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0:00: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经典读后感10篇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本由尼采(Nietzsche F.)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一):如是说的查拉图斯特拉

  尼采最著名的作品即是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里伪托古圣贤之口,其实想表达的也正是尼采自己思想。这本书被作者视作第五福音,自然与圣经一样内容不依其思想体系搭建,多为碎片化的章节组成,甚至有些地方跳跃性极强。但也出现了相互照应的地方,诸如“伟大的正午”的预言,在开场白中就有体现,而在最后的“正午时分”,也得到了描绘。

  本书共四个部分,愚以为前三部为“破”,第三部“古老的筏板和新的法版”部分到第四部分乃是“立”。尼采在书中自己也不止一次地强调,要想实现伟大的创造,就需要破坏。故本书开头,尼采便毫不客气地宣称“上帝死了”。因此尼采的思想离不开基督教,而提到基督教,有完全脱离不开了神学。故先从基督神学说起。

  自耶稣降生到公元30年前后受难之后,耶稣及其使徒为传教而奔走。基督精神即是“伟大的爱”,怜爱一切弱小群体。而纵观早期基督教历史,在君士坦丁大帝颁布“尼西亚信经”之前,是针对下层民众而步道的,耶稣一个备受罗马皇帝迫害的地下组织。因此基督教但是所授予的对象大多数是穷人弱者。然而“弱者”在尼采看来,确是“多余的人”和注定被统治与驯服的人。因为尼采坚决反对平等,而基督教传统是,在上帝面前,我们都会被拣选,我们的灵魂在上帝面前都是人人平等的。这种尼采看来无疑是可笑的。首先,尼采宣称,上帝是人造的,是人类思考的产物,是意志的自我束缚,因此,上帝可以被选出,也可以死掉,因为“上帝也是人”。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一再强调“上帝永远纯洁至善”、“上帝永恒不朽、不生不灭“,二者的相反论调引人深思。自奥古斯丁确立神学的绝对权威以来,几乎无人敢于挑战这类权威,即使是新教崛起,也只是扛起反对教会的旗帜而未尝敢打破旧神另辟蹊径。但尼采做到了。他并非无理取闹,也并非是在哗众取宠,而是从根源上找出了19世纪西方社会的危机所在——人类精神的不自由。在这个基点之上,尼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尼采称“从前亵渎上帝乃是最大的亵渎,可是上帝死掉了,因而这些亵渎上帝者也死掉了。”“现在最大的悲哀乃是亵渎大地”大地,尼采哲学的根基,得以生根发芽,这课生命之树得以傲视蓝天的土壤,是尼采所最为崇敬的象征物之一。“它越是想往高处升上去,它的根越强有力地拼命地往地里伸向下面,伸向黑暗里,伸进深处。”对于他来说,脱离大地而追求遥远的、虚无的天空之国是毫无意义的。这也表明,他的无神论具有特殊的一面:他只是否定基督教的一神论,却也向往古希腊苏格拉底前哲学的文化的高峰景象:一切的如诗如画般的人类原始的狂欢,让人沉醉的文明——与这死气沉沉的、古老的压抑的基督文明形成强烈的对比。尼采曾以骆驼和狮子譬喻,人一旦受了基督教义的束缚,犹如骆驼,只知忍受,而无法进行创造,即使是科学的发明,也不能脱离“第一推动力”的枷锁。因此科学陷入虚无主义中,开始否定自身。同马基雅维利一样,需要“狮性”的人,无疑具有极强的个人力量,即意志力和创造力,也正是这股创造力和克服自我的能力,将引发人向“超人”的转变。

