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10篇

2018-04-10 20: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10篇

  《文明之光(第四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一):“文明之光”,到底用来做什么?

  随着电视剧欢乐颂2》的热播,关于剧中人物剧情讨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其中,雾满拦江先生有一篇《<欢乐颂>背后隐藏的真相:心越穷,越没人帮你》,更是十分有趣

  在文中,雾满拦江如是写到:

  “认知层级,是有一个规律的。

  认知层级越低,越没人帮你。如樊兄樊嫂,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也没法帮。认知层级越高,帮助你的人越多。如安迪,有人在网上黑她,顿时所有人全部出动,曲筱绡甚至调用自己的私人资源,彻底解决问题。而曲筱绡要拿项目,安迪不惜在公司会议上,一心二用,带上蓝牙耳机,一句一句的指点曲筱绡。最终所有人来帮樊胜美,就是因为她的问题来自于外界,而非她本身。

  从无雪中送炭——你满心冰雪,别人送来再多的炭火,也化不开你心中的万里冰川。如果你将自己置于冰寒地带,就不要指望别人来救你。除非你自己走出冰寒,否则,只会把帮助你的人,也拖入绝境之中。”

  细细品来,确是有几分道理,而雾满拦江先生所谓“认知层级”,也恰好是我读《文明之光》系列一路下来感受最深的关键词

  何谓“认知层级”?不妨理解为看待问题的“相对方法论”,有“认知层级”者,则是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生活状态

  当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生活状态,并非教人以消极或所谓中庸之道,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且能以更中立的态度,多元的思考深度去看事情

  在《文明之光》系列的序言中,吴军博士谈到过一个问题,即:我们对大历史镜头帝王将相的过分高估和崇敬。

  在为《文明之光》选择题材时,有关王侯将相的赫赫武功,吴军博士基本上没有选,这并不代表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这方面书籍已经很多了,各种观点相互争鸣已经足以为读者提供思考这些问题的全面视角。另一方面,过去写历史,主角都是帝王将相,内容也多是讲述王侯将相攻城掠地的丰功伟业帝国的扩展和兴衰,很少讲述世界地区对文明的贡献时过境迁人们却会发现经过历史的涤荡,这些王侯将相其实剩不下什么影响,虽然他们的故事好听,很好看

  与之相反的,我们对于某一些确实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往往是忽略的,比如中国的垄耕种植法,比如绘画发展个性的解放等。为弥补这个遗憾,吴军博士选择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几十个片段来讲述他对文明的理解,虽然这些片段远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将它们有机地拼接起来,是能够看到文明发展的脉络的。这便有了我们对垄断和垄断形成的再认识(第二十八章),对好莱坞及其背后代表的娱乐业与人类需求之间关系的再认识(第三十一章),以及对像抗生素这样在今天毁誉参半发明对人类重要性的再认识。

  从《文明之光》第一册到第四册,一路看来你会发现,那些被我们轻视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不重要,我们津津乐道的,也不一定就高级得不知道哪里去了,很多人学不会这看待问题的“相对方法论”,自然“认知层级”的获得,也就无从谈起了。

  人活一辈子,当然是不能格局眼界太小的,不然活成了《欢乐颂》里的“樊兄樊嫂”,也是无趣。至于我们能不能成“安迪”、“曲筱绡”或者“樊胜美”,则更多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对自我、对人性、对与生俱来使命认知了。

  《文明之光》写的是历史,在选择专题时,吴军博士的选择却都是对当下大部分读者有现实意义的。从《文明之光》系列已经出的这几本来看,吴军博士从不会沉溺于历史故事中,而是更希望通过了解历史,帮助我们看清未来。换言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当代史也将都会是未来史。“文明之光”,到底用来做什么?博古通今,看清未来。博古通今,看清未来,所需者谁?高阶“认知层级”是也。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二):对于日本和明治维新的认识误区

  ①近代前的中国与日本社会结构完全不同。日本诸侯林立,幕府统治力量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无法相比。

  ②中国的科举制度构建出巨大的文官体系,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日本则等级森严,幕府和各级大名分封治国,下级武士没有上升通道生活日渐困顿,形成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③日本很早就有西学传统,加上“黑船事件”的刺激,没有科举制度束缚的武士们,大批投身于西学的研究。无论是思想家福泽谕吉、吉田松阴,还是政治家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皆为下级武士出身。他们的活跃表现,为推动维新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④“倒幕运动”不存在改革派打倒保守派,而是幕府和地方军阀争夺统治权和改革领导权的内战。幕府将军辛亥革命时的摄政王一样未做激烈抵抗,日本付出了很小的代价结束了旧统治制度,开启新国家建设

  ⑤武士阶层结局悲壮而遗憾,作为推翻幕府的主力军,却被国家抛弃。西南战争后,大批拥有思想的武士加入了近代化军队,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化的基础根源

  ⑥日本真正实现民主政治,是麦克阿瑟为日本颁布的《和平宪法》,虚位元首、人人平等、不承认交战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明治维新的缺憾,才有了今天的日本社会。

