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Factfulness》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Factfulness》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2 20: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Factfulness》的读后感10篇

  《Factfulness》是一本由Hans Rosling著作,Macmillan USA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20.06,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Factfulness》读后感(一):Factfulness: 这世界没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做了很多年新闻关注环境发展议题,喜欢阅读以及四处旅游;我以为我心态开放、愿意倾听各种声音,我以为我了解这个世界。直到,最近在这本书里遇到十三个单选题。

  好,现在请拿出一张纸,一支笔,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不会的可以蒙):

  1. 在世界上所有的低收入国家中,有多少女孩读完了小学

  A. 20% B. 40% C. 60%

  2.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

  A. 低收入国家 B. 中等收入国家 C. 高收入国家

  3. 在过去20年内,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在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A. 几乎翻倍 B. 几乎没有改变 C. 几乎减半

  4. 当今世界的预期寿命为:

  A. 50 B. 60 C.70

  5. 目前,全球儿童人口(0-15岁)大约为20亿。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全球儿童人口大约为:

  A. 40亿 B. 30亿 C. 20亿

  6. 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40亿。这个变化主要来自于:

  A. 会有更多的儿童(0-15岁)

  . 会有更多的成年人(15-74岁)

  C. 会有更多的老年人(75岁及以上)

  7. 在过去100年中死于自然灾害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翻倍了 B.没有改变 C.减少了一多半

  8. 目前全球人口大约有70亿。下面哪个地图最准确地反应了人口的分布?(每个人代表10亿人口)

  9. 世界上有多少1岁的儿童接种了某些疾病疫苗

  A. 20% B. 50% C. 80%

  10. 全世界目前30岁的男性平均接受了10年的教育。那么同龄的女性平均接受了多少年的教育?

  A. 9年 B. 6年 C. 3年

  11. 1996年,虎、熊猫和黑犀牛被列为濒危(endangered)动物,这三个物种中,目前有几个变得更为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A. 两个 B. 一个 C. 一个也没有

  12. 世界上多少比例的人有电用?

  A. 20% B. 50% C. 80%

  13. 气候专家认为,在未来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将会

  A. 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降低

  答案

  1. C;2. B;3. C;4. C;5. C;6. B;7. C;8. A;9. C;10. A;11. C;12. C;13. A

  对完答案以后,我惊呆了:4/13的正确率,如出题者所说,也许还不如随机瞎蒙的黑猩猩。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许出现了一些偏差

  这13道题出自于一本最近出版的新书事实:我们误解世界的十个理由》( 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 ) ,作者是去年过世的统计教授Hans Rosling以及他的儿子Ola Rosling 和儿媳 Anna Rosling Rönnlund。

  作为公共卫生教授,Hans Rosling更为人熟知的是他和家人数据可视化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的动态气泡图也启迪了在西方新闻界近些年倍受追捧的“数据新闻”— 用数据讲故事

  利用在世界各地演讲机会,Hans Rosling用前文提到的13道题测试数以万计听众,其中包括医学院师生科学家银行家、记者,以及政治领袖。他们的表现甚至更差,除最后一道送分题外,在前12题中平均只答对了两道。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重要考试,这13道题也并不是了解世界的金钥匙,只是仔细看过正确答案,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本书给出了一些思考解释,以及建立“基于事实的世界观”的具体做法。虽然行文并不能说非常流畅,有些地方也并未能说服我,但也有很重要的内容大概会改变我理解这个世界的框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分法已经过时

  我做过很多年气候变化相关的报道,如果统计一下词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者工业化国家、穷国、富国)大概是我写过的稿子里出现频率最高词汇之一对。这是一个很小众的报道话题,但是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在某一年气候大会上怒拍桌子指责发达国家“你们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影像也曾在央视反复播出。

