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拉格气象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古拉格气象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9 20: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拉格气象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古拉格气象学家》是一本由[法] 奥利维埃·罗兰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一):莫名其妙的消失

  1934年的苏联肃反运动,让无数生命莫名其妙的消失。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入狱,甚至还抱着相信政府态度结果却是他们无声无息离开。《古拉格气象学家》中的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范根海姆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只是气象学家,却不可思议地陷入了一场“屠杀”中。

  作者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曾获法兰西文化奖、费米娜文学奖,代表作《世界的创造》、《苏丹港》等。本书属于纪实文学,真实地回溯了一位气象学家被当成“反革命”的命运同时通过他的故事看到了苏联肃反运动的惨烈,就算这样有些人包括阿列克谢也依然相信他们的政府,维护苏维埃政权。从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讲述阿列克谢的背景以及他被诬陷被抓,生活在索洛韦茨基监狱;二是描述索洛韦茨基集中营1116人前往凯姆,登上了不归路。另外,书中最后十几页附写了阿列克谢在狱中给女儿的信,用植物图集教女儿数学,可以想象这是一位多么爱家的气象学家,我为他伤感,也为莫名其妙消失的生命难过

  阿列克谢,只是一位普通的气象学家,却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之中,他的入狱与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K相似,都是无辜的,阿列克谢顺从政府,依然相信会有希望,无数次申诉,执着地写给斯大林信件,可是却没有一丝改变;约瑟夫•K也不断地抗辩,找人帮忙,寻找真相,证明自己的无辜,结果他还是被带走了。他们相似的结局更加反映着社会黑暗,极端权势的掌控、法律的忽视。阿列克谢的冤死只是苏联肃反运动残暴的一个缩影。

  书中最后部分描述着1116人的“消失”。NKVD的行刑者马特维耶夫几乎亲自将他们枪决,那种场面无法让人理解,可是当肃反的人们被平反时,当初行刑、组织的领导们却并没有处以刑罚,马特维耶夫依然活着。阿列克谢被禁止十年的通信,造成了他活着的假象,直到最后他的妻子也不知他是生是死。苏联肃反运动让我更加看透了斯大林的“本色”。曾经在读《生存与命运》时了解过他有着希特勒一样极权主义,苏联红军进入欧洲地区时对无辜的人民进行大量的屠杀,而本书正是二战之前的一次大清洗,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滥杀无辜。作者用阿列克谢的故事反映着斯大林的残暴。

  《古拉格气象学家》不只是在写一位气象学家的故事,而是诉说着苏联肃反运动的真相。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二):翻译逆天,逼死语言强迫症患者

  看到第六页,结果就悲剧了。这翻译,第一段不通,第二段也不通,尼玛,这页就两段。信达雅不说了,能给个正常中国话表达吗?逼死我这语言文字强迫症患者了!

  没看过原著,但是,翻译成〈我记忆中有个5月~~〉〈海水一年中有半年在上冻,一上冻就没有别的方式可以抵达那里了〉……调整下语序行不行?我就问行不行?

  等我继续读,读完继续更这噎死我的翻译。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三):《政治风波的飞絮》

