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谋国者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谋国者的读后感10篇

2018-07-30 04: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谋国者的读后感10篇

  《谋国者》是一本由林东林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谋国者》读后感(一):另一种英雄

  自序

  1

  中国人爱说英雄。在中国人眼里,有三种英雄,第一种英雄是民,比如荆轲和梁山好汉;另一种英雄是臣,比如岳飞、文天祥和戚继光;还有一种英雄是君,比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和唐宗宋祖。

  我不否认,这些人确实是英雄,但同时我还想说的是,在这三种英雄中,第一种英雄是个人英雄,第二种英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里的“一将”,而第三种英雄,则是凭借无数“万骨”和“一将”搭建起来的江山偶像,这三种英雄,应该说是我们所认知普遍意义上的英雄。

  而在这三种英雄外,还有一类英雄被遗忘了。他们虽不会率千军万马东征西伐,也不会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但他们以时空沙场、以谋国为干戈,这种英雄不是马背上英姿勃发的吕布,也不是易水河边慷慨悲歌的荆轲,更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一将”。它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一种远远超越人意义,既是当世英雄,也是历史英雄。

  我在书中写了六个人,是六个变法家,也是六位英雄,横跨秦、汉、宋、明、清,他们热血洒江山,虽然出发点不同结局也不同,有的功成身死,有的身败名裂,有的毁誉参半,但他们都是英雄。

  这种魄力是远远超越农业伦理的,是儒家会所欠缺的,直追大唐,遥望春秋。儒家虽然也有治国平天下,但更多地被义和礼绑架了,很少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做不出那样的事功。这种大魄力和大英勇,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的人身上也是欠缺的: 一方面社会已经进化到不需要英雄的地步制度和自我运转分担了英雄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工商消费时代的社会,人心人性奢靡和官能淹没掉了,比起农业时代那种躬耕南阳却心游天下的辽阔豪迈,已经无法望其项背。

  对于他们,我并不投之以成王败寇的眼光,也不是要为历史翻案,无论他们的功业如何、品行如何,我最在意的并非那些,而是他们身上那种血性和魄力,那种格局深度,那种坚忍和权衡,都远远超出了其同时代人,不愧是“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的旷世人杰。

  荆轲刺秦,岳飞报国,唐宗弑兄,在中国历史上英雄能成为英雄,走的都是血路。这六位英雄走的也是一条血路,是历史的另一条血路,是热血之路,是气血之路,更是心血之路,他们以时空为沙场,以谋国为干戈,以一人之力谋万众福祉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金戈铁马大道,最缺的,其实正是这样崎岖泥泞的一条羊肠小路。 今天这个时代,温软良辰,醉人似春宵,已经没有重大的历史关口或者转折让人热血澎湃了。年长者耿耿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年少者寄心于工作、挣钱、旅行、婚恋病痛享受、消费;更年轻一代则对前朝是非不闻不问,更别提遥远如天外来客古人了。

  然而,人类的一切前进,追寻动力源头莫过于热血求变。 如今久处红尘之下,我们的耐心耐力、热血和热泪能力和魄力早已锈蚀,不再能供养起谁问剑江湖、弄刀四海。我们活在自己画地为牢中坐井说天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麻木物质感官,我们丢掉了尘世英勇的源头,人心人性终于在滚滚狼烟中倒地不起。

  而远眺六位变法英雄,也许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热血源头。商鞅出卫国,王莽出荆州,王安石出临川,张居正出江陵,李鸿章出合肥,康有为出南海,身上都带着故乡旧宅的风气人气地气,正所谓燕赵慷慨悲歌,关中剽悍勇猛,齐鲁耿直刚烈,荆楚磊落放达,江淮权衡谋略,潇湘倔强霸蛮。那一方水土,是驮他们疾驰于历史河山里快马的夜草,夜草肥马,所以他们在中国大地才能龙腾虎跃。那是他们寄命于尘世的胎记,也是他们一生中英勇奋进底气和精气所在

  我想,也许是正因为那种民间龙盘虎踞的沉稳市井繁华里的活泼喜乐精神,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才能翻腾出那些闪着银光浪花吧!

