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青年建筑师的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3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经典读后感10篇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是一本由汉宝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一):淡泊不一定需要明志,宁静不一定为了致远

  第一次听到汉宝德先生名字居然是在了解登琨燕的时候。后来看了那篇著名的《大乘的建筑观》

  不敢妄加评论,只能说自己看了的一点感受。升到大四了再来看这书似乎有点“晚”,毕竟已经自诩高年级了。

  看汉宝德先生写的文字总能从他字里行间感觉到那种淡泊的情怀。联想起来所学到的一种态度倒是很有意思的——没有功利,在自己所发现的一片天空中翱翔。这应当是一种很享受状态吧。

  当然,每个人的天空自有不同。诸葛先生在论及“淡泊”“宁静”时很自然的语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汉宝德先生的话来讲就是“中国人是秉持实用理性现实主义者。”

  淡泊,宁静其实就很好,就生活态度而言。当然,涉及人生意义而言,那就不可不论及更深层次的问题了。毕竟这两个词只是一种生活的方法论。

  略表拙见。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二):建筑是什么?是我们。

  某人在送给我的《电影是什么?》这本书上写下:“电影是什么?是我们。”那么这句话同样适合于建筑。

  建筑是什么?建筑是”用空间故事“、”构想一种生活“、“赋予物质精神价值”、“为人生创造美的心灵环境”、“传统文化的凝结物”。由此,建筑塑造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自己。我完全没法想象可以把我的成长与我曾处的空间割裂开来。儿时生活的四合院,是一种适当的封闭带来的宁静,和一种适当的开阔带来的活泼的完美结合。那条放着几块大石头、吹送着田野的风的走廊,既适合一个人发呆闲坐,也适合一群人吹水八卦。建筑适应着人的多元面向,容纳着生活的丰富张力。这是那些得意洋洋宣称要迅速拆除一切旧建筑的商人政客所不能或不愿理解的:他们毁坏了那些形成生活和人性基础,而失去根基的人们怎么可能“让生活更美好”?

  这些话适合一切的专业:失却梦想勇气,建筑不过是机械的重复,一门挣钱的职业,为有钱服务而已。而以“纯粹的美感为标准”,可以“把人类的文化提升到精神的领域”。“以通识的心情去学专业”,建筑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全人的教育”。

  从任何领域出发,只要我们可以做梦、批判、继承、创造,那么它就能“使你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美丽,它使你知道怎么享受精神生活,悠游人生。”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三):寄给美梦的小册子

  一下午时间阅读了扬扬洒洒的十封信 每一封就好似寄往远方的纸飞机

  在这人人都谈梦想 人人都在绞尽脑汁实现它的时代

  我们做的是美梦还是噩梦呢?

  如果是噩梦 还去实现它岂不是大笑话!大无知!

  但是学校里一些老师教我的就是这样一个噩梦 !

  古人称人有五"明" 即声明 因明 医方明 工巧明 内明 才可以为师

  一些老师在自己尚未"明"的状况下 又如何教导他的子弟呢

  不敢吹捧汉先生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功名千秋的建筑大师

  但是至少他是可以是位很棒的教书育人用心思考的给学生梦想的老师

  在"创意"就是做建筑 就是艺术的今天 仿佛就是小丑的一场搞怪表演

  当建筑成了一门关于感官刺激的"学问" 梦想显得一文不值

  但汉先生告诉我们 要勇敢的做梦 重要豁达的接受一切遭遇

  我们要努力的提高整体的环境 而不是被整体环境所"提高"!

  这个小册子适用于所有拥有美好梦想的人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四):汉宝德对青年学子的建议

  我学到了:

  建筑适合有创造性的、擅长横向思考的、热爱建筑的人,建筑师应该具有空间敏感度,建筑就是制造空间。

  建筑师应该是艺术家。建筑的训练很广泛,建筑师可以进去任何与美相关的行业,可以进入设计领域,可以进入政商行业。

  在自专业的学习中,注重通识精神。学建筑的,必须通读建筑史。建筑可以作为各个行业的基础。

  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现代建筑信奉功能主义的思考方式。支状气泡图是现代平面图的前身。而西方人的思想与空间是线性的,建筑以一条走廊为主线,东方人注重私密性,空间以簇形为原则。在功能主义的思想中,环境条件是不可缺的。第一考虑的是日照,其次是气候,然后是建筑的造型,修正色彩质感和比例。以上,就会出现一步一步科学推断出来的建筑。

