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10篇

  《蕾蒂西娅,或人类终结》是一本由[法] 伊凡·雅布隆卡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9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一):在直面21世纪男性暴力之前

  【象牙塔年轻的血,不分男生女生,都不该白流。为着不白流,我们要写下长长的发言。】

  早在观看《言叶之庭》时,我就意识到“师生恋”在亚洲文化之中被唯美化是个危险信号。那时候我尚在象牙塔中,本科时对某几位男教师毛手毛脚也有所听闻。是性别敏感也罢,是因为处于权力弱势警惕也好,于文艺作品中看到渲染师生恋的情节本能地有种抵触

  立刻遭到了讥讽,长评《不讨喜的雪野和惹人怜的花苗》下方,许多人同我争,觉得我戴有色眼镜,觉得故事里只有“爱情”。

  我当然也不是食古不化的老刻板,如果是私人范畴的教师学生服装情趣,只要不在公众媒介推广,怎么玩都没问题。但进入公共领域讨论的,请有起码的警惕心和自觉度。

  我们谈论对师生关系的警惕,当然是因为这其中存在权力。所以之前在各种唇枪舌剑的讨论里,我们不该是批斗式地猛打某个人,而是应该直面那个施暴者——它是又一个个“坏人”乃至“好人”共同维护的某种巨大,某种我们这些鸡蛋撼动不了但必须要尝试去击打的高墙。

  这本《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最核心的,就是揭露了这高墙的四副嘴脸:父权专制精神控制权势威逼和民粹主义。四副嘴脸拧成一股绳,捆缚的,就是学生、儿童、无权者以及女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书虽然想指责的,是21世纪堕落男性的幽灵,但请千万不要把施暴者限定在当下,限定为男性,甚至限定为那些“看上去就猥琐”的人。

  这本书其实有谈到18世纪荒唐的“产后避孕”——未婚先孕的女性被迫扔掉婴儿以求继续工作和生存,更谈到19世纪公共救助机构里面的小女孩“天然地”就“应该被主人享乐”,并且甚至需要感恩戴德!所以在历史的线性发展上,没有孤案;

  书里也谈到面对蒂蕾西娅的苦痛时,部分女性的视而不见,其实这在最近国内事件的讨论里也很常见,就是看客中无分男女,很容易滋生“荡妇羞辱”:只要这个女生平不够检点,不够符合所谓大众道德训诫,她滥交她嗑药,甚至她深夜出门,她就活该遭到侵害。那些女性看客还加上一脚:我可不像她那样,我只要如何如何保持自己的贞洁,我一定不会那么难堪地死去。但书里还有一句话:“人们能在这些时刻苟活吗?她,有着一张她妹妹的脸,某种程度上也寄托了她的生命,她也开始死去了。”试想想,只要我们同受害者一样社会序列里弱势,只要我们也是女性或者权力低下者,我们真的能够幸免于任何铁拳吗?我们同她一样,也开始死去了。只要在这样的社会里,逝者就不是孤例;

  至于面相,千万别被这个颜值社会所骗吧。书里的凶徒,那个有着三个孩子的“慈父”,被省议会聘用为家庭救助员的帕特龙先生,可是一个“说话有声有色有条有理”,对语言有把握技巧能力的“魅力男士”。老话会说,坏人不会把坏字写在脸上,现如今我们需要明白的,更应该是“即便吴彦祖对你毛手毛脚,也是性骚扰”。

  书里还有很触目的一段,是说施暴者依然存有某种狡辩式的博同情,认为他们在侵害实施前也付出了所谓温情关怀,这一点在大家对沈某文章文本分析里也出现了,这类人的自我很强很大,把自己架在神坛上,做了恶还不忘念叨自己施过恩。书里写道:“有几个儿童在遭受了乱伦之后,把领取的赔偿金交给了他们的家人。为什么?‘因为你这样做对你的父亲也造成了很多伤害’!”

  这何其荒谬?这何其颠倒?

