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梵高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梵高传》读后感10篇

2018-06-07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梵高传》读后感10篇

  《梵高传》是一本由史蒂芬·奈菲 / 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8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传》读后感(一):梵高 藏在画布背后的人

  “人们时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他一定生来就知道自己擅长某事!他一定知道他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怎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在我身上,一定藏有某种潜质,但那又会是什么?”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呼唤道。梵高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他希望为穷人传播福音,希望用画养活自己。他一次次出发又离开,但总是被失败重重锤击。

  传 记

  从《渴望生活》的甜腻到《梵高传》的客观

  “学术研究和大部头圣徒传奇典范”。伦敦《每日电讯报》这样评价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合著的《梵高传》。在此之前,梵高神话著名的塑造者是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这部写于1934年的“传记小说”是许多人了解梵高的首要途径。《渴望生活》写得极好,将梵高对于艺术追求屡败屡战决心刻画淋漓尽致

  《渴望生活》通过小说的笔法,以极富画面性的表现方式,写出梵高不断游历、学画、受挫的打击始终怀抱金子般的心,梵高同情最底层妓女矿工人民群众用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用最淳朴画笔给他们带来慰藉,但高傲的巴黎艺术界不理会他的风格,让他一次次陷入最贫苦境地。读者无不会被梵高这个流亡凡间的天使打动。在这一情感渲染下,梵高深染梅毒、被精神病折磨心智昏乱,使他成为受难的约伯,无论遭受多大打击,对艺术上帝信仰不变。

  《渴望生活》是圣徒梵高的行传,梵高在人间用画笔镀刻出善与美的强烈色彩,背负着艺术的十字架,走过冷漠虚荣人群,面对他们的嘲讽和不屑,悲悯地说“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最后贫病交加,生活困顿,在麦田上杀死自己,让梵高有了耶稣重生光辉,在艺术的子宫里获得救赎

  从此以后,梵高神话不断发酵,成为流行文化中最值得哀悯的圣徒传奇,成为用血肉换得艺术纯美的殉道者。

  在21世纪,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开始撰写一部新的《梵高传》,译者沈语冰在后记中说“它将传记写作和艺术史研究带进了数码时代利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多达10万张卡牌所做的数据处理,让这项本来有可能耗时30年的工作,得以在10年内完成。另据作者所说,他们为此书所做的注释多达28000条,打印稿达到了5000页”,他们专门开设了一个网站放置这些资料

  不仅如此,这部传记实际参与团队包括至少8位研究者和18位翻译者。正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让《梵高传》的作者团队能够全方位还原梵高和他所在的时代。对梵高形象的塑造,不仅通过他和弟弟提奥之间的书信,还借助他的家人同事朋友、艺术同行的书信、评论等资料,从侧面写出他人对梵高的看法,让梵高的形象更加立体。不同于一般传记使用A Life,这部传记的英文名称Van Gogh:The Life,表明它对自己真实性全面性的信心

  这带来的成果是,作者们在资料间发现了梵高一些不那么神话的方面。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要属《梵高传》对梵高之死的调查。读起来仿佛是一份刑侦报告根据弹道分析子弹是以“一种不一般的角度射出的——而自杀时子弹通常是直射进去”并且“子弹显然是从距离文森特很远的地方射出的,远到他根本不可能扣动扳机”,梵高也没有留下遗书或者其他暗示自杀的举动,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梵高不直接射击头部,而是射中不容易致命腹部

  梵高去世66年后,有一位老人说当初梵高的手枪其实是他的,他们是奥威尔的一群富家子弟,对梵高这个怪人一向很讨厌,所以很有可能是在嘲弄梵高时误伤了他。为了保护孩子们,也承受不了更多的精神打击,梵高主动选择死亡,因为他说过“我不会特意寻死,不过一旦死亡降临,我也不会逃避”。

  关于梵高的死,《渴望生活》这样写道:“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扣动扳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抛开事实的准确性不谈,这样的描写本身就带着强烈的“煽情效果,它将梵高的死亡提升到一个夸张的哲学象征高度。让梵高的“自杀”成为命中注定的宗教回归,而罔顾梵高遭受的真实折磨。《渴望生活》相比“传记”更多在“小说”范畴。这样的虚构在小说中是允许的。欧文·斯通说,“我的主要来源是文森特·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三卷书信。更大部分材料,是我循着文森特跨过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足迹发掘出来的。”因此这本书并没有发现更多材料,对梵高的想象毕竟介入主观太多。

  有了对比,就可以看出《渴望生活》对梵高描写的“甜腻”之处。《渴望生活》揭示出梵高对艺术的执著与爱,他的不幸遭遇,与他本身的性格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梵高更全面的形象必须借助更加广博的资料来展现。

  人 生

  艺术的“黑天使”而非圣徒

  《梵高传》通过梵高人生的失败和艺术的成熟两条主线交织穿插,在每一个节点上,他的探索执拗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梵高自幼性格孤僻,他迷恋过去,喜欢怀才不遇的艺术家,喜欢在大自然里收集植物昆虫标本

