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上日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上日记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上日记读后感10篇

  《海上日记》是一本由薛原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日记》读后感(一):关于《海上日记》的出版

  《海上日记》后记

  本书是根据当年在海上的日记整理而成。

  这些日记都是记录在硬皮笔记本上,每次从海上回来,这样的笔记本我就会收起来,有些并没有写满。只有这两本笔记本写满了,原因简单,那次在海上的时间长,有140多天。后来时过境迁有些笔记本不知放哪里了,但这两本笔记本却一直收在身边,放在书房的抽屉里。由此可以看出,这两本笔记本对我个人生活意义。毕竟那是我最长的一次海上生活,也是我最后一次在海上的科考生活。

  现在这两本日记的内容整理成了《海上日记》一书,首先要感谢《深圳晚报》的梁二平君,若没有他的鼓动和催动,恐怕我很难有勇气整理出来发表。在梁君的鼓励下,这些日记逐渐整理成文后在《深圳晚报》的海洋文化版上选载。最初整理日记是为了这个系列专栏的刊载,但不久,我对日记本身的整理就充满了兴趣,翻阅着二十年前的海上日记,好像在看别人的风景,读一个年青人在海上的故事往事历历在目,当年海上的生活又浮现在眼前。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今年是我“不惑”之后的第一个本命年,看着第一次出海时在《科学一号》船上的照片,涌上的感想复杂,那时的我,对未来充满了担忧,更充满了憧憬。从18岁到48岁,三十年的时光转瞬流走了。这三十年,对我的职业来说,恰好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海洋地质,一半是报纸副刊。现在想想,那次漫长的海上经历是我自己的一个拐点,无论从心态上,还是从我后来的工作上。

  在日记整理过程中,得到了两位友人的帮助,帮我将日记录入到电脑中,若没有这两位友人的助力,本书在短时间内完成整理是不可能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日记正文中存在一些错别字和标点用法错误,为求阅读方便,已做订正,不一一标注。

  铭记在心的是,在日记文章刊载时,先后得到了《深圳晚报》海洋文化专栏编辑黄啸和马君桐的帮助;而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仍依然得到了“蜜蜂文库”诸位“小蜜蜂”的热心帮助。近些年来,我个人的几本小书,从《闲话文人》、《画家物语》,再到这本《海上日记》,都是在金城出版社出版的,这是要感谢金城出版社诸位师友给予的信任和帮助的。

  2013年冬

  《海上日记》读后感(二):寂寞出的丰腴(计纬)

  一百四十多天,小半年,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是一晃而过,可如果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比如“漂在海上”,那可真是度日如年了。你想,每天听着海涛入眠,听着海涛起床,张眼是蓝色的海洋,闭眼是海洋的蓝色,船身无时无刻不在晃动……寂寞?寂寞!所以有人钓鱼,有人喝酒,为的就是排遣寂寞,而文学青年薛原,在船上则以读书写字为日课,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海上日记》,二十四万字。

  1992年10月到1993年3月,供职青岛海洋所的薛原,搭乘科考船“科学一号”出海,主要任务是采集海底沉积物样品,这个工作有时间限制,工作量不大,多的是空闲时间。“环境单纯,正适合于思考、读书”,“心情恬淡,能读下书,有写作的激情,的确,若没有晕船,我愿意选择这种‘囚徒’生活”,这是作者“一上船”的想法。然而,再大的“巨轮”,进入无际的大洋,都无异一叶扁舟,何况大多数时间是窝在自己的小屋里,每日接触的就是“同舟共济”的那几十张熟面孔,不必讳言,的确“像坐牢一样”。于是,“在海上,帮助我忍受寂寞的是读书和写日记……到后来,日记成了我在船上消磨时间的最好的方式”,有时候,竟是一天数记,甚至一小时一记,说句玩笑话,快成了古代帝王的起居注了。当然,他并不只记自己,很多是所见所闻。船上的生活虽然单调,也还总有能使人生感触的,聊天、打牌、下棋、喝酒、酒后闹架,经行之处的自然风光,海洋在不同时空的面目,读过各种书籍后,或详或略,或深或浅的笔记,都是记录的内容。

