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忘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忘海读后感10篇

2018-06-17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忘海读后感10篇

  《遗忘海》是一本由罗拉拉著作,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5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遗忘海》读后感(一):记录履历,遗忘是修行

  一直以来有个习惯,就是在打开一本书后,不是先读文章,而是先咂摸书的装帧,还有许是编者和作者联合起来,做出的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细节是的,我就是因为这些小细节而被这本书吸引的。

  “我们留下的文字,就像是记忆之中的歌词,它涵括的不是记忆的汪洋大海”“也许,哪个时代需要几个这样的人物,他不在浪尖上,他也并不深藏谷底,他只是静水深流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尊敬他。”“记录是履历,遗忘是修行。”这些像绳头小楷样的文字,置放在书页打开的最前面,像一支别致的插花,放在洁白的墙角。你可以看不见她,但你不能忽视她。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罗拉拉,是在先锋书店的一次活动中,我们都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台上的人讲书中的故事,然后我瞥见身边的一个女子,着一袭深色的过膝的袍子,有些旧时文人的雅,但她低头记录的样子,又多了些灵动俏皮。然后,同事向我介绍了她,这时候,我才得以端详到她的全貌,特别是她的眼睛。我一直在想,凡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多少会有些愤世疾俗,或者遗世独立。但在她眼里看不到,她的眼神是那样清亮,清亮到仿佛能照见对面人的心灵。但她的笑容又是那样和蔼,她就那样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好像面对自己的家人一样

  后来,知道她经常会组织一些曲会之类的雅集,那时候自己刚回南京不久,方才知道南京还有这样一群有趣人儿,他们不定时地聚集在一起,以诗文作乐,以昆曲烹茶,倒是让人心生几分羡慕。虽然自己不能融入太多,想想能观望也是一种美好

  直到这本书的问世,便对罗拉拉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这之前,对南京的文化人存在于以往学生时期阅读范围,好像除了叶兆言、苏童、毕飞宇等人,就没什么好看的了。但在罗拉拉笔下,让我知道,原来南京倒确是块宝地,藏着那么多蛟龙似的人物,他们或许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扎根在梧桐深处,要么写要么画要么构筑要么念唱,要么驻足,要么张看。他们构成了南京的一抹看不见的风景,能时常氤氲出南京的某种气质来,你可能察觉不出,但你能隐约触摸到,嗅到,慢慢地能浸入你的骨髓里,血脉里。她写苏童的寂寞坦率,说他看上去不好接近,实际是因为腼腆;写鲁敏说话语速快,口头表达常有点书面化的稚气在;写那个屡屡获得过“中国最美的书”的装帧大师朱赢椿,在罗拉拉的笔下,朱赢椿就像其著作《蚁呓》一样,过着一种反时代反常态的如微渺蚁群般的慢生活;同样是装帧设计大师的赵清则不同,他追求理想状态是“将商业需求与你的艺术追求嫁接好,最终能够坚持自己,影响大众”;还有近年风头正劲的陈卫新,他设计的先锋书店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店,南京的文化地标,作为朋友,罗拉拉笔下的陈卫新不但是位绝佳的建筑设计师,更是位小说家,还是位诗人。也许,只有心中有诗意的人,才能设计出超凡出尘的作品来吧。

  当然,书中也提到南京以外的人与事,她写陈丹青是个好看的男人,高高的,干干净净,走路很快。其实走路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吧,罗拉拉通过陈丹青的表直达其里,让人觉得这个男人原来是这样的啊,除了一开口就是话语中心,原还是这么干净而明亮的一个人儿;写木心,写那么多人之所以迷木心,是因为木心有旧时文人的雅,又有当今世人的痴,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还有吴念真、翟永明、舒婷、王小波、黄梵、葛亮,等等,你无法想象,在罗拉拉的笔墨里竟然藏着这么多行当这么大年龄跨度人们,这些优秀人像星辰耀眼,但又如此诚朴地现于字里行间,仿佛都一一鲜活地坐到了你的对面。突然想起这本书的定位是跨界艺术笔记,这是作者的初衷,也是编者的匠心所在吧。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昆曲,据说罗拉拉也是在十年前才接触到昆曲,并许以毕生最爱的喜好之一。她组织的每一场雅集,似乎都与昆曲有关,她与一众好友混迹于城南紫金戏院、兰苑剧场,像穿梭在时空里的恋人,迫不及待去赴一场邀约。她与昆曲名家张继青的忘年之交,与昆曲新秀单雯等人的惺惺相惜,都在书里用曼妙的文字娓娓叙来,一个个都恰似“如花美眷”,悄看着这似水流年