  书里还有施暴者对侵犯关系的浪漫说辞,被举报后说自己同养女是“恋爱关系”。我今天看到有人广播里写什么主动M和被动M,我想我明白他要说什么。但如果受害者已经是被动M了,这里面情欲化的施虐受虐关系其实就不存在了,这就是纯粹的暴力而不关乎任何柔软的,两性的,甜蜜的浪漫关系。我们一定要小心表达,别又被某些模式套走,那些模式或者描述,正是施暴者想要抓住的谎言

  对受害者的反复曝光是残忍的,最近这些事情里,我欣赏那些在受害学生照片上打码的媒体。这些年轻生命因为他们的死,而活在我们之中,提醒我们要怎样为着更好的活而抗争努力。很多无望的生命仍在飘摇,他们一次次站起又被那高墙逼到摔倒,想想书里是发达国家法国的事情,想想蕾蒂西娅生于1992,想想这是我们曾以为至美至繁荣甚至可能无忧无虑的21世纪,却仍然是这样的社会,充斥着暴力、冰冷、刻板和愚昧,说是人类的终结,可能都是最轻的诅咒,我们能够真的体谅受害者那种内心的崩塌感吗?不要等到自己也被推倒才意识到无力,要说出来,要齐心,要正视听,要前进。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二):寒冷泥泞深处的磷光

  2017年在好莱坞掀起的“#MeToo”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后又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政界、学术界等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舆论影响,至今仍在发酵。总有社会新闻挑战着人们的承受能力和道德底线,借助今日发达的媒体,人们得知更多真相,也得以对社会与人性进行更深的思考。然而,在当今大的社会环境下,考虑到社会新闻本身的准确性(舆论或流量导向)及其它复杂问题,我们又不得不耐心审慎冷静对待之。

  2011年一名18岁法国少女被奸杀、肢解,此案震惊全法国,整个案件调查审理过程及相关事件备受关注。其实如今,中国类似的个案也不少见,且越来越受关注。但历史学家伊凡•雅布隆卡经过两年采访完成的《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这部非虚构作品,不仅客观再现了整个案件过程,更是多角度重塑了主人公蕾蒂西娅短暂一生。蕾蒂西娅案就像一个地震中心,震荡着法国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如今,它以书本文字形式在读者之间再次展开了这种震荡效应

  案件并不复杂,但有很多值得分析讨论的方面作者通过采访案件相关人物、整理档案等,分两条主线进行交叉叙述,一条是还原2011年的案件始末,另一条是用蕾蒂西娅童年经历、其家庭成员背景、甚至罪犯生活轨迹等重塑她的生命历程,借由写作,赋予她尊严自由

  蕾蒂西娅案,或者说蕾蒂西娅的生活反映出两种重要普遍现象:儿童的脆弱和女性承受的暴力。原生家庭是破碎的,寄养家庭中养父侵犯了她姐姐杰西卡,罪犯梅隆也是经历过家庭暴力的。更沉痛的是,她是这么年轻,尽管生活环境如此糟糕,但依旧阳光积极自信努力,本可以有更美好人生,却惨遭杀害。她沉默温顺,但也看得清现实,懂得倔强反抗

  “震颤性谵妄,过度热情毛病致命的爆发,民粹主义罪行”,这四种文化,四种“男性堕落”、“英雄化暴力的方式”导致、甚至操纵了蕾蒂西娅的死亡,罪犯梅隆、养父帕特龙、总统萨科齐的角色扮演,不死的男性专制、父权制在案件中被揭示,家庭的谎言,操控的手段,强制的空间,都体现着社会的不公。这些,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人性因素,作者阐述过程中直面内在人性,同时流露出自身的真实情感。当然,案件调查审理过程中,有这一群人不能忽略,警察、宪兵、法官记者等,他们尽职尽责,为了社会和法律公正,也为了蕾蒂西娅生命的尊严,值得感谢

  案件中,总统萨科齐就梅隆的监管问题指责司法机构放任不作为,并声称要用“惩罚回应错误”,最终导致法官大罢工,可谓前所未有。此政治手段固然有政治利益考量,但这般不理智实在不利团结,反而激化了矛盾,伤害了国家和人民

  书中,作者就社会新闻与民主进行了剖析。社会新闻在认识上对人造成冲击力。借某记者的见解,即它的不同语调、次序颠倒、知识层级与信息混乱等,造成了“因为偏离而重要,因为边缘而切题”。类似的,梁文道也说过,“凡是容易让你情绪被扯动的新闻,你都要小心。”社会新闻弄虚作假有害健康,甚至反动。作者对这些观点具体解释。所谓反动,在于有时它掩盖了真正的问题,“转移视线”。若要民主,则需让这种政治和传媒的操控失效。总之,社会新闻和民主有关,所以探究其意义也算是权利义务

