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10篇

2017-12-22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10篇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是一本由【英】菲欧娜•伟特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一):如何面对子女的启蒙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是我预留给孩子的书。不禁想起父亲手把手教给我折乌篷船,小时候我管这个叫平底船,因为我们北方根本没有见过这种小船。父亲教过我很多遍,我终于牢记住了,至今没有忘记。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一条条小小的乌篷船,也我想起了父亲对我成长的启蒙。

  一直以来,我只是个贫瘠阅读的受益者,十四五岁,我所读过的书只有柯南道尔,另外便是教科书,即便加上父亲给我见过的故事(大概出于古文观止)。今天,当我读到一个句子时,我仍然不能翻起胃中童年印象。我的胃中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接近于艺术性的贫乏,所以我一直觉得艺术是一个高贵的礼堂,而我的朴素决定了我不可能进入其中。父亲怀疑或者从未相信我能写出有人会喜欢认可的东西,那些东西也不是咱们“这类人”能写的。我们刚刚能够解决温饱,那些东西只有足够富裕,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不劳仍旧有获的方能从事,我们是不可能有那样生活机会的。艺术的美的追求不属于我们这一阶层,我们更应该劳作于实用的,有效的工作

  我们的投入必须有尽可能快捷的、尽可能丰厚的回报,而不是漫长的等待。记得有一次,上大学和父亲谈到学哲学有什么用时(那些年父子一直在晚饭中不断地争论,没有愈辩愈明,谁也没有改变谁,问题还是问题,只是随着时间的改变,问题不再有意义)我提到了厚积薄发道理,并自以为找到了文思浅薄的根源。父亲一下很无奈的笑了,喏,别说薄发了,努力地发能来得及也不错啊。言外之意,我们这样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窘境之下,有何理由去薄发呢?厚积薄发只是一种涵养谦虚之词,放在我身上,如何不是一种懒惰寻巧的借口呢?

  在这样持续地换一个话题,又一个话题的争论中,我走过了我的成长,在这种争论和自己的反省中,成长的每一个阶梯都要耗费犹豫再三方才跨上去,不知是否能因此而思虑的更加充分、完备,还是浪费了长大了自然便懂这一过程的浪费?

  去年开始,我看写作教程的启发,可是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想以后写出来给自己的孩子看看,我在接近三十的边缘线时,渐渐发觉自己越来越像父亲,也更多地在写东西之时想到他。他对实用和有效的坚持,深深的困扰着我,现在又来开始捍卫我的内心,渐渐成了我衡量周遭事物的标准,尤其在事物表面的花哨之后,我会不自觉地想,这东西实用吗?我这样做有效吗?如果经不起这两个问题的追问,我便不再去考虑,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开花的过程,只是在及时地活着,始终无法赢得一段不劳仍旧有获的休憩时间。没有闲暇的时间和金钱用来冒险与长期投资,我们的付出必须是稳妥的,可靠的,最终是对这个世界的忧虑重重。

  我常想起我该如何启蒙孩子的成长呢?现在,姐姐家的外甥女还不到三周岁,非常喜欢小狗,逢遇这种动物,必然要“旺旺”相互大叫一番。就在昨天早晨,跟着我们去吃早餐,看到一只棕色的小狗,更是念念不忘。回家找了棕色水彩笔,她企图重现这种难得的动物。不但她自己不会画,而且对姐姐画的也不满意,我看到她的眼泪在呜呜哭声之中,大颗大颗地滑下。这时姐便开始叠乌篷船哄她。这条我们姊妹几个都会折的乌篷船又让我想起了童年,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所痴迷的艺术游戏。(玟涛 2014年6月5日)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二):快备好材料 陪孩子一起动动手动动脑吧

  文/友竹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闲置的小物件、小纸片之类,通常人们都会认为这些闲置物品没什么用处了,于是堆在一边。这本书会改变你的看法,闲置小物品可是极好的艺术材料哦。

  妙趣横生的简易手工制作本是很能吸引孩子的活动之一,但是由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电脑电视等休闲娱乐方式的流行,家长们自己已经很少动手制作物品了,更别提带孩子一起做手工了。

