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10篇

2018-02-25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10篇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一本由方方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一):涂自强的悲伤到底是谁的悲伤

  我不知道现实中有几个涂自强这样性格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论者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综合,说得简单了,涂自强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他是这样的人。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出于文学需要,涂自强被塑造为一个本质优秀的人,优秀得我怀疑他的真实性。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性格设定,让其在死神降临之时如利刃一般刺穿像我这样的读者的心脏——那种痛,更多的是困惑挣扎、不甘乃至像被斩断的毒蛇一样垂死也要反咬一口。

  这样的人怎么能死呢?还有没有天理?这个社会还有没有救!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涂自强短暂多舛的生命轨迹中,是这般呈现。

  方方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否认涂自强的悲惨命运“或许是”出于文学需要的“夸张”,认为现实比小说残酷,这一点我无比赞同,并且质疑提出该问题的媒体人是否缺乏阅读(还不是洞察)当今中国社会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媒体人的基本职业素养

  现实的社会有多残酷呢?在这篇小说中,应该体现了一半。悲观论者会抨击它:现在社会怎么可能会有像涂自强路遇的那些好人们存在?怎么可能有送电脑手机、知其心底的好同学们存在?如果在真实社会中,你认为涂自强揣在腰带里的学费,能够这么顺利地抵达学校吗?

  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是阴谋论者,笔者就是一枚。哪怕猜测方方不过是为了渲染小说之悲惨,刻意营造出主人公与社会的强对立氛围,就像让一只蚂蚁戴盔披甲,好让它在社会这只赤裸裸的大象面前增加点战斗下去的信心,也好让围观的赌徒们咬咬牙将仅有的棺材本押注在蚂蚁身上,以期翻身做主人

  结果还是让人失望了,所以心存侥幸的人们压抑。而自身阴谋论者在压抑之余,还会以此讥讽一番,并大言不惭地道:我早就知道是这样!

  方方也承认,在小说中对现实之残酷的描写已经有所收敛,想必她也会同意笔者对于涂自强“好运”的质疑吧?

  那么,涂自强的“悲伤”,到底是谁的悲伤呢?显然,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悲伤”。书封上的那句“一个没有公平时代,他的悲伤注定不只是个人悲伤”已经是最好的回答

  就连涂自强这样成绩又好又努力读书、脾性憨厚好开刷的蚁族典范,都活不下去,蚁族们,你认为你还有希望吗?

  如果我重生成为涂自强,哪怕幸运地考上了大学,以这样的命运,我甘愿回去守着大山挖好坟。幸运的是我不是涂自强——哪怕我除了出身,没一个方面比得上涂自强,但我是多么的幸运。去你妈的英雄不论出身,如果我是涂自强,我有机会成为英雄?

  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可我又不能跟涂自强比出身,要是这样,你会在街边看到我推着三轮车卖水果,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吹水。正因为我不能跟涂自强比,所以我才倍感悲催。这是不幸。

  不幸的就是哪怕你再努力,也是从这个社会的小小小号零件,几十年后升级成为小小号零件,祖上积德的也许能成为小号甚至小中号零件。可是,乞丐就是乞丐,哪怕你是乞丐中的霸主。

  涂自强就是这样,他可能会想,哪怕是差那么一点点,他的命运就不会是既定的这样了,比如他的父亲,在他考完研究生考试后再遭不幸,是否结局就会不同?然而方方大妈毕竟是命运化身,哪能那么便宜你呢?

  你以为你可以的,就算这次不行,只差了一点点,下次,下次肯定行!人生奋斗至此成了一盘赌局——33+16,只要选中了6+1,你就能翻身做主人了。这次只差一点点,下次肯定能成!如是这般,又怎样可能放弃呢?

  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逃离北上广,这就像公务员谈辞职一样,哪怕你还有一点点理性,你都会将自己想法当成是放屁,而且还是闷屁。公务员自不必说,坐在彼岸方有闲情逸致感慨生活,而出生在地底下的老鼠蚂蚁们呢?向往地面上的阳光,彼岸的鸟语花香,为了活在地面上,以同伴尸体为垫脚石,一步一步往上爬。

  阳光是什么?彼岸又是什么?是公平、机会,以及梦想。然而当你终于爬到了洞口,发现原来开敞的、光明的洞口早已被一重厚厚的玻璃墙封死,哪怕化身为蜜蜂,你以为就能撞破子弹都打不穿的玻璃墙壁吗?

  你往下掉,身后的小伙伴们心怀怜悯或者幸灾乐祸,但是他们却不能停,一旦走上了这条通向光明之路,停下,意味着被后来者踩死。要么不上,要么不停。

  结果?全死了。

  这是我的个人悲伤。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二):个人悲伤

  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完,说不出的悲伤。

  看看影视剧中那些个人奋斗,你会相信吗?一个人,是否含着金匙出生,真的是太重要了。十八年,我终于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几年后,大学毕业,我或许只能在咖啡店打工,你却还是坐在那里喝咖啡。人与人的差距,太大了。

  小说中有这样的诗句

  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这样的一首诗,就是涂自强们一生的写照。

  他们不认为世界不公平的,不怨天尤人,他们自尊自强,他们感觉世界上好人居多,他们的奋斗会有好的结果。 但是。。。。。。

  看着看着,心就纠结起来,想着涂自强不会那么霉吧。作者给了一个很悲的结局:把妈妈留在一个寺庙,给帮助过他的赵同学写一封信,涂带着肝癌晚期的身体走上了回家的 路(这个家,老屋已塌,父亲已逝)。

  眼泪止不住的落下来。。。。。。

  我被感动了,小说中的涂自强努力,能干,认为自己遇到的都是好人,没有人歧视他,都很帮他。但是。。。。。。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世事难料,命途多舛。现实就不是好人想帮就能帮你度过难关的了。。。。。。还是只能靠自己

  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好无奈好感人。这样的农村孩子还有好多。

  从小我们受的教育是:有梦想就有希望,努力了就会有好结果。可是,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这样的一个拼爹的时代,普通人的路在哪?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已经有了三六九等,怎么去拼?!