  蕾蒂西娅逝去了,蕾蒂西娅也将永存。尽管中国的制度、语境与法国的不尽相同,但这部作品在让我们铭记一些事实之余,在反观社会现象和自身问题方面,还是有重大警示意义的。而当下的诸多社会新闻,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勇气智慧,求索与进步,也证明集体强烈意识与巨大能量,所以,人类精神或思想上的终结不会到来。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三):写作真的能帮我们铭记死亡的意义吗?丨伊凡·雅布隆卡 X 袁凌 X 吴琦对谈

  【编辑整理:单向街书店,已获得授权】4 月 2 日,法国历史学家伊凡·雅布隆卡教授来到北京单向空间·花家地店,与我国著名作家袁凌(《青苔不会消失》作者)、单读主编吴琦聊了聊他的新书《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关于本书的主题,应当追溯至 2011年发生在法国西部的一桩奸杀案。遇害者是一名年仅 18 岁的少女蕾蒂西娅,凶手将她肢解后,弃尸在相距 50 公里的两个池塘中。这起令人不寒而栗的惨案震惊了整个国家,引发了包括时任总统萨科齐在内的全法国的关注。

  伊凡·雅布隆卡教授发现,媒体和公众对此案的关注点集中在案件的残酷性和司法改革上,而对受害者蕾蒂西娅这一人物和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探讨。

  为了还原蕾蒂西娅真实的一生,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人物,著成为受害者立传的《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他希望借此书告诉大家,这个年轻的女孩短暂的生命里,不仅仅充满着悲伤,也有乐观、阳光和希望。

  在中国,类似的案件也并不罕见。昔日的南大碎尸案、清华朱令案,如今频发的幼儿园虐童、高校教授变“叫兽”事件……个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受害者的真实人生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这个意义上,《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一部历史学家带来的非虚构作品,或可给中国的非虚构创作启示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法]伊凡·雅布隆卡 著;陈新华 译丨中信·大方 2018年4月

非虚构:聚焦社会中的小人物

  吴琦:我们知道,伊凡·雅布隆卡教授的职业老师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听他讲话的时候,我发现,很少能听到一位历史学家这么娓娓道来。更有趣的是,这是一位历史学家带来的非虚构作品。袁凌老师是非虚构的科班出身,您怎么看伊凡·雅布隆卡教授写的这本书?

  袁凌:我有一个比较有意思感觉,中国肯定不会关注这个事,因为它小。一个女孩被奸杀,不会受到那么多关注。我们关注更多的,可能是一群人的暗无天日。我们跟伊凡·雅布隆卡教授做非虚构写作面临着不同的情况,我们是一个相对不那么成熟的社会。

  伊凡·雅布隆卡教授面临的是一个成熟社会,或者说是是特别成熟的社会。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我们面临的不成熟社会,和过度成熟的社会中间有一个共性。法国南部的年轻人生活里也有蓝翔技校,也没有太多出路。这种有点熟悉的感觉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另外,伊凡·雅布隆卡作为历史学家,关注社会新闻,看人性,尤其是最后把聚焦点集中在男性、女性、暴力上。中国做社会新闻的时候,会更多地关注我们个人和制度。因为对我们而言,最严重的是个体面对制度感受到的压力

  但是伊凡·雅布隆卡教授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这么深入介入这个事,试图达成人理解,非常真诚,我甚至觉得真诚得有点过了,有些地方没有必要。他对人性很正视,比我们还要正视。

蕾蒂西亚·佩雷

  吴琦:袁凌老师提的问题很有意思。我在看书的时候也发现,伊凡·雅布隆卡老师自己的观点、态度立场、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比较直接地写出来的。到底该怎么处理人情感?是应该这么写,还是应该克制自己的主观性?

