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敦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敦煌》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敦煌》读后感10篇

  《敦煌》是一本由[日] 井上靖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5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读后感(一):西域·佛经·甘州小娘子

  古人有句美文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说大话。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不可能处世外。赵行德却没有野心,在他心中无所谓权位,无所谓富贵,甚至也无所谓爱情,他连生存都不是很在乎,仅仅是本能地活着,为了一点点求知欲而活着。就是这么一个主人公,把本来可以很浪漫恋爱演绎得这样乏味,把本来波澜壮阔历史陈述得这样安谧

  然而,赵行德却活在了西域。我们真切感觉到,是他而不能是别的什么人曾活生生地行走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相信他而不是别的讲述者所经历的这段历史。一个真实的西夏,并不存在国王的心中,而是存在于一个普通人的眼里。一段书生公主的爱情,比起你我,算不得更高贵,但绝非更低贱。赵行德既不是唐璜也不是陈家洛,他没什么男子气概,却也不受什么纲常礼教的束缚。他是一个弱者,也是自由者。

  自由地选择自己在哪里度过一生,也就是自由地选择自己怎样度过一生。国家兴衰、民族敌对,都是过眼云烟荣华富贵都是枷锁;自由就是不为别人活着,甚至也不为自己活着。那爱情呢?信仰呢?爱与被爱是自由的吗?在沙漠中信仰佛陀是自由的吗?赵行德一次又一次地为回鹘王女开脱,其实也在为自己开脱。可是,这一段缠绵姻缘真能被开脱吗?

  在即将陷落的孤城中,赵行德旁若无人地抄写着《般若心经》,夜风静静地刮着。在把这最后一卷经文放入莫高窟的刹那,他体会到了自己这一生的充实寂寞。一滴水融入大海就再也取不回来,他和她的爱情再也不会被玷污、或遗忘

  就让我们再把这段许愿抄写一遍吧:“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敦煌》读后感(二):井上靖的神秘

  井上靖先生中国历史题材小说有一种强烈画面感,让人会不自觉地跟着痛苦跟着挣扎,那样的真实生动牢牢地攫住人心,让人无法自拔。作为一个外国人,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与我们记忆中的总有一些偏差,但是却更具真实感,成为一个个鲜活的真正意义上的人。他的小说总会弥漫着一种无奈的悲剧气息,那些英雄小人物就笼罩着悲剧的光芒,上演着有声有色的历史。

  《敦煌》这个集子,收入了《敦煌》、《天平之薨》、《洪水》、《楼兰》、《异域之人》、《狼灾记》、《昆仑玉》、《圣人》、《永泰公主的项链》、《明妃曲》、《僧人行贺的辛酸泪》、《漆胡樽》、《宦官中行说》、《褒姒的一笑》共十四篇中短篇小说无一例外的,都带着神秘主义色彩。《敦煌》中那个闹市中赤裸的西夏女子以及甘州自杀的回鹘小娘子,来得都是那样毫无预兆,又迅速的消失,却深深改变了两个主人公一生的命运。似乎就是命运本身,在阴暗角落,冷笑着牵着赵行德和朱王礼茫然地往前走。《洪水》中索劢率部杀向洪水的悲壮,叫人心底一痛;最后他下令将亚夏女子投水,那疯狂的水势最终吞没了一切,我久久不能自已,一直沉默着对书本。《狼灾记》最为神奇,陆沉康和铁勒女子双双化为狼,那样的不可救赎,那样沉重的悲剧意味,叫人不寒而栗

  可以很容易发现,井上靖的作品中常常会牵扯到一个异族的女子,那样的爱情,或者仅仅是欲望,几乎总是换来不可饶恕的惩罚。不知道为什么。还可以看到,他喜欢涉及边境民族,也许他们的旺盛生命和边境近乎残酷环境,更能凸现一种浮雕般的悲剧美吧。

  在随便提一提几年前看的《苍狼》,成吉思汗,狼和人最后就一体了,和《狼灾记》似乎是一种唱和。《风涛》,写的是忽必烈东征日本前,作为蒙古属国的朝鲜的故事情节记不清了,只是记得一片近乎疯狂的混乱无助。纸面后还有一个细弱 的声音,忽必烈的意志遥远地从大都传来,实在有些恐怖

  《敦煌》读后感(三):转眼就是千年

  但一口气读下来,非常顺畅。薄薄的一册子,讲了段奇异多彩的故事,这本是个浩大题材,如此处理虽然失去了历史感,读起来倒也不错。转折间,处处可见作者叙事中的平静和克制,转眼间千年已过,是愤怒,还是惋惜,还是动情,余下自己细细品味

