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10篇

2018-05-13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10篇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是一本由[美] 托马斯·福斯特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一):个人评分:80分。对于文学的解读应该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书评作者大都是用国外名著来阐述作者对于阅读的论点,对没有阅读过太多这类作品的人来说有点尴尬,无法正确体会作者想表达东西

  对于文学的解读应该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简单概括下就是一本文学书,内容往往都带有隐喻。

  写吸血鬼,其实并不仅仅在讲吸血鬼。

  写性不是为了写性

  不写性也可以让主人公有爱爱。

  本书结构: 从若干个角度切入谈论文学的内容

  这本书讲了什么: 文学作品有其一整套东西可概括。

  追寻小说的五个因素,追寻者,目的地,声称要去目的地的原因,路上遇到的挑战考验,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

  文学作品中的用餐有非凡的意义代表了一种紧密的分享

  吸血鬼和鬼魂的故事从来不只是讲鬼魂和吸血鬼。只要人类还有自私自利,剥削同类,吸血鬼就会一直与我们同在。

  介绍十四行诗

  文学之间都是互相借鉴。等于没说,这章有点水。

  莎士比亚的内容太过经典,导致许多作者竞相模仿或引用。有时候你觉得精彩的内容可能就是来自于他。

  也有为数众多的文学作品会引用或暗喻圣经的内容。

  借鉴童话同样可以引起读者地共鸣

  神话故事有以上文学呢类似作用

  作者描写天气也是有目的或者隐喻的,并非纯粹为了描写天气。

  暴力很有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一些想法

  任何人事物都可能事某种象征

  文学和政治密不可分

  作者可能会把主人公塑造得具有一些基督特性来让读者更能理解主人公的行为

  飞翔一般来说也是为了隐喻一些事。

  文学中也有不少性象征,一来是因为社会舆论,二来是可以产生多重效果

  描写性的时候往往是为了隐喻。

  文学作品中淋雨,全身湿透往往会带来某种洗礼

  地理环境也会关键一些作者想表达的信息

  季节的特性也能用来侧写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文学中互相暗喻,借鉴的情况是非频繁的,不必太过在意,即使你绞尽脑汁,也无法摆脱互文性。

  对人物外表细节的描写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

  阅读时尽可能代入主人公所处的时空思考,能够得到较大的收益

  对期待的偏离可以令读者精神振奋,诱惑读者,引起思考。

  读这本书的动机: 豆瓣高分,对于阅读感兴趣

  读这本书的目的: 先刚看看作者如何阐述这个话题

  作者: [美]托马斯·福斯特

  书中的感兴趣点: 阅读文学

  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3-4小时通读

  对我的影响

  评分: 80

  相关书籍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二):“语文”的“数学公式

  本着实用主义的精神,已经许久没有读文学书了,而这本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堪称实用主义的经典,也难怪能成为文学阅读的指南读物

  提到文学,我的第一印象晦涩与反讽,只有特定文化背景才能理解的大量隐喻和对于现世思想酣畅淋漓的反讽表达。文学作品千姿百态,语文阅读更是变化万千,作者居然能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提纲挈领的概况了所有文学作品的套路实在是让人深感痛快

  作者在建议通过大量阅读记忆增加文化背景储备之后,罗列了经常出现的种种“景语”所象征的“情语”,提炼了文学作品常用的结构模式,以这几种套路为工具,几乎能分析所有的文学作品,仿佛“世间只有一个故事”。也无怪乎说希腊神话,诸子百家,圣经论语、莎士比亚,现已难以出其右。当今我们的思维,很难站在人类思想的无人区。

  这种套路总结让我想起在B站上刷到的一个视频中国电影史之爱情公式篇》。用理性思维来考量文学,是个有意思的思考角度。将来一定要买一大套一大套的文学经典,供在家里熏陶门庭。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三):互文性。

