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2 21:0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是一本由王赛男著作,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一):Buen Camino

  看着书里一遍遍出现的问题:“你为什么走朝圣之路?”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去。最早听说是大猫说起来他想走这条路,而我,对它仅有的印象来自模糊的《the way》里一个孤独儿子实现愿望老人。在一切都无所知的情况下,突然决定,我要走这条路。其实在内心深处,也许只是寻求一场自我放逐,不在乎目的地,不在乎形式

  心底有了种子,在还不能上路的情况下,先在周边行动起来:报名了西语班;复习一遍《the way》;开始看这本《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为数不多的中文书。

  书以圣地亚哥之路为主线,穿插着作者自己经历的、路上碰到的人的一些故事,相比旅游指南,更像一本小说;圣地亚哥那部分,一路的见识感悟,淡淡的,却很精彩,暗藏力量,看得出来擅长游记(听说作者回国后在面包旅行工作);但讲故事的那部分过于凌乱,也离开主线太远,有点无趣,当然这部分是写给她自己的。

  没啥好说的一本书,有不错的,有不足的,看过即可。因为当我们走上这条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当我们走完这条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世界也因为不同而精彩,我们没必要一样

  uen Camino!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二):好一个不落窠臼

  请不要被《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书名迷惑了,它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写游记或旅途的书,不是你看到书名后下意识以为那样的一本书。全长800公里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最大的特点便是没有特点,没有世界上其他景点那样或固有的文化标签或高深的参观价值或著名的人文美景,当然也就没有那样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万象景观。因而它是本基于游记而作的小说,虚实交叉、时空变换、故事多样是本书最大的三个特点,行走过程自然流露出文化往来、生存环境深刻立意,最重要的是,作者巧妙构思多线叙述,将生命里、生活中和生存下的各种重要的命题一一呈现,书中总有一个人物能帮助不同的读者完成回归本真面貌的朴素探索。

  从不会有人因为自己之外的原因,踏上圣地亚哥之路,每一个在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上的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放慢脚步,遇到真挚的朋友倾心交谈,换取故事,仔细拜访城镇和乡村,步行中小小的乐趣,拾起一切因为追逐速度而忽略的细枝末节,从而体验一种更慢更从容人生。《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一书能让读者明白用心串起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散落的故事,是件多么美好事情

  “我”走过少年时代倾慕男子走过的路,涉过时间洪流的空间重叠,终于得以完成多次幻想中的“布达佩斯之旅”,那种少年时期的幻象,要有一个完满的心情得以最后的成全,这是成长的隐喻;伊万祖父与苏曲折动人的故事,结局到底是国家时代缩影下爱情的原罪,沉默的伊万走完全程,终醒悟到祖父“耗尽了清醒时刻的每一分用力,却永远无法抵达”的彻底毁灭;西班牙华裔女孩卡门的成长,寻根遭遇“现实不能印证她的想象”时,中国姑娘春晓的小狐狸点拨了“为草原的风而来,却在落日里找到了一切”的豁然;当梦想开始腐烂,散发出发臭的味道时,盖罗伟欣赏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旁侧独立开放不具名的小花;中岛大树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终其一生打理美丽花朵盛开博取他短暂一笑的意象;罗兰德幸运地能游刃有余生活在两种不同的语境里,是文化交融莫大的欣慰……抬头,是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上空的暗夜繁星。

  在路上,经过几近无人坚守的村庄,那是工业化发展留下的疮痍;在路上,卡门与春晓的深层次多元化思索;在路上,静静看一条虫子爬过马路,询问对方一个名词在彼此的母语中如何发音,然后莫名其妙地感慨或者傻笑,这些也是乐趣;在路上,原以为是挣脱了束缚,终于远行,离开了囿围,走的越远,走的越久,却越渴望回家的路,回家的心日益迫切炽热,家像暗夜行走的启明星,迷途茫然时永恒的北极星。终于到了目的地,才想起为了一个简单的初衷,自己走过了太多坚信曲折的路。即便如此,“她”和“他”也只是沉默对视,谁也没有收回目光,谁也未向前迈出一步。

  好一个不落窠臼!