  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谈到道德。从尼采的角度出发,他在论证道德的易变性或无常时,似乎和读者们开了个玩笑。尼采先从民族入手,进而推知,民族创造了道德,然后才是个人。并且道德源于价值,而价值源于评价,评价则源于人类自身意志的判断。正因为人类个体意志的多样性,从而导致了评价的多样性。这种个人的多样性也可以归结为民族的多样性。因此,尼采将最后的结论放在了民族上。十九世纪的德国经历了民族战争统一后,德意志民族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自豪感的民族。他们的创造力无疑是超群的,能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位居前列,也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他们的确是强有力的。而这也恰恰符合尼采对他们民族的期望,在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走出埃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历史面前,尼采也为之动容。他仿佛见到了一个超人,可以引领这个民族前进,而不仅仅是囿于国家这个狭隘的政治概念。可以说,尼采的政治观,也是透过其道德观展现出来的。尼采向往战争,他曾说“智慧与战士为伍”,而且也曾强调“那么应当搜寻你们的敌手,你们应进行战斗”。尼采的朋友观也体现出“对于朋友,不应该处于爱,也不应将自己完全交付于他,而是应以敌意为爱”。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战斗的观念,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流于懒惰和自我满足。凡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历史上多受过致命的创痛。一个民族若敢言创造,就必须有战斗的精神。而尼采也利用这种战斗精神,试图与传统道德“开战”。但需注意的是,你次啊虽欲摧毁基督文明,然而他的思想也源流于其中,是站在其基础之上的。尼采没有明确指出要确立哪一种新的道德体系,这里不免显得有些含糊不清。尼采反对平等,也反对千篇一律。他反对将人们置于同一价值体系之下,因此,“有一千个民族”,也就有“一千个目标”。尼采热衷于“贵族“体系,他希望通过这种”不平等“,来带动创造力,(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明确指出基于分工的不平等的合理性,读者可参看)带领人类走向更高的自我,通过“克服自己”来实现超越梦想。“高贵的人制造了一种新事物和新道德”。这不禁引人深思:细数欧洲文明史,凡是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几乎都是“贵族”或“上流人士”创造的。他们出身高贵,享受优质的教育、生活环境,具有完备的知识艺术修养,可是在近代以后的欧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欧洲,“平等”、“博爱”的思想传遍大陆,这就造成一种垄断资源重新分配的格局。你次啊所不愿见到的,正是“群氓”治下的欧洲。尼采曾用圣经训道书中的口吻强调到:如果人能学会读书,长此下去,不仅破坏写作,也破坏思考。这看似是反智主义的评价,其实是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争执。现代欧洲人的“没落”,究竟是基于何种原因?尼采所要揭示的是,就是19世纪欧洲的弊病。在他看来,欧洲人无药可救,只能在打碎“旧的法版”之后,坠入深渊,或堕落为“最后的人”,或重新创造自我。这种民族的虚无主义,也必将闯入欧洲。一直从笛卡尔以来的为理性所统治的欧洲思想界,必然引发一次剧烈的震荡,甚至要求人们否定一切,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上帝已死”为虚无主义者的理想破灭点燃了希望。其实科学本身也导致了虚无主义。人们再也无法成功地运用理性来探寻文化的前途,基督教道德将人性压制得不得喘息,宗教改革并未真正地使德国走出文化迷雾,它只是引发、唤醒了一个民族的觉醒意识,而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说到,加尔文宗为主的新教教义是令人感到压抑的,信徒们依然用一种新的禁欲方式来压制自己。尼采出生于新教家庭,他对欧洲文化的东西使他对反对“偶像”的压迫达到了一种咬牙切齿的地步。因此,在“古老的法版和新的法版”中,他以近乎狂吼、咆哮的方式,告诉人们去砸碎“旧的法版”,那是基督教文明的象征,从而迎接一个新生婴儿的到来。“如果有一天那么的崇拜垮掉了,那会怎么样?当心,别让一尊倒下的雕像把你砸死”。“丢开我,寻找你们自己吧”。尼采竭力破除偶像,只是为了树立起人们对于“自我”的观念。这与弗洛伊德的“ego”也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二者都力图肯定内心之中的那股“生命冲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尼采只能是解放者,并非创造者,因为真正的超人在迎来伟大的正午之后,是不会满足于和底下的人在一起生活的。

  在《理想国》中,曾有苏格拉底和格劳孔关于可知世界的两个部分进行的探讨。苏格拉底告诉格劳孔:可知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假设,再到具体原理再下降为结论;另一部分则是从假设出发,借用理念,直接上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最后回归到理念结论中来。奥古斯丁也曾阐述过“世俗之城”与“上帝之城”的分异。而尼采则对二者予以痛斥。尼采说“灵即是肉,运用自己的灵魂启发’自我’方能产生创造。这打破了传统的灵魂、肉体二元论。世界上也跟本地摧毁了基督神学的立足点。“自我”成为一切事物的标准和价值,一个健康的肉体,正是创造的始基,也就是尼采所盛赞的“大地”。这也使得人得以摆脱肉体的束缚而具有“狮性”,可以大胆地说“I want ”。尼采对于传统哲学的看法就是,传统哲学用“理性”将人类的意志固定在囚笼之中,而这种哲学本身也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他们在科学产生发展滞后丧失了绝对话语权。古老的关于天地宇宙及人的讨论和观念在自然科学面前与宗教一样纷纷瓦解。这即是现代性的危机。一方面人类在享受现代性的好处,一方面也走向充满虚无的哲学黑洞。尼采无疑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精神源流之一,他的“精神”、“意志”,也必将肯定“存在即一切”。因尼采将一切置于永恒之中,那“存在之轮永恒转动”,也应了圣经中的“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种对圣经思想的吸纳与运用,其实也反映出,个人的思维并非真正能脱出历史局限。任何想要突破历史的人,往往要具备很大的勇气。我们曾经生活在历史之中和历史之后,也会为历史所左右,我们每个人并非都是“超人”。所以尼采在书前写到: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所作的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二):他是不受觉得叔本华说话太啰嗦,所有他干脆来个极简风?

  1 一本给所有人,和不给任何人的书。

  2 铁跟磁铁说,我恨你因为你吸引我,却不够强烈地把我拉向你。

  3 男人幸福是:我立志,女人的幸福是,他立志。

  4 黄金为什么代表最高的价值呢?因为它是不寻常的和无用。

  5 现在我独自离去,我的信徒们。现在你们也离开吧,独自地,这也是我想要的。真的,我忠告你们:离开我并抗拒差拉图斯特拉!甚至为他感到羞耻,也许他欺骗了你。

  6 有知识的人不但须爱他的敌人,而且他也必须能够恨他的朋友

  7 只有当你们全盘否定了我,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

  8 如果没有神,我如何忍受不去成为一个神。

  9 有知识的人走在人民当中,就像走在动物当中。

  10 如果我必须同情,那么我不想为人所知。

  我不想要了,说明我要了,或者正在要中。

  --_-- , -_-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详注本琐谈(一)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文译本之多,堪称西方思想家著作中译的一大奇观。相比于众多的其他译本,三联书店出版的钱春绮先生详注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它在全书的篇章、结构上都颇为确切、讲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全书分为四部,书前有一篇“前言”。试问:这篇“前言”是全书的前言,还是第一部的前言?——这个问题初看起来无关痛痒答案模棱两可。不妨说这个前言是笼罩全书的,应置于全书起首、第一部之前。另一个看法似乎也可成立,即这个前言主要可视为前三部的序论。但实际情况是:尼采自己出版此书时,该前言是作为第一部的前言。