  OMG。熬了春困迟到了的马哲课被摆了一道。以及一个学期下来大侠的书大概都要散尽,人手一本了吧。

  谈正事。这本书对我很重要,因为不是我买的哈哈。同时,这又是一本让我有点丧的书。托马斯·福斯特是弗莱以及神话原型批评的迷弟无疑,仿佛看到了里奇对米勒的深爱。译笔超流畅,就像professor就站在你面前插科打诨一般,大概国外的文学课都如此随意可爱

  为什么说丧呢?必须得承认,对于读小说这方面能力依旧啊哈,“啊哈因素”是福斯特提出的一个很有意思说法,但是其本意是从文本中得到了新收获惊喜,而我是一如既往不行。会觉得我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喜欢很可能只是被幽崛手法给震惊的猎奇。实际上,一行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会比福克纳,伍尔夫,曼斯菲尔德给我带来的快感多的多。

  会突然觉得,“互文性”大概是普通读者和文学教授之间质变的点。比如发现狮子王和哈姆雷特的联系。比如渔王,方舟,洪水等等语码与《伊利亚特》,《旧约》的关系。所以,很丧。没有这些基础,真的隔了巨大鸿沟。只能喜欢译文的话我干嘛不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唉。

  后现代以法国的面孔出现得太多,以至于忘记英美文学的厚积。福斯特也说,不太感冒法国这些年的理论。所以,这本书阅读障碍比较小,因为没有法国那些难读的别扭。真是要把眼光挪到英美了,又回到要好好学英语的终极命题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四):文学,不只是故事

  “神话是所有故事的总和,古代英雄们的人生境遇与我们大同小异” 我在初中的时候非常迷恋小说,那时候我陷入了所谓的“玛丽苏”情节中不可自拔,不止言情小说,我最爱的其实是穿越小说,借由那么一个时空错乱,迫使自己暂时逃离烦闷无聊生活。在初二初三那两年,我几乎读完了图书馆所有的言情穿越小说,后来这一度成为我骄傲的谈资。 高中时我依旧在读,不过已经放弃了言情这类小说,我开始青春文学,看郭敬明,读落落,读笛安,那时候最小说支撑了我整个高中时代,同时也开始有意识的阅读一些经典,比如太宰治,比如三岛由纪夫,比如沈从文,那时候我爱上了nirvana,爱上了X—Japan,爱上了Linkin Park。同时也爱上了五月天。我也追星,可我从心里讨厌社交,我只想把我喜欢的人沉默地放在心底,任由外界如何变化,任由喜欢他们的人来来往往,我只觉得,心底这份不值一提的爱,支撑了我脆弱叛逆时光。 那些人以及那悠长岁月里的那些事,都承载着我关于未来想象。你不能否认,高中是多么无趣的一段时间,但也因此,我更加的沉入于那些吸引我的东西中,和我晦涩的试卷一起,互相角逐,但也用相同的力道,推着我朝前走,如同一个炫目的万花筒,将我深深地吸引进去。 后来我读了中文系,开始接触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小说,但这时,我已经,没那么爱“文学”了。日复一日的分析,各种繁杂的理论都让小说在我眼中成为死气沉沉标本失去了原本生命力。“盲目崇拜理论带来的虚荣感,而不屑于读小说,我傲慢的认定了,小说只不过是最惹人生厌的生活,而理论,却可以将生活解读的片甲不留,在理论中,我可以清醒的解读生活本身,甚至我自己。 而这个偏见,我依然存留至今。 阅读文学作品之前,请谨记三个词“记忆、象征、模式”,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主动思考。托马斯·福斯特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中》就为读者列出了一张清单,关于象征的清单。我们都应该知道,仔细学习《圣经》是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必须做的功课,没有之一。20世纪中期之前的作家们都接受扎实宗教教育,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遭受的大多数磨难在圣经上写的细致入微。 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求我们放下我们普遍道德评判,保持谦虚态度努力进入到作者提供的世界中去,并且放慢速度,留意每个角色是怎么出场的,以及他们在重要时刻如何做出选择。经典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故事的曲折丰富,人物命运多舛,而在于它能够在简单、平常甚至接近隐形的事件中,捕捉读者的注意力,启动读者的深邃感受,所以,经典作品对读者是有要求的,它们不是来讨好读者的,而是用来被发现的。 我们可以注意这样一些看似寻常描述,要知道,小说里没有多余句子,每个句子都蕴含了巨大的意义,这就是考验你感受力 的时候。 旅程、吃饭、吸血鬼、似曾相识的故事、天气、暴力、政治、基督、翅膀、性、水、地理、季节、长相、失明、心脏病、反讽,这些所有,都是值得我们眼前一亮,虎躯一震的。小说是纵横交错的意义网络,具有无穷无尽的阐释空间,要想弄清楚象征的可能含义,我们得运用各种手段问题经验、原有知识,每位读者对每一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文学研究乐趣就在于,可以遇到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阐释,因为伟大的作品能承受大相径庭的解读方式。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必须记住: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故事来源于别的故事,诗歌来源于别的诗歌,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题材,诗歌可以向戏剧学习,歌曲可以向小说学习,这在文学理论中,被叫做互文性。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只能读一本书,我希望是《荷马史诗》,荷马为我们描述了人类的四中伟大斗争:与天斗,与神斗,与人斗,与己斗,说到底,所谓人生的意义,不就是通过与这四者斗争来证明我们自己吗? 文学作品中有生活,有哲学,有万物,有永恒。这一切,都吸引着我们,孜孜不倦地进入到它的世界,它可以解答我们源源不断疑惑,我们无处诉说苦闷,我们与生俱来罪恶,并带领我们,回望深渊里的那只眼睛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五):蓝色窗帘反映了作者忧郁心情?当然!