  在欧洲经济风雨飘摇年代人人都感到世事无常,人人都向往艺术,梵高本可以接受家人安排,在画廊里走上中产阶级艺术经纪人康庄大道,但他和同事关系不睦,“一方面在回避着别人,一方面也在被别人回避着”。

  梵高福音传道事业的彻底溃败让艺术成了他回应至高召唤的唯一途径。他用画笔描绘底层人民的贫苦,希望他的画作表达的是某种同音乐一样能够抚慰人心东西……某种永恒的东西”。他深入矿区和荒原,为劳动人民的苦难陶醉。“文森特却只将矿工们视为基督教徒中的英雄,丝毫没有将他们看成受害者。他劝他们不要反抗,而是要庆贺自己的苦难——为享有苦难而欣喜”,梵高对欧洲兴起的无产阶级运动毫无感觉,只因为他在他们对苦难的顺从里看到了圣徒一样的悲悯,他们也不欢迎梵高,觉得他很怪异

  在早期,梵高寻找一种“比纯黑更强烈的、更深的色调”,认为黑白肖像和版画是唯一好的东西。作为艺术经纪人,提奥深知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卖出高价。他不听从弟弟的劝告学习印象明亮的色彩,虽然它们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他的呼告在《吃土豆的人》中达到顶点。当他来到巴黎和弟弟同住时,梵高猛然受到了色彩的启迪。“我信仰色彩”他说,“每幅画都以丰富的色调、戏剧性光线幽暗背景以及浓墨重彩颜料画出,既是对蒙提切利(以及德拉克洛瓦)的致敬,又是对所有所谓‘现代’色彩学家的批驳”。

  他蛮横地向弟弟要越来越多的钱雇模特、买颜料,一遍又一遍申明自己焦灼的艺术渴望,似乎只要更多的钱就可以将他心目中的艺术分娩出来,但他的坚持在弟弟眼里只是古怪的执拗。他们争吵,提奥无数次想放弃他,可某种奇妙的联结让提奥总是忍不住重拾对他的关心。为了雇佣模特和纾解性焦虑,梵高承认他对“这些该死的坠入风尘女人”有兴趣,出于“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和交谈的需要,他承认对她们有一种‘特殊的怜爱’”,结果染上淋病和梅毒。他照顾妓女西恩和她的孩子,结果被家族视为败德。

  梵高的画不为当时的艺术界欣赏。他临死不久,巴黎艺术界才发现了这个“孤独灵魂”,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为他带来多少收入。梵高一直渴望和家人和解,希望他们理解自己的坚持,但家人总是被他的暴躁脾气激怒。父亲多洛斯写道“文森特让我们多么焦头烂额”。以至于在他去世时,亲人中只有弟弟提奥出席葬礼

  梵高是艺术的“黑天使”,不是纯洁无瑕的圣徒,艺术之神附着在他的身上,耗尽他的肉身,拖垮他的精神,为他注入灵感技巧,从中诞生出新的神话。他先知感觉到艺术的低语,他拼命地呼告,但周围人看不见也听不到,只惊讶地看着这个自以为是疯子。站在未来的我们,难以不相信它的吊诡:梵高越来越近地走向他的成功,画出一幅幅千万级的作品,但在周围人的眼里却是他越来越难堪的失败,连梵高都深为自己的拖累感到负疚尴尬。文森特之星的冉冉升起,要在下个世纪才会出现

  艺 术

  幻觉使他对色彩有更高的敏感

  读者可以看到梵高人生的失败和艺术的成熟并非单一而是前后相关。《梵高传》如手术刀般精准剖析梵高的生平和艺术脉络运用小说笔法营造戏剧性,在每一章的最后留出悬念。最明显的是结尾,梵高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下一章笔锋转向“提奥简直不相信自己好运,乔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一方是逐渐走向精神崩溃的深渊,一方是即将步入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一悲一喜,将梵高的悲剧映衬得更沉痛

  这部传记既是写给普通人看的,所以注重叙述的戏剧性;同时也极富专业素养,将梵高的一生放在具体历史时期进行评述,比如在讲到梵高来到巴黎时,作者宕开一笔,先描绘巴黎当时流行的文艺风潮,展开一幅栩栩如生艺术家群像,世纪末的新观念文学与艺术带来何等震荡,再将格格不入,如公牛冲入瓷器店的梵高放入其中,就更显出他的失败与不幸。不管妥不妥协,面对现实需要一颗世俗的心,要花费时间营造,进入一定的圈子。面对艺术的独立性,梵高是高傲的,也有个性偏执,长期的孤独和精神探索也让他对现实的理解如同孩子。