  而尼采在分别出版第二部、第三部时,则于每部之前安排有一则引自第一部的引语作为题词:第二部之前的引语出自第一部的终结篇“赠予的道德”,因此可以说是紧接着第一部;第三部的引语出自第一部的“读与写”。第四部出版时,其引语则出自第二部的“同情者”。相当多的中译本都漏掉了这些引语。

  由这些题词的情况,我们或可把第二、三部视为第一部的接续和开展,第四部则是第二部某一问题的戏剧式展开。西方的很多研究者根据作品本身、写作情况也得到类似的看法,即:前三部构成一个整体,语言特征更多是“说教”的独白性质,第一部最为典型,除“前言”外的全部22节标题都是“论(说)…”(英文译本体现得比较明确,如著名的Kaufmann译本,标题开头均作“on…”,另一名译Hollingdale译本则作“of…”),第二、三部的各节标题也以“论(说)…”形式居多。正是这一特点,前三部构成所谓“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Zarathustra's Teaching)。

  第四部则像是一个岔出去的插曲(尼采自己就称第四部是戏谑性质的插话),“论(说)…”形式的标题明显减少,但戏剧成分则尤为浓厚。从写作和出版的情况上看,前三部的每一部都在很短时间内写成并出版。作者自己某个时候就以为前三部已经足够完整,过了一段时间又觉得意犹未尽,开始构思第四部,但第四部的写作则显得进展困难,费时颇长,尼采曾将这个第四部称为自己最隐私的秘密,仅仅作为私人印本印了40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前三部和第四部成了分裂的两本书,因为从尼采自己的眼光看,第四部又可视为一个环型纽带,它把前三部围绕在一起,使得全书有了特殊的戏剧色彩,成为一部“查拉图斯特拉的戏剧”(Zarathustra's Drama)。

  20120730■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8593043/note/228209584/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四):尼采,从西方走向东方

  木心先生饱读尼采,却自云被他坏了胃口。

  我想这话,大约也只有中国人才能说得出。近日一连几天,我都捧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手不释卷。诗,写得固然是好,然个中喻意却并不自明。只见满篇的超人,重压之魔与永恒轮回,不甚了了。

  读完之后,我便把此书放下了。

  又过了几日,我偶遇了王先生的一篇讲稿,其中提到一句尼采与东方思想之相近,忽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于此,我便又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翻开,那超人、重压与永恒轮回自鲜活了起来。

  所谓超人,乃于人之超越。身乎?心乎?既为超人,何取皮囊耶?又何取官能耶?无身,无心,故无可重压。天压,地压,山压,海压,皆压不住“无”。然则超人为“无人”乎?是也,亦非也。有者,化而分之,成雨作雨;无者,存而和之,得意忘形。正如尼采自云:我——是——太——阳——。此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自然飞升。

  然则永恒轮回何解?尼采自谓超人之临乃“伟大的正午”。正午久乎?日日有正午,代代有超人。只惜超人之现,天地一瞬,未可久留;亦幸超人之一瞬,不致被那大海淹没工匠摹刻所溺死,钉死。而过午日落,入夜月升,月明星稀,曙光幽微,直至旦复旦兮,日月光华,又待正午。“一切已经存在”又“必须永远回来”。正午不在而在,不久而久!妙!

  佛讲轮回,道说飞升,与尼采处皆明灭可见,真真不易!与西方土壤中生出东方思想,且力举大纛,响震千古,继先贤而破旧,开后学而立新。且尼采之查拉图斯特拉本是东方波斯明教之创始,故云尼采乃是由西方走向东方的哲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尼采之果实,较之东方中国,似苦而涩,饱尝一口,悲苦之剧,快乐之知,满口流溢。细细品之,则皆是尼采血泪,五味杂陈。然老子有语:五味令人口爽。或为亦木心先生之“坏了胃口”云云。

  话头至此,文意自当收束,零零总总,未有真知,只留拙见,贻笑大方。且引红楼梦小诗一首,敬致尼采先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天才的胡言乱语

  天才也有平庸的作品,但这不妨碍天才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只需要看天才对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因为天才做错了就全盘否定他们,这是不公正的。尼采比较一般的作品并不是只有这本,但相对于诞生时期和长度来说,这本书有着和作者当时的情况不相称的地位,这是一部被高估的著作,而且高估得离谱,以至于导致很多人有借口在尼采的名义下像个疯子一般说话,然后自予为“哲学家”。

  这本书糟糕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一、它主要以说教式的口吻贯穿全书,这有什么不好?现实很明显是大众鄙视真理,而不是“不懂”,大众智商低,所以无法将线索连起来得到天启的东西,因此大众想要自己操控世界,这样可以感到安全,说教,正好是一个人跪在大众面前的表现,不是对着冥冥中的圣人说话,而是像个失败的追求者一样希望女生回心转意。尼采在书里说要爱远人不要爱邻人,这点很好,但他的写作角度却是给自己打嘴巴。