  通读全书,蓦然惊觉作者的野心挑战,拍着胸口,心下道:若错过《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该是多么可惜!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三):邻家的那个女孩

  我很少写非学术著作之外的书评。因为我总是认为写作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没有人有资格陌生人的生活和情绪指指点点(即使对熟人恐怕也不行)。所以,如果不是因为认识赛男,我恐怕会平静的看完这本书,然后当做是平淡生活中的一次猎奇之旅,而那些将信将疑的故事情节会留在脑海中的某个角落,在不经意的时间和地点,猝不及防的造访我。

  但是我是认识赛男的。我们相识很久,见面次数却不多,而历数来时路,我和赛男仿佛也是两个行走在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上的两个旅人,一条路,两个人走,偶尔遇见,然后分离。

  1985年12月,我出生在东北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飘雪的冬天,气温降至零下三十度。4个月后,天气渐暖,依然料峭,赛男也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得不远,但没有遇见——那是自然,虽然这只是一个年轻的工业移民城市,人口也没有现在的几百万之多,但人和人可以遇见的缘分,又怎么能轻易的碰到。

  2000年9月,我考入这座城市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级,有着全市明星级阵容的教师们,有风云全校的班主任,有年级主任兼职的物理老师,我的target,就是在这些老师的引导下,考上名校,成为红榜上的一员,然后我的老师们,可以凭借红榜上的人数,拿到丰厚的奖金,和更显赫的名声。我不愿意去想老师们的初衷是为了拿到更多的钱,但是心平气和的去看待这件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孩子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有更好的出路,年轻有为的老师来到这里,是为了做出一番事业,带出更多年轻有为的学生,然后拿到奖金。所以2001年9月,赛男也来到这里。

  我们依然没有遇到。这再正常不过,因为在那样偏远的北方小城,所有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都希望能够摆脱边缘的生活,去大都市,北京,上海,再不济也应该是哈尔滨,大连,若干年后我知道这在社会学中叫做向上的社会阶层流动,我知道大城市如同国家的心脏(或者毒瘤),所有新鲜血液,像我和赛男这样的年轻人源源不断的涌向它,其实没有了血液的心脏,什么都不是,但大城市就是像心脏一样令人向往,不舍昼夜奔驰而去的地方。所以我和赛男分别埋首于练习册之中,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或者没有时间精力去遇见。

  路在这个时候有了分叉,我选择了理科,赛男选择了文科。路线分的很彻底。所以到后来,我读了数学系,她读了中文系,简直就是一个立方体上绝不可能交汇的两个平面。我选择理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简单。我从来记不住历史书上的年代,也从来猜不出政治考卷问题的意图,对地理茫然无知,不辨方位,我发现数学公式的可靠,化学方程式的奇妙,和物理过程的精巧。其实我一直对文学充满热情,因为文理分科,我关上了那扇窗,10年之后我又重新打开了落满灰尘的那扇窗,我看到了赛男。

  我时常想这种分叉其实是一种必然,赛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脑海中一直有自己构建的世界,生动的人物,拥挤的城池,静谧的荒野,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她也懂得去追逐自己的梦,去奋不顾身的爱恨。我却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走一条毫无悬念的路。后来她选择去西班牙追求自己脑海中的画面,从语言开始学起,四处旅行,认识朋友。我却温吞的读了一个硕士,学了两年法语,再假装从容拎上行囊踏上飞往巴黎的航班。

  所以选择浙江大学这件事情,我和赛男恐怕有着完全不同的理由。2003年夏天,非典正肆虐,我不情不愿安的来到浙江大学报道,我是不喜欢这座城市和这所大学的,但这是我个人的缘由,因为我无法选择。我父亲是杭州知青,他希望我回到他17岁离家的城市,走完他当年被中断的人生路。我对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表示十分的愤恨,我甚至讨厌这座阴雨延绵的城市,于是反叛的选择了数学系,可是事后证明,人总是要为自己的年少无知付出代价,数学系的四年简直暗无天日,我没有那颗为数学奉献一生的心,却要做为考试及格奉献每一分钟的题,痛苦得一逼。但是赛男恐怕不是这样想的,她应该是早就对烟雨江南诗情画意有着明媚的幻想,所以2004年,当她来到这座校园,她的心愿已了,她应该是开心的自由的。所以她一直喜欢杭州,对杭州有深刻的感情,我理解这种感情。后来毕业后我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上海,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但是那个时候,赛男已经背起行囊继续追寻她脑海中的画卷,她热爱的青春舞曲,红裙卡门的背影,那些神秘的村庄和热情的地中海人。所以她早我几年来到欧洲,来到西班牙。而我之后去了巴黎,攻读社会学博士。