  如今的成人中也许只有幼儿园老师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上会演示一些手工制作方法,但是真正放手孩子们去做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各类作业似乎占据了孩子们的在校时间,动画片、电脑游戏又占了他们绝大部分的在家时间。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些让孩子充实又快乐地度过闲暇时间的方式。它收入了利用多种艺术材料和制作方式进行艺术创意的过程,如:拼贴、装饰、立体纸工、棉质创意等等。每种制作都配有详细的材料获取来源和最终完成的效果图,实用且充满艺术性。

  做纸艺手工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家庭中随处可见的,比如旧杂志上的纸、带图案的包装纸、瓦楞纸以及纽扣、丝线、亮片等。除此之外,一些手工作品还需要用到纹理不同的纸。所以,学着制作具有不同纹理的纸也是很重要的。

  书中介绍了利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纹理制作的过程,只要去尝试,出来的效果会令你惊叹不已。里面提到“把纸蒙在奶酪摩擦机大孔上制作纹理”的创意时,突然想起了孩子有次从幼儿园回家,兴奋地拿了一张画给我看。

  觉得那张画跟平时他画的那些不太一样,还没来得及问,他就打开了话匣子:“这是黄老师教我们用营养快线画的,快闻闻这个香草味儿……”好奇的我忍不住对他的“营养快线图画课”问了好多,还一直计划着哪天也用营养快线画画试试,跟孩子一起享受又香又美的绘画过程,该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

  不同纹理的纸张制作出来以后,可以装裱起来当做独立的装饰画欣赏,也可以作为其它艺术制作的材料。你可以教孩子用它们制作创意纹面风景画,也可以再组合成内容不同的拼贴画。此外,创意相框、立体昆虫的制作也需要各种纸的纹理效果来装饰。

  值得一提的是,书里还介绍了用针线缝纫装饰纸张、硬纸板的创意。运线、缠绕、在珠片和珠子上缝制等等,这些不仅能让你和孩子重温传统缝纫技巧,还能让孩子的小手更灵活哦!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三):用游戏敲开艺术之门

  艺术能够丰富人的体验,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一直让我引以为憾的是,自己极度缺乏艺术细胞,对所有的艺术门类全然毫无兴趣,也不掌握基本知识,连最起码的欣赏、品评能力都不具备。正是因为如此,我希望从小激发儿子对于艺术的兴趣,培养他艺术素养,至少让他能够在艺术的殿堂里一窥堂奥,体味艺术带给人生的美感。

  但是,如何让一个喜欢捣乱的小男孩对艺术感兴趣,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选择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英国人菲欧娜·伟特所著的《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一书。这是一部集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儿童创意宝典,全书选择了45个充满创造力的游戏,让孩子在DIY、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放飞想象、学会思考,体验艺术的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真正的寓教于乐

  纹面纸游戏可以让孩子体会多变的线条,感受多样的色彩,充分激发想象力;棉纸的创意教会孩子对棉纸稍作加工,制作出花朵、小鱼、窗花等各种各样漂亮的物品;装饰作品教孩子用包装纸、锡箔纸等制作小星星、圣诞树,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拼贴画教孩子对搜集来的图案进行拼贴再创作,来点缀自己的书皮、制作礼物盒子、创作极具张力的古怪面孔,别有情调的3D城市风光等拼贴装饰;还有立体纸工、手工缝制、编织等游戏,启发孩子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稍作加工,就制作出极富想象力、极具个性的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真可谓艺趣盎然。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一方面引导孩子在动手做、动手游戏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来对简单的物品加以改变,创作出美妙的作品,不知不觉的享受到艺术的巨大乐趣,全面激发孩子对于艺术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游戏中的色彩、线条等艺术元素的表现与对比,在无形中锻炼孩子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别能力和创作能力,放飞孩子的想象,使其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对于艺术的无限遐想,使游戏的过程成为了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成为了个人艺术创造的过程。