  有一个很经典的关于阅读理解的段子——

  老师文章里提到了房间的窗帘是蓝色的,反映了作者忧郁的心情,和后面要描述的事件形成对照……

  作者:……窗帘TM就是蓝色的。

  这出于做题人的想象很好地表现了读者对于应试教育阅读理解题中对文本过度阐释现象的吐槽和无奈,但读了《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后,会由衷觉得,蓝色窗帘恐怕确实反映了作者忧郁的心情,毕竟房间里不可能只有窗帘,为什么偏偏就谈到窗帘呢?

  光看书名,可能会对托马斯·福斯特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托马斯·福斯特著,南海出版公司2016年版)望而却步,毕竟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以枯燥乏味和难读著称于世,因此这一族书的族徽“如何阅读”难免让人心里发怵(其他还有诸如《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及其他》《如何阅读一首词》等层出不穷)。所以翻译的“信、达、雅”多么难以做到,毕竟编辑也想自己手上的书有很好的销量,却没想到这样一个译名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不过话说回来,读者因为书名对这本书持观望态度,读后却发现该书不仅旁征博引,而且幽默风趣,期待和现实形成了对比和不同,这在书里,叫作“反讽”,而优秀的作品里,“反讽”无处不在

  说回书名,如果非说现在的译名与原题风马牛不相及,显然不够客观,但一心一意为了蹭别人的名头而忽视了自己的特点,实在让人扼腕叹息。这本书的英文原题是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私以为最重要的特点在like a professor,是看文学教授如何深入解读和传授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而不是通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正如作者在“跋”中提到的,“回顾这部文稿,我感觉它具有极高的个人特色。我的同事们会承认这种阅读方式与我们的做法至少绝大部分相同,但无疑也会对我列的条目各执一词”。因此,仅仅将书名翻译为“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极不明智地地抹去了这本书的特色,起到了反效果,既然非得是这么通俗易懂的译名,还不如叫“如何像文学教授一样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文学教授是怎样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来得吸引人的目光