  修史者当先修心,但自古以来,修史者大都为政治所用,便无心可读。而我们作为历史过客,尘渺的一部分,谁也逃不脱流沙般的命运。但能记录的人,却是幸运的,也许我们都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消逝,会被遗忘,但因为有了记录,便给世间留下了一抹美好的存在。罗拉拉写这本书的意义便在于此,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那些笔下的人终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直到夜已缄默,直到我们都沉睡,直到另一个时代悄然来临。

  《遗忘海》读后感(二):在遗忘的海边漫步

  过去的很多年,在我的生活圈子中,我都属于不切实际、不接地气的那一类人,也常因此怀疑自己,这样是不是真的不太好?直到来到南京,因着一些朋友以及内心念念不忘,粗粗窥见校园之外的南京文艺地图,这才感觉到自己并非另类。在这其中,罗拉拉是很重要一个朋友

  春节假期,带着《遗忘海》北上,旧岁新年的交替间读完这本书,如同躲开喧闹在遗忘的海边闲散漫步。这些文章,很多不是第一次读,但当它们以书的形式配以独具创意而素朴的设计以新的面貌呈现时,那些文字好似被赋予了新生命,营造出更为纯粹的文艺世界,令人沉思、触动

  读到很多响亮名字,其中一些活跃在南京或是与南京有着多多少少的关联,名字指向的那些真实的人,有些见过一两次,或是说过一两句话,有些早早阅读过他们的作品,或在某次展览欣赏过他们的画作,也有我深爱多年的舞台导演,以及完全不知晓的,因着罗拉拉独到真诚的表达,对他们有了更多角度的了解,阅读过程中的细微感触与记忆、阅读经历兴趣深深浅浅地应和时,有精神上的醉氧感,我想这就是南京于我最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的朋友们和罗拉拉对于我的意义。

  罗拉拉是幸运的,幼时受到好的熏陶,得到足够肯定,加之天资聪颖,一直在文艺之路上玩着写着行走着,举重若轻乐此不疲。如今,她的积累像春种秋收一般,收获了一种叫“罗拉拉”的人生。很欣赏拉拉的鉴赏力,那些有着鲜明个人风格评论,常常一两句看似随意的解读,都会瞬间击中你。

  曾经听她不经意地说起过,“《小团圆》改变了我对张爱玲看法。”大学时读过一点张爱玲,觉得这个上海女人实在太冷,刻薄没有温度,很多年都没有改变印象。记得《小团圆》刚出版时在文化界引发轰动,去过先锋书店听讲座,也买了书,然而读一点就读不下去了,无法改变成见。也许是机缘未到,书一搁就是好几年,直到罗拉拉这句话,激发了我的好奇。《小团圆》根本就是张爱玲的成长史,疏离客套甚至生硬母女关系,一个玩世不恭父亲,还有上海人的“势利”,都是她童年的伤,几乎没有获得过温暖,在情感疏离的世界中,她单刀直入人性深处,少有期待,去除美化,在她的视角里自顾玩味,倒也提供了另一种参照。对张爱玲,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情

  2013年夏天,舒婷来南京,罗拉拉在后来的文章里写到,“舒婷看上去淡淡的,微笑后有几分冷峻,虽然也并不推辞有商业色彩诗歌活动,却话语不多,不迎不拒……她也在维护一个诗人,一个时代的尊严吧。”尤其最后一句,提出一个新视角去理解这个活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人,她可以被感知的另一种可能性高中时代就跟着朗诵老师背诵舒婷的诗,“我要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曾经被我一遍一遍地朗读,若干年后,当她来到我生活的城市,我却放弃了这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读到这段话,忽然就被戳痛了,隐隐地疼。

