我的挑战性不存在生命里面。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

  近来常想到城市对于人的异化、人归化于城市的问题。当一个人完全无碍的生活于城市,是不是也意味着其放弃了人的自由的野性。人的动物性不在城市之内,人有一种野性的力量,需要往复于自然天地,倘若只是纯然的生活于城市,是不是习惯了一种不察觉的孤独。

  孤独是有意味的,人需要逃离人群,去寻找自己,回归自己。蒋勋以为孤独的近义词是出走,我呢,还在寻找。

  《孤獨六講》读后感(十):做自己,坚持自己。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地,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以上表达的正如《爱的艺术》里,先爱自己,爱是一门需要修炼的艺术。适合你的不只有所谓命中注定的那一个人,其实不同的人都能擦出不同的火花。

  强调了心的宁静和坚持自己的特立独行。

  “有时候你其实不是想问什么,而是要打破一种孤独感或是冷漠,就会用语言一直讲话。”

  “心一直在自己身上,心会不安,是被寂寞驱使着,要去找自己以外的东西。可是所有东西都在自己身上了,一直向外追寻,是缘木而求鱼,反而让自己慌张。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

  所以当自己总想找人说话,甚至知道自己在没话找话的时候,不如放下手机,告诉自己,你这是企图向外打破孤独,无用。不如自己心静下来,与自己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成见包括你既有的知识,你的知识就是你思维的阻碍,因为知识本身是已经形成的观念,放在思维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成见”。我们说这个人有成见,就是指他已经有预设立场,已经有结论了,所以他的思维也停止了。”

  放下成见,才有了思维的碰撞,和认知的进步。

  “一个不断地把心神精力放在关心别人那些不打开的抽屉的人,一定是自我不够完整的人,他有很大很大的不满足,而想用这种偷窥去满足。”

  这句话一针见血。我不会再干这样的事了,尊重别人内心有自己的小世界。把注意力放在构建自己内心小世界上去。

  “任何一种教育如果不能让你的思维彻底破碎的,都不够力量;让自己在一张画、一首音乐、一部电影、一件文学作品前彻底破碎,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信仰里重整,如果你无法回到原有的信仰里重整,那么这个信仰不值得信仰,不如丢了算了。”

  我其实会有害怕吸收新东西,害怕新的东西会让我现有的平衡安定打破而再一次进入纠结和迷茫。其实Feel the fear, do it anyway. 就在这样一次次迷茫和探寻里认知了解自己和世界才是好的。一次次让自己构建的世界框架变大,装下更多的东西。

  遇见的每个人真的都是在我生命中有他们的意义,认识一个人,知道一本书,走向一条路。当时的小举动,宏观一生看来,就是一个改变后半生的转折点。心存感激。所以,还是得交良友。别再去做什么不会拒绝的烂好人垃圾桶了,别把自己价值看得那么低,别把自己的时间看得那么不重要。只有当你开始尊重自己的时候,别人才会知道尊重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