  几笔,就速写出一个人物,“小野”、“鬼子”、首席、大副……又几笔,叙述一件事,豪饮、钓鱼、过赤道祭海、11月中旬在赤道南取样、除夕晚会,一个个有头有尾,起伏有致的小故事……很多的笔墨花在陆地见不到的“奇观”上,白天的月亮、海水的颜色、一幕壮丽的日落、火球入水的瞬间、船在风暴中的状况、晕船的感觉……这些,都是难得的素材,最重头的是读书,日记里几乎每天都有读书的记录。薛原自幼有志于文学,读书写作是他的“青春梦想”,那次上船,他带了很多的书,《查理士 • 达尔文和他在贝格尔舰上的旅行》、《达尔文书信》、《达尔文笔记》、《地学革命风云录》、《老子》、《庄子》,还有文学、历史、书画类的书,以及一些旧杂志。

  因为与达尔文的职业相同,又在相近的年龄投身相似的海上旅行,所以达尔文的书,作者带的最多,看的最早。那本厚厚的精装本《查理士 • 达尔文和他在贝格尔舰上的旅行》,周邦立译,科学出版社1958年初版,封面书脊已脱落,有些内页也散了,要小心读,书前一幅达尔文28岁的画像,令薛原打了一个冷战——那年他正满28岁。上船的第四天,达尔文的书信已全部读完,这些书信实在吸引人,信中表达的对家乡的怀恋,对海上生活的厌烦,对旅行的疲倦,对宁静、安定生活的向往,足以使任何一个航海的人产生强烈共鸣,而“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19世纪属于幻想、进取、诗意的时代,那样的‘浪漫’的旅行已不复存在了”,那种旅行的艰苦也为今人所不能接受。接着读《达尔文笔记》,约十天读毕,对达尔文的历程有了一个完整印象,“他慢慢发展的对科学事业挚爱和对宁静的蔚蓝色海面的热爱,以及他的孤独忧伤和对家乡的思恋,……对我不仅激起启迪,也勾起一种忧郁”。与达尔文的著作同时读的,是许靖华的《地学革命风云录》,何起祥译,地质出版社1985年初版,“这本记录深海钻探的书,我是作为科普书带上船的,就是想用来消遣,借此了解深海钻探的故事。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深刻影响了我的阅读,也影响了我对地学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认识”。不是冤家不聚头,达尔文、许靖华和作者,就这样奇特地相遇在茫茫大海之上,这只是一个开头,次年秋,薛原有机会到南京,在南大参加了许靖华博士荣誉教授的授职仪式,聆听了许的讲话,反复阅读了《地学革命风云录》和《大灭绝》,接受了许对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规律的抨击,两年后所写的《关于许靖华和他的两本书》,正是海上阅读的这一课题的延伸和总结。

  船上生活已经很单调了,读书一定要多彩。曾经很看好贾平凹的作品,在船上有空细看,《一个有月亮的渡口》、《关中游品》、《陕南游品》、《陕北游品》、《南国游品》,看出贾对沈从文的借鉴,品味其早期作品的寡淡,中年作品的醇厚,分析他的好的文章的视角及笔法,别有会心。隔几天便不求甚解地读几段《老子》,希望“返航时以另一种心境对待自己”;读《怪人郑板桥》,别有情趣;读《罗莎•卢森堡》,抄下她的能引起心灵感应的独白;读路遥;读张贤亮;读池莉;看到中年的科考队员在甲板上起劲儿地捉一种巨大的海禽信天翁,为他们感到羞愧,想起波德莱尔有一首《信天翁》,写的正是这事,回舱室拿出钱春绮翻译的《波德莱尔诗集》,找到这首,又读了几页,“压抑,读不下去”。

  时间太充裕了,就显得书少了,好在有人就可以互通有无,借!他借来《红与黑》、《三国演义》、《简•爱》、《杨贵妃》、《雕塑文化论》、《西方现代文学和艺术》、金庸《鹿鼎记》、房龙《人类的艺术》,等等,甚至一本1970年版的《学生字典》……