  而这个自1960年代出现,在外交场合惯用的二分法,可能已经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加重了我们的偏见。毕竟,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中”这个定语已经很难准确表述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也很难描述它的发展阶段。“广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就像一个黑匣子,蒙蔽了国与国之间的多样性,让人默认很多贴着这个标签的国家都还很穷、很落后;而“发达国家”则往往处在人们想象的另一个极端,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初次到欧美一些城市之后会感叹不过如此,甚至基础设施还没有中国的现代。

  在Factfulness这本书里,Hans Rosling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把世界上将近200个国家按照收入水平分为四个层级:

  · L1:极端贫困,人均日收入在2美元。有10亿人口处于这个层级,他们买不起鞋子穿,每天大部分时间耗费在打水这件事情上,小孩因为要帮家里做事,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 L2: 人均日收入在2-8美元之间。全世界有30亿人这样生活:他们已经买得起鞋子穿,有些人甚至还能买得起自行车,这样打水的时间就大大缩短,小孩可以去上学。一家人可以睡在床垫上而不用躺在地上。

  · L3: 人均日收入在8-32美元之间,20亿人在这个层级:家里有自来水冰箱,有些也能够买得起摩托车有钱送小孩去上高中

  · L4: 人均日收入高于32美元,有大概10亿人过着这样的日子孩子都至少接受了高中的教育,买得起车,隔一阵会去旅游。

  这个框架不仅有助于消除我们对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刻板印象,Hans Rosling 一家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Dollar Street的项目访问了全球50个国家264个不同收入层级的家庭,并通过影像来记录他们的吃穿用度。让人惊讶的是,不同收入层级家庭之间的生活方式差异,比同一层级来自不同国家的家庭之间还要更大。

  另外,这个框架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很方便地和其他数据结合起来,从新角度来审视一些既有的偏见。

  比如,一个家庭要几个小孩这件事,决定于什么?社会文化习惯?还是宗教?答案其实是收入水平。

  根据书中利用公共数据做出的统计,只有L1层级的家庭才有更多的小孩,平均每家五个;一旦他们摆脱极端贫困,收入水平进入L2之后,他们更倾向于平均每家只要两个小孩。

  在这个结论背后,也隐含着其他的逻辑:比如,L1家庭选择生更多的小孩,是因为过高的儿童死亡率(与其他层级相比)会导致平均每家有一个小孩会在5岁前死去。而在摆脱极端贫困之后,当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了解节育措施,基础的医学常识,都会显著提高儿童存活率,而她们相应地也会选择少生小孩。Hans Rosling在书中同时也用数据驳斥了宗教导致高生育率的迷思。

  写到这里,我想到这两天看到我国可能在年底完全放开生育限制的消息。如果套用这个框架,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进入L3和L4层级,不知有多少有生育三胎的意愿

  直觉带来的偏见

  如果我们对世界的误解,很多来自于直觉,甚至是人类本能,这样是不是可以让人松一口气

  出于天性,我们会不自觉地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划出一条鸿沟,会更容易注意到身边的“坏消息”,会出于恐惧而放大小概率事件(如飞机事故)的风险,会简单粗暴地做自以为是的推论,会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非理性判断,会在出现问题时去寻找替罪羊。

  这些直觉和本能,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却在今天成为了我们准确理解世界的绊脚石。作者在每章最后给出了简单明了对策,在这里不多赘述。

  只有一点,与我心有戚戚焉。作者给出建议,去不同收入层级的国家旅行,去真正地了解当地人如何生活,而不只是把时间消耗景点打卡和与当地人隔绝开的餐馆酒店。去关注共性、找到不同,但不要简单的由己及人。表面上看着可笑的做法背后,说不定背后自有深意。比如,你以为突尼斯人房子盖到一半停在那里是因为懒,而事实却是,他们害怕钱存在银行里会贬值,只能把现金换成不会贬值的砖头,一边攒钱(砖)一边盖房子。

  媒体的罪责?