  她对韩东的评价也很独到,“由于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生活压力,大多数中国男人都无法好好面对爱情,也从未好好思考过爱情问题独特敏感善良的气质加上很早就成为自由职业者,韩东这位学哲学出身的诗人比任何一个中国作家都更严肃地思考了爱情问题。……他写作中的这些部分,往往被人们忽略了。”韩东是导师好朋友,在当年的现当代文学课被极力推荐,但似乎没有看到过这个角度的解读,这触发了一个女性读者对他作品的新的好奇。

  在回忆一场令人艳羡的文学讨论时,罗拉拉引用韩东的理论——女人有两个阶段的人生,对于可以专注于“读书、做饭、工作的”第二次人生,她如此解读,这是“告别某种残缺呼唤等待,重新回到类似学生时代的一种自我完成。”过了三十岁,知道这新一种的“自我完成”正在自己身上发生,看到这段话,会会心一笑,不同于韩东的表达,它更接近女人之间的懂得,也是相互的鼓舞

  她是如此敏锐的鉴赏者,跟随她的导读,总不会失望。她的一个朋友说,罗拉拉的才华速度中,她写文章快、画画快、语速快,朋友圈发布动向总是新闻记者的速度,作为一个缓慢而迟滞的人,确实常有跟不上的感觉。不过不要紧,罗拉拉是包容的,她不仅有情感上的包容,也有智识上的谦和。她不会低看你,交流时,是假设你与她有共鸣基础线的,这是一种尊重。就像她谈起荣念曾时说,“他把我放在一个中立的有理解力的立场上。”作为小师妹,常常也能在她那里感受到类似的态度,被这样的态度触发。

  在她的闺蜜中,我是忝列“昆曲蜜”的一类的,“我都快老了。不过因为你们,我还会像个小女孩,经常拿了一大把票,在剧院门口等你们。”在认识她之前的那几年,很多次拉着朋友一起去兰苑剧场,而现在,每次被这样等待时,你可想而知,我的内心是何等幸福

  农历年前经过帝都,在国家博物馆的罗丹雕塑展上看到罗丹的遗嘱,罗丹劝诫后生:“请从内心深处坚定地保持真诚。毫不迟疑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一人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真实的。”虽然是小师妹,可我并非中文专业毕业,对于文学总感觉隔着一层,涉猎不多,思考不深,尤其拉拉身边有很多学养深厚才华横溢的朋友,想到这篇文字会被她转发,就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然而,我心赤诚,还是回到自己的角色,这样真实地表达阅读感受吧。许多年来,要么形单影只,要么艰难地寻找同伴,但我认识的罗拉拉,和我们小群体(她的若干闺蜜群之一)里的这群女人,她们诚恳对待文学和艺术,哪怕遭遇侧目,也不刻意改换了流行装去迎合时代,这让我有如回到精神故乡

  书里引用的王小波——“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全是片刻的欢愉不幸。”我们在故乡的似水流年里,分享片刻欢愉,宽慰彼此的失意悲伤,不用去到哪里漂泊流浪

  触动远远不止这些,这本《遗忘海》,是故乡的一棵大树,是村口的那条小河,是留有无数成长印记的小树林,如有召唤,安顿心灵。

  《遗忘海》读后感(三):罗拉拉,那个记东西的人

  《遗忘海》读至一半时,去了趟拉拉家,吃她与女儿从宝应老家带回南京的黑菜和面条。为了给女友们带些好吃的,她大包小包拎得手酸,菜带了十斤,面条分了六七份。她会吃,也会做。卤茶叶蛋要放十几味料,卤汁添在面汤里更是锦上添花,手里的鸡翅木筷子上刻着“拉拉私厨”,是青青为她定制的。胃里妥帖,眼中亦是美的。