  我和赛男第一次见面在马德里的广场。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彼此的附近,却从未见面,从文科班到理科班,从中文系到数学系,从马德里到巴黎,我们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最终相遇。我不太记得第一次见面聊了什么,大概是很多琐碎的细节,女孩之间的小情绪。那时候我们应该都深陷于自己的生活之中,所以匆匆见了一面又匆匆的离去,后来赛男就踏上了独自一人的圣地亚哥朝圣之旅。

  昨天终于又在北京见到了赛男,换了新工作的她看上去依然朝气蓬勃时光似乎从来在她身上不曾留下任何痕迹,2014年的冬天,我见到的她,和2012年马德里的冬天,一模一样。但一直到我终于看完了这一本书,我终于可以认为我认识的那个和我平行前进了很久的赛男,其实一直都是那个邻家的女孩,离我并不遥远,可能离你也并不遥远。

  我明白此刻之后,我和赛男又将分离,独自踏上自己的朝圣之旅,尽管我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但我相信我们并不会彼此远离。我大概终将有一天进入大学成为一名研究者,赛男则会一直写下去,我觉得我们的人生终将不再孤单,我们会在未来的很多时刻一次次的相遇。同样的,我也期待才华横溢的她未来的那些闪闪发光的、温柔深刻的、安慰人心灵的作品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四):像一股暖流

  某个周末是个雨天,窝在被窝里边吃糖边读完了这本书。

  与我想象的游记不一样的很,这两年游记兴盛的不行,从老到少,搭车骑车,用最少的钱去想去的地方看美丽的风景,传媒的渲染,大众的追捧,不少年轻人跃跃欲试放弃工作或者其他,去远行,希望找到生命的意义,参透人生的真谛曾经我是这样一个少年。

  工作了将近一年,突然厌倦了那种书,在别人眼里的说走就走,其实并不是那么潇洒,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要权衡的太多。在各种纠结的心情里,刚好和这本书有缘,一年了,重新再捧起一本游记,仿佛重新打开自己尘封的关于旅行的梦想。

  书看的很开心,没有攻略没有搭车没有炫装备没有艳遇,所有朝圣路上的人或为信仰或为其他心底的盼望,一步一步坚定的走着。行走时一种特别的好的修行,可有时间审视内心,可以与别人慢慢交谈,阳光明媚时欣赏风景,天气恶劣时,走在路上,也别有一番滋味。路上有红酒为伴,有数不尽的故事。。。

  写作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一个人将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考重新整合,经过无数个日夜,慢慢诉诸笔端,当你或因寂寞或因虔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惊讶的发现作者正在徐徐诉说你的心事,是你想说却无从表达的内容,是你终日的纠结,而这纠结就在这35天的路途上最终有了个结果。记得刚认识赛男的时候我们一起环洱海,那时她兴奋的不行,喊着 欧 又能走路了 好开心啊。。。那时我们看着连绵的群山美丽的白族小镇,雨后的村庄一片宁静祥和,她说曾经在朝圣路上教一个日本男生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如今想来画面十分有趣。。。没想到现在在书中读到这个故事,心里却是另一种感受。。。我们的心需要历练,需要洗涤,一路走下去,到世界的尽头!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五):读后