  梵高在巴黎正式成为色彩的信徒,他用强烈的对比表现情绪,但在当时更注重精细均衡趣味的艺术界,梵高不符合比例手法势必带来失败。在巴黎,梵高目睹了艺术的爆炸,他的艺术积淀已经悄悄成熟,“多年来他那版画家一般的眼睛,已经在无意中使他能够画出那种足以成为新艺术的画作。长期以来他早就掌握了将坚实的形象与虚空交织在一起的画法:通过影线和点彩来捕捉事物轮廓和肌理,通过点画的密度方向控制形式。为了用新风格来带动自己的手,他只需调动这些旧技法,来为他的对色彩的新理解服务。通过将这两种画法从源头联系起来,文森特终于在这一年春夏那些急促的画作中从写实主义顽劣的线性画法中解放了出来,他的油画开始拥有它最好的素描那种自发性和强度”。

  《梵高传》讲到梵高的绘画特色时说“他尝试了各种大小形状:从砖块似的矩形到逗号般的点子,再到如苍蝇的小色点,他以各种方式来安排它们:干净平行线、交叉的编织线,以及精神变化图案。有时候它们是风景的轮廓;有时候它们呈放射状向外扩展;有时候它们以相同的方向横扫画布,仿佛遭到一阵莫名的狂风吹拂。他用紧凑、重叠的点子,用复杂的色彩,用一束束松散的、格子状的颜料分别来处理它们。他的点子积聚成块、成丛,规则地填满了大块的区域,或是像疯狂的蜂群那样密密麻麻地撒满画布”。

  这部传记指出他的母亲带有的抑郁性格,为梵高家族的精神病遗传埋下伏笔。圣保罗精神病院休养的阶段是他创作的高产期,精神病带来的幻觉使他对色彩有了更高的敏感度。这部传记这样描写梵高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星夜》:“为了记录下这一景象,文森特启用了紫罗兰色和赭色、山顶自然曲线、丝柏树枝形成漩涡,还运用奇妙的笔法‘加进了他所感受到的宁静快乐’。就像古人一样,他只跟着‘直觉和感受’走,勾画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人眼中所见的夜空:搏动的灯光组成的万花、繁星汇聚成的漩涡、光芒四射的云朵,还有像太阳一样明亮的月亮——只存在于文森特脑海中的、充满宇宙星光能量的焰火盛宴……文森特笔下旋转的、给人以错乱之感的、宇宙形成的亢奋画面表明,他的防御机制已经被攻破”。梵高从无尽的、神异般的观察中构建起美丽而坚实的轮廓,沉湎于眼花缭乱未知世界中。

  这部传记文采斐然,对梵高艺术的描述既准确又充满激情,交缠错织,工笔细描,乱针刺绣,是对梵高艺术的绝佳鉴赏。

  尾 声

  《渴望生活》深刻地渲染了梵高对艺术执著的爱,这奠定了梵高的形象基石,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渴望生活》以及它所引发的梵高神话,就不太可能有这样一部全面的《梵高传》。《梵高传》澄清了梵高神话的诸多方面,让读者看到梵高真实的性格和遭际,这才是真实的梵高,关键在于,无论多么艰苦,梵高始终不改艺术探索的坚定自信,他最终在画布里留下了善良,也留下了他最深的信仰。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她清楚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才华,从年纪很轻的时候起,她就知道所有这些时尚抉择微不足道,所以她本人始终忠于她素来尊重传统,她是这个传统的化身”,我想这也是梵高的自信,他对传统的相信将他引向了未来。一时的流行风潮是暂时的,时间最终会回馈那些相信自己并不断探索的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我忙着画画,我要继续寻找本真……我的内心从未改变……对于我所坚持、信仰和热爱的,我依然一味地坚持、信仰和热爱。获得安宁与抚慰依然是终极目的,追求真理还是终极途径,伤痛也依然是获得救赎的终极情感”。《梵高传》里的梵高纯粹而完整,他几乎用尽他单一的全部直面人生,他把艺术拧成一股绳,将一切都维系其上。当神话的迷思被澄清,更多真相被揭开后,梵高还是那个梵高,幻觉会消逝,但崇高永存。

  《梵高手稿》

  承载他对艺术的理解

  H·安娜·苏编纂的《梵高手稿》精选梵高书信里谈创作、构思、理念的内容,辅之以250多幅作品。从这本手稿中也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精细观察,对艺术的执著描绘。艺术让他变得细腻,让他获得了信仰,他随信附带的手绘稿承载着他对艺术的理解。这些信件在《梵高传》中也有部分涉及,不同的是,《梵高传》会更详细地解读和辨伪,因为“梵高的书信并非句句真实,里面充斥着夸大、隐瞒、说服甚至欺骗”,这其中既包括梵高主观的渲染(多数是对弟弟提奥),也包括梵高认识的局限。比如《梵高手稿》中提到“他对法国艺术家让-朗索瓦·米勒的敬仰之情,米勒对农村生活深情而庄严的描绘,对梵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梵高传》指出,梵高对米勒的认识源于阿尔弗雷德·宋思尔写的米勒传记“真实的米勒是一个放荡不羁、挥金如土的人,一生债务缠身,根本就不知道贫穷为何物。他画画时很讲策略,一生中,他很少缺少赞助人、佣金或销路……但是文森特只看到了宋思尔笔下的米勒:一个生动的、多愁善感的大小孩。有着生动的、标新立异的想象力,不被公众所理解,被批评家所唾弃,被债权人追债,忧郁孤独,沉浸在哭泣和自杀的思绪之中”,但这样的误会恰恰让梵高诞生了最深的悲悯,形成了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阶段。

