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0: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10篇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文治图书·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一):重建亲子关系

  明明知道抱怨苦海无边,经常听人抱怨,也经常向别人抱怨,“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读了此书才知道,抱怨的人是太自恋了。呵呵,的确如此。试想了一下,我们会不会经常对孩子说,我那么辛苦,我为你做了A,你就应该知道我要你做B,否则,你就是不爱我。经常对孩子说你必须听话父母是非常自恋的。 也可替换成夫妻关系,丈夫妻子要求对方听话,因为发出A信号的人,往往是有自恋幻觉的人,要令当事人明白自己爱对方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是自己的选择,所以不能要对方以B为回报。 想到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上书法兴趣班的事情,是我选择了让孩子学习书法,我渴望你能在书法课上认真,否则就要惩罚你,我让你上书法课是我的选择,一旦这样想了,就会对孩子的期望会下降了,抱怨自然而然地少了。

  先减少对孩子的控制,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愿意去上书法课,我像以前一样,认为他是不听话的孩子,就剥夺他在别的事情上的权利,比如不能看书或出门玩耍,这样就把好苹果和坏苹果,混在一起,让孩子失去了对看书或者玩耍兴趣,经过反复这样低挫伤的训练,把孩子练成了一个情商低的人。如果我们试着放下对他们的期待,只是我想让你学习书法,而不要求他听话,也不对他进行惩戒,反而会让孩子不排斥产生学习,甚至还会有兴趣。放下那些自恋,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这句话,这是多么可么可怕一句话,它的潜台词就是“你必须听我的。”说话的人变成了支配者,听话的人便成了依赖者。

  当我们每天都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理解我们的时候

  我们了解自己吗?

  做妈妈是一场修炼,有时我对孩子发脾气后会非常后悔,但我对孩子说:“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反而得到孩子的原谅。还是要反省,尽量不发脾气。让我们在情绪成长遇见更多未知的自己。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二):因为爱,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

  第一次听说武志红是源于他的《巨婴国》。记得那本书刚刚出版的时候,便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大势褒扬的也有诋毁谩骂的。而我却没能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因为在我想要去寻书来读的时候,这本书早已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消失无踪了,为此还好生遗憾了一阵子。当得知武志红又有新书出来的时候,便迫不及待的寻了来,一睹为快,免得再生遗憾。 因为我对心理学实在是没有太大的研究,只是会依着自己的性子去选择性的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武志红的《为何越爱越孤独》恰恰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种。我们通常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因为我全心全意的爱着你,或者我被别人真诚无私的爱着,那么我就是幸福的,自然也谈不上孤独,但是武志红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说越爱越孤独,无疑是在题目上便起到了先声夺人效果,足以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来,或者是认同他,或者是批判他。 其实,当我们自以为我们在爱一个人的时候,到底有多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骨子里的自私,或者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在爱的表象下面,或者真的隐藏着我们自私的基因。因为我爱你,你就该按我的想法去做,估计是所有家长或者情侣心底里的想法,但是对于孩子以及我们的另一半来讲,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就只有当事人才明白了。武志红告诉我们,因为强加,爱成了咫尺天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了,有多少孩子因为不堪父母无休无止的将自己曾经梦想强加于自己的身上,而变得越来越叛逆,以至于距离父母理想中的样子越来越远,又有多少情侣因为这种强加的爱而分道扬镳终成陌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岂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心吗? 武志红在拆掉自恋的高墙中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因为都想做圣人,所以才会需要找到更多的大盗来彰显自己的伟大与不凡。我们披着伪善的外衣,用来隐藏自己的自恋情节。因为自恋,我们总以为可以掌控一切,总以为可以在我们的小世界为所欲为,因而所有不服从我们意志的人都会被我们打压甚至伤害报复。因为自恋情节的存在,我们的幻觉迷失了双眼,我们看不到其他人的存在,看不到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情侣,我们只会依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任何事情。当总有一日,迷雾散去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晴朗起来之后,当所有的东西都成定局之后,在幡然悔悟,却为时晚矣。当看完武志红的这一篇文章之后,冷汗真的就从后背冒了出来,原来自己曾经在不知不觉间做了多少看似正确实则大错特错的事情,又做了多少以爱之名,伤害自己最亲的人的举动。。。 相对于之前武志红的《巨婴国》而言,《为何越爱越孤独》显然要温和的多,就其内容而言,他的新作显然也更多的关心普通人生活,也更多的在帮助普通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供了指导。我想在《为何越爱越孤独》里,我们或许可以学到更多。。。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三):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十年以前,很想考心理咨询师,买了一堆的书,心动了好久,却没有行动

  这次看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实在是因为内容涉及心理学,还因为封面的蕙质兰心。

  正如《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所说,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洋洋自得着,自以为是着。注意,这本书里的洋洋自得居然是错误的!(第二页倒数第三行)

  因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看不到更大的力量。怎么办?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怎么办?