  从头至尾,作者在这本书里毫不掩饰对媒体的不满,他认为新闻中过多出现的“负面消息”,放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才会有这么多人都在开篇所述的13道题中折戟,也把我们所处的世界想象得过于糟糕

  比如在前面的测试题中关于女童教育的内容,很多人看到正确答案之后大概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女童教育的情况也比想象中好(第1题);而男女童间的受教育差异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大(第10题)。

  作者更列出数据,在回答第10题时,更提倡男女平权的北欧国家(挪威和芬兰)答对的比例最低(分别只有8%和10%)。在书中,作者将这个现象归因于这两个国家的媒体对于性别歧视抨击更多,导致公众认知中放大了性别不平等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作记者多年,我一边在心里喊:不,你误会新闻行业了;一边又觉得这样的结论似乎无法反驳。就算我们在每个报道中竭力接近事实,而加总起来这个行业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这个疑问,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意义。

  《Factfulness》读后感(二):用数据说话:世界变得更坏还是更好?

  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图:

/ 中国的变化图,横坐标为人均收入指标,纵坐标为预期寿命,起泡的大小为每个国家的人口。这是我用Gapminder自己做的图。

  图片有那么一点眼花缭乱,让我们来慢慢分析。首先你能看到的是一连串红色泡泡在有节奏增长,虽然有时会有下降,但整体而言是增长的。

  这个红色的泡泡代表的是:中国从 1800 到 2016 年以来,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200年能改变什么?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从1800年的20岁出头增长到2016年的78岁左右。而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而跨裤的增长,尤其是1991年之后。

  这是红色的泡泡,记住这个红色的泡泡代表中国。那背景中其他颜色的泡泡呢?他们代表的是: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在 2016 年的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要这么摆放数据?从这里我们能有一个横向的对比,让我们来看一看1965年的中国。1965 年是我妈妈爸爸出生的那一年,那一年的中国从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来看相当于2016年的 Somalia(索马里联邦共和国)。

  今天的索马里是什么状态? Dollar Street(Dollar Street是一个公益网站,该网站采访收集了世界各地的家庭并用照片记录他们,以下照片均来自该网站:https://www.gapminder.org/dollar-street/matrix?countries=Somalia)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答案。

/ 现在索马里的一个家庭,后面是他们的家。/ 他们家的卫生间,也可以说是一个公共卫生间/ 索马里的孩子们看的书

  当然,我并没有暗示说爸爸妈妈出生的那个年代他们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平均而言,在人均收入小于1000单位,平均预期寿命小于60岁的国家某种真实样子

  幸运的是,爸妈已经年过半百,他们不再生活在那样的时代。而震惊的是,即使在我用MAC敲打这些字的同时,在地球的那一面还有小孩子读不上书,卫生问题严重。

  1991年,是我出生的年份。我们用同样的,及其粗糙的上述类比手法,91年的中国和2016年的Rwanda (卢旺达)有着差不多的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水平。

  那 Rwanda 的情况又如何呢?

/ 来自卢旺达的家庭/ 他们的卫生间/ 卢旺达的孩子们用的纸和笔

  这么看来,我很幸运。我出生的家乡阳泉是个不错的城市,至少我没有经历过卢旺达的孩子们现在经历的生活。

  那我们今天的中国呢?在Dollar street上挑选一个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家庭来看:

/云南的菜叔叔家庭/ 他家的卫生间/ 孩子读的书

  这样分析方法是从著名的统计学家 Hans Rosling 那里学到的。他运用这样类比的统计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的真相(Factfulness):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当然这个变好不意味着没有所谓的坏。

The world can be both bad and better.

  这是Hans教授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不能被糟糕的新闻、事件所欺骗,我们应该明白自己10个的本能误解。当然也要清楚,在世界上仍存在着极度贫穷的国家。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细节。注意观察一开始的那张图了吗?收入(Income)有4个等级(Level),对于每个等级Hans教授用了4个特征做了类比,Drinking Water(饮水)、Transport(交通)、Cooking(做饭)。

/ 不同等级的人的生活,来自gatesnote

  看了书之后,到没有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感,只是感慨说世界是大的,要有足够多的同理心恐怕需要的是更多的眼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才行。当然书也很精致:

第一页,来自网络最后一页,来自网络

  书翻到最后,Hans教授被诊断出了pancreaticcancer,胰腺癌。作为医生,Hans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把所有的活动都推掉,写了这本书。全书没有哀伤,只有一个话痨教授不停地告诉你,数据说我们的世界在变好,在变好,变好。

  最后,向伟大的HansRosiling,致敬!

