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人在巴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人在巴黎》的读后感10篇

2018-03-31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人在巴黎》的读后感10篇

  《美国人在巴黎》是一本由大卫·麦卡洛(美国)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一):巴黎与美国的巧妙关系

  有些国家、有些城市,它们本身就是美的,它的街道建筑根本不需添加特和修饰。走在这样的城市当中,你永远也不会觉得劳累想想老家那烟尘弥漫的老土道,仅仅是走五分钟的路程,就已经感到窒息了。巴黎的建筑是最先吸引我的原因,尤其是埃菲尔铁塔,我还收集了很多相关的纪念品,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亲自去过巴黎。处于对巴黎的向往,我选择了这本《美国人在巴黎》来了解它的历史。这本书有它的不同之处,写的是美国人眼中的巴黎。

  要知道美国在最开始是十分落后的,连他们的语言都要借用他国的语言。英语中大部分高级词汇都是来源于法语,只要是那些有词根词缀的都是。美国人在最开始连语言都是落后的,他们虽然有着自己的语言,但是仅仅是一些底层生活中常用语。在了解本书前首先也要对美国史有一定了解,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法国史,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是美国人在巴黎的不同感触

  先不说本书的作者大卫麦卡洛因为这本著作获得过多少奖,本书把焦点对在19世纪的法国,在这个时间段美国更是对法国有着十分独特感情,尤其是巴黎作为法国首都的存在。这些美国人在这个时期的进步很大程度归功于他们在巴黎的学习,这种情感就像是我们这些小城市的孩子总想着往清华北大考一样,毕竟大城市有着更多的学习机会资源。对于美国文化发展之快,我看完本书之后就找到了根本的原因。

  而在19世纪,法国到底发达到何种程度呢?作者从很多方面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众所周知在这个时间段巴黎发生了法国大革命思想上产生了启蒙运动。可以说这两次革命为法国带来了不同的命运,如果想要了解法国就逃不开这段时期。巴黎虽然一直处于世界先进地位,但是它也经历跌宕起伏,这是所有强国甚至大城市的共同点。巴黎具有着深远的历史,所以它才能够在如今依然稳定发展。

  其实美国人能够有如今的发展,真的就归功于那个时期的美国人在巴黎的学习,也正是那些人把学到的知识带了回去。如果当时的人们只看眼前的利益,到了巴黎就不回去了,这样也不可能有美国的现在。所以说如今的美国人不仅应该感谢巴黎,也要感谢那些去巴黎交换知识的美国人。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二):那些年,奋斗在巴黎的美国人

  这是一本厚厚的很有分量的精装书,书的纸质滑顺不厚重,我静静地读着这本书,感受着法国的各个行业在那个年代对美国人的影响冲击。通过巴黎,这个窗口,给了美国人更多的机会和自由。我觉得这是一个文化,科学各个领域交流与融合,让世界更加被人们所了解,也给了每一个有才华的人机遇挑战

  那时的巴黎一定是一个神秘的,让人憧憬的大都市。就像书中描述的,巴黎不再是在家里阅读材料,也不再是海上谈论的话题了。他们来了———这几乎成了他们每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巴黎就在窗外、在门外,多数人都有一种出去走一走的冲动,当然,要看一看自己所处的方位。

  可以说,每一个在当时有才华或者有抱负的人都愿意来这里试一试。我能想象,当时这座城市的繁华。他似乎代表着先进和创造力。毫不夸张,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他们也发现巴黎是一个让人想走一走的地方,去哪儿呢———就像这个法语词所说的flaner(无目的闲逛),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巴黎闲逛!” 巴尔扎克写道, “这是一种多么让人高兴惬意的生活呀!闲逛是一种科学,是眼睛盛宴。”

  《美国人在巴黎》这本书讲述了1830年至1900年间美国的艺术家作家政治家、建筑师、医生等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巴黎探索学习的经历。这些人充满抱负,经历艰辛,终于有所成就,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故事催人奋进,充满神秘色彩,又让人羡慕他们所经历的一切。

  像书中介绍的,这些在巴黎的美国人都是仰慕当时法国在科学和艺术上的先进和发达,不远万里,从美国乘船渡过大西洋而来巴黎学习深造的。我们在书中可以了解到这些人的留学生活,其艰辛,其刻苦,其勤奋,其有趣,其五彩缤纷,其满怀希望,其孜孜不倦,其婀娜多姿……不一而足

