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生缘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半生缘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0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半生缘读后感精选10篇

  《半生缘》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生缘》读后感(一):羸弱之爱

  《半生缘》是张爱玲不甚刻薄的一部作品,然而一如张氏的风格,脉脉温情中有淡淡的失落,透着彻骨的悲凉。半生的缘分成就了一世的悲哀。沈世钧和顾曼桢,石翠芝和许叔惠都有挣脱不出的牢笼,来自现实,亦来自他们的内心

  世钧和曼桢两心相悦,因为一点龃龉失之交臂,让人扼腕叹息。如果没有张豫瑾,或许两个人依旧不能在一起,因为他们两个都太懦弱了,不肯放弃原生家庭而彻彻底底地去爱。作者在写法上开了荒诞的玩笑,世钧和曼桢的爱情注定是悲剧,世钧的家庭不会让一个舞女的妹妹成为他的妻子,而曼桢的家庭面临的则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两人的相似性在于对原生家庭愿意牺牲自我,这才是悲剧的真正根源。

  张氏让张豫瑾这个老实人充当了破坏沈顾感情的因素,刻薄之余又手下留情,让小说不落窠臼,生发出荒唐苍凉之美,揭示了人生的荒谬与无稽。本来就有隐患而不可能圆满的一份感情,让一个无辜的人去破坏,看似有些多余,实则是妙笔,是一种障眼法,书中世钧天真地以为张豫瑾是他和曼桢之间最大的威胁,却不知更大的幕后黑手是各自的原生家庭,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敌人,也就是对原生家庭的妥协性。世钧为了父亲母亲放弃了理想离开上海,而异地恋本身就是一种考验,顾曼桢为了家庭和对姐姐的愧疚对婚事一拖再拖,也就使两个人在心理和时空上渐行渐远

  小说中的各种力量看起来都很强大,家庭的阻挠,亲人的破坏,唯有爱情羸弱而不堪一击,一时的甜蜜让人沉醉,一点苦涩便分道扬镳

  人情势力尤让人心寒,曼桢当听到姐姐病重时,竟冒出如果姐姐死了,也许自己和世钧之间便再无障碍,而那边曼璐也正在为挽回自己丈夫的心而算计妹妹。

  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是如此脆弱,在顾太太成了曼璐的帮凶后,曼桢对她也只有责任而毫无感情可言了。

  石翠芝和许叔惠一见钟情,因为双方都放不下架子而错过。翠芝甚至为了叔惠取消了和一鹏的订婚,但终究没有勇气向叔惠直接明确地表白。叔惠也喜欢翠芝,但却因为不想高攀富贵人家而就此作罢。后来叔惠还是娶了一个富家小姐,或许是因为她有翠芝的影子,而翠芝已经嫁给了他的好朋友世钧。多年后两人重逢,有了肌肤之亲,或许是那种压抑而热烈的爱积聚太久一时触发,或许是两人都有那种隐隐的不甘。

  人最怕的是寂寞,爱与不爱有什么关系,世钧在找不到曼桢后还是和翠芝结婚了,正如翠芝所言:叔惠不久还会结婚。然而当然新娘不会是她。曼桢问叔惠幸福吗?很难回答,每个人都愿意维持现状的平和,在内心波澜汹涌的便是那份前半生的刻骨铭心之爱。

  之于人生,世间一切强大而短暂,唯有爱羸弱而永恒

  《半生缘》读后感(二):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分析《半生缘》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文笔细腻且故事曲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我在看这部作品时,得到了一种审美享受

  在读这本小说时,我真切体会到张爱玲笔下所写的上海是一个有小时髦,小先进的上海,但是整个社会依旧陷在迂腐的泥潭。《半生缘》的人物性格、心理描写很细致而且很自然,故事一环接一环,有巧合也有必然,故事的发展水到渠成。所以,阅读《半生缘》的过程就是一个无功利的享受过程,我是纯纯粹粹被《半生缘》的文学魅力吸引而往下读。读完《半生缘》之后写这份作业,就体现了文学的功利性。从先阅读《半生缘》这个无功利的过程再来写这篇有功利性的研究审美意识形态的文章,可以看出无功利是主要的,但功利目的还是无法忽视。

