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3: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读后感10篇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一本由(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0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一):一部颠覆形而上学经济学的巨著

  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古典经济学逐渐建立了自洽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如此优美,甚至有点像形而上学。在古典经济学的体系里,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用简单优美的数学去处理。比如,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会在某一价格下达到均衡,在这个均衡点能够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又取决于就业量,而就业量会在某一个工资水平下达到均衡,在这个均衡点,劳动的边际效率恰好等于工资。总需求又取决于消费投资,对于投资,则在某一利率下会达到均衡,在这个均衡点,资本的边际效率又恰好等于利率。而货币数量对于均衡的影响作用,往往不是被古典经济学家忽略,就是论述不甚了了。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实际就是告诉人们这个世界是人类的世界,而不是数学的世界。人类心理上有预期,有偏好,而这些预期和偏好并没有用数学表达出来,所以,古典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对于分析现实世界还有不足。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只是现实世界的特例,通常状态是不均衡,而凯恩斯就是要论述这种不均衡的通常状态,所以命名为“通论”。

  如果我们把古典经济学的数学模型比作一个完好的算盘的话,那么凯恩斯的经济学就是一个有几个珠子生锈的算盘。一个完好的算盘,如果我们给定数字和运算,都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这就好比古典经济学里,只要给定初始条件和相关关系,那么一定可以得出一个均衡的解。而一个某些珠子生锈的算盘,给定数字和运算,则不一定会得出准确的结果,因为有些珠子不能和其他珠子一样自由拨动。凯恩斯的经济学里,那些不能自由拨动的珠子主要是指: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利率和工资。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均衡模型立论的基础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会相等,如萨伊所说:供给自会创造他的需求,在均衡点,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但凯恩斯认为可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我们知道需求等于消费和投资的和,从消费来看,凯恩斯认为存在一个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随着收入的变动,消费不是按照同比例变动的,而是倾向于稳定在某一点上。从投资来看,要想达到古典经济学中的投资均衡点,那么利率就应该在某一点,使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并且在这一点,资本的边际效率就应该等于利率。但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人们对于财富持有形式的灵活性偏好,也就是说人们偏好持有灵活性最高的资产——货币,以满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备不时之用)和投资动机,其次才选择持有债权,利率则是放弃灵活性偏好所得的报酬。而其中的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又取决于收入,投机动机则取决于未来利率的预期。所以,利率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上的量,且不可能无限制的降低。同时资本的边际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心理上的量,因为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仅取决于当期的效率,也取决于未来的预期效率,所以,人们的预期将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表。

  因为有了人类的心理预期,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表和利率变动出现粘性和不规则,导致有效需求不一定达到均衡状态。

  考察完总需求,再来考察总供给。总供给取决于就业量和资本存量。我们知道要想达到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均衡点,那么工资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应该是相等的,随着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变动,工资是不是也可以变动呢?事实上,因为劳动者的心理接受程度以及政策和工会的干预,工资不可能自由变动;进一层说,其实劳动者要求的只是货币工资,而不是真实工资,劳动者不可能物价每涨一次即要求工资涨一次,所以,货币工资的变动并不是连续的,货币工资最终偏离实际工资应该是常态。既然如此,那么古典经济学中所推论的均衡点就不容易达到了。

  上面的分析表明,古典经济学中的均衡状态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实的情况是,经济总是周期性的出现萧条,往往不能达到充分就业,这为凯恩斯的理论提供了一些实证,当然后来出现的“滞涨”又是凯恩斯无法解释的,又为批评凯恩斯的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实证。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是经济中的自变量,因为这些因素取决于人们的心理预期和心理习惯,其他因素是由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古典的经济学搞错了函数关系。因为有这三个自变量,所以,经济学不会自动达到均衡。他在最后提出了政府在经济周期管理中的作用,在经济周期的低谷,鼓励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增加就业。后来的批评者更多的集中在批评凯恩斯的政策建议,包括哈耶克、弗里德曼和布坎南都从不同角度批评了财政扩张政策的无效甚至有害。其中弗里德曼还从理论角度质疑凯恩斯所谓的灵活偏好和乘数效应,从而又巩固了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二):就业?就业!就业。。。。

  写在前面:

  之前读过几部宏观经济学的书目,比如泰勒的,曼昆的,萨缪尔森的,但感触不深,尤其是在就业方面。而当读到凯恩斯的这部著作真心眼前一亮,可能是“预期”“期望”一类讲得比较多的缘故吧。总之,经济学的东西,凯老竟能讲出心理学的东西实在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其中的一些语句并不像某些故作高深的专家那样漂浮,能实实在在地解释一问题。难得。

  以下只是读过导论后的一些总结及感触,因为自己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因此对于就业方面的感触可能更多一些吧。

  萨伊定律的供给关系:理想化的就业形势判定

  就业是什么?

  它不仅是每个社会人身上必不可少的属性,构成社会人文环境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基本三要素之一。(另二为利息与货币)

  就业也涉及市场理论。参与双方为双向选择,权衡利弊,择优录取,优胜略汰,无可厚非。而市场之所以为市场,则在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活动,即供需。

  供需两个字看起来不难理解,一方供给,一方提供,有买有卖,迎来利往,趋利避害。可其中深意却少有大众真正明白理解。

  就拿股票价格来说,自从诞生于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后已有数百年。起初股票仅作为融资手段为新兴的资本主义集团组织提供发展所需资金,企业融进资金、发放分红,持股人提供资金、承担营业风险、享受分红。后来才慢慢稍许退去投资色彩,浸染投机风味。而此种风物自流进内地十数载来,被一众专业人士有意无意间吹捧为现金复印机,被众多老百姓视为点金石、聚宝盆,毫无理性可言。虽然期间有人试图教谕大众“价值投资”“长线持有,分享成长收益”,甚至某殿堂级学者怒斥其为“赌场”,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心甘情愿地听信流言、小道消息、人云亦云、内幕谣言,奋不顾身地搭上了全部身家,“误了卿卿性命”。

