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演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10篇

2018-06-26 04: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10篇

  《最后的演讲》是一本由(美)兰迪•波许 / 杰弗里•扎斯洛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2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一):有梦想才有希望

  演讲,说到底,是一种交流方式,在《最后的演讲》这本书中,我深切感受到死亡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未必死亡意味着休止符,但是如果没有死亡,我们会错过很多美丽善良。 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给他们留下画作,如果我是音乐家,我会写一段乐章,但我是个讲师,所以我做了一次演讲。这段话感人肺腑,因为让我们认清了无论你选择什么职业,你都注定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或许你留下的并不是你擅长的,但是在你仍然有呼吸心跳时候,就要想到付出回报是同等重要的。 父母生育必要,是为了让自我基因不会因为时间变化而消逝,这只是生物学意义的,但真正的父母不仅局限于此,他会希望自己子女实现最终梦想更进一步,更上层楼。梦想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际拥有的,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你就会发现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存在于这个星球。父母在孩子最初的年代,可以成为孩子成长明灯,犹如指路人,一步一步地让孩子从呀呀学语成长为口若悬河,这是一种客观之于主观必然。 不是所有的童话都有平稳结局,这并不是告诉我们无为,而是让我们时刻保持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但同时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功成必须在我的自信,这种自信固然离不开父母的培育,当你真正地走入社会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责任使命。 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也是如此,你有想法很对,但不要是空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从想到做,我们只有真正的将想法付诸于艰苦努力,我们才会在激烈竞争中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听从别人的建议意见俗语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如果我们只是固执坚持自己错误方向,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实现自己的梦想,很难,但比之更难的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梦想看起来是虚无的,但是却是融入你灵魂血液中的,挥之不去,舍之不得,你只有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环境,你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有些法律没有规定的并不代表道德没有要求,恰恰如此,我们总觉得自己生而不自由,时刻都有镣铐感,但是脱离了星球的引力,你还能安居乐业和谐生活吗? 最后的演讲,告诉我们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父母,而是让你懂得你与孩子无论是在生物学还是在社会学上都是分离的个体,这就是现实,比之更为真实的,是你如何让自己的家风得到传承。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二):有一种爱能穿越时空,它叫做亲情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了最后一场演讲,你会讲些什么?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概率太低了,自己生命中不存在这样的可能,于是听过之后,崔然一笑,随后就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而我今天要介绍的一本书,作者确实是用倒数的六个月生命做了一场感动千万人的演讲。 这本书名为《最后的演讲》,作者是美国人兰迪·鲍许。他是一位热情风趣教学认真大学教授,在他患了癌症,被医生诊断只剩下六个月生命的时候,应学校之邀,发表了一场演讲。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至少有1000万人上网观赏了这段这场演讲的内容,而这本书,是《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杰夫利·里斯洛探访了兰迪教授53次写成的。 《最后的演讲》精彩丰富又让人动容,兰迪教授并没有让自己扮演一个晚期癌症患者角色,以期获得别人的同情。相反,他是幽默的,风趣的,谈吐不凡的。大部分内容,他都对自己的病情避而不谈。 可以说,他谈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活,是无数普通的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活与人生课题,比如如何实现儿时的梦想,如何克服障碍,如何去帮助别人,如何去把握每一个当下时刻。 他将对生活的理解,融进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情中。他希望在他离开之后,他的三个孩子,还能通过这些书本讲座,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个踏实正直永远充满感激的人。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所有的父母都想教孩子们明辨是非,教他们什么才最重要?教他们怎样应对生活中挑战,还想通过一些自己的人生故事,教他们如何过好这一生。 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这本书是兰迪教授留给孩子的一封家书。孩子的未来来不及参与,便只能让孩子知晓父亲的过去,知道他是怎么从小时候一点点长成现在,知道他的人生中经历了哪些重要事情,知道爸爸有多爱你。 比如,因为怀抱儿时的梦想,兰迪教授通过种种努力与不放弃,最后走进了迪斯尼乐园成为了幻想工程师。因此,他告诉孩子们,勇敢追梦比早点爬上床睡觉更重要。 比如,别被外在的物质欲望捆绑,他通过将矿泉水自行倒在轿车后座上,告诉小外甥们,人的开心比物质更重要,不要因为将呕吐物吐在后座上而懊恼。 兰迪教授诸如此类率性而为的故事,在文章比比皆是。他总是用他诚恳、幽默的态度分享独特经验,听起来忍俊不禁回味无穷。这样的演讲,这样的故事,听来心疼不已,却又收获满满。 这大概就是情感力量,是美国版的“见字如面”,它唤起了人们共鸣。孩子们从书里看到了一个父亲的牵挂与勉励,家长们从书里读到了知行合一与保护孩子梦想的重要。尽管兰迪教授已经逝去十余年,而他的文章依旧在不同国籍的人群中传阅,改变了无数人。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三):他谈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活