  51路经曾度过了一个寒暑的凉州,再经历一番大漠之旅,赵来到西夏的根据地兴庆。次时的兴庆,街头巷尾洋溢着攻占巴州的胜利之喜。

  69行德也站在众人背后聆听,那僧侣相貌看不太清楚,声音倒非常洪亮,讲解不觉变成了吟唱。

  72日落之前,两军鏖战不休,不觉黑夜降临,淡淡月光下,多盐的平原光滑如釉,一片青蓝。夜寒似隆冬。

  76次时大漠长满可做骆驼食粮的白草。。“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皆白草。”

  156此刻他相信,掌权多年的河西归义节度使曹氏积攒了几代的财宝,正驮载他的六十头骆驼上,这使他的神情傲岸得几近哀伤。他从不曾像此刻这样如此像尉迟王朝的后裔。

  一出城门,月光忽然亮了起来,夜气凛冽侵入肌肤。驼队在月光下向东方进发。

  《敦煌》读后感(四):敦煌

  决定无论如何必须给《敦煌》写一篇后记。确实说是《敦煌》感动了我,更准确的说,是在一个非常容易迷茫的节点再次给灰色迷雾中的自己一盏明灯,并不是明确地指出方向的明灯,而是遥远地让我看到远景,看到自己曾经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就像赵行德在某种命运的召唤下来到西域,仅仅是出于想了解西夏文的目的,还有那个个性强硬充满野性魅力的西夏女子,激起了他对这个民族的好奇向往。那是超越对所谓民族、国家的界限纯粹是出于人类文化,对人性的追求,古今中外共通的向往。也许是因为井上先生不是中国人才能超脱出一些我们无法挣脱,上纲上线的民族道义与正统的标准。虽然可能他的出发点也许只是出自个人偏爱的好意,结果却更接近引起共鸣的真实,套句官话,上升到人文关怀程度

  在他的笔下,没有用正邪是非的标准来表现战争的各方,譬如虽然西夏相对于西域诸民族只是侵略者的角色,也确实给异族的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先生并没有站在一个批判的角度来写它,当然也不是赞颂,但确实也是有好感,就如对汉人,对回鹘等其他民族同样有好感一样。因为这一段历史存在于史书中的必然一样,人们在这段历史中哭过,笑过,生活过,先生热爱历史中的人,所以爱它的全部,包括的它的不成熟野蛮,也包括它对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在描写战争的背后也描写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身逢战乱之世的人们是身不由己的,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是文化的保存与流传,才是超越时代与种族,人类共有的宝藏。人的一生,只有投入自己的生命长远价值东西中,生命才能超越生命本身产生价值。所以敦煌的全书中,无论是回鹘公主惊鸿一瞥的以死明志,还是朱王礼壮绝的战死沙场,最终都将湮没于历史长河。经历那样的凄烈委婉,对于人的一生确实也够了。但是在佛家的无常背后,还有某种超越无常的东西,叫人想追求。赵行德就是感受到这样的召唤,即使无法说明那是什么。长久以来,他貌似一直都在命运的长河中随波逐流,被命运推着走,然而某一刻,也许就是为了这一刻,或者为了这么一件事,之前所有的命运的捉弄都变成试炼,变成为了迎接这一刻到来的准备。在那一夜,在带着背满佛经的驼队前往千佛洞的路上,在茫茫大漠的宁静月光下,他忽然领悟到这一点,“自己来此荒漠游历多年,莫不是就为了今夜的使命而已?”赵行德他们保存下来的佛经,历经千年重现人间,为后人留下一份无价之宝。虽然人们已不知道它们背后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湮没的人们的悲欢笑泪,似乎都在这份传承下的文化奇迹中得到延续与补偿。