  航行结束,盘点所读的书,古今中外,有几百万字,生活工作的记录,两大册,收获不可谓不丰。这种人生经历,也是极难忘怀的,后来,作者写过散文《渴望靠港》、《风尘:一次海上的读书》,创作了短篇小说《海浪在舷窗外嚎叫》、长篇小说《蓝桅杆》,都是提炼浓缩,植根取材于这部日记。

  这丰腴,是寂寞滋润出的。另外,同是这次出海的成果,小说有小说的魅力,实录也自有吸引人的读点,由此愈知,文学和历史,无论如何也不能互相取代。

  2014年7月23日午大雨初歇写于青岛午山之松竹轩

  (《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 薛原 著 金城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海上日记》读后感(三):一半海水,一半书香

  一半海水,一半书香

  ——读《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

  写《闲话文人》、《画家物语》的薛原,突然写了一本《海上日记》,不免让人意外,何况日记还有一个副标题:“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就更让人诧异了。本书在海洋科考界的学术价值,自有专家去论述,我想说是学术以外的“海上日记”。

  以前从薛原的文章中,零星知道他曾经在海洋研究所待过,但因为只看过《闲话文人》、《画家物语》以及他主编的几本关于独立书店的书,对个人经历所述均少之又少。所以当得知他新出的《海上日记》时,好奇之心顿然而起。

  很想知道一个副刊编辑笔下海上生活的酸甜苦辣究竟如何,等读完全书再回过头来想想:噢,喜欢“闲话文人”的薛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初露端倪了——一个航海时整天就想着看“闲书”的海洋研究所工作人员,上“科学一号”进行科考,所带行李,居然以书为主;一百多天的日记所记,大多也都谈的书,书香自海上漫过海水、浸透纸页飘来。薛原也知道这和自己的性情有关,尤其经过漫长的航行阅读之旅后,他意识到“这次旅行后,我想我应该保持安宁书斋的生活”。

  薛原是说到做到的,从“科学一号”科考回来几年后,他从研究所到《青岛日报》编副刊至今,过着编报看书著述、“在书房你发呆”的安宁书斋生活,前面提到的《闲话文人》、《画家物语》等都是其中的成绩。大概也和这一次一百多天的航行有关,时隔多年,薛原参加工作三十年时把职业分为了两截:一半海洋地质,一半报纸副刊。在我看来,毋宁说一半海水,一半书香来得贴切,尽管那一半也是被书香包围,但心境毕竟不同。

  我没出过海,但坐过长途火车,大致也能想象航海时的寂寞,一去百余天,在薛原,还好有书,还好可以记日记,虽然有时候“前俯后仰中伏案阅读、记录”,但书鱼薛原自得其乐,因为害怕笔记本和墨水带得不够而不敢多做读书笔记,便把读书笔记、日记融为一体来写,每天的记录或详或略,必然会和书有关,即便日记里也不厌其烦地叙说船上生活,人际关系,数次钓到鲨鱼……但作者显然志不在此,他关心的还是书,“如果没有书读,该是怎样的寂寞”。自己带的书看完了,就从其他人处借阅,武侠小说也好,过期的报纸杂志也好,都是可以解馋的。日记你就曾多次记录向阿林借书还书的记录。

  也是这次航行,因为一本《地学革命风云录》的仔细阅读,而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怀疑,时过多年,薛原想起那段阅读时光,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要知道在船上,他也不止一次地阅读达尔文环球旅行日记,这样的怀疑是殊为难得的。

  一次偶然的航行,不仅有了以此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蓝桅杆》和短篇小说若干,更成就了现在拿在手上的这本《海上日记》。更重要的是,从“海水”到“书香”过度的“拐点”已经在此时形成。

  (《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薛原著,金城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定价:39.80元)

  2014-2-21晚,伊宁市,师范学院

  《海上日记》读后感(四):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文/陈阿娇)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

  文/陈阿娇

  拿到薛原先生的《海上日记》,已经是阅读了他在《深圳晚报》海洋文化版专栏连载这个系列散文之后。其实,比薛原这个名字更加为人所知的,是薛原策划和制作的图书,例如系列图书《你好!独立书店》,已经出版到第三本。出于对书香生活的挚诚,薛原的写作也一直带有浓厚的文人色彩与人文情致,例如出版不久的《画家物语》、《闲话文人》。