  每个人都要死的,忘记自己在几岁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时的自己还是个孩子,想到百年之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朋友玩具,心里十分地恐惧,甚至还为此大哭一场。随着年纪增长,死这个字却成了生活中的忌讳,往往避而不提。长大成人之后,进入人生最美好时光自然无瑕去考虑几十年后才会压在身上的重担

  这本书不是说死的,死只是个由头,作者真正要讲的,是生,也就是题目中所指的生活。与生相比,死是永恒,生才是瞬间。在历史长河里,一生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八十年也罢,百年也好,哪怕就像作者一样,人在中年却因绝症离世,其实相差仿佛。但是,人们对生命,对美好事物渴望追求,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的。

  能够写出这么一本书来,可见作者的心态还是不错的。如果作者患的不是这种和乔布斯相同的绝症,也许他还真有可能靠着乐观的心态再多活几年。不过生活没有假设,当我们无法反抗的时候,要学会享受他。绝症带给人心态的改变是世大的,一个健康的人是无法理解一个将死的人对时间的渴望。整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个人世有多么的眷恋,尤其是对他的亲人,更是依依不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原来活着是这么美好。

  书很好读,虽然本书是作者的绝唱,但你在书中并没有看到太多悲鸣,更多的则是正能量全书其实就是作者的自传,尽管不像传统的自传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讲,也没有那么详细,只是抓取了作者一生当中的几个片断。不过仅仅这几个片断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生当中最幸福一面,这些片断正是他幸福的剪影,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乐观向上,还是消极沉沦。虽然中美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相同的。作者书中的那些小确幸读起来令我们怦然心动,但是心动背后却又难免觉得有一丝凄凉,毕竟这些幸福只能成为片断,成为记忆,作者再也见不到,作者的亲人再也见不到了。正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尽管没有苏大家的词这么悲惊,但也难免令人心生遗憾,要是这么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拼搏的人能够继续活下去,像常人一般慢慢老去,那又该有多好呢。

  书中的那些照片里,每一张作者都充满了笑容,都能看出他是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只可惜,他没有机会再去享受自己最爱的东西,而我们这些还有机会享受生活的人,真的是要抓紧时间,好好生活了。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四):最后的倾诉

  每个人都会从一无所有来到这个世界,经历一生后,最终会一无所有的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面对死亡的状态都不一样,有的人很惊恐,有的人很是坦然,有的人很是遗憾,但是 兰迪·鲍许选择延长生命的长度,将生命的真谛写到最后的演讲。

  《最后的演讲》描写的兰迪·鲍许,他是一位热情、风趣且教学认真的大学教授,在46岁时被诊断出罹患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胰腺癌。翌年(2007年)8月,医生说他的癌症已经转移,可能只剩下3~6个月的生命。9月,鲍许教授应学校之邀发表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让现场所有人笑声不断,也上不少人潸然泪下

  兰迪教授所传达的信息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是因为他以诚恳、幽默的态度去分享他独特的经验。他谈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议题,包括克服障碍,实现儿时梦想,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把握每一个时刻……

  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太多道理,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都应该为了梦想去追求。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不敢想,不甘去做。我们每个人都差不多,差的是每个人的勇气不一样。记得有一位女演员,从小就在街头卖东西,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他懂得要努力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她一步步走向明星位置。我们或许只考到了她光鲜的一面,但是她的一生更像电影,经历更多苦难,经历更多挫折。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很多是看似不可逾越高山,但是这只是表象,只要我们坚持,用于奋斗。在小的时候经历过挫折,长大后就会容易克服困难

  面对困难我们更应该像兰迪·鲍许那样的心态,乐观面对困难。前不久,摩拜单车有一职员跳楼,她拥有很多令人羡慕光环,她是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她是很优秀的人,但是可能是太多的负担压的她太重。现代的人应该减负,给自己减负,给家庭减负。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逾越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在乎眼前一点得失眼光应该看远一些。

  现代人装着太多,装着别人的眼光,装着自己的面子,装着自己过去的荣耀,没有给自己一些空间,没有让自己思考。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追逐别人的脚步,没有看到自己的路。 rB��X�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五):假如每一天都是告别

  “我活得就像快要死掉一样,但同时,又活得像是我还会一直活下去一样”,兰迪·波许在他的书《最后的演讲》中这样写道。

  兰迪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教授,他生于1960年。在2006年时,他被查出了胰腺癌,这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当时他46岁,生活在匹兹堡,有三个孩子,妻子是“梦中情人”,他的工作是研究虚拟现实”,现在炙手可热技术,一切都那么顺利。

兰迪.波许

  兰迪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生命中的绝境。他全力投入到与疾病的抗争中,在经历了多次化疗和一次大手术后,还是“失败”了。医生告诉他,只有3-6个月的生命了。

  兰迪是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现代医学虽然没能拯救他的生命,但他依旧庆幸于至少告知了他的离去时间。对他而言,在剩下的几个月中,每一天都是告别。