  我最喜欢的当时著名画家乔治.希利的经历,在年轻时去巴黎闯荡,也过过一贫如洗日子,后来因为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权贵的认可。渐渐的,他的机会越来越多,收到越来越多的邀请名气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是名利双收我喜欢这样奋斗的历史,看了他的作品结合他的经历,你就会感觉当时那个穷困潦倒年轻人的奋斗经历是多么的传奇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三):目标巴黎,美国人的文化寻根之旅

  清末民初,我国曾有大批有志青年,历经艰苦旅程走出国门,奔赴欧洲、北美等地刻苦求学,一心要将开放的思想、先进的技术、现代的文化带回国内,开启新风气。那一时期掀起的留学潮,着实给国内带回了新气象。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也曾有过类似的出国热潮。当时的美国非常年轻,许多热血青年、有志之士,试图寻求更广阔的发展道路。他们把目光投向巴黎这座文化与文明之都,希望能够有所斩获。而巴黎也的确没有让他们失望慷慨的给予了他们丰厚馈赠

  那段时期的出国热潮,为美国的文化、艺术、医疗等方面输送了充足养分培养了大批精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充分关注这一段历史,在《美国人在巴黎》一书中,详细的展示了这些美国人在巴黎的求学生活经历,并以他们的视角,重现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历史全景。

  作为去巴黎的美国人中的一员,玛格丽特·富勒把巴黎的同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浅薄、只知享乐的“奴性的”美国人;第二类是自以为是的美国人,“深切无知”,却仍有希望;第三类是艺术家,是“思考的美国人”。大卫·麦卡洛聚焦的显然是这第三类。他们中有画家、医生、雕塑家、小说家、物理学家、教育学家等,在巴黎的学习都帮助他们完成了事业上的蜕变,各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把自己所学带回美国本土,引领了美国国内各自领域的新方向。巴黎之行让他们成就了自己,也推动了所从事行业的发展。他们为美国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不只是事业,他们的生活也在巴黎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在巴黎恋爱结婚、生子,也在巴黎交友、调养身体、治愈心灵,他们见证了巴黎的进一步繁荣,也同巴黎一起经历瘟疫、动乱、战争,他们已经把自己跟巴黎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巴黎用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熏陶着他们,喂养着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巴黎给他们的影响已经融入灵魂。他们中很多人重回过巴黎,还不止一次,有人甚至在高龄时抑制不住怀念欣然前往,只求能够重新感受这座城市。巴黎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灵魂的滋养圣地。

  在他们的故事中,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瞬间。比如第三共和国成立之时,皇后欧也妮试图逃出巴黎。她辗转找到了在战争中自行组织了医疗救援队的埃文斯。尽管需要冒着极大风险,埃文斯还是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亲自送皇后离开巴黎,并安排可靠的人护送皇后到达英国。巴黎公社时期,为了保护希腊雕像《米洛的维纳斯》免于动乱的破坏,几个勇敢的人偷偷将雕像藏在警察署的一条秘密通道的尽头,并建造一面墙壁来隐藏它。为了双重保险,在墙壁外存放了成捆的重要文件,并建造第二面墙隐藏文件,以求万一被发现时,只认为这里是为隐藏重要文件而建,不再深入探查背后的雕像。这座雕像最终被完好的保存下来。虽然不知道这几个人到底是谁,但仍然向他们致敬。