  但是最近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海上日记:“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却一改薛原过去的写作,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纪实风格的本色,写出漂在海上的岁月。在担任《青岛日报》副刊编辑之前,薛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学院海洋研究所,他每年都要在科考船上或野外度过几个月的科考生活。《海上日记》正是作者根据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随“科学一号”考察船在赤道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的生活日记整理撰写的一部纪实作品。对于20年前的这次一百多天的海上生活,用作者的话说,至今回想起来:“搭乘《科学一号》在海上的科考生活恍如仍在眼前,也再次重温了当时在海上寂寞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寂寞的生活,可以看出船上的考察队员们和船员们在大洋上的生活面貌。再加上二十年后作者的重温青春的反思和解读,也使得该书具有了为时代留下一份精神标本的意义。”

  《海上日记》的最大价值在于选题本身所具备的信息量,由于作者个体经验的独特,这本书很难被复制与追风。试问在作家圈子有几人会有多年并长期在海上漂泊的个体经验,并且在封闭如孤岛般的科考船上洞察不同年龄与身份的人们的微妙人性?海洋上的科考船本身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在极端的孤独与繁重单调的海上作业中,人性的各种美好与伤痕都无法掩饰,几个月的封闭生活让科学家呈现出脚夫的真实,也让必须维护威严的船长必须成为船上最孤独的人。

  而靠岸在不同的国家,完全不同的地质风貌和人文风情也让此书的内容缤纷万状,随着时间轴一路前行,仿佛随着作者也展开了一次航行。而作者当年的记录又带有年轻时代的热情,对于海上风景的描写显得尤为动人。由于科考船的特别身份,又让船上众人能够在开放程度远远不及今日的90年代初,就登临了许多国家,看足了不同的“西洋景”,今日读来,仍然缤纷万状。

  自90年代余秋雨开创文化大散文至今,散文写作在内容上存在一种过度关注文化现象本身的弊病,显得千人一面,宛如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线上的快销商品。而对于不同的、特别的生活情状的开掘,却特别贫乏。也正因此,近年当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系列作品、丁燕书写东莞女工真实生活的《工厂女孩》等纪实散文作品横空出世时,在读者处反而获得了比本身写作水准更高的声誉与关注。《海上日记》采用更为纪实的书写方式,并加以插页对那些手写体日记的如是刊登,也让这本书在体例上更为精确和讲究。

  对于更年轻的读者,这本书还全面地呈现了他们不能够经验的时代。作者虽然是细数自己作为科研工作者个体视角下生活,却能够管窥整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海洋科研的真实状况与社会风情,对于那些希望搜集海上科研生活素材的有心人,也不失为一本不错的资料收集。精细的社会分工让当下国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趋同,快速的生活让人变成了孤岛。所以,当夜空展开的时候,不妨跟随这样一本书,去真正的海洋上领略一段完全不同的时光与故事……

  《海上日记》读后感(五):海上风吹书香来

  海上风吹书香来

  安武林

  薛原先生的《海上日记》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它让我感到惊讶。在这么一个时代,还能读到如此沉静而又真实、孤独而又丰饶的书,的确多多少少让我感到有点意外。日记本身就是具有吸引力和诱惑力的,但当下很少有人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了。况且,这还是老日记,它能触动人们浓厚的怀旧情结。而且,它还是科学和文学的混血儿。也难怪,它是如此美丽了。我不能不说,这是一本信息量很大的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阅读企图和阅读动机。

  这本《海上日记》,还有一个副标题:“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对海洋感兴趣的读者,对科学感兴趣的读者,凭着题目传达的信息便可以兴致勃勃地开始阅读它了。在当时,科学一号考察应该是个很大的新闻事件。有趣的是,作者本身并非是科研人员(我指的考察本身),而是一个搭乘者,他是去执行另一项采集海洋标本的任务。这样,他既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参与者,这么一个有趣的角度,去记录和观察科学一号考察的任务,自然是非常美妙的。他自己很兴奋,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所幸的是,他没有被刷下来,顺利搭乘上了科学一号。