  事实上,这本书对于我才两岁多点的儿子来说还是太过深奥,他只能让我给他讲,还不会动手做。但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没看多少页,那天儿子突然指着我母亲给他烙的一张很小的葱花油馍说——那是一只大公鸡!我愣了一下,再仔细一看,因为老妈擀得急,馍的形状并没有呈现常见的圆形,而是扁的,还确实有点象一只公鸡的味道!难道孩子真的就这么开窍了?可能真的要归它之功呢。

  毋庸置疑,这本书是寓教于乐的典范。通过45个游戏范式,让家长能够轻而易举地激发孩子对于艺术的兴趣,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游戏的同时,引领孩子踏上通往艺术世界的康庄大道,敲开艺术殿堂的大门,开启创意人生的第一步!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四):一张纸的妙用——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

  一张纸的妙用——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

  文/Sofia

  如果给你一张白纸,你会怎么玩?

  拿起油画棒或者蜡笔涂抹几笔,画成一幅画就是极致了吧?或者,再引申开来,拿这张纸折叠成一个纸飞机。普通人的思维步伐大概到此也就该止步了。

  如果换成一张彩色的纸呢,或者皱纹纸,你会怎么玩?

  彩纸画画弊端在于有底色,皱纹纸折叠弱势在于不平整。

  唉,有时候,不是你不会玩,而是“玩”的创意不够多。

  玩的追求无涯,能想起来如何玩的思维有涯。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为读者打开一扇窗、拓宽思维的视野,让你发现一张纸的妙用。

  一张纸,撕碎了,可以做成拼贴画。

  一张纸,裁剪成细长条儿,一根一根地编织起来,就是纸版的Bottega Veneta。

  一张纸,掏空了,可以做成相框。

  一张纸,撕成流苏状,可以做出圣诞树。

  一张纸,……

  一张纸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这本书给我的收获,不是教会我带孩子玩多少种有趣的艺术游戏,而是让我重拾被我疏忽的思维方法——不要思维定势、不要将眼光局限在固定的范围内。

  书中教你怎么玩、怎么做,你就怎么玩、怎么做吗?

  O!

  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创新。

  你可以因地制宜、因材制宜。不是说你没有锡箔纸便做不了小鱼,你可以拿白纸、拿彩纸剪出小鱼来,只不过你的小鱼不发光而已,但是,没有关系,你的小鱼可以是彩色的,又或者你的小鱼身上有着你亲手绘制的美丽图案,是一条独特的小鱼。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大概就是《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这本书的更深层次的效果。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五):让艺术在生活中绽放

  从孩子开始对色彩感兴趣开始,我便有意识地留意各种艺术游戏,也会看一些关于艺术类的电视,希望可以从中汲取到艺术的养分,也期待孩子的童年可以有着艺术的滋养。可是,我发现,艺术的门类千差万别,艺术的手法百变多样,艺术的高大上,艺术的高深莫测,有的时候令人敬而远之,甚至更多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孩子这些,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这些。

  还好,周围的妈妈们提点了我,于是我便有了同这本书的邂逅,看完这些艺术游戏,有种瞬间被提点的感觉,也有种同大师会面的荣性感,也自此检讨了一下自己。原来,艺术就是玩啊,各种各样的玩法,各种各样的材料,甚至还可以是废旧材料,不需要那么高大上,不需要整得如此隆重,跟孩子在一起玩得开心,玩得快乐,而且在玩的过程中我们都收获了快乐,这就是足够足够了。

  书中囊括了40多个艺术游戏,里面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关于艺术中各种手法都是用孩童的语言去说明,没有距离感,没有疏离感,显得更亲近、更随意。而玩的这些方法好像就是为了孩子准备的,洒溅、拼贴、印画、缠裹,当然了还添加了女孩子最喜欢的针线的部分,大概对于刚刚入门喜欢女红的女孩子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福利。

  通过这本书,还了解到了材料的各种新鲜组合,瓦楞纸、亮片、绳线、丝带、食品塑料袋,这些东西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爱有趣的长颈鹿、闪光的纸条、大海的神奇小鱼,还有美不胜收的棉纸窗花,充满异域风情的橡皮印画,这些看似简单,却可以让人足够惊奇,因为它带来了艺术上我们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