  《梵高传》读后感(二):Loving Vincent

  前前后后看了半个月,终于看完了。 对艺术一点也不了解的我,在看到书中描述的文森特和别的画家关于艺术的分歧时,很多地方都不懂,对艺术流派、类别、人物经历都一无所知。真的很想弃读。但还是想要了解这位死后才被人赏识、也是史上最多产的画家。 那么多艺术流派,可以说印象派的配色是最好看的了,不懂艺术的我只能通过色彩来区别。相处毕加索的现代主义,梵高、莫奈的印象主义更容易让人理解。 《梵高传》记录了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位荷兰画家的一生。把梵高信件从荷兰语翻译为英语,再翻译为中文,凝聚了编者和译者的心血,让世人懂得梵高。想买纸质书来珍藏,致敬梵高,也向编者致敬。 这本书花了十年时间写作与研究,他们的努力其实超过了20年甚至30年。 尽管关于梵高已有无数著述,他那悲剧人生的模糊面目也已长期流行于大众文化中,但是在过去的70余年里,还没有一部书像此书这样,对这位艺术家的一生做出了如此严肃而又野心勃勃的探索。 很幸运的是我坚持把这本书看完了,一开始看不懂,后来渐入佳境,看完了再反过来想一遍,这真的是一本超级好的关于文森特·梵高的著作。 【所有人以及更多的人都在这次广泛的合作中发挥了富有意义的作用,而合作的成果就是您手中的这本书。】看到这段话真的超级感动。

  看了一本好书觉得自己真是赚到了呢!

  《梵高传》读后感(三):梵高:我是一个黑天使

  梵高:我是一个黑天使

  看到这本书时,可能你会因为它实在太厚太沉重而放弃阅读,因为它足足有895页近90万字。然而这本大书,从序言就很吸引人:

  提奥脑中总会浮现出那个他曾熟识的文森特:这个兄长热情、好动、爱闹腾、同情心泛滥、喜欢刨根问底。

  他是无所不知的狂热分子、逗趣的挑刺者、幽默的玩伴、称职的保姆。

  不论是在津德尔特的河滩里捉甲虫,收集画册,传播基督福音,还是废寝忘食地阅读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他做任何事都出于热切、孩童般的盲目与率直。甚至连报纸都能令他激情澎湃。

  《梵高传》读后感(四):纯真之死

  天才艺术家身上的古怪和偏执,激烈的感情,矛盾的灵魂,表达的渴望,在文森特梵高身上只多不会少。

  文森特年轻的一生,崇尚大自然的美,渴盼永恒亲密的感情,追索灵魂的安宁,但总是事与愿违。每当现实中的人和事向他残忍的背过身,他便转而追寻脑海中的幻觉,用画笔悉心重塑现实。他用色浓重炽烈的画,不就是不安宁灵魂的表达吗?

  很多人猜想疾病给艺术家带来了常人无法获取的灵感,但我觉得梵高不是这样。

  他太纯真了,内心充斥着丰沛而向上的力量,千回百转的热烈情感,他的灵感之泉从不会干涸。他忠于它们,所以在人们眼中他笨拙而古怪,所以他因得不到理解而总是处于孤独之中。

  生命的后期,精神病频繁发作,他画的更勤快,为了躲避精神世界无边黑暗的再度降临,他受尽了折磨,却并不放弃。通过画画,他走近了心中的那个世界,一个被真挚友爱填满的世界,一个他在其中可以得到救赎的世界。

  他是不幸的,这个世界在他生的时候漠视了他,却在死后将最传奇的盛名赋予了他。

  如果他得知自己现在的地位,一定会得意的奋笔疾书吧。告诉提奥、告诉高更、贝尔纳,告诉母亲还有妹妹:我就知道,我是有才能的,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梵高传》读后感(五):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美

  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在90w字里经历了自己的苦难也路过了梵高的一生。并不是一颗艺术巨星如何炼成的先抑后扬,相反,期间无数次咬牙切齿“你竟然是这样的梵高”,直到最后也没有实至名归的归属感。但是松了口气。