  关于水手,海军,在海上的生活的书籍,不胜枚举。但是,科学家们去海上考察以及生活,这方面的相关书籍并非很多。尤其是,真实性,或者说选择的主观意愿,总不太令人信服。也许,对于读者想看到的东西,偏偏不写;读者不想看的东西,却大写特写。这样,即便是真实的报道和抒写,看起来也十分虚假。但这本《海上日记》却令人耳目一新,让人们看到了科学家们真实的海上生活。比如,海上人们的不适应,孤独,烦闷,比如,人们对女人和性津津乐道。在许许多多的报道和抒写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尘不染的英雄和科学家,高大全,高尚,崇高,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献身精神,好像他们都是太监一样,没有情欲的要求,但此书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面,在海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女人和性。请注意,女人和性是美的,是正常男人的正常追求,无所谓善恶的。这说明科学家们是正常的男人,说明他们有活力,说明他们仍然保持青春的激情,同时,也说明海上的生活是乏味的,孤独的。想想看,一船的男人,一百四十多天,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我很感慨,读了这本书,最起码我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假如让我在海上旅行一百多天,我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这本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有详尽的反映和记录。我更大的感受是,在船上,一定不能没有书。作者是个十足的文学青年,生性淡漠,但喜欢阅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个人的阅读趣味和爱好。比如《红与黑》,在初中的时候作者就读过了,在海上他又重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萨特的哲学著作他读不懂,多年后重读《红与黑》,他感觉有话对司汤达说。他阅读科学著作,读房龙的艺术著作。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努力而又勤奋的文学青年,他经常做读书笔记,记录阅读心得。如同六十年那些最初的喜欢文学和从基层慢慢走进文坛的青年一样,他身上所表现的一切,几乎是那代人那群人的一个缩影。正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所以很感动很熟悉很亲切。

  左右摇,上下摇,这样的海上颠簸,让作者吃尽了苦头。真不敢想象作者是如何写下这厚厚两大本的日记的。也许,最初并没有想到要出版,仅仅作为日记而存在,所以作者的笔触毫无顾忌。许许多多的美丽的遭遇,让作者最懊悔的是没有带相机,这也是这本日记书的一大憾事,但遗憾也是美丽的。书上影印了部分日记的样张,倒也有趣,作者有时候还喜欢在日记中画一些画,让我想起了马雅科夫斯基给布莉克写信是画的小幅画。那个时候,作者对艺术也是孜孜以求的。科学,文学,艺术,这些阅读上的爱好,加上阅历的丰富,想必为作者日后创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能否认,阅历永远是创作者宝贵的财富。

  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优美的海上风景,尽管作者的笔触矜持,简约,但我们依然能够想象得到。多年以后,作者有些记忆依然鲜明,而有的已经模糊了。这本《海上日记》作者加注了后来的评介,读来有趣。让作者得意的是,他也曾对达尔文的一些科学论断发生过质疑,虽然作者没有成为科学家而成了文学家,但这份爱却是保留着的。这本书,可以做散文读,可以做游记读,可以做科学小品读,当然,最好还是当作日记来读。一个人真实的心灵,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生……来读!也许,有这样文笔的人很多,但能有这样经历的人实在太少。文学,难道不是一种冒险吗?运气加才气,便是幸运的人生。

  《海上日记》读后感(六):大海深处(吴丙年)

  大海深处

  吴丙年

  放下薛原先生的《海上日记》,我小小的心里又多了一个“大大”的梦想:什么时候也可以如此呢,驾一船,驶入茫茫大海的深处,在深黑的海面上看大猫星追随着淡红色的月牙儿在圆弧形的海平线上缓缓升起,任寂寞这只怪兽吞咬着自己的心情,再对着巨大的空寂大吼一声来……

  这感觉,一定是无可比拟的吧。一百四十天的海上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薛原当初上船时这样想:有些事情,我们并不能用利益的多少来权衡,而这是个机会,且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这有点像易中天论爱情:“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如此说来,薛原一百四十天的海上生活,倒也像一场别样的爱恋呢!