  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织清。

  《Factfulness》读后感(三):这个世界会变好吗?(来,做几道题就清楚了。)

  医学教授罗斯林在外出演讲的时候,经常给观众出题。这些题发达国家的人回答正确比例,不及大猩猩,大家自己做一下,测算一下自己和大猩猩怎么比。回答匿名,回答错了不需要重读小学。(答案藏在文中,先别看)。

  Rosling, H., Rosling, O., & Rönnlund, A. R. (2018).Factfulness: ten reasonswe’re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New York, NY: Flatiron Books. 本文首发于《南方都市报》

  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是一位杰出的瑞典医学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还是知名国际健康咨询专家,曾给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担任顾问。这些事务够让人忙的了,孰料此公学有余力,又变成创业者:他和儿子欧拉、儿媳安娜创办了“图化思维”(Gapminder)机构。该机构后被谷歌收购;欧拉因此成了谷歌公共数据团队负责人,安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这样的家庭,是这个时代的知识英雄世家。这世界上有的人家蠢得让人捶胸顿足,有的则牛得让人匪夷所思,谁能说世界是公平的?

  罗斯林还是TED Talk上点击量最高的演说人之一。过去演说叫speech, 而今多有视频辅助,称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也就是一种视频辅助的演说,这方面他人没办法比,罗家的可视化数据展示工具太炫了。这个世界数据很多,但是有些加密,普通人拿不到。有些埋葬于复杂统计图表,普通人看不懂。罗斯林在医学教学、健康咨询上,均有多姿多彩的经验,本来肚子里就有货。呈现时他的工具让数据在屏幕上滚动跳跃,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受众瞬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让枯燥数据鲜活起来,立体化,趣味化。空口无凭,大家不妨去用Hans Rosling这个名字去TED上搜索一下,就知道我的意思。

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抱怨:“谎言,该死的谎言,数据统计。”

  如今,数据化治理和管理的讨论方兴未艾。统计数据使用不当,好的结论会胎死腹中,不可靠结论会谬种流传。别有用心的人,可借助信息不对称,用数据睁眼说瞎话,让外行人一惊一乍,甚至误入歧途。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曾抱怨:“谎言,该死的谎言,数据统计。”中国也有一句话: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回到罗斯林话题上,我们面临的情形是:数字是活的,人是死的。罗斯林让人看到了可视化数据能够揭露的真相,他写了一本书, 写完不久他就去世了。

  这本书叫《真相化:我们认知世界的十大错误》(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从书上看,我们对于世界充满误解。

  他外出演讲时,经常会考类似于本文开始列的十几道题目。在传统上的“发达国家,” 观众答对题的比例,还不如一只大猩猩。比如针对第三题,准确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瑞典(25%)、挪威(25%)、芬兰(17%)、日本(10%)、英国(9%)、加拿大(9%)、澳大利亚、德国(6%)、美国、比利时(5%)、韩国、法国(4%)、西班牙(3%)、匈牙利(2%)。每道题只有三个答案,让大猩猩去猜,猜对的概率是33.33%, 没有一个国家的观众能达到瞎蒙的水平。

  这是为什么?罗斯林认为,错误的思维习惯让人偏离真相,形成完全错误的判断。例如,有一种极大的思维误区,是将世界一分为二:发达国家如何如何,发展中国家如何如何。罗斯林通过数据让我们看到,这种二分法早已过时。很多数据发生了本质变化。1965年发达国家的家庭,多为小家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则低收入、大家庭。时至2017年,过去的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在缩小,收入在升高。不论什么国家,出生死亡率都在下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来自于1960年代,已时过境迁。世界已不再是“我们”和“他们”、“西方国家”(the West)和“其余国家”(the Rest)的简单划分。