  她手快,买菜快,做饭快,十点钟打算请客,转眼就是一桌。她写作画画的手也快,别人常常见她在玩,在和朋友聊天喝茶赏花,不过第二天醒来,常常就会看到一篇文章,准确、流利放松,有韵律。总之,不失水准效率质量都极高。她的文字大多是暖和洁净的,带着微微的肉感,不隔,不紧。

  《遗忘海》是她的新书,是多年来文化采访、文艺笔记和生活随笔的集结。文化大家、文学大师、昆曲、古籍阅读、秦淮旧事、童年、大学、往日时光……看着汁水丰富目录,对每一个嗜好文化与文艺到骨子里的读者来说,想必会有口舌生津之感。也像素说得那样,有精神上的醉氧感。这个目录就像多年来她内核的折射,这个核立体饱满,每个面向独自延伸,都是丰富的,它们共同构建了这个叫罗拉拉的人。

  拉拉的文字有韵律。文学是有音乐性的,拉拉的文章常常以低姿态、浅而平常的切口进入,自然流利的叙述,几乎已经让人满足。不过到结尾处,却又让人有新的台阶可上,出其不意、抒散之后的抑顿,充满了诗意的韵律感。比如她写朱赢椿,结尾处问:“那你会去做什么呢?”“不知道,还没想好……”她写道,明朝散发弄扁舟。书中韵律之美,俯拾皆是

  她活泼明亮。写大学时代,“有一回寒假将近,父亲寄来一张汇款单,留言处只写了段乐谱,我愣了半晌,才破译出,是费翔那首《故乡的云》里的:归来吧,归来吧。”这是她人与文的来处,有此浪漫的父亲,便不难理解文字中蝴蝶般灵动的飞扬。

  她深情自持。读书的后半本时,拉拉正带着女儿去苏博看唐寅与丰子恺的展。后半本中,有大篇幅的苏州印记,她的深挚回忆。在苏州,她重回母校,将老楼、图书馆、老师和同学一一放在心间走过,有暖,有敏感的情愫,也克制。她甚至记下,当年桥边买橘子的水果店还在。回来刚一天,她又为苏博、苏大、平江路和拙政园写下诗篇。

  她下笔准确。写姚红,看她的画,看她的穿衣,便说,“猜想她的内心是严格的。”

  她尤其能在云端与地面之间悠游游走。即便内心未尝不有烦扰苦痛,她还是几乎能够不被这些生活中的咬噬阻滞住。有段时间,她这个资深文化娱乐记者被调去去跑物价与水电气。于是,每天,或者每个月,她都会去记很多菜价、以及各种汽油、柴油每公升的价格……她来到菜市场,“菜场尽头,密密麻麻排了许多小盆,鲜红鲜红的是鸭血,有的还沾了羽毛。”羽毛失去光泽。她却画下一幅幅简笔速写,将这些热辣蒸腾又污水横流的生活切片提纯、记录,吮吸着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甜。这是她的弹性和才华。

  这些速写聪明俏皮、文艺风雅,菜市场与鸡鸣寺的樱花在她笔下同样活色生香,她还会为它们写诗,写下伤心菜市场之歌。她还时常在买菜时抱起菜场长大的女童马小娅,为她拍照,和她玩,用微信“报道”她,以至几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尚书巷菜场有个大眼睛的马小娅。这便是罗拉拉。写字、画画、做饭,真诚,温暖,流畅。

  写下以上这些感受的第二天,我忽然想起还有一些话没有说。群里聊天,拉拉为前半部有工作稿的痕迹而自我批评。但这正是我想说而忘了说的采访之功。工作稿,采过的人太知道了,目的性、预设、版式,即便你自己带着归零的心,但你要发表的那个平台早已将隐形镣铐画好。在这种前提下,功底平庸加心绪消极如我,常常随便写写拉倒,以至于不大愿意去采访,因为觉得对不起被采访人。这是我有过的消极晦暗。但拉拉还是做得很积极的,这是一句很客观的评价。在采访顾笃璜时,记下他小时候在怡园,夏天的荷花开了,仆人便跑来告诉老太太。提前准备一天,老太太便会带着家里的女孩儿到园子里吃喝听曲赏花一日。顾家的男孩子没这待遇,因为女孩儿要嫁人,要对她们更好一点。老太太带女孩儿们过好日子,原来是这样的心理,红楼梦里倒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类新鲜而实在的古典生活记录,拉拉将它们备份了。写白先勇亦是细致处动人,写他头皮一片焦土,写他谈到情时温柔的声音。