  因为自身政治知识空缺,也跟不上作者跳动的思绪,直到阿列克谢被捕才觉得整个情节舒畅很多,也看得懂些。 试想一下,在那北国,一入脑海的便是白色,雪白,在那个动荡混乱的时代还有鲜血点缀。也不知谁主谁副了。红色或许比白色还多,五月化雪时都融为一体了吧。 其实一开始以为这是一本气象学父亲教育女儿的书,然而,这只对了一半。这不过是写那时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个热爱劳动而忘我的人,一个心中时常心心念念家里的男人。太普通了,为什么要写他?他做了什么贡献? 没有,什么没有。我想作者是借他的生活反应当时在斯大林时期平明百姓的生活。肮脏,冷血,死亡,生命在那时多么脆弱啊! 阿列克谢什么原因被捕具体连作者也不大清楚,在那个时期,个人的生命有价值可言,不是作者来写这么一个真实存在事实,几乎没有什么人去在意政治风波的上飘扬的飞絮。混乱时期人们只在意那杆枪是否对着自己的后脑勺,是否也将成为早被处决的千万人中的一个。化成骨骸谁会在意呢,谁会记得呢。如若不是有些个对这种热衷,恐怕一切都将悄无声息了。 虽然生活在冰冷的世界,但主人公阿列克谢还是个热爱生活的气象学家,似乎刀枪火海都抵挡不了他心中爱。气象学我非常陌生,根本是不了解的,但在这本书里,至少我从此刻就多了解了一点气象学,晓得了这个领域有这么个人物。 最让我暖心的是他对他“小星星”的关怀,宠溺,对家庭坚定与不弃。在纷乱时,他的心好像坚如磐石,又暖火炉。 最敬重的则是他从未耽搁学习研究,在劳改期,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那儿的图书馆成了他的学校……三年,他还没有毕业啊…… 他还没有给女儿的画画完,他还没有写完给妻子的信,更重要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小星星”寄来的画啊! 战争大地在沸腾,云海在翻滚,人呐,渺小得如同蚂蚁。人性呐,那果真是人性。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四):这么荒凉这么美

  去年11月时看了50多页,然后塞进了办公室的抽屉。纸张印刷装帧非常洁净细腻,叫人珍惜。前几天收拾东西时候又拿出来重看。

  在购书网站上已经买不到了。

  这么克制,荒凉和美。

  俄罗斯,如同流散开来的大片土地,世界尽头,红色,乌托邦,极寒之地,极光,岛上的监狱,顶级的知识分子,没落贵族,艺术家们,都是囚徒,先是劳作,后来猝不及防地被带到远离人群之处默默处死。有图书馆,还能讲座,叫人带着一种天真与自我麻醉。

  画给女儿的整整齐齐的带着过去岁月严谨气息的泛黄的小画。他抬头看到的云,看童年的云与在监狱时的云的不同心情。他女儿想起父亲时在想什么?她最后的安排离去,是为了什么?

  喜欢作者写作的方式,也喜欢译者。想找译者翻的其他作品,只找到一本,其他没找到。找到一张她参加活动照片,短发,素颜,布袋子随便地放在脚边,细带子凉鞋,想象她在自己工作样子,手边会放着怎样的饮料。觉得她很美。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五):11岁小朋友的书评

  看到一位11岁小朋友的读后感,居然是《古拉格气象学家》,11岁能有兴趣读完这样一本书,真不容易。就像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种角度一样,周新雨小朋友从《古拉格气象学家》里读到了父爱,即使充满稚气,也很美好

  父爱如山,你一定会发现

  ——读《古拉格气象学家》有感

  《古拉格气象学家》讲述的是一名在古拉格劳改营里的气象学家——范根格安姆,他坚持给女儿寄去画着谜语的小卡片和标本、小画,直到这位父亲被处死的前一天晚上……

  范根格安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爱他的家庭,他的事业,他那颗明亮的“小星星”——他的女儿、艾莱奥诺拉。他正直忠厚,可他最后还是随着一声枪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无情的,却充满了爱的世界。这一声枪响也结束了我们之前的一辈人希望。

  范根格安姆靠标本和图画教给女儿简单的几何和算术,尽管他被捕的时候女儿还不满4岁。本书中有一段让我感动到几乎要落泪。

  我亲爱的女儿,他在9月底写信给艾莱奥诺拉,我将有一段时间不能给你寄我的画了,但我希望你可以把你的画寄给我。这一天……他是否认为隶属于索洛维茨基鉴于的白波运河劳动营的管理层会把信转交给他?你收到第二只蓝狐狸了吗?他问。这是他写的最后一封信……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太忙,是爸爸把我背在肩膀上,送我去的;吃完晚饭,我就坐在爸爸的大肚子上“骑大马”,搞得爸爸一个劲大叫:“哎哟,我的肠子都要吐出来啦!”吓得我马上下来,大叫:“爸爸你没事吧!”爸爸就会哈哈大笑:“笨瓜!逗你玩儿呢!”;晚上,我会把书放在爸爸的身上,或者把头靠在爸爸的肚子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加班回来的妈妈见了,就会说:“唉,你们父女俩。”……