  二、这本书充满了和浪漫主义时期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抒发情绪的文字,但不同的是尼采在这方面基本是失败的,雪莱、华兹华斯等人的抒情隐喻了很深的个人在这个时代因为和大自然/神/真理远离而叹息的精神,但尼采在这方面的写作远远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相反使得这部本质是哲学作品的书籍显得过度的情绪化和胡言乱语,看起来就像是尼采发疯后写就的,而非出自于这个哲学家最鼎盛的时期。

  我想《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被看作为尼采想要倾向于《神曲》或者其他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作品的尝试,但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却不愿意放弃写哲学书的想法,结果就是一个大灾难。

  哲学类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去除了任何情绪化和社会关系影响,清晰赤裸的抽离出人们肉眼所看不到的规律或者事情因果关系,这点在好多篇文字上都体现了尼采这个高级脑袋的智慧,例如上文提到的关于邻人和远人的启示、人类三大罪恶、关于小人对世界的吞噬等,但这些智慧都被大段大段的情绪化发泄冲散了,以至于显得零零星星无法形成体系,不怪的有人说《超越善与恶的彼岸》是对这本书的注解,说白了就是后者更好的展示了尼采的智慧。

  尝试读这本书很久了,但之前总是失败,因为那些文字确实很难看进去,有人归结为自己看不懂,或者翻译差,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事实,倒不如诚实地说这本书不怎么样吧。例如这个译本,我觉得译者是个真正懂尼采哲学的人,或者说做了功课的人,至少从前面一点的注解来看是这样的(后面我没看了),结合他的延伸,这部书看起来会清晰很多。

  另外,通过这本书,其实我很想看看尼采写小说类作品会是怎么样的,因为他在热情方面和文笔方面完全不比其他浪漫主义时期作家差,只是他在形式上比较迷失罢了。这本书明显有很深的《神曲》的痕迹,对于隐喻性作品而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有太多的点子想一次性说出来而显得笨拙,不过通过《神曲》、《弗兰肯斯坦》、《德古拉》、《茫茫黑夜漫游》、《白鲸》、《裸体午餐》等文学作品,其实我们基本就大概可以体验到尼采在这里想获得的东西。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六):做一个疯子

  尼采用他的一生诠释了“疯子”这个词。

  他有自相矛盾的观念,激烈的内心冲突。他既厌弃俗世,又否定来世幸福;既厌弃天国,又把最高理想比作天国;既爱民众,平等对待他们,又在他们当中划分出寄生者,现代人和末等人;既提倡新道德,否定因袭的思想,又要永远回归。

  他说:“对于最孤独者,危险的是他的爱,对一切只要是有生命者的爱!确实,在我的热爱之中的谦虚和愚蠢是可笑的。”就是说如果要成为超人,就要舍弃一些太人性的东西,比如低级的爱。但尼采自己又何尝不人性?他曾在都灵街头抱着一匹被鞭打的黑马痛苦,这难道不是他所说的人性的,低级的爱?因为这件事,他被关进了巴塞尔的一间精神病院。

  他否定现有的价值观。当人们都在唾弃黑暗,向往光明的白昼的时候,尼采却在批判白昼。他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口说:“哦,曙光向我走来得太早了,她红光焕发,照耀了我,这位嫉妒心重者!她总是嫉妒我的晨梦辉煌。”他在此把白昼比喻为呆板的合理的精神。他甚至还敢直接对上帝进行人身攻击:“一位年老的吹胡子瞪眼的神,一位嫉妒心重的神。他如此冲昏头脑地忘掉了自己。”而上帝的教诲是:“除了我以外,你们不可有别的神。”

  疯子总是不会按照常规出牌,那一套永恒不变的常规对他们不起作用。《飞越疯人院》中麦克墨菲一直试图打破疯人院的规章制度,从那里逃出去。其实他是正常人,但是一群疯子中的正常人就是疯子。他像查拉图斯特拉一样有一个同伴——聋哑高大的酋长,酋长是一个沉默的孤独者。直到影片的最后,麦克墨菲和观众才知道他听得见而且会说话,他也是一个正常人,只是他表面举止呆钝,看似精神不健全,但他只是“把他小小的真理怀抱在怀里,并且捂住它的嘴,不然它会叫得太响。”(尼采《查理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年老的女人和年轻的女人”一章)最后麦克墨菲被切除了额叶,他变成了真正的痴呆儿,但是医院的人都很庆幸,因为他终于变“正常”了。不过,酋长成功地逃了出去,这是编剧所怀有的一丝希望——并非所有“疯子”都会被“正常人”扼死。

  尼采认为人是应该被超越的一种东西。人要进行创造,要变为超人就必须获得自由,但是如果完全没有他律道德的束缚就不会产生真正的自由。这部电影除了赞美自由的意志,还表达了这样一组二律悖反的命题。

  有一个笔名叫做老树画画的画家在他的作品《花乱开》里说:“创造力来源于自由,同时也源于焦虑,最好的表达是在焦虑中寻找一种自由的想象,挣扎。如果你具有这种想象力,创造力,谁也拦不住你,如果忽然有人给你彻底的自由了,你反而会找不到北了。”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它也的确需要秩序。但如果人要上升就必须突破这些秩序。可是超人也要建立新的秩序,那这样的秩序让谁来突破?所谓的超人是不会出现的,他也不应该出现,因为超人已经不能再被超越了,而人类是需要超越的。因此人只能接近超人,也正是这一点使人能够不断上升。