  2

  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有专门写张居正的一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随着张居正死去,万历全盘清算推翻了他的政策,张居正之后再没有一人能够挽救明朝,无论能力、气魄还是手腕都无法和张相比,世间已无英雄,世间再无英雄,大明注定走向覆亡。

  黄仁宇先生的悲情慨叹,字字如泣血。我在写这本时,也有刻骨般的共鸣。 牧羊的苏武在千里草原上,望着“落霞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项羽经过一场垓下之战,看着乌江流水,听着四面楚歌。他们都会怀念人世的温暖和绵延吧。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皇上治不了江山,统兵百万的将领也治不了,只有宰相治得了。革命家、政治家难做,宰相更难做,而变法的宰相更更难做,他们不但要比革命家更革命,比政治家更政治,还要比宰相更宰相,以一己之力运转起帝国

  西方是制度治国,他们也打来打去,但是在刀光剑影中,政治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变法的力量,也建立累积了下去。中国历史上,却打来打去什么都没保留下来,战不是为和,而是为了战,和也是为了以后再战,我们不缺流血的历史,缺的是流汗的历史,所以制度的力量、变法的力量没有积累下来,所以人治远大于制治。要说我们有治国之道,宰相和文官制度还算得上,但还是太取决于明君和贤相。

  也许,什么时候我们能流汗多而流血少,什么时候我们顶礼膜拜的是变法英雄,什么时候我们胜后不火光冲天、败后不雪耻再来,不再烧阿房宫、俘虏天子,也许就能跳出成王败寇、改朝换代的死结了。

  西方有一个城市,由于城中有大量珍贵建筑艺术作品,在敌军兵临城下时,市长对敌方提出,只要对方不毁坏这些建筑和艺术品,他和各路兵马就完全不做抵抗,拱手将城市让给敌人

  这种举动,在有着浓厚气节洁癖”的中国人看来几乎不可想象,与汉奸、卖国贼无异,但在几千年历史中我们最缺的,就是敌我双方这种“开门揖盗”的精神,以此来保存旧制度,延续一种历史和文化实现文明的积累。 罗曼·罗兰说,人世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这个世界本来面目,然后去爱它。

  《华严经》里也说,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世人都想当英雄,但岂知英雄不在天外,而生于尘泥。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血脉里最应该流淌的,其实正是这种英雄主义

  我不是一个学者,很难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切入,考察比较他们变法的成败得失。对历史人事,我只是一个抱着私人兴味的过客看客和归客,我有着自己的兴趣经验性情和识见,在这本书中我就从文学美学思想等抒情的角度出发,同时拓展挖掘当时辽阔深远背景,呈现与六位变法英雄同时代的人物细节,回望他们的爱与恨、生与死、成与败,这样去回味,也许会更贴近他们真切人生

  在古代,你去深山老林中和小溪大河边,能常看到伐木丁丁的砍柴人和孤舟蓑笠的打渔者,他们虽然是江山的看客,却往往能一眼窥破天机。我写人事风景,也想有一点这样孤舟蓑笠、渔樵闲话味道

  《谋国者》读后感(二):论谋国者

  关于作者文笔怎么样不想多说,一般般吧。

  我只想写写我读完的感受。得瑟一下我的文笔

  所谋国者无不权倾一时,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尽长安花。

  或者兴大道,取百家之长,审时度势,先安天下,后天下安。或者独取一家之论,不善断取,不因地适宜,以至于陷民于水火,致天下鸡犬不灵。然则谋国者皆怀大志,身前行其道,身后名身虽败,其所为皆不乏天下英雄所名。张居正某国不谋身,李鸿章回天乏术,王安石独行其道,皆有大为者。大志者谋人,谋国,谋天下,其易呼?不易也。

  欲治国,必先安民,民安则天下安,于是乎,权贵损,如有不善,二者皆不可兼得,劳民伤财,举国反之之日不远矣。

  今吾立于后人之后,一览古人之治,感慨万千。非吾不加断论,论则必公,如有丝毫偏差,则有辱先人也。至此,吾只当观史以修身。此后克己复礼,切勿重蹈覆辙。如安雀化作鲲鹏,必当殚精竭虑,以孝先人所为。

  《谋国者》读后感(三):他们都像袁世凯一样去谋国

  所谓“谋国者”既有老成谋国之义,亦有谋国之人的意味

  简言之,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则为能臣,遇乱世则可为奸雄。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差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牌位。

  不过,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他又是一个旧派的人物,对于衰弱已极的老大中国,他看到了重建权威必然方向,却没有利用诸如“训政”、“专政”之名新招牌觉悟,把自己的路走绝了。如果他没有称帝、如果他能够更具政治智慧、如果他能看清当时的局势,甚至如果他能多活十年……

  很不幸,历史没有如果。正因为如此,他在同盟会诸公的描绘下成了贪婪无比的窃国大盗,在人们眼中成了签订“二十一条”谋求称帝的卖国贼,在文学作品、乃至史学著作中成了出卖谭嗣同的小丑。尽管很多人说:“这些可以有!”我们仍只能遗憾地说:“这些真没有!”