  正如《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所问:我们都是受虐狂吗?我们为什么爱评价? 支配欲太强的人内心逻辑是怎样的?过火的自信=自卑优秀女性为什么怕成功?这样的问题,可以一一在书中找到答案

  正如《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所答:尊重你的选择,走出自恋幻觉;打破迷思—“你爱我就该按我想的去做”;因为强加,爱成了咫尺天涯;准确地解读出为什么越爱越孤独,因为太爱,所以孤独,男人女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走不出一圈子不好解开的谜团。

  又如《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所诠释,教孩子知识 不如给孩子爱。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我爱你,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所以家人之间,越爱越被动,越爱越不被彼此理解,所以越爱越孤独。

  《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爱意味着融合,但是强行的爱让家不再是港湾,所以越爱越孤独。

  极具人气的资深心理学家武志红洞悉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用细致入微笔触,揭示了如何打破横亘在人与人之间那堵自恋的墙,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结束权力与控制的隐秘游戏,让真爱自由重新回到家人、爱人之间。

  你需要有一个理念,《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化用王阳明的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你需要有一种思维,《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引用《当下的力量》里的语言,告诉我们,不要与自己的思维对抗,但是也不要实现思维中的小我意识。用作者的理解,就是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做什么,放下心中的“小我。”

  如何走出自恋的幻觉?

  一、认识围绕自恋建立起来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第19页的洋洋自得居然又是错误的!

  二、认识幻觉被打破时候的恐慌愤怒。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

  《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有故事,有分析,有理论,有错别字。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看一看,我还是喜欢“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处理方法说白了,就是不要让心中的妄念先动,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控制一切,要多思多想,后发制人,相机而动,让爱的阳光洒满心田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四):聆听内心深处声音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却透露着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信息

  你还会做梦吗?我至今的梦境意识还停留在初中时代,我恍惚之间就不会做梦了,没有了梦境。

  噩梦重复出现的梦、连续的梦、记忆深刻的梦……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含义。脱离梦境的我,是否缺失内心深处的声音呢?

  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发现考试梦”是许多人都在做的主题梦,而且还能学着读懂自己的梦境,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

  作者深受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影响。在越爱越孤独的世界里,通过梦的故事,解析梦是愿望满足象征性的表现,梦进程中的心理过程,梦的遗忘、倒退、愿望的满足、引起的惊醒,梦的功能焦虑的梦,压抑的梦,潜意识和意识的现实性,吹散心灵的迷雾。

  我们总是很阿q,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圆其说自欺欺人,帮助自己做了解脱,哪怕错的是自己,我们也总是在梦里得到安慰

  为什么我们会爱的孤独呢?因为我们害怕啊,害怕别人的不了解,害怕自己的不自知,让自己的世界里有了别人的痕迹,都是一种故事的演绎

  意识上。我们喜欢自欺。恋人甩了自己,你说:“我才看不上她!”

  一场8年的恋爱结束了,过程和结果不堪回首。于是,你尽量让自己不去回忆那8年,仿佛这8年未在你人生中出现过。

  上司批评你,你笑着承受。回到家后,你对孩子发了一通大脾气。

  收入尽如人意,你越来越喜欢和收入更低的人做朋友,因为在和他们进行比较时,你觉得很舒服

  在一个城市遭遇了太多痛苦,你一逃了之,去了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生活。……

  这些都是社会上,人类的通病,作者以高度的理论,低调的处理方式,讲解哲学,剖析内心的喜怒哀乐

  这一切都可以理解,毕竟太痛苦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扭曲的方式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不过,如果自欺成为习惯你的人生势必会变成一团迷雾,你不知道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该去向何方。于是,你总是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仿佛有什么力量在牵着你,让你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

  这多么可怕,可怕的会让你意识不到自己是在梦里还是现实里。我们承认失败太难,承认被甩也太难,我们总会遇到挫折,但梦里不会,希望里都不会。这就是心理学的意义所在,太多的人扭曲自己的人生