  股票价格就是众股民的阿克琉斯之踵,痛不能忍,茫然无措。

  而近期的一个例子,就可简单明了地解释价格与供需的关系:茅台市值的快速蒸发。

  道理很简单,三公限制购入茅台,股民们不看好茅台的发展,不愿理再以高价购买其股票,需求减少了,股价自然下来了。

  推之及就业市场,供需仍然占主导地位。

  而古典经济学中对此的乐观估计,并不比某些YY男女们差,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就如可爱的萨伊定律,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美妙的画卷,美得会让人以为生活在《新闻联播》里。

  “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供给,就会自动地存在着一种相应的需求”

  “据说由于每个生产者都享用品种最多和数量最大的各种物品,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尽量制造出最大数量的产品和别人交换”

  “社会不但没有生产过剩的现象,而且还能使生产达到最高的水平,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以上几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只要你想干哪种工作,就相应地有一家单位在这个职位上乖乖地为你腾出了位置。不仅如此,由于你想拿更多的工资就会加倍努力干活,而这时候企业主刚好欣赏这样的傻大个儿,然后拼命给你加薪。最后,你一边高兴地数钱,业主一边更高兴的给你送钱。这,可能吗?

  那些年的古典经济学,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萨伊定律吗?

  容嬷嬷,你作为一代古典美女,赶紧收拾了这帮妖孽吧!

  工作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激励与利息率

  作为社会人的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

  最简单的动机,无外乎只是工资而已,即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实物。

  阻力则来源于劳动的负效应,即由于劳动而带来的不舒服之处,物理不适包括身体疲倦等,心理方面涉及精神紧张。

  针对工作阻力,有些人可能会拿身边人反驳,说,有的人做起活来不惜力、不偷懒、谨慎认真、勤勉恭敬,却对找工作之类的事避犹不及,左右支绌,很难理解。其实,不难分类吧,此种人属于第二类啊,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过不必担心,凡是能用心理学解释的问题,都不算问题的。

  总结起来,工资是正激励,阻力算作负激励,都归属微观视角。

  宏观方面,要看有没有人投资的,有投资就有企业组织,就会产生用人需求 。

  决定宏观的就是利息率。

  按照传统的说法,投资资金的来源是储蓄,而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能得到利息,以便获取更多的消费。因此,利息被认为是“节欲”(节制现在的消费)或“等待”(等待将来的消费)的报酬。

  储蓄代表投资款项的供给,投资本身代表投资款项的需求,而利息率则为使供求相等的价格。正像任何商品的价格可以使该商品的供求相等一样(当然,是在理想状态下)。

  由此看来,找工作不仅是你自己的一项“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体力活儿,也需要眼力和脑力啊——看宏观形势,思考自己的关键激励因素。

  正视现在的就业市场:别指望国家机器,自求多福吧

  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出来了,GDP增幅8.1%,外贸进出口大幅下降。“三驾马车”病了俩,出口不力,国内零售商品赶集似地此起彼伏涨价,虚耗国民购买力。谁都没想到,刺破泡沫后会这样痛。

  滞涨时代大幕正式拉开,向快乐的飞速发展时代说再见吧。

  同时再见的还有低失业率的就业市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最后拍板实施的却还是带有深厚“凯恩斯主义”的举国投资大旗。

  先解释一下什么事凯恩斯主义。简单说,就是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以便使总投资量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从而解决危机和萧条。(该理论自提出后就受到众多西方偏右学者的反对,称之为“马克思的凯恩斯主义”,也被一小撮共产主义分子亲切称为“凯恩斯的马克思主义”。嗯,听起来好像是马克思和凯恩斯搞基似的)

  奥巴马在次贷危机时就用的是这招,中国也在09年不能免俗地祭出了4W亿。

  可悲的是,滞涨终究还是来了。

  其实这还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矛盾造就的名词。因为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当经济活动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应该为零。如果经济活动小于充分就业,那么,不但不存在通货膨胀,而且价格水平还会下降。只有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就是说,该学派的理论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一结论,显然,违背存在于西方已发生过的滞涨的事实。

  按照这样的理论,在失业问题存在的条件下,政府应该增加预算支出和赤字,以便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增加就业量;而当通货膨胀出现时,政府必须减少预算支出和取得预算盈利,以便降低有效需求,从而消除通货膨胀。

  再次显然,政府表示鸭梨好大:孰轻孰重,谁说了算?

  现实是,通货膨胀现阶段说了算。屌丝们,张大我们的12K氪合金狗眼吧,看不见周围“涨声一片”吗?

  别骗自己啦。

  通货膨胀已然把就业市场逼到了悬崖上,走势愈来愈暗啊。

  标志一,打压房产投机市场,间接连累了48个相关产业。有例为证。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香港利用廉租房压迫商业住宅事件,拉开了香港回归后失业率不断攀升的序幕。

  标志二,严查地方政府、个别部委高负债、高政府投资、国进民退情事。君不见,在前几年高速发展的某西南省份已经骤然换帅了吗?!“##模式”彻底被决策层抛弃啦!

  “政府家也没有余粮啊!”

  最后多说一句,你以为4W亿是国家发放福利啊?“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出血的还是平头百姓嘿。

  再说,还真以为那么多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4W亿啊!砸死屌丝一片啊有木有?!