  拉拉的文字松活鲜润,她的人亦是如此。三毛曾说,生活是蛋糕,写作是蛋糕上的那颗樱桃。我想,拉拉或许会认同,因为她的文字都是行走在生活里的,并与每一个日子水乳交融。往事抵不过遗忘的海洋,她说,能记多少就记多少吧。那就随意,最重要的是,在菜市场与餐桌、书房、茶桌间,她的身边都有一群呵手取暖的人,她们彼此理解,提供热能。

  在此书的女友篇中,拉拉写道:“我要对我的闺蜜说,你是我的头孢拉定,你是我的六味地黄丸,你是我的眼药水,你是我的速效救心丸,你是我的乐友你是我的佛西丁(百忧解)……”既然琐碎平凡痛痒难免,文学与这世上其他一切美的物事都那么令人沉醉,而相似的灵魂都是那么“情投意合”,那么,就让药不能停吧。

  (苏罗梨)

  《遗忘海》读后感(四):关于艺术的非虚构写作

  俗话说:“人无癖,不可交。”我在阅读上的怪癖就是:遇到喜欢的书,必须一读再读。遇见这本罗拉拉的《遗忘海——跨界艺术笔记》,亦是如此。

  最初读这些文字时,世间尚无《遗忘海》。但是,书中的每一篇文字和绘画,曾经陆续刊登在报纸的文化艺术版和电子杂志,或者呈现于罗拉拉的勤奋更新的博客和微博上……这些文与图一旦出炉,我都迫不及待地阅读——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里,读长文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现在,它终于成为一本书,已获得201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的称号。它厚实宁静,一副美丽的陌生模样,一翻开,那些熟悉的画和文字扑面而来,带着熨帖的质感,比想象中更好。我慢慢地读了很久,在拥挤的地铁上、在等待的阳光里、在夜晚的台灯下……喜欢的书之所以要一读再读,是因为理解有时,共鸣有时,欢喜有时,忧伤有时。

  这本书问世以来,南京文化界已有很多人讨论过它装帧设计与文字内容的完美融合,谈论到这本跨界艺术笔记带来的绵密感动与深刻思考……既然珠玉在前,慢性子的我只能按住不表,不妨在此说说罗拉拉的文字风格吧。

  《遗忘海》根据题材分为四个板块:“人物白描”“文艺评论”“昆曲笔记”“私密空间”。其中“人物白描”占据的篇幅最多,这一题材与罗拉拉文化记者的职业身份有关,也看得出很多采访是走心的,它们是遗忘海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艺评论”“昆曲笔记”“私密空间”看起来似乎也是各有侧重,但就文学体裁而言,这四个板块的文字均可归纳为散文,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非虚构文学。罗拉拉也曾写过拨人心弦的诗歌,创作过极富张力的小说和精彩的剧本,然而我以为,她最引人入胜的文字还是散文。

  那么,罗拉拉的散文究竟有何魅力?

  第一是气韵生动。这是借用六朝画论里的说法,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出了“六法论”,而“气韵生动”也一直作为后世绘画品评与创作的重要标准。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挪用到文字中也一样,就是下笔生气流畅,让人要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这个特点在“人物白描”板块表现得尤其明显。一般写人物专访的文章通常内容头绪多,通常的毛病就是字里行间没有气在运行,读者看一句看一段,总是很难打起精神再看下一句下一段。但是读罗拉拉这组描摹人物的文字,无论短小速写,还是长篇特写,总感觉她下笔时气鼓得特别足,气韵被运送到每一篇文章的细部,让文字从头到尾都活泼泼地充满精气神。