  更合理的划分,是将世界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日平均收入在2美元的人,他们在周边挖坑饮水,交通方式为步行,烹饪工具为柴火,饮食内容多为当地植物制品,睡觉多为打地铺。第二层面的人,日均收入在8美元,水源是附近的干净井水,可能得跑点路去打水。交通工具多了自行车,烹饪工具多了液化气罐,食物中多了些肉,睡觉有张板床。第三层面的人,日均收入在32美元,他们有了水泵打水,交通工具多了摩托车,烹饪工具多了煤气灶。饮食、住宿条件也相应改善了很多。第四层面的人,日均收入在64美元,他们有了自来水,可以开汽车,有了液化气灶,等等。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第三、第四层次,卫生、教育、生活质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欧洲到非洲,接受免疫的人口比例、人的寿命,人的受教育水平,均大幅度上升,不再是“西头吃烙饼,东头吃稀饭”的格局了。

  罗斯林从这个例子上告诉我们,当我们真正扎进这些数据的时候会发现,世界其实在变好。贫富悬殊的两级世界在重新分层,变成四层世界。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赤贫人口都在急剧下降。过去中美收入很大,几乎毫不重合,以至于来美国的人都争取留下来,现在两国经济收入上重合程度越来越高,故而回去的人多了,滞留的少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看新闻看网络的时候,总感觉世界越来越不太平,一不留心就要完蛋呢?罗斯林认为人有本能往坏处想。好新闻爬着前进,坏消息则展翅高飞。真正拿出数据,我们会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婴儿死亡率在下降,得艾滋病人口在下降,战争死亡率在下降,事故死亡率在下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几乎被根治。渐变也是变,不要带着玫瑰色眼镜去看待昔日的世界,认为今不如昔。若是穿越错了地方的话,一不小心会遇到黑死病,或是到某蛮荒部落被食人族吃掉。就地穿越到三国时期,会遭遇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另外,数字千万不能孤立地看。2016年全世界有420万死婴,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可怕,但是2015年,死婴数是440万,1950年是1440万。大小和比例会存在认识偏差,让人对于事物的重要性产生误判。很多骗子和混子,就是拿一个孤立的数字,误导他人。数字的呈现,其实和我们做文学翻译一样,缺了上下文, 文本谈不上意义。No context, no text.

  书中一共提到了让人误判现实的十个思维本能,分别是:一分为二本能、消极负面本能、直线思维本能、诉诸恐惧本能、贪大厌小本能、一概而论本能、归咎命运本能、一管之见本能、对外谴责本能、紧迫急躁本能。这些本能,导致我们看数据的时候,会对关键数据视而不见,或是选择性去看。错误的判断,会导致低效沟通,形成错误决策。例如,作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支持者,却反感气候变化人士借助急迫感和恐惧心理在宣传上添油加醋。艾尔·戈尔(Al Gore) 曾经不断找罗斯林,让他用可视化数据展现气候变化的最坏情形,让人们对于未来产生恐惧,这样才会采取行动。罗斯林认为这是不诚实的做法。夸大的宣传和后来的揭穿,激怒本属中立的人,让其走向对立面,耽误了对气候问题本应有的健康讨论。此书可能是戈尔前副总统最想毁灭的书。

  关于人口增长的话题,作者也有深刻的洞见。他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人口总数还将大幅度增长,不过那是因日渐长寿的成年人仍在世上扎堆,而非出生率增长或是新生儿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导致出生率下降。