  张爱玲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第一次没有用自己的真名,而是用笔名“梁京”。相信张爱玲在写文章的时候,是无功利地想要创作一本小说,所以并不想用已有盛名的“张爱玲”来发表。但是深究《半生缘》会发现张爱玲也是带有功利性地把自己的童年被继母监禁的绝望倾注在被强奸之后的曼桢身上:“隔着门,忽然听见里面呛啷啷一阵响,不由得吃了一惊,其实还是那一块砸破的玻璃窗,在寒风中自己开阖着。每次砰的一关,就有一些碎玻璃纷纷落到楼下去,呛啷啷跌在地上。”“这样看来,她姊姊竟是同谋的了。她想到这里,本来身上有寒热的,只觉那热气像一篷火似的,轰的一声,都奔到头上来,把脸涨得通红,一阵阵的眼前发黑。”由此可见,张爱玲以玻璃破碎来象征亲情的破裂。创作过程虽是无功利的,但是无功利最终还是体现了功利。

  《半生缘》中,世钧初次见到曼桢时,“她是圆圆的脸,圆中见方——也不是方,只是有轮廓就是了。蓬松的头发,很随便地披在肩上。世钧判断一个女人的容貌以及体态衣着,本来是没有分析性的,他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从文字中,我们无从确实地知道曼桢的长相,只能感性地像世钧一样“笼统地”有个轮廓。这就是审美意象的形象性,是模糊的,不同于照相机把整个人的容貌定个八九分。但是作品中的事情发展的脉络却是比较清晰,符合人性和当时中国新旧思想在斗争的社会现实,没有天马行空完全不顾现实,是有理性在指导写作的。所以,文学作品是一个既形象又理性的矛盾结合体,永远品味不透的形象和深层的价值指向并行不悖

  《半生缘》中,被姐姐和姐夫监禁的曼桢将希望寄托于一个丫鬟身上,将自己的订婚戒指送给她,让她帮忙送信给世钧求救。但丫鬟最终还是难逃金钱的奴役,将信和戒指给了曼璐,从曼璐那里“发了一笔小财”。最后,曼璐利用戒指彻底断了曼桢与世钧的联系。这直接从表面上看是造成曼桢个人悲惨命运的事件之一。但是间接也表达了独立自由的新女性遭到封建旧势力的层层压迫,很难翻身的社会现实。从中可以看出,一件事暗指了整个社会的风气,直接的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超越个人利害的全社会的理智认识。

  以上三方面,都表明了文学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复杂地纠缠在一起,无功利与功利、感性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彼此渗透,彼此浸染。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审美不能仅仅从纯文学的角度来看,还要结合挖掘间接而隐蔽的社会属性。《半生缘》不只只写男女主人公们离离合合,还深刻挖掘了造成悲剧的人性弱点和封建旧思想的落后。没有社会性的文学很有可能极为浅薄,没有流传的价值。总之,文学是审美的,但在深层又与社会生活有坚不可摧的关系。

  《半生缘》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一场半生缘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半生缘,从相遇到错过再到相见,回首往事,只是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然那往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化为了空气里的尘埃。我们可以嗅闻到依稀残留的气息,但却也捉摸不到了。

  “我们回不到从前了”。

  “和世钧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功夫,去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那种荒凉的笔调,仿佛写尽了人世的荒凉。

  茶楼,电车,咖啡馆,等等,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场景。然而,却有写不尽的人世间的情和爱。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遇见同样的面孔,谈论着同样的话题,时间变得虚幻,一天与一年与一生,没有什么区别。因而结局总是绚烂而后的忧伤

  爱情不是冲动,也不是想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已。那回忆的语调,那忧伤的情感,无不勾起了我的多愁善感。

  《半生缘》读后感(四):一世半生 十八春色

  “随便看见什么,或是听见别人说一句什么话,完全不相干的,我脑子里会马上转几个弯,立刻就想到你。”

  ——张爱玲《半生缘》

  顾曼桢写这段话给沈世均的时候,两个人还处于你侬我侬的阶段。恋爱中的人都是这样,说遍所有动听的情话只为讨对方开心,似乎将世界搬到对方眼前都不为过。可是等到分开,经年累月之后,再看到当年的只言片语,那种隐秘而不可说的细微情绪在耳边生活的吵杂中已然变得遥不可及

