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的读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的读后

2017-12-29 21: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的读后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是一本由王璜生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一):“Documenta”——评《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

  认识documenta一词,来自卡塞尔文献展,在艾未未的《此时此地》看到当时他带着1001个普通中国人去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并且给这个事件起名叫“童话”。艾未未此人“反对权威”有余,属于艺术家的对形式的微妙感知不足笔者并不十分欣赏,而文献展的定义和documenta这个词却非常有吸引力。文献和史家的视角紧密相连,强调层累、发展变化、相关性和记录性。而历史观,正是本书作者王璜生在书中一直强调的:大到美术馆的建立和定位,小到一场展览的策划和实施,新作品的入藏,都需要俯瞰时代的宏观视角和深入现实的人文关怀。当代美展、美术馆本身,更需要身处不断前行的当下之中,主动思考、成为新历史的创造和记录者。

  王璜生被称为“学院派”,有其道理所在。或有观点认为文学艺术都可以自学,也有很多人并非文学专业,却自称文学爱好者。正统的学院教育,更强调“文学史”、“艺术史”概念的建立,要求学生研究者从历史的坐标轴上认识对象,将创作者和作品作为从特定时间环境当中生长出来的个体去体认,而爱好者常常从作品本身进入,有时便有失之偏颇或过度阐释的可能

  本书也具有一种“文献”的身份,作为作者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美术馆与知识生产角度的作品的集结,本书从作者的实际经验出发,提供了业内知名的广东省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定位、执行过程;介绍了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CAFAM泛主题展等的策展过程;通过对李叔同一幅画的身份认定,介绍了美术馆对于藏品进行研究的方式;也从人文性的角度宏观地梳理了中国现代美术、从精神内涵的角度梳理了改革开放之后30年广东省美术的发展,内容保罗万象,形式丰富,给后来者以借鉴和模仿的可能。

  但是对“文献”的强调,某些方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就本书来说,作为单篇文章的结集,作者的观点相互有所关联,文章之间却并没有预设的逻辑线索。目录虽然将收录的19篇文章大略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的分类标准却未得到强调,分类本身也并不清晰。比如《大学精神和美术馆作为——关于<大学与美术馆>》一文,虽然列在多篇讲解策展的文章之后,其内容却和第一部分《知识生产:美术馆的功能和职责》有更为密切的关系。另外,收录的文章由于内容时有相互交叉,有些内容也存在重复出现的情况。虽然为结集出版再对文章进行改动可能破坏文章本身的完整性,对于连续阅读的读者来说,重复也会导致不够完美的观感。

  本书的内部设计基本符合其定位,如克数较高的乳白色纸张的选择、内文字体、图片的设计等。只是腰封上的三种文字使用同色、同字体,“王璜生 全新力作”与简介的字号差距较小,显得层次不够明显,或可称为美中不足之处。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二):美术馆的台前幕后

  构建美术馆展示、收藏、研究摄影的基础性平台。美术馆对摄影的介入,不只是做面上的几项工作:展览、收藏、研究、馆际交流,更重要的是做大量的幕后工作,甚至说,幕后工作做得好,才能保证面上工作有序进行并落到实处,幕后工作是铺垫地基、搭起平台、延伸道路,是面上工作的基础.

  如何做到对公众的吸引?如何能够引起公众的情感共鸣,愿意走近美术馆,走进展览,参与和体验艺术?在这方面,大卫· 艾略特(David El liott) 提供了经典范例。1998 年,艾略特以斯德哥尔摩美术馆新馆的首任馆长身份,策划了该馆的开馆首展“伤痕——在民主和当代艺术的重建之间”。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三):走向美术馆的路也是……通向公民之路 李公明 发表于2013-01-27 00:42

  王璜生的《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11月)是作者作为美术馆馆长长期从事美术馆管理工作、大型艺术展览的策划以及艺术史论研究的研究性文集,收录各种专论、演讲、评论、访谈等文章。在多种文本语境之上,作者提出了一个核心命题: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这是中国的美术馆学针对现实状况在学理思考上的重要突破,而且对这个命题的深入思考必将进一步推进“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美术馆”这个问题中去。由于该书作者的专业背景,其学术研究路径明显地具有在实证经验基础上进行学理探讨的鲜明特征;同时该书在核心命题之下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中也呈现出许多敏锐的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在“自序”中作者自言:“从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联、展览策划、典藏研究、美术史研究等几个角度切入,结合我历任广东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的工作经历,梳理在美术馆行业内行走多年的经验,剖析国内的美术馆和策展机制的问题和特点,勾勒和揭示了美术馆台前幕后的工作、理念、彷徨与坚守、思考与突破,同时也收录了我近年来美术史研究的个别专论等,希望立体呈现一位美术馆从业人员对于‘知识生产’的认识与实践努力。”本来,“这对于国际通行的美术馆知识来讲,是再正常不过的关系和常识了,美术馆就应该具备知识生产的能力,它的机制就应该是为知识生产而构成的。但是恰恰这样的常识和话题,在中国却可能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很多美术馆早已实现这样的基本职能,并完成这样的历史阶段性使命,而现在,他们更重视和更多的是转向探讨开放的知识结构和大众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却远远还没有解决美术馆基本的知识生产职能问题。我们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的美术馆都是在被动地展出,谁要来做展览就收了场租,让他自己做去……”(第41页)只有在这种语境中,才能理解提出“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这个核心命题的重要意义。关于这种关系,作者认为,“‘知识生产’是美术馆的核心动力,是美术馆的发动机。……而更确切地说,美术馆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综合体。”(第13页)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四):美术馆是一种文明