  这样想来,咱们自己放点血,割点肉,还是蛮能接受的嘛,哈哈。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三):关于通论的一点总结

  通论的所有思想源于对古典经济学中社会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一脱离实际的理论的思考,进而发展出了关于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革命性理论。

  古典理论认为不可能存在“非自愿”性失业,即不存在在边际工资大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就业的人群,然而,这一理论是在一系列不符合现实假设的前提下推理出来的,明显的偏离现实的社会。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出发,得出古典理论所说的完全就业的理论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就业的总需求=就业的总供给)而已。

  总需求:指有效需求,包含消费与投资。消费受到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包含众多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投资受边际投资效率和流动性偏好的影响。而边际投资效率是由预期的收益和成本来决定,而成本包含所要支出的金额以及融资的成本,融资成本又直接和利息率相关;流动性偏好和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当前以及预期的利息率相关。

  总供给:由实际工资(而非货币工资)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决定。

  在这个大的分析框架下,凯恩斯基于对于就业的分析发展出了一整套分析宏观经济变化的理论,并基于此阐述了经济周期的原因(衰退期的开始主要是由于低的边际资本效率导致),基于此才有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的理论基础。

  另外,从中学到的严谨的经济学治学方法包括:1)以真实世界为基础;2)不脱离真实世界的合理性假设用于简化分析;3)定义清楚概念(凯恩斯首先说明的一件事就是定义清楚收入、消费、储蓄、投资这些概念);4)选择合适的单位(有些单位并不能简单的相加,比如说到产量,并不能把所有不同产品的产量简单相加)。

  用一周的时间看(“浏览”)完了这样一本巨著,也只能大概地了解其中的思想,关于各环节的细节还得日后慢慢钻研,与大家多多交流。如有理解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四):笔记1

  At this stage of the argument the general public, though welcome at the debate, are only eavesdroppers at an attempt by an economist to bring to an issue the deep divergences of opinion between fellow economists which have for the time being almost destroyed the practical influence of economic theory, and will, until they are resolved, continue to do so.

  在当前这个辩论阶段,虽然欢迎民众参加讨论,但他们只能作为旁听者,倾听一位经济学家陈述他与同行经济学家之间深刻的观点分歧,这些分歧在目前几乎摧毁了经济理论的实践影响力,而且,在这些分歧得到解决之前,这种破坏作用还将持续下去。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五):略读了一小遍 还阔以吧

  本人才疏学浅。‘

  多得译者高鸿业老师的导读才有心思继续读下。

  本人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三点,不多,虽然是经济学学生:

  1.凯恩斯的理论的基本框架:国民收入的组成:消费——消费倾向、收入——投资——资本边际效率以及利率的影响。政府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以维持有效需求。

  2.预期。长期预期中的短期行为在应经定下长期目标的基础上仍然会具有惯性继续向前实行,从而影响长期的发展。

  3.劳动的负效用需要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的补偿,尤其是负效用这个概念,不知是翻译的问题提高了我的趣味吧?

  高鸿业老师的导读不可谓不敬业,概要、提醒、框架、理论都给我们摆出来了,点赞。

  最后的感觉是,比《纯粹哲学批判》好点,哈哈。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六):凯恩斯未完成的革命

  《通论》之所以是通论,是针对古典理论而言的。凯恩斯认为古典理论假设的均衡是特例,失衡是常态,因此古典理论只能算是通论的特例。

  凯恩斯自己的贡献,正如他在第3章第II节(P37)所述的,主要是在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三个方面弥补了现有知识的空白。而这三个方面又和三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除了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边际效率外,另一个心理因素是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因素中,边际消费倾向和流动性偏好相对稳定,而资本边际效率则波动较大)。一、消费倾向:凯恩斯提出,消费总是随着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会低于净收入增长的幅度,即消费倾向为正数但低于1,并且相对较为稳定。这样,如果投资不能相应地增加以弥补消费的不足,总产出就需要收缩以取得平衡。而投资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二、资本边际效率,这取决于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重置成本)。凯恩斯在这里的贡献体现在他对不确定性以及投资(群体)心理波动的洞察,这与他个人热衷于投资和投机,熟悉金融市场有密切关系。第12章关于投资的分析非常精彩和深刻,可以从本书中单独拿出来而成为经典。但从日后看,凯恩斯对资本边际效率分析的贡献可能是被忽视了。三、利率。这在上面已经讲了。货币对总需求的影响正是通过利率。凯在第17章对利率做了冗长而令人费解的分析,并解释了在自然情况下利率难以下降的理由。其在此后要求投资社会化正是部分基于此。(这个版本没有收纳法文版的序。在该序中,凯对自己的几个相对于古典理论的突破做了总结:一是将收入与消费和投资联系起来,而非独立于后二者,从而收入和就业水平取决于当前关于投资和消费的决定;二是在利率理论中引入流动性偏好,从而利率不是等待的报酬,而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三是针对传统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与产出相分离的弊端,提出了将货币引入产出和就业的分析。)

  这样,把上面几点联系起来,就构成了凯恩斯的整体理论:1.由于消费倾向低于1,要使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就需要增加投资,而且随着总产出的增长,需要的投资会越来越大;2.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会下降,由于投资取决于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均衡之处对应的总产出和就业量有可能远低于充分就业水平;3.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波动是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4.为扩大投资,需要政府操纵货币数量来将长期利率降到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投资社会化(凯认为由于市场对资本边际效率的估计波动过大,以至于利率的任何变动都无法来抵销这种波动,这就需要政府来直接组织投资P168;正因为投资市场的心理状态改变不易,安排现行的投资的责任决不能被置于私人手中P334);5.在现有的消费倾向下,可能无论如何投资,也无法实现充分就业;从长期看,解决之道要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着手:投资方面是降低长期利率和投资社会化,长期利率的降低也有利于消灭食利阶层;而在消费方面,由于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应通过财富分配,降低贫富差距,来提高消费倾向,这样既定的就业就只需要更少量的投资来支持它(第22章);6.在国际层面,建议各国政策均以国内充分就业为目标,这对己和对邻均有利。