  书里有这样一段,世均的太太翠芝拿着从书里不小心掉出来的信笺,尖声尖气地念着很多年前曼桢写给世均的情话,一边念一边取笑,语气夸张地活灵活现,仿佛自己是话剧台上的演员。我不知道是不是人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刻,原本美好的回忆非要有人跑出来毁给你看。我想从那以后,沈世均再看到这张信笺,除了能想到曼桢之外,也必定能想到他太太翠芝那种洋洋得意的挖苦样子。甚至后者把前者毁了,那张信笺变成了再也拾不起来的东西,连回忆都散淡了。

  之前曾经有个想法,嫁人之前一定要把原来那些少女心思的东西统统都烧掉,免得留下来,被人取笑都是小事。不过现在,我倒是还能洋洋得意地装几年小女生情怀

  很久之前从某处看到那句“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的时候,还曾拿来用了好久的签名档,只道是张爱玲说的,却没想到出自这里,出自顾曼桢之口。读到彼时情景,已是十四年后曼桢和世均的相逢,蓦然觉得人世苍凉,身心交瘁。暗自庆幸我没有这样一个如此遗憾的人, 但却又不得不承认,很久以来头一次觉得那种从骨子里发出的疲倦。

  曼桢的姐姐曼璐死的凄凉,连场景都没有就被草草带过。但谁也不能否认,她成就了曼桢却又毁了曼桢。曼桢苍凉的下半生和烂漫的前半生,皆是她姐姐一手所促。书里有这样的句子“那天晚上真不知道是怎么过去的。但是人既然活着,也就这么一天天的活下去了。”我至今仍旧无法想象曼桢那种像是抓着一株救命稻草一样的逃亡,和那种劫后余生的绝望。张爱玲的句子虽然不会像鲁迅那样凌厉扎人,但读到这里,还是觉得此后的曼桢有点“行尸走肉”的味道

  一直到整本书读完,才发现,之前曾经勾下来的一段句子竟是曼桢日后悲凉的伏笔。

  “他们在沉默中听见那苍老的呼声渐渐远去。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这买豆腐干的简直就是时间老人。”就是这里,这其前,曼桢和世均刚刚对婚事达成一致,决定无限期推后。而这之后,曼璐生病,曼桢前去探望却使得曼璐和祝鸿才都动了自己的小心思。只这两句,将曼桢的人生就此分割。

  其实若说起来,沈世均并不见得就是良配,他内向又有点懦弱,甚至偶尔带点小孩气的小心眼,但因祝鸿才这个大反派在,他于是也被衬得优秀了。我猜不出在那个年代的人是不是都是如此纠结而别扭的存在着,但沈世均其人,在我眼里真的算不上是个不错的人。其实最后孑然一身的曼桢和叔惠,倒其实是最好的结局,沈世均那束缚在婚姻套子里的结局也其实是宿命使然。

  曼桢写给世均未完的情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是被无数张迷奉为经典的句子,可是只有你结结实实在文章里读到,你才能懂,它到底经典在哪里。

  曼桢一直在等,可惜世事不让她等。

  而那个她一直想着念着的沈世均也没有让她等。

  所以曼桢最后等来的不过是自己内心的平静,和一隅的偏安。

  《半生缘》读后感(五):能与你携手那半生,也够了

  很早就看过的小说,再读,仍旧很有感触。

  如果说爱玲的短篇更精致美好,那么像《半生缘》这样的长篇,仿佛就是要把人带到一个长长的故事中去,而我也好像要随着曼桢的心一同死去了。。

  也许我们终究是不会与爱的人携手一生的。旧传统里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不是全无道理。爱,终究只能是爱而已。

  ”当初她相信世钧是确实是爱她的,他那种爱也应当是能够持久的,然而结果并不是。所以她现在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切的信念,觉得无一不是渺茫的。“

  世钧终于还是娶了门当户对的翠芝。”谈到将来婚后的情形,。。。一切都是非常具体的。不像从前和曼桢在一起,想到将来共同生活,只觉得飘飘然,却不大能够想象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或许我们所认为的浪漫,就是由于这样的不确定。当一切变得具体了,未来变得可见了,浪漫也就不再是浪漫,而是冷冰冰的现实。