  三次自由行前往日本,感叹本能在近代的历史大潮中,把握历史节奏实现西式的“富国强兵”。又能保留自己最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真是很了不起,是值得中国人放下偏见情感去了解和学习的近代改良样板!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三):你所不知道的明治维新

  虽然明治维新大家不陌生,但是大家其实搞不懂为什么日本成功,中国类似的变法失败了。吴老师通过自己到日本的多次考察,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给出了非常有见地的解释

  首先,日本其实不是很像中国。这一点中国人大多有误解,认为都是东亚文化,所以相像。吴老师讲,日本更像欧洲。其次,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经济文化并不落后同时日本各界都要求维新,不仅仅是义士们,也包括幕府人士,只不过是幕府没有在强藩倒幕成功之前完成维新而已,让倒幕义士们完成了这件事。最关键的是,吴老师讲:

  日本强国的方式是,既然你的政治制度能够产生更先进生产力,我就接受这种制度。从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贡献,也可以看到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奋进的精神相比之下,中国过去历代学习西方,逃不脱中体西用的框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让当前的政体更稳固,而不是改变它。这才是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历次改良失败的根本原因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四):文明之光让人感动

  拜读吴老师大部分的书,除了《浪潮之巅》,《文明之光》系列个人感觉是最好的。回头看前读2册的时间,已经是3年以前了。吴老师非常善于通过自己的理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事物,读起来易懂又不失趣味性。前几本还可以用一个现代人去了解历史的角度去俯瞰人类进步,第四册可以说一次次被那些为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做贡献的人所感动到。

  小时候学历史一直觉启蒙运动没什么意义,就是几个人写了两本书,几句话就概括完了,现在都没有人去看。现在看来它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巨大,而那些伟人真的是没有自私基因完全是为了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的。这也和大环境有关系,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能留下什么样的文明遗产呢。

  同样的美国的反垄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去推翻一个大到可以影响国家的企业,之中牵涉到多少人的利益更何况有些企业都没有在当时作恶,可见反垄断之路之难,也只有在美国这样崇尚公平自由的环境下才能最终实现反垄断。虽然可能打断原有欣欣向荣行业的发展,或者破坏有些人的舒适区,但只有打破旧秩序,才能有新生力量的发展,在舒适区的人才被动去创新,最终的发展是走向繁荣的。

  有趣的是,我同时再看几本书,比如读《全球通史》巨经典的一套书吧,写的巨精简,别人写一章节甚至一本书的内容被它几句话就概括总结完了。读到宗教改革这块,正好在读本书的印刷术这章,本书的细节阐述结合前书精辟结论,历史人物观点立刻丰满了很多。读历史社科类的书总有这种巧合,结合多人对同一事件的多角度的见解,可以越来越体会其中的意义。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五):科学素养启蒙

  利用上周零散的晚上时间,终于读完知识量巨大的374页的这本书,至此,吴军写的这套气势磅礴、包括四册的《文明之光》全部学习完,感觉大脑被重新装了些新的程序一样对科学充满敬畏之情。特别是最后这本,作者详细地讲述了近代许多划时代著名试验,包括青霉素的发现到研制成药品,包括孟德尔的遗传杂交试验,包括DNA的发现到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而对这些看起高大上的试验,作者却尽量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以至于稍有文化基础的人都能在仔细阅读明白这些试验是如何做的。 所以,这套书作者定调为历史书,其实不亚于是百科全书,而且是偏重于科学的百科全书,从宗教、艺术数学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等,无一不涉及,其内容基本可涵盖中小学教科书的所有内容,而比教科书更好的是读起更有趣,更能引导更多的学生以后从事各种学科的研究欲望,因此,这本书,我觉得其非常好的一个作用是,用作者在书中常用的一个词来说,是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本好书。而且,由于作者充满大爱和宽容气质,全书都是温情脉脉平和客观描述各种人物和事件,对我们通常看问题不免狭隘者或对于某些苛刻者来说更是陶冶情操的一本好书。但可惜,我们的中小学生都忙于做作业和复习刷题,根本就没有人能有奢侈的时间来看这些书,反而是我这种似乎不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有时间看。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们能看到这套书,通过他们或学校推荐给学生才是有影响力的。比如至少每年小边学校在寒暑假时都会推荐一些书目给学生,至少其中的一两本会被他们当作必须完成的作业而挤出补课的时间来读一下。 《文明之光》(第四册)(吴军著)读书笔记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六):吴博士写书的速度比我看书的速度还快

  自从看完吴博士的《数学之美》和《浪潮之巅》后一直关注这个人的新书,完全让人吃惊的是,吴博士写书的速度都超过我看书的速度啦。不过我在该册的最后一页找到答案了,在次引用一下:

  “做完功课后便开始写作。我写作一般都会利用零碎时间,包括在飞机上、等小孩和朋友约了吃饭之前,等等。有时候只有三五分钟,也就写上几十个字,但是积少成多,平均半年就能写出一本20万字的书。有些人见我写书比较快,便质疑我是不是没在公司里好好工作实际上那些人要是将平时无所事事地玩手机、K歌、逛街,或者在公司里做无用功的时间攒起来,恐怕比我写书的时间要多出很多。”

