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5 04: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的读后感10篇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是一本由赵涵漠 / 包丽敏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013-9-10图书,本书定价:6.00元,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一):我喜欢的女人们(非书评

  我喜欢女人

  osted on January 8, 2010 by San Souci

  曾一度疯狂地想剪短发,却不知此念头从何而来,某天灵光一现,原来我喜欢的女人们都是短发呢。 这里所谓我喜欢的女人们,都不是生活中人物,大多数我未曾谋面过,只是通过她们的文字,照片, 演讲,和荧幕中的形象,而喜欢上她们,奉她们为我的楷模

  就从认识的先后顺序开始介绍吧。

  最早认识的当然是柴静 , 她也是其中唯一一个见过庐山真面目的,不过可惜时候我还不是她的粉丝。 豆瓣小组对她的介绍是:前文艺青年,后正派记者作为前文艺女青年的她我知之 甚少,只是作为 新闻调查的女记者她的干净凌厉的形象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印象。所以当年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她去交 大演讲,我还是追去了,并且很俗地要到了她 的签名。演讲的具体氛围我已经印象不深了,只是感觉她 那天急匆匆的。后来真正开始关注她,大概是开始上豆瓣以后,豆瓣上有篇写柴静的文字:航行在海上——专访柴静 读 之甚为感动,于是没有电视机的我重新找来新闻调查的视频,发现柴静早已不再是当年 初出茅庐的小丫头了。后来柴静博克上的文字渐渐多了起来,让我看到了她在 节目背后的坚持无奈。 柴静说:真实自由千钧之力,她说凡高的向日葵冷静而克制的,她说,追寻事件背后的意义比事件本 身更加重要。前几天看首都女记协演 讲大赛的视频感动得流泪了,有人说她的语速太快气势咄咄逼人, 我却认为干净利落,很舒服,很真诚。因为她,我决定读中国的先知顾准。喜欢的理由太多太 多,不多 说了,借用一句话吧: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 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金色太阳。 然后应该是龙应台了吧,其实知道她的名字很早了,以前只是以为是个经常出现读者文摘上的台湾 小作家罢了。真正开始欣赏她,是在读了她的一些小时评以后。 我向来喜欢以女性视角的时评,更加关 注生活关注细节。是她,让我对台湾的政治有了个冰山一角的认识,也让我对台湾这片神奇土地,对 这片土地上面保存下来 的中国文化充满向往。很惭愧,龙应台的成名作:《野火集》我至今还没有读过。 很可惜,她的很多书,在大陆都只能找到删节版,包括不那么有政治意味的:《孩 子你慢慢来》和《亲 爱的安德烈》。她说自己的确是既硬又软的龙应台。作为一个作家,她既写极刚极强硬碰硬的政论、批 判。与此同时,她又一手写作简朴的人 生观念,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开。它们 同样的抽丝剥茧,直至核心。这既软又硬的她都让我喜爱。来德国以后,有段时间有着深深怀疑,对 自己,对过去,对那个远方我深爱的祖国,她的文章:相信不相信给了我极大鼓励。一方面,她通透 犀利理智分析让我由衷钦佩,另一方面,她谈到的人生寂寞,也让我深深共鸣

  刘瑜,网名钢琴,博克情书 。比起以上两位,严格说起来,她还不算是公众人物。要不是她最近出了本新书:民主的细节。恐怕她还是那个活跃在网上的醉钢琴,在学术界混饭吃的刘瑜吧。最早知道 她是偶然读到她的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 那是一篇多么具有煽动性的文章阿,读了以后我立即 在想这是谁写的阿,立即搜刮出她的其他文章来看。来德国以后,我还曾经一度把这篇文章裱在墙上以 鞭策自 己。她说: “ 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简直就 是我的亲哥。 ” 当我看了她这篇文章,我立即觉得这不靠谱的女青年简直就是我的亲姐。所谓的一见如故, 我立即被她所俘虏了成了罪犯一枚。她是具有文青特色的愤青; 她在异国他乡怀念人大橱窗里的二两猪头肉; 她有着世界上最美好品质: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她所有的文字都是写给时间的情书 ...... 读她的小说,被幽默机智语言深深吸引,戏谑的文字背后,那 种对生活深深的悲悯让人感叹。有人说读她的博克情书有缓解焦虑疗效。读她的政论文,让我看到了 另外一个她。她说: “ 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 “ 看法 ” ,但是缺少关于具体事物、事件的 “ 知识 ” 。每 个人都急着去做 “ 判断 ” ,但是没有耐心去核实那些 “ 判断 ” 底下的经验基础是否牢靠。在我看来,对 “ 细 节 ” 的关注,本质上就是对 “ 知识 ” 的关注,就是一种为 “ 判断 ” 建立经验基础的认知态度。 “