  这的确是一本很妙不可言的书,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废寝忘食

  一部小说,可以让人忘记饥饿,忘记疲惫,忘记困倦。

  觉得近半月来,最惬意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正午,懒懒地歪在沙发椅上,选个最舒适的姿势,沐在一大片阳光下,尽情地阅读,明媚的,温暖的,不仅是正午的阳光,更是我阅读时的心情。觉得这种感觉好美妙,美妙到不可言说,似乎很久都不曾拥有了,那一刻,仿佛你与这个嘈杂的世界无关,与你的周遭琐事无关,屏蔽了一切干扰与烦恼,只是沉浸在书中,就好像书中的主人公们,只是在行路,远离网络,远离电视,远离人事,只有最基本的生存诉求,时而在一个驿站做个短暂的停留,跟一些擦肩而过或是并肩而行的人们交换经历,倾听故事,品咂回忆,简单而又温馨。

  草曾经说过:文字里,有一种让人相爱的力量。出书的消息,我从年初得知,心心念念地一路翘首期盼,像一个铁杆的小粉丝等待她非常迷恋的偶像的作品出炉一样虔诚地等待,认认真真,时刻关注。老实说,我还没有废弃校内,还会时不时地上一下人人,就是为了关注新书的出版,因为除此之外,我再没有别的途径可以联系得上YY,从而探知有关她的新书的消息与动向。

  YY的书,不提情节,不谈思想,单就语言本身,就极富生命力,那是语言本身的魅力与张力,那是码字的学问与造诣,表达相同的意思,她总可以用一种最出类拔萃的方式进行排列,令人读后,击节赞赏,久久难忘。那种排列,或简短有力,或细腻委婉,或气势凛然,总可以扣人心弦,发人深省。就好像从前有人评价的,原本普通平凡的日子,你我都经历其中,可是一旦经过她的笔,都仿佛经过photoshop软件加工过一般,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被镀上了一层色彩。因此,这是有质感的文字,经久耐读,就好像一件有质感的衣服,穿过多载,几经水洗,仍旧耐得细细考量,品位脱俗,欣赏起来,令人深深沉醉其中。也许,这码字的风格,脱胎于菁菁校园,历经其后漫长的修炼,更加炉火纯青。

  于是,水到渠成地,你的新书上市了,这更加印证了我自始至终的判断,读过,思绪万千,语短情长。我一口气买下五本,把它们送给现如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心底唯一的祈愿,是可以得到一本你亲笔签名的留作珍藏。若干年后,待我的后代翻开,给她讲一段我身边的真实又经典的传奇。

  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感动于后记中的那句话“最后,感谢对走路的坚持,写作的不放弃,这一场自己对自己的成全”,圆满矣~!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六):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成全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已阅读完近一个月,我习惯用拆解的眼光去评论,今夜落笔略记心中回味所得:

  1、关于徒步

  从西法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出发,徒步穿越西班牙北部,最终踏入位于大西洋边的圣地亚哥。

  这用双脚丈量的790公里,是属于作者的,它非常个人和纯粹。经历过长途步行的人,就会明白那种双脚不停挪动所带来的疼痛和充实,每分每秒的存在感和经历感。随着身体的耐力不断强化和拓展,精神必然会发生厚度的改变。

  书中有一些文字部分和图片是记录沿路景观的,它所呈现的并非惊心动魄,田野、山坡、村庄、教堂、城郊、贝壳路标,从一个猎奇者的眼光来看,这是一条平淡的路。基于平淡,作者的观察视角和细腻表达反而得以发挥,那些旅游攻略里的介绍在此遁形,朝圣之路只剩下路和路上的人。

  一路上,生活内容被简化,不为口腹之欲和装扮翘楚所累,从清晨起床开始走路,一直走到下午或傍晚,坐下来喝着红酒吃三明治的时刻,便是最惬意的享受。走路不需要工具,甚至不需要同伴,辛劳和距离都无法被转移分享,走路让人产生自己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感,这一定是徒步者所追求的感觉。所以,作者在第二十三天,到达圣城的一个星期前,选择了离开加拿大兄妹,独自前行,“这条路首先是自己的,不应该因为他人而改变节奏”,她最终如愿在生日那天抵达圣城。