  在最后的日子中,兰迪并没有被击垮而消沉。他热忱真诚地生活,继续探寻生命的意义。他接受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邀请,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信条与最后的日子,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最后的演讲》——“这并不是关于死亡的演讲,而是关于如何生存”。兰迪去世于2008年的7月,那是他患病两年之后,他也超过了医生对他生命的预言。世界上几千万人收看了兰迪“最后的演讲”,他的同名书籍在上市两天内销售了40万册,60天销售了300万册。兰迪用他最后的生命留下了巨大的贡献,以伟大人性激励逆境中的人们。

  如果我们以“心灵鸡汤”的期待阅读这本《最后的演讲》,恐怕会有所失望,尽管兰迪并不反感陈词滥调”的“心灵鸡汤”。但他实际要表达的东西更丰富也更深刻:人生最值得珍视的是什么?如何乐观的生活?哪些人生经验价值连城

  兰迪在书中最感染人的情绪便是乐观。他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时,与妻子在医院抱头痛哭,但同时也会抱怨为何此处没有纸巾盒。他做了结扎手术,他依旧开着敞篷车兜风,被警察拦下时不吝于展示身上的伤口他喜欢想象找到战胜晚期癌症的方法,成为百万分之一的幸运儿。兰迪接受自己患上癌症的现实,并将其视为一种不同的人生经历。医生说他是“模范病人”,能在“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之间找到健康的平衡”。

  他每一天都在准备着告别,承受着即将失去妻子与孩子的痛苦,但他仍旧努力平静地活在当下。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对妻子的那番话:“即使明天的扫描结果不好,我也只想告诉你活着真好,今天和你一起在这里活着真好。无论检查结果如何,我们得知结果时,我都不会马上就死,不止如此,我第二天也不会死,第三天也不会,第四天也不会。所以,此时此刻是特别美好的一天。我想告诉你今天我特别开心。”

兰迪与三个孩子在一起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兰迪回顾他的一生,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真正实现你童年的梦想”。事实上,他的最后的演讲也是这个主题。那些童年的梦,就是我们生命中的珍珠,是我们最不该丢弃的东西。

  兰迪重温了他的童年梦想——感受零重力、在橄榄球大联盟打球、写一篇收录在《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中的文章、成为《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船长、赢得毛绒玩具、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幸运的是,他都实现了,正是这些梦想让他觉得不愧此生。

  像很多孩子一样,迪士尼乐园也是兰迪的天堂,他曾许愿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他用尽努力终于成为其中一名短期的“幻想工程师”,“我到达加利福尼亚不久,就开着敞篷车去了幻想工程的总部。那是个炎热的夏夜,我的立体声音响中大声放着迪士尼《狮子王》的原声音乐。当我开车经过总部大楼时,真的已经泪流满面。”

  在书中兰迪精炼地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比如如何有效使用时间——“时间就像金钱,必须有详细的计划;问问自己:你是否把时间花在了对的事情上;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考虑如何使用电话;给别人委派任务;好好休息”。而如果不那么在意别人在想什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会提高三分之一;“很多人想走捷径。我认为最好的捷径就是绕远路,其实就是两个字:努力”。

  兰迪还是一名能够提供新的教学思想的优秀教师。在弗尼吉亚大学教用户界面时,在第一堂课上,他总会带一台录像机。然后拿出一把锤子亲手砸掉。“当我们造出一些难用的东西,人们会很生气,气到一定程度就会把它给砸了。我们可不想造出让别人想砸的东西。”“关于孩子的自尊心问题,如今有很多种说法。但自尊心这种东西无法给予,只能培养。”

  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

  兰迪认为,家长对孩子有具体的梦想,可能会对他们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作为一个教授,“我见过太多大学新生完全选错了专业。父母把他们送上了这辆列车,而从我办公室里的哭泣声来看,结果常常是车毁人亡”。“我只会敦促我的孩子用热情和激情去寻找自己的道路,我希望他们觉得无论选择什么道路,我都一直陪伴他们。”

  他总是站在人生最积极的一面,面对所有的困境,“墙之所以存在是有原因的,它不是为了阻拦我们,而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愿望有多强烈。”“如果你真的想要什么东西,永远都不要放弃。如果有人提供帮助就接受。”

  阅读兰迪,也让我想到了美剧《绝命毒师》中的“白老师”,一个同样身患绝症,陷入困顿的中年人。只是窝囊半生的白老师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与命运抗争。他鼓励妹夫汉克说:“我一辈子都过得战战兢兢,总担心有事情会发生,五十多年了,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过日子,每天半夜都会从梦中惊醒。可是,你知道吗?自从我收到了癌症的诊断书,我反而睡踏实了。我意识到,恐惧才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事情,恐惧才是我真正的敌人。你要振作起来,汉克,回到现实世界,狠狠揍那个杂种,打得它满地找牙。”恐惧只是恐惧本身,恐惧并不意味着末日。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是一次向死而生的过程,而兰迪则用他最后的生命展现了这个过程最平凡也最伟大的辉煌。因此,死亡也不是终结。

  本文首发于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李伟 新经典授权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三联生活周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