  是的,当你跌倒时,你背后会有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你,帮你拍拍衣服上的污渍;当你哭泣时,有一双手,拍拍你的背,为你拭去泪水;当你成功时,有一张嘴,会露出欣慰微笑鼓励你继续前进;当你遇到危险时,有一个人,会毫不犹豫地冲向前,保护你的安全,他就是——父亲。

  父爱如山,一直在你身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

  周新雨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六):《古拉格气象学家》:是国家暴力,还是命运使然

  我们讨论苦难,总喜欢“冤有头,债有主”,希望能给所有损害找到一个理由。“古拉格”的灾难自不必说,,它必然是国家暴力对人性、正义的再一次典型凌驾。可我们又很难不对任何一个看似笃定的结论产生怀疑:国家暴力带来的乌云,真的让所有人都逃无可逃吗?

  《古拉格气象学家》是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的一部作品。作品书写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一个人“消失”的真相:气象专家范根海姆在肃反期间以“反革命破坏”的罪名被捕,只是因为前一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饥荒,“总要找一个人来背黑锅”。而在整个审讯与羁押,直至流放到古拉格的过程中,范根海姆的表现都是极为顺从的。他在牢狱中期待光明,并且以通信的方式保持与家人的联络,并希望告诉自己女儿关于世界的美好。然而不幸地,他最终也未能等来自己坚信的光明,甚至连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被处死,都无从知晓。

  人生最悲惨的境遇,是自己有朝一日离开,便可能永远无法回来。他心心念念的是高墙外的生活与自己所爱,到最后却发现自己陷入的囹圄其实永远无法逃脱。对于范根海姆而言,他作为一个受难者的特殊性,在于自己本有机会移民,逃离这“是非之地”——他的哥哥正是这样做的才逃过此劫。而范根海姆不愿离开的原因,又正是以为倘若离开,便再也无法“归来”——他的所有梦想,所有期盼,全部都交付给了看似充满阳光与可能性的国度。“即便乌云布满天空,阳光仍会照耀这里”。

  我们不难将这样的情节,与我们熟悉的故事做一个类比。在知识分子中,理想主义者永远是大多数。也许是视野太过开阔,他们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太愿意相信一切风雨不过是一时的祸患,而那些被信仰的,将注定永生——事实或许确实如此,但倘若选择如此,便必然要以自己微薄的命运来抗衡实际暴虐与残忍——邪恶与暴力固然短暂,但却足以占有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切。

  事实上,《古拉格气象学家》的书写是十分艰难的。范根海姆未能幸存,他的故事也不曾被任何人完整记下,因而作者十分努力,才利用手中存有的、并不丰富的事实资料,拼凑出一个人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作者不得不加入自己的观点来充实这个故事,但这些观点又往往因为事实的缺乏而显得轻浮。但这部作品仍具有震撼人心力量——古拉格是真实的,范根海姆是真实的,而他对于女儿的爱与期许,也通过作品最后收录的私人信件得以展现。那一幅幅细腻的博物画作,告诉孩子自然有多美妙,而丝毫不见阴暗与痛苦言语,则保护了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想象。

  关于苦难,我们听过的想象与流言太多,以致令人麻木。可些微的真实都会令人难以释怀。也许对于古拉格的悲剧,所谓“国家”将负有绝对的责任,但我们仍然无法否认个人选择在其中的参与。而所谓命运,不过是一个人坚信、不肯丢弃的东西。他为此付出所有,也将收获应得的一切。至于阴霾,就姑且把它看做是荣耀的附属吧。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七):《古拉格气象学家》:大悲剧中的人性忧伤

  《古拉格气象学家》:大悲剧中的人性忧伤

  “古拉格群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的悲剧在于,对于那些被强行发配到这个群岛上的个体来说,他们的一生被摧毁,幸福被清除,存在被抹去。这种悲剧的一面,被索尔仁尼琴用他的鸿篇巨制《古拉格群岛》固化下来,成为这个悲剧最震撼人心的文字纪录。