  这就是《敦煌》深深打动我的地方。一直认为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并且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什么,一直努力,向着某个方向,虽然没有路,路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我一直在辨认自己命运的模式,有一种说法,当你发现某种情况,或者说境遇一再出现时,这也许就是基于你的个性与追求,环境相应地作出的某种反应,如果唯心一点,可以看作是命运赋予你的一种模式。如果不能很好地识别这个模式,顺应它,利用它,而是不断与它作战,也许最后也能达到终点,那耗费的精力也太大了。所谓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就是这样。就如同水流一样,我必须找到这个水流的方向,顺应和引导它,才能达到我的目的。可是因为这条路太辛苦了,在奋斗中我渐渐失去了方向,几乎都忘了自己最初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的,甚至连目的本身都变得模糊幸运的是,一段一段时间,都会有某种东西出来提醒我。比如几年前毕业前夕,在我为找工作求生存迷茫时,在博物馆看到法国卢浮宫铜版画的展出,让我一瞬间领悟到超越了时空艺术永恒价值,明白人生就是要保护与延续这样的价值,才能获得超越生命本身的意义。同样,《敦煌》的故事,也同样刺痛了我,我想起我想要保护的东西,想要让人们更容易得到幸福的宝物。虽然现在的自己还很弱小,还很幼稚,甚至连这样的胸襟都不曾修炼到,但是只要有真诚向往在,一点一点的努力,路总会找到的。“通往永生的路是窄的,找到的人是少的。”所以,此刻“你的地狱是我无可选择的天堂。”当然还有一句可以安慰自己的话,“不用担心,一切都交给命运吧。”为了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一天到来,必须让自己兼备能承担这个责任的一切素质,至于机遇,还是交给命运吧。我的命运模式似乎是,自己每次刻意追求,最后都不能达到我想要的东西,反而是适当时候,适当的努力,门却会在不经意间打开。虽然一扇门的背后不一定是我能满意的存在,但是一点一点接近真实和理想。所以我继续寻找着下一扇门之前,把人生的这一段走好,享受人生的现在,并努力追求未来。熬夜到这个时候,为自己写下这样一篇读后感,就是为了让自己明白该怎么做。仿佛和自己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对话一样。更明白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期待会有人给你指导,也不要期待有什么贵人的帮助,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实力努力的结果,但是不是与命运抗争,而是顺着命运之流,相信它会把你送到下一个站口。所以姑且放宽心,享受这一段人生,并且努力。

  顺带一提翻译,手上正好有《敦煌》的日文版,和中文对照着看,不禁感叹老一辈的翻译家真是牛人。每一章都安了一个章回体对仗的标题不说,内文翻译的也极有中国味。比起现在死抠字眼的“信达”译法,无疑还是前辈们的意译更胜一筹。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开篇的某段,原文是:

  時代は世を挙げて官吏万能の時代であった。武人の跋扈を防ぐために文官を重用する政府の方針は、太祖から始まって太宗を経て仁宗に到るまで聊かも変わっていなかった。軍部の要所要所へも文官出身の官吏が配されていた。学問を身につけて官吏になることが、身を立てる者の等しく選ぶ道であり、官吏任用試験に合格することが、出世への緒口であったわけである。

  译文如下

  当时正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朝廷为了防止武官专横跋扈,十分重用文官。自太祖以来,经过太宗,直至仁宗,这个国策丝毫未加改变。故而军中要职多由文职出身的官吏担任。“学而优则仕”,这已经成了立身出世的必由之路。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

  即使不懂日文的同学看汉字也能看出被安了多少意译的成分。在下是彻底无语了,原来可以这么翻译啊。现在知道为什么当年看司马先生的《项羽与刘邦》那么别扭了,完全是翻译得太实太死的缘故。好歹是中国题材,说出来的话也稍微像点中国人不行吗?当然像井上先生这种原文中使用汉字频率非常高的情况也比较少见,很多地方即使照搬日文汉字就是很典雅的古文,相对来说比较便利,不过还是要求译者中文功底要足够好。而且断句,段落重组,补译,甚至省词的情况也很多。这年头好翻译真是那找啊……

  《敦煌》读后感(五):月下折梅-历史的回忆

  宋人写词,总无非莺莺燕燕,然而何人起一声羌笛,美人月下折梅却是神采灵光之处。(日)井上靖的这本敦煌07年我写过一些回忆的几行文字时间绕来绕去,好比羌笛绕梁之声,然而最近又在图书馆里面再次看到此书。

  井上靖的书并不只是敦煌一篇,还有昆仑玉,楼兰等诸多篇目,然而文风一致,情调勾勒的眉线都借历史的折扇隐然来源于同一丝风情。赵本山在小品中将苏格兰情调读成调情。此书其实大抵亦如此。诸多篇幅读来略有些虎头蛇尾,然而日本民族细腻的情调下足了了历史“调情”功夫--和中国人“大江东去,淘尽天下英雄”风格迥异。井上靖不重历史的铺演和演义,只择选丝丝灵光闪现的片段,其间小人物和国家的命运虽些许杜撰,却起命运的物哀,历史的的煽情。昆仑玉中的两个年轻人,正当中国的读者惯性的以为作者会为其西行推衍出种种传奇的内容的时候,然而命运似乎还刚刚开始,两人的身影突然就化进一个传说的光影之下--戛然而止。作者的真正目的只是将读者的神思带入到他所营造的遐想之中,剩下的路,正是语言止步之处。

  恰如美人月下折梅,轻巧巧的一下“折”,就得许风流。然而陡然间,却又起“何人起一声羌笛”之处,绕化而作历史绕梁三日之幽思。

  《敦煌》读后感(六):人生就是为了走到这一步

  感谢井上靖,没想到,竟然是通过他的小说,如此生动的感受到了所谓的战争,一切都是这么生动而且残忍。

  全书不到二百页,勉强算个中篇。合上书本,稍作想象,对于战争,对于历史,对于人物,也许,“就是那样”。

  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而已,井上靖向我们呈现了战争年代的世间百态。他笔下的历史,没有所谓的国家和民族,他笔下的战争,没有所谓的正义与邪恶,他所关注的,是战争之下,那些身不由己,被命运蹂蔺的人们的倾诉。