  伊凡·雅布隆卡: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来说,控制情感是最起码的,这是职业的要求。20 世纪有非常多的暴力事件发生,我觉得我在蕾蒂西娅事件中的情感控制,比我研究 20 世纪大规模暴力事件时更容易一些,因为 20 世纪的大规模暴力事件给人的沉痛感更强一些。

  吴琦:那么,怎么看袁凌老师提到的,在中国语境里处理个体生命和权力制度的问题?伊凡·雅布隆卡教授的写作,是借助少女事件在书里树立性别关系、人性关系,您怎么看两个社会对事件不同的舆论取向

  伊凡·雅布隆卡:蕾蒂西娅事件反映了两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是儿童弱势群体,尤其是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儿童;第二个现象是性侵、暴力。这两个现象需要我们从历史学角度去看。我这本书跟袁凌老师这本书(《青苔不会消失》)的共同点,是聚焦社会中的小人物,都是被社会和生活边缘化的、不重要的人。

《青苔不会消失》袁凌 著丨中信·大方 2017年5月

  吴琦:伊凡·雅布隆卡教授用这样一本著作,用这样的标题《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从微型事件中看到背后有一种不能被轻易忘记的,而且应该是被历史化的东西。我不知道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我只是猜测,当历史学家写这样的新闻时,是不是表示当下的生活具有历史性?

  伊凡·雅布隆卡:你说的很对,希望通过这本书使蕾蒂西娅这个人物永生,同样想将这个人物与我的书名联系在一起。我的祖父母在我年幼的时候就被屠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点联系——社会新闻跟历史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蕾蒂西娅案件里还有我的祖父母被屠杀的影子。他们都经历了很暴力很疯狂的死亡,对他们来说死亡是最重要的。我作为历史学家的职责是通过纸质方式、文学的方式建立起历史,将他们的生命记录下来,使他们的生命得以传承。

  写作真的能帮我们铭记死亡的意义吗?

  吴琦:有一个主题关键词再现。由少女死亡引发的一本书,贯穿了 20 世纪的暴力死亡事件。袁凌老师是从微型往深处去写,他有一本书《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也在不断地书写死亡。在这个意义上,两位都是在书写死亡,并且希望死亡能够给活着的人、给新闻、给历史带来一些难忘的东西。

  我有一些微观层面的问题,两位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新闻角度,觉得记录工作真的达到了效果吗?真的会帮助我们记住死亡以及死亡的意义吗?尤其是围绕着书展开的活动,见到读者或者全社会的舆论,感受到一本书带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袁凌 著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丨2014年7月

  伊凡·雅布隆卡: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不一样,所以到底能产生多大影响我不知道。我在回访蕾蒂西娅的双胞胎姐姐杰西卡的时候,她告诉我说,她看这本书的时候,蕾蒂西娅活了,它是蕾蒂西娅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这个层面讲这本书是成功的。

  袁凌:我们说了很多,说的是这本书的意义,没有说这本书写得怎么样。伊凡·雅布隆卡教授这本书写得很好,读下来读得很愉悦。就是历史学家的内在激情,他的激情不仅是对这个女孩,他描写社会甚至谋杀地点的难度、场面,会注意到很多细节,给我很深的印象。

  伊凡·雅布隆卡:感谢袁老师对我这本书的评价,袁老师之前提到中国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蕾蒂西娅这个事件很重要,尤其是她给我们提出的更多问题。这个事件本身具有很大的意义,其实反映的是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性别上的不平等。就像 2017 年的 Metoo 事件。

  家庭夫妻间的暴力十分普遍,丈夫殴打妻子甚至杀害他的妻子,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政治的要职都是由男性担当的,女性担当要职很少,为什么会这样?蕾蒂西娅事件可以让你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讨论世界上出现的性别不平等。

Metoo 事件,是女星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人于 2017 年 10 月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丑闻发起的运动。

我这本书关注的是过去的人

  吴琦:我联想到题材相似的作品《冷血》。您做非虚构写作时,方式和流程一般是怎样的?

  伊凡·雅布隆卡:《冷血》这本书跟我这本书共同点都是关注社会事件,都是非虚构的。在《冷血》这本书中重点关注的是犯罪事件以及杀人犯,我这本书关注的是过去的人。《冷血》的作者并没有十分详细地讲述调查过程,很多细节都忽略掉了。

  我是怎么来做这件事情的?首先我要提出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为什么一个 18 岁的少女会被毁灭?第二,我要收集各方面的材料、资料,我采访了蕾蒂西娅的亲属,同时采访受案调查者,也翻看了她在Facebook 等社交平台上发的状态,我也参加了杀人犯的审判。

  作为历史研究方法,比较重视比较,会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对比。同样,追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不应该将关注点聚焦在近期,而应该追溯到几百年前。其实历史学的研究是时间上的胜利。

《冷血》[美]杜鲁门·卡波特 著;张贺 译丨南海出版公司丨2006年11月

  吴绮: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刚才伊凡·雅布隆卡提到 Metoo 全球性的运动,去年法国影星对 Metoo 运动有不同的意见,我个人很好奇的是,这本书在法国被拿来在 Metoo运动中讨论,您的看法或者观点是什么?