  看看他们。我们好幸福

  把这篇小说给女儿看,让她知道,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要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

  —— 2013.5.20.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三):小人物的挣扎与幻灭

  四年来一直没有读过关注大学生问题的文学作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第一本。也许因为多年来浸淫在经典作品中的缘故吧,当我展开书本,那平实的语言、简单的情节有点让我适应不过来。但是我仍然怀着对作家作品的敬意,试图抛开僵硬的教条的“艺术标准,一点点地读下去,直至读完。

  大学生问题是当代社会种种问题汇聚的焦点之一。社会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贫富阶层的差距、就业的低迷趋势,都在大学生群体里映现出来。作家方方选取这样一个题材,显示出她作为当代作家对社会关注的热忱以及一份难得的责任感

  主人公涂自强出身农村底层,在大学期间他到食堂帮工,做家教,很辛苦地挣生活费。电脑、手机这些必需品,自己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只有接收同学的淘汰品。而在这本应最美好青春年华,他在女孩子当中,却是没有市场的。不过对此作者似乎有些不忍心,还是给他安排了一段短暂的缘分:他在食堂帮忙的时候遇到一位也同样出身农村的女孩。他们谈得来,说话投机,有共同的经历,而且都要为未来的生活共同努力。然而这份感情没有维持多久。寒假他们都在学校食堂里帮忙,到了大年初三,他们相约去看黄鹤楼。到了那里才知道,门票一张就要80元。这怎么消费得起?那个女生理解大家的处境坚决没让他买票。他们就一起去看了长江大桥。而为了给他面子,同意跟他到一个小餐馆吃了饭,让他请客。但是开心后,涂自强感觉到了他们之间存在的距离。“他努力让自己更自然地接近女生,女生也显得更自然地对待他的接近。但那个距离依然像个幽灵浮动在他们之间。……什么都看不见,却是那样地深刻强烈。”这段感情最终以女生的离开结束。女生选择跟了一个大款,离开了食堂。两个来自底层的学生,虽然彼此心心相印,却正因为彼此出身底层的困窘,而无法最终走到一起。这种深深的无奈和无力感,也许所有出身底层的青年男女都会有所体会

  爱情的幻灭之后不久,涂自强又有了新的盼头:他要通过读书考研,改变命运。当他开始全力以赴准备考研复习的时候,虽然同学们嘲笑惊叹者有之,但是他不为所动。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支持着他前进。“他心里仿佛有个小太阳,高悬在上,照耀着自己设计前程。”但是最终这个梦想也幻灭了:他在寒假前夕得知父亲出事了,回去的时候却只看到父亲的尸体。结果他整个春节就呆在家里,考研也错过了。这样他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一次绝佳的机会。

  最后他只有通过在工作中努力拼搏,改变人生轨迹。但是他遇到的第一个老板却在放款前夕潜逃,他欲哭无泪。在第二次工作期间,又要把母亲从家里接过来住。他负担着母亲的生活,给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他曾经两次因为母亲的缘故影响了自己工作的业绩,结果他被辞退了。祸不单行,他不久有被查出因劳累过度患了肺癌,而且是晚期。最后他只好把母亲安顿到寺庙里,自己一个人黯然离世。他在离世前给同学写的一封信里,最后一句话说道:“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文章最后留下一个问题“果然就只是你的个人悲伤么?”

  这个问题我们没法给出答案。但是也许涂自强的经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四):青春何处不悲伤——关于两个外省青年的联想

  在地铁上晃荡了两天,终于把《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看完了。喜欢封面设计,像一条河,一个人孤独地浮萍而去。他眼望天上的云,脚却一直没在水里。这似乎是一个象征理想在天上,现实在水里,中间没有通路。

  涂自强的故事从大学放榜开始:他成了当地方圆几十里头一个大学生!四爹爹称他是“人才”,村长吩咐他“学好了去县衙当官”,回来帮村里修路,而曾经与他相好的女同学主动解除了关系……他的前途似乎一切光明。这样的情节甚至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范进”先生,但时代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大学早就扩招,也早就不包分配了。“大学生”已然从“天之骄子”变成了“蚁族”。况且他家实在太穷,全村人凑起来给他准备学费、路费都太少,他只能一路打工去学校。而正是这一路上遇到的村民农民工、小店老板等等给他的关爱,而这种“关爱”也多是因为“大学生”这个名头带来的,这一路也成了他短暂一生的唯一亮点。