  而继续发展下去的悲剧却是,“古拉格群岛”又反过来成为巨大的引爆的炸药,摧毁了前苏联这座庞大有帝国,而这个悲剧,却往往是当初制作这份炸药的制造者所始料不及的。《古拉格群岛》作者在晚年的时候,却对他当年发起的向苏联爆破的壮举进行了匪夷所思忏悔,他甚至说:斯大林曾经赋予这个国家以冲劲与斗志。

  而索尔仁尼琴当初在他的书中,却突出强调的是斯大林赋予这个国家的是残暴与凶狠。

  这是“古拉格群岛”的双重悲剧。索尔仁尼琴的身上体现了这种悲剧的所有层面。

  相比于索尔仁尼琴巨著的事无世细、全景鸟瞰,由法国作家所著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古拉格气象学家》则视域收缩了许多,仅仅局限于“古拉格群岛”中的一个代表性岛屿——白海中央的索洛韦茨基群岛,重点聚焦的仅仅是一个从官职来看并不普通的所谓前苏联囚犯,捕捉到的最富有人性的闪光点,则是这位官员对他的年轻的女儿所绘的渗透着浓烈亲情的“看图说话”类的博物手绘图片。

  那么这本书,会给我们带来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书中一一作出解释。那么就让我们以问题的形式,来看看本书作者的写作原因及他的写作方式。

  一是为什么一名法国的左翼作家,要写一则关于前苏联的悲剧故事呢?

  从书中的介绍来看,作者奥利维埃•罗兰曾经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期担任过左翼组织的军事领袖。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是欧洲左翼运动达到高潮并在之后持续下行的顶峰时期,在美国思想家托尼•品特的思想自传《思虑20世纪》中,述及他曾经专门来到法国巴黎,研究当时的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潮。品特称:五、六十年代的法国知识分子整体左倾。为什么法国知识分子在左翼运动中冲动地站在前列?在《古拉格气象学家》一书中,作者在最后的部分作了解释,借此作者采取倒装结构,交待了他写作这本书的缘由。作者认为:近代的世界性革命只有两次,一次是法国大革命,另一次是20世纪的俄国革命(P166)。可以看出,法国人的骨子里对革命有着近乎是一脉相承的迷恋情结,我们可以从法国作家萨特对苏联的思想上的倾力支持,可以看到法国人内在血脉里极其容易焕发起的与革命发生同频共振的那份激情。前苏联在制造了革命神话的同时,也毁灭了革命的应有品格与意义。正如作者所说,前苏联曾经是全世界希望的摇篮,但更是埋葬这一个希望的巨大坟墓。法国左翼也因为苏联日益挥发出的坟墓的阴霾与阴森而严重分化,最典型的是曾经加入过法国共产党的加缪最终脱离了左翼组织,标志是他与萨特分道扬镳。

  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革命’还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虽然作者说这个“记忆已越来越混乱”,但关于前苏联的记忆,仍然在困挠着每一个走出那个时代的人。这就是前苏联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说的现在的时光是“红色人类”的“二手时间”。在这个“二手时间”里,进一步完成对前苏联的真正的“一手时间”的真相的挖掘,已成了曾经的“红色人类”欲罢不能的内心选择,而这,正是本书作者在2014年出版这本书的原因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作者在苏联消失之后,还将“前苏联时代的非人道”余波,延伸到了今日的俄罗斯。作者显然意图使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事关着苏联的“一手时间”,同时,他也拉扯上了继承了前苏联主要衣钵的俄罗斯的“一手时间”,在书的结尾,作者发出呼吁,“我们理直气壮地敲响提防非人道在俄罗斯重新抬头的警钟”,这里,反而折射出作者内心里写这本书,还可能有着更为明显的现代指向意义。作者这样的引申,说明了非人道主义不仅仅是斯大林主义的产物,而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共有的属性。可以看出,这本书的最终潜意识,反映了欧洲对俄罗斯的厌恶与警惕,正如阿列克谢耶维奇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俄罗斯日益引发的在欧洲国家那里递增的反感情绪,而一个记录前苏联悲惨的“一手时间”真相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恰到好处地具备了能够给今日的俄罗斯一点难堪的警醒作用。由此可见,本书作者对“古拉格群岛”遗迹与遗事的发掘,与索尔仁尼琴的揭橥已经南辕北辙了。任何历史都是服务于当下的,在本书中,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这个规律再显神威。

  二是作者找到了什么激活历史旧痕的由头?