  既然是教授阅读文学作品,那么自然作者托马斯·福斯特得是位文学教授。根据腰封介绍,本书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最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是“《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姊妹篇,美国常春藤大学指定读物”“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第一遍读完此书的当下,如果你问我,我因为这本书爱上了文学吗?我只能茫然、又有点抱歉地说,仿佛,还没有……

  这是一本让人越读越觉得自己无知的书:无论是文化背景之间的鸿沟,差异不仅仅是来自人种、历史还有与宗教、神话分不开的文化血脉,还是作者信手拈来的那些作品、案例、作家,90%以上都没有听过,更不要说读过。仿佛站在一幅杰出的画作之前,只能单纯感叹好看还是不好看,但对画家、色彩、层次、技法以及隐藏的关窍、表达的思想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从何入手。

  但,这是一种多么让人快乐,激起求知欲的无知!因为作者提供了方向,提供了讲解,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无论如何先囫囵吞枣地通读一遍,然后再根据书中提供的书目一一搜寻,一一对照,一点一点培养自己的阅读感觉,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毕竟,参考答案已经先看了,下面要做的是对照题目,一步一步看解题的步骤。你知道,其实写作业的时候抄答案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得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等等,真相这么令人沮丧吗?在摆脱了考试这么多年后,到头来阅读还是一项考试,得挖掘作者想表达的“真意”,摸清作者的套路,这样的阅读算计太多,不尊重感情,磨平了乐趣,阅读会变得枯燥,怪不得越来越多人不爱读书。嗯……我承认,阅读理解伤害了很多人的阅读热情,以前每次老师让总结段落大意,问一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都让人无比头痛,所以当看到书中第27章“测验”的时候,作者首先放出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发表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然后提出两个问题:

  1.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2.小说是如何表达主旨的

  我真是哈哈大笑,没错,多年以前的高考语文训练仿佛历历在目。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分析阅读文本主旨的时候,真正让人痛苦和厌恶的并不是深入理解篇章想表达的意思,毕竟作者们创作作品(包括故事架构,角色塑造,天气、政治乃至性)是为了表达些什么,与人交流,如果不是为了和读者交流,那只要在自己的心里嘟嘟囔囔或者写写日记什么的就行了,为什么要发表和出版呢?真正让人痛苦和厌恶的是应试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枷锁,它要求我们思考,但却不允许我们有自己合理的感悟,而是要求一切和参考答案一致,要求把我们的思想修剪成同样的形状,是这些断绝了阅读的乐趣。当然,胡思乱想是不鼓励的,立足于文章本身的基础上,多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对理解作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好比作者给三个学生的主旨分析都打了“优”,因为虽然层次不同、深度不一,即便读者感觉最好的答案也与后来作者自己的分析大相径庭。做到了这些,一篇小说里的“山洞”意象对不同的个体来说象征着什么,并不相同,因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者一直在强调There’s only one story in the world,不论是什么样的故事,都可以在过去的故事中找到对应,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容忍抄袭。既然我们难以说清楚是先有了瑰丽的神话,后有这些故事;还是先有了这些故事才逐渐在口耳相传中创作了神话,那就不要纠结于这个设置和情节以前是不是有类似的,而要努力用这些旧有元素努力创新,用已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但这种创新和服务绝不仅仅是将同样的故事和剧情换个名字和演员,或者查重率太高,全线飘红。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六):苹果不只是苹果,除非……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常常随手摘下看起来内有乾坤的关键词,“苹果”无疑是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我指的不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用法,像是圣经故事里伊甸园的苹果树、希腊神话中掀起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或者巴塞尔姆对《白雪公主》的戏仿。而是不那么明显的象征:罗恩·拉什的短篇小说《地图终结的地方》,老人死里逃生,因为他拒食偷来的苹果;厄普代克小说中的背景苹果园,抑或唱着《别坐在那棵苹果树下》的姑娘;还有格雷厄姆·格林的集子里,多个短篇都用了苹果作道具。明明换成任何其他物品都能说得通,为什么偏偏是苹果?普遍到某一天,主人公吃苹果看上去都像在饮鸩止渴。