  2017.08.11雾凇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四):大气磅礴人文力作

  中国1993年拍了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1996年又拍了部电视剧《上海人在东京》。有趣的是最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又出了一本书,是美国人大卫•麦卡洛写的《美国人在巴黎》。从书名看,仿佛和上述两部中国电视剧异曲同工结果大相径庭。 大卫•麦卡洛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教师。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 “普利策奖”。(后者有“新闻界诺贝尔奖”之称)甚至得过美国平民最高荣誉勋章—总统自由勋章。由此可见麦卡洛绝非等闲人物。 就拿这本《美国人在巴黎》来说,重现了19世纪法国大变革时代的历史全景。文章固然是大题材大手笔,书也做得庄重大气。书封灰黄两色,上有华盛顿城市远眺,国会大厦清晰可辨。正如许多人所懂,纽约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就是法国在1876年送给美国的建国百年礼物。这可是一份大礼,可以想像当年法美两国有多热络。是的,这本书就给你说说当年真实故事。原来在上上个世纪,美国独立不久,在世界上遑论强固地位了,简直就是一个“乡巴佬”。于是就有一批批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远涉大西洋跑到法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这是一批年轻的文化人、科学人、艺术人。刚到巴黎的时候还是青春少年,若干年后功成名就,成了蜚声国际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其中绝大多数人回到美国报效祖国。 书中不但一一列举了这些美国人的姓名,甚至还在书的插页中用照片展示他们当年的风采。虽然从现代人看来,他们那时的服饰发型有的显得有些滑稽、甚至古怪。但是他们睿智神情坚毅的目光,穿越时空依然那么清晰。照片中还有当年的街市景观,或是票券物件,都让人慨然感叹岁月沧桑。当今世界,美国是军事经济强国,法国是文化历史大国。在国际事务中都有着重大影响。中国人关注了解其过去历史也是很自然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美国人在巴黎》颇有见地。提到巴黎,会想起塞纳河、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会想起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会想起大仲马、莫泊桑、雨果、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等人及其作品。 读着《美国人在巴黎》,会了解这些旅游景点在上上世纪的风情说不定会和写过这些景点的法国作家靠得更近一些。但是,大卫•麦卡洛写的这本书毕竟不是休闲旅游类作品,而是严肃的历史人文著作,所以还是应该更多地注视作者描写的历史事件。这本书是一本大气磅礴的人文力作,通过美国人的视角记录了19世纪巴黎—法国历史。包括巴黎公社、普法战争、第11次世博会等等,应该比较公正客观。书中还详细生动地记录了当年美国年轻人在巴黎刻苦学习的经过,如第3章中记述画家在卢浮宫学绘画的经过,第4章记述几位青年在“主恩医院”学医的经过。原来,有家国情怀的人不分种族不分地域表现都会是一样的。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五):一本有趣的书

  就跟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一样,美国也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当时的美国很多方面没有法国先进,本书描述了19世纪众多去过巴黎的美国人的生平事迹

  书中人物众多,不妨我们看完后做个人物关系连连看,非常有趣

  这些人很多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并且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教育家爱玛哈特•薇拉德;画家乔治•彼得•亚历山大•希利、玛丽•卡萨特、萨金特、阿博顿、画家兼发明家塞缪尔•摩尔斯;雕塑家奥古斯塔•圣高登斯、诗人温德尔•霍姆斯(他的大儿子小温德尔•霍姆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大法官);医生沃伦、亨利•鲍迪奇、霍姆斯;律师查尔斯•萨姆纳、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小说家詹姆斯•库柏;记者纳撒尼尔•威利斯;建筑是查理;音乐演奏家高特肖;大使埃利胡•沃什波恩等等

  人物交织:

  薇拉德、库柏和摩尔斯在1824年法国将军拉法耶特访美期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摩尔斯和库柏就此成为了好朋友

  希利为许多政治人物画肖像画且佣金很高

  阿博顿生活无忧,尽管把时间花在写写画画

  玛丽•卡萨特以及萨金特绘画生涯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家境殷实。

  作者身为历史学家,同样对历史学家感兴趣,文中提到了亨利•亚当斯,而亚当斯委托美国雕塑家奥古斯塔•圣高登斯在洛克里克公墓为妻子玛丽安•亚当斯的墓地制作青铜雕像,他的妻子自杀而死

  温德尔霍姆斯和爱默生是朋友,后来成为政治家,支持废奴

  沃伦、亨利•鲍迪奇、霍姆斯一起学习医学,之后成了一生的朋友和同行。他们都回到过巴黎,师从法国医生路

  行文如电影镜头的转换一样:

  讲到了乘船从美国出发到达巴黎,旅途的艰险和少数的舒适航程

  讲到了巴黎围城期间,美国大使埃利胡•沃什波恩的从中斡旋,敦促法国和德国政府给德国平民发放通行证从围城中放行,也有人乘坐热气惊险逃离围城。

  写了多次巴黎世博会的盛况,参会的美国展品越来越多,美国人来参加的越来越多,包括爱迪生,也包括西班牙毕加索,而此刻摩尔斯因发明了电报已经功成名就了。

  许多八卦描述:

  路易对美国医学生的鼓舞要超过任何其他法国医生,他娶了维克多雨果的妹妹,在许多学生眼中,也增加了他的分量

  奥古斯塔赫马又名古熙和圣高登斯结婚,圣高登斯出名前生活穷困潦倒,古熙最初资助圣高登斯完成第一座雕塑大单;而圣高登斯在巴黎有过一位情妇生下一个私生子;圣高登斯的朋友同为艺术家的怀特是一名好色之徒,初见古熙时,在给家人的信中描述,古熙不漂亮是圣高登斯的羁绊,怀特的妻子对怀特的不忠非常宽容,为文章最后怀特因不忠被枪杀,埋下伏笔,开枪的人是怀特一个情妇的丈夫。