  读到叔惠这个人物,不由得联想起你来。”对于翠芝,一方面理智地不容许自己和她接近,却又不愿意别人占有她。“或许你觉得你高攀不上翠芝吧,然而却又一再地让翠芝心存希望和幻想。当这样的暧昧达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你想要如何去面对它呢?翠芝最终成了别人的妻,而你可笑的成为了她的伴郎。。。

  阴差阳错的几对姻缘,张奶奶一贯的小情感路线,我读来却总不会感到腻,也许永远不会。

  半生缘,也许与你携手的那半生,也足够了吧。

  《半生缘》读后感(六):若半生缘分不过惊鸿一瞥。

  若半生缘分不过惊鸿一瞥。

  我总是说某一刻在你手上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要看缘分的。我不喜欢有计划的去找书来读,去到图书馆,碰到顺心的就借回宿舍,或者刷豆瓣的时候看到某一本书突然很想要了就去卓越当当或者京东买了来。

  前几日读完《半生缘》,读得磕磕绊绊难受异常,有好几次合上书页想要就此作罢,却又总是深深叹一口气之后从新拾起。我从前一直未认真的读过张爱玲,总觉得这个女子太过悲伤,看事情又太过透彻,但是女人一旦遇到爱情就会变得不理智,会失去自我。不知道看过多少人感叹她和胡兰成的爱情,我总是觉得她错在遇上一个不对的人,大约是命定的劫难,每个人都逃不掉的罢。所以对于她的作品总是怀着一种莫明的情绪,似乎一直没有准备好。那日在图书馆,想来如果不是因为快到上课时间,而我眼前正好出现一本《半生缘》我也是不会这么草率的借出来的吧,所以我才说一切都是要靠缘分的,读书亦如是。

  这两日心境平和下来,翻了翻写下的读书笔记,不免又有一番愁绪。

  我记得合上书页之后我给李小稳打了个电话,语气极其不好,他在电话的彼端小心翼翼的问“你又不开心了么?又到情绪倦怠期了么?还是我又做了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情让你不高兴了?”我声音哽咽顾左右而言他的闹了半天的小情绪后才说是因为看了《半生缘》,觉得难受。觉得人世无常,未知的以后让我惶惑。他终于舒了一口气说“小说都是虚构的嘛,让你少看点言情小说你不听,每次都哭得一塌糊涂的,让我在这边担心得要死。”

  似乎只有他能够这样忍受我的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缘由的小脾气。

  是因为太感性,每每看到动人的小说或者电影都会忍不住流下泪来。

  《半生缘》让我难过的地方并不是最后结局,而是那些人生中所经历的种种无能为力的事情。生老病死、聚散别离一一经历过方才是人生。张爱玲一直笔调冷漠,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物有一丝的偏爱,大约是因为她一直是一个悲伤的女子,所以她写的这些小人物,最后都归于寂静悲哀之中。

  李碧华曾说过好看的小说无非八个字“痴男怨女、悲欢离合”。想来《半生缘》真是一字不差的应了这八字箴言。

  世钧与曼桢、叔惠与翠芝,都被命运捉弄,大约很多时候我们做太多努力都抵不过人世无常。况且沈世钧与许淑惠并未做过太多的挣扎与努力。我始终都觉得这两个男人有些软弱,免去不了旧时知识分子身上的酸腐之气,若然再坚决一点,不去顾虑那许多,或许结局就不一样,至少许叔惠与石翠芝能成一对佳偶也说不定。然他们处在那样的时代,性格难免被环境所影响,这也是无可奈何事情。

  感叹于张爱玲总是用看似简单的话语来构建一个充满透骨凉意的世界,你看她那样轻描淡写的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带着多么深重的叹息,仿佛以前经历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切带着多少无可奈何的愁绪,而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又是怎样一颗波涛汹涌的心?