  这个问题在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看来,再简单不过了。他的阅读指南《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就像一套万用公式,帮助我们内行地读书。虽然阅读的深度离不开知识积淀和人生阅历,但福斯特领进门,我们再不会错过作者抛出的暗示,譬如,我们心照不宣,此处只能是苹果,绝不是香蕉、橙子、梨。

  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即关于人性,所有创作这唯一故事的组成部分。尽管没有人能熟读世间所有作品,但其中自有规律可循。福斯特认为,记忆、象征和模式是区分文学教授和普通读者最重要的三点。通过一些小技巧可以大大提升阅读品质,至少成为非普通读者。没人能读遍世上所有的书,读几部深受作家喜爱的经典却不难,莎士比亚、《圣经》、《格林童话》都是佳选,象征和模式很可能取材于此。拿苹果的例子来说,小说中的苹果可能出自莎士比亚(或者其他被奉为宗师的全民皆知的巨擘),《威尼斯商人》有言:“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哩。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恶人,就像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像一只外观美好、心中腐烂的苹果。”或是出自《圣经》,我们耳熟能详的苹果的原罪。或是出自童话,比如《白雪公主》的苹果。联系上其中某一点,你就比字面意思多看透一层深义,风平浪静的表面可能暗藏激烈的影射。

  这个方法用以对付艰涩难懂的文学更是事半功倍。什么意识流、后现代、魔幻现实,别怕,可没有名字看上去那么曲高和寡,依照福斯特的良训,提炼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玩味再三,若能看出其中的似曾相识,那离作者的真正用意大概也不远了。

  动用记忆储备、随意发挥想象,会不会是过度解读呢?这其实是《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最出彩的地方,别小瞧了福斯特的专业精神。读者的一家之言只是私人阅读体验,代表不了作者的用意,随心所欲任意解读当然不行。记忆、象征和模式的分析,一定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的,细心阅读、捕捉字里行间的线索同样是个有趣的过程。比如在《测验》的章节里,福斯特向我们示范了一篇文本的解读。引人联想的线索不会只出现一次,要么是反复出现同一个物象,要么是有能相匹配的其他物象呼应,福斯特因文本主人公的经历将她对应珀尔塞福涅的模版,她的母亲和兄长、佩戴的衣饰和携带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和遇到的小人物,也都完美对应了模版的设定。否则,这种联想就是没有说服力的过度解读。

  解读可以见仁见智,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最富魅力之处。福斯特的学生在同一篇文本中关注到鸟儿与飞翔的意象:栖于“高坡”、声音“飘”下来、“掠过草坪、跳上小路、跃过台阶”的动作、还有“举起两臂伸了个懒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把手臂张开放下”,都可以解读为对飞翔的影射。忠于文本本义、高于文本内涵,文学书就像一根风筝线,平衡着现实与自由。

  翻开一本文学书,你知道苹果不只是苹果,除非你是一个阅读的门外汉,或者你还没读过托马斯·福斯特。

  ——丙申年读托马斯·福斯特《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七):深入分析阅读的好书

  个人推荐指数四星半,看完这本书很是佩服作者的阅读量之大,作者很轻松够旁征博引,相同类型之间与不同类型作品之间的比较,然后归纳出共性,分析出这些共性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所要表达的象征与意义。

  之前我的阅读书本方式一直很浅薄,大多是概述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讲了什么,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当时我是怎么处理的,将来我该怎么处理。在加上一点点心理分析。

  这本书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其实可以引申到电影分析(我那本巨厚的世界电影史我什么时候才有时间看啊),两者是互通的,都有人物类型,情结,节奏,场景,视角等。读书与看电影相比,电影更多的是把抽象的物体转变为具体,但是一部好电影的形成需要的充分条件太多,好的电影导演,好的编剧,好的演员,好的音乐,好的剪辑等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视觉化之后,一部作品改编之后的质量很难确定,但是不得不承认电影更能给人以享受,而书本则让我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我现在有时候常常在想象科幻小说三体开拍,会在我的脑海中有哪些场景。写到这里我又跑偏了。

