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篇

2017-12-28 21: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10篇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是一本由[奥] 卡夫卡 著 / 韩瑞祥 / 仝保民 选编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一):看的多享受要看你跟他思想的契合度

  本来并没有想过要买卡夫卡的书,但是平时又喜欢去书店到处逛,无意间看到“桥”这文章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果断买下。

  是的,他就是不告诉你他真正在说些什么,你可能会觉得他写的东西很神经质,因为他写的是他自己真实,最深邃的思考,他当然知道自己的文字很诡异,因为他要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藏起来,他当然不会想把自己的文字出版出来,因为那等于把自己一丝不挂的摆在人们面前。因为他知道总有人会透过他的文字看穿他的本质,他害怕评论,害怕被议论,即使他在现实生活中活的很辛苦很孤独,而没有人能理解他高处不胜寒的凄凉感。

  他就像是用墨笔在水面作画,让人们看到各种墨水在水里千变万化的形态,住摸不透,人们都以为自己看到了他心中一角,其实人们只不过是看到了水中自己的影子而已。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二):谁看透了人生的荒谬和虚无

  卡夫卡是“作家中的作家”。这句话本来是有人用来称赞耶茨的。

  作家中的作家,意思是这个人写的东西只有作家们在看,写书的人才是他的读者。卡尔维诺,村上春树,余华都提到过卡夫卡对自己的影响。但是卡夫卡影响的何止这几个人。卡夫卡之后的作家没有谁不会被他影响。他眼观了他的时代的人所不见的事物,他体会了其他人所体会不到的世界,他写了他之前的人所想不到故事

  作家中的作家,写的东西难免不和大众口味,受众有限。有的故事荒谬晦涩到了极点,一直敲打读者的神经。看书不知所云,对有的人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是这也是卡夫卡之所是卡夫卡的原因。大概他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已丧失了太多的自我,所以在他故事中他拒绝妥协。他只写完全属于自己的故事。许多作家看重卡夫卡也可能就是由于他的作品的纯粹性,纯粹的自我表达。以写文买书为生的作者难免也会为了可读性而妥协的时候。比如村上春树,他有的长篇其实更适合短篇,但是短篇商业价值不如长篇。

  所以卡夫卡的东西,一般的看客就不要看了。

  对耶茨还有一句话孤独的人写孤独的书,“孤独”源自他的书《十一种孤独》。这句话也适合卡夫卡。荒谬和虚无的人就只能写荒谬和虚无的书。有的故事可以看出时代的燥郁以及他的反感,比如《女歌手约瑟菲妮或耗子民族》《 波塞冬》,有的故事可以看出他内在的焦躁和虚无,比如《梦》《煤桶骑士》,有的故事比如《马戏团顶层楼座上》,我完全看不懂这个故事,但是这确实最令我印象深刻一篇。我还在想在最后幸福如梦的时刻卡夫卡究竟为什么痛哭。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三):写作是一种祈祷的形式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莫过于感受力了吧。特别是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前人已经把各种技巧探索了个遍,已再难有技巧上的造诣,如画画,画的像画的美太多人通过练习便可完成,如写作,叙事流畅,词句优美,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便可习得。

  而能称为大师的艺术家是能感受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世界刺激着他们敏感的神经,他们必须表达。如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一样。“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这种力量压到一切,仿佛违拗着他自己的意志,并把他紧紧抓在手中。”

  伟大的作家有这样两种观察对象,对人类苦难的升入描绘和探讨;对个体自身的深刻发掘的反思。卡夫卡属于后者。由他不愿发表自己的文章也可知他的写作是非常私人化的,他喜好文学,文章是他唯一的表达途径。

  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核心主旨表达人自我分裂和自我异化。他的荒诞、非理性、充斥着孤独、苦闷、异化、恐惧甚至绝望。他生活的时代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同时家庭环境也十分压抑,二者令卡夫卡感到与社会的脱离、内心的分裂。

  卡夫卡说:“写作是一种祈祷的形式”,“是砸碎我们心中冰海的斧子。”因此,写作于卡夫卡是带有拯救意味的,他必须写作。将写作视作一种救赎,这本身便是平庸作家无法比拟的。