  作者不仅有可视化数据让数字鲜活起来的本领,书本身的描述也趣味横生。作者文字浅显,就仿佛口述实录,但是书中例子多,段子也不少,让人手不释卷。从内容上看,这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乐观派著作,让人对世界未来的希望死灰复燃。比尔·盖茨夫妇极端推崇此书:盖茨认为这是他看到的年度最佳图书。盖茨夫人认为此书展现了世界在缓慢改进的真相。近些年来,国内关于数据、大数据的著作不少,数据不只是用来提供决策依据的。决策的人毕竟少数。大众可以借助可视化数据,更好地看清周遭世界。看清世界,才能有效地改良世界,改进自己。(注:文初题答案分别是 1: C, 2: B, 3:C, 4: C, 5: C)

  《Factfulness》读后感(四):系统性偏差

  本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例子,就是针对世界宏观认知的一系列问题上,我们的认识,甚至是一些专家的认识,存在偏差,而且是系统性的偏差,甚至在准确率上常常还不如随机回答的大猩猩。

  书中总结了十大问题,但是实际上稍作总结,这十大问题还可以再进一步归纳成几类:

  1. 因为我们有简化问题的趋势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演化出了很多应对复杂世界环境的机制,其中就包括很多对于问题处理上的简化,不是严密的逻辑分析,而是在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下形成的简化处理方式,如同思考快与慢里面提出的,我们有两套思维系统,第一套偏直觉,第二套偏逻辑,我们不能总是调用第二套解决所有问题,这样能量消耗过大,但是第一套系统毕竟由于做了简化,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当我们过于依赖第一套简化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时候,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straight line instinct

  简单来讲就是线性思维,简单的线性外推往往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情况,更多时候我们面临的趋势是一个曲线,中间可能有波峰,可能是S型,简单的进行线性的外推可能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对于很多我们关注的因素,像国民收入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升等等。更多的趋势都是非直线型

  2)THE GENERALIZATION INSTINCT

  过多的泛化,简单的基于现有经验的外推很可能出现刻舟求剑的问题,例如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那么当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下的时候,可能会想当然的假设很多的习惯在新的环境下一样行得通,然而作者提醒我们,这时候应当谨慎的对待我们的假设,因为环境的变化很可能意味着之前的条件不再存在,刻板印象一方面可以再熟悉的环境中降低我们的思考决策成本,另一方面又会阻碍我们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及时的调整我们的策略

  3)Singel Perspective Instinct

  单一视角看待问题,我们熟悉的盲人摸象的问题,我们如果只从单一角度看待问题,往往容易把问题过度简化,受到我们手头现有资源和知识的影响,会局限我们对于事情客观全面的判断

  4)Blame Instinct

  问题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但是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简单的解释,因此在分析更多复杂的问题原因和简单找一个单一因素上,我们有时候会倾向于后者

  5)Gap Instinct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习惯成为二元的,非黑即白,而世界的实际构成往往是多元多层次的

  2.因为我们有感性面对问题的习惯

  1)Negativity Instinct

  我们对于负面信息往往更关注,加上媒体给我们有选择性的呈现的信息也是负面的更多,所以我们对于世界负面程度的认知可能会更高

  2)Fear Instinct

  我们容易分不清楚害怕和危险,对于害怕的事物高估其危险程度

  3)Size Instinct

  我们对于直观印象的事物的印象往往会比非直观的更加深刻,从而造成我们对于事情判断有偏差

  4)Urgency Instinct

  事情的紧迫性会给我们以压力,从而让我们高估短期问题的严重性

  3.因为我们的信息存在过时的问题

  1)Gap Instinct

  除了对于世界二元的划分,我们的刻板印象往往也已经跟不上最新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刻板印象会阻碍我们的判断,例如西方对东方的印象很多还停留在多年以前