  在第24章,凯对他的理论在社会哲学方面做了一些思考。他认为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公。他认为当时社会的财富和收入不平等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从而社会财富的增长受到了富人节欲的阻碍。单靠银行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似乎不大可能决定投资的最优数量,从而某种程度的全面的投资社会化将要成为大致取得充分就业的唯一手段。在利率方面,他认为资本不应该是稀缺的,利息是作为牺牲的补偿,但其实并没有牺牲,他认为资本主义的食利特性只是一个历史的残留,在完成其任务后最终会消失。他认为降低利率不仅是作为刺激投资,还是作为改造社会、消灭食利阶层的一个途径;认为随着利率降低和食利阶层消亡,也意味着资本家利用资本的稀缺性来扩大其压迫力量的消亡。不过,凯认为资本主义的有利之处是效率,分散化、利己心和个人负责制有其好处。凯认为个人主义仍是个人自由的最好保障,它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个人选择的范围,也是改善将来的最有力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凯对政府扩大职能进行辩护,认为它是避免资本主义制度完全被摧毁的唯一可行之道,而且也是个人动力能成功地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在该章的第V节,作者似乎也预见了其观点由于过于偏离主流思想而不被接受的结果,但他也对其思想在长期可能对社会的影响报以乐观的态度。

  从上面的分析看来,凯的理论确实是革命性的。他直视了古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中的大规模失业问题,引入了有效需求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他关于降低长期利率,消灭食利者阶层,投资社会化,通过财富再分配提高消费倾向的建议,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日后被逐步淡化并选择性地遗忘也并不奇怪。后世凯恩斯主义将凯恩斯的理论与古典理论相调和,将凯恩斯主义简化为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完全忽视了凯提出的降低长期利率,投资社会化和降低贫富差距提高消费倾向等激进建议,也一直为此后的凯恩斯左派所诟病。

  凯天马行空,毫不受拘束的思想还有很多例子,例如:1.他在第11章提到通过建金字塔、挖矿来增加就业,甚至建议财政部用钞票塞满瓶子,将塞满钞票的瓶子放入废弃的矿井,然后用城市垃圾把矿井填平,再通过招标由企业把瓶子挖出来,以此解决失业(很像中国道路的挖了建,建了挖,来回地贡献GDP)。他提出建两座金字塔、做两次道场,要比建一座金字塔、做一次道场好,因为这些活动的成果没有实际用途,也就会不因为数量增加而效用递减。这些提议在后世受到很多攻击,认为是凯恩斯式财政刺激浪费投资的典型。但是凯的建议有很深的人道主义基础。他提出“仅从节约救济资金代价的角度加以考虑,即使其本身的效用尚成疑问的公共工程项目也值得一次又一次地加以推行P132”。事实上,失业对失业者及其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会严重影响其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我们不能忘记《通论》面世时高失业率的历史背景,凯在24章提出,政府干预是“避免现在的经济制度完全被摧毁的唯一可行之道P397”,尽管其仍然相信个人主义是个人自由的最好保障。不过凯在第10章也提到了:“当接近充分就业时,这些项目的推行就会成为值得争论的问题。此外,如果我们假设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递减的条件是正确的,那么,要想通过持续投资的增加来增加定量的就业数量就会越来越为困难P132”。2.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和降低流动性来减少投机,恢复投资的本来目的:凯在第12章关于投资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其中包括流动性带来的负面作用,对此,他建议政府施加高额的转手税来减少投机(P163-164),这已经有了托宾税的雏形,他甚至建议“使购买证券成为永久性的事物;像婚姻一样,除了死亡和其他严重原因以外,不能解约(P164)”。3.盖章货币:这是格塞尔首先提出来的,但凯在第17章(P243)和第23章(P370)都做了专门论述。凯在第17章提出由于货币的特性(生产和替代弹性低,保管费用低)使得使利率难以下降,为此,在面对流动性陷阱时,通过对货币按期缴费盖章来人为制造保管费,是降低流动性偏好,从而降低利率的手段。目前,在负利率政策的探索中,盖章货币这一古老提法又被很多人重新挖掘了出来。