  看完这段话我还是很震撼的,为了验证这句话的合理性,特意做了个算术:假设半年时间完成20万字,也就是每天完成1200字不到,在假设平均写书的速度是没分钟10个字,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只要2小时的零碎时间。

  这样一算我就惊呆了。我相信每个人2小时的零碎时间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就我个人而言,看下手机里面的电量统计微信和知乎的时间都是这个数字的倍数了,哎,难怪自己这么穷。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七):到底是从0到1更有价值,还从1到N更有价值

  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马玉伶。在出版社拿到《文明之光第四册》样书后第一时间寄给我。

  吃完晚饭后就就迫不及待地看,手不释卷,当晚就看完了,内容跟前三本一样的精彩,整个思维逻辑我觉得比前三册更具有启发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第四册主要提到了影响近代文明发展的科技、艺术和政治领域的重要进步的一些文明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从1到N的发明创新过程,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在关注的创新教育的相关领域。

  到底是从0到1更有价值,还从1到N更有价值?

  从直觉来讲一定是从0到1更不容易,可是吴军博士却有相反的观点。

  吴军博士善于从一些我们以为了解的事情中,挖掘出许多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的历史和道理。包括印刷术、青霉素等。讲到了从技术创新到价值创新,说明了从1到N是更有价值的,也通过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反垄断谈到创新文明所需公平制度的建设基础和必要性。

  以下通过三个主要的故事摘录来表述一下:

  1 活字印刷术的工程化过程

  首先吴军博士讲到印刷术的发明及影响。印刷术是文字流通的根本基础,各国作为文字载体的印刷术历史都非常悠久,实际上,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抄书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很经常的事情。

  我们提到印刷术,总是认为这是中国人发明的。没错,当今世界通行的活字印刷术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实际上,活字印刷术对中华文明的直接贡献并不大,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好好使用它。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印刷术实际上是一个广义上的印刷术,最早在唐代或是隋代的时候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在宋代,虽然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但并没有普及开来,因为无论是胶泥还是木刻的活字,都很容易损坏,如果全部用活字排版,用不了几张纸就要坏掉一些手绘的活字,另外那些材料制成的活字也很难做到大小一致,排版也不如雕版美观。直到清朝,中国依然主要采取雕版印刷技术。

  雕版印刷技术很快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并在日本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浮世绘,浮世绘实际上是基于雕版印刷的彩色套印,雕版是在原画木板上雕刻出图形,再在木板上着色,将图案转印到纸上,要上多少种色就需要刻多少板,后来浮世绘也被印在茶叶和瓷器的包装纸上,并在十九世纪传到了欧洲,其风格对当时的印象派画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梵高,就临摹过寻很多幅浮世绘,他的成名作星空,被认为是参考了葛氏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从结果来看,活字印刷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它却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而完成这件事的人就是约翰内斯.古腾堡。

  古登堡发明了或者说重新发明的不仅仅是一种采用活字印刷的方法,而是一整套印刷设备,以及可以快速批量印刷图书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还带出一大批徒弟,将印刷术推广到了全欧洲,让图书的数量迅速增加,开启了欧洲重新走向文明的道路,最终摧毁了一个在文化上封闭,技术上停滞不前的旧世界。

  古登堡的第一个方面是所谓的古登堡字母库,受父亲的职业影响,古登堡少时便对货币铸造技术十分熟悉,后来进一步研究出来用于铸造拉丁文字母活字的合金-铅锡合金和相应的铸造法。古登堡先是在非常坚硬的合金上刻印出外凸的字母,再把这种坚硬的金属字母压到软一点的金属上,这样就形成了金属模具,然后再将铅锡合金浇铸到模具中,就得到了铅字。拉丁文就几个字母,加上少许的数字和符号,并不需要做很多模具,一个模具就可以制造出大量的铅字,这样就可以印刷任何一部拉丁文书籍了,并保证书中同一个字母一定是一样的。此外古登堡发明的一套被称为古登堡自己的点文字库,非常古朴美观,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欧洲人广泛使用,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成就。

  古登堡还发明了一种手摇印刷机,将印刷机能重复地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运动。具体印刷是这样的,工人将排好的模板固定在光滑的大理石面上,字面朝上抹上油墨,然后通过螺杆调节好相应的位置,印上每一张纸的时候要将纸张平放在模板上面,然后拉动摇杆。将顶部的对称机件缓缓压下,这样在纸上就印出了文章。这种机器人也见于古罗马人发明的压榨橄榄油和葡萄汁的机器,而古登堡恰恰是受了他们的启发。

  因为早期的顶部上的机件是木质的,压力不是很大,因此有时需要要两次才能印出颜色足够深的纸页,为了便于铅字印刷,古登堡还发明了专门的油墨。

  古登堡还是一个好的作坊主。他制定出来了一整套的印刷工艺流程,第一道工序是排字,当时的工人需要先把要印刷的书籍手稿的装订线拆开,放到排字盘中,要排字工对照着排模板,这部分工作对工人的文化水平的要求不高。第二道工序是校对,这是纯粹的技术活,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步,第三道工序是装版,把版夹到印刷机上,完成这些工序之后就可以刷了。