  张爱玲是多么吝啬,她写曼桢与世钧的爱情一直是那么平淡,没有什么小浪漫连甜蜜在今天看来都算不上,前半部分尽是生活的琐碎,后半部分虽然跌宕起伏两人却已经相隔甚远了。彼时两人的世界早就翻天覆地,一切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了。她写他们的生活,客观而直接的描绘,写人性的软弱也只是点到即止,写战争亦是笔墨简单。就连她笔下的坏人亦可敬可爱之处,如曼璐之前为家庭所做的牺牲,着实让人钦佩,如祝鸿才对着曼桢时的那种小小的害怕的心情,总是让我一联想到那样的场景就轻轻的哂笑出声来。她从来不把感情渲染到极致,但是就是这样吝啬的表达总能在读者心中掀起轩然大波。

  然而她又是何其残忍,开篇就给人闷头一棒,沈世钧多年以后回顾自己曾经的岁月,也许记得的只是当时的那份心情,是多么简单的一份感情,在他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估计早就忘却很多的细枝末节,现下想来倒觉得无所谓了,他可还记得有那么一个坚定执着的女子曾经写过“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年少时的爱情,总是带着未知的因素,谁不曾渴望天长地久,但是谁又能做到如沈世钧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只当一切云淡风轻?恍惚中那些年的记忆不过可有可无,而与曼桢的相守也不过惊鸿一瞥。不过是究竟是张爱玲太残忍了罢,你看小情侣去看电影,是多么能表达情绪的一件温柔的事情,可是她写豫瑾看电影,写翠芝和叔恵看电影,偏偏就是不写曼桢与世钧看过电影,他们两个一直是这样不咸不淡的,直到最后在许家重逢“她往后让了让,好看得见他,看了一会又吻他的脸,吻他耳朵底下那点暖意…….”然而曼桢最主动表达情感的这一次,过后就是诀别了。

  我始终觉得沈世钧不够爱顾曼桢,或许他爱她,只是完全没有了解她,所以爱得不深。不然他不会在豫瑾一出现就满心猜测醋意横生,也不会在曼桢如坠地狱般的那段时间里对她一直心生怨恨,总归是他不够了解她,对她坚定执着的心意不了解罢了。若真爱一个人到骨子里又如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哪怕一个轻微的眼神也应该知道对方的想法才是。如深爱一个人到骨子里,对他应该充满信任才是吧。

  张爱玲这个惊世才女,她写透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她在偌大的世界兜兜转转,不过是求一方安静,一张书桌-----不停的书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然而而人生苦短,她自己却看不透彻。

  2012-5-11

  《半生缘》读后感(七):无题

  少年时读张爱玲的小说,不喜欢她所写的大部分结局。读下来,就故事本身而言,能接受的也只有一部《倾城之恋》,因为够圆满,而且对白都很俏皮,读起来感觉没有压力。

  这次重读《半生缘》,感觉又是不一样。从前读的时候,是安徽文艺出版社那个版本,题目还称为《十八春》。那个时候,看到曼桢住到她姐姐家那一天,被她姐姐设计,她姐夫用强占有了她。。。我就不愿意看下去了。很心痛。这次读下去,心里还是堵着一口闷气,不得舒缓,连长气也不得出一口。前后跳跃着看,还是断断续续看完了。

  即便不喜欢故事的结局,还是十二分佩服张在故事情节方面的布置。她是有技巧的,牵住读者的心起伏不定。她对世事一点也不天真。懂得铺陈,巧妙布置冲突。而且,通过细部的描写,将人物的性格刻画得很好——本性是难移的,而性格决定命运。世钧和曼桢的感情那么好,简直就快要步入结婚境地了。硬是插入一脚祝鸿才,将花好月圆的感觉破坏殆尽。可追究起来,便知不是一时起意。前文已经交代过,多年前祝还不是曼桢的姐夫的时候,他就开始对曼桢开始居心叵测。只是那个时候对她的姐姐曼璐还有些新鲜感吧,不至于有所行动。后来,和曼璐结婚了,也腻了,在外面花天酒地不说,对自己的小姨子也终于按捺不住了。可一般的姐姐怎么会推着妹妹入火坑。曼桢的亲姐姐,心里也不是一朝一夕变态的吧,她是从火坑中爬出之人。压抑和变态的内心,抵不住恶魔的呼唤,硬生生将妹妹送上炼狱之境。还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鼓舞。让曼桢和世钧,来不及告别就已然“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曼桢和世钧不断错身,渐远而去的那些个章节,看得我最是伤心无语。眼见着他们要错过了,那种心情,就如少年时看本班足球队踢球时的感觉一般。要看着球要朝着球门奔去,怎么就偏离了呢。而且不止一次机会。角度好的任意球,球踢飞了。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躲过对方守门员和后卫,飞身一脚下去,球还是偏了。那种心情,是多么焦急而又无奈啊。