  极度自卑和自负,没有安全感渴望爱与被爱的不断屈从和反抗,变着法儿威胁弟弟提奥获得经济救助又找尽借口挥霍无度,永远沮丧愤怒幻灭和恐惧。没有任何理性,更不懂得克制。不停地许诺期待向前,也不停地等待突破的时刻、上帝的眷顾和奇迹的降临。伴随着不断的失败贫穷内疚孤独和最后的疯狂尝试和创作过无数手法、色彩的绘画。终其一生。(1853.3.30~1890.7.27)37岁。为人知晓的名作基本创作于1888、1889年和1890年,也就是人生最后的三年也是他患病期间(严重的精神错乱)。

  网传的几个段子根据本书的客观性扯出来再强调一下:

  1.圣诞节前夕梵高的耳朵不是整只割下。割下的残肉包起来原本是要送给高更。结果被他以为高更可能在的妓院 门口的守卫拦下。所以交给了守卫,留下口信“勿忘我”。

  2.保罗.高更(月亮和六便士的原型啊)和梵高不是好基友,顶多算是梵高一厢情愿。

  3.梵高更大概率死于他杀而不是自杀,梵高包庇小孩(凶手)的原因可能在于给了他期待已久过不能自己实施的解脱(因为他终其一生都将自杀贬为“道德上的懦夫行为”和“不诚实的人的行为”)

  4.梵高最终声名鹊起应该在去世后26年也就是1916年左右,其弟媳(提奥去世于1891年)整理发表了梵高的书信以及展览作品。(这个地方书里有点模糊)

  最后,我有一点疑问,就是梵高在《星夜》之后其实是获得过一次成功的,其中虽然有点评论家奥里耶自身商业行为的投机性,但是不得不说把梵高引入到了艺术群体的视野并且受到广泛认可,可是为什么这起波澜还是没能给梵高创造财富没多久又陷入困窘之境,逻辑没理通。。。或者艺术的商业性我不懂。。。。

  你只能与你的孤独长眠

  我没有什么专业的审美眼光,但我好爱你画里影影绰绰的色彩绚烂。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梵高传》读后感(六):更真实的文森特

  (《梵高传》/史蒂芬·奈菲 / 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 / 沈语冰 / 宋倩 / 匡骁 / 何卫华 / 译林出版社 / 895页 / 2015-11)花了几十个小时,终于啃完了这本也许是“未来十年最好的梵高传记”,至少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不用去看了。以普利策获奖者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为首的写作团队历经十年,借助了先进的技术,对浩如烟海的材料进行汇总整理,认真写出如此长篇巨著,据说本书的标注达5000页之多,非常佩服他们把传记写作等同于历史研究的执精神,值得为他们喝彩。

  通过本书所了解到的更真实的梵高是怎样的呢?他矛盾,纠结,情绪波动,非常努力执著,无论是早年对宗教的探究,还是后来专注练习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不管人生最黑暗的时候,还是穷困潦倒,都没有彻底放弃努力,大多数时候他异常孤独,无论是在家人和朋友中间,都不被理解。当然他很多时候也不客观,不惜刻意获取提奥的支持,提奥与他“同心同命”,对其一生给予默默无私的帮助,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他在阿尔勒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死后关于他自杀的臆测,反映了多数人的恶,这常常出现的多数人的恶曾经害过多少人呢,还好文森特有这么多的书信存世,加之传记作者孜孜不倦的研究,才很好地呈现了事实与真相。

  阅读本书还能体会到:一是坚持的重要性,梵高有很多机会可能成为平凡的牧师、蹩脚的绘画销售员等等,还好他一直坚持,从模仿中创新,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是机遇的不可捉摸,本书通过详细的论述可以说完全否定了梵高自杀的可能,但恰恰是当年失意画家自杀引发的轰动,使梵高得以为大众关注进而接受;三是平静接受事实,梵高虽然更可能是死于他人枪击,却并不去揭发开枪者,可见其心理上已经准备好平静地迎接死亡,当然这对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不失为一种解脱。

  总之,我们要从梵高身上学到不懈的追求的精神,百折不回,无论成败,都平静接受。

  《梵高传》读后感(七):得到app听书的笔记

  1. 梵高1853年出生,1890年去世,一生只有37年。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产量极高。 2. “向日葵”系列有一幅作品《十五朵向日葵》,在众画家不敢用黄色作为主色调的年代,梵高用了非常饱满的黄色来表现象征太阳的向日葵。微微卷曲的向日葵像一个个有生命的火苗。 3. 《十五朵向日葵》是梵高送给高更的,两人在彼此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相遇,又都喜欢浮世绘的画风。于是彼此吸引成为好朋友。这幅画就是梵高为迎接高更这个朋友而画的。 4. 但短短一个月后,两人产生了矛盾——梵高喜欢写生,高更喜欢表达象征性的风格。矛盾分歧显化后,高更在圣诞夜前夕离开了梵高。梵高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精神状况越来越差,后来住进了精神病院。 5. 《星夜》是梵高在精神病院创作的,几乎不调色,相当于颜料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直接用到画面上。这意味着色彩饱和度和纯度都很高。梵高认为这样表达是有力量的,更能表达情感带动情绪。 6. 把《星夜》放大观察,会发现画面上的色彩不是连贯的,而是一小节一小节的色块组合而成的。需要非常冷静,仔细布局和设计,才能呈现动感和力量感。绝不是精神病人能够完成的。 7. 梵高一生画了90多幅自画像,每一幅都表达了梵高内心的困惑和折磨。《没胡子的自画像》是他生前最后一幅。 8. 《没胡子的自画像》是送给母亲的,梵高想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画里的人没有胡子,干净清爽,肤色健康,略带微笑,微微侧身,看不出已被割掉的耳朵。 9. 完成这幅画后,梵高选择了自杀。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弟弟支持着他创作,现在弟弟结婚生子了,他不想继续成为弟弟的负担。