  作者写作的时间大致在2012—2013年左右,书中提到的最近时间在2012年。这一年,作者走访前苏的索洛韦茨基岛,从接待他的老太太那里意外地得到了一本画册,这正是本书主人公的女儿编撰的画册,里面一半是父亲给女儿的信,另一半则是这名父亲绘制的动植物图。这无疑激活了作者意图探访这本画册主人的欲望。很显然,这本画册绘制的相当精制,“线条干净、天真、沉重”,用铅笔或水彩着色,画幅边缘写有详尽的说明。这名传主生于1881年,1934年被捕,当时女儿四岁,因此女儿应该是在他将近五十岁才生下来的宝贝疙瘩,晚年得子,很容易理解,他会把满腔的父爱倾注在尚年幼的儿女身上。从书中的交待来看,他在劳改营里,并没有遭受过分繁重的体力劳动迫害,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岛上的图书馆,但是索洛韦茨基岛位置偏北,虽然处于欧洲板块,但与西伯利亚却处于相似的纬度,极其寒冷的天气,令这位父亲体力不支,尽管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对女儿的那份爱,支撑着他努力活下去,此刻,他已经没有能力再给女儿任何贴身的关爱了,但是,就在这艰难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绘画特长,记录下身边五彩缤纷的绚烂风景与风物,绘成孩童喜闻乐见的图片,寄给女儿。相比于古拉格群岛里那些面目模糊的芸芸众生,这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奉献给女儿炽热关爱的父亲,更能在情感的底线上打动我们内心深处都易感的那部分柔软,而本书作者显然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份情感的力量,迅即地介入了自己的开掘方向,把这位父亲从古拉格群岛里那些只留下背影的劳改犯们群落中特别地提取出来,去想象他的内心世界。因为有了这一份人性视角的切入,我们能够更深切地关注起人物的命运,以一当十地看清作者所需要表述的拮问历史、反思“一手时间”的严峻主题。从最平凡的人性入手,激活了所有的素材与尘封的历史。

  三是作者在历史深处找到了什么?

  书中的传主其实算起来,也算是一个苏联高官,他担任着苏联统一水文气象局局长一职,参与了苏联极地远征、同温层气球升空、建立气象网络等一系列重大事项,那么,他究竟是什么原因被逮捕的呢?从作者的采访起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传主的了解是相当稀缺的,主要素材就是气象学家在劳改营中给女儿的信件及绘画,而历史的迷津就必须综合其它的资料来一探究竟了。作者得出的答案只能是一种猜测,他认为是传主的下属“也许他是出于坚定的列宁—斯大林信念才冒险攻击他的上司,但最可能的还是出于妒忌和野心。”(P160)一场出于个人私怨的动机,竟然决定了一名忠诚于前苏联事业的一个人的后半生命运,从1934年被捕,到1937年被枪毙,传主阿列克谢就在短短的四年中发生了惊天动地的逆转,这种荒诞的不可思议性,在作者的笔下意图能够解读出逻辑性的让人理解的真相。作者在书中大量填补了当时前苏联国家的社会动向,意图在大背景下勾勒出个人的悲剧所在,但是我们依然不得要领,这种解读也正是前苏联留下的惊人迷津并且今天依然吸引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等一大群人去反思、去诘问富有价值意义的原因。而从传主留下的信件里看到传主的心理流程却是,他不相信自己有着莫须有的政治罪,一次次地上诉申冤,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劳改营中还用碎石子搭成斯大林肖像,而奇怪的是,每一次完成一幅斯大林肖像之后,他又另外制作一幅动物的石子像。当然我们不能说他别有用心,因为动物在他的画笔下,并不含有贬意,他给女儿绘制那些画片中,动物都显示出它们的应有的尊严的一面。可以看出,他对国家是无条件信任的,对斯大林也毫无怨言,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最终被枪决的命运。他才是作者力图发掘出的整个古拉格群岛中的悲剧之悲所在。“寄寓寒星荃不察”,一片忠心,付之流水,这正是作者意图对历史发出深深的诘问的原因。