  在此着重分析《判决》。

  人们通常会将《判决》和《致父亲信》相联系,认为《判决》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有人甚至找到了《判决》在生活中的原型。从主人公格奥尔格与他父亲的冲突中窥见卡夫卡对父亲的恐惧与崇拜。他在《致父亲信》中说“我的作品写的都是您,在这些作品里我只是倾诉了我不能向您倾吐的悲伤。”因此,将《判决》看做是一次倾诉。

  有人指出《判决》是卡夫卡即将三十岁时的作品,由此想到“二十九岁现象”——年龄将届三十岁,却发现尚未成家立业,结合“三十而立”的说法,三十岁就是孩子真正要脱离父母的时候,真正独立的时候,不再依靠父母。结合原文,不难发现,格奥尔格在文章前部分自我感觉良好,他是个年轻有为的商人,即将与一个美丽女孩结婚,生活悠闲舒服,一切似乎都掌握在他手中。来到父亲房间时,俨然是强者关心弱者(像大人关心孩子那种)的心态。格奥尔格认为自己已经独立——这令他感觉好,但是,父亲轻易的收回了他独立的良好感觉。

  【他(父亲)走路时,沉重睡衣敞开了,睡衣下摆在身体四周飘动着——“我的父亲仍然是个巨人。”格奥尔格想着。】——对父亲老迈、不再强壮的影像消除。

  【父亲突然如此了解彼得堡的朋友,这位朋友还从未像现在这样,猛然间闯进他心里。】——父亲对格奥尔格的了解和掌握是格奥尔格始料未及的。事件开始失控。

  【“滑稽演员!”格奥尔格憋不住,一下子喊出口,马上意识到惹祸了,赶紧咬住舌头,】——独立开始瓦解,这一幕像极了小时候在父母或老师(权威)面前忍不住顶一句嘴的场景。

  【“让他倒下,摔得稀烂!”】(格想)

  【我始终还是比你强壮的多,我如果孤身一人可能不得不让步,然而你的母亲把她的力量给了我,我与你的朋友已建立了友好联系,你的顾客名单现在就在我兜里!】(父亲说)

  ——独立性被完全消解,格奥尔格感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一切都在父亲的兜里,他或许从未拥有独立。

  这对格奥尔格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于是他最后接受了父亲的审判。

  以上是我对 现实模仿说 娥补充说明。

  事实上,我认为,《判决》中父亲的形象虽受到卡夫卡父亲的影响,但这个父亲应是格奥尔格内心分裂的结果

  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内心两个自我进行对话的体验。两个自我通常分为肯定与否定。

  “肯定”人格即格奥尔格,“否定”人格为父亲。

  那么为什么“否定”会以父亲的形象出现?

  因为卡夫卡心中的父亲代表权威与压制。

  “肯定”只拥有良好感受罢了,而“否定”吸收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因此二者发生争执时,“肯定”几乎拿不出任何反击,而“否定”能准确攻心。格奥尔格一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感(对朋友、父亲),一方面又消极的看自己。【因为她这样这样这样撩起了裙子,你就上了,为了随心所欲地在她身上获得满足,你玷污了对母亲的怀念,背叛这个朋友,把父亲塞到床上,使他动弹不了。】、做成的一笔笔生意是由父亲打好基础的、朋友并不忠实于自己、其实自己就是个恶魔。于是‘否定’抓住这些把柄:娶妻是为了满足性欲,没有能力只能依靠父亲留下的基础,没有真心朋友,不该活在这世上。

  于是,格奥尔格判自己 溺死。

  而格奥尔格就是卡夫卡内心的化身。卡夫卡谈及《判决》是这样说的“我写下他,把他固定下来,因而完成对幽灵的抵御。”幽灵来自内心,《判决》像是卡夫卡的发现,卡夫卡发现幽灵是这般运作的,于是用文章戳穿幽灵,用文章来壮胆。

  写作,于卡夫卡,是种驱散心中幽灵的祈祷形式。

  ---------------------------------------LZX

  感谢大学有书评的暑假作业,不然真不会写这么长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四):恐惧之后的选择

  为什么在读过卡夫卡后会想起鲁迅,觉得两人作品的风格和立意有共通之处?