  《梵高传》读后感(八):文森特·梵高之死,这很重要吗?

  1889年,新锐评论家艾尔贝·奥里耶在唐吉老伯的画材商店橱窗里看到了两幅“向日葵”,旋即在1890年1月的《法兰西信使》创刊号上发表文章《孤独的灵魂》,将溢美之词雨点一样泼向文森特·梵高:“一个象征主义者”、“一个狂热分子”、“一个喝醉酒的巨人”、“一个亢奋的唯美主义者”、“一个强健的、真正的艺术家”……这也是文森特在世时所获得的最高评价。1月20日,布鲁塞尔“二十人展”开幕,梵高的向日葵、麦田、果园和葡萄园首次被放置在塞尚、雷诺阿、劳特累克、西涅克等画家的旁边。3月19日,“独立艺术家沙龙”在巴黎开展,赞美之词洪水一般涌来,“十幅画,见证一个罕见天才的诞生”。可是,盛誉之下他也只不过卖出了一幅画、还是毕生唯一一幅:《红色葡萄园》,400法郎。这迟来的声望未能缓解他一生所积累的精神焦虑,已经在精神病院出入多次的文森特前往小镇奥威尔。7月27日,他身受枪伤,29日在弟弟提奥·梵高的怀抱里去世,终年37岁,留下近900幅油画与1100幅纸上素描。

  作为文森特一生的经济支持者、也作为这大笔画作的继承人,职业画商提奥计划为哥哥举办一个盛大的展览,并推出哥哥的书信选,不幸的是,他自己也崩溃了——医生诊断是梅毒所致的肢体麻痹和精神失常。1891年1月提奥逝世于荷兰乌特勒支的一家精神病院,梵高家族对这不体面的死亡保持沉默,提奥遗体埋于公共墓地,连葬礼都没有举行。好在,提奥的妻子乔安娜•邦格承担起亡夫的志愿,从事文森特书信的出版和翻译工作。到1914年,书信选付梓,一个天才的内心世界得以为世人所知,“文森特之星”终于冉冉升起。又过20年,26岁的欧文·斯通依据这批书信写出了激情澎湃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艺术殉道圣徒”的形象自此深入人心。1953年文森特·梵高诞辰百年之际,隆重纪念活动使他的声誉又上升到新的高度,1956年由《渴望生活》改编而成的电影获得奥斯卡奖,文森特·梵高终于成了现代艺术史上永远的传奇。

  一位痛苦而不被赏识的艺术家,为了逃避世人的漠视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太能满足大众泛滥的同情心。斯通这样悲情而又浪漫地描绘文森特之死:“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歌手唐·麦克里恩也在《繁星之夜》里感喟:“你如何承受天才智慧的折磨,你如何试图解脱自己……因为他们不能爱你,但你的爱是真挚的,当内心再也没有希望,在布满星星的夜晚,你像情人们常做的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这是画家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戛然而止的最高音。所以假如有人论证说,文森特不是自杀、而是被十几岁的小流氓所害(尽管可能出于意外),而且发生事故的地点并非金黄色的麦田而是毫无诗意的粪堆,那么,奠基于传奇之上的“梵高文化工业”——展览、图册、学术研究、咖啡杯、雨伞、明信片、计算机程序——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史蒂文·奈菲(Steven Naifeh)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两位作者都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们以特有的“专业敏感”复原了文森特死亡的场景,剥去年深日久、道听途说所形成的历史积垢,这算是新版《梵高传》的最大噱头。该书诞生于2011年,好评如潮,被誉为迄今为止最详实的梵高传记。值得说明的是,二位作者的“法律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有关弹道、距离、证据和推理之中,更体现为他们对文森特书信的“拷问”以及对于艺术家心态和精神世界的“查证”。