  2、路上种种

  在这条路上,除了性,你可以找到一切。因此,这本书信息量非常大,四大洲的人都在这条路上聚齐,三十多天里的人物和事情之多,足以令人晕眩。而一个人心中有什么,看见的便是什么。合起书,直观地去回忆,作者透露的多是有关生活与文化的闲谈偶遇,比如众人由斗牛引发对待动物的不同观点、与丹麦人谈论安徒生的童话并非单纯、教日本人念陶渊明的《饮酒》、俄罗斯男生勾起早年阅读苏联文学的记忆等等,这些记录于日记本里的对话,无不是作者本人趣味的自然体现。

  3、背景故事

  无论是华裔女孩卡门受到月霞虫传说吸引回到中国寻根,还是伊万生活在祖父和苏的往事阴影里,作者虽然讲述旅途见闻,却也不忘谈及人生的那抹重要底色——家庭。家这个字眼,对于本书应该具有精神归宿的意义,卡门跟随白手起家的父母过上了高尚的生活,成为了地道的西欧女孩,却似命中注定般执意踏上陌生的故土;祖父痛失所爱,有着不可平复的伤痕,身为孤儿的伊万在朝圣路上替祖父完成了一次经历毁灭之后的释然。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造就他独特的情意结。

  作者笔端时常流露温暖,这应当是由本性所致,因此她描写残酷时,也会为其做好善意的铺垫。她走到圣城后,仍然要徒步到海边,这是一种对避免遗憾的执着。这种执着也体现在本书情节的设置上,她与他有两次重逢,一次在想象的布达佩斯,用直白的手法让灵魂艺术地对话,此处重逢的对话全部来自“我”与“我”,一切完满不再遗憾;一次在昔日故乡,成长与衰退的躯壳互吐心声,亮出底牌的缘分终于走向尽头。这样的情节值得玩味,有时候一个人的存在对于另一个人,如同难以抵达的彼岸,重重阻隔却有难断的吸引,只有通过揣摩和仿效,才能达到精神层面的无限贴近,无形中那个人被造就成为一个专属自我的意象,她安排“我”体会登岸后的了无遗憾,虽然彼岸终于堕落,她却未曾捏碎和冰冷这个意象。

  谢谢作者成全了我与我的重逢,并且没有撕裂两者,这是一种慈悲和理想。

  拆解完毕,期待阅读的人再去重新组装。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七):一定要走的一条路

  在看过《朝圣之路》的电影之后,忽然很想到这条路上走一次。

  书中作者反复提到,很多来朝圣的人都会互相问,来这里是为什么。

  大多回答不知道,但就是要来走一走。

  真正进行过长期徒步的人都会明白,当你走在一条路上,只有自己和简单行囊,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干扰,然后在长长的徒步中耗尽体力,整个过程中,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会想到自己最珍惜的事物,会发现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会找到想成为的自己。

  书中的游记部分很棒,但是加入的那段卡门在中国的生活显得很多余,每看完一段之后插入这段中国生活,把刚融入到异域的视线又给拽回来,很失望。

  无论怎样,有生之年,能完成一场历时一月的朝圣,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事。

  作者用自己的方式,把美好的回忆与我们分享。

  关于这条路线的中文资料很少,至少有一点点的参考价值。

  一想到等自己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又要辞职,真是不开心啊!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八):当我们谈走路时,在谈些什么

  如果要你买一张昂贵的往返机票,去一个陌生的国家,远离网络和人群,饱受风吹日晒雨淋,生生走上一个月的路,你干不干?

  大部分人准会摇头,然后煞有介事地反问:图什么?

  的确,有了这些时间和金钱,为什么不大把挥霍,享受人生?比如去马尔代夫度个无忧无虑的假期,去新西兰玩点刺激的极限运动,或者干脆去伦敦的广场上喂鸽子,只要吃到喝到玩到乐到,就是赚到了,谁会二到去走路?再说,就算追求极限,偏爱自虐,那还不如去爬乞力马扎罗,这样回来说起,也算是登上过非洲之巅。

  走路说到底,是全天下最普通最无趣的一件事。要是沿途风景再不甚惊艳,又没有两段艳遇相伴,那就彻底乏善可陈。

  可为何如此种种,每年却有超过十万人从各自的家乡出发,千里迢迢赶到西班牙,只为一步步走完圣地亚哥之路?这条朝圣之路究竟是有怎样的魅力,不仅让天主教徒虔诚膜拜,也让没有信仰之人,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一生难以忘怀?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有答案。