  这些美国人从客观角度观察巴黎:

  沃伦对医生的职业冷漠感到不安,有的主治医生不是为了拯救生命,却因为病人对他们权威的挑战而殴打和虐待病人;而路易的学生对美国医学的科学研究起了推动作用,他从来不作秀

  薇拉德吃惊的了解到,巴黎有三分之一的小孩都是非婚子

  查尔斯•萨姆纳看到黑人学生在巴黎没有被歧视,得出美国对黑人的歧视是教育的结果

  不同时代的人到巴黎学习或参观大都被巴黎的艺术氛围吸引:

  凡尔赛宫、巴黎歌剧院、第二帝国用二十年时间重新规划建设的巴黎城区,巴黎的音乐及戏剧等,都让这些美国人着迷,随着商业化的增加,艺术品在市场越来越大。

  刚开始艺术家的收入并不高,摩尔斯志向是成为历史画家,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于1833年完成了一幅《凡尔赛宫》,画中临摹了38幅作品,这幅作品开始被一个老买家卡拉克以1300美元买走了,1982年被芝加哥一家博物馆以325万美金收藏;

  希利花了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大画”《韦伯斯特对海恩的回答》,1852年,韦伯斯特去世之际,波士顿市以2500美元价格买下这幅画;

  在巴黎富有显赫的美国人中,糖业托拉斯家族亨利•汉弗美尔和他的妻子路易西娜•爱尔德,收藏绘画。1889年夏天,巴黎世博会路易西娜与玛丽•卡萨特重逢,汉弗美尔夫妇在卡萨特的参谋下,买了雷诺尔、莫奈、塞尚、毕沙罗和德加的作品,还有几幅卡萨特的作品;

  1897年圣高登斯的一座林肯雕塑,一个基金会同意支付10万美金,并提前支付了一大笔钱。

  随着美国的强盛,到巴黎学习的再也没有大的优势,对老去的美国人也有精彩的描述:

  1851年,詹姆斯库柏在家中去世,悼念会上摩尔斯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哀思,理查德鲁什的评价说:国家的名望在很大程度上靠文学和科学上取得成就的美国人。

  1886年盛夏,77岁的霍姆斯进行了故地重游,50年前,他离开法国,现在他在巴黎待了一周,去看了当年的老师路易,晚上太累了,不想去剧院了,看一看塞纳河上美丽的桥梁也是一种享受。

  圣高登斯,1889年回到巴黎,住在一个朋友的工作室公寓,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每天早晨在“小屋”窗下看到的景象,一个老家伙在自己小花圃栽培植物。

  当年的美国人对自己的价值观深信不疑:不掩饰对金钱的追求和热爱,务实,勤奋,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去美国旅游期间我就深深感受到美国人的这些特点,城市和国家公园设施大气实用,博物馆藏品丰富,科技与艺术高度发达。

  我对艺术很感兴趣,希利、卡萨特、萨金特都画过许多人物肖像,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摄影展,展出肖像摄影大师优素福•卡什的作品,优素福•卡什为许多20世纪许多风云人物拍过照片,虽然一个是绘画一个是摄影,但艺术的内容是相似的,时代在发展,艺术形式也在发展,这里没有谁优谁劣,只是会带有时代的烙印,现代进算计都能快速学习各种风格的绘画,能举一反三,并且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人类是否会有危机感呢?

  总之这本书就像十九世纪在巴黎的美国人的浮世绘,对于喜欢历史、艺术的人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六):19世纪去巴黎学习的美国人

  巴黎,世界时尚之都,世界浪漫之都,传世的艺术瑰宝,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法国大餐,想去的欧洲城市里,巴黎一定是排在最前列的。

  时间退回到19世纪,巴黎就不仅仅是时尚和浪漫的代名词了;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与金融中心是伦敦,可世界的艺术、科学、文化中心就要数巴黎了。也正因此,巴黎吸引着世界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前来学习、深造;恐怕这些人也都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到巴黎来的。