  《谋国者》中的人,商鞅、张居正、李鸿章,都和袁世凯是一类人;而王莽、王安石和康有为,则是到了一种反方向,殊途殊果!

  《谋国者》读后感(四):超越英雄的谋国者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惊叹,原来真相是这样的,根本不是历史书上写的那么干巴巴的。原来王安石是个邋遢到底的糟老头,不仅不懂变通执拗地把一场变法搞得官怒民怨,还宠儿无度,养儿不教;原来张居正是个翩翩美男子,虽则在变法上没有太多革新之处,但勤勤恳恳,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在了明朝;原来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根本就没递出去,而我们对康有为的敬仰难道不正是从此始!可叹有真节气的谭嗣同却死在了这样的“被伟大”里……

  现今市面上有数量庞大的历史散文,然而多是抄书性质的,一读就能发现是把几本书集合起来抄就的,有些时候还会把历史事件时间弄错,简直误人子弟。林东林的《谋国者》却另辟蹊径,熟读古书中外典籍的他在论述历史乃至历史人物的时候,做到了全局观、纵横观,他以俯视的姿态将这段历史拿捏在手中,并前所未有运用西方的理论分析中国的历史事件。

  当然,我们评价一本书,首先是看它有没有读的必要。我想说,每一个不想被假面的历史误导的人、每一个做了父母的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是对你自己、对孩子负责。在义务教育期间,我们都要上历史课,但是一本历史书要融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恐怕也只能走马观花般以片言只语带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的历史观被扭曲了?我们只知商鞅言出必行的豪气,但是何尝知道700人血染渭水的暴行也是他实施的。我们只知王莽是个谋权篡位的逆臣,却不知王莽的“金错刀”币成就了美学上的极致,而他的托古改制虽然失败了却实现了一个读书人理想国。我们只知厌恶每每出去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却不知正是他倡导兴办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只知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却不知道他竟是最虚伪不过的伪君子,谭嗣同、杨深秀等戊戌六君子慷慨赴难时,康有为早已逃窜,后还写下十一必死而大难不死的“天命吉运”,其实不过是他自设的金蝉脱壳之法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查阅大量的史籍来明了历史的真相,但是很明显我们很多人都不会也不肯花这个时间去做,那么阅读《谋国者》这样的优质的历史随笔不啻为最好的选择。

  林东林称自己不是学者,然而,在我看来,他胜似学者。《谋国者》不是学者式的吊书袋,该考据、引证的地方却一个不少,引用的文字晦涩明朗,在林东林的巧妙布置下丝毫不显难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纵横观、全局观。显然,我们大部分接触的都是中规中矩线性的历史点,我们甚至从未比较过两段历史的相似循环之处,或试图去寻找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但是《谋国者》做到了。在他笔下,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间有看似偶然的必然在内,宋太祖在李煜身上犯下的罪孽,到得靖康耻时由其后代赵佶来赎罪了。他谈张居正变法,文字却不止于张居正单人单事,更为重要的是,他描绘了明朝的社会图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金瓶梅》的诞生就是一个标志。而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妻子也是一个颇有女性意识的女子,她因不育而不得不为戚继光纳妾,然而戚继光的花心并没有停止,愤怒之下,她直接休夫而去。

  此外,比较奇妙的是,学贯中西的林东林竟将西方的分析方法折射在中国的历史中,例如英国历史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俄狄姆斯情结。很多年前我就曾了解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却从未想过当年商鞅的严刑峻法制造了整个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症候。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不久即抄没张家,将其子女发配边疆,只留其老母一人独活,以俄狄浦斯情结(杀父恋母情结)来分析万历的心理却是十分合理的,万历之成长犹如当年的秦始皇,少时无力反抗,不得不依靠一个类父的摄政之人,然则,此人“类父”也就罢了,却偏偏还和母亲有情人或暧昧关系,至其有实力后必杀而快之。

  读完此书,叹林东林的文笔又见精进。只觉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李鸿章、康有为六个变法英雄在我的脑海中生动无比,只想找三两知己分享这一份心动与感悟。圣人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惟愿身怀巨才的林东林多多写作,为自己,为我们,为孩子们,为这个社会。