  《古拉格气象学家》只能算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但书中那些鲜艳的散发着温情的图画,却远比纯粹的悲剧展览来得更有力量,它借助人性的细软的视角,把悲剧的每一个棱角都凸现得砥廉峻隅,触目惊心,当我们借此观望前苏联的“一手时间”的时候,这本书也许能够告诉我们在“一手”过渡到“二手”时的真正原因所在。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八):大环境下产生的悲剧

  文/文小妖

  据说,奥利维埃·罗兰的《古拉格气象学家》这本书买不到了,于是找来读了一读。

  整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平凡的气象学家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在斯大林时代所经历的一切直至到生命尽头。从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的身上折射出了当时弥漫在整个国家的恐怖气氛。诚如书中所写,“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每个苏联公民都是潜在的罪人,需要的只是去发掘罪行,那就是’机关’的活儿了”。那个时代,诬陷、背叛、出卖足以让一个无辜的人致命,甚至凭空消失。

  其实,奥利维埃·罗兰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高明,甚至在技巧上有些劣拙,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讲述方式给读者留下来了很多的遐想空间。

  从作者有限的资料记录来看,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可谓是活得有点浑浑噩噩,他对苏维埃政权的极度信任让人觉得可悲。可是换另一个角度来想,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呢?我想,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头脑是清醒的,比如他每次用碎石子拼完斯大林的画像后,紧接着又回拼一副动物的画像,虽然这种做法连他本人都不知道为何?(作者奥利维埃·罗兰认为)。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证明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头脑清醒的一个小证据,以他那么聪慧的人,怎可看不出当时的时局,以及斯大林是一个怎样的领导者?他用碎石子拼斯大林的画像,为女儿作画,与妻子通信时表白自己对党的决心等等,其实都是为了保全他最挚爱的妻女。在这个无情的国度里,唯有亲人才是内心最柔软的存在。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思考,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除了移民外,一个人如何才能自保而又不伤害他人呢?显然,这一点很难做到,有可能今天审判你的人,明天就会成阶下囚,后天就被枪毙。每个人命如蝼蚁,漂浮在不稳定的政治走势之中。斯大林的这场大清洗运动中,大部分人都成了受害者,看着一连串死亡数据,让人讶然的同时,也不得不愤怒,这不亚于一场战争中的伤亡数据,最可悲的是,自己人在杀自己人,那些无辜死去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敌人是谁?其实,他们都是斯大林错误思想下的牺牲品。

  虽然全书都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当中,可每次看到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与妻女通信时,总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温暖。尤其是他给女儿画的那些小画册,足以看出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他明白,虽然不能陪伴着女儿的成长,但是他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女儿的成长中去。那些画册是他在这世间上留给女儿的“爱的礼物”。

  读完全本,我似乎读懂得了作者的意图,他只不过以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的故事为引子,从他身上牵扯出当时的环境所造就的悲剧。但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出现!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九):当真相比整个世界还沉重

  奥利维埃·罗兰的《古拉格气象学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注,因此很容易被当成一本小说,其实它记录了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就是气象学家范根格安姆。

  这是一部纸上纪录片,罗兰没有按照非虚构作品的一般写法,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采取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全书分成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立体展现。这四个角度是故事讲述,场景再现,人物访谈和作家经历,最后将范根格安姆写给女儿的图花信作为附录。这不是一本“客观严谨”的记录,而是带着作者强烈情感色彩的投入书写。

  作者“我”在2012年来到俄罗斯,偶然邂逅了气象学家写给女儿的图画信“信件中有植物图集,有线条干净、天真、沉着的图画,用铅笔或水彩着色。里面有北极光,有海冰、黑狐狸、母鸡、西瓜、茶炊、飞机、船、苍蝇、蜡烛、鸟…”,这启发了作者探索这位科学家经历的想法。读到这里,我本以为会接触到极权残酷下的脉脉温情,毕竟这样有童心的科学家居然没有被极权扼杀想象力,但如果只注目于这些就太轻忽了。