  那么凯的理论对中国有何启发呢?高鸿业老师认为“本书的理论和对策不可能对我国具有很多实践意义”,原因主要是当时中国面对的更多是供给不足(秉承此前的“短缺经济学”),因此,与凯的“需求管理”相反,必须增加生产,进行“供给管理”。但是,时至今日,凯的理论对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参考意义。今日中国,面临的头号问题是产能过剩,因此权威人士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思路。按照该思路,中国目前的产能过剩已经到了再刺激需求也无法平衡的地步了,因此改革的关键是去产能。在凯的体系中,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就业,挑战在于需求不足,尤其是投资不足,为此凯提出了降低利率以及社会化投资的建议。但在中国特殊的政商环境下,由于政府对GDP的偏爱,高储蓄以及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使得中国一直存在过度投资(可以说凯社会化投资的理想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但却派生出了凯根本就没有想到的过剩产能问题)。中国不但没有因投资不足而出现非充分就业,还使得消费相对投资不足而使经济失衡。由于投资饥渴,凯提出的由于对资本边际效率预期的波动而导致的经济周期在中国尚不存在。尽管中国的失业数据并不完善,但可以肯定,中国的失业问题并不严重。因此,凯提出的刺激投资在中国并没有市场。但凯说的“随着产出的增长,消费倾向的下降,要想通过持续投资的增加来增加定量的就业数量就会越来越为困难”倒是事实。这样,凯在“需求管理”上提出的另一个建议,即“通过财富分配减少贫富分化来提高消费倾向”,倒是有可取之处。按凯的分析,如果消费倾向能提高,那么较小的投资也能维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供给侧改革对于缓解经济失衡有其道理,但以出国购物为例,论证目前国内的供给在结构上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的需求,恐怕有偏颇之处。出国购物,毕竟是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而奢侈品的消费有限。尽管按凯的说法,有必要鼓励富人消费,因为富人的节欲会造成贫困,但最终解决之道是通过分配提高消费倾向,而非通过改变生产结构更好地满足富人的消费需求。国内在提高收入进而消费方面确实也做了一些努力,这些年工资增长较快,但工资的增长受制于竞争力,未来会放缓。但在财产方面,财产税和遗产税,其实是有较大空间可以做的。这些税的开征,也可以为其他税的负担的减轻,提供一些条件。对于很多人批评中国的低效投资,从凯的角度看,如果能减少失业,那么通过“浪费”牺牲一点效率,并不是什么坏事。挖金矿,建金字塔都不是什么坏事,更何况造铁路、修大桥呢?唯一的问题是在两地之间你只能修一条铁路。对于批评中国政府政策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浪费”的刺激政策,中国的失业率会有多高?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股东回报。建大桥、修铁路,它的回报有外溢性,对股东有损的事对社会却有利。这也是这些投资要社会化的原因,仅按私人的逻辑是不会做的。经历过大萧条的人,知道长期失业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打击。凯恩斯的建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失业问题并不严重的国家,或许让人觉得可有可无。但大家或许不清楚的是,我们之所以可以如此轻松地妄加评论,正是因为我们已经采用了凯的政策,使我们避免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这本书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中英文各读了两遍多,大概是这些年我花时间最多的一本书。久读不下,心中也颇为烦躁。其间也是因为工作忙,再加上身体小恙,过去两个月基本就再没有读别的书。好在是坚持了下来,没有自欺欺人。第一遍读完英文,觉得云里雾里,好多话怎么也读不明白。读了高鸿业老师中文版的序言,才明白这本书读不明白并不奇怪。大家都读不明白,有些是凯自己也没有整理清楚。字里行间,总觉得凯的思路与常人不一样,有很多话,好像明明是想这么说,偏要绕一下似的。不是凯的思维特别快,跳着想,就是他和一般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好在还有高鸿业老师的详细注解。如果没有中文版,这本书有很多话我怕是读不懂的。高鸿业老师也是读了很多相关资料,包括后人对《通论》的专门研究,左中右派对凯的解读和评价等。翻译一本书,其读的书怕要有十来本吧。前辈学人治学之用功,真是值得我辈学习。不过中英文四遍读下来,整体的印象倒是有了,第一遍读的时候纠结的一些细节,诸如使用者成本等,倒也可以忽略。正是所谓读书不能贪快,这本书尤其如此。特记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七):Erick的读书笔记之3:凯恩斯教你如何赚小钱钱

  应课业要求开始翻这本神书,已哭出血,求安慰

  ·························我是分割线··················································

  理论核心:凯恩斯概述了自己理论的总体逻辑(P.33),即:“定义: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规律:消费增加量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办法:投资弥补总需求→投资取决于利息利率理论(包括:资本收益率+利率期限+风险)→非稳态均衡”

  第一编 引论

  含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就业、第三章 有效需求

  (1)开篇立论,提出问题:回顾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的定义(边际劳动生产率=边际劳动负效用),基于此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凯恩斯指出至少实际工资并不是决定劳动供给的唯一因素,被古典经济学忽视的名义工资在短期内主导了就业量(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货币幻觉”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区分古典和凯恩斯的重要争议点,因为从经验来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非同向变动(而按照古典理论应该是同向变动的)(P.13))第二章的末尾,凯恩斯又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市场均衡自然推断出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理论,并认为两者其实是一回事,这就为下一章的表述提供了铺垫。

  注释1:凯恩斯在《通论》第二章(P.20)给出了非自愿失业的定义,注意该定义始终以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劳动力供需水平和实际就业量的差作为非自愿失业。

  (2)提出了有效需求的问题,指出企业愿意雇佣的劳动和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之间并不一致(凯恩斯用ZZ和DD曲线来表示,ZZ和DD线反映了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对就业量的选择,在第三章(P.30)给出了ZZ和DD的图形,但凯恩斯和狄拉德都没有说明DD线为什么是倾斜向上的(注:其实ZZ和DD线既是后来凯恩斯交叉图的雏形))。

  (3)随后,凯恩斯概述了自己理论的总体逻辑(P.33),即:“定义: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规律:消费增加量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办法:投资弥补总需求→投资取决于利息利率理论(包括:资本收益率+利率期限+风险)→非稳态均衡”。这个逻辑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对应的利息率(P.37),故而也就构成了凯恩斯全书的论证出发点(在这一章节中投资消费的区分部分类似于马克思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区分,其实本书到最后第22章-24章时明显有部分文字是直接对马克思的回应,阅读时应该引起注意)。

  注释2:凯恩斯在第三章对上述逻辑进行了分别阐述,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这“取决于社会的心理特征”,也即边际消费倾向。

  注释3:在第三章最后,凯恩斯提到了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的学说,认为马尔萨斯仅仅凭借经验而没有系统的论证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导致长期以来李嘉图古典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忽视(顺便凯恩斯还吐槽了老师马歇尔、艾奇沃思和大师兄庇古……)

  注释4:关于凯恩斯的总体逻辑,高鸿业在翻译中汇总为下图(P.12),该图实际上过于简略,但是有助于从Y=C+I+G的框架来认识凯恩斯的理论(用这个框架的问题在于没有IS-LM那么直接的将利率r和产量Y联系起来,因为凯恩斯全书其实都在论述这两个变量的直接间接联系,但是《通论》各个章节有些分散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的将《通论》简单理解为投资函数(r和I的关系)是如何被决定的,从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理论,既LM模型中如何从Y的变动跳跃到r的变动上):