  伊凡·雅布隆卡: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 2016 年,是 Metoo 爆发的前一年,这个事件发生时,有很多女性读者给我写来了信件。很多女性读者告诉我“我就是蕾蒂西娅,过着跟蕾蒂西娅一样的生活,跟蕾蒂西娅似曾相识”,这说明很多女性都遭受着性暴力。

  很多女性读者告诉我,我不是一个心理学家、不是一个医生,但我是一个历史学家,这一点让我感到很触动。Metoo 运动发生的时候我并不是感到很惊讶,因为我觉得需要这样的机会和契机,让女性能够集体发声,告诉广大女性,作为暴力受害者,你们不是唯一的,你们有其他人在身旁支持你。

编辑整理 | 单向街书店

出版方:中信大方(欢迎关注~~)

阅读之前,世界很小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四):作者专访 | 杀死蕾蒂西娅的元凶是什么?

  【 原文刊于《南方都市报》2018年04月03日 】

  “人们把蕾蒂西娅的死亡当作是一场表演”

  Q:在《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中,你是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个社会新闻的。在讲述这本书之前,能否先介绍法国针对妇女的暴力现象的过去和现在?

  伊凡·雅布隆卡:回顾一下发生在女性身上的这种大规模暴力的行为,自古以来就有。从16、17世纪,当时就有一种驱逐女巫的行为。当时他们把具有这种医学常识的女性当作一种邪恶的力量来驱逐甚至残害。接下来到了近现代的时候,就有了性奴隶的出现。成千上万的女性,她们遭受奴役,除了从事性工作之外,也被迫从事一些强制性的工作。再近一些,涉及到女性的强奸,已经成为了战争中的一种武器了。尤其在最近几年的战争当中,对女性的强奸事件屡见不鲜。

  发生在夫妻,或者是配偶,或者是同居关系的这样的暴力事件,也是很多的。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法国每三天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有可能是她的丈夫,或者是前夫,或者是同居的伴侣。另外一个数字介绍给大家,在法国,15%的女性承认在她们的一生当中,曾经受到过性侵害,或者是遭受到有这样的性侵害的企图。从这个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是多么的严重。

  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蕾蒂西娅是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她在短短一生当中遭遇到了男性的暴力。她出生于1992年,在2011年,她18岁的时候,也就是7年前,不幸去世了。生前她是一位服务员,生活在法国西部的一座小城市里,她遇到了一个极具暴力和攻击性的男性,遭受强奸,然后被肢解,短暂的18岁的生命就停止了。

  Q:你的博士论文主题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公共救济事业与儿童”,并在此后长期关注寄养儿童生存状况。你对蕾蒂西娅事件的研究,和你的学术兴趣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为什么会对这样的一个社会新闻感兴趣?

  伊凡·雅布隆卡: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博士论文的延续。蕾蒂西亚度过了很困难的儿童时期,而我的祖父母在二战期间被谋杀,我父亲也是孤儿,这种痛苦的记忆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也许是为什么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为什么关切儿童的生存状况。

  更直接的原因是蕾蒂西娅这个人物。她是一个年轻的,快乐,充满阳光、自信、向上、积极的年轻女性,却惨遭毒害。接下来让我感兴趣的,是当时的萨科齐总统的介入。他首先谴责了司法机构的不作为。接着把罪犯称作是一个怪物。正是由于总统的指责,导致了当时法国的法官们的罢工。这样的一个事件,在法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个社会新闻就变成了一个可供我们历史学家研究的历史课题。

  我看到了新闻之后,心中激起的是反抗的情绪,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也就是说。蕾蒂西娅在他们的眼中只是一具尸体,或者是一具谋杀案件的受害者。大家拿蕾蒂西娅的死亡来大做文章。我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向自己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对蕾蒂西娅的了解有多少?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Q:有人可能会想,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比这惨烈的事情在上演,这个案件并不特殊。蕾蒂西娅为什么值得你花两年的时间去写?你面临过需要为自己的写作辩护的时候吗?