  在大海深处飘着,我从《海上日记》里所触摸到的,是这样一种心灵的涌动吧:当你把自已看得很大很大,你会忘了自已其实很小很小;当你把自已看得很小很小,你或许会发现,你可以拥有的,其实可以很大很大。海之大,大得让人直面自己的呼吸,欲望,以及大脑空间里每一个平日不曾留意的思想皱折。当生活的大部份时间里只剩下阅读,闲谈,发呆,与身体的原始欲念对抗,这看似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可能。坐在窗外人潮涌动的咖啡馆里,我不禁这样想: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片深海,我是否可以做到在喧闹的声浪中安静下来,细细触摸自已身体与心灵上的点点滴滴,也写出一本《“海上”日记》来?

  然而,大海深处终究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所在。在如我一般未曾深入大海的人看来,大海是蓝色的,而薛原的文字让我看到了大海深处的深黑。这源自一种深深的深度,吸取了一切外来的光茫。而这样一种深度如果给予人的心灵,又会怎样?相思始觉海非深。深恋的人或许能懂,与见与不见的空隙里,心灵要有多大的空域,才可以容忍那一份思念的煎熬?都说都市人不懂爱情,都应该随着薛原去看看海洋。

  正是那一份巨大的空与寂,引领着薛原有了大海一样的“深黑”,去心无杂念阅读《达尔文笔记》,去和房龙的《人类的艺术》神游,去细细留意身边船员的喜乐与忧愁,去面对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这种不断向下沉潜的过程,成就了《海上日记》的温度与光茫。琐碎而不失生动,平凡而不失深刻。那一笔对食堂墙上被众人摸秃了的女像脸庞的描写,的确着人深思:人在和大海一样的自然深处,要该如何去看待所谓的文明?要该如何好好地与自己的身心相处?这就像我们面对自已深爱的人,我的会发现自已心上的缺,我们总把索取当付出,把强求当理解,把狭隘当宽容……如果我们不能在人海深处好好地与自己相处,又怎么可以好好地去爱护他人?

  《海上日记》是这样一本书,它让我置身某种深处,安静地把自已触摸。

  《海上日记》读后感(七):探寻神秘的海上世界(姚秦川)

  如果没有亲临其境,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大半年都漂泊在太平洋海面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每天,面对太平洋那既神秘诡异又变化莫测的脾气,该保持一颗怎么样的心,才能从容地度过那寂寥得令人抓狂的海上生活?

  “科学一号”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寻,不仅为你详细地描述了太平洋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文中描写的一路上经历的五彩斑斓的异国风情,也让这次旅途增色不少。

  作者本次出航时间为22年前,即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距今已有22年的时间。当时,他们搭乘的“科学一号”,参加由全球15艘科学考察船进行的大气观测项目的一次联合调查,意义重大。

  在海上,最美好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我第一次看见了一幕壮丽的日落,黄昏,海上的太阳铅灰色地连绵在海际间,一轮橘黄的火球衬在上面,橘红的余晖铺上一道波光闪烁的路,直达我们的‘科学一号’。不远处,便是写意的棉兰花岛。傍晚,透过舷窗看太阳渐入海里的背景,心动了。黄昏,是最令人动感情的时刻。”在《一幕壮丽的日落》一文中,作者将日落时的壮美景象,描写的令人怦然心动。也许,你在高山上眺望过日落,在自家高楼上也眺望过日落,但在遥远的太平洋上观看日落,想必没有几个人有地过这样的机会吧。

  除了日落的壮观景外,一路上沿途的异国风情描写,也让人异常向往。“在新不列颠岛,热情的黑人友善地和陌生人打着招呼。我们和当地的孩子一起照相,如捅了蜂巢,黑孩子蜂拥而上,扑向相机。我站在他们中间,被他们簇拥着。一小黑孩抱着更小黑孩,扑到身边,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场景,我们在电视播放非洲纪录片时,是不是经常看到?非洲人那份热情,简直能将你的心情点燃。

  其实,看似欢快的海上生活, 更多的则是寂寞。“晕船的滋味实在让人痛不欲生。只要在茫茫海际的海水上,受几个颠簸的夜与昼,孤独中总渴望尽快靠港。”很多时候,作者都处于这种孤独的状态中,于是,他读完了在船上能搜到的一切书。实在无书可读时,就对着大海发呆。