  事实上,圣地亚哥之路的多样性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只要你愿意放下成见和戒备心,抛开无论做什么总要问个“图什么”的念头,不会外语也没关系,人和人互相比划也能交流,和田边劳动的西班牙人聊聊天,他们会送你好喝又便宜的自酿红酒;在朝圣者驿站晒衣服时,也能认识三五个有趣的朋友。不像一般青年旅舍里的人转身就告别,你会和他们在徒步的一个月里不断相遇,说不定还会一起走进圣地亚哥。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时间里,你独自机械行走,可以思考人生——

  别笑,虽然被揶揄了千百次,人生还是要思考的,你以为混沌度日很轻松么?如果不想被虚无和焦虑彻底压倒,总要给自己点空间,琢磨下过去和现在。

  走路是最朴素的实现方式。

  不要乘坐交通工具,那些机器速度太快,容易让人膨胀,不要骑车,甚至不要跑步,尝试走路看看。很快你就会发现,走路这件事,想快也不能多快,毕竟不可能背着十公斤的登山包跑起来;想慢却也不能多慢,每向前踏出一步,终究是离圣地亚哥近了一点。三五天下来,或许还感觉不到什么,但长达一个月的行走,却能让你发现很多东西。

  去走一次圣地亚哥之路吧,别坐车,别只走最后100公里,别刻意找人陪伴,也别问这一切是“图什么”,离开网络,丢掉智能手机,甚至别跟人打电话,在路上认识人,直接走过去说嗨,先看他们的眼睛,再谈天说地。别有预期,别希望在旅途中邂逅人生的另一半或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条路再神奇,也什么都不能保障给你。只是去走,踏上这条一千年来被无数朝圣者走过的古老的路,睡在中世纪步行者曾经停留过的驿站里,喝一杯地道的西班牙红酒,等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你就会明白,至于你明白了什么——最好的和最独特的经历,永远只能私藏,无法分享,再妙笔生花也不例外。

  所以,这本书也是如此。

  作者若写出了这条路的一千种好,于她而言,其实万种也不止,谁走谁知道。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九):为什么没有血荐

  当她坐在圆桌后面开始简述去年在西班牙徒步790公里的记忆时,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是一个纤细柔美充满文艺气息的女子,但的确,她走完了圣地亚哥之路,还写了这本小说,昨天还坐在面前和我们分享一路上的红酒和人物。整个过程伴随着地图,照片,电影,西班牙那清新的空气和醇厚的人文已深入在场每一位朋友的心底,尤其是作者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不是为了“朝圣”而来的朋友,每一个故事都那么鲜活浮现。

  一开始我也以为这会是本很简单很大众的游记,结果不是,其中有很多穿插的故事,特别有意思,跟着作者的脚步缓慢发展,我觉得还是这样的游记题材小说比较精妙,以至于在书结尾处作者在弥撒之中看到伊万,或许真的看到了,或许没看到,那也没什么,这条路已经走完,他们曾经走在圣地亚哥之路上,你不可能弄丢一个人,因为不管怎样,你都知道,他正和你走在同一条路上,或者在你身后,走着你走过的路;或者在你身前,走着你即将去走的路。

  我很认同作者在小说里的这段话:我希望有人能够读到我的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然后放下丢到书架里再也不见。但他们心中早已种下种子,圣地亚哥之路不是一味药,不能医治现实中的问题,无法给出准确的解答,但它是一个奇妙的场,给出一个向内心深处探寻的机会,这是流连于巴黎罗马喝咖啡吃冰激凌所不能获得的东西。

  是的,你已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种子。

  《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读后感(十):写作是她回家的路

  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突然很想家。

  此时我也和站在世界尽头的“她”一样,距离家乡千里之遥。就像每次我想家的时候,都会重看《春光乍泄》,朋友笑说,很少人从这个角度喜欢这部电影,我也觉得有点怪。可是当张震孤身一人站在高高的灯塔上,他说觉得在世界尽头的时候,离家却特别近,这句话令人感动。同样的一种动容,在我读到书的结尾时再次经历——“她”终于来到朝圣之路的尽头,看到石碑下方一行小字:不要忘了你的家人。