  曼桢和世钧的爱情,似乎就要印证《倾城之恋》里借着范柳原的口,说“死生契阔”那一段。

  ——柳原不耐烦道:"知道你不懂,若你懂,也用不着我讲了!我念你听:'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的中文根本不行,可不知道解释得对不对。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真真无比悲呛。可张写出了这样的句子,还是抵不住要与子偕老的诱惑吧,她与胡兰成的婚书上不也写上了如此这般的句子?“与子偕老”几乎是女人的梦想,是男女之间最好的甜言蜜语,最后是否兑现,他们又何需负这个责任。一句话“我不爱你了”或是“我爱上其他人了”,可以将人打到十万八千里之外。很多好话,也不过是情动或者欲动时,说来好听罢了。

  倘若当初他们没有错过,世钧娶了曼桢,又该如何呢。这个假设也是不成立的,结婚也未必是最圆满的结果。婚前婚后的人,心长得也不会完全一样。世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留下个一二做甜头,只是让人好有点追寻,不至于内心太过虚空。

  《半生缘》读后感(八):只觉似水流年滔滔地流着

  果然还是自视甚高了,放纵自己饕餮完这本充斥着纠结与怀旧的小说,苦苦树立的那些抵抗纠结与怀旧的围墙有点轰然倒塌。

  因为居然发现了张小姐这个知音。

  默默想道,我们的生活都可以用爱玲体来诠释。譬如:“大梦本欲哀求,但思忖了一下,又不免觉得无味,只好作罢”;“XX转身离去的背影消失在路口,道旁树叶飒飒地响着,随风回旋飘落”。——之类吧。总之,每个表情动作、心理活动都必须纠结两到三次,每天必须回忆往事四到五次,每周必须热泪打湿枕头一到两次,每月必须面如死灰嘴唇翕动却无言以对N多次,我们的生活就爱玲体了。

  偷偷想,我如此狂热地读完这本小说,心理等同于当年狂读琼瑶和席娟么?同样是华丽的辞藻与刻骨的爱情,张小姐立异在何处呢?

  一大区别,大概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世俗的。如果还曼桢还有点琼瑶范儿,那世钧这样的在琼瑶小说里必须是个反面人物了。他有着很典型的中国男人性格弱点——当然了,若我是曼桢,也一定会执着地爱上他的优点、并十分甘心被其缺点折磨。那简直是一定的。

  小说中数场人物对峙都有着强烈的戏剧高潮感。最喜欢的几幕包括:慕瑾与曼璐在顾家的重逢;曼桢与世钧丢戒指的那场争吵;世钧与翠芝的新婚之夜;以及曼桢与世钧的汽水谈话。作为一个有点鸡贼的读者,张小姐俯瞰全局却迟迟不让笔下人物们知晓实情的行为令我很是焦虑。因此,我总特别期待人物之间的直抒胸臆,把各种委屈、愤怒、苦闷、爱恋都吐出来扔到对方脸上最为好。但张小姐很有技巧地让这些人互相折磨,折磨透彻了才恩准他们真相大白。这样一来,纵使最后酣畅淋漓了一把,读者该受的罪也都受完全了。

  很想争辩一下,也许世钧和曼桢的命运都可谓凄惨,但世钧顶多是平铺直叙的记叙文,而曼桢才是赤裸裸的悲剧。也就是说,世钧不是个高于生活的悲剧,他只是Ctrl V+C了很多中国男人的雷同故事罢了。以世钧在抉择时的个人能力来看,即便没有翠芝,也有别家的千金小姐;即便没有妈妈的苦苦相劝,也有爸爸的颐指气使;即便放弃的不是曼桢,也照样有大把大把的真爱可以迷失和错过。但曼桢的故事就是令人心寒的戏剧情节了。我窃想,被强奸被生子后的曼桢是有机会避免沦落的,但如众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女主角一样,她在关键的几条路口偏偏被绊住了,于是令人嗟叹的悲剧纷至沓来。