  好了,最后一位了,傅真,最好金龟换酒 。 好像她和刘瑜有很多共同点,都是江西人,都在人大读 的大学以后出国,并且博客的名字都跟酒有关。她算是一个文青了,出过一本小书:《藏地白皮书》, 写她和 她丈夫浪漫的相恋故事。她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过良好教育,独立而且个性,像是一只 特别优雅寂静的花。她在让人羡慕的投行工作。比起大名鼎鼎的 同样在投行工作的曾子墨,我倒更 喜欢傅真一些。她文采斐然,比起那本小说,她的博克的可读性要强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在她笔下趣味盎然。对书,对绘画, 对历史,甚至对实事,她都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我还非常喜欢她博客中的照 片,大多是她爱好摄影的丈夫所拍,无论取景,造型,包括看她的服饰搭配,都是一种享受。奋力工作, 疯狂旅游,博览群书,尽情地感受生命,享受生活。她的文字,性情,生活方式都为我所歆羡。 这些就是我喜欢的女人们,她们都是短发,她们都既感性理性,既文青又愤青。她们性格迥异,职业千差万别,她们都在为着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而努力,她们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用心用力的生活。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二):《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1.李瑜也想和“文革”中的顾准一样,“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2.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恰当关系关切超过了恰当,就是冒犯。

  3.靠愤慨是走不远的,抱怨外界精神上的懦夫。她也开始懂得陈虻过去批评她的话,“不用去要自由,给你自由你能做什么?”

  4.老舍就说嘛,写得离奇不是直接刺我们这一行。他说,写得寻常写得亲切才难,那才是文学。这种亲切才能让人感动

  5.把一个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一件事情,或某几个人,都是智力上的懒惰

  6.文一是对人性体察的深广度。文艺不是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7.我觉得自由主义首先是一种气质,其次才是一种观念。如果你没有一种包容不同意见能力的话,那么实际上你很可能成为自己反对的人。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三):自由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

  记得刚上大学时,一个老师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她说:“大家是不是觉得上大学就自由了?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自由吗?”她问了几个举手的学生,学生们的回答我忘记了,但是她给出的答案我一直记到现在,“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今天看《柴静X刘瑜:自由从何而来》时,这句埋藏记忆深处的话被唤了出来。

  这本书类似于一本采访手记,不到两个小时就能看完。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一本书中收录太多的采访或者演讲。我认为一本书没有太多新内容的书,那就代表作者没诚意。毕竟采访和演讲在网上就能快速搜出来,既然可以免费看,再把这些话大量的收录一本书中,让信任你的读者去花钱,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会不会有一种为了出书而出书的嫌疑

  不过还是有些收获的。最起码我这种对柴静和刘瑜没有太多了解的人,能从这本书中快速了解这两个人,并对她们的其它作品产生好奇

  摘录本书中一些比较经典的话:

  1、当一件事情不可能的时候,你偏偏要去做,不仅于现实无益,对自己也有亏。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放弃记录责任。你要做,你不做你不安,对不对

  2、不要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一个人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就走不动了。每年梳理自己,打理自己,生怕风吹着雨淋着,那就不好了。你怕你名字上面沾染尘埃呢?对自己不要有洁癖。——柴静

  3、把一个原因简单地归结为一件事情,或者几个人,都是智力上的懒惰。——柴静

  4、一个人不需要再对另一个人建立虚妄的期待。而应该相信精神的规律。——柴静

  5、她叙述中的顾准与她本人颇有相似之处:少年得志,在自己的领域推崇专业主义,但性格各色,希望做野生植物而不想做盆栽植物,希望“跳出自己脑袋里的篱笆”。

  6、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刘瑜

  7、当你对一个人了解的越多,你想了解的就越多。——刘瑜

  8、每个人会变得和自己越来越像。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他本来的面目,有一个最接近他本性的一个形象。也许没有互联网我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其他途径还是可以走向那个形象。当你心里有一个种子的话,它可能总是会发芽的,你也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发芽。——刘瑜