  《给人做选择题的朱苏进》煞是有趣,她作为记者的每一个果断选择,都以蓬勃生气推导出作家朱苏进“捧在掌心里的泉水”一般的激情,寥寥几句,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写画家徐累的《另起一行……》更是流畅生动,作文出色的少年徐累,成长为拥有扎实水墨功底、带有西方美术思维的独特画家,叙述节奏有张有弛,每一处迂回都吸引你尽快读下去,读下去。

  写顾笃璜和张继青的两篇长文更是好读,一环扣一环,文气连贯有力。表面上看,似乎是她会选角度会讲故事的记者天赋,但气韵生动是更大的内力,这才让她的文字饱满,元气充沛。

  熟悉她的朋友应该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这一特点与罗拉拉的性格特征是完全吻合的,她本身就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观察者,永远保有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她对世间万物的热爱终会以“文如其人”的方式流露出来。

  第二就是善于“画图”。“画图”既是实指,也是虚指。在“人物白描”中,罗拉拉确实为好几位艺术家画了肖像速写,无论铅笔速写还是淡墨写意,均形神兼具,此为实指,指善用画笔。说到虚指,则是文字表达的白描手法,写人记事皆可。全书的四个板块中,她都用到白描,喜欢用比喻和类比形象地描摹人物特征,准确地描绘事物核心特点,看似随手几句,却一击即中。

  比如对叶兆言的概括就特别妙。“……一面是建,一面是毁,二者的力量几乎势均力敌,他的为人、文风、气质,都特别南京,包容又好奇,平和而不服,多大事,烦不了。”读来形象而难忘。

  比如解释姚红的字是“老字”,她信手写道:“我觉得这种老,不是老气,也不是老旧,是一种老派的内功。提了腕吸了气,没有沉落的,老劲的。”

  艺术终究是相通的,诸如文学表达能力与绘画本领。罗拉拉写人论事的文字,和她的速写画一样,善于抓住最核心的神韵,传神的“画图”方式,让人一见难忘。

  第三是功底深厚。这也许是最根本的一点。纵观全书,无论是对各界艺术家的解读与描摹,还是对各类艺术作品深入浅出的诠释,抑或对昆曲艺术的深切热爱与自觉传播,每一篇艺术笔记背后,都有她扎实学养和深刻思考衬底。

  认真读过这一本“跨界艺术笔记”,你会明白,在采访之前,在阅读之前,在下笔之前,她早已有了漫长的积累、深入的研究。于读者而言,这也是非虚构文字的妙处,它们悄悄暴露出作者隐秘的知识结构与学问功力,躲藏不及。所以,“文艺评论”和“私密空间”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板块,可以透过她的书评与回忆,看见一个坦诚真实的罗拉拉。

  “文艺评论”里的她,感性而自由,虽然写的是现在进行时态的阅读体验,但青春年代的丰厚阅读功底可见一斑。

  “私密空间”里《女人的第二次生命》一文,真正是“对口径”的记录,有80年代文学青年的密码。几个女人悠长密集的文学谈话背后,是内在的深刻与厚实,是漫长年岁里从未停止的思考与积累。

  至此,深感《遗忘海》一书的副标题异常准确:“跨界艺术笔记”。透过林林种种的艺术生活与描摹表述,这一提炼最能概括本书的核心内容——它就是关于艺术的非虚构写作,真实、感性、有力。

  《遗忘海》读后感(五):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文/ 罗羽

  甲午年尾声之际,有一本奇特的书尚未面世,就在文化圈隐秘流传:一方面,这本由许进编辑、许静题签、赵清领衔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出品的罗拉拉新著《遗忘海》,早早获得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之荣誉,引发了市场与读者的双重期待;另一层面,它在编辑思路上的匠心、设计理念的突破、尤其文字表述的某种“特异”风格,或将成为2015新春一个令人瞩目之文化现象。

  月升潮涌,记忆泛起文字的浪花,《遗忘海》记录了书写者一路行来生命拍打的涛声。如果说,离岸或远航对创作而言是一种致命的诱惑,那么这一次,罗拉拉终于勇敢“出海”。

  距离上一次个人专著,已有近十年之久了吧?从早期互联网的BBS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朋友圈,作为数字时代被碎片化裹挟中的一员,罗拉拉的书写进程,合上了这一急进却又鲜活的写作生态。