  本书的作者大卫•麦卡洛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以《杜鲁门传》和《约翰• 亚当斯传》两次问鼎普利策奖。以《大海之路》和《马背上的早晨》两次问鼎国家图书奖。麦卡洛在本书中讲述了19世纪美国社会各界精英包括医生、雕塑家、画家、小说家、物理学家、教育学家等横渡大西洋,来到巴黎进行文化寻根的历史场景。

  他们不远万里来巴黎深造,学习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艺术、哲学、医学、教育等领域的知识,为的是要把这些带回美国,发展、壮大自己的国家,而不是为了移民到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定居,为了自己的生活富足(与某些时期某些人的志向相去甚远)。这些人在学成归国后确实在美国相应领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这不禁令我想起从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我国的有志之士也都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领域的知识、思想,回国积极投入解放事业和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领域的专家放弃在欧美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这才有了我国的“两弹一星”;再看当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士学成归国积极投身我国的发展建设之中。

  刚看完战狼2,里面于谦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极好的讽刺:吴京跟他说,都是中国人……于谦接着就说,别,是你们中国人,我上个月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加入这里的国籍了……可转眼这个国家发生叛乱,政府军队节节败退,更无力保护他们的国民,他们要寻求庇护,唯一想到的就是中国大使馆(其他国家的大使馆早就撤没人了),这时候于谦喊的比谁都响:快到我们中国大使馆去,那是安全的!关键时刻,只有自己强大的祖国才能为你提供庇护,可我们现在强大的祖国也是靠一代一代人共同努力建设起来的,也需要更多人为其添砖加瓦。

  这是当时的美国人令我肃然起敬的,他们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祖国,是刚刚独立没多久还极为孱弱,需要大力发展的祖国。

  当然,麦卡洛写的不仅是这些美国人如何汲取知识、茁壮成长的历史,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美国人的视角展示了19世纪法国发展的历史:“七月革命”、巴黎起义、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第三共和国……几次世界博览会的盛大召开、凯旋门的建造、埃菲尔铁塔的矗立、巴黎歌剧院的横空出世……这些重要事件他们都参与见证了。

  这是部极为优秀的历史著作,值得我们慢慢品读。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七):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回忆 ——读《美国人在巴黎》

  文/岸晓风

  如果不是特别“年轻”的读者,都会听说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一批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风行一时。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原因在于该剧折射出东西文化的差异,全景式展现北京人在纽约生存状态,是一部描写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中国人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

  如果还继续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我们的视野将会更加开阔。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的危难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怀着救国救世的理想和信念,到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留学,后来,有的成为了政治家,有的成为了科学家,也有的成为了文学家、诗人、艺术家。这样的名字,我们都可以随口说出数十个。

  那真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无论是去发达的国度淘金还是留学、游历,都是怀揣着梦想,都是心怀着信念,都是在内心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因子和现实主义的诉求。

  那么,这种现象是不是我国独有的呢?显然不是。如果我们放宽自己的视野,到全世界范围内考量,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其他的地区其他的国家其他的年代都同样发生并且将一直发生下去。

  比如手头的这本《美国人在巴黎》就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的作者叫大卫•麦卡洛,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品先后问鼎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还包括美国平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这首先确保了我们读到的这本书是一位权威的“大家”写的书,是值得我们去信任、去精读的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19世纪,一群美国人带着自己的梦想、信念和追求,在巴黎的一系列故事。当时的美国,还是不是后来“世界的重心”,“超级大国”,而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而当时的法国,则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美国人的“老朋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可是帮了大忙的),美国人对于法国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同时,法国的方方面面也深深的吸引了这些“学习者”。

  当然,这些美国人在法国也经历了19世纪法国波澜云诡的大变革时代,包括七月革命、巴黎起义、拿破仑三世的政变与统治、巴黎公社等等,这些也通过美国人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法国“历史全景”。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八):那些不朽的伟大,都曾是对现实锲而不舍的“凡人”

  “生活是现实的,我们总要面对实际的问题,处理铸工、承包商、起重机、石匠、卡车、垃圾、石膏等无穷无尽的琐事,但我们从未放弃过努力,以待一飞冲天。” ——美国最伟大的雕塑家奥古斯塔斯.圣高登斯 以上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雕塑家奥古斯塔斯.圣高登斯的语言,也是摘抄自本书《美国人在巴黎》扉页之后第一页的一段精短摘录,之所以把这样一段话放在本书的最开头部分,我想作者的意图和本书的内容已经不言而喻了把?