  古登堡在欧洲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让整个欧洲,跳过了雕版印刷阶段,直接进入到活字印刷,这使得欧洲人印刷机从一开始就在效率上大大超过了中国的雕版印刷设备。

  古登堡的印刷术速度比雕刻模板快很多,只需要两个人配合,就可以工作,这样流水线式的工作要比中国的雕版印刷高效很多。一小时能够印刷240章。印刷术对欧洲的宗教、思想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除了文艺复兴,印刷术直接导致,欧洲的宗教改革,同时也间接的帮助欧洲许多民族拥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对普及教育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传教经商,待了一年,传教失败,经商被骗,还大病一场,不得不回到澳门养病,不过在中国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学会了一些粤语和普通话,并决定编写一本汉英词典。接下来的十多年间,马礼逊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圣经和编写一套大型辞典“中国语文词典”。其中英文字体太小,无法使用雕版印刷,故采用铅活字排版印刷,他们在澳门和广州雇用了大量中国人刻制铅字,排字、审稿、校对和印刷,为了印刷这套字典,仅刻制的中文铅活字就多达10万枚左右。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开办报纸,开设了印刷厂,顺带也发展了中国的铅字印刷技术,催生出近代的出版业。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从此走入大规模使用阶段。

  【我的评论】中国的汉字有特殊性,加上材料方面和工艺进一步研发的缺失,导致了活字印刷术其实在效率和印刷效果上都并不佳,最终反而是引入了西方活字印刷,这是违背了我们的常识。技术研发成果转为真正的价值,需要大量的工程方面的推进。

  2 日本明治维新必然成功的文化和社会基础

  在中国近代,许多人一直在思索,中日两个有很强的相似性和可比性的国家进行维新,为什么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虽然明治维新大家不陌生,但是大家其实搞不懂为什么日本成功,中国类似的变法失败了。吴老师通过自己到日本的多次考察,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给出了非常有见地的解释。

  吴军博士分析了江户时代日本社会的特点:实行地方自治,社会基础不稳固,工商业发达,国民全面收教育程度高,日本变革的社会条件要比同时期的中国好很多。另外,整个日本上下对天皇,怀着一种像对神一样的敬畏,但对幕府的统治,国民并不需要什么中心,因此幕府为中国的朝廷相对弱势。

  在传统的叙事模式中,无论是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和中国的戊戌变法,或者辛亥革命,都会有一个改革派或者革命派,以及一个代表的反对派,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日本根本就没有反对派,因为社会共识高度一致,所以明治维新的成功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从历史上的一些冲突来看,冲突的双方都不应该算是顽固派,实际上TA是中央政权内部之争以及中央政权益地方豪强势力的一些对决,本质上来讲真的是谁来领导日本,而不是怎样领导日本,争斗的双方都想要让日本在奋发图强这一点上,两者并没有什么分歧。

  在维新的过程中,幕府曾改革,尝试了和天皇利用联合,但是由于各种矛盾的存在都没有成功,而地方上原先极力抵制外国力量的强横实力,为了抢在幕府之前全面实现维新,打着用天皇的旗号,在底层武士的支持下,把朝廷中软弱的开明派给打倒了,接着在军事上战胜了幕府的地方势力,是想成为那个幕府来控制天皇,或者只是另外一个独立王国的统治者。

  但是那时候已经变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发动了叛乱的很快就被这几天花了一方,镇压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因为我们的军阀一一退出历史舞台,作为精神象征,几乎没有实权的天皇,都已成为日本强势的立宪君主。

  而那些尊皇攘夷的地方实力派最后变成是全面西化的维新派,少数试图维持旧时武士制度的则被时代淘汰了。从目的和过程上看,明治维新并不是一场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之间,而在日本遇到外部进危机之后,日本上层各方面势力和下层武士,共同参与的一次民族自救运动,明治维新的目的其实有两个,首先是要富国强兵,第二个目的是解决底层武士的命运。

  总结一下,日本其实不是很像中国。这一点中国人大多有误解,认为都是东亚文化,所以相像。吴老师讲,日本更像欧洲。其次,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经济文化并不落后。同时日本各界都要求维新,不仅仅是义士们,也包括幕府人士,只不过是幕府没有在强藩倒幕成功之前完成维新而已,让倒幕义士们完成了这件事。

  最关键的是,日本强国的方式是,既然你的政治制度能够产生更先进的生产力,我就接受这种制度。从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科技对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贡献,也可以看到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奋进的精神。相比之下,中国过去历代学习西方,逃不脱中体西用的框框,学习西方技术是为了让当前的政体更稳固,而不是改变它。这才是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历次改良失败的根本原因。

  3 从青霉素的发明看从1到N的创新价值

  在中国有一种看法比较普遍,就中国缺乏从0到1的创新,或者说缺乏原创,

  在中国很多的业界领袖和各行各业精英也表现出一种其实并不必要的忧虑,即中国所谓的创新在商业模式上的改进居多,技术的原创非常少,另一方面,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中国并不缺乏创新性,以为只要中国的创新公司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下一个微软苹果和google都将诞生在中国。