  《谋国者》读后感(五):追寻历史上泯灭的国家理想

  ◎安石榴

  上海三联书店最近推出的林东林所著的《谋国者》,当属一本有心且有志于历史一面、并树立了独特视角的读史笔记。

  作者林东林是一位喜欢且读且写且评的青年才俊,他身上有着这一时代青年难能可贵的学养、视野、见识及判断,也有着另辟蹊径的锐气和底气。《谋国者》首先对选取的人物进行了归类,也即集文人与政客于一身,且在历史时期中或长或短进行过影响后世的政治改革,还有看似隐晦但却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从当时到现在,一直挟带着某些误解或辩论不清的争议。这几位人物中,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者”商鞅,有西汉末年的“篡位者”王莽,有北宋后期的“改革者”王安石,有明万历年间的“治国者”张居正,有晚清时期的“救国者”李鸿章,有清末的“维新派”康有为,六位人物横跨秦、汉、宋、明、清,时间跨度虽长,却宛如历史星空中六颗各自发亮的星辰,任何时候抬眼均可看见,只是似乎从未有人将他们归到同一版图来凝视。

  历史给这六位人物冠上了一个相同的名号——变革者,他们在所处的历史时期均曾影响一时,又无一例外地留下了至今仍然说不清道不明的功过是非。无论是商鞅、王安石的倾体制之力于国于民的“变法”,还是张居正、李鸿章、康有为的挽国家于危难之际的“图治”,抑或是王莽耽于政治梦想中另行立国的“改制”,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场变革,他们都没能使中国历史从此改辕易辙,但却又都留下了深深的轨迹,具有某种程度的启示或跨越意义。

  然而,从这六位人物身上我们又看到了或轻或重的历史骂名,如商鞅的“苛法”、王莽的“篡位”、王安石的“执拗”、张居正的“奢侈”、李鸿章的“卖国”以及康有为的“投机”,这些由人性、见识的缺陷或者历史的误解而导致的指责,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根深蒂固的道德捆绑,皆因他们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学礼教、君臣思想是相违背的。一个很显著的例子,李鸿章至今仍被斥为“卖国”,但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期,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与列强周旋,纵使换上别人又将如何?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正是这个“卖国贼”李鸿章,以他的远见和毅力艰难地启动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大幕。

  历史与个人的另一面,需要一个时期之后才能看清,或者即使时间再长,也只有一部分人能够看清。《谋国者》对六位历史人物均有着另外角度的打量,基本上与我们惯常看到的观点拉开了距离,作者的判断和观点不能说完全正确,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史实而作出的有理有据的分析,更有着倾向于人性化的客观阐述。可以说,作者是以一种美学的眼光去打量历史和这些历史人物,他并不耽于历史的证据,而是满怀感情以笔墨进入那些他所注视的历史时空,挖掘那些时代与这些人物之间的理想之光,追寻历史上泯灭的国家理想。

  《谋国者》读后感(六):我就可以顺手把这笔钱揣自己腰包里

  两年前,我所在的公司跟一个古城合作,做城市规划及推广。我们计划为那个城市出一本书,记录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这本书有书号,正规出版社出版,名人撰写,新华书店渠道发售。城市曾经做过首都,有无数名人在此出生长大,有很多个皇帝和权臣来过,发生过无数轶事。在我们的计划里,这本书,将会是一本有阅读及收藏价值的书。

  我们找了古城所在省会作协的会长撰写,这个人,年近六十,在文化圈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本十万字左右的书,给出的润笔费是三十万,平均一个字折合人民币三块钱。两个月后,拿到书稿,我大吃一惊,没想到会敷衍到这种程度。没有文笔,没有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就是一个典故的堆砌,一个基础资料的收集。我重新整理了框架,打电话给作者,让他按照我的框架重新整理一下,又一个月过去了,他把整理好的给我,原来的文字基本上没有动过,只是把篇章顺序调整了一下。我无语摇头,知道再找他,只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时已经没有时间重新找作者了,只好自己一点点重新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买了很多本记录当地历史的书籍做参考,发现作者给我的文字,有一大半居然是地方志上直接copy下来的,修改都没有修改。我很愤怒,却不能因此斥责他,一是人家已经那么大年纪了,我实在张不开口;二是,这本书之所以找他写,最主要想用的是他的名气,写的好是物有所值,写的不好,我们也只能认了。