  整本书的颜色非常漂亮,非常夺孩子的眼球,小孩子一看就停不下来了,另外这种开本的不会拿着太沉,而且也不会轻易折坏,放在书架上很合适,而且也很耐用的包装形式。

  这是一本让孩子放不下的艺术游戏书,也对应了这本书的书名《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这本书的游戏形式多样、玩法新奇,是一本可以玩、可以看,可以再创造的儿童创意宝典,所有usbonre书迷们都应该收的一本好书。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六):趣味艺术启蒙

  艺术细胞,一方面需要天生,一方面也得从小培养吧。《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是一本精彩的艺术启蒙亲子游戏书。涵盖绘画、剪纸、手工等方面,提供了四十多个有趣的游戏。

  每一个艺术游戏,一幅大大的完成图上给你视觉冲击,详细的步骤图,配以操作提示,告诉你制作的方法。本书不是很正襟危坐的技巧的培训,那样会令孩子望而生畏,不是严肃的知识的传递,那样会让孩子厌恶反感,而是好玩的艺术涂鸦,折折,剪剪,快乐有趣,方式新颖,能够把孩子吸引过来,参与,动手,乐在其中。用纸上,不需要总是到商店买专用纸,也可以将旧杂志、旧盒子、包装纸拿来废物利用。但就制作有纹理的纸,也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各种颜色,各种样式,就有无限可能,好好玩。留心各种可以利用的材料。做《繁忙的街道》,就是对报纸、杂志上的各种人像的利用,头、嘴、手、脚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全新的人。我都想叫绝啦。本书介绍的不少游戏有对纸张喷色的处理,用牙刷和其它工具,让颜料溅落到纸上。再来画呀,剪啊,贴啊。对颜色的处理,会让孩子们增加对颜色、纹理的理解。为孩子们后来的绘画、手工制作的方面有帮助。

  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让我们明白很多种可能。各种颜色,各种颜色的纸,一把美工刀,就可以创造很多可能。鳄鱼,可以用画来表现,也可以剪纸来表现,这是平面的方式。我觉得这本书推荐的游戏很有趣,画好鳄鱼之后,折出身体的痕迹,剪出眼睛、牙齿等痕迹,用蓝色的纸折出水痕的样子,用绿色的纸剪出水草的形状。摆在一起,沾好,就成了一幅立体的作品。无需什么基础,照着做就行了,每个人都学得会。我觉得这就挺好。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嘛。

  全书印刷精良,大开本,全彩印刷。让人欢喜。这些亲子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发现废旧物品的价值,比如拼贴图,羽毛啊、纽扣啊、种子、火柴棒,都可以发挥作用,成为美的一部分。而这些完成的作品也可以成为装饰屋子的一部分,比如圣诞树。孩子会有成就感的。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七):趣味的艺术,艺术的趣味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是一部集趣味性、实践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儿童创意宝典。45个充满创造力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艺术的魔力。好看有趣的棉纸制作,充满张力的古怪面孔,别有情调的3D城市风光——都让孩子爱不释手。

  这本书是儿童艺术类书籍,非绘本。阅读方式需要亲子共读,实践方式需要亲子共同完成手工,或者成人示范给孩子怎么操作后再由孩子自己操作。

  这本书是从艺术材料的角度来向孩子呈现艺术的。可以用来做趣味艺术游戏的材料有带纹理的纸、棉纸、皱纹纸等各种纸张,这些纸张很多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但我们要展示给孩子的是如何自己手工制作这些不同触感和观感的纸张类型,借由游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让孩子吸收到这些有趣的艺术。

  纸张,除了画画,折叠、剪裁,还可以用来做编织、做拼贴、做相框、做缝纫、做装饰……孩子在做这些趣味艺术活动时,一定会发出“哇”地一声表示赞叹,因为这些艺术活动是打破常规的、是令孩子耳目一新的,是带给他们新奇感觉的。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会享受到艺术的巨大乐趣,也会产生对艺术的无限遐想,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八):手工制作,欢乐无限