  记得有一个中午,一位大娘说她儿子大学年级时候,退学了,精神分裂,我还疑惑地问她,怎么没去学校问问啊?到底怎么了?她倒是很惋惜的说,大学像小学呢,有人管你。我很不明白这位妈妈为什么不深入去了解他的孩子,哪怕缘由也需要知道啊,难道不想医治好自己的孩子吗?心理疾病当然需要知道根源才能更好的解剖内心。

  我很诧异,爱竟然这么的糊涂

  越爱越孤独,我们知道爱很难,但是爱下去之后相处更难。在内心的深处,我们期盼在一起的人,是懂得你的人,可是心灵的差距,总是让大家离开围城的几率越来越高。孤独,成了生命常态

  这个时候,你需要从潜意识中去寻找答案,因为潜意识从来不自欺。梦,是让我们深入潜意识的最便捷、最有效途径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五):用心陪伴拯救你的孤独

  用心的陪伴,拯救你的孤独

  —读《为何越爱越孤独》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的书的确有今人发省的效果,前一段时间重读他的《为何家会伤人》就让我对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而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让我们更能看清自己,梳理自己的心态,以更加积极乐观态度面对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关系。

  《为何越爱越孤独》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拆掉自恋的高墙,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什么是自恋,以及如何打破自恋幻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学会真正的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选择范围

  第二部分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讲述了孤独的产生是由于人们沉浸在权利的投射行认同、依赖的投射性认同、迎合的投射性认同以及情欲的投射性认同这四种类型的四种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中。并结合很多的事例为我们讲述了如何修正我们的心灵地图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

  第三部分教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从刚出生的宝宝喝奶问题到青春期的叛逆,武志红都为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更加准确的答案与解释。

  第四部分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从经典的影片故事及当下流行的电影故事里分析人物的心理机制。

  诚如书的封底所写“如果你是一位父母,会帮助你的孩子打下好的人格基础,避免教养误区,让孩子顺利地构建自我。”对于这本书我认为给多高的评价都是合宜的。全书没有高深的心理名词与专业术语,全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附加事例来为我们讲述最为深奥却又和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做为一个妈妈,我更为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我先看的第三部分,然后发现很多的问题都是我自身的原因的问题,然后我又倒回去看的第一第二部分。从这其中我发现了我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但我却毫不自知。看完了武志红的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之后,我才更加的明白为什么我的女儿具有这么强的依赖性。当她不听话的时候,我经常用不和她说话来惩罚她,其实这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方式。一方面我期待她独立,而我又经常不自觉的想控制她,让她听话,只要听话,她就能得到任何想要的玩具或者心愿。我的这种控制欲,在夫妻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当我先生没我在按照我心中的预期想法来做某件事的时候,我就会表现的很冷淡,但他询问我怎么了的时候,我还会经常说“没什么”。

  只有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这样一本好书,我只能给出建议应该人手一本,为自己也为家人,让我们看到更加真实的对方,让彼此的关心与爱更加完美!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六):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因为,心不动的瞬间最有洞察力

心不动的瞬间最有洞察力

  《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是百万畅销书作家武志红的诚心之作,是送给千万年轻人心智开启读物,作者的旨意是让每位读者品读此书后,看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用爱照亮彼此的生命。

  爱情本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甜蜜的爱情会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甜蜜的爱情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的色彩,甜蜜的爱情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越爱越孤独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爱的过程中,爱的太深,失去了自我,在爱情里迷失了方向,有句话说:人生不怕路有多远,而是怕你在前进中找不到方向。

  是的,你失去了方向,你又如何找到快乐呢?

  因为,无论你去哪个方向,你都很茫然,你已经迷失了……

  能“救人”的心理医生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武志红

  当我们在爱情里迷失的时候,犹如在雾中,看不清前方的路,有的时候雾太大,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那一刻,不知道如何前行。

  肯定是希望有一束光芒能穿透大雾,照亮前行的方向。

  或许我们会求助于他人,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因为我们暂时迷失了,找不到前方的目标,或许,我们要找的目标已经离我们很近很近,可是我们在雾中,根本看不清。

  人在迷惘的那一刻,会失去信心,会没有前行的勇气。

  或许我们的朋友会给予我们力量和信心,但是,最后能重新树立爱的自信还是要靠自己,我们自己要点亮自己的心灯,那才是永恒的灯光。

  当我们心中的信念能够真正支撑自己,那才是永恒的光,当我们找到了那束光,我们便点亮了自己心中的光。

  世上总有一片美好的风景使你安静和向往,也使你终于知道所有的跋涉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幸福,只要活着,就能遇见。—— 张小娴