  而全面关照的设计方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空间、形式和结构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思维方法,就是大师赖特的有机建筑观。

  建筑风格与个人有关,与民族有关,与历史有关,应该寻求建立自己风格的方法。年轻人应该体会传统建筑的美感。

  建筑学家是服务社会的艺术家。建筑也应该被大众所了解。

  建筑师需要口才与表达,将自己的想法阐述清楚,与他人顺利沟通。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五):非建筑系学生的读后感

  书很薄,没花多久就读完了,写的也比较通俗易懂,就像听一个长者亲切的谈话。

  “你的困惑时来自讯息过多。”

  作者的学生时代还是很早之前信息闭塞的台湾,远没有今天信息爆炸式的忧虑,那时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都似乎可以领先他人。可是今天,太多的信息良莠不齐,需要我们一再地提高判断能力,有自己坚定的立场,才能不在信息的洪流中被冲走。挑选信息无疑成为了一种能力。

  ”梦想不一定会达成,但这却是生命的发动机。“

  我很小的时候,其实很不屑梦想,可能梦想被老师,被爸妈,被周遭的环境常常提起,空洞而乏味,于是,梦想简单地成为了”作文上的科学家“,甚至我对”梦想“这个词汇也因千篇一律的作文变得厌恶。

  后来,我开始觉得梦想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谁的青春不曾迷惘忧伤,我开始不知道我努力的动力是什么,我开始觉得我做的一切都很没意义吃喝玩乐来的快乐都太多短暂。可是我也开始发现梦想于我,并不是改变世界的野心,并不是好好学习的空洞,更不是报效祖国的壮志。世界很大,我不否认我的渺小,我突然觉得梦想也可以很渺小,想要多做点有趣的事,多做点让我以后能回忆的事就好,多尝试一下不同的生活,多看一下这个美丽的世界就好。

  ”建筑师的职责是为未来织梦,而不是回忆。我们向后看,是寻找我们心灵的根源,以便坚定信心,找到未来的方向,人生本来就是一场难以预测的戏剧。你要学着勇敢的做梦,但却豁达地接受一切遭遇。“

  书很实在,没有一味地灌输”心灵鸡汤“,作者指出了一个建筑师的无奈金钱有些时候决定了很多,有才气的建筑师也会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好的业主而终生平庸。建筑从某一方面来说是大众审美,需要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建筑师的创意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作者也指出了”聪明的建筑师就顺利成章把事务所当商业经营,一旦商业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做生意要拉生意是理所当然的。拉生意可以使用手段甚至不择手段。“如今各行各业似乎总存在一些黑幕,可是又无可奈何

  可是我们心里总该存在那么一点理想主义吧,能够发现美,珍重美,维护美。

  最后,虽然这是一本给青年建筑师的信,可是我觉得我非建筑系也挺适用,其实不同专业多了解一下,广泛地涉猎也不错啊。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六):认识生活进而欣赏生活

  把建筑/园林当作一种认识生活进而欣赏生活的经验

  去南图,本来想找那本关于景观的(设计结合自然)的,在TU系列中偶然发现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习惯的上豆瓣-豆瓣读书-搜索。

  用了两天时间看完的,当时其实一口气也就算读完了,今天又翻了一遍。

  对于建筑,我的认识是浅薄的。

  但是,作为一个园林的学生,我想建筑也要接触的。

  喜欢林徽因,喜欢建筑,高考的失误不能去读建筑是人生最大的遗憾,而现在,我在努力,或者可以说我在想把遗憾变为最少。

  这本书,从接触建筑的迷茫讲到建筑这个行业的各种。

  我想,不管书对建筑来说,对于我来说,建筑虽然不是我所从事的行业。

  但是这样的思想也是我要无认真努力的。

  年轻就是有梦想,有梦想有激情

  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梦想不一定会达成,但它却是生命的发动机。

  不是吗?