  当战火肆虐的时候,你所追求的,或者你所崇尚的,也许只是活下去的意义。行德一路下来,他的是非观或者他的原则体现可谓微乎其微,甚至对于回鹘郡主,也只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而不是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情,在内心生存意志的驱使下,很多事情已经不是那么重要。行德似乎一直都在被命运推着前进。然而某一刻,也许就是为了这一刻,或者为了这么一件事,之前所有的命运的捉弄都变成试炼,变成为了迎接这一刻到来的准备。在那一夜,在带着背满佛经的驼队前往敦煌千佛洞的路上,在茫茫大漠的宁静月光下,他忽然领悟到这一点,“自己来此荒漠游历多年,莫不是就为了今夜的使命而已?”赵行德保存下来的佛经,历经千年终可重现人间,将佛法弘扬后人。虽然人们已不知道它们背后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湮没的人们的悲欢笑泪,似乎都在这份传承下的文化奇迹中得到延续与补偿。赵行德对于佛法有着深度的虔诚,而他最后所实现的,必将是他自我价值体现的终极大成。

  人的一生,只有投入比自己的生命更长远的价值的东西中,生命才能超越生命本身产生价值。所以敦煌的全书中,无论是回鹘公主惊鸿一瞥的以死明志,还是朱王礼壮绝的战死沙场,最终都将湮没于历史长河。经历那样的凄烈委婉,对于人的一生确实也够了。但是在佛家的无常背后,还有某种超越无常的东西,叫做信仰。

  这是《敦煌》带给我最大的感触。井上靖告诉我们,在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的时候,在你最穷困潦倒,或者走投无路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抛下,唯独要拾起你的信仰。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是你所坚信的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

  行德是有大的放弃的,他放弃了他大宋的生活,放弃了功名,最后怀着对西夏的憧憬,对西域的信仰,踏上了不归路。

  最后,行德再次放弃了兴庆的殷实安稳的生活,再度踏上了他的信仰朝圣之路,选择追寻战场,还有那位女子。不是感情的羁绊,而是追随了他内心的指引。

  当选择了宗教的时候,行德似乎找到了归宿,一切都可以有一个落定的尘埃,战争中他不在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宿感,所以他可以通过宗教去怀念回鹘的女子,去超度回鹘的女子,他也可以通过誊写宗教典籍,完成自我的救赎,或者自我价值的升华。

  敦煌,一个宗教和信仰的传奇之地,故事的结尾最后导向了敦煌,也许这是赵行德颠沛一生,最后灵魂寄居之地。当王道士埋头悔过贱卖了莫高窟成卷的经书的时候,这里再次成为一个忏悔之地。敦煌,注定是一个灵魂的流放地。

  清末的一位传奇女子赛金花曾经说了这样的遗言:『为人在世原是如此的,眼望天国,身居地狱,这样的苦苦挣扎便是……唔……便是一生呵。』在对于『富』的幻想中受『贫』一生,在对于『贵』的幻想中遭『贱』一生,在对于『圆满』的幻想中承担『残缺』,在对于『我』渴望中收获『非我』……

  也许,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苦度,不过,只要你争着双眼,仅看到一丝希望,也要牢牢抓住,这一丝希望,就是你摆脱黑暗的光亮。

  最后,我想说的是,明白自己的路,然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笃信自己的信仰。

  《敦煌》读后感(七):敦煌

  从敦煌的残卷里面上的如下的一行文字,被井上靖演化出了一段悲欢离合。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僧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敦煌》读后感(八):赵行德的敦煌

  赵行德一生的奇遇从一个瞌睡开始,之后人生的方向全由巧合引导。这些偶然,把他一步步从东京引向西夏,瓜州,再沙州,从无心救下的西夏女子那里得到几行无人辨识的文字,其实这也和他的策论有关,只是无人欣赏他的见识,出关、被掳、编入军队,又因在衣服上绣了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而被注意到,之后的征战又指引他巧遇了回鹘王女,终因去别地学习西夏文字而分离,归来时一切都不同了。

  看着那些湮灭在历史中的名字,联系到古诗词中的句子,边塞不再是一座座孤城,他们息息相连,以烽火的方式。真切地感觉到中原的文化在多么薄弱的轮廓下燃烧跳动。

  和大宋千千万万的学子相比,赵行德的举动荒诞无聊得让人唾弃,他的一生,可谓随波逐流,却在命运的洪流中保持了善良和才华,最终成就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大业——敦煌,这或许就是这本书在现阶段最打动我的地方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敦煌》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