  有破就有立,尼采在否定现有价值观的同时,还在不断地追求真理。但真理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英国哲学家,功利主义理论的创始人边沁认为:社会行动的根本原理应该是谋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尼采并不认同,他觉得这是“小小的美德,小聪明,沙粒一样的考虑,蚂蚁一样的蠢动,可怜的舒适。”

  在我国,真理向来是从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来考量的,“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句话上过政治课的人都背得烂熟。但是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并不符合进化为超人的最高理想。大多数人都太渺小,如果人人都时刻为大多数人考虑,那人类就无法进步。总有少数人有更高的追求,他们的“幸福”未必就是大多数人公认的“幸福”。他们或许不能被人所理解,或许会直接被叫做疯子,但是就应该忽视他们的幸福来谋求大多数人的幸福吗?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都赞同,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罗素说过:“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有文化艺术素养和品位,这些人谋求的幸福肯定和众人有所不同。集体的确重要,但是如果把谋求大多数人的幸福作为社会行动的根本原理就是有问题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默许了独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是自私的这一错误的观念。符合大多数人标准的幸福层次高不了,对流浪汉来说,有家可归就是幸福;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有房有车没贷款就是幸福;对土豪来说,纵情声色犬马就是幸福。所以尼采没有提出全民超人。比起少数服从多数,我更愿意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为数不多的疯子对人类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对的?文化大革命后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我觉得这场讨论并没有结果,这样的讨论其实一直没有结束,至于结论,当时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未必有。讨论的的结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在所有的利益问题上,仍然简单粗暴地服从大多数。这就是以集体为重的社会。听上去很公平,但是谁能证明人多势众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所谓知道的越多,明辨是非就越困难。我忽然想到冯内古特笔下的一个催眠医生说的话:“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谁又能证明呢,嗯?”

  少数服从多数就决定了人将来的追求方向是大多数人的追求方向。正如西安美院墙上的大字:“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工农兵是占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我们都懂。我可不敢有阶级敌视的眼光,但我的确不觉得他们是“高人”(即通向超人的桥梁),以至于能够指引文艺的前进方向。文艺是个含义非常广的词,它不仅包括美术,还有文学音乐等等,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为什么要给它设置这么大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有一个贬义的定义——深奥莫测的幻觉,瞎胡闹,还有一个褒义的定义——不可企及的终极之物和决定性的东西。真理就是那个决定性的东西。正常人不会去多思发乱,想得太多,他们更倾向于把它当做先验的东西,因此明辨是非非常简单。但是疯子就是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喜欢胡思乱想。其实这还真是种病。在《古拉格:一部历史》一书中说到过苏联精神病方面的组织机构为了说明持不同政见者这种现象,它们提出了“呆滞型精神分裂症"或”渐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科学家们解释这种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具有妄想型结构的人格形成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的超价观念“。

  亚里士多德思考过这个问题,他的看法比较理性。他认为矛盾律是一切基本定律中最确定的,比如二加二等于四,我们不能说二加二等于五,除非我们重新设定四和五的意义。这样逻辑学或许就成了一个命令,不是为了认识真实之物,而是为了设定和设想一个对我们来说应当称之为真实的世界。

  席勒画过一个女人的速写,画面上那个女人全身斑点,看起来确并没有什么不和谐之处。席勒认为画画就是在他认为对的地方画上他认为对的一笔,之前我对此一笑而过,但后来发现了其中的哲学意义。错与对并不是先验的东西,它是在经过人的体验之后由人规定的,当然,不止在绘画中如此。

  尼采要疯狂得多,他说:“我没有成为直立雕像,我也没有像一根柱子呆板的无感觉的柱子竖在这里。我喜欢快步飞跑。”极言真理的把握者,并不受唯一的合理的体系所束缚,也不尊奉神学的观念。但是假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用自己的方式来探求真理,那人是否真的在接近真理?之前的那些学说有何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什么是先验的,所有事物的评价都需要人们亲自的体验,就像皮浪的怀疑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那真理到底存不存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悖论,所以说思考给人带来很多痛苦,包括精神错乱。探寻的过程令人痛苦,探寻的结果又令人喜悦,因此那些像尼采一样的探寻者会一会儿感到悲伤绝望,一会儿又进入狂喜状态。

  尼采他还有一种只有超人才能承受的使命感。他在他的自传草稿里写道:“而这个人就这样长大了。他无须冲破这些桎梏,而是突然地,好比有一个神下了命令,这些桎梏都脱落了,那么那个最终环绕着他的圆环在哪里呢?它是世界吗?是神吗?”尼采对他生活的回顾和追忆始终只是对自己使命的前瞻。这种唯一的使命也含着一个任务,就是要在一个沉沦的时代里,在一个一切都被掺了假,一切都忙碌地运转起来的时代里,通过亲身经历的历史去揭示,具有伟大风格的思想乃是一种真正的行动,而且是一种具有尽管最寂静,但却最强大的形态的行动。(根据海德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很赞赏这一点,是他整理出版了你猜的《我的生活——青年尼采的自传草稿》,他觉得这里有很多值得德国青年思考的东西。

  因为他与时代格格不入,他否定当世的人们的存在和存在方式,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读者在未来。因此无怪乎他会遭到那么多的非议和歪曲,他的种种对自身的报告被曲解为对他自身的一味苦思冥想的啮咬和对自身的大肆张扬。