  美术馆是一种文明制度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热爱、重视自身文化创造物的一种反映,所以美术馆旨在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传播这些人类的文化创造物,使之成为人类共同分享的精神文明。现代形态的美术馆已经成为文化与文明的标志;

  美术馆的专业品质:原作的概念与摄影的本体性.由于摄影具有无数次的可复制性,加上在数码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摄影随时随地可以发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不过的事情。这种情形使摄影含义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摄影的专业性也日趋模糊不清。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五):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评《走向美术馆的路也是……通向公民之路》

  “我不是在美术馆,就是在走向美术馆的路上”,忘记是谁说的这句话,但是或许还应该补充说的是,走向美术馆的路也就是走向公民社会的路。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博物馆、美术馆越来越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日益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所谓日益广泛的社会功能,其含义在当代世界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中国,美术馆、博物馆事业历经近二十年的飞跃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所存在的问题同样巨大价值观念的混淆与模糊,体制干预难除,在市场操控下学术精神萎缩,行业规则与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公民社会建设的真实介入和影响甚浅,真正的美术馆文化远未形成……或许可以说,与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根基的西方美术博物馆行业相比,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尚在起步阶段;与深受美术馆、博物馆叙事所影响的西方当代社会相比,中国社会仍然处于迈向迎接真正的美术馆时代的路途上。而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命名的所谓的“后美术馆时代”,实际上只是处于地平线上的海市蜃楼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六):美术馆的展览、学术研究等活动应具备一种主动及史学的态度

  美术馆的公众政策基础来自于公众意识,既要借鉴理论知识,又要借鉴实际研究经验,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公众的修养,将公众与美术馆、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态。“文化民主化”的最好的定义是,“让更多的人接近艺术作品和精神产品”(法国作家马尔罗).

  美术馆的收藏只满足于艺术史各环节的衔接和视觉的欣赏性是不够的,收藏除了文化的整体性之外,需要有强烈的文化关怀和文化意识于其中,也就是说应该具有文化的价值判断和责任感。出发点引发和决定了藏品的意义,而静态的藏品也因文化的关注而凸现和丰富其应有的意义。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七):第二章读后笔记 美术馆的公共意识

  作为公共教育空间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产景区、艺术空间等实体场所已经构成了当代城市文化景观的主体。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某种独属的运行机制来展示、传播各自所辖领域的文化美学,这是现代性逐渐作用于文化艺术机构的运营范式和管理理念的结果——文化艺术机构从原先对“物”的重视转移到了对“人”的关怀上,从而使观众逐渐取代了藏品(或展示对象)而成为了管理服务中心

  对于美术馆这个重要的艺术组织来说,学术上如何深入递进,以及如何将成果转译为富有成效的审美体验是两块有待研究充实的重点领域,前者确立美术馆的学术立足点,后者则可以确保它的社会根基,两者偏废任一都是对美术馆存在本质的背离。那么,既然美术馆在当代已是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组织,为什么在有些人保有良好的美术馆参观习惯的同时而另一些人则几乎从未踏入过展览厅?为什么有人会定期查看美术馆网站而另一些人即便随意浏览网页却仍是对美术馆的招贴讯息冷漠置之?为什么有些人即便家住美术馆附近也从未产生过参观动机?本章第四部分即是以观众研究的视角切入美术馆的公共意识探讨,通过对观众纷繁多样的参观意向的调查及内在动因的分析来评估美术馆的文化效能,意在探究如何使美术馆在确保学术身份的同时获得博观众眼球的能力,从而在现代性的深入转型中挖掘出更多可供开发的观众资源

  遗憾的是行文较短,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看上去也缺乏基本的观众调研,这大概是目前国内美术馆观众研究方面的共缺。

  《《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管理学第一本学术著作》读后感(八):美术馆与知识生产

  美术馆的展览、学术研究等活动应具备一种主动及史学的态度,关注和参与当代美术史的整理及建设,并充分意识到研究与编辑出版工作相配套的重要性,为相应的专题研究积累丰厚的历史资料及档案文献。在一些工作细节上——如何编辑、如何设计、文字及插图的到位程度、图书开本等等。

  美术馆与知识生产,美术馆的展览,应该是一项艺术研究、文化研究的结果,是知识能量的一种体现,很多展览的策展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慢慢地将一个东西制造出来,凝聚某种内敛的力量,而形成一种外向的张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