  第二编 定义与观念

  略…

  第三编 消费倾向

  含 第八章 消费倾向:Ⅰ.客观因素

  第九章 消费倾向:Ⅱ.主观因素

  第十章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

  (1)根据凯恩斯所言:“但总的来说,在过去被忽视的是总需求函数(P.95)”,所以从第三编和第四编开始,凯恩斯集中论证需求函数构成要素的消费和投资的特征。就消费问题和消费倾向而言,第三编的三章基本上是以一种经验论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的。总的来说,凯恩斯指出:①消费倾向包含着主观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②在短期内消费倾向又是相当稳定的;③在简约形式下,消费主要取决于产量和就业量,而不是主观因素和其他的客观因素。因此,由于消费量的稳定性,就业量(总收入)的波动更多的决定于投资的变动(P.103)。在这里凯恩斯进一步论述了:“消费——重复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目标和对象。就业的机会必然会受到有效需求的多寡的限制。总需求只能来源于现行的消费以及现在为将来的消费所作出的准备(P.109)”,这里“将来的消费所作出的准备”无疑就是投资。

  而第九章中关于消费主观因素的论证依然沿袭上述逻辑,最终要证明的依然是消费取决于就业量(产量或总收入)而不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2)在第十章中,凯恩斯实际再一次转向了经验论。因为投资乘数的概念严格的取决于消费倾向是否稳定。但之所以凯恩斯特别强调“这个进一步的步骤是我们整个就业理论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P.118)”是因为投资乘数理论(P.119)是凯恩斯理论和政策操作之间的桥梁。如果缺乏这个桥梁那么以拉动投资弥补有效需求的宏观调整政策就失去的可行性。

  在这里凯恩斯进一步区分了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并以后者作为乘数效应的基准,这里主需要注意一下两个概念的区分即可。

  注释1: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在第八章中关于客观因素的全部论述(P.97-101)实际是就是消费的欧拉函数的所有约束条件,如Gali(2008)第二章里所列出的新凯恩斯模型所示(注意该模型没有把凯恩斯的一些元素加进来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和传统RBC模型并无区分,从Gali原书的第三章开开始才是新凯恩斯的模型,但是正如Gali在原书所说:“尽管政策含义不同,RBC模型与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模型之间具有重要的相似性(Gali, 2008, P.5)。”):

  效用函数:E_0 ∑_(t=0)^∞▒β^t U(C_t,N_t )=E_0 ∑_(t=0)^∞▒β^t ((C_t^(1-σ))/(1-σ)-(N_t^(1+φ))/(1+φ))……(1)

  约束条件(s.t.):P_t C_t+Q_t B_t≤W_t N_t+B_(t-1)+T_t……(2)

  其中,效用函数采用对数效用形式,C代表消费类,N代表劳动供应,β为效用贴现值,σ和φ为消费和劳动供应的 对应偏好值,P为消费品价格,B为无风险债券,T代表税或者分红等当期一次性收入,Q是债券的相对价格,下标t代表不同时期。

  根据“变分法”,满足跨期最优时:

  ①消费量和劳动供给量的微小变化不引发:Ⅰ.效用函数和Ⅱ.预算约束(s.t.)中消费量与工资量的改变,故而有:

  _t dC_t=W_t dN_t……(3)和U_(c,t) dC_t+U_(n,t) dN_t=0……(4)同时成立

  故而推出:W_t/P_t =C_t^σ N_t^φ……(5)

  ②跨期消费类的改变不改变:Ⅰ.效用函数和Ⅱ.预算约束(s.t.)中消费量的改变,故而有:

  _(t+1) dC_(t+1)+P_t/Q_t dC_t=0……(6)和U_(c,t) dC_t+〖βE_t (U〗_(c,t+1) dC_(t+1))=0……(7)

  故而推出:Q_t=βE_t (〖(C_(t+1)/C_t )〗^(-σ) P_t/P_(t+1) )……(8)

  (读者可以自行验证(8)式所表示的消费的欧拉方程中的影响因素(工资水平、税收水平、资本价格、贴现率和期望)与凯恩斯在第八章中关于客观因素的全部论述(P.97-101)一一对应。)

  注释2:与标准的IS-LM分析框架不同,在凯恩斯的论述中直接从消费倾向跳到了投资乘数问题。这会让接受了IS-LM分析框架的读者产生诸多疑惑。在此解释一下:

  (一)关于IS-LM的推导(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章.P.248-264),两个关键方程是(其中上标代表外生变量,其余为内生变量):

  Y=C(Y-T ̅ )+I(r)+G ̅……(9)

  M ̅/P ̅=L(r,Y)……(10)

  其中(9)式背后暗含Y_output=Y_income=C+I+G=C(Y-T)+I(r)+G和I=I(r)两个式子,前者是凯恩斯交叉图,后者是投资的需求曲线,凯恩斯交叉图由暗含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假设,由此得到了Y和r的等式(注意这里和新凯恩斯模型的联系),这就是IS曲线。LM曲线的推导(在《通论》中实际上这属于第四编的内容,在这里提前说明并不影响读者理解)在曼昆的标准范式中存在很多定义模糊的地方,主要是流动性偏好理论代表的是资金供给方因此M/P实际上隐含了Y_income的含义,但是M/P在定义上却是由货币当局(央行)的货币供给来决定的。所以M/P和L(r, Y)中的Y在很大程度是同义替换(这是理解LM曲线最大的困难)。当然按照曼昆所提供的LM曲线的推导在逻辑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所以从IS-LM往总需求AD推导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仅仅是把(10)式中的P由外生变成内生变量)(注意从IS-LM往AD推导是凯恩斯《通论》第五编的内容))