  3) The Destiny Instinct

  这个和刻板印象其实比较像,就是坚持固有印象

  总的来说,作者所抛出的一些出现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复杂,宏观,对于这样问题的判断,往往需要我们不仅调用自己的经验,还要有客观理性的思考,及时的更新,并且认真的分析数据,以及数据背后真正的逻辑,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Factfulness》读后感(五):你认为这个世界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2018年5月22日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推着宝宝出去散步,回到楼下时发现小家伙在推车里已经睡着了,于是趁机拿起一本书开始轻轻朗读,享受难得的自由时光。正当读得投入时,远处走来了两个教堂的传教志愿者,她们以前也来过,但是我对她们的内容并不感兴趣,所以大家客套了几句我就有一种想结束谈话抓紧看书的冲动。一个志愿者在我正欲开口告辞时递过来一张宣传单,上面的图案已经全然忘记,只记得两个巨大的问号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你认为这个世界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哈,真是个好策略!我立即从想要逃跑的状态变成了认真思考。我的脑袋里随即涌现出了大量的信息:摩天大楼、小汽车、轻轨、飞机、牛排。。。。我可以肯定的说自己的生活是变好了。那被污染的环境呢?散不开的雾霾、垃圾堆成山的海洋、濒临灭绝的小动物。。。所以这个世界呢?也有变好吗?显然,当问题上升到世界这个高度时,我感觉自己的信息储备太有限,任凭怎么想也很难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她告诉我,大部分回答这个问题的中国人都表示世界是变好了,而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认为是变坏了,而耶稣呢,圣经里早有预言—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好。但我好像也并不能由此释怀,脑袋里始终想寻求一个准确的答案。说来也巧,正在我困扰的那几天,无意看到了Bill Gates的gatesnotes(http://gatesnotes.com/)上推荐了这本Factfulness,作者Hans Rosling用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答案:这个世界正在变好!并且用10个人类的认知本能说明了我们无法感知到这些进步的原因。脑袋里的迷雾豁然开朗!

  作者认为,大部分人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往往凭着认知的本能而不是实际的数据来进行思考,由此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其中有两点是,人们看待事物时往往习惯将其笼统化、二元化。比如,他身在欧洲的学生就认为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类——我们和他们,我们是发达国家的富人,他们则是发展中国家的穷人。这就是将每个国家笼统化,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又二元化。实际上,当今世界的经济并不能用单纯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简单概括,而应该重新划分为四个等级(按日收入:第一等-低于2美元;第二等-2-8美元;第三等-8-32美元;第四等-高于32美元),而身处哪个等级只与个体的收入水平有关,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分布着不同比例的不同等级的人口。我自己对这个观念的偏差也深有体会,因为在第一次见到我的非洲朋友、印度尼西亚朋友时,脑袋里首先飘过的就是低矮的砖房,破旧的公路,反正很难把他们与科技、时尚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现在觉得是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但是当大家真正深入了解后,我发现即使生活在两个那么遥远的地方,大家却穿着同样的品牌、吃着同样的食物、甚至有同样的价值观。另外,一个韩国朋友认为中国男士都是好男人,因为他们都会做饭、做家务、带孩子,还希望她女儿以后要找个中国老公。由此可见,将事物笼统化会带来巨大的认知偏差,哈哈!

  文章中还有一个故事让我特别感动。2014年作者在埃博拉病毒爆发时赶到利比里亚进行救援,面对这样大规模的灾难,许多政府机构通常会第一时间封锁交通来控制扩散。但是这里的卫生部的领导对这个做法很犹豫,因为他们担心封锁交通会失去隔离区人们的信任。隔离区里还有一群英勇的疫情记录员,他们靠着人们的诚实一点一点地收集着死者接触过的人员名单,如果一旦有人忽略掉任何一个被感染者,疫情将会加剧扩散,情况会变得更可怕。看到这段内容时忽然想起了《釜山行》的剧情。被死亡追赶时大家都在四处逃窜,没人希望自己是被传染或者被抛下的那一个,对于在此时还能为保全大局而考虑的人—那些卫生部官员、不顾自身安危与危险斗争的人—那些英勇的记录员,我感到深深的敬佩。以前在看到各种枪击、病毒传染的新闻时,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惧和躲避,看完这本书,不能说自己就能勇敢地站出来,但是至少会对每一位站出来的英雄表示深深的感激。

  总而言之,Factfulness是一本鼓励大家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用实际数据说话的书。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保持一份理性,这本书给了我最好的指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