  范根格安姆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消失的千千万万之人中的一个,他是一个普通的气象学家,本书开篇就说“云,是他的专长,他身上没有什么轻柔的特质,我甚至疑心他有些呆板”。他是国际云委员会里的苏联代表,他在1929年成为苏联水文气象局的第一任局长,在1930年创建了天气办公室,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是那种苏联工业建设时期努力奉献的忠实科学家。“在后来的信中,他经常以一种相当奇怪的方式,称统一气象水文局为‘我们的孩子’…”他和各个行政机关斗争,只为了获取科学数据,去扩充他的气象站网点。

  谁曾想,极权的猛兽也向他伸出了利爪。

  1934年,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范根格安姆被流放至索洛韦茨基集中营,他被捕时女儿还不满四岁。这劳改营,便是臭名昭著的“古拉格群岛”。安妮·阿普尔鲍姆在《古拉格:一部历史》中写道“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古拉格’代表着苏联镇压体系本身,它有一套被囚犯成为‘绞肉机’的程序:逮捕、审讯、用没有取暖设备的运牛车押解、强制劳动、毁灭家庭、常年流放、过早及无谓的死亡”。

  可气象学家又犯了什么错呢?被迫害的同事“招供”了,在水文气象局中有一个反革命组织,而“性格专横、野心勃勃、政治上敌视党”的范根格安姆教授,就是秘密组织者。“阴谋的目的:通过打乱气象站网络、篡改天气预报、破坏抗战斗争”。这是多么荒谬的诬陷!但在当时人人自危的社会背景下,却又显得多么无奈。

  就这样,气象学家被押解至集中营。在第一部分,作者还介绍了当时苏联的社会背景,斯大林无处不在的阴影与大清洗的可怕,讽刺的是,气象学家被逮捕的住所如今成了一所音乐学校,奇怪的感觉:“想到今天、80年后,我所讲述的残酷故事,是从这栋平静的音乐之屋开始的——但是说奇怪,可莫斯科又有哪栋房子没有见过可怕的事呢?”

  当气象学家被抓进卢比扬卡大楼,他的命运就彻底扭转了。1934年7月10日,一艘名为“突击手”的船把他和一批犯人一起运往索洛韦茨基。在集中营,作者通过展现气象学家的信件来展现他的生活。严酷的环境让他无法阅读,他请求妻子寄给他一本英俄词典。他负责整理图书,不停给斯大林写信“斯大林同志所在的世界离被流放的范根格安姆比月球或火星还遥远”。他心怀侥幸,总觉得自己能够伸冤,可写的信都石沉大海“我给斯大林寄去了我的第七次申诉,目前一切都是徒劳,我完全无法理解”。1937年9月,在他寄给妻子的最后一个邮包中,他夹了一副小小的斯大林碎石肖像。

  他的信念在动摇,即使他一直在内心深处抗争着。

  在气象学家死去16年后(妻子根本无从得知他的死以及是在什么地方)1956年8月10日,苏联给了他的家人一张轻飘飘的平反决议。死亡被取消,事情了结,但还没完,死亡被重复在1942年。就这样,20年后,气象学家“收获”了两次死亡,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却一样的无可奉告。

  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整个时代的悲剧。罗兰不仅勾勒了气象学家的故事,还讲述了许许多多同样遭遇的人们,冷冰冰的数字掩盖不了血色的事实,甚至荒谬到为了无情消灭异类,低00447号行动指令将矛头对准了“前富农、社会危害分子、反苏维埃党成员、前白军、邪教成员、教士、犯罪分子和其他反苏维埃分子”,任何人都是目标,每个州或共和国都必须按要求完成定额刑罚。

  当范根格安姆毫不知情地服着他的十年劳改徒刑,一遍遍梦想着他无论如何会被还以公正,想象着不管怎样十年后他就会被释放,却万万没想到的是,作为注定被清洗的目标,他早已倒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死亡机器上。“正如我们今天可以重现的那样,如何在经过强制命令、备忘录、笔录、各种有用没用的文件、签名、盖章之后,换来洞穿后脑勺的一颗子弹。”