  我小的时候有手工课,有专门的手工课本。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一直对做剪纸有浓厚的兴趣,曾经根据手工书做过一个放报纸的卷筒,等再大点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时候,特别爱给娃娃做衣服,现在看来,都是那个时候对创作的初体验,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粗陋,但是,亲身经历过制作东西的过程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时移物易,我不知道今天的孩子们是否还在上手工课,体会着通过自己的小手的剪裁、粘贴最终做成一个小摆件的快乐,不过这样教孩子们做手工的书倒是多了起来。比起我们那个时候,应该更科学吧,不但有手工制作的步骤,还有艺术文理的解析,想我们那个时候,单单只是体会投入的“玩”的乐趣,很少有人能想到,做手工还在开发智力,是孩子初初懂得艺术的一种途径。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是一本很适合和三岁以上的孩子一起看一起玩的书,更小的孩子可能根本看不懂这些五颜六色的纸是干什么的,我觉得这样的游戏的生命力其实很长,哪怕现在就是没有孩子,自己找来材料做一做,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呢。所有的游戏其实都不难,难的是家长的一个耐心,搜集材料啊,在制作过程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并且坚持的将长颈鹿啊小青蛙等制作出来。还有,平时还应该多留意一些废旧的报纸、杂志,还有一些不要的瓶瓶罐罐,都可以当做材料来制作小手工,而这些成果,摆在家里,也可以当装饰品呢。

  像几何印花的制作,是可以培养孩子的立体想象能力;小动物的制作,能锻炼孩子想象的空间。我很喜欢这些五颜六色的彩纸和废旧布料,到时候,就重新和孩子一起再过一个童年吧。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读后感(九):创意无极限

  最初接触儿童纸艺创意,是在央视的一个儿童节目里,节目名称如今无从考证,只记得主持人是个妙趣横生的外国人,手底下功夫了得,往往变废为宝,几张纸片一点胶水,不一会儿就能让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那时候我之所以饶有兴趣是为着带孩子一起看,而现在的饶有兴趣则是为了带着孩子一起做。

  这本《让孩子痴迷的趣味艺术游戏》果然让我的宝贝很痴迷。孩子十岁了,玩这些游戏自然不在话下,刚好近日搬了家,边看书边兴奋地和我说:“妈妈,我想把这个星星做多一点,挂在我新家的窗户上。。。。。。妈妈,我想要这个银色的树。”不要说书中游戏带给孩子动脑动手的创意能力,但只看她这样期待而兴奋,我就已经很知足了,说到底,还有什么比带给孩子快乐更重要的呢?!但凡能达成此效果的书,我都先要赞一个。

  这本书中的游戏好,好在哪里?首先是素材实惠价廉容易寻找,这本书中所用的素材,有棉纸、瓦楞纸、树叶、彩纸、针线等等几种,在一般的文具店里都能买到,普及型很高且成本低廉,这就让书中所讲述的游戏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了,相反倒都是很容易被孩子们实现的创意呢;第二是所做的东西也是孩子们能用得着的东西,比如包装盒、窗饰、书皮、书签等等,这样的诱惑让孩子们在看书的时候就开始憧憬用自己亲手做的饰品来装饰房间或书籍礼物时的效果,也更加有实践的动力了;而第三个好,是本书循序渐进的编排,让孩子在学习时由简入繁,不会一上来就被吓住,多了一些投入的信心和趣味性;最后一点,本书并没有拘泥于“做什么”,而是着力于“怎么做”,通过文字描述配合分解步骤的彩色图片,让孩子在学习一种技法的时候多了很多连带的灵感,去创意属于自己的作品,实实在在地让孩子领略了创意的疆域无极限之美。所以一本好书,是要落到实处,并不照本宣科的,这样丰富的才是孩子们的内心构想而非眼前的世界。

  这本好书很快就看完了,孩子已经在着手准备材料,等着周末有时间了大干一场呢,我也很欣慰一本书可以带给我们如此幸福温暖的亲子时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