  进入大学,他猛然触到了“穷”与“富”的隔阂,不仅同班同学,甚至是同宿舍的同学,也是隔阂很深。涂自强甚至不知道这些同学的名字,只是称赵同学、李同学、马同学……由于家穷,老师安排他到学校食堂帮忙,获得一些生活补助。他甚至认识了一个来自比他的家乡更偏远的女同学,两人互有好感,还相约去看黄鹤楼。但不久女生就被小汽车带走了。而他继续在食堂帮忙,周末还做家教挣钱。面对“毕业即失业”的社会困境,他听从了赵同学的建议,准备考研,甚至已经得到了老师的保证,只要成绩上线就招他。但就在考研前几天,他父亲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回家料理丧事,失去了读研的机会。毕业了,他成为了大城市的“蚁族”,为了生存,四处奔波。然而,就在他成为一个公司的骨干的时候,家里的房子突然倒了,母亲被压断了腿,他匆匆回家照顾母亲,人生的一个机会又失去了。母亲无人照顾,唯一的房子又倒了,他决定带着母亲到大城市打拼。经过一番打拼,他的人生又有了希望,但就在这时,他发现自己得了肺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他托一个寺庙的主持照顾母亲,自己则对母亲谎称要去美国出差……最后,他独自一人走上了不归路。

  涂自强,包括他的父母、村民们,似乎还停留在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观念中,以为考上了大学就是成为官家的人,就可以“货卖帝王家”。 但涂自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古老的人才变迁通道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已经不适用了。通读全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涂自强的一生,似乎是撞大运的一生:考大学,撞上了;走路上大学,遇见诸多好人,撞上了;入学后老师安排到食堂帮忙,撞上了……但涂自强想自己主动“自强”一下的时候,却都撞上了南墙:考研,父亲去世;找到一好工作时,母亲被房子压伤了腿;再找到一个好工作时,得了肺癌……

  涂自强的经历,让我想到另一部青春小说《替身》。《替身》里的主人公肖子航,比涂自强稍好点,来自江南某小镇,但上大学,进大城市,对他们来说,都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头一遭。刚到宿舍,仅仅一床被子,就让肖子航立马感受到了“贫”与“富”的差距。为了生存,他也要出去打工。而正是由于打工时的一次“奇遇”,让他走上了与涂自强不同的人生道路。因为肖子航的长相与一位当红歌星苏眠很相似,被其经纪人看中,在经纪人的劝诱下,肖子航成了歌星的“替身”:代替歌星出场一些假唱的商演……这是一条诱惑之路,肖子航可以赚得很多钱;但也是一条分裂之路,肖子航在校当学生,在外当歌星,要时时警惕记者,同学,甚至恋人……最后,歌星因病重无法再登台,留下遗嘱让肖子航“永远代替”他站在舞台上。一边是万众瞩目的歌星,一边是穷小子的自我,肖子航如何选择?当小说结尾,肖子航站在舞台中央,喊出“我就是苏眠”的时候,台下他的女友黯然离去。

  涂自强死了,死于肺癌,他的肉体他的精神都消失了。肖子航呢?他还活着,他的肉体还在舞台上,在各种聚光灯下闪耀,但他的自我,他的精神呢?却似乎与涂自强一样,消失了。

  两本小说中有关“名字”的细节也很有意味:涂自强的“自强”来自四爹爹,希望涂家能“自强自兴”,但他的“自强”却总在现实面前碰了墙;《替身》中的歌星苏眠,原名叫苏文斗,小时候的苏文斗曾很响亮地回答老师的问话: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然而当他在酒吧驻唱小有名气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改了名……是什么改变了当下年轻人的青春?是什么让青春到处是悲伤?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五):徒劳无望的自强人生

  看完《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心里竟有一种难以排解的痛,尽管小说的情节多有夸张失实之处。方方总是以她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语言将整个人生的苦难在那么几瞬间就倏然推到了人前,不留给你半点商量、回旋的余地。

  涂自强的人生真是徒劳自强的人生。因为贫困,他失去了许多向上发展的机会。食堂的工作在供给他一日三餐的温饱之时也禁锢了他的自由。他近乎机器般的挣钱,却又忘记了人生在世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活。艰苦的生活带给他的不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与痛恨,却是对周围帮助自己之人满满的感激。他赤手空拳来到这个虎狼成群的社会,并未感受到社会的恶意,因为无论是徒步上学路上遇见的亲切的父老乡亲,还是食堂里和善的叔叔阿姨,再或者是宿舍里家境优渥的同学以及出租屋里热心的同事,他们的同情都让涂备觉温暖,却无半点自尊受损的怯懦,反倒是涂的坚韧,乐观,满足感令人印象深刻。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并未吓退涂自强,当他满怀热情对未来抱着憧憬时,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悄然而至。读者内心的隐忧终成现实,大家报以希望期冀能够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的涂自强,终于不堪生活的重压,患上了无力回天的癌症。他的结局,与小说开始的梦境暗合,“涂自强只见自己一步一步地随它而行,然后抵达一处沙漠。沙漠了无边际,亦了无一人。”他像一头困兽,始终挣扎在解决温饱的贫困线上,其他的一切都要丢开不顾。如果要为他最终的结局归因的话,那只好怪罪于他起点太低。可是谁又能决定自己是生于富贵之家,或者是穷乡僻壤呢?一切问题,倘若涉及命运,即刻玄之又玄。在这样一个既定的事实面前,这确实是涂自强个人的悲伤。然而,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鸿沟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差距还在年复一年的加大。若涂自强生于城市,这个故事还会有存在的理由吗?正是由于作者强调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才更让读者反省,这不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悲伤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里,底层之人改变命运的艰辛可从涂自强身上找到些许相似的经历。

  有人曾指出这部小说有丑化农村出身的大学生的倾向,我并不认同。小说确实存在失实的情节,这与作家的言说身份有很大关系。只是方方一味地罗列涂的噩运,例如父死、母伤、突患癌症,像一位威严的司命者以高密度的情节安排来突现涂自强艰难的人生。强调涂的个人悲伤,其实是为了突出整个社会的责任。这原本会是另一本风靡整个大学校园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可是由于作家缺乏掌控细节的能力,不能深入挖掘涂内心的纠结之处,忽略了他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内心无法承受的痛苦,所以整部小说显得很平淡。