  生活是现实的,古往今来“生活”二字无论对谁都并非易事。普通人是如此,对大师也亦然!《美国人在巴黎》是一部描写19世纪美国一批有知识、有目标的“文化人”的海外求学的历史作品。即是一部大师的求学传记、更可以说是一部19世纪的美国与巴黎社会的民间交往史,在这部作品当中,作者大卫.麦卡洛平静客观的笔触描写了美国各行各业诸多大师远渡重洋、勤奋执着地游学历程。难能可贵的是,与时下我们习以为常的大多数“成功文学”不同,这部作品当中,没有那些“造神”“造梦”让你澎湃激昂的神话,更没有小人物命如蝼蚁生亦艰难的困窘悲悯,而是作者一贯地平心静气、一气呵成的笔触,描述了一群有知识、有目标的文化人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地追求梦想、探索真理,在历史和命运的洪流中书写人生、命运的作品!

  这些为了追求理想远渡重洋、在巴黎这片“梦”的土地上,如何克服语言的差异、快速掌握法语,如何更好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相处,如何克服远在他乡的孤独感和来自生活与学业的压力,都是一些触手可及的现实问题;当这些琐碎、甚至真实的现实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面对理想和现实面前的理智和坚决让人奋进,虽然刚开始远涉重洋他们几乎语言不通,但他们丝毫不妥协于生活现实和实际问题,这些美国独立伊始各行各业的有志之士,他们包括《最后的莫西干人》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库柏、美国画家、电报之父塞缪尔.摩尔斯、医生亨利.鲍迪奇、奥利佛.温德尔.霍姆斯、画家亨利.詹姆斯、钢琴家路易斯.莫尔茹.高特肖克……他们中有出国前就已经久负盛名而继续把巴黎看作是深造的殿堂,也有不闻一名的毛头小子,因为承载着家族父辈或者自己的梦想海外游学,但他们都无一列外的勤奋务实、目标明确、志存高远;通过勤奋地学习巴黎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让方方面面融入到20世纪的巴黎——这个世界重要的文化之都、艺术圣殿,并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开始在异国的文化圈子里站稳了跟!

  然而,仅仅是学习和提升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还有着非凡的报国热情,他们的故事让人着迷、带着几分吸引、又有几分神秘,让人在安静阅读的同时,又忍不住不停思考:时光如果回到19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对美国而言,无论是医学、哲学、文学、历史、政治学、法律、经济学、宗教、建筑等各方面都显得那样的年轻而幼小,这个一个刚刚独立不足半个世纪的国家,凭什么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历史文明古国林立的世界格局下迅速崛起称霸世界?而本来都是普普通通甚至开化较晚的地域民族,更丝毫没有其他国家所赖以自豪的悠久文化,又为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繁荣昌盛、百家齐鸣、各行各业人才济济?其实答案不难找到!这和他们自由独立的美国精神、勤奋强悍的学习力、乐于主动向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学习、对不同文化和先进技术的快速吸纳和适应能力是分不开的!“我是美国人”这个他们引以为豪的称谓,让祖国时刻在他们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时刻想着“我将如何为国添彩、报答祖国”的信念,当美国的所有年轻一代的有识之士,一代又一代地向巴黎迈进,又一代又一代地学成回归,把学到的先进成果带回国内,他们也终于历尽平凡的研磨,脱尽俗胎成为一代典范,强大到在自己战斗的领域内执牛耳居权杖,成为各行各业的奠基人、并为整个国家做贡献;当然不排除也有一些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学成没有回国的人,但毕竟那些都是极少数。

  是啊,所有不朽的伟大,只因他们曾经是最好的、锲而不舍的凡人!众多大师的人生际遇,从出游到归国、甚至最后心情复杂的故地重游,看似白水一杯平淡无奇,但却清新明亮、又宁静而动人!命运曾授予他们那些伟大不朽的勋章,必有渊源,也必有些地方是我们所不曾了解过的!所幸,大卫.麦卡洛的这部厚重的、反映了美国历史上诸多大师们求学、成长的作品,把我们带回到无论对如今的美国、还是对当时的学子本人而言,都是一个重要又真实存在的历史阶段!