  当年,乔安娜•邦格编辑出版的文森特书信只是选集,以“写给亲爱的提奥”为核心,而存世的几千封书信不仅包含兄弟二人的通信,还包含家人、朋友的相关通信,权威的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耗费15年时间进行编辑整理,最后成果是出版于2009年的6卷本全集。奈菲和史密斯的研究奠基于书信全集之上,他们的睿智之处在于,“并未把梵高的信件当成其生活事件甚至是想法的可靠记录——至少没有这样来阐释。”他们认为信件与日记不同,“不是只供作者倾诉内心烦恼的媒介”,而是在特定语境下与特定对象针对特定问题的商谈,有目的、亦不乏文字策略。

  梵高兄弟二人的人生际遇大为不同。身为著名的古庇尔画廊的经理,提奥春风得意,他赡养家庭、包括每月为哥哥提供100-150法郎的资助(当时一个教师的月收入不过75法郎),维持着家庭在社会中的体面地位,因此被家人宠爱、祝福、拥抱和喜欢。而一生“事业失败”、脾气暴躁(曾经在暴怒中拿起餐刀对着父亲)、索取无度、出入精神病院的文森特被视为“家庭的劫难”。身为牧师的父亲在对长子的遗憾中辞世,母亲对他不闻不问,认为他的艺术“荒谬可笑”,除了提奥之外,另外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与他相当疏远,以至于在他的葬礼上,家庭成员只有提奥出席。奈菲和史密斯提醒读者,由于二人的遭际反差过大,文森特与提奥的关系远非“我亲爱的提奥”那般单纯美好。文森特不断向弟弟要钱,以便雇佣模特、租赁画室、购买画材、支付旅费、出入妓院、买衣服、买家具、甚至装修整个房子——阿尔的黄房子。不仅如此,他还需要“说服”弟弟与他开创伟大的“商业计划”,以及从弟弟那里获得亲情友情手足之情。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剥削与需要,在书信中有着曲折的表达。两位作者指出:

  “文森特在信中向提奥倾诉了多少心里话,他同时就在内心隐藏了多少真实想法,他害怕弟弟疏远他,进而威胁到弟弟对自己的经济资助,或是证实家人对他的言之凿凿的绝望判断。同时他可能利用敏感而棘手的问题作为要挟的利器:比如,威胁会采取一些影响兄弟情义或让家人尴尬的行为,从而迫使提奥拿出更多的钱;或者先主动提出某种不计后果的鲁莽做法,然后再将其弃之一边,这样来诱使提奥赞成他一直以来真正想做的事情。”

  总之,文森特书信中叙述的准确性、乃至真实性,大可质疑。研究者发现,至少有几次,文森特为他的信草拟了好几稿。而在字里行间,引人注意的沉默、耐人寻味的不合理推论、或是闪烁其词的省略(“等等”是他喜欢的词),都是他用以掩饰痛苦、憎恨、屈辱和挫败感的手段。这种迂回婉转,有时变成了欺骗,对传记作者提出了特别大的挑战。

  居住在艺术史中的艺术家是可亲可敬的,但是居住在隔壁的艺术家是有可能让人避之不及的。同时,望远镜或许有助于塑造圣徒,可是显微镜下绝没有英雄。这部《梵高传》厚达900页、90万字,在日常生活无数鸡毛蒜皮中“还原”的文森特·梵高形象,不再是80年来千万梵高迷所熟悉的“殉道者”,而是一个偏执的、自私的、心理与精神皆有着严重问题的艺术家。历史上第一个盛赞文森特的人、也就是那个年轻的艺术评论家艾尔贝·奥里耶说了太多主观的话,但他毕竟还是抓住了重点:“他的大脑处于高潮状态,难以抵抗地将熔岩倒入艺术的深谷中;他是一个可怕的、发狂的天才,通常很高雅,有时行为怪诞,总是处于病态的边缘。”

  当年的医生诊断文森特·梵高是“狂躁症,伴有典型的精神失常”,或是“潜伏性癫痫”,显然梵高家族一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史,基因或许是致病的重要原因。《星夜》完成一个世纪以后,科学家发现潜伏性癫痫发作类似于脑电波激起的火花,像是某种神经风暴,又像是大脑中的连环爆炸,而每一次癫痫性轰炸都会动摇大脑的神经运作功能,使人进入高度超现实的状态,很多情况下病人会产生宏大的宇宙观和宗教狂热。在这个意义上,“文森特笔下旋转的、给人以精神错乱之感的、宇宙形成的亢奋画面表明,他的防御机制已被攻破。” 提奥曾经说:“很多画家疯了以后才开始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天才沿着神秘的轨迹成长。”的确,文森特艺术的爆发期与他的精神疾病同步,无论是星夜、丝柏、向日葵还是麦田,都有着一种神经质的抽搐与炸裂之感。提奥向第一位敢于赞赏文森特作品的艾尔贝·奥里耶表达感激之情:“要知道,他的画就是他本人的写照。”