  阅读之中,也有许多让我几欲落泪的情节,但却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涂所受的苦难略表同情。上帝视角虽威严却无动人的力量,第三人称内视角在表现主人公的命运时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风景》或许是她创作的顶峰,以后的作品都是在高密度的情节阅读中,享受快感之后获得深深的失望。

  对涂命运的处理似乎成为“原罪”,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此部小说最适宜的阅读群体是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当他们抱着一腔热情要改变人生命运之时,即使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也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愿望。小说结尾涂的猝然病变,似乎对这个群体来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沉重预言,压在心头,隐在远远的天边,它若哪天悄然降临整个人生就会坍塌。至于城市中产阶级出身的学生看了这个小说,就会像小说中涂的室友赵同学看到涂那样:这让我更加意识到这个社会原本就是不公平的。或者,再有些徒劳无益的同情罢了。

  社会阶级的固化,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农村出身的学生更觉人生无望,上进无力,方方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却缺乏一种长时间的积淀,仓促写就的小说缺乏深入人心的力量,这也是她创作一直以来的弊病。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六):世界再精彩,也与你无关

  方方的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很残酷,也很无奈。尽管带有浓浓的戏剧性,甚至所有的突如其来都成为了诟病,也无法抹灭其深刻的现实感。从小说人物一出场,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这么敦厚,这么其貌不扬,却还这么贫穷。这么贫穷,这么不堪,却偏偏考上了大学,偏偏背负着全村的希望。其实,他不过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在想,如果这一切都不曾发生,也许,他会幸福地牵起采药的手,也许他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也许在田野间,牛羊中,就快乐地度过一生,也许,他不会如此悲伤。

  常言道,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拥有城里孩子永远学不会的吃苦耐劳,他们更加努力,勤奋,也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可是,如果能够幸福,那也只能是八十年代,人民与国家联系紧密时的事了。如今,寒门再难出贵子。不为别的,只因为没有了公平,存在了差异。所有的问题都很明显,然而也仅仅是看看罢了。这个时代,不会有人试图解决问题,因为所有人都认识到,出头的也不过是无能为力。如果注定要悲伤,就让他们随风而去,因为这不过是你的孤独,你的悲伤。

  或许我们会感到难过甚至生气。质问涂自强,你为什么如此乐观?你为什么随遇而安?你为什么不呐喊?你为什么不怀疑?其实,跺脚之后,会恍然发现,方方确实是个写作能手,她的处理更加冷静客观。没有任何的反抗,恰恰是对这个时代最深的痛击。

  涂自强的一生始终是一个人的,就像那首诗一般: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七):只是个人悲伤 ——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一点批评

  刊于上海《文学报》

  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发表之后引起巨大反响,《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重要选刊都予以转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不久前出版了单行本,评论界也一致给予好评。不错,这是一部触人心弦、催人泪下的作品,然而,它是否臻善臻美?事实上,在铺天盖地、众口一词的表扬声中,笔者仍感到一丝警觉,小说身上所存在的某些瑕疵影响其走向深刻,在表扬声几乎掩盖一切时,对这个问题的澄清显得尤其重要。

  一、熟悉的贫穷与熟悉的苦难

  这部小说描写了农村子弟涂自强短暂的一生。故事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叙述涂自强入学前后以及他的大学生活。而贫穷,是这部分叙述的关键词。我们不妨稍微列举下小说的几个关键情节,比如:涂自强上高中时吃不饱;走路去武汉上大学,途中去工地打工;家里勒紧裤腰带东拼西凑涂自强才勉强缴上学费;到了大学,去食堂打工、做家教;因为贫穷谈不了恋爱;上了大学才见到电脑、才知道网络……这部分的叙述中规中矩,里面所描绘这些情节,在无数——真的是无数,描写乡下孩子考上大学的文学作品中均出现过——当然,它们都是存在的事实,给人感觉“熟悉”也无可厚非。

  然而,从涂自强大四准备考研开始,故事急转直下,“多灾多难”成为这后半部分的关键词。

  首先,是父亲病逝。而父亲病逝时,恰逢考研时间,因此涂自强错过了辛辛苦苦准备许久的考研;

  然后,辛苦找到了工作,透支生命一般地辛苦工作,可惜年底时老板跑了,五千多的年终奖一分未拿到,涂自强也几乎身无分文,只能去餐厅打工;

  再后来,因为山里下大雪,家里的房屋倒塌,母亲被压伤;把母亲接回武汉,母亲也不太适应,生活得磕磕碰碰;

  而最不幸的是,当涂自强以为可以稍微安稳地生活了,却被检查出肺癌晚期,于是他在安顿好母亲之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通过简单的复述,不难发现,戏剧性太强是小说非常大的一个特征,生活中种种灾难与不顺全部降临到涂自强一个人的身上。这些灾难的发生并非涂自强的性格导致,它们不由分说、没有缘由,充满了偶发性,不客气地说,是作者“叠加”上去的。与此同时,我们发现,降临在涂自强身上的这些灾难——真是太让人“熟悉”了,它们当然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更源于这几年“底层文学”的浩浩荡荡,涂自强的遭遇也频繁地出现在农民工文学中,仿佛只是将“农民工”的身份置换成“涂自强”而已。当然,这并不能成为苛责方方的理由,出色的文学作品就是能够从习见的情节、桥段中发见人所未见的细节,揭示出他人未能揭示出的真理。那么,方方做得如何呢?