  这期间,有“职业性”的书写,比如作为传媒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交差,也有为“生计”而谋的所谓“接活”等,不一而足,仿佛是一次次秘境修炼,出海前的特训,使得这一趟的旅程,终于有了别样的意义。

  《遗忘海》名曰“跨界艺术笔记”,集结了作者多年来对文化艺术界人物的采访笔记、人物素描、艺术批评及生活随笔数十篇,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一是借由人物访谈,对民国以降知识分子群落生态的直观扫描。比如旧派文人胡小石,“板书漂亮得学生舍不得擦”,主张书法艺术“前不同于古人,后不同于来者”;陈丹青有一种“突破约束,建立在学识、见解、个人阅历之上,又兼具才情、个性与趣味的表达。”更有寥寥几笔的,“本人比照片好看”的聂华苓,白先勇那“最后的贵族”般伤感而带几丝冷漠的内心……

  对昆曲源流与发展脉络的记录与梳理,构成了《遗忘海》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女时代,罗拉拉误打盲撞的第一次看古装戏就是昆曲《十五贯》,此后,在雨中听大学师弟师妹们唱昆歌,引导她自言不知深浅,一脚踏入昆曲之门。从采访在世艺人、买票观剧、为昆曲纪录片撰稿,到有自觉意识组织曲社、开设民间曲会。这一趟步入人生中途后衍生出的喜好,不仅拓展了她的眼界,也对她此后的生活态度、写作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由采访、阅读、看戏,罗拉拉似乎意识到历史不再是线性发展,而是呈断层、块状的存在。历史成为一种地理,回忆正如考古。对于时间惘惘的威胁,她开始奋力采撷随时可能湮灭的人生片段:“那时候,我们的学校还不叫实验小学,叫育红小学”,在《映山红》歌声中练功,爱读曹雪芹、简·奥斯汀、托尔斯泰、黑塞……“最喜欢作文课与美术课。”(《我的小学》),“1986年9月,去苏州大学插班读三、四年级,一件乔其纱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我是唯一的新生,不合时宜,怯生生。”(《在遗忘的海上》),些微骚动,曲折回转,美好的事物分裂、成长、衰老……这些貌似琐屑的片段,不断提醒读者书写者的成长背景,同时,带有时代标贴的文字符号,也再现了一位成长于八十年代的“女文青”,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挨身前行,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用写,顶住遗忘”的自觉的创作者。

  时代的变迁,试图在每个人身下刻下烙印。对近下消费世界的狂热、知识分子的聒噪,曾经历理想主义启蒙的罗拉拉,有一种近乎女性的自觉。历史永恒埋藏裂变,进步也许就是退步,“这个世界一定是疯了,着迷于声名,着迷于价格,着迷于争夺……却忘却了美”。她把视线往前推进,笔下的黄公望、汤显祖、胡兰成、木心,或避世、或叛逆,或处于生死边缘,却更能明了生命的终极意义,“也许,哪个时代都需要几个这样的人物,他不在浪尖上,他也并不深藏谷底,他只是静水深流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既是首肯前人,更是为自己及同伴鼓劲。

  有了这样的生命觉悟,做事可以不走“成功学”路数,行谊笃信“无用”之价值,这使得罗拉拉的文字,注定是一场背向时代的航行——被“进步”的风暴吹动,以貌似“倒退”的姿态向前,淡然朝向她所坚信的,“海之对面”。

  生命自有弯弯曲曲的旅程,记得来时之路,不负初心,或许就是这本《遗忘海》留给我们最丰富的养分。遗忘不息,捡拾不止。就像扉页所写之“记录是履历,遗忘是修行”,时间是不可逆的,记忆存在缝隙,然则书写的时候,遗忘被神奇打捞,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

  因此书写,对于罗拉拉,亦仍然在继续中。

  而修行之途,其路漫漫。

  关于作者

  罗羽 民国文化研究者,电视制作人,专栏作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遗忘海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