  伊凡·雅布隆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就是发生在社会当中的一些极端的事件,这些事件是可以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的。社会新闻会涉及到我们的社会,涉及到我们人本身,涉及到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甚至涉及到我们人类的一些阴影。

  这个事件起初还只是社会新闻,一旦被权力利用了以后,就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总统,也就是法国的最高权力,把这起社会事件当作是政治工具来使用,全法国上下的媒体,日以继夜地进行跟踪报道,产生了疯狂的举动。总统借由社会新闻对法官进行了谴责和批评,最后造成2011年的2月份,法国1万名法官罢工。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法官罢工,在20世纪的法国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的。虽然说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新闻,却动摇了法国政治的三大支柱,总统、媒体和司法部门。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案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

  “蕾蒂西娅已经生活了几千年”

  Q:的确,你在书中用大量笔墨触及整个法国社会的司法机制、寄养制度、媒体操作、公众舆论,蕾蒂西娅的去世,它实际上是否代表了当下法国社会的失败?

  伊凡·雅布隆卡:其实从她小时候,就有非常多的社会福利系统在她的身边,有老师、教育者、心理学家,甚至还有儿童法官,对她进行教育和辅导。但是她依然在18岁的时候被害。所以是不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我们的社会辅助体系有问题?这个体系本身没有及时发现危险,没有能够及时地保护好蕾蒂西娅?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她的死亡也是法国民主的失败呢?

  其实蕾蒂西娅的这件事情,可以说她代表了两个更广、更深的范围。一个是受虐待儿童的生存问题。这些儿童的原生家庭非常不幸。另外就是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这两个现象,存在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所以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非常有兴趣研究蕾蒂西娅的生活和她短暂的生命。但是实际上是想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讲过的受虐儿童,以及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我们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或者说诗意的表达的话,其实蕾蒂西娅已经生活了几千年了。

  Q:在创作这本书期间,你做了非常多的调查,本人也参与到对于凶手的诉讼案件中,这种非常近距离视角的非虚构写作,要如何确保对事件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伊凡·雅布隆卡:我在研究这个事情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历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论。首先我确定一个主题,提出问题,还是和这个问题保持一定的距离,去做最客观的描述。我会收集资料,去研究历史的档案,包括做一些访谈。最后来得出结论。

  Q:你觉得造成这桩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能够改变无数个“蕾蒂西娅”的命运呢?

  伊凡·雅布隆卡:这也是我这本书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蕾蒂西娅的死亡?并不是仅仅在2011年1月18日晚上的那一次谋杀,她的死亡可以说是从她降生开始的。到底是什么一步一步让她变得软弱,直到最后摧毁她?其实是所有的,她所遭遇到的这些暴力。

  她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男性暴力、贫穷、原生家庭解体、不负责任的父母……蕾蒂西娅是慢慢地被摧毁的。她1992年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在她们两个三岁的时候,她们的父亲就手持武器,强奸了她们的母亲,因此他被送进了监狱。接下来由于母亲的精神状况欠佳,所以最后两个女孩子实际上是离开了她们的原生家庭,被送到了寄养家庭。但是在这样的寄养家庭里面,不幸依然在继续。寄养家庭的父亲强奸了蕾蒂西娅的姐姐,接下来蕾蒂西娅在18岁的时候,惨遭杀害。大家可以看到她的一生只有短短18年,但她却是这种男性暴力的见证者。

  从我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在写作的时候,我,首先作为一个人,其次我是一名法国公民、一个历史学家,如果我们不对蕾蒂西娅的过去,或者她的生命、她的生活进行深入的了解,我们就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她的死亡。作为人类在某个层面上,我也是蕾蒂西娅,我们都是蕾蒂西娅。

  如果说真的考虑一下是什么造成了蕾蒂西娅的死亡?我觉得她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这种爱的缺失,是杀死蕾蒂西娅的元凶。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怎么样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们?我相信一定要给他们足够的爱,让他们不要成为周边的暴力的牺牲品。我也希望借由这本书,让人们去爱蕾蒂西娅。蕾蒂西娅可以是我们的女儿,或者是姐妹。我相信她也一定会很吃惊地听到她的名字居然在中国被反复地念到。

  (南都讯记者朱蓉婷 翻译陈湘蓉)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8-04/03/content_20031.htm#article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读后感(五):读书笔记:这个女孩的死亡,不仅是一则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

  1.蕾蒂西娅这个名字

  “在拉丁文中,蕾蒂西娅(Laetitia)是快乐、幸福的意思。

  斯宾诺莎《伦理学》中写道:

  Laetitia est hominis transitio a minore ad majorem perfectionem.