  最难的部分,就是作者所说的,在反复的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归纳出事物的模式与原型。用我的话来说,把文学作品当梦境来看,把梦境当现实来看。分析出梦境中意象背后隐藏的倾向与欲望。说人话,就是记忆,象征,模式。

  按照作者的思路思考下去,归纳出了文学作品常常出现的模式。吸血鬼和神话的本质;经典的骑士情结:一个骑士,一段旅程,一个圣杯,一个公主;雨雪风霜背后的感情;四季;地理位置;身体畸形的背后;常见的疾病模式等。其中有些章节写得实在是太好了,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是雨的那一章,关于雨的两面性。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其他文学作品衍生出来。我认为是根源于神话,宗教,古典的戏剧,甚至是口口相传吟游诗人作品等,那其中蕴含着普世价值观。广大读者最喜欢的作品往往就是有陌生感,但也要有熟悉感。我们希望一部新小说不要和以前读过的东西雷同,但同时又在其中寻找与我们读过的作品的相似性,从而用那些以往的阅读经验帮助我们理解这部新作品。如果它能两者兼得,既陌生,又熟悉,作品就会产生出一种共鸣,一种伴随故事主旋律的弦外之音。有了这些弦外之音,作品就具有深度和完整性,就会产生共鸣。

  普通的自己该如何去分析出现的模式?不要只用现代人2017年的眼光去看书,同时应该要用作者同时代读者的眼光去看待书,当然这就需要你对历史、科学、文化有深刻的了解,然后 去思考模式或意象的最初来源是什么?意象在过程中有什么转移?你是在阅读作者还是在阅读你自己?

  这样的分析阅读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跨进过度解读这个深坑,但不可否认,过度解读也是一种深入思考,会有些许偏激,但总比不动脑要好。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八):对意象的解读

  它的英文名,"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更接近这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封面的注解,给出了读这本书的最好理由:

  quot;More understanding, More insight,More Pleasure"

  在认真写就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意象的存在。这些意象,与文学相伴而生,读懂它们,才会对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而更深层次的理解,会带来更令人满足的共鸣。

  即使只是单纯看个故事,能够对作者潜藏在故事中的谜底多些了解,也是件有趣的事。

  一、“世间只有一个故事”

  世间当然不止一个故事,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源自一条由人类的悲欢离合所汇聚成的“故事之河”。

  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人各有不同,痛苦却几多相似。面对未知,会有恐惧,会心绪不定;亲历衰老,会有无可奈何;罹患重病,会挣扎求生;直面死亡,逃不脱对意义的追问;欲望之火的灼烧,所爱之人的离去,这一切,都流进了“故事之河”,翻滚不定。所有的作家都在这条河流的哺育下成长,创作时,也不可能脱离。这一切,提供了解读故事,解读意象的基础。

  二、追寻者

  开篇讲述的就是“追寻”这一模式,作者总结了五个要素: 一位追寻者;目的地;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路上遇到的挑战;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这样的讲述,让我想起了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在文学领域,一在电影领域。

  这样的模式,不是为了固化创作,而是为了帮助更好的表达,想想唐诗宋词就会明白。

  三、问题

  书的最后用曼斯菲尔德的《花园茶会》为例,讲述了该如何分析作品,它至少应包含对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

  第一题: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故事里讲了什么?你认为它有什么含义?)

  第二题:作品是如何表达主旨?

  (作品运用了什么元素表达其中的含义?)