  二、对立的世界

  方方在小说设置了一个醒目的二元对立。她把涂自强的命运安排得如此不幸与凄惨,为的是与另一个世界形成强烈对比。这个世界光鲜亮丽、一切平顺,而它之所以如此仅仅因为它是城市。在小说中,城里人和乡下人差异刺眼、泾渭分明,从涂自强搬进寝室那一刻这种差异就开始体现:

  只有涂自强得赶着到处打工;同寝室的人老早就买了电脑和手机,涂自强方才对这些东西有概念;食堂里帮厨的女生,曾与涂自强“志同道合”,但因为涂自强的贫穷,她傍了“有实力的人”;赵同学有钱去了美国,其他城里的同学都纷纷有了好着落,而涂自强只能是蚁族的命运……

  城市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发达,而且象征着有关系、有背景;农村则意味着一无所有,甚至连翻身机会也没有。自然地,小说中不乏城里人对涂自强的嘲讽桥段:

  涂自强毕业后参加同学聚会,为了省下洗澡的十块钱,他几个月没洗澡又馊又臭,赵同学让他去宾馆洗澡,而他连浴室设备都不懂使用,电话中他听全班同学对他的嘲笑声;涂自强被骗后去一家餐厅打工,“许些菜他几乎不识。吃时便问。问得大厨和老板当面笑,背后却叹,说这大学真是白上了。以为毕业出来当人上人,结果连餐馆客人的剩菜都吃得兴高采烈。吃完了还不识得吃的是什么。”

  涂自强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对立的存在,他也多次这样想“我什么能量也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甚至连我的外形也帮不到我”。好在,涂自强有一个乐天的性格——这是他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这种乐天性格,使他能够一次又一次坦然面对各种不平等,面对各种嘲讽和不幸:

  进入大学后他偶尔羡慕其他同学的光彩生活,然而“也只是羡慕一下而已”——“每个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自己只能如此。这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可以抱怨。”

  考研前的聚会上,同学们唾沫横飞地谈着城市农村孩子的不平等,而涂自强心里淡然地想着“该认的,你自己都得认,然后自己下气力改变就是了,老是抱怨反倒是折损自己的硬气”。

  毕业照相,涂自强因为平时与同学少热乎,与他合影的人寥寥,然而“涂自强并没有失落感,他认为本该如此”。

  即便在聚会上受到同学嘲讽,涂自强也不恼不怒:“就像城里人经常笑乡下人一样。涂自强经常如此被人讪笑,他已习惯。他对自己说,这没关系,下次我就会了,我会了就不再有人笑我。”

  工作后他喜欢的女生一句“你要房没房,要钱没钱,不是我的菜”拒绝了他,他还是乐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女人就没有吧,这是天定的命运。他必须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好在他有耐心。”

  赵同学去美国潇洒走一回回国后,当他得知赵同学第一月赚的钱就超过他半年的打拼,涂自强心里闷了一下,但很快释然“他想,上天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世界吧。而给他的就是那样的”。

  甚至是肺癌晚期后自尽前留给赵同学的遗书,语气一如既往平静,不像一个赴死人的留言,最后一句写道“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读者不难发现,方方有意让世界的不公平挑战涂自强的乐天,然而涂自强却“我自岿然不动”。她的意图很明显,通过涂自强的乐天来反衬这个世界的残忍和残酷,也因此,涂自强最后的遭遇更加引人伤感和同情。某种程度上,方方实现了她的意图,小说的这个处理获得了评论家的交口称赞,比如小说的责编宁肯就说:“我觉得这篇小说高就高在这个地方,在过去这类题材中,作家更愿意把主人公的底层生活写得多么惨,多么愤怒,这样的写法容易写俗。但方方没有这么做,她这样的描写反而达到一种力量。涂自强的真实命运也和他的乐观主义形成反差。”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涂自强的从不改变的乐天性格从何而来,何以外面的世界对他不断摧毁,他从不改变?他的自我治愈能量从何而来?这样的处理果真是成功的吗?

  三、止于情绪的宣泄

  对于涂自强乐天性格的来源,小说也并非没有指涉。一则是涂自强的忆苦思甜。纵然城里的境况再糟糕,但较之于农村吃不饱、穿不暖,只能在天寒地冻里学习,城市生活仍是好的,涂自强反而“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则是涂自强的同学采药落榜后写给他的一首诗:不同的路/是给不同的脚走的/不同的脚/走的是不同的人生/从此我们就是/各自路上的行者/不必责怪命运/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并安慰了涂自强。简而言之,“不必责怪命运”,即“认命”是涂自强接受一切不平的心理动因,也是他保持乐天性格的根本原因。

  读完小说,我和许多读者一样想到老舍笔下的祥子,以及路遥笔下的高加林,他们都是从乡下“被抛掷”到城里,承受人世变迁。然而,涂自强与他们的区别又是如此明显,无论是祥子还是高加林,他们都有一个身份认同的焦虑过程,他们的“自我”(性格、品格)跟随外界变化发生一次次痛苦蜕变,而涂自强没有;方方将他塑造成一个雷打不动的乐天主义者,因此内心的焦虑和煎熬都被取消了。我们不难发现,两位前辈作家和方方在处理“社会境况与人物关系”这个问题时的观点截然不同。作家处理“社会境况与人物关系”时,不外乎两种视角:一种是“从社会到个人”——将复杂多变的社会境遇作为人性动作的舞台、人性形成的原因和人性内容的一部分,通过社会境遇的瞬息变化来推动复杂多变的人性变化,这是许多小说大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因为社会情境总是千变万化不可逆料的,所以由之而引起的人性变化自然也就带有不可逆料的性质,正是这种不可逆料性产生了创造活动的冒险般的魅力,并且往往有惊人的“人性发现”(李静观点,只稍作改动)。另外一种方法是“从个人到社会”——这种观点将“人性”处理成一种静止定型的事物,无论外界社会境遇如何变迁,人性“万变不离其宗”,因此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似联系,实则是脱节的。但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的处理容易得多。