  说到底,任何远行都是为了回家。

  要说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我最想说的是,它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一本书。

  首先,它是一本小说。其次,它是一本很棒的小说。

  和一般人所以为的游记完全不同,这本书书写圣地亚哥之路,又不局限于此,在虚虚实实之中,朝圣成为了一种意象。而与具象的朝圣之路平行的,是一系列发生在世界不同角落的故事:伊万祖父的蒙尘往事,卡门的中国之行以及“她”穿过重重时光与少年时倾慕之人的布达佩斯之旅。通过双线叙述的方式,朝圣之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得到了极大的延展。

  在书中,“她”经过人烟稀少的村庄,那是城市化带来的隐痛;同行伙伴的故事令“她”感慨;她喜欢上红酒,发觉人生可以一路喝酒一路欢歌,更重要的是,这条路触及了“她”长久以来的思考——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命题,比如聚散离合,比如生活本来的面貌,比如孤独,以及我们如何定义那些已司空见惯的概念:成功以及存在的意义。

  这些思考促生了卡门的故事。

  我本身从事“移民二代”的相关研究,也在西班牙见过很多“卡门”,他们每个都对中国有着自己的想象,且都与真实情况相距甚远。这样的寻根之旅注定破灭,然而,有破灭才会有重生,痛苦的涅槃之后,才是真正的回归。

  我见过很多“卡门”,却见过更多“春晓”。春晓的身世和故事像是对这片我们都深爱的土地的速写,满是心碎和无奈。这段故事是如此触动人心,那段发生在春晓童年的遭遇,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每个三线城市甚至四五六线城市都曾发生。

  不过,几段故事中,我最喜欢伊万的部分,这是非常个人化的偏好,不知为何,这个少年令我难以忘怀。祖父和伊万的故事里,圣地亚哥有了更深入的所指——我们无法释怀却又无法拥有的过去,之所以不愿放手,大约是因为过去让我们感觉到现在的意义。

  而在实实在在的圣地亚哥之路上,伊万与“她”屈指可数的几次交集同样充满了命运的诡谲,他们在路的开端相遇,一切故事还未发生之前,又毫无预感地失去了彼此,而直到路的尽头,再无交集。在圣地亚哥大教堂里,终点的再见与其说是重逢,不如说是给了双方一个机会说再见。他们没再走上前去,只是相视而笑,这情境莫名让我想起那句每每令我莫名悲怆的歌词:“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离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我总觉得这里的再见是生死离别了,伊万与“她”最后的匆匆一见也像是漫长一路(漫长一生)后的告别。

  -----------------------------------------------------------------------

  作为见证赛男写作本书全过程的人,以上算是我交的一篇作业。

  可我还想聊些题外话。

  今天拿到书,想起和赛男认识的这些年,若真要算起来,如今即将走完第五个年头。第一次听她提起朝圣之路,还是在萨拉曼卡读书的时候。那时我读法律系,却总是跟她跑去文学系的图书馆,美其名曰一起复习考试,最后总演变成漫无目的的长谈。她说她一定要在离开西班牙前,去走一次圣地亚哥之路,我当时就知道她不是随便说说——因为她就是这样的人,想到的事总能做到。

  写作上也是如此,她对这件事非常偏执。去年四月到十月,她独自在家,闷声不响地完成了这部20万字的旅行小说。她确实热爱写作至极,在最近的一通电话里,她曾对我说,写作对于她就像Sheldon沙发上的那个spot,是一个永恒的坐标,也是存在的终极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圣地亚哥”,这句话着实太俗,可事实上,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我们穷尽一生,不断在想象的世界里与自我交战,通过一次次的幻灭找回真实,找到证明自我存在的“坐标”,也找到回家的路。

  我想,对于赛男来说,写完了这本“成全自己”的小说,也如同又走了一次朝圣之路吧。

  回归之后,她即将再次出发。

  我期待很快看见她的下一部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