  思想家必定成为认识展开的场所。但是让自己的思想高于自己——只有疯子才会做这样的事!物理学中的时空意识理论是这样的:通过多重反馈回路,建立我们与空间时间以及他人的关系模型。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陈述。但如果人的意识仅仅是如此,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我不能接受人的意识可以被量化,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建模。因为我相信是意识使人进行创造,而思想是这创造的产物。有的人无法承载过于宏大的思想而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发了疯。尼采就是他们中的一个。还有为了证明自己是神而跳入火山口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克多勒也是。这只是个传说,因为他宣布有朝一日他会成为神,就在那一天他神秘地消失了。这个传说有点黑色幽默,但我倒更愿意相信他是以这种传奇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而不是像个正常人一样终老。因为这是对人的有限力量和神的无限遐想之间矛盾的贴切隐喻。

  当人对一种思想并不十分拿得准时,人会有一种恐惧感,这种感觉并不好。尼采在宣布他的终极思想——永恒回归之前也曾有过这样的困境,这样的现象足以证明思想之大与人类之小无法兼容。我们的辨证唯物主义把形而上学当成魔鬼封在瓶子里却不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是为了防止我们再去寻找真理。

  哲学家未必都是疯子,但尼采的确疯了。他觉得自己是太阳,只知奉献,不知索取,“但他毕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鲁迅如是说。不过我们需要疯子,这个世界不能只有正常人。海德格尔隔着时空和尼采握手,我也愿做尼采跨时代的粉丝。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后感(七):尼采如是说

  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是两任路德教教长的儿子和孙子,但他又是发布“上帝死了”这一断言的人,并且进行了一场“反道德的战斗”。[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S.E.斯通普夫 著 邓晓芒 译 16.3尼采 ]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此外,尼采对德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学大师也引起强烈的共鸣:黑塞、托马斯·曼、里尔克、纪德、萧伯纳、叶芝、斯特林堡等人都曾受过尼采影响。

  《査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自认为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在这本书里面尼采借査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査拉图斯特拉本是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建人,与本书中提到的哲学思想毫无关系。

  全书一共分四部:

  第一部:査拉图斯特拉在山上度过10年的隐居生活,自觉很充实。“我对我的智慧感到厌腻,就像蜜蜂采集了过多的蜜,我需要有人伸手来接取智慧。我愿意赠送和分发,直到世人中的智者再度乐其愚,贫者再度乐其富。”[ 第一部:《査拉图斯特拉的前言》P3]于是,査拉图斯特拉作为施予者下山,走向群众中去,并且开始了自己的种种说教。第二部:重新回到山上,回到孤独中的査拉图斯特拉在梦中梦到自己的说教在世间被人歪曲,“我的教义正处于危险之中,稗子要冒充麦子了”[ 第二部:《拿镜子的小孩》P88]。于是,査拉图斯特拉决定再次下山,“寻找我所失去的人们的时刻到了”[ 第二部:《拿镜子的小孩》P88]。他前往幸福岛,对“同情者”、“教士们”、“有道德的人”、“贱民”、“学者”、“诗人”等各种各样的人提出批判。在一路批判的过程中,有一个无声的声音对他说:“你是知道的(“永远回归”的思想),査拉图斯特拉,可是你不说出来!”[ 第二部:《最寂静的时刻》P167]。此时的査拉图斯特拉自感自己的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自己的思想,在跟“无声的声音”进行了一番讨论之后,“无声的声音”最后对他说道:“哦,査拉图斯特拉,你的果实成熟了,但你自己还没有成熟的去摘果子!因此你应当成熟得更丰美一些。”[ 第二部:《最寂静的时刻》P169],于是査拉图斯特拉丢下了他的朋友们,独自离去。

  第三部:査拉图斯特拉离开幸福岛,登船走向归程。这一部主要讲査拉图斯特拉在回归过程的感慨,对世人的说教、现有价值体系的批判。在回归的途中,査拉图斯特拉的永远回归思想也逐渐成熟,夜半钟声敲响十二次,唱出对生命的绝对肯定,也就是永远回归之歌。

  第四部:这一部有别于前面三部,事实上,査拉图斯特拉的思想在第三部已经成熟的体现出来。这一部围绕“同情”展开。预言者试图诱惑他走上最后的罪恶——同情。査拉图斯特拉先后遇到两位君王、研究蚂蝗的学究、魔术师、老教皇、极丑的人、自愿的乞丐、自称是他影子的人,査拉图斯特拉在跟他们进行短暂的交流之后请他们到自己的山洞里举行晚餐,并对他们进行教化。尽管这些人并不是他等待的超人,但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忧郁和绝望,获得了欢快和康复,他也感到高兴。在这一部的最后,査拉图斯特拉等待的预兆出现:大群的鸽子和温和的狮子。査拉图斯特拉领悟到他所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事业,不是深夜的陶醉之歌,而是在伟大的正午时刻走向人类中间的没落。[ 第四部:《预兆》P397]

  上帝死了

  尽管尼采出生于有路德教信仰的家庭之中,但是尼采却是一个无神论者,并且在他的著作中猛烈地批判基督教。在本书中,“上帝死了”虽然尼采是对未来的预言,但是他对此显然充满了自信。“上帝死了”在本书中就是一个已经被全世界认可的不证自明的事实,除了住在森林里的白发老者,依然还在“作歌,并且唱它”,“就这样赞美上帝”。当查拉图斯特拉离开这位老者时,对自己的心如是说道:“难道有这种可能!这位老圣人在森林中竟毫无所闻,不知道上帝死掉了!”[ 第一部:《査拉特斯特拉的前言》P6]