  我们年轻,我们无畏的在路上。

  总以为未来很远,可是看到有的人20岁已经开始读研。

  我呢?很多事情还是无法理解透彻。

  我还需要再继续读书的,现在的这样的自己真的真的什么都会做的乱乱的。

  书中第五篇是通识的心情。里面讲上学就是应该抱着通识的心情去学专业才是正确态度

  不管是什么专业,都要把握事物的逻辑关系

  对于这一点,我是极具缺乏的。没有自己的见识是最最失败的。

  乱七八糟的写的感觉乱了。

  学好绘画,学好交流沟通,学好有自己的理解,学好认识生活等。。。

  再去经营自己的生活欣赏生活。

  我的路,也不是那么迷茫了。

  不是很清楚,至少有了方向。。。

  不管明年的我继续园林还是土木工程,我都会带着我的梦想走下去。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七):哎第三次短评字数不够

  1.一三年老妈给买的,薄薄的一本书至今才读完,实在是该好好自问一番了。plus妈还是凶,书后几页写men了都是笔记,厘清书的结构,实在是大学霸。

  2.汉宝德真是一个纯得不能再纯的盖里黑。

  3.前面有几章写建筑与艺术的关系,现代和后现代的关系的,还是不错,至少补充了我的知识

  4.读到“建筑家要有爱心”那章,实在是失望了太多。感觉汉宝德并没有对“学术”这个东西有正确的认识。他很固执地把“大众”和“学术”两个东西看作平行的。这就很鸡巴扯筋了,“学术”难道不就是试图把事情理清楚吗?又不是故弄玄虚....存在撒子艰深喃?这么几十年的老师,还是这种层面的视野,恐是智力有限

  5.为什么我现在接触到了抱有“大乘”之思的人,都有点低智?maybe无条件地爱人有两类:一是本没太多对真理的追求,于是瓜兮兮地觉得大家都好,无条件地爱人;二是度过了“觉得周围人都是傻逼,总是在误解老子阻碍老子”这个阶段而无条件地爱人。

  当然这第二种,中间的思路是怎么构成的,我脑壳头全无定数,只是隐隐有这种推想而已。

  汉宝德恐是第一种。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和蔼慈祥的老教授形象,大家都黑不动的那种。但是真的真的不好意思,我觉得他还是差了点味道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八):聆听

  作为一个门外汉,对建筑的了解现仅限与凤凰卫视的一档叫筑梦天下节目,这本书文字不多也没有什么精美的图片但对于一个想学建筑设计的爱好者来说真是通俗易懂。

  网络日益发达的今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读图时代的到来也让越来越多有内涵的书无人问津。这本以对话形式的小书虽没有对建筑设计大谈复杂而难懂的术语,却相当的适合我这种想对建筑有所了解的爱好者。

  与其说这本书在讲建筑设计不如说是作者在叙述自己与建筑的姻缘,能将复杂的东西以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大众对建筑设计有更多的了解我认为是有德之人才会为之。

  “青年的动力就是梦想。梦想不一定会达成,但它却是生命的发动机。它也许会把你推动到一个你未曾预计的天地中,但没有发动机就没有生命力,只能随波逐流了。”摘抄此话与爱好建筑设计的朋友们共勉!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九):学校无动力生活中的一帖强心剂

  每次都抱着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心跑到图书馆的建筑学类书架前,看着满书架的空间语言、尺度、结构力学、水电灯光设计等等书,我又总是悠悠地抽出建筑水彩、室内效果表现等等一系列不那么费大脑的书... ...诶,说好的认真学习呢???TAT

  就是看不进去啊,没办法... ...逼迫真真是没有用的... ...于是,在这一系列休闲类书籍中,我找到了这本,能够让我稍微定下心来,真正有了点要开始好好认真学习,甚至曾经一度厌恶的考研如今也开始纳入考虑之中的感觉的书。

  其实书很薄,但是篇篇贴合实际,也很符合在这样的一个学习阶段的我的心理,所以看了挺久,摘抄了好多,就差把整本都抄完了... ...