  也许,看过本书我们会好好想想塞缪尔.摩尔斯的父亲对他说的话”一个人一次只做一件事“、”要踏踏实实地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是超越天才的成功之道;“我们更不会忘记这些伟大的成就斐然的人们,在求知和学历的过程中,也许,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求学、游历的平淡,更是瘟疫肆虐、死尸成堆的巴黎,是满城动乱的巴黎、法国大革命的巴黎、普法战争的战火燃起的巴黎……即使在社会环境极大动荡时期,他们扔不曾停顿丝毫,甚至更加争分夺秒、利用时机地追求和奋进,热火朝天的参与到异国的土地上陌生人的治疗和救援,一天不落、从早到晚!如今,我们在历史学家的作品中回头看时,经过了瘟疫和战火洗礼过后的大师们,历史的洪流固然澎湃,但我更愿意记得他们在“巴黎的霍乱病毒已经死了很多人,旁边的医院停尸间都没有可以安置尸体的地方了”的情况下,扔然“从早到晚、一天不落地坚持到卢浮宫作画”的情景;记得他“贫困、甚至一年都没有买鞋子了,鞋子都露着脚趾头”的时刻还不忘初衷,克服困难的意志以及矢志不渝的伟大的平凡。也许时下,当文艺青年遍地都是,而成为一个斜杠青年早已成为很多人兴致勃勃地乐趣和谈资,可是是否真的有人告诉你,“要始终如一、锲而不舍,一次只做一件事”呢?

  看着大师们的经历,也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想到我们万千在现实的洪流下奔赴讨生活的人!世界很大,但与之相对的是有更多人的人生却是一个无尽边界里小小空间里的牢笼。人们受制于习惯、眼界和条件,一日日困顿、突围、挫败、无休止地重复;也更多人崇尚国外的生活和福利,移民大潮一浪接着一浪,我们每个人都在选择着自己的选择、至于对错……唉!这个真的太难一概而论,每个人各有自己的追求和实际情况,我们还是想想自己如何在《美国人在巴黎》诸位大师的启迪下,如何过好当下自己的生活和责任吧!

  总有一些书,是你在阅读完之后小心翼翼的把它从书架毫无分别的诸多书籍中挑出来,和过往那些你喜爱且珍藏的书一起,单独放置、小心收藏,你知道,那是你灵魂深处最妥帖安稳的陪伴,是独属于自己的艺术品,你清早起床与他们对望,心便富足而安稳!

  《纽约时报》评论《美国人在巴黎》这本书是这么说:“这是一部激情碰撞的史诗,一本魅力无穷的佳作……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而”麦卡洛中了历史学的头彩……这是维多利亚时代有知识、有文化的美国人在巴黎改变自己人生的全景展示“——这是《出版人周刊》对本书的评论!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九):改变历史的那一场追梦之旅

  文/初晓

  看如今强大的美国,你能想象到19世纪初期美国的样子吗?那时美国自然不及现在,尤其在医学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法国。而在那个时期的美国人却怀有雄心壮志,心向巴黎,企图通过一段学习经历改变自己的命运。殊不知,这一次巴黎之行,改变的并非他们个人的命运,还有美国的命运。

  关于19世纪美国人巴黎追梦之旅,大卫·麦卡洛所著的《美国人在巴黎》一书中有详尽的描述。《美国人在巴黎》一书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期间一大批美国的艺术家、作家、医生、政治家、建筑师等优秀人才,从美国前往巴黎学习的经历。这些人怀揣梦想,志存高远,期盼着能够学有所成,当然,他们在求学之后,也的确在所在的领域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他们似乎是改变了个人,但同时也改变了美国的命运。

  历史或许就是如此,一个时代的改变往往来自一批人思想的转变。19世纪的美国,很多行业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但美国政府却仍然不重视医学行业。但美国的青年却意识到问题,远离家乡,跨越海洋,不远万里来到巴黎。这一趟行程并不算顺利,因为是海路,甚至有些人还晕船,遭遇了海难。幸存下来的人踏上巴黎这片土地,却发现眼中所见的巴黎并不如美国,这究竟是为什么?

  巴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的古城,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并不是华丽,但这一批美国人在巴黎落脚之后,深入到巴黎的文化与建筑,才发现一切并非自己最初所想的样子。巴黎这座城市,尤其是古建筑与宫殿,似乎带着一股魔力,让他们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国度。从此之后,他们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爱上了这个地方。其中一些人,在巴黎结婚生子,甚至此生再也没有离开过巴黎,而那些从巴黎离开的人,在人生的暮年也心心念着心中的巴黎。

  原本,这只是一个他们用来改变命运的城市,却成了他们心中的第二故乡。但时光流逝,当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痕迹,巴黎,成了他们永远的牵挂。虽然在巴黎的时光中,他们经历过磨难,甚至经历过战争,但这些都不能抹去他们对巴黎的热爱。

  这一批美国人前往巴黎学习,最终的受益者自然是美国。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自己的国家。他们的改变,并非只有学识上的改变,还有思想上的改变,甚至对种族的观念也有了改变。一直都觉得,环境会影响人,事实也是如此,这一代美国人用他们的一生改变了美国。试想,若是没有他们,如今的美国究竟又是怎样?