  很显然,方方便是以第二种视角来处理涂自强的,涂自强仿佛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原子人”,他的性格与社会境遇的变化——几乎是脱节的。然而,是否有意外的时候?事实上,小说至少有两个地方,让这个乐天、并且始终“真善美”的涂自强“开了小差”。一是在父亲去世后,涂自强回到家乡,他自我反思“我3年不回家难道只是因为省钱?或许就是我根本不想回来?不想面对这个地方?难道我对这个地方全无热爱也无眷念之心?虽然这是我自小生长的地方,是我的家乡,可它的贫穷落后它的肮脏呆滞,又怎能让我对它喜爱?又怎能拴住我的身心?难怪出去的人都不想回来。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了。这个地方我是绝不会回来的。”这里,那个憨厚、朴实得近乎失真的涂自强终于有了比较完整的心理活动,“自私”了一回。然而方方立即煞住了笔。

  另外一处是房屋坍塌母亲受伤,涂自强赶着回家,深夜在雪地里艰难前行,“他很明白,除了那个逃掉的老板,这世界并没有谁亏待于他,这世间的人也并没有谁恶待过他。相反,那些来自无数人们的温暖,就像是许多的手一直在抚摸他。而他享受这种抚摸之后,面对的仍然是阵阵痛感。这世界于自己是哪里不对呢?是哪里扭着了呢?莫不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我有原罪?这本就是我的原始创痛?想到这些,他的心有些悲伤。”涂自强的乐天有了崩塌的危机,然而,方方仍旧就此停笔,而且她还不忘加上一句“他只好自我安慰,古人说过,这是因景伤情哩”。

  其实,这些地方恰恰大有可为——它终于让涂自强的命运与社会发生联系,并涉及到一个普遍而关键性的问题,即不健康的社会变迁是怎样从精神层面压迫个体的,怎样促使个体发生改变的?个体又该如何应对社会变迁带来的身份认同的焦虑?这些都是老舍和路遥驻足停留的地方。高加林选择了自私,却依旧被碾压;祥子终于放弃自我,自甘毁灭——这样的毁灭更触目惊心。高加林与祥子的悲剧固然有环境变化以及种种偶然因素的存在,然而伴随始终的是人物自身性格的导引,也即环境与人物性格共同引领人物走向结局,也因此,老舍与路遥在诉诸于社会反思的同时,更诉诸于个体的反思。他们小说中所有的偶然(诸如祥子的三次失车),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祥子与高加林的悲剧,既是偶然的,但更是必然的;由此,祥子与高加林便成为典型,他们不仅是他们自己,也是每一个人。反观方方的处理,她为涂自强抹上“乐天”的保护色,便轻松地“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她不让涂自强老走背运,涂自强的悲剧就可以不存在了,如果她再为涂自强添加一些苦难,也不过只是影响小说的煽情程度,丝毫不会对小说的进程、对人物的性格产生一厘一毫影响。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为爱玛的服毒痛哭失声,托尔斯泰无法阻止安娜卧轨自杀——这些“烦恼”对方方来讲简直是不存在。因此,涂自强的悲剧是“特殊性”而非“普遍性”,是“偶然性”而非“必然性”,是“一个人”而非“一代人”。

  我太明白方方的良苦用心了,蚁族的艰辛生存、城乡差距、社会不公等种种社会问题使她忧心如焚,她迫不及待想告知人们:我们的社会有病了,我们要赶紧改变啊。因此,她不免天真地、同时轻而易举便将所有问题一股脑归结到社会。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令人解气的设计,所有在社会上抑郁不得志的青年们都会在涂自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的泪,看看网络上的千篇一律的留言“是啊,是这个肮脏的社会把我们毁了的”“这个社会太肮脏了,我们无路可走啊”。然而,她的小说也只能止于社会情绪的宣泄,新闻结束的地方,也是这部小说结束的地方。社会不可能因为一部小说而改变,并且它将长时间如此(改革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体该如何承受社会变迁引发的精神冲击”“个体该如何守住自我、该如何反省自我”这些更普遍、更迫切、更深刻、也更“文学化”、更“个人化”的命题,方方的小说中一片空白。

  作为一个同样从农村到大城市求学的穷学生,涂自强的一些经历我感同身受,我不讳言我为他流下泪水。然而夜深人静时我会想起的将是祥子和高加林。因为他们的灵魂是我的灵魂,他们的善良是我的善良,他们的自私是我的自私,他们的煎熬是我的煎熬。他们让我反思社会的同时,折回自身,反思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反思自我。而社会的每一点改变,也正得益于此。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八):沒有逆襲,只有個人悲傷

  方方《塗自強的個人悲傷》——沒有逆襲,只有個人悲傷。

  小說裡,除了塗自強,沒有一個人有完整的名字。方方只想讓我知道塗自強的個人悲傷。 他是一個刻苦的人,安然接受了世間絕大多數的不公平, 他把這一切看做,只是塗自強的個人悲傷。最後,塗自強默默無聞地死了。塗自強死之後,在這個社會裡,還會有很多“自強”們,張自強,王自強,李自強,他們一個比一個更加無名,一個比一個更悲傷。