  (二)关于凯恩斯在第三编里的逻辑,见“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消费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收入(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多寡,而不取决于在既定收入下的消费倾向的改变(P.114)。”所以在这里凯恩斯只是强调出C=C(Y-T ̅ )这一等式,然后马上对(9)式中I(r)和Y的关系进行阐述。在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投资乘数究其根本是通过消费的增加来增加的(对此曼昆在《宏观经济学》第10章.P.253-255有详细阐述,原理是投资或者政府购买的增加导致总收入增加从而引发消费增加,由此陷入无限的循环中,但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故而该过程是收敛的,最后表现为一个固定的乘数),所以在第三编中,凯恩斯是要突出I在Y==C+I+G中的核心地位,论证I的核心地位①要说明C的稳定性(因为稳定所以在政策操作上没有意义),②是要论证I的乘数作用(因为乘数大于1所以具有巨大的政策操作意义),并没有要从中推导出总需求AD的意图,推导AD是全书最后的任务。

  通过上面(一)和(二)的阐述,我们自然能从曼昆的图形推导范式回归到凯恩斯的“消费增加量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第三编)→投资弥补总需求→投资取决于利息利率(资本收益率+利率期限+风险)(第四编)→非稳态均衡”的逻辑中。

  注释3:在第八章P.103-112中,凯恩斯采用了克拉克和库兹涅兹的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中的投资占比进行经验性分析。

  注释4:在第八章P.110中,凯恩斯第一次涉及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的具体形式,即:“众所周知,一切资本投资迟早总会以资本负投资的形式而告终。这样,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使资本投资超过资本负投资的数量大到能够足以补偿净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额成为日益困难的问题。只有将来的在消费上的开支被预料为是增加时,新资本投资才能超过现有的资本负投资。当我们每一次通过投资的增加来取得二者的相等时,我们就加重了使二者在明天等同的困难(注意这里凯恩斯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区别)。”

  注释5:在P.125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就业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这里是对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理论的第二个经验性补充。

  注释6: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问题曼昆专门花了一节来讲(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第十七章.P.422),这里解释一下:边际消费倾向对应的是作为流量的收入(即∆C/∆Y),而消费倾向从定义上对应的是作为存量的财富(但有的时候在对比中这种区分不明显),理论上对该消费倾向问题阐述的更详细的应该是恩格尔系数。而在凯恩斯的定义中,边际消费倾向趋向于稳定(但如注释5所示,凯恩斯也指出“一般来说,当就业量增加时,边际消费倾向趋向于减少。就是说,当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愿意逐渐减少收入被用于消费的比例(P.125)”,再次强调这句话里的消费和收入都是流量)

  第四编 投资诱导

  含 第十一章 资本边际效率

  第十二章 长期预期状态

  第十三章 利息率的一般理论

  第十四章 古典学派的利息率(含附录)

  第十五章 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动机和业务动机

  第十六章 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考察

  第十七章 利息和货币的主要性质

  第十八章 对就业通论的复述

  (1)理解《通论》整个第四编应该先从第十八章看起(见凯恩斯在第十八章的原文:“现在,我们试图把过去各章的论点综合在一起。在进行综合时,各因素出现的顺序与它们在书中出现的顺序相反(P.254)”)。

  实际上,第十八章的三个小节分别对应了整个宏观经济学(波动理论)的假设条件、推导逻辑和特征规律。

  (2)首先关于第18章第1小节。本节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明确了宏观经济学(波动理论)研究的假设条件。凯恩斯明确将:①劳动技能、②劳动量、③设备的数量和质量、④技术水平、⑤竞争强度、⑥消费者偏好(习惯)、⑦劳动的负效用、⑧监督和组织的负效用以及⑨社会结构列为宏观经济学中的既定变量,也即常量。其次,宏观经济学的自变量为①消费倾向、②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③利息率;最后,因变量为①以工资单位衡量的就业量和②国民收入。

  ——明确了宏观经济学(波动理论)研究的是经济短期行为;

  ——明确了既定的九个因素能够使得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在统计上相关,从而将因变量化简为一个。即各种因素到底如何影响国民经济波动。

  ——系统性的阐明了以“Y=C+I+G”为框架的宏观经济学动态系统,即凯恩斯从各种变量中抽出了最终影响国民经济波动的变量:①资本边际效率,该变量受到既定变量设备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又受到自变量长期预期的影响;②利息率,该变量部分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又部分取决于以工资单位衡量的货币数量。

  注释1:这里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两个变量实际决定了投资量,前者是决定资本需求(投资I),后者决定资本供给(即储蓄S)(注意在希克斯的IS模型中,直接跳到了利率r和产量Y的关系,但显然凯恩斯的论述要比IS模型复杂的多)。

  ——在上述两个决定投资(I)的核心变量背后,根据第三编关于消费理论的研究,凯恩斯提出了“最终的自变量”,即:①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收益预期;②工资单位的工资刚性特点;③央行的货币供应量。

  注释2:在这里我们终于看到了当代经济学分析的标准范式

  (3)接下来,我们跳回到第11章和第12章。

  第11章开头提出了资本运作的问题。

  首先,从存量的角度来说,资本运作一方面是资本需求价格,也即预期收益,而预期收益是一系列现金流(注:凯恩斯是搞过市场的所以很理解这套);另一方面是资本供给价格,又称重置成本(市场利率)。市场交易要求从每一期的预期收益贴现回来的现值要等于资本的供给价格(市场利率)。这个贴现值也就是所谓的资本边际效率,这个贴现率也就是从存量向增量的过渡。

  注释3:上述关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其实就是内部收益率IRR的概念,在一般财务分析的层面,其公式如下:

  【缺IRR公式】

  注意这里的资本边际效率并不是投资函数的一个变量,而是投资函数背后的外生变量,因为资本边际效率是利息率的一个上限(在这里并不好把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需求价格合成一个概念,虽然读者会注意到凯恩斯后来是将两者合二为一的),也是作为货币价格的市场利息率所要反映出来真正的本质价格。至于为什么存在这种区分,因为资本边际效率是公司内部的运营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要用内部收益率IRR来表示),而市场利率是外部市场的运行价格。

  在这里凯恩斯很快转向了预期的问题,预期同时也是一个跨期的概念,在IRR公式中我们就看到,预期收益实际上是所有现金流的一个向量,通过时期和贴现率变成现值,除了本期收益外其余的现金流都是预期得到的,所以凯恩斯反复强调:“对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大混淆之处来源于未能看清:它取决于资本的预期收益,而不仅仅取决于现行的收益(P.145)。”跨期和预期的存在实际上使得“主要是这一依赖关系才使得资本边际效率具有相当剧烈的波动,而这种剧烈波动可以解释经济周期(P.147)。”而进一步来看“正是由于存在着耐久性的机器设备,所以经济上的将来和现在能够被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将来的预期会通过久用性的机器设备的需求价格对现在施加影响(P.150)。”

  注释4:在第11章第4节提到了各种利率风险问题,这是市场运行的问题在这里不在赘述,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在此提到:“在繁荣时期,人们往往会对借款者风险和放款者风险二者都做出轻率和异乎寻常低的估计(P.149)。”这就涉及到此后凯恩斯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

  (4)官话:第12章是对11章中预期问题的进一步论述,提出了著名的“动物精神”(翻译:第12章是凯恩斯对金融市场逗逼本质的无情揭露,展现了作为一个常年混迹资本市场赚小钱钱赚得手软的资本大鳄对这个市场的深刻见解),本章内容对于理解凯恩斯的宏观分析框架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对于理解经济周期的本质(以及资本市场的本质)有很大用处。凯恩斯指出:“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感到比较有把握的事实(P.152)。”但是,“突出的客观事实是:我们对未来收益进行估计时所依据的知识是极端靠不住的(P.153)。”

  关于“靠不住”的具体体现(P.157),读者可以自行观摩,私以为第12章的副标题应该是:“论如何正确的打脸”。

  注释5:关于本章的几点思考,第一、根据第12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很自然的理解为什么理性预期是:

  E_(t+1)=E_t……(11)

  以及为啥要加一个无聊的随机扰动项当尾巴:

  E_(t+1)=E_t+δ……(12)

  第二,第12章的内容说明了为什么时序数据基本上都是AR(1)的形式,而即便是AR(n)形式也可以通过变换变成AR(1)的形式,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格兰杰非要在OLS的框架之上提出一个“平稳(稳定性)”的概念。为什么现实的经验数据会变现为AR形式呢,其实背后又是理性预期的问题,理性预期中的数据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平稳数据。当然AR中的系数是0.9或者0.8其实和1都差不多,因为这实际上是数据本身到底是存量(0阶导数)还是增量(1阶导数)或者增量的增量(2阶导数)的问题。无论经验数据是什么,总是存在一个稳定性,这才是奠定格兰杰江湖地位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个假设,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基础就不复存在(所以这个刁钻的老头子不得诺奖谁得呢)。

  (5)第14章只有短短的11页(P.168-179),却基本上《通论》全书最重要的几章之一,因为这里终于提出了LM模型。本章的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会出现流动性偏好这个概念?简单来理解:流动性偏好实际上是个人在财富配置时对不同资产的一个主观偏好,这种偏好和由于时间造成的偏好不同,单独作用于资产上,成为决定利息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本质是一个风险加成的概念。从前文消费者欧拉方程的约束条件(s.t.)就能看出来:

  _t C_t+Q_t B_t≤W_t N_t+B_(t-1)+T_t……(2)

  这里的Q启示就包含了一个流动性偏好的问题,与之相比较的是P的变化率,所以说这是一个资产配置的问题。事实上(2)式可以写成多种资产同时并存的形式,这样更能明显的理解流动性偏好这一概念。问题在于,流动性偏好并不是像通胀那样可以通过费雪方程直接写进利率函数里面。因为流动性偏好是没法度量的。凯恩斯指出:“投资机构把资金集中用于购买‘具有流动性’额度证券是一件好事,但是,它忘记了,对整个社会而言,却不存在投资的流动性(P.159)。”这句话精辟的说明了流动性的本质特征。

  在这里解释一下:①为什么对于社会而言没有流动性?因为S=I,从社会总体来看,只要是没有花出去买消费品的收入就是储蓄,无论有没有利息率,这批储蓄在定义上一定会变成投资,就算是这个投资只是放在银行账户上收取储蓄利息的钱,仍然是投资的一部分。而所有I总体上赚得钱平摊到所有S上就成为一个加总的利息率;②为什么微观投资者有流动性?因为I中有现金、股票、债券、房产、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类别。I中的这些种类有不同的回报率,这个回报率并不仅仅简单的取决于利率加上时间偏好。还因为经济运行中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生产中总有一部分线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这部分钱实际上即不属于C又不属于I,这部分陷阱的存在反映了现金持有者对经济信心和信用的预期,这就是流动性偏好。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重译本),[M],高鸿业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译自:John Maynard 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Macmillan and CP,. Limited, London, 1936)

  [2]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译自:N. Gregory Mankiw, Macroeconomics, 7th edition, Worth Publishers, New York, 2010)

  [3]诺迪•加力,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引论,[M],杨斌、于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译自:Jordi Gal, Monetary Policy, Infl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Keynesian Framew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