  最后表达一下对张慕瑾的喜欢,他的路数与我着实十分趋同。全篇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在他重逢曼璐时,张小姐不动声色的那句“两人默默相对,只觉得那似水流年在那里滔滔地流着”。时间总是热衷于颠覆与湮没的,何必讲话呢,该死的早都被时间砍死了。

  《半生缘》读后感(九):爱如岁月

  关于张爱玲,我所知其实不多,很久以前读过《倾城之恋》,也只是几篇短篇小说罢了,不知道是当时的心境跟现在不同,还是岁月不饶人,这次捧起《半生缘》,却是难再放下。读《半生缘》也不是一时兴起,先是朋友告诉我“张爱玲的语言就是惊艳到不能再惊艳”,接着,就是刘瑜的那篇《最好的时光》,“张爱玲在10岁时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让我决定去看看她的长篇小说。

  整本小说的节奏把握的实在恰到好处,曼桢与世钧自然而又美好的相恋,在最美的年华遇见彼此,却又是两情相悦着,真是最好不过的缘分了。但是总觉得主人公的内心都是压抑着的,无论是悲是喜,总是在故事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哀伤。说是小说,但是却真实着,在曼桢被曼璐关起来的那段日子,世钧如此轻易的便否定他们之前即将谈婚论嫁的坚实感情,刚一开始觉得这也未免太缺乏信任了,但是后来转念一想,感情本来就是这般缺乏安全感,经不起岁月和年华的推敲。至于曼璐,她对曼桢如此狠心,但张爱玲的笔下似乎为她早就埋好了一条线,对于这个人物,心里就是五味陈杂般的,也爱也恨,也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从小为了家庭出卖了身体,这对拥有着青春的明艳女子来说,本就是残酷的现实,因此曼璐早就明白自己不能拥有一份真真切切的感情。年华逝去,岁月流淌,妹妹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而自己,却是只能用涂脂抹粉也盖不掉那岁月的痕迹了。所以豫瑾对曼桢的爱慕才让曼璐痛彻心扉,她不止寒心自己失去了纯净的爱情,她也嫉妒曼璐那二十多岁的美好年华。她之所以放纵鸿才,也只是为了改变一个不至于独守空房的凄清景象罢了,可是谁又想到呢?“越是残暴的人越是怯懦”,曼璐到死也还是没有得到自己那一去不复返的幸福,或许从为家庭牺牲的那一刻就早已不复存在了。

  看小说有时候很刺激,那种一年一年一月一月在纸张之间就溜走的感觉,曼桢挺过了艰难的岁月,最终嫁给了当初宁死不从的人,抚养了孩子,而又离开。她对于一切的感情波动不太在意,因为所有的感情和勇气,大概早在那个被骗的晚上和那一年的囚禁用光了。而世钧也娶了妻,最终娶了当初完全不放在心上的人,但是两个人却都怀揣着曾经珍藏却不曾得到的情感。张爱玲说:“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最后的重逢,曼桢说“回不去了”,但是,却依旧止不住的泪流满面,因为爱还在,因为不是谁负了谁,只是流年,只是岁月,只是那些擦肩而过的现实。

  《半生缘》读后感(十):仍是那样的爱情

  《半生缘》是我清明节放假回家的时候,翻出曾经买了没看的张爱玲作品集时一时兴起看的,可惜兴趣来的太迟,在定好的返校当天才突然感情爆发,看的津津有味,所以想当然地没看完,书太厚又懒得带,只有到学校下了电子书才躺在床上闲适地看完。

  《半生缘》在我心里一直的印象就是林心如和蒋勤勤,直到现在也还未脱离,林的素面和蒋的浓妆在想起这本书时还是会自然呈现在脑海。足以证明影视作品对人的影响是很巨大的,所以虽然那么多人对广电总局禁这禁那如此不满,但他们的存在却是忍辱负重不得不干。

  其实我那个电视剧我只看了一点,除了主角的长相外,连最基本的恋情关系我都没弄清,那时候的我还处于对民国(应该是民国吧?)无感时期,非偶像剧不看,林和蒋在我心中属于“过时派”。