  本來,我想說的是極少逆襲,以為這樣比較謹慎,最後還是說了“沒有”。有一則讓我記憶特別深刻的新聞,一個記者採訪一個北京的小學生和一個西部落後地區的小學生問他們想要什麽新年禮物,北京的小學生說,他想要一台飛機,西部的小學生說,他想要一雙鞋子。於是,若干年後,北京的小學生有了一台飛機,西部的小學生有了一雙鞋子。

  史鐵生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有什麽可以改變命運,讀書無用論盛行,到處都是大學生,所有人都想要做大官企圖改變命運,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幾近停滯,似乎只剩下更加富有的上層人,永遠悲傷的底層人,還有在中間焦灼不定的中產階級。這是赤裸裸的事實,並且這樣的幾近停滯的方向很可能只有一個結果——完全停滯。

  在我的高中,一個地級市里最厲害的中學,那裡有很多富二代三代和官二代三代,他們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也很優秀。他們待人善良友好,他們也懂得思考,他們有的考上了一流的大學,活躍並且學霸著;有的出國,走了很多地方;有的去了香港澳門,進入到另一種文化裡。總之,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未來絕對不會太平庸。富人們緊緊抓住自己手中的資源,並且不斷擴大化、長期化、終身化、世襲化。而窮人的孩子們,能夠相信的,可能只有運氣。

  然而,像運氣這樣的,就更是命。我矢志不移地站在宿命論的陣營。對不起,從此沒有逆襲,只有個人悲傷。

  不同的腳走不一樣的人生。樂觀的塗自強和不怕苦的塗自強和善良的塗自強,遇到了很多好人,他覺得很滿足,吃了很多苦頭,他沒有很在意,最後走在曾經滿懷希望的路上,向著命中註定的人生,緩緩地走。而那些“你是個大學生,真是厲害”的聲音,經久不衰。可能這就是命裡所有的運氣。

  時間在流逝,記憶在褪去,涂自強死了就是死了,涂自強的媽媽還要繼續。 這樣的時候,我只有跳出來,還是安慰自己,反正大家都是死,這樣總公平了吧?這樣的時候,真的會覺得死亡的存在是一件多麼善良與包含正能量的事情。

  常常,我也望著底層,目光如炬,目光灼灼。喜歡方方的小說,因為那更加熾熱的目光。

  英國作家史蒂文森說過這麼一段話:在人海之中,在歷史的每個時期,在每種邪惡的淩辱下,在每次失敗的遭遇中,他們沒有希望,沒有援助,沒有感激。在這場失敗的道德之戰中,他們依然默默無聞地戰鬥,依然依戀著殘存的榮譽,依戀著他們靈魂可憐的寶石,肩負著這個世界一切繁華與墮落。

  殊不知,我也如此,肩負著這個世界一切的繁華與墮落,我也如此,用我的腳走向我的人生。我也如此,有我的個人悲傷。社會沒有悲傷,只有個人才有悲傷。不要心存僥倖,逆襲只是一場華而不實的夢。如果你說,我們作為大學生,作為新的一代,要去改變。我抬頭仰望著你——

  我說,像“改變”這樣的詞彙,對不起,這裡沒有賣,死亡倒是有一斤,你要嗎?

  2014年3月16日寫於宿舍。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九):个人悲伤与时代症候

  许多人读《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会想起路遥的《人生》,而当年《人生》中高加林的个人奋斗,亦时时为论者与《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并置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三极”有了莫名的交织,似具不少相似之处,但我们也讶异地看到,在于连、高加林虽失败却野心勃勃的“向上爬”努力之前,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如此卑微,如此渺小,其生如蝼蚁,逝如落叶,绝无前辈“小拿破仑”式的铿锵悲壮之音。这自然不能说是涂自强的责任,而只是时代的病症,个人的悲伤原是潜伏的病原而已。

  方方谈起写这部小说的缘由,是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农村孩子一路打工步行到武汉上大学,他交学费时,拿出的钱都是零钞,这些都是他打工挣来的。所谓新闻止步之处,是为文学留下的广袤空间,小说家需要的是观察,更需要洞察,方方紧紧抓住作品角色的“个人悲伤”,却提纲挈领地牵动了时代的绳结,触动所有愿意移目于此的人。

  涂自强的愿望是卑微的,他从农村到武汉上学,六人一间寝室的住宿条件他很满意,因为“从此不再担心下雨的时候床铺会被淋湿以及桌子上的书会被水渍浸染得看不见字”;他满意洗漱间和厕所在同一楼层,不用像以前一样跑很远;他满意于买最便宜的菜,甚至只吃馒头过活,而以前“连这样的饭菜都吃不上”;他没有钱回家过年,却满意于“城里的春节原来是这样的欢快和热闹”。涂自强自然是有理想的,但他一时也描绘不清,直到有一日乘公交回去,“恍然觉得映在夜色中的这些璀璨其实就是他心底深处的理想之光”,“它就是这黑暗中花团锦簇的光芒哩。我的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到这光芒之中生活哩”。他的愿望很单纯,就是能够在这个城市里有一安身之处,让自己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但生活或命运未给他任何机会,他的悲伤一沉到底,劫数难逃。