  可是完成一项重要的发明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从0到1很重要,但是从1到N更重要。

  这一点是中国参与过发明全过程的参与者的共识。在这方面,不是靠有灵感,有基础就办得到的,而只要参与过一次这样的全过程,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艰辛漫长。美国的IEEE和ACM会士,计算机科学家古德里奇教授基于对近几百年来世界科技史上许多重大发明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从1到N,远比从0到1重要的多,因为世界上,从0到1的方面非常非常多,但是能走到N的却少之又少。

  从青霉素的发明为例,吴军博士讲述了其从被发现到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医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者弗莱明是功不可没的开拓者,但之后科学家弗洛里、钱恩对于青霉毒的普及和应用更是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抗生素大家都不陌生,世界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药像抗生素那么神奇,它在一瞬间治愈了许多困扰人类几万年的顽疾,各种外伤感染,肺结核,性病霍乱等,从而将人类的平均寿命从45岁提高到了60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类对疾病的恐惧。

  在抗生素被发明和使用之前,人们对疾病的恐惧是现在我们无法想象的,因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一旦得了病,能否治好就只能听天由命。

  英国医生亚历山大.弗莱明作为军医来到法国前线,目睹了医生们处理细菌感染无计可施的困境,战后回到英国就开始研究细菌的特性。

  1927年,弗莱明在英国的圣玛丽医院开始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或许是培养皿不干净,或许是掉进了脏东西,等到9月份休假回来之后,他发现培养皿里面长了霉菌,好在弗莱明非常细心,他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是不被溶解的,使用显微镜观察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都死掉了。于是弗莱明想,会不会是霉菌的这种分泌物杀死了葡萄球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弗莱明花了几周时间,培养出更多这样的霉菌。9月28日早上,他来到实验室,发现细菌同样的被霉菌杀死了,随后经过鉴定,这种霉菌为点青霉菌。

  1929年,弗莱明在发表论文时将这种分泌的物质称为青霉素,中国过去对这种药物按照英语翻译成盘尼西林。后来,1928年9月28日被正式确定为人类发现青霉素的纪念日,在中学的教科书里,青霉素的发明过程就到此为止了,因此大家长期得到一个印象,因为青霉素就是这样,被发现了,故事结束。

  当然,励志的读物,也会利用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启发教育读者。灵感、运气和有准备的头脑的重要性。

  的确弗莱明完成了一个从0到1的过程,但是如果对我们对青霉素发现的全过程的理解仅仅如此,多少有点可悲。实际上,到1928年9月28日,人类仅仅迈出了发现青霉素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那么青霉素真实的发现全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弗莱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依然在研究青霉素,但一直没法分离提取出可供药用的青霉素。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最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之后,弗莱明完全停止了关于青霉素的研究,而且后来再也没有回到青霉素的研究领域。

  所幸的是1938年,英国学者弗洛里和他的同事钱恩注意到了弗莱明那篇论文,并且开始接手研究如何提炼青霉素,于是弗莱明将自己培养的霉菌母株交给了弗洛里研究室的科学家们。在弗罗里的实验室里,钱恩和另一名科学家终于从青霉菌种分离和浓缩出了有效成分青霉素,这个结果于1940年发表。

  1939年,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一触即发,一方面科研条件相对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大家极高的工作热情,很多原本呆在家里的妇女出来工作了,这时候弗洛里的组织能力就显示出来了,他以每周2英镑的超低薪水雇用了很多当地的女孩。这些女孩每天就只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培养青霉菌。没有足够多的培养皿怎么办?这些女孩就在牛津大学里把能找到的各种瓶瓶罐罐都用上了,包括牛奶瓶、罐头筒、各种锅具甚至浴缸,这些青霉素女孩儿把牛津大学变成了霉菌工厂。

  在这样一个人数众多的团队支持下,弗洛里实验室里的另一位科学家希特利,最终研制出一种青霉素的水溶液,并且调整了药液的酸碱度,这才使得青霉素从霉菌的一部分变成了能够用于人和动物的药品。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弗洛里的团队做了大量细致而又看似枯燥的工作,让霉菌中分离出来的青霉素药效能保持稳定。

  弗洛里是个天生的组织者,他在困难重重的战争期间让整个团队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上面这么多工作,他们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

  可以说,没有弗洛里来参与青霉素的研发,青霉素不知要推迟多少年才能使用。

  按照药品研制的一般步骤,接下来要开始做动物实验,1940年夏天,弗洛里和钱恩用了50只被细菌感染的小白鼠做实验,其中25只注射了青霉素,25只没有注射,结果注射的小白鼠都活了下来,没有注册的则死亡了,试验非常成功。