  在读《饥饿艺术家》时,这感觉更强烈一些。不愿意饥饿,找不到合适食物,也许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适应社会,努力找寻食物;当社会异化,无法让人生存时,即使努力也无从找寻食物时,那么或者愤而反抗,与社会抗争甚至要推翻它;或者只能是放弃,因清高不愿抗争而放弃,因无力抗争而放弃。最终被社会遗弃,在竞争中落败。小说的主人公是放弃了吧,但还不是完全彻底的放弃。他要把这社会的异化、扭曲、病态通过饥饿表演呈现出来,来抨击、讽刺、嘲笑这社会,然而并未达到这目的。无人看懂这表演,将它作消遣,甚至觉得供人消遣的资格都算不上。最终完全被忘却,对社会,对大众,这表演和这表演者只是个虚无。

  鲁迅本人和他的作品给我相似的印象,看透社会,看透人性的阴暗、无奈。先是抗争,但知道这抗争仿佛只是呐喊于无人沙漠中时,仿佛只是唤醒了黑屋中昏睡的人,还更增添了他们临终的苦楚。或是只给人留了作消遣的笑料之后。他也想到要放弃,慢慢地挣扎着放弃。然而鲁迅终于没有完全放弃,他内心还有一丝希望童年温暖,对人性没有完全绝望。《一件小事》中敢于担当的车夫、《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年青的人鲜血,每每给他希望,一点点地前行。

  然而卡夫卡的放弃更明显,他对自己作品的无所谓态度。对婚姻的恐惧,缺乏安全感。也许他在思想上受伤更深。在极度的恐惧中蜷缩躲避起来,用孤独避免世界对自己的伤害。然而事实上却无法躲避,只能一直在恐惧中生活。读他作品时,心情感染得郁闷、惶恐且晦暗,需要鼓起勇气后才能继续。

  还是鲁迅和他的作品更多一丝温暖,冷静和理性之后,依然努力。忘记恐惧和孤独,能适应之处努力适应,可抗争处也努力抗争。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坚持前行。世界也许依旧,却拼出自己的一些精彩。如果还有亲人爱人、友人的温暖,希望现实中的生活离卡夫卡远一些。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五):看完的简介,暂时没有感想。

  惨淡昏暗的画风映衬故事沉闷,怪诞。每个人都是瞪着惊惧的眼球,人的形体忽的被拉长又被缩短,不是弓着腰就是好像立在墙壁上。医生被半夜的门铃惊扰,需要到三英里地方去救治病人,而帮助他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对他的女仆有企图的马夫。后来一阵眩晕他抵达了病人的门口,到家里之后那个病殃殃的小男孩悄悄的对他说医生,叫我去死吧。他准备拿出医治工具的时候想起来她可怜的女仆罗莎,她现在一定收到马夫的凌辱,需要自己快些回去救她。但是病人的姐姐脱下了我的外套,他的爸爸也给我倒了郎姆酒。他的妈妈叫我走过去看一看,医生顾不得太多了就给他们开了药方,但是看见站在一旁的母亲在泣涕涟涟,姐姐也在旁边挥舞一个血污斑斑的手绢,我好像感到事情严重性,又去探望了一下小男孩,这是他看到了可怕的一幕,离着臀部有一块手掌般大小的伤口,那个伤口是玫瑰色,颜色由深入浅,周围很多红色斑点,远看像一个露天煤矿一样张开,这是远看,近看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可怕的。因为有很多手指般大小的虫蛹在蠕动,身体紫红,伸展着白色的触角和腿准备往外涌出,向光亮出爬行。医生觉得小男孩已经无药可救,医生需要快些回家。但是又有很多人突然冒出来,把他全身脱的精光,挨着小男孩的伤口紧紧放着。突然又有唱诗班的小孩出来唱着脱掉他的衣,他就能医治,若他不医,就治他于死地。后来声音也渐渐的消减下去,突然小男孩和他说起话来,他对他说他并不信任他,可能就是在别的地方被抛弃了然后来到我这里。医生安慰他说他见过很多这样的病,是正常的。小男孩就有些放心了。于是从床上爬起来他准备走,但是那马车像老人一样怎么也不能够走回家。《乡村医生》:若他不医,就致他于死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kyNTQ2Ng==&mid=2652505567&idx=1&sn=5b85545d58f0f1ef9091fcbc2df50c28&scene=7&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3&version=26050735&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AACAA%3D%3D&pass_ticket=qvafUO5hxEcZAGWniD8PyVkn5S7QiBIuu521vhwJ36rQi5endRLiRdg9aHar4Cwk&wx_header=1