  要理解尼采为何发出“上帝死了”这样的预言,必须要从本书之外做一定的考察。本书成书于1883—1885年,属于19世纪后期。19世纪,在自然科学界有三个重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的产生,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三大发现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理论突破,他们不仅是个别学科的理论创造,而是提出了若干全局性原理,从而给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三大发现给予上帝创造万物、自然界一切彼此孤立、永远不变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自然观以沉重打击,使人们有可能系统地认识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真实联系。”[ 《外国历史大事集 近代部分》第三分册:《十九世纪三大发现》 汪子春]

  自然科学的理论发现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整个欧洲大陆乃至世界传播。工业革命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同时,还伴随着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特别是娱乐产业,人们关注的重点转向如何赚取更多的钱财获取更大的快乐,加之科学界对宗教的冲击,使得人们更加没有时间打理宗教事宜。

  尼采十分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切,他看到了现代人所信守的传统价值支撑即将倒塌,他感到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正在到来。于是尼采很自信的发出了“上帝死了”这种声音。

  “上帝死了”不仅是尼采的个人判断式的预言,而且也是符合尼采所要宣扬的价值观念的。上帝的死,在尼采眼前,是燃起的希望。“上帝之死对于尼采而言,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本质上否定生命的基督教伦理会被一种肯定生命的哲学所取代。”[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 S.E.斯通普夫 著 邓晓芒 译 16.3尼采 ]在尼采看来,不仅是基督教的上帝、耶稣已经死掉,一切价值和真理的形而上学也完全不起作用。迄今起支配作用的理念失去引导世人的能力。

  重估一切价值

  既然社会固有的价值体系崩塌,不再对人起支配作用,那么我们势必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传统的基督教道德体系在上帝死后慢慢消亡,在尼采看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在本书中的各个章节中,充满了尼采对于基督道德的无情批判。而尼采对于基督道德的批判主要在于基督教否定现实生活,追求彼岸世界。

  尼采认为:“彼世是人所看不见的隐蔽的世界,那个离开人的,非人间的世界,乃是天国的虚无;存在的肚子,除非以人的身份出现,决不对人说话。”[ 第一部:《背后世界论者》P28]尼采批评轻视现实生活、宣讲死亡的宗教家和厌世主义者。尼采称他们为“死亡的说教者”,他们的生存有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死亡的说教者中间,有些人很可怕,在他们的心里暗藏着猛兽,他们除了快乐和自我折磨,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甚至他们的快乐也就是自我折磨。”“他们的格言是这样的:‘在世上活下去的,是愚人,可是我们就是这种十足的愚人!这正是人生的最大的愚蠢!’”[ 第一部:《死亡的说教者》P45]此处显出“死亡的说教者”的自我矛盾以及对于命运的屈服。

  尼采认为教士跟他自己也有一些共通之处,他们都感到人生的苦痛,都想从苦痛中获得解放和拯救,但是解放的方法却是截然不同的。尼采认为在教士当中也有英雄,他们受过苦难,“所以他们也想让别人受苦”。尼采说“他们不知道怎样爱他们的上帝的其他方法,除了把人钉上十字架!”“这些拯救者的精神充满漏洞,可是他们在每个漏洞里塞进自己的妄想,他们把这种填充物称为上帝”。[ 第二部:《教士们》P99]在尼采看来,人的精神生活不应该追求天堂,而应该回归大地,回归生命本身。尼采认为人要从人生的痛苦中获得解放应该肯定现世生活,在现世中进行创造。

  除了对于宗教的痛斥,尼采在本书中还对社会中的方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尼采讲了一个自己被毒蛇咬伤的故事,他试图给自己的弟子说教“如果你们有个敌人,你们不要对他以德报怨:因为这样,会使你的敌人感到羞耻。”在尼采的眼中,以德报怨是一种假装出来的道德,反而可以说是卑劣,“一个小小的报复比完全不报复更合乎人性”[ 第一部:《毒蛇的咬伤》P72]。对两性结合以及生育后代,尼采则认为:“你不应当单单把你的种传下去,而要让你传的种高于你!在这一方面,结婚的花园对你大有脾益!”[ 第一部:《孩子和结婚》P75]对于死亡,尼采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好多人死得太晚,而有些人死得太早”,我们应该在“在恰当的时候死亡”。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时候”呢?——“有一个目标和一个继承者的人,愿意为了目标和继承人在恰当的时候死亡。”[ 第一部:《自愿的死》P78]不贪求空虚的荣誉,完成了生存使命的死,在尼采看来是值得赞美的。

  尼采也十分看不起当时的文化人,在第二部里面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尼采说:“从古以来,住在沙漠中的,就是那些诚实者,具有自由思想的人,他们是沙漠的主人;可是在城市里居住的,乃是养得胖胖的,著名的哲人——拉车的动物。”[ 第二部:《著名的哲人》P114]联系到尼采的生平(辞去教授职位,在意大利、瑞士和德国漫游),我们不难想到,住在沙漠中的人即是指像他一样不与世同流合污的人,而“拉车的动物”即是当时主流的哲学家、文化人,他们不懂得思想的精髓,只是民众的奴仆。尼采又说:“他们(学者)是上等的钟表机构:只要当心给他们正确地上紧发条!他们就会正确无误的报告时刻而发出谦虚的响声。”[ 第二部:《学者》P142]这些凡庸的学者,在尼采看来,无非是按照固有的模式机械行事,他们并没有任何创造力,与器物无异。“诗人”在看来也缺乏深入的思考,“他们的感情没有沉到底”。尼采对对这些人的精神感到无比厌倦,这些死气沉沉的声音统治着社会的主流思想,禁锢人的创造力。他们宣扬着违背生命的道德,而尼采要做的事,就是打破这一切虚伪的道德,唤醒人们心中“强力的意志”。