  9、当你的思维方式已经定型,你往往只能看得到你想看的东西。——刘瑜

  10、如果真的是有创造力生命力作者,即便在一个很苛刻环境里还是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可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什么都怪体质,常常是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借口。——刘瑜

  本周读书:《柴静X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赵涵漠&包丽敏 著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四):故弄玄虚,抄袭有理

  内容很少的一本书,一星给尊敬的两个女人,一星给完美封面——没有更多了。

  这本书在暑假阅读推荐清单里,一眼就被封面给迷住了,翻翻看,很快就能读完。但是内容呢?说好的思想深度呢?两个部分的前面主要就是对《看见》和《送你一颗子弹》概括、摘抄和书评,既没有《看见》的故事性和有张力的叙述,也没有《子弹》的可读性和深入浅出深刻性,我几乎是耐着性子读完的,只有三个字:干 巴 巴!

  然后是对她们的采访,看得出来是有充足准备的,但——太深了,是完全没有可读性的深奥,以至于我读完之后收获真的很少很少。刘瑜的杂文是我的挚爱,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深入浅出,是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但回味无穷的。

  这本书真的是”为了出版而出版“,借着名人光环圈钱,十分失望

  但是封面真的太好看

  真的,只有,封面,好看,而已。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五):公共领域的女性声音

  前段时间匆匆看完了这本篇幅不大的访谈录,不得不佩服一种为出书而出书的智慧。本来一看标题,柴静和刘瑜二人之间是一个暗红的X,作为读者,我本来是期待本书包含这两位女性思想上的碰撞和交锋。结果看完才感到大失所望,本书不过是作者与这二人分别进行了访谈,最后将二者拼在一起,呈现了这样一本十分“标题党”的书。相信看过这书的不少读者和我一样,被标题的噱头吊足了胃口,看完目录就大呼被坑。不过我看完这本访谈集确实有些感想,也可算作这本小书带给我的一点启发

  在我们这样一个男权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女性的公共领域话语权一直不是很强,但是近几年随着自媒体普及和女权主义的兴起,这个情况好像有了一些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各自的方式在公共领域发出声音,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舆论风向,乃至成为某种文化现象比如说现在在年轻人中有不小名气咪蒙,就是个十分典型的自媒体时代明星。在这个自媒体大时代来临之前,她还没什么名气,在南方系做着自己的编辑。然而在今天,她却拥有了在年轻群体中不低的知名度,不是因为她做了网红,也不是她做了演员,而是她的公众号太火了,随便拿出一篇都是10W+的阅读量,据说她的公众号发一篇广告推文40W起,月广告收入300-500W。

  这个自媒体时代给予了很多女性走上公共领域台前的机会,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能让创作者们垂直接触阅读者,使作者借此准确揣摩人民群众口味或是偏好。这些女性不用上电视,不用写书,一篇篇10w+就是她们在公共领域的话语体现,她们通过自己的文字在这个时代拥有了更多的公共话语权。然而细看内容就会发现,很多“火了”的女作者无非都是聚焦于广义上的女权主义,包括但不限于男女关系、职场中的女性、女性社会地位、恋爱婚姻等等,也许我们可以说她们根据自己的性别找到了准确的定位,但更多的是一种单调,女作者只能写这个?咪蒙算是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文章爆粗口、观点毁三观、煽动粉丝情绪,语言和观点之粗俗令我瞠目结舌。这一类女作者可能在积累了足够的粉丝量后,在所谓女权的路上走远了,从解放女性社会地位变成了无视一切“男屌丝”,从女权主义者变成了“直女癌”。