  而奇异的是,涂自强的悲伤历程中几乎未有“坏人”给他制造障碍与增加苦难,除去刚毕业做第一份工作时老板未按约付年终奖金外,所有人都关心他,愿意拉他一把,“大家对我这么好,我反而觉得上天待我不薄”。好心人处处皆是,他本人又是如此努力,生活似乎应给出一个光明的选择,但涂自强的命运仍不可挽回地一路下行,直至堕入没有光的所在。个体仍在,个人奋斗仍在,但可供栖身的时代环境早已非旧时物,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注定无可避免。

  如果说《人生》中的高加林于八〇年代能够引起那么大的轰动与共鸣,是因为他是个“失败的英雄”的话,表明社会整体心理是对个人奋斗认可并推崇的,并给予了充分的施展空间;那么涂自强徒然陷入“个人悲伤”之中,暗示这个时代似乎已荡清了曾经的公平与公正氛围,一介草民勿论如何挣扎,终逃脱不了被碾碎的命运。从涂自强与他同班同学的比较中也可看出,家里有钱的,一毕业就出国镀金,回来在高薪行业工作;家里有权的,毕业承父荫当公务员,衣食无忧且等待升迁;唯有涂自强,无任何背景,能找到工作已算幸运,勿管薪水有多低,但现实的残酷在于,在城市生活钱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在温饱线上挣扎是涂自强们的生存常态,稍有命运的捉弄就会陷身绝地,不得挣脱。

  许地山曾有篇小说题为“缀网劳蛛”,若借用来做涂自强与生活的搏斗譬喻是有种心酸的贴切的。每日风吹雨淋,蛛网时时断丝抽线,涂自强如那只奔忙的蜘蛛样扑上去补缀,无终了之日。但事实上,这张网是注定要废弃的了,在蛛网上的孜孜不倦只是穷忙罢了。涂自强在生活伊始完全不知命运的徒然,他的信心、他的希望如祥子不管不顾要攒钱买自己的人力车一样,执着而生气勃勃,有着踏踏实实的拗劲儿,似乎光明的未来就铺在眼前。但个体的努力在时代的碾磨中只有被摆弄的份儿,或许有暂时的错觉,但终究不会长久,精神与肉身的被击碎是无可奈何的结局。

  方方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让涂自强这样的年轻人处处不顺,事事艰难呢?在一个没有公平的时代,他的悲伤注定不只是个人悲伤”。失去了公平的希望,规训了梦想的多元,是这个时代的病症。若个人的悲伤牵动起集体的泪腺,这显示出危险的信号,顽疾难去,初始或许只是某些个体受到损害,但长远观之,必会影响整体社会的根基,不可不审视细察之。只有消弭了悲伤的根源,涂自强们能够真实地触摸“黑暗中花团锦簇的光芒”,生存不再是一件徒然的事,才能说这个时代的症候从我们身旁远离。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读后感(十):缺失的割裂

  读完方方老师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但是我的很多的思绪还留在方方老师构建的涂自强的世界里彳亍徘徊,我读的书不算很多,对于方方老师的作品也是第一次,但从这篇作品来看方方绝对对得起新写实战将的称呼,亦如旷新年教授说的,拒绝乌托邦,将灰色沉重的日常生活推到了时代的前面。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阶段的悲伤,用一个普通的蚁族角度去透析我们的社会,用极其沉稳的语调叙述了涂自强在光怪陆离的城里世界的许许多多的悲伤的事件之后依旧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采药多次出现的诗句一样,这只是我个人的悲伤。

  但是如此的叠加得到了一些读者看完后会进行不同程度对于社会或者其他的对位思考,我认为这些都是方方老师的写作目的之一,但是这种思考却不能更深一步,无论是社会意图还是文艺题材的角度,首先是如同有位读者所说的涂自强就是一个原子人,完全封闭于一个淳朴陶然乡的人,被抽离了悲愤性格只会盲目的默默努力的农村知识青年只会默默地作为时间的手中,但是他身边的世界却如此的真实,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完全归于涂自强性格问题,在我看来这与整个作品大费周章的自造各种农村出来的蚁族困境,而且使得文章的利益变成了性格造成的悲剧,这肯定不大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从社会立意方面,这也是我主要想到的问题,在方方的笔下,读到的城乡之间的关系依旧是一种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和谐的,我觉着这是一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应该存在的城乡思维模式,尤其是求学期间的描写,一切都过于的单纯,方方老师在作品之中可能希望用这种单纯来反衬出整个大环境的凄冷,但这种力度我觉着仍旧是不够的,现实之中我们的城乡二元在中式城镇化的造城运动中城乡不断割裂,是文艺和土地越来越远,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主动地也能够了解土地之上的农民的思想,也渐渐的让水泥割断了和土地的联系,存在涂自强的几率几乎不可能,或者说涂自强是作者根据社会时间所臆想出来的,用来引发我们对于蚁族问题的担忧,但是更深层的是因为资源的不平衡,真的有如此淳朴而又坚强的人存在吗?我们早已不再肥沃的土地上能真的养育出这样能供作者一直铺垫下情节的人物吗?

  我觉着答案是否定的,我想这也是这一文章的短板,为了情节和主旨的需要把一个人物扁平化,只有人物的线条没有血肉,不注重突出人物,这种将人物割裂的流水式记叙,行文的目的看似是在讲故事,其实是在宣讲道理,我不能否认方方老师的故事构建能力,这些悲伤地故事在涂自强的串联下我真的感觉到了那种极其强烈的共鸣,但是之后,却很难再继续下去,整个故事就像样板戏,我们只是为了把这个人当做我所标榜的道德的工具,让主旨绑架了人物,难以让人读完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是一个好故事,但却不能称得上好作品,这就只能让可能真的存在的涂自强继续个人悲伤,而我们除了叹息却无能为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