  这本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版的书,真实完整地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上科考队员的生存状况。它让我们在平静阅读地过程中,伴随着“科学一号”地不断前行,心情也变得波澜起伏。同时,无形中,也与那些勇敢的科考队员那份孤寂的心灵产生共鸣。

  《海上日记》读后感(八):那些年飘在海上读书的岁月(文/胡艳丽)

  那些年飘在海上读书的岁月

  文/胡艳丽

  我所熟知的薛原,是媒体副刊编辑,酷爱读书写作,不仅出版了《闲话文人》、《画家物语》等著作,还主持编著了颇受读书人喜爱的《如此书房》、《独立书店,你好》系列书籍。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听他讲述与书有关的故事,他亦给了我一些提点性建议,至今记忆犹新。

  薛原身上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情怀,读书、写书、编书便是他终身的事业,以书为核心,他的世界正越走越大。这种境界我心向往,虽不能至,却也尽可能地用读书填满生活中所有的空隙。

  此次,薛原新著《海上日记: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的出版,我亦期盼了半年有余,文章在媒体连载的时候,他便曾探寻过包括我在内的一众书友意见。他所担心的便是这种日记体的文章是否适合出版,是否会有读者。我总是相信,读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扇扇大门,让大家看到不曾看到的世界,在书中感悟不同的人生。相信历时140多天在大海上漂浮、科考、读书、生活的经历体验,必定能填补很多人生命的真空地带。苍茫大海之上的风景,船内人心的风景,都令人期待。

  《海上日记: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是作者1992年10月底至1993年3月初,历时140多天,搭乘“科学一号”出海,在船上采集大陆飘尘以及进行海底沉积物取样过程中完成的副产品。当然他出海的副产品还不止这些,伴随着海浪或猛烈或温柔的摇晃,伴随着身体的不适和精神的孤独,他大量的读书、阅人、思考,正是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为其后来在写作领域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人生只有经历、观察、体悟后方能心有所得。此番近20年之后,薛原再来整理他青年时代在海上书写的日记,他坦言很多人和事儿,具体的细节已经记不起了,还好,有文字为证,青春可以再次飞扬。书中,薛原一面保留了日记原稿的朴素面目,一面在文章前后加入今时今日的回味、感受。中年的薛原阅读青年时的薛原,在打捞起无数散落在记忆里时光碎片的同时,又重新收拾了一翻青春心境,或许薛原此时已经整装上路,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了。

  从书的从总体上看,薛原中年和青年时期的文风虽略有变化,但一以贯之的文人气质,不变的书生情怀,却丝豪没有改变。读日记原稿,我感受到的是大风大浪的大海以及船上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作者加注的回忆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对过往的反思和怀念,颇有种云淡风清的感觉。

  在大海中央垂钓,与鲨鱼共舞、看海豚飞跃、观赤道日出、养鹦鹉打发寂寞、喝酒聊天胡侃神吹,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小过结、小矛盾,在作者的日记中随处可见。但除了采样、读书、写作、吃饭、睡觉几件事外,又似乎其他一切事情都与作者无关,他仅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在感悟生活。在日记中作者提及了大量的书目,其涵盖范围从科学、哲学、文学到武侠小说,以及期刊杂志林林总总。作者读后总有一些小心得、小感悟可以落入笔端,融入作者的日记中,读书的感悟、生活的感悟、工作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慨叹他是游走于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与船员之间的游民,虽然两边都说得上话儿,却又有种不被接纳认同的感觉。“科学一号”它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又因环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以及大部分人精神的空虚,而演化成小范围的失衡,乃至争执碰撞。“科学一号”在表面的平静之下,隐藏着因人心的浮躁而郁积的小混乱,而这种小混乱又在每次船舶靠岸,或者有新鲜事物、人物出现的时候,而得以瓦解消散。

  20年之后再回首,当年“科学一号”上的奇人们,早已风流云散,唯有这本“厚重”的海上日记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不知今天“科学一号”停泊在哪个港湾,船上的科考人员和船员是否能够安然入睡?是否还在深夜期待着吃到一碗鸡蛋面?

  (《海上日记:赤道太平洋考察实录》,薛原著,金城出版2014年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海上日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