  但是,用于人的临床实验还迟迟无法开展,因为这时分离和提取的青霉素剂量太小,不够进行人体试验,这时,弗洛里的社会活动能力再次体现出来了,他找来了英国著名的制药公司葛兰素和金宝.碧霄一起研究,但是,二战期间,英国的工业遭到了重创,这两家公司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量产的问题,另一方面,战争使得英国的抗生素的需求非常迫切,于是英国人开始寻求美国的帮助,弗罗里决定将研究团队一分为二,他和希特利去美国寻求盟友的帮助,钱恩和亚伯拉罕还留在英国继续搞研究。长期资助世界医疗发展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促成英美两国在青霉素研究上的合作起到很大的作用,不仅在二战之前就给弗洛里的科研提供了一些资金,而且出资促成了弗罗里和希特利的美国之行。就这样,1941年夏天,弗罗里和希特利来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北方研究所,英美两国的科学家们携手一起攻克难关。

  几个星期后,北方研究所的研究员默耶尔发现可以在培养菌株时候把蔗糖液替换成乳糖液,就能增加青霉素的产量。不久后发现加入玉米浆可以令产量再增加十倍,之后又通过先在培养基中添加青霉菌的前体,就是苯乙酸,进一步提高了青霉素的产量,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和突破,青霉素的产量可以从每升培养液提取两个单位上升到四十个单位。

  弗罗里联合了默克等四家药品公司在华盛顿开了一次会议,同意在青霉素药品化的工作中一起合作。在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各家都表示,积极全力以赴地做这件事,但希望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不过同意一个人领导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将多家公司里的研究成果在同行中共享。

  但是,实际生产出来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当时有一名31岁的女患者安妮.米勒得了败血症,生命垂危,美国政府同意批5克青霉素进行人体实验,一次临床试验就用掉了全美国当时所有青霉素的一半。在注射了青霉素之后,病情第二天就开始好转,最终捡了条命,又健康的生活了将近六十年。

  如何进一步地提高产量,再次成为摆在英美科学家面前的难题。经过多次实验都没有成功,最后,英美科学家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当时用于提炼青霉素的霉菌菌种只能生长在培养皿表面和浅层,因此产量取决于培养皿的表面积,不可能有数量级的提升,要想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产量,必须设法找到能够在培养基的生长的新菌种才行。

  在那里找到可用的新霉菌呢?到了1942年夏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一位叫马利亨特的新人员,在水果摊上找到了一个长了毛的哈密瓜,上面的黄绿色霉菌已经转到深处,并带回了实验室。经过检验,立马发现这是能够培养青霉素的的黄绿霉菌,这种来自哈密瓜上的菌种,能够在培养基比较深的地方生长,用来制造青霉素可以将产量提高二百杯。

  这次偶然现象非常神奇,后来发现这个菌种还有潜力可挖,只要对它稍作处理,用X光照射,就能将产量再提高五倍的提炼单位,也就是原来的1000多倍可以提升。每升可以提取2500单位,最终,默克生产出来了能够供十人临床使用的药品。

  但是,实验室的成功还不够,在大规模生产青霉菌的时候,发现这些上千吨的霉菌培养液一旦长出霉菌就会发酵产生泡沫,进而阻碍空气和培养液的接触,没有了空气,霉菌就无法生长。

  后来礼来公司的工程师发明了除泡剂才解决这个问题,制药公司就从过去一个个几公升的罐子培养青霉菌发展为使用4万公升的巨型罐子,培养青霉菌的浓度也增长了80到90倍。

  在英国,钱恩和亚伯拉罕继续从事对青霉素性质的基础研究,1943年,终于搞清楚了青霉素杀菌的机理和有效成分,青霉素之所以能够杀死病菌是因为其阻碍病毒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但人和动物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不会受到这种药物的损害。

  搞清楚青霉素的杀菌机理,人们才敢放心大胆地使用青霉素,这样,到了1943年,青霉素药品研发才能算正式完成。

  从1943年开始,尽管青霉素还无法量产,但已经直接用到了战场上。随着一个个瓶颈被突破,美国的青霉素产量呈指数增长,1944,美国生产的1.66万亿单位的青霉素比前一年增长了八十倍,1945年,美国青霉素增长到6.8万亿单位,是前年的四倍,而到了1949年为我青霉素,产量达到了11332万亿单位,相当于1133亿只10万单位的经济,价格也从每一次征集二十美元降到不到十美分,将青霉素便开始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在伦敦的弗莱明先是博物馆有着这样一块铭牌,听说了青霉素的发明过程,他首先赞扬了弗莱明的偶然发现,接下来介绍了弗罗里,钱恩,希特利和亚布拉罕的贡献,最后提到了美国北方研究所和很多制药公司对青霉素药品化的贡献,这个铭牌概括了青霉素从零到n的全过程。

  吴军博士通过对文明史上改变世界的多个创新之举的反思,他提出,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从0到1”,而是需要走过很漫长的道路,经历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才能发挥作用的“从1到N”。

  吴军博士认为,所谓重要的 “从0到1”其实一开始没有太大影响,而那些真正把所有发明应用到实践中,且走过非常漫长艰辛道路的人才是真正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力的人,这对中国“双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书中还写到了美国的反垄断等进步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和解释,对认识和解决中国当下的很多矛盾有借鉴价值,强烈表达了讲述历史和文明的现实意义,透过这种温和但是清晰而坚定的表述,看到的是作者的责任感,不只是知识分子的理性和社会精英的担当,更是一种充满了智慧的务实与真诚。