  快乐是一个人从较小的圆满到较大的圆满的过渡。”

  ……

  “蕾蒂西亚一生运气不佳,但是国家动用可观的技术和财政手段寻找她。宪兵队的整个区域组织都被调动了起来。……在高性能电脑、直升飞机、声呐和机动泵的帮助下,数百名宪兵、驯犬师、潜水员、士兵参与了搜寻。”

  2.关于儿童的依恋理论

  “约翰·鲍比(John Bowlby)开创了1960年代末的依恋理论,儿童精神病科医生莫里斯·伯杰(Maurice Berger)则是他的追随者,他曾写道,儿童需要和一个“稳定、可靠、可预见、容易接近,能够理解其需求和平复其紧张的”成人形象建立关系。没有这样一个照料者(或者说“给予关心的人”,他就没有情感上的安全感,没有信心,没有着落,因此也就没有去发现新世界的能力。”

  3.双生融合

  “某些专家断言,双胞胎直到两岁都生活在一个“双生融合”中。在2岁到6岁间,他们便进入了一种完全对立发展的“互补阶段”:一个冷静,另一个紧张;一个健谈,另一个沉默寡言;一个控制另一个;等等。”

  4.传媒

  “没有传媒,没有把耸人听闻的事情传到全国各地的广播,蕾蒂西娅·佩雷就不会存在。在她失踪的那一刻,上千万从来没有听说过她的人得知了她的存在。电视、电台、报纸和网络都树立起了这样一个矛盾的形象,她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她的消失,她活着是因为她死去了。”

  5.解放

  “什么是解放?解放就是可以去工作,有投票权,处置自己的身体,能够进行性选择,过自己的生活。”

  6.词语的选择

  “他在话筒的簇拥中,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他宣布道:“在 14天的搜寻之后,我们在池塘里发现了尸体。但我们只找到了头、手臂和腿。脸很像是蕾蒂西娅的。嫌疑人经常出没于此地,在这里钓鱼,但是此番发现是调查人员的工作成果。”

  格扎维埃·龙桑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但是,值此暮色行将消散之际,他的言辞并不包含美学上的价值,也不具有任何司法意义。他的言辞旨在赋予蕾蒂西娅以尊严。为了避免把她降格为几块尸体残片、一次耸人听闻的发现,他谈到的是一个“出水的年轻女性”,就像绽放的水仙,波涛里孕育出来的维纳斯。当他提到残尸的部分,他说的是“半身”,其词义典雅而富有魅力,而其他人想到的只是一具躯干,一个残破肉身的六面体。所有的记者都以他为范本,讲话时使用“半身”一词。尽管面对着信息发布的急迫性、收视率的竞赛和语言的格式化,但每一个人都在使用着一种类似于轻柔的裹尸布一样的语言。”

  之后特地去查了“半身”这个词在法语里的用法,法官没有用“残肢”之类的词语,这是一个懂得运用语言的人在悲剧和残忍面前所体现出来的尊重和悲悯。

  7.普通人之光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发言:

  “我一直认为,诗人和小说家赋予那些被日常生活所淹没的生命、那些外表平凡的事物以神秘感……诗人和小说家的职能,也包括画家,在于揭开这一神秘感,揭开藏在每个人深处的磷光。”

  法语原文如下:

  J’ai toujours cru que le poète et le romancier donnaient du mystère aux êtres qui semblent submergés par la vie quotidienne, aux choses en apparence banales, – et cela à force de les observer avec une attention soutenue et de façon presque hypnotique. Sous leur regard, la vie courante finit par s’envelopper de mystère et parprendreune sorte de phosphorescence qu’elle n’avait pas à première vue mais qui était cachée en profondeur. C’est le rôle du poète et du romancier, et du peintre aussi, dedévoilerce mystère et cette phosphorescence qui se trouvent au fond de chaque personne.

  En savoir plus sur http://www.lemonde.fr/prix-nobel/article/2014/12/07/verbatim-le-discours-de-reception-du-prix-nobel-de-patrick-modiano_4536162_1772031.html#9AfacmDDTmTkPCsC.9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