  只是觉得人们的心灵很空虚,深深的绝望,找不到人生真正的归宿。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六):我認為那個不停修築地洞的奇異的小動物,是一個人

  《地洞》

  我認為那個不停修築地洞的奇異的小動物,是一個人。

  地洞是隔離的意象,地面上鋪設陷阱,成為表象,為了實現真正無人所知的隔離。

  但即使在迷宮般的地洞中,他也無法完全的感到安全,時刻在設想敵人的出現並憂心忡忡。活在躊躇中,一刻也沒有得到寧靜。

  人若是想要迴歸洞穴生活,無非是對現實生活厭倦、恐懼或無奈,就是疲憊了。

  挖一個洞,可以藏身,也可以溫暖的過冬,也許很多人都這樣想象過。某種程度上來說,無論是敵人還是友人,在洞穴之外的都是侵入者,就像那另外一只不知道是什麼的小動物“旅行者”,挖到了他附近,也許多挖幾下,他們就會想見,但也許隔得很遠,只因空曠的地下,孤獨讓聲音傳得更遠,恐慌讓聲音拉得更近。

  這是一篇沒有結局的故事,他最終和“旅行者”相遇了嗎?那個動物也不過是靠著本能在鑽洞而已,卻成為主角的假想敵。也許他沒有那麽強的憂患意識,因為這種意識的擁有者,人更為強烈。

  假如“我”是一個人,不知不覺中,“我”誠然已經變成了什麼動物,擁有了鑽洞的本能。

  卡夫卡像是有某種觸角一樣,不同觸角分裂出不同的動物,但都指向一種絕境。

  文中寫到:“地洞對我意味著什麼,搞清這個問題,壓根是不必要的;我和地洞這樣相依為命,不管我遇到多大恐懼,我都能泰然自若地留在這裡,無須設法說服自己,打消一切顧慮,把入口打開。”

  地洞是他的家。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七):《大路上的小孩》评论

  quot;注意,那儿有人,他们不睡觉。"

  quot;那他们为什么不睡觉?"

  quot;因为他们不累。"

  quot;他们为什么不累?"

  quot;因为他们是傻子,"

  quot;傻子要累多好啊!"

  这是《大路上的小孩》的最后一幕。读完之后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卡夫卡的短篇字面上很难读懂,但是,字面以下的东西却是这样的简单而淳朴。

  傻子要是累了该多好啊。

  纷杂而琐碎的事情,毫无意义可言,然而世人却都趋之若鹜。吵吵闹闹,让人心烦。何不像大路上的小孩那样,简简单单,快快乐乐,不去在乎世俗,因为世俗实在是太吵闹了。

  在我们内心,每个人都希望做大路上的一个小孩,我们习惯了忙于于日常的奔波,各种教条,各种禁锢,身心俱惫。于是我们渴望解脱,渴望做个精神上的”孩子“,只是在路边看着发生的一切,这条道路就是历史,就是文明,也是各种枷锁。

  做个孩子并不意味着天真。孩子是一种最为纯净的存在,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当我们真的可以抛开世俗,抛开枷锁,感悟到尼采”精神三变“中的孩子的意蕴。我们再回头去看世俗:

  啊,那是一群傻子,他们不睡觉。

  他们为什么不睡觉?

  因为他们不累。

  他们为什么不累?

  因为他们是傻子。

  傻子要是累该多好啊。

  是啊,傻子要是累了该多好啊。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八):《乡村医生》读后感

  卡夫卡是给我以“卧槽,怎么写出来的!”作家之一。他的感觉太自由太准确了,就像在一条河里他的跳跃无不跳到石头上。我真有些什么都说不出来的感觉,只知道我感受到了医生的窘境。这就是一场噩梦。不管怎么样做都有阻碍。——我要去看病,那么就有大雪封路。我需要马车,那么就没有马。我终于有马还有一个马夫了,他又要抢占我的女佣(作为交换)。我要救孩子,孩子却要死。我看病,孩子却没病。孩子没病,家人却要他有病。我发现孩子确实有病,我又无法治他。我明明无法治他,我又被脱光衣服“治”他。我“治”他,却实际使他更加拥挤……我终于摆脱“救他”的念想准备自救了,然而“在这最不幸时代的严冬里,我一个老人赤身裸体,坐在人间的车子上,而驾着非人间的马,四处奔波,饱受严寒的折磨。我的皮大衣挂在马车后面,而我却够不着它,那伙手脚灵活的病人呢,也不肯动一动指头帮我一把。受骗了!受骗了!”这是一种多么绝望的处境,用卡夫卡的话说,“极大的窘境”。那些阻碍都是那么莫名其妙、不可理解、没有原因,挤压着我。