  分析能力并不会凭空得来,“最不可取的是那种天马行空的解读,与故事本身内容没有多大关系,揪出文本中的一个词,或假定存在但其实并有呈现的意象,断章取义,大发议论”。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九):值得多读几遍的书

  1、内容很有指导作用,让我意识到虽然读了那么多文学作品,但那些故事对我来说只是故事,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却是“一个故事”,以为积淀了很多,却仍只是个门外汉,思想上还需多加训练;

  2、由于作者是美国人,其分析的方法也与美国的文化有很深的关联,整本书读下来感觉颇为吃力,关于那些圣经故事、西方古代神话十分陌生,我意识到自己要真正读懂西方人的文学书还需要吸收大量关于他们古典文化的知识,对于那些不了解圣经,不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而言,要以接近作者本意的角度去读懂西方人写的文学书是多么难,中间毕竟隔了一层,我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读中国作家写的文学书总是比读外国作家的感触更深,也更容易被吸引;

  3、恐怕翻译的确实不够好,文字读起来不顺,整本书看完比预期花的时间要长,翻译应该是原因之一。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读后感(十):读书笔记

  本来想给三颗星,但因为最后一章(27)看的很过瘾,再加一颗吧。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1.追寻小说 包括五个因素: (1)一位追寻者 (2)目的地 (3)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 (4)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5)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 举例: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 2.你是我的座上客:关于圣餐礼的故事 分食面包是分享与和平的行为。 文学中的进餐也是表达友好之意。 吃饭场景很难写,一旦出现就有特殊的意义。 3.你是我的口中食:关于吸血鬼的故事 吸血鬼故事的本质:一个代表堕落陈腐价值观的年长人物,一名白璧无瑕的年轻女子,年长的男性人物对女子青春、精力和美德的掠夺,自身生命子的延续,年轻女性的死亡或毁灭。 鬼魂和吸血鬼的故事从来不只是讲鬼魂和吸血鬼。无论在伊丽莎白时代,维多利亚时代,还是现代,他们都是指形形色色的剥削者。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自己的需求凌驾于一切之上,否认他人的生存权。将自己的欲望,尤其是丑恶的欲望置于别人的需求之上。说到底,这就是吸血鬼的行径。 4.十四行诗 大多数十四行诗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八行,另一部分是六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倾向于把诗分为四段:第一个四行,第二个四行,第三个四行,和最后只有两行的一组,叫对句或偶句。在诗尾的对句中申明主旨。 5.辨认文学模式部分靠天赋,但主要靠练习:如果你看书够多,思考够深入,就能在反复出现的情境中渐渐归纳出模式和原型。 6.要是拿不准,可能是出自莎士比亚 作者举例了一些作品说明莎士比亚的影响力。这些作品或引用了莎剧情节和情境,或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佳句。但几乎没有几个作家只在作品中被动抄袭莎剧的只言片语。更常见的是进行一场对话,新作品吸收老作品的某些信息。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你读一部作品,发现其中有些东西好得难以置信,那可能是出自莎士比亚。 7.还是拿不准?那可能是出自圣经 通常,尤其是借用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感觉语调和分量有所不同时,那出处就是圣经。 8.迷失在森林的孩子——也可能来自童话 本章讲述文学作品中对童话的借鉴和引用。 举例:《白雪公主》《灰姑娘》《汉塞尔与格莱特》《莴苣姑娘》《爱丽丝梦游仙境》 9.文学很希腊 神话为诗、画、戏剧和小说提供明显的创作素材:人物、情境和叙述。 举例:《伊利亚特》《奥德赛》 10.雨雪风霜总关情 雨水可能是关于毁灭或死亡,也可能是象征性的洗礼或净化。另外,雨水又有复原的作用,与春天相关联,使世界恢复生机,重新生长。 彩虹主要象征神明的许诺,天地间的和平。雾几乎总是预示着某种混乱,用来描写人物看不清楚状况,事态不明,前途未卜。 雪冰冷、僵硬、严厉,却又像厚厚的毛毯一样温暖,拒人千里却又诱人靠近,既戏虐滑稽又令人窒息刚落下时一片洁净,过了一段时间又肮脏污浊。 开始读一首诗或一篇小说时,留意一下其中的天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