  本章附录中对青霉素纪念牌铭文的完整摘录,很让人动容,这不只是一条支撑行文的论据,更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所有这个历史进程中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人物的尊重。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八):从印刷机说起

  知识使人自由。这是第四册的开章标题,也可以说是本册书的核心展开点。

  但怎样自由法?我认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1. 知识的产生

  2. 知识的积累

  3. 知识的传播

  知识的产生自不必说,这里着重谈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首先,知识的有效积累保证了后人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而不是从头开始,极大提升了效率,这个好处显而易见。

  其次,要保证知识能够积累,自然得有媒介能够存储,不随时间流逝,前人逝去而受影响。那么这里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足够好的媒介能够不受时间等因素影响,以及足够低的制造成本保证大众都能用上。

  最后自然是知识的传播,好的知识也要能够方便传播,普及大众。除了好的媒介方便传播之外,必须有好的工具能够快速的复制知识。

  这工具自然就是印刷机了。

  印刷机从无到有,这是从0到1,避免手抄可能的错误以及高昂费时的成本,使得知识的快速复制成为可能。

  印刷技术,生产工艺以及媒介(纸张)从昂贵到大众,这是从1到N,使得知识的快速复制和传播成为现实。

  从0到1和从1到N,这两者都同等重要,书中青霉素一章亦有佐证。

  欧洲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在此基础上发生。

  有时候想,中国为何封建时代那么长而迟迟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中国虽有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及之后的雕版印刷,但却没有再进一步,像古滕堡一样在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继续发明一整套印刷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使得活字印刷术能够真正普及,极大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这使得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往往目不识丁,文化极低,自然民智无法提升,无法形成支持改革的底层力量。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不同,有识之士将当时先进的知识技术带回国内,广泛传播,江户时代普及全民教育,使得大众能够学习提升,从而形成了支持改革的最大一股力量,同时工商发达,明治维新的内部条件渐渐成熟,奠定了日本转型成功的基础。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九):文明之光读后感

  文明之光四册全部看完了,写一些自己印象更深的内容。

  从总体上说这四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吴军博士自己到过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以及看过许许多多的书籍,一边通过讲故事,讲文明,一边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我自己来说,更喜欢看这种讲故事并发表想法的书,这样的书是非常值得读的。等于浓缩的精华。没有时间看更多的书,尤其是一些英文书,即使有时间也看不懂,看起来也会很费劲。看了这四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自己太无知了。

  文明之光中的内容包含历史 、地理、 数学 、物理 、化学、生物学等等学科的知识,甚至我觉得还包含了管理学,书中很多的人和故事也反映出一些人的管理能力。

  通过看这四本书也让我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我对地理历史不太感兴趣,看了本书反而对历史地理有点兴趣了。还有书中所说那些博物馆,以及博物馆所展览的东西,如果有机会去了那些博物馆,看那些东西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收获。

  关于文明的一个非常主要的观点就是战争使文明倒退,反而没有战争人类越来越走向文明。就想到中国五千年,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靠打出来的,其实是不利于文明的。反观只有三四百年的美国战争相对很少。

  吴军博士说有些人是为了人类做贡献,为文明做贡献,有的人为了金钱利益,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这些都无可厚非,他们给人类文明带来的远远比自己得到的多的多。

  都说大唐盛世,其实宋朝才更有利于中华文明,宋朝打仗少,即使宋朝国土面积相比其它朝代少,看了本书的内容后也很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

  说美国的那一章,标题就是谈寸出来的国家,再次说明坐下来谈判,互相合作互相妥协,远比战争有利于文明。虽然最后合作和妥协的结果也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不用打仗,更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进步。

  谈出来的国家这一章所讲述的人,等于看他们自传的精华版。尤其是杰佛逊的民主思想另人印象深刻,实在是太聪明了。还有华盛顿把总统当做为民众服务的义务,就好比是服务员。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如今的一个个社群,社群的组织者更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员,服务那些群里的人,这样社群才能长久并发展的更好。看了本章才知道NBA球队76人,76指的是当时的76名会议代表。当年艾佛森在76人队的时候,我还是76人队的球迷呢,当时真是不知道76指什么,也没有百度过,看了后觉得很是惭愧。

  看了本章所讲述的人和故事,反而觉得自己生错了国籍(哈哈),干PCB十年了,遇到的不客观的事很多,不就事论事的事情也很多,你给别人提个意见,或者指出别人的错误,别人却记恨在心,时时刻刻想着反驳,甚至是报复。工作的时候经常是在工位上指出同事的错误问题,但是楼道或者洗手间碰到都会笑脸相迎打招呼,可是能理解的人又有多少呢?中国人的客观和对事不对人的观念如果得到普及估计还得很多年。

  说中国的垄耕种植法,在当时世界上是多么先进,虽然小时候我也见过我舅种的菜地,但是还是首次知道垄耕种植法有那么多的好处,而且在世界上是那么的先进,可见当时中国的农业领先于世界。