  从传记写作的角度衡量,《梵高传》是“电子数码时代”的产物,两位作者发明了特别的软件来对多达10万张卡片进行数据处理,“幕后支持团队”包括8位研究者和18位译者,除了这一大部头纸质著作,还创建了一个将参考文献、文本注释、插图和照片融合在一起的网站,据说注释部分打印下来约需5000页。难得的是,虽然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充塞着大量的细节与考证,本书却又不失故事性和艺术性,框架清晰,文笔清新,有成为畅销书的资质。

  那些为我们的文化做出持久贡献的人,或许是因为被我们审视得太久,因此在我们的眼中无法保持纯洁。但传奇的传奇之处在于,尽管有后来无数颠覆传奇的努力,每一次翻案不过是加强了传奇的实力而已,就像水归于水,就像风归于风。所以《梵高传》并不会对梵高造成损失,甚至也不会对梵高文化工业造成损失。比文森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画了什么。在他最后的几个月里,他画过一棵蓝色天空下的杏树,粗糙多节、濒临死亡的树枝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热烈地绽放出粉色和白色的花朵。艺术的动人之处,就在这里,如此简单。

  已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请勿转载。

  《梵高传》读后感(九):恶魔与天使在唱歌,梵高的《百年孤独》

  2017年12月,《至爱梵高》在期待中于中国上映,爱看电影的我提前一个月买了本梵高画册和这本《梵高传》为观影做准备。得知我的计划后,学美术的朋友很讶异地说:“这就是个疯子,有什么好看的,我不喜欢他。”而我为了给自己的作为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便说:“这是个了解伟大而独特的灵魂的机会,毕竟这样的灵魂并不多。” 事实上,这本承载灵魂的书真的太厚重了,不仅仅是密密麻麻将近900页的数量,还有丰富到涉及整个欧洲近百年的文化、艺术、宗教和风俗的质量。当然最重要的是用史料、书信和作品诠释的全面丰富的人生,这绝不是那种为了歌颂而刻意丰满的名人传记。为此我放弃了一个月速览的计划,不得不分两次(之间被打断过)用了四个月才读完。 但我必须说《梵高传》的篇幅绝不是源于庸长繁琐的拖沓,而是它必须用90万的文字来承载美丽,不仅仅是艺术的美丽还包括作者文字的优雅。我期望更多的人不要被书的厚度吓到,就像不要被《百年孤独》里复杂绕口的姓名搅扰地失去兴趣一样,事实上当我翻到正文最后一页,看到梵高家族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命运终结时,突然觉得这就是现实版的《百年孤独》。 对于书的内容,我的剧透远不如读起来更舒服更重要,我只对梵高先生的信仰和结局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猜想。 1.我在看书的前半部分时有种窃喜,一方面仿佛自己在偷窥伟大人物的生活,另一方面我能从这个被艺术光环美化的人身上找到卑鄙的如每个凡人一样的渺小。但800页往下,梵高陷入黑暗后,我与他之间自私的共谋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我停下了阅读,将精神病院的梵高与荷兰的梵高做了比较,至少自己想明白了。发病前的梵高是试图把一切都拽向地狱的恶魔,陷入黑暗的梵高又把自己摆在牺牲与拯救的天使的位置。他的前半生因惧怕父亲的天使而暴虐,后半生则幻化为哺育万物的圣母。事实上他从未像个正常的人类那样思考,在抵抗与救赎,色彩和黑暗中挣扎。而我一个普通人为何能在梵高早期生活中找到共鸣就源于,我的内心更容易堕落成魔鬼,很难成为天使。 2.关于梵高的死,我眼前展现的是这样的画面。梵高躺在干草堆上,以前所未有的伪装出来的轻蔑挑衅着醉酒的年轻气盛的带着枪的男孩,之所以敢于挑衅源于梵高预见到这样做会激怒男孩,促使他扣响扳机,而子弹会给懦弱的自己带来渴求的终结——永远的黑暗。最终,他如愿以偿。 合上书,我想起了胡适先生在《领袖人才的来源》里所感叹的:西方的传记文学发达完备,历史上的人物能通过有血有肉可歌可泣的故事影响后辈,而东方的伟大人物流传下来的只有寥寥数笔或几件无所查据的轶事。其实不仅仅过去即便是现在,国人别说如《梵高传》的作者用十年乃至三十年去收集资料、调查考证,即便是写好了放在面前,怕是也没几个人逐行逐字地享受阅读。

  这是作家之哀,亦是文字工作者之庆幸。

  《梵高传》读后感(十):Even madness has its own logic.

  因为看了电影「至爱梵高」后蹦出千百个谜而又好奇心爆棚才读的梵高传。

  然后断断续续在本来就伤感的3月读完了忧郁的梵高,心情瞬间降到冰点。

  梵高母亲把他整个人完全掏空,然后把自己的焦虑、势利、世俗的观念统统塞进他的内心,把这个像大换血却伴有强烈排异反应的梵高推到现实。

  而一向被认为狂躁疯癫的梵高,所作所为背后都有极为严谨的因果逻辑。

  一开始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而读完只想深深地感叹一下——even madness has its own logic。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