  强力的意志

  既然尼采反对现有道德体系对于人的生命的否定,那么尼采必然就会鼓励一种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哲学思想。“在我看到有生命者的地方,我就发现有追求强力的意志”[ 第二部:《超越自己》P128],人不仅要在世界上生存下去,还应该寻找强大的支配性的力量,从而超越自己,达到尼采推崇的“超人”境界。

  在尼采看来,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同情”“怜悯”“禁欲”“人人平等”等等都是不可取的,传统的道德鼓吹压抑人的生存欲望,去追求虚无的彼岸。尼采不喜欢那些慈悲的人,说他们“以同情他人而感到幸福:他们太缺少羞愧之心了”[ 第二部:《同情者》P94]。同情他人就是把他人看做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对所爱的人,应锻炼他,使他提高,这样子才是真正的爱。“禁欲”是基督给人类带来的罪过,它否定了人的生存欲望,轻视肉体,实则增长了人对于生命的憎恶。它让强者的意志没落,回避生存的痛苦,实际上是放弃了超越自我的权利。他律的伦理思想,在尼采看来乃是“重压之磨”,它给人带来沉重,妨碍一切生活的自由活动[ 第三部:《重压之魔》P223]。而宣传“人人平等”思想的社会主义者,在书中被尼采比作“塔兰图拉毒蛛”。面对“塔拉图拉毒蛛”,尼采大声的呼喊“人类不应该平等!”,人人平等不过是把每一个人都降低到畜群的平庸水平。在尼采的思想中,人的级别是按照他倡导的这种“强力的意志”来划分的,追求“强力的意志”的人他们自然比尼采所说的否定生命的“末等人”高一等。

  强力的意志就是敢于创造的意志,它拒绝堕落和虚弱的生命。“人是应当被超越的某种东西”,“人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爱,乃在于他是过渡和没落。”[ 第一部:《査拉图斯特拉的前言》P10]人不应该把自己当做目的,走在未来的路上,人应该不停地去超越自己。人是连接在畜群和超人之间的绳索。“超人”是尼采的思想中一个理想化的人,他是强力的意志的拥有者,它超越了现世道德体系中的善恶观念,他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一切都是肯定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超人的出现对于尼采而言是需要漫长的等待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就此感到气馁,超人的出现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共同努力。“我的弟兄们,能创造超人的,也许不是你们自己!可是你们能把自己改造成成超人的父辈或祖辈:让这点成为你们的最高无上的创造吧!”[ 第二部:《在幸福的岛屿上》P91]完成自己生存使命,把使命留给下一代继续去完成,这样在恰当的时候死去也是值得赞美的。为了超人的诞生,而自己选择没落,在他看来也是一种幸福。

  永恒轮回

  “永恒轮回”是这本书里面最重要的思想。尼采对世人的说教,回到山上修行,前往幸福岛都是在不停地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最终,他领悟到“永恒回归”这一思想的精髓。

  关于灵魂不朽,可追溯到柏拉图的《裴多篇》。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东西互相转化的,“变大”与“变小”,“较快”与“较慢”,“分离”与“结合”等等,那么“生”与“死”在自然界中也是循环往复的[ 《柏拉图全集》第一卷 《裴多篇》]。在古老的印度,轮回转世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事实上,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跟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尼采的早期思想深受叔本华影响,叔本华对于人生悲观的态度明显也影响到了尼采。然而,尼采结合自己的哲学思考,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于虚无主义者而言,“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相同,一切都曾有过”[ 第二部:《预言者》P152],世间万物都是在兜圈子,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在无量次的重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尼采所说的“有一种转生的伟大之年,一种伟大之年的巨怪:它必当像漏沙计时器一样永远重新翻转过来,以便重新漏下和漏完”[ 第三部:《康复者》P263]并非指向一种消极的不可达成的目标,联系着尼采的“强力的意志”来看,“正是这种强力的意志要求生命轮回转世。强力的意志作为一种支配性的力量,由于爱永远,寻求永远,才生出永恒回归的思想,其根本动机是对在无神世界中的永远之爱”[ 第三部:《七个印》P274]。试想一个否定现实生活的人,他所感受的都是生活的痛苦,断然不会要求生命的轮回重现。对于永恒轮回的追求,本身就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意义的肯定作用,我们希望人生能够一次又一次的追求人生中的快乐,一次又一次的去超越自我,实现存在的意义。

  《査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总体上表达了对于传统道德体系的批判,特别是基督教对于人性的压迫,禁锢了人的生存欲望,让人意志虚弱,否定现实生活;对虚伪道德批判从而提出尼采的肯定生命价值的“强力的意志”以及“永恒轮回”。尽管尼采在本书中的某些思想有失偏颇(对女人的见解——危险的玩具),但是他的哲学无疑已经给思想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还在继续影响今天的学者。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寓言,对话体,有别于传统哲学书的晦涩,加之尼采悲剧诗人般的风格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为全书增添了一种奇幻般的色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