  我读完的时候,想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接着想到他的许多短篇。我在网上查《乡村医生》的评论时,发现余华确实深受《乡村医生》的影响。

  我在想写作者如何能够学习卡夫卡?他根本就不可学习。他的文本态度太真诚。他就是这么痛苦的。他把自己的痛苦淋漓地展示。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对我来说有相同的感觉。看完整个人倍感压抑。我不认为这是悲剧的东西。——悲剧,还是有一个美好的东西,它虽然毁灭了,但人们仍然相信它。梁山伯与祝英台死了,爱情还在。岳飞死了,精忠报国的忠心还在。美好的东西因为毁灭而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卡夫卡这里没有,他就是绝对的不美好。他妥协,没有好结果。他反抗,没有好结果。救人,救不了。自救,救不了。想想都烦躁起来。

  余华说,卡夫卡的存在就是证明文学世界有这样的存在;他不是银行,没有人能从中取得什么。唉,向卡夫卡跪倒!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九):说说翻译

  《变形记》看过多个译本,最喜欢的当属谢莹莹。

  李文俊是英译本,文笔流畅(流畅得没有陌生感),错误较多,最大问题是在“父亲”“母亲”等面前加上格里高尔的定语,其实小说中大部分的叙述视角是格里高尔的,加上去就变成全能视角。卡夫卡似乎无意向读者讲一个故事,他是通过一个视角展现一个故事,虽然他常采用第三人称。

  叶廷芳的还可以,只是有些句子处理太随意,缺乏必要的张力。

  张荣昌想保持原貌,对句子结构基本没处理,其心可鉴,但实在诘屈聱牙。我买了张荣昌新出的《卡夫卡小说全集》,确实翻译得不好,有的地方简直糟糕。张教授的文学敏感性不行,还很努力地毁书不倦。

  谢莹莹相对是较好的,虽然也不是满意的译本。如果李文俊的和她结合起来,可能会有一个定本。她的译笔不够流畅,文字朴素得过于直白了,有的甚至很粗糙。但考虑到卡夫卡的作品密度极高,如果太过于流畅反而损害了作品。半生夹熟的翻译腔,可能更适合读者——慢慢读,才有滋味。太地道的中文不适合卡夫卡,因为中文一般多短句,而卡夫卡的叙述策略是通过字斟句酌的书面化长句来达到张力的。

  我不懂德语。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觉得卡夫卡适合用一种折中的态度翻译。

  不要把他的作品处理成流畅纯熟的中文,那和他的文风相差太远——中文实际上不适合表达思想性的内容,其优点是修辞性、形象性,还有很强的概括性(比如成语)。所以中文翻译美国文学是很合适的,像海明威、塞林格,几乎称得上完美,即使作家用中文写作也不过如此。但德语的翻译作品,就很少看到好的。要么译得太松散,完全不像原作;要么干巴巴没有什么文学性。

  翻译卡夫卡的小说,也不能照搬原文的句子结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张荣昌教授那样的毁灭性翻译。

  所以难就难在如何平衡。一方面要保留其书面语句的严谨性,使文字紧凑有张力,就不能太顺畅;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吸取口语,不然显得干巴巴。

  完美的艺术是一种平衡。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十):致弗兰茨.卡夫卡

  血痂蚊子般的贴在脸上,

  痒得使人难堪,

  我忍不住的一挠,

  台下的观众开始起哄,

  惶恐、愤怒和脸皮掉在地上,

  破碎的脸开始像蛋壳般剥落,

  我终于显出了魔鬼的原形。

  我开始和所有三纲五常的君子战斗,

  我站到了所有大众和潮流的对面,

  我开始遗忘耻辱和怜悯。

  我跑遍了世界——

  和各色天使搏斗。

  突然有一天,我迷失在了布拉格一条阴冷的大街,

  一种归属感似泥巴一样的糊在了恶魔的脸上,

  我开始靠笔和文字同这个被上帝披上面纱的世界共存。

  3.5 有暖风的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