  不过柴静和刘瑜在这个时代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她们拥有着自己的粉丝,也能够在公共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她们和这时代的“咪蒙们”简直是找不出一点共同点。她们没有自己的公众号,没有微博,只有过时的博客。比起一天花很长时间经营公众号的女写手,她们两人反倒多了一点神秘。她们也没有多爱聊女权主义,或者大谈特谈女性在如今社会中的地位。我感到有意思的是,那些社会中最有声望被期盼成为女权主义者的女性往往会令人“失望”,从张爱玲到如今的柴静、刘瑜。有人给她们二位扣上公知、民主女神这样的大帽子,但幸好没人说她们是女权主义者。

  其实女性和男性有太多不同的地方,女性比男性更敏感、更细心、更易于具有人文情怀等等,因此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声音是不可或缺的,是与众不同的。所以当柴静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找到并采访了卢安克,不只是她自己,我们都为之感动,很多人奔波着生活,但从未想象有这样一种人生也很值得。所以当刘瑜将自己的专栏文章整理成《民主的细节》,她可能也没有想到这可能给很多的中国年轻人来了一次真正的启蒙,民主不是所谓的口号,而是真正成为了一种价值观。她们所发出的声音,不是男性的,是有温度的女性声音。

  看完这本书,我能够想到的柴静、刘瑜和那些打了鸡血、满口“碧池”、“low逼”的女权战士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具备独立精神的专业主义。有独立精神就意味着不媚俗,不谄媚于受众的偏好,但不是绝对的不妥协。你不能说“咪蒙们”不专业,毕竟在这时代,公众号营销也成了门学问,但她们无一不是在毫无底线的迎合一类人群的心理,而后愈发过火。专业主义方面,柴静起初以文艺青年形象示人,但无论以观众还是以读者的身份,我们都能发现她的改进,她关注那些最不为人关心的人和环境,还原新闻背后的真相,让自己的感性后退。稍微关注一下柴静就会发现,她在这个大国崛起的时代,和很多的新闻工作者显得很不一样,不去激昂的朗读那些煽情的文字,也没有在什么国际问题上侃侃而谈,而是聚焦于这个大时代所忽视的角落,无论是身处体制内外。柴静当然有自身的问题,但多年后再评价这个新闻工作者,人们会发现在非典、环保、农村土地、家暴、同性恋等问题上她做了出色的工作,不是因为她作出了多么精妙的分析,而是通过在公共领域的主动发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刘瑜就更不必说了,清华大学的政治学副教授,她的文章所透露出的政治学专业水平还是让她的普及类文章完爆国内太多的公知。受过高水平的专业政治学训练却没有被塑造成一个女学究,刘瑜的作品无论是书还是专栏文章,都以一种幽默的口吻成功构建了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的平衡,给不少人上了一堂民主启蒙课。

  说到最后,像这样有益的公共领域的女性声音总是少有的,但依然值得期待。刘瑜的一句话最能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我想之所以把我们想在一起,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相像,而是可能像我们找这样的人太少了。”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六):内容无关女性

  1、关于书的结构:

  一名记者采访柴静、一名记者采访刘瑜,前后一拼,构成了这本标价6元的图书。

  2、关于书籍内容:

  采访对谈夹杂着一部分采访手记。柴静的那一部分内容,似曾相识,跟《看见》里有较多重合。刘女神那一部分,好像你的期待永久不会落空,读起来依旧振奋人心。不知为何,刘瑜的文字能够将我带入一个空间,充满着理性、平和与力量的空间,而柴静带着“锋芒毕露”,思想中好像有一种侠者凌厉之风。

  3、关于自由:

  当你正在跟一个亲近的人闹矛盾,情绪低落......恰巧读到了这本关于“自由”的书,这两件事之间会产生点什么联系呢?关于阅读和情绪,其实阅读和艺术一样,有疗愈和安抚的功能,两者都可以让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回安宁和对生活的希望,端起一本不坏的书就是服下了一片速效救心丸。关于关系,任何关系都是有限度的,在关系、尤其是人际关系中保持理性与建设性的思考是需要学习的生存技能。最后,在建立民主的公民社会之日到来之时,希望也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尊重和自由升起之时。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七):有趣的女人

  其实能把《民主的细节》写得活色生香,是大本事,但只有读过《送你一颗子弹》,才知道刘瑜的有趣是在骨子里的,并不因为她学历高就觉得难以企及,难得的是高知说人话,这本事不是谁都有。