  有句话说,当你状态最好时,你才能遇到最好的他。

  其实,真的是如此,如果你充满着正能量,他人就会感到你身上强大的气场,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散发的力量,非常坚定,非常迷人。

  正如王阳明所言,你这时是“此心不动”。

  其实,更准确的说,是你的心变安静了,当你的心安静的时候,你一定可以聆听到心中最真实的声音,也会看到那个最真实的他。

  如果一个人能让你变得安静,心中感到很心安,那就是很有安全感了,生命中只有深爱你的人,才能给予你这种感觉。

  因为,他在乎你,正如你也在乎着他,他是你心中一片美好的风景,如春天般美好,春天,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都是那么温馨,永远充满着希望。

  当你在迷惘中,终于找到了方向,你就知道,你生命中所有的跋涉,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幸福,是他,也是那个最爱你的人,让你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只因为,在最爱我们的人面前,我们可以真正做自己,而一份真爱,就是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发今日头条)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七):不想“注孤生”,就要学会如何爱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走出孤独,寻找爱,寻找与这个世界的联接,寻找与这个世界紧密而温暖的联接,这是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到穷极一生都在做的功课。没有例外。 有人说,爱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然的发生。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看似最简单最质朴最本能的“爱”,也有大学问。多少人迷失在爱里,越爱却越觉得孤独,多少人以爱之名伤害别人(孩子)而不自知,更有多少人始终摆脱不掉“注孤生”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学会爱别人更不懂得爱自己。著名心理咨询师、资深心理学作家武志红,在他的《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里,借助于众多个案示例,为我们做了深入的剖析,并给出了“不再注孤生”的解决之道。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开始的。婴儿时期所受到的养育方式直接关乎最初的人格的发育。足够好的妈妈会让婴儿感到快乐而温暖,让婴儿自信,持有天然自恋,也感受到被(妈妈)爱。而不够好的妈妈和错误的养育方式会让婴儿有了负性情感并投射到负面的事物上,会产生偏执-分裂-抑郁的原始心理机制。幼儿时期如果没有被正确养育和对待,一个人在童年的记忆会慢慢形成个人的私人逻辑,并在成人之后形成个人独特的人格。 这个社会里最该受到爱的教育的应该是母亲,作为一位母亲,不仅要怀着感恩的心,感恩孩子的降生让我们完整,更要学会如果付出爱,怎样付出正确的爱,给孩子健康的成长。

  作者在这本书里并没有谈论心理学里高深的学术理论,而是透过一个个事例,分析给我们看负性人格是怎样在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下被养成,或者被扩大的。 比如,作者透过“坏苹果理论”讲述了壮壮游泳的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挫折是怎样在一个孩子身上形成和强化的。壮壮很喜欢游泳,当妈妈以此为条件裹挟要求壮壮做不愿意做的事,称“如果不做。。。就不要去游泳了”,久而久之,受到压制的壮壮连游泳的兴趣也没有了。这样的例子身边比比皆是,自己也何尝没有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想来一阵后怕发冷。一次次的不经意间的伤害有可能就把原本的好孩子一步步“逼成”了坏孩子,而我们如果不学习,不觉察,并不自知。好在作者及时为我们支招:“挫折商”的培养,需要养育者“学会就事论事,不把其他事情掺杂进来”,来避免“坏苹果效应”。

  成人之后,我们与人相爱,我们都想做好人,并想用好的方式对待别人。 可是我们不一定懂得怎样才算是好的方式。“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真的是吗?每一个人际关系里都充斥着“投射与认同”的心理机制。作者告诉我们有权力、依赖、迎合和情欲四种常见类型,并给出生活中的实例,教会我们反省那些不够好的私人逻辑,然后修改我们的心灵地图。 对于依赖性强,支配欲强,过度自信以及成功恐惧等几种成人常见而不自知的问题, 作者剥茧抽丝,让我们看到每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推及童年的被养育方式导致的成因,也告诉我们:我们的非恰当的做法,自以为是爱,实际上是把对方推远,将关系疏离,所以越爱越感到孤独。