  这本薄薄的书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的对比让人震惊,一个忠心负责的科学家,与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一样,走向了连他们都不知情的荒谬死亡。当真相揭穿,真相就比整个世界还沉重。极权主义的利刃碾压过他们的身躯,刽子手与无辜者都未能幸免,就像索尔仁尼琴《第一圈》最后,陷害了无数人的秘密警察头目也走入了他设计的死亡机器。这很吊诡,却也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十):古拉格里的反讽纪事

  (刊于《中国企业家》2016年总第513期)

  文/俞耕耘

  古拉格,是残忍的冷酷,持久的痛。我们对它的感性认识,大多来自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从《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到《古拉格群岛》,古拉格代表了一种空间隐喻,它是无所不在的“监狱群岛”。人们根本无法突破“极权的岛链”,置身自由。如果说,索尔仁尼琴始终有着史诗情结,发出了正面控诉的最强音,甚至他的愤怒难免撞碎了文学的的优雅。那么,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的《古拉格气象学家》就是一幅别样风景。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作家在一本温情画册里“见证”了一段父女深情,剖析着古拉格的荒谬可怖。也许,正因罗兰并非亲历者,所以他写出了“历史的同情”,使得作品就像一首告别哀伤的“圆舞曲”。在劳改营里,父亲给年幼的女儿寄去图画、标本和谜语,一直延续到他被处决的前夜。这位父亲――范根格安姆,一个气象学家,1934年被流放至索洛韦茨基。

  父亲留给四岁女儿的图册,在今天看来,可谓充满童趣的“教育绘本”,包含着算术几何,益智谜语。作家自言,“父亲和他永远无法再相见的幼女之间的隔空对话,距离再遥远也要为她的教育出力的心”,以及女儿对接触甚少的父亲从未停歇的爱,都感人至深。这无疑是小说的创作缘起与情感动因。然而,单靠感动又远不能支撑一部优秀小说的思想容量。

  与其他劳改营故事的悲惨控诉不同,《古拉格气象学家》是法国作家对苏联故事不动声色的重述,它在本质上是民族间的碰撞式理解。“迎接我的是俄罗斯特有的热情,这种热情伴随冷漠甚至粗暴,一起构成了俄罗斯生活的特点”。它就像披着报告文学“外套”的小说,你既要承认它的纪实性,同时又被它的艺术性所吸引。罗兰不吝笔墨地对主人公所成长的地域进行了诗意的想象:那里“很契诃夫”,是叶赛宁诗里的风景,也是列维坦的画,蒲宁小说里的人物曾在那里呆望。

  这当然有很大的浪漫附会,然而作家的用心是显见的。这就是以牧歌图景与流放地形成强烈的“对冲”。在我看来,这就像奥威尔和巴别尔风格的糅合,政治性和抒情性完美互渗在一起。小说的基调皆是凄恻的啜泣、反讽的嘲弄。一个最远离政治的行业,一个只渴望平凡生存的小人物,也逃不过迫害之网。全书的内在尺度就在其中,它是“不可理解的荒谬”,“不可相信的信仰”与“死亡降临的延缓”。这也许就是法国特色,作家写出一番荒诞派,存在主义的质感。

  辛辣的可笑,政治的野心与疯狂的清洗,总是相伴而来。气象学家只是“探测、收集并归档大陆情绪的大间谍”(原来恐怖统治已经渗入到了自然界),主人公梦想的世界范围气象网,不过是苏联革命全球化假设的一个写照。正如《一九八四》中报纸档案会被抹除篡改一样,气象学家的规划之功也会被一笔勾销。而悲剧力度在于本质的书写:没有人能够幸免,不管是地处高位的人,还是卑微的忠诚执行者。“人人都被判了死缓”。主人公也经历了信仰从希望到动摇,又归于绝望的过程。

  作家对云的描绘,就是最好的“闲笔”。它象征任意的变幻,指向不着边际的远方。气象学家就是专业的“观云者”。不幸的是,他竟是云的反面:脚踏实地,从不异想天开,缺乏诗情,甚至有些呆板。这可能就是作家的深意,乃是全书最大的反讽:气象学家或许只能看懂自然界的云,却永远不能理解政治的“风云”。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书语云中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