  《美国人在巴黎》一书,为我们呈现了这一次浩荡的行动,也为我们呈现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虽然战争难免,但那份情谊却是最真实的。如今再看这段历史,多少令人觉得震撼,或许历史的改变,就在一些人一瞬间的念想。这一次追梦之旅,注定成为美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美国人在巴黎》读后感(十):《美国人在巴黎》:“他者”眼中的巴黎景象

  文/吴情

  留学热早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产阶级的崛起,送自己的子女去海外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考察中国留学生史,会发现,早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有中国学生奔赴海外求学。当今的留学生,去海外“镀金”的人自然是也有,当然更多的只怕还是倾向于求学。其实,不仅中国,一百多年前的美国,也有不少人选择留学,而他们的目的地,是法国首都巴黎。

  《美国人在巴黎》(The Great Journey: Americans in Paris),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David McCullough)著,一本钩沉19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美国人在巴黎的历史著作,兼具知识性和通俗性。麦卡洛曾以《杜鲁门传》和《约翰·亚当斯传》两次夺得普利策奖。在《美国人在巴黎》一书中,可以看见,当新生的美国还在发展时,大洋彼岸的巴黎,已经是西方医学、艺术、文学、建筑的中心,其光晕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美国公民。

  在这段时期,前往巴黎的美国公民,他们生活经历各异、家庭背景不同、人生旨趣相差悬殊,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希望巴黎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画家、医生、作家、建筑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的人。为此,他们愿意经受一系列考验:远洋航行的身体不适、背井离乡的思家情绪、孤独在外的漂泊无依、学习法语的艰辛等等。而与他们的付出相比,收获似乎更加可喜,他们有的成了美国第一位女医生(伊丽莎白·布兰科威尔),有的蜕变为非凡的艺术家(乔治·希利),有的则在巴黎写出了一部又一部文学佳作(詹姆斯·库柏)。因此,称巴黎为机遇之城,丝毫不显得过誉。

  与此同时,他们也意外偶然见证了法国革命的历史,以及近代史上诸多与巴黎有关的事件。在这些时刻,他们亲身感受到巴黎——启蒙运动堡垒——居民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在正义名下,当权者如何实行重重暴政,营造恐怖气氛。这时的巴黎,不再是他们生活在国内时道听途说的言论之集合——道德堕落、思想糜烂之所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巴黎,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高耸如云的教堂尖顶、规格小却精致的咖啡馆、歌剧院、数目众多的近代医院、藏品极多的博物馆等等。在巴黎,他们的傲慢心态不得不随之荡尽,尽情融入巴黎的血液和生命。

  在巴黎的生活,是他们很多人生命中无法忘却的记忆。这些记忆,有时是正面的、辉煌的、灿烂的、激励人心的,但有时也充满了灰色、痛苦、死亡、折磨、战栗与恐惧。乔治·希利在卢浮宫临摹的执着身影,约翰·萨金特的天赋异禀和一鸣惊人,伊丽莎白·布兰科威尔的战战兢兢与勤奋好学,霍乱时期丑陋的赤裸裸的大量死亡,革命时期的热情、屠杀与无序,普、法战争巴黎遭遇围城的不堪现实,以及战后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呼声,夭折的巴黎公社。他们的生命,注定与宏大历史紧密联系,一方面充当证人,另一方面也参与历史本身。

  他们注定是改变未来的一代。如果说在19世纪30年代,他们面对巴黎,面对巴黎,在文学艺术上、在科学技术上感到忏愧,那么,到19世纪末,他们可以较为自信地面对这位法国老师了。文学上,他们有詹姆斯·库柏、赫尔曼·麦尔维尔、马克·吐温、纳撒尼尔·霍桑、亨利·詹姆斯,艺术上,他们有乔治·希利、约翰·萨金特、惠斯勒,在科技上,他们则有塞缪尔·摩尔斯、贝尔等等。即便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他们身上,我们仍能觉出独特的能量,即对个人生存于世的价值之追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自我勉励、不断进取的毅力。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