  柴静的那本文艺随笔,多年前我读过。感觉跟她说话的语态非常接近。比之柴静,我跟喜欢刘瑜。

  事实上这本采访合集,读起来短平快,但她们的思想不乏在其中闪现。说到底,她们也是当代中国女性的优秀代表。不一定有可模仿之处,但思想之光也挺照耀人。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八):思维方式--自由主义者的“自由”

  柴静的书只看过《看见》,蛮有启发的。

  看完《看见》再看这篇采访,看到了柴静的成长轨迹。

  成熟了很多。

  写《看见》的时候已经在遵从自己的内心,勇于去发现真相,是记者需要的精神,但缺了媒体人应有的对事实的尊重。我认为对媒体人最为重要的事情一定是客观的反应事情的真相,不要带入自己的情感和评论,不能给读者或观众一导向。以前的柴静没有,但现在逐渐做到了。

  这一点也是刘瑜做的非常好的,

  她的逻辑没有错误,

  对学生授课的时候也主要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主而不是去给出一个固定的正确答案,

  这正是中国需要的东西。

  柴静和刘瑜不同,

  这本书里呈现出的他们主要共性应该就是他们现在了在呈现问题是客观的重要性,

  当我们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时,我们对事物的对错就已经有了定论。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九):民主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mark:

  电影《黑客帝国》:对红蓝药丸耳闻已久,想搜来看看,但各大网站只有会员才看得到

  “大饥荒”和“文革”的受难个体:想搜着相关的书看看,看看为什么刘瑜会为这些个体被伟大领袖“晚年错误”的借口掩盖而抱不平。

  新词:民粹、比较民主化

  读后感:

  看完了,薄薄的四个部分,是一本对柴静和刘瑜的采访手记。

  豆瓣上有人说这么随便的四篇拼凑,就可以结集成书,体验糟糕。而我觉得,本子虽薄,信息量很足。印象比较深的是刘瑜那部分。她对民主的理解很深刻,将利弊分析得很透彻。

  一直觉得谈“民主”是一件政治活,得是个政治人物或者学者才谈得来民主这个词,有一定的思想高度性的,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历史书里看看民主,跟着喊喊民主就很厉害了。但是刘瑜的话让我们看到“民主”并非晦涩难懂,也是那么的接地气的,她的那本《民主的细节》我想我这个头脑空白的人很大可能也能看懂,而且还能读得饶有兴趣。

  我们一直高喊着要民主,要自由没有错,但民主的极端是失序的社会,还需要权利的约束。刘瑜说,民主有利有弊,不能太过放纵,但也要明白,民主的利大于弊。我赞同

  《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中国故事)》读后感(十):2位为自由而战的女战士

  看着本之前,读了柴静的《看见》,刘瑜的《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从这些作品对二位的见解有全面的了解。这本集结了一些精华的采访,加之之前的书,整个人物立体起来。如果一上来把它作为第一本开始,会觉得摸不到头脑,想提到自己高度和独立思考的筒子,建议去读刘瑜女战士的书。

  刘瑜的书,在我中国和西方的三观价值体系冲撞最严重时读到的,2012年第一次踏上澳洲,中国教育的一元化制度下的我,一直在和多元化的西方教育剧烈碰撞。

  刘瑜写出我的心声:忽然在中国学的二十多年的东西发现在纵观整个世界,发现站不住脚,一大部分居然是对立的。我质疑过、徘徊过,还好没有理所当然的一刀切,变为制度下的“西方霸权主义套路”而教条的活着。

  整个过程是非常的痛苦,两边观念一直在脑中拉锯战。但很幸运,读完了刘瑜的书,这位在剑桥教政治的女博士,在西化留学的经历,已经使她全然挑出局限,从一个高度去解读“民主的细节”,当她冷眼写到制度的真相时,犹如读鲁迅文章一样过瘾----她总能写出,制度下,民主想说不敢说的话。

  到今天,终于可以跳出教育的束缚,而可以多元化的独立思考。一直再努力补全,更正确的世界观,而不是“制度”下教条的家长式、催眠洗脑式的世界观。

  其实,跳出来,世界真的很大,我正在通过读书来补全我遗失的碎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