  而很多的时候,当我们无法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还因为我们无法拆除自恋的高墙。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教我们认识自恋,理解自恋的核心是控制感,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压制对方,这样做只能是让别人远离自己,让自己陷入孤独。作者也教会我们破解自恋的方法,就是弄明白自己做事的初衷是为了自己,搞清楚自己才是该为和要为自己负责的人。不抱怨,就是不把该自己对自己负起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当我们觉察,我们都会发现自己身上成长的不够好的部分,不管是童年被不恰当的养育方式造成的不恰当的私人逻辑,还是后天不恰当的方式对待别人形成的不好的习惯,我们选择“看到”真实的并不完美的自己,并且用接纳和包容自己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只要我们用不自卑,不自恋,不裹挟,不依赖,不支配,不抱怨的健康方式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人人都可以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读后感(八):知音难觅,自知更难。

  读《巨婴国》认识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其思考时深刻,讲理时深入浅出,文笔又足够有没,对其专业的敏感及其作品散发出的人性关怀都让我深深喜欢。看到《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毫不犹豫要收入囊中。这本书不论对为人父母者,还是亲密关系中的人,都可以令其对爱有更深的认知,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感情,避免如书名说到的越爱越孤独。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我认为前两个部分是发现,后两个部分可以说是案例和操作。第一部分“拆掉自恋的墙”、第二部分“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这两个部分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关于“自恋”、“控制感”、“投射性认同”,阐述了“为何越爱越孤独”。第三部分“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着重从亲子关系的角度结合前两部分的理论阐述了如何经营好亲子关系。第四部分“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通过几部影片的人物心理分析,对前部分的理论做了更深远的延伸,也让大家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看到为何越爱越孤独,获悉如何打破人际间那堵自恋的墙,结束权力与控制的隐密游戏,让自由与支持重新回到家人之间、爱人之间,使自恋变成真爱。

  -自恋的高墙-

  很多关系问题都因自恋有高墙,人们将自我和小我等同,用自恋的高墙封闭自己,在高墙内抱怨为何越爱越孤独。就像书中作者袒露与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关于“钝感力”意见不同时所述,自恋障碍者自大且迟钝,心中自恋的高墙过于坚硬,所以在他们给别人带来困扰的时候却无法刺透自恋的墙,无法感知。当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却无法感知对方的喜怒哀乐,只将自己束之高墙内,又怎能不孤独?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自己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的话语和思维之下的存在却丝毫未留意。如此坚硬的自恋之墙,隔断了亲密的交流又怎能使我们不孤独?

  让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的,就是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那堵自恋的墙。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人们倾向于手中的事项可以按部就班,制定的计划可以稳步推进,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对于父母而言,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听从自己的安排,过上父母眼中顺遂的生活。一旦子女与父母的意见相左就会被指责“叛逆”。很多时候这是一种来自父母的控制感,父母希望自己辛苦养育的子女能在自己的控制下生长,“这是我养育的子女,要长成我想要的模样。”

  对于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人而言,很多人自然会聊起恋爱前后的差别,“恋爱之前对方对我好像是百依百顺,然而恋爱之后就有了意见不一致,就有了矛盾和冲突,是不是不爱了我了?”这也是一种来自恋人的控制感。因为我爱你,我希望你能给予我想要的互动和回应,我希望你能实现我的所有愿望,如果你没有这样做就是不爱我、就会惹我生气。正是这种“你爱我就该按我的想法去做”的强加,让爱咫尺天涯。

  更多的情况下,契合是不可能的,不管一个人多么爱你,他仍然不能如你所愿,自动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的好。甚至,即便知道了你的渴望,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仍然不能甚至不愿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

  —打破自恋幻觉—

  如何打破自恋幻觉?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开始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就像文中所说的“检验我们是否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一个简单标准是:我们是否在抱怨。”当我们真正为自己负责,我们就会停止寻找可能的借口来抱怨。当我们真正为自己负责,就加强了与自己的链接感,有了这份链接就可以填满内心的巨大黑洞,不再孤独。加强与自己的链接感,在与他人交流时清空自己,不强加意志,将对方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去倾听他的话语和思维,才是对待对方最好的方式。

  如何打破自恋幻觉,避免越爱越孤独?克里希那穆提说,你不必从神秘的洞穴或寺庙中寻找答案,因为最值得去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你自己。

  我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在于他人的交往中,我倾向于通过别人的情绪状态决定自己的喜怒。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希望别人开心,仿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令别人满意的却从未考虑过自己的真正需求。但就是这样的讨好型人格,仍然是由控制感的。我的控制感来自于别人是否满意,我希望控制别人的满意程度。当我清空自己重新认识真正自己,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别人的满意出发时,我才能更好地去爱。就像风靡网络的“心灵鸡汤”,好好爱自己才能值得更好的爱。

  知音难觅,自知更难,想要得到真爱就从认识自己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