  --------------------------------------------------------------------------------------

  整本书其实就是汉老先生的回信的集合,正如本书题目是《给青年建筑师的信》。

  书里对青年建筑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迷惑和纠结基本都有提及。比如学习的动机,很多人可能一开始是抱着对建筑的美好梦想来学习建筑,后来又被现实打败,曾经的建筑梦想就变成了一种赚钱工具。但是事实是,其实要说利益的话,赚钱的是房地产而不是建筑,那是商人而不是建筑师。建筑师是带有艺术家的气息的职业,有些建筑师其实不能称其为建筑师,其充其量仅仅是商人而已。

  关于自己是否适合建筑这个行业,汉老就云淡风轻地说看你有没有兴趣就行了。如果有兴趣,其他的就不必多说。因为无中生有,把一栋房子盖起来就算是你的梦想了。这个行业也实在需要一群真正热爱它的人。

  结合自己,我是怎么想到选这个专业的呢?

  想当年我还完全不知道这也算一个职业,从小对世界上的职业的认知好像就局限在老师、医生、会计之间,别人说的那些什么科学家、宇航员对我来说都太不切实际... ...然后有一天我爸看着电视上的悉尼歌剧院还是什么的建筑就发出感慨,说我以后要去做个建筑师多好... ...然后我才知道:啊... ... 这也是个职业啊 ... ...然后我就渐渐发现自己喜欢画画喜欢手工喜欢设计(一直爱着文艺路的理科生- -!),然后又不想浪费学了这么多年的理科。不都说建筑是个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嘛,完全量身定做嘛哈哈~~~反正就是非常幸运,还好在报专业之前我就认定了自己要什么。

  回正题。。。。。。

  书里面还有说到,设计不同的住宅,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住宅主人,为他们的实际情况做设计,为他们构想一种生活。记得原来看《建筑学概论》,就有这样的想法,一个住宅,看似是水泥砖墙毫无温情可言。但是实际上,它又是一个家庭的所有记忆的载体,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所有情绪和记忆一一存放至此。所以说物质的东西本来是没有什么更多的价值可言,只是在人们在其之上赋予和放置了情感之后,他们的价值才熠熠生辉,愈加迷人。

  所以汉老说“如果你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壁炉,壁炉的前面是舒服的起居空间,你是在构想他们全家围炉夜话的故事。如果你为他们建造了有天光的卧室,天光的下面是床,你是在构想躺在床上看星星的浪漫故事。如果没有这些故事,建一座住宅,只是庸俗地显现主人的财富而已,找个匠人做就好了,何必需要有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呢?”

  当然,没有人能躲开的是,建筑这个行业的实际情况。汉老先生也承认,没有人能够让你不受束缚地去发挥自己的创意和个性而挥霍他们的金钱。千里马和伯乐的故事,不是在每个人的身上都能上演的,这要有怎样的机缘巧合,我们都不得而知,只能说可遇而不可求吧。

  “而建筑师和业主的三部曲,从相识到赏识到信赖,缺一不可。”

  对于这些,大概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答案,生命本来就充满戏剧性。唯有四字,顺其自然。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读后感(十):很真诚对话青年建筑师的信,认真读,获益良多!

  年轻的朋友,如果你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最好把建筑当作一种认识生活而欣赏生活的经验,不要把它当作一种职业,这是享受建筑的不二法门。

  这是书中的原话,却道出了学习建筑的诀窍。书中极力地推崇结构理性主义,坚持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所以他老人家很注重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书中并没有死板地从古今中外的建筑分析开始,而是用活泼对话的方式,随感抒发出来的,从中穿插一些建筑设计基础观念。面对一些现实而尖锐的问题,他真诚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正如: "对建筑环境最大的损害,就是建筑界一群为赚钱而工作的从业者。" 这一下子,马上击伤了很多一开始以赚钱多而学习建筑的大一学生的心,正是要狠狠地打消这种不良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以后建筑界的好风气和端正学子们的学习态度。

  于此同时,他也要求建筑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点基本素质。用原话就是:大部分的建筑师不具备审美素养,又没有足够的工程知识,是建筑教育的失败。真正的建筑师应拥有足够的工程知识,而重要的是审美素养。

  以上都是学生们在学习时候必须注意的重要内容,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老先生从书中更加强调:作为一名建筑师的社会使命感!

  ”成功的建筑师应为大众所拥戴!“已这一句作为书评结尾,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建筑大师对作为青年我们的真诚对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