  同样也说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公平的选拔制度,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选拔方式,好比如今的公务员考试。

  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更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家族的兴旺长达200年左右,关于这个家族的一些个人的故事,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好的统帅好的管理者,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为意大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荷兰人敢于冒险,荷兰的契约精神,这样就奇怪了,为什么荷兰足球队老出现球员之间,球员和教练之间的矛盾呢。

  荷兰人的信托责任,有一个故事,当荷兰和西班牙正在打仗,阿姆斯特丹银行居然没有冻结西班牙的白银,甚至当西班牙向他贷款买军需物资时,他还给西班牙贷款了。

  还有对为什么南美就巴西说葡萄牙语,其它国家都说西班牙拉丁语的解释,看了感觉自己真是无知,看的书还是太少太少了。

  作者的一个观点古今中外历史上,向来是昏君和暴君的数量比明君的数量要多,而将一个国家命运寄托在国君一个人身上的结果,就是繁荣和衰退不断的交替。

  关于金字塔印象最深的一句谚语: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

  说牛顿说到我们当下的文科教育,因为在灵活性很强的文科考试中总是要求学生遵从教科书里面的一家之言。

  说华尔街,关于金融方面,就是通过慢慢的博弈而规范起来的,相比中国现在在股票市场的不规范,当时的华尔街比我国的股市更不规范,作者也说相信再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也会发展的更加规范。凡事还是应该往好的一面看和想。

  关于创新主要说了青霉素的发明,记得在智能时代那本书里,说人的思维的时候也拿发明青霉素来举例子了。

  还有关于反垄断,虽然让一些非常伟大的公司发展落后甚至破产,但是却让更多的企业成长起来,有更多的技术创新,中和一下的话,还是反垄断法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类文明。

  说联合国是个平台,常看NBA,NBA联盟也就是一个平台

  说好莱坞和硅谷,发展阶段,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完全靠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反观中国的科技园完全是政府划分出来的。

  搞旅游的人应该按书里的内容,做几套旅行方案,也许受欢迎。

  《文明之光(第四册)》读后感(十):第一时间的札记

  新书到手的第一天,深夜一口气完成了《文明之光》四的初读,心情很澎湃,感想很多,只能大概的先随记几点:

  1 在看到吴军博士在后记中写“介绍美国的进步运动,它对认识和解决中国当下的很多矛盾有借鉴价值”,证实了在阅读前几章中自己感受到的那种作者强烈希望表达的历史和文明的现实意义,透过这种温和但是清晰而坚定的表述,看到的是作者的责任感,不只是知识分子的理性和社会精英的担当,更是一种充满了智慧的务实与真诚。记不清出处的一句话,大概是说,人和人之间很多时候观点的不同并不是因为立场的分歧,而仅仅是对事实的了解不同。我相信很多愤青也好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也好,在看了吴军博士在文明之光中讲述的诸多事实后,会从用对抗的激烈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转而思考吴军博士所说的文明的力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

  2 看到吴军博士为写好DNA一章,遍读《科学》和《自然》上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论文,修相关的课程,这种严谨的著书态度和付出的心血令人肃然起敬,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作品是读者的大幸。3 吴军博士在书中对《文明之光》《浪潮之巅》《硅谷之谜》的交叉引证让一路阅读吴军博士作品的读者感到亲切,严谨,丰富,让读者有重温这些作品重要章节的冲动。4 第29章对青霉素发现历程的介绍,如史诗般回肠荡气,不光严谨的全面的还原了历史的进程和细节,文中公允的评价和对历史的哲思,都发人深省,例如对弗洛里和瓦克斯曼的评价,“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像圣者那样完全的无私……大部分人在帮助世界的同时谋求改善自己的生活命运,其实也无可厚非”,既超越了道德的说教,也超越了现实功利的绑架。这一章中顺带对抗日神剧中有关青霉素剧情BUG的批判(包括《红色》也未能幸免的BUG),也很值得思考。本章附录中对青霉素纪念牌铭文的完整摘录,很让人动容,这不只是一条支撑行文的论据,更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所有这个历史进程中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人物的尊重(对于没有被传统历史叙述的“小人物”“无名者”的尊重甚至是正名,是《文》系列从卷一开始就体现的特点)。

  5 第31章结尾对好莱坞和硅谷共同点的总结堪称神来之笔,即使在已经看过了《浪潮之巅》《硅谷之谜》后,仍忍不住为这样对比和概括的点睛之笔而喝彩。(诸如此类的神来之笔在本书和全系列中还有很多,容写笔记的时候再总结)

  6 很荣幸之前能有机会阅读《文明之光》四的部分书稿,非常荣幸的发现自己对书稿提出的微小的建议被吴军老师和各位编辑老师采纳,回想14年至今因为《文明之光》系列开始的奇妙的阅读旅程、和吴军博士和各位老师书友们结下的缘分,得到来自师长们的教诲和鼓励,与书友同侪们的交流和讨论,都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宝贵的收获。由衷的感谢吴军博士和文明之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