  比起曼桢,我倒更想说说曼璐,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的女子。

  要说讨厌她,这是没有的,她为家庭奉献了女人最珍贵的东西,把自己的尊严和感受像忽略空气一样地忽略了,连小说最主要的感情—— 爱情她也是不能要的,没有办法再去以一个旁观者冷漠淡然地姿态去在她已经血肉淋漓的形象上再增添一道伤口。可要说喜欢她,也根本谈不上,按狗血剧俗套的说法,她破坏了男女主角的感情,虽跟男主没有感情纠葛,但绝对也算迫害女主的一个大恶人。

  要努力接近真正的感觉来描述,应该是怜惜。

  怜她饱经世故之后在张豫瑾前显出的女儿娇态,她以为他还喜欢她,而精心打扮,却又装作漫不经心地去劝他,在知道张豫瑾可能喜欢曼桢后又无法避免地恶毒地想肯定是曼桢勾引他,她没有办法去甘心,类似的年纪,同样的干干净净出生的美好姑娘,她凭什么就不能像曼桢一样有权利选择与被选择如何去爱呢?所以,即使她设计让祝鸿才强奸了曼桢,也没有办法去恨她怨她什么,因为我想,如果换作我们,不一定有办法比她做的更好。只能怪世事太残酷,让人只能苟且还难以偷生。

  惜她什么呢?惜她的曼妙年华全给了那些臭男人们,惜她嫁给了渣男祝鸿才,还因他毁掉了自己的妹妹的幸福,可即使这样,最后也未得幸福,失去了亲情,失去了爱情,也没什么友情,自食恶果,郁郁而终。

  对世钧,我的印象也还老是沉浸在电视剧中那个我不知道名字的扮演者的颜上:确实很儒雅翩翩。看了小说才添了懦弱的感觉。

  个人感觉,懦弱的男人最要不得,男人就该有点爷们的样子,喜欢的姑娘就得好好护着,不爱女人也别勉强相爱,耽误了彼此的一生。

  至于叔惠和翠芝,因为没有在脑海中把他们和电视剧中的形象联想起来,所以总是觉得他们面目模糊。虽其实也是主角,可总又想着他们不过是配角,匆匆一瞥就够了。

  叔惠算是个挺够味的男人,有能力(职务高后又出国),又有长相(曼桢妈知道来的不是他而是世钧的时候一阵失望)。可惜出身不好,在我们如今这个改革开放到一定程度的时代,拼爹都是一件常事,何况在那个出身重于一切的年代。但他活得足够清醒自知,没像那些古代故事中老存在的的书生一样,哭哭啼啼地像个娘们一样硬要忽悠人家有钱人家的小姐,还用语言煽动人家跟他私奔、反抗家庭绝食自杀啥的。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即使喜欢也不去“高攀”,女方主动他也不接招,装作不心动真傻子,只是在那个午后,一个人忽然喝了很多酒,醉了开来。

  不纠缠,不作无谓的抗争,不像今天的伪忧伤们无病呻吟个没完没了。人,我觉得就得活得这样干净利落才够味。

  至于翠芝,名字就是典型的乡土味十足,像个丫鬟的名字。倒也符合她封建家庭的旧小姐的形象。她特别在有胆,却注定平庸在胆量不够,还是顺了天命,嫁了无感的世钧。但是她的痴情却不得不为我称道,那么多年以后,她还是没有把感觉湮没在俗世琐事中,等叔惠回来的时候,仍像个少女似的,当年的感觉未变,掩饰不住的兴奋和体贴细心(只有世钧那个天然呆一点也没看出来,不过,他本就对她漫不经心),还落下了心中的热泪。

  大抵人世间的爱情、生活就是如此,哪一个年代也不能脱离这个俗套,只不过换了汤药,躺在另一个千奇百怪的瓶里。

  刚百度百科“半生缘”看到说这本书是张爱玲根据美国作家马宽德(J.P.Marquand)的小说《普汉先生》改写的。然后就忽然想起了曾经还是单纯的、不谙世事的少女初中时代,那么那么那么喜欢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每次看都有同样的、触动的感觉。后来的后来,知道了郭敬明的抄袭《圈里圈外》事件,并且还打输了官司,我是没有看过原书的,没有什么资格去评判是否,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抄的也好,自己写的也好,或许真是想到一处了,其实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自己看那本书的时候,感觉总不是假的。为里面的人物、故事落下的泪也好,闪现过的笑容也好,都是最真实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