  我花了二十多天时间,每天晚上熬到十一点半,整理这本文字。到最后,整本书,起码有百分之四十,是我写的。整理完毕之后发给他确认,他说了句,你们自己决定就好了。的确,本来就是商业目的,用了他的名,他哪怕一个字不写,收这三十万,他也认为理所当然,既然如此,他才不管是谁写的。

  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东林,不知道他写历史这么棒。认识不久,他就开始撰写《谋国者》,有一段时间,写完一篇就发给我看一篇,我经常会感叹写的好,催着他赶紧写,好早一点看到。现在他书出来了,再看一遍,还是老想法:字字珠玑。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就在想,如果当年那个作者写的跟他一样好就好了。我就不必花那么多功夫自己修改了。而且我实在不会写历史,所以那本书出来立刻就被淹没在书海里。我想过,如果当年就认识东林,我会找他写吗?仔细想想,还是不会。为什么?因为他的名气不够大。我们是做商业用途,作者的名气非常重要。所以即使他写的好,我们还是会选择名气大的那个。

  这很残酷,却是现实。东林现在出书了,我很希望卖的好,更希望他能多写几本。他很会写历史,角度新颖,思路也够广阔,这是很好的优势。一个题材写多了,慢慢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这样下次我再有这种工作,就可以找他了,我知道他写的好,所以会很放心,也能减轻我的工作量。另外,都说文人清高,不爱谈钱。东林书卖的好,赚了一大笔,心情好,又看在我们还算熟的份上,说不定大手一挥不收钱就帮我写了,我就可以顺手把这笔钱揣自己腰包里。

  《谋国者》读后感(七):谋国者,工于治国,疏于谋身

  这本书看了两遍。书中选的人物有特点,思路条理别具匠心,辞藻优美,在联想人物心理活动很有代入感。不满意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升华点睛之处却大多出于别人之手,三四页出来一个“谁说说过”,“如某人提到”什么的,要扣1分。二是作者选的人物商鞅、张居正和李鸿章是比较有特点,可以看出作者对商鞅是惜,对张居正是服,对李鸿章是敬,但三者是否兼具谋国者的代表性要各位看官见仁见智(扣0.5分,毕竟泱泱历史上还有范蠡、姚广孝(*^__^*) )。

  作为理想主义者,本人基本上不看近现代史,因此后半篇痛骂康某人沽名钓誉的部分是我没有读过的,只能面目可憎来形容这位被中学历史书包装出来的小人。想想当时看历史书的插图就很奇怪,右上角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字,中间的谭嗣同一脸正气,左下角是男男女女的平头百姓望着他在哭泣。拜托,当时他们是乱党贼子,老百姓眼中大逆不道者的代表,远亲近友尚嫌家里出了这号人晦气,怎么会有粉丝呢。

  顺便说一下: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美秀如处子,在狱中时时做微笑”的林旭也出自福州的三坊七巷,与另一位爱妻偶像林觉民算是邻居,悲剧中的爱情就像燃烧木头的哔啵之声,引人注目却从此绝响。

  《谋国者》读后感(八):英雄血路 谁人悲歌——《谋国者》

  我一直认为,每一场霸业,都是由无数个个体的殷红血泪堆积而成。

  就像万里长城,巍峨雄伟,屹立千年,但是你可看见城墙下埋葬的森森白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血泪,无以成丰碑。

  历史沉淀为泛黄书页中的文字,一个个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字,在正统的史官们的笔下,早已失去了“为人”的风华,他们只是一个个的符号、一个个的标志、一个个的象征。他们或者乱了天下,或者力挽狂澜,或者祸国殃民,或者救民水火。只是,他们不再是他们自己,他们不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他们只是一种奸雄或者英雄化的标志,他们的作用不过是为了让后世“以史为鉴”。

  哦,MY GOD!这样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谁愿意看?

  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放在你面前,看你愿意选择读哪本。

  虽然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参政情结,认为自己所学是“帝王学”,好为“帝王师”,非得将平生所学货于帝王家才觉得不负此生。所以,刀尔登在《旧山河》中说,连画家、诗人,也或明或暗地发表政见,一个读书人,如果真的缄口不谈国事,反倒要被认为没有心肝,特别是在激荡时期。

  UT!请注意:时代早已变了!今天的文人出路有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非得走从政这一条路的。

  O,我更喜欢《谋国者》这样的谈论历史的书籍。虽然作者林东林对自己非学史出身而略感遗憾,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一千个读者眼中还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非科班出身的作者的眼中的古人又会是什么模样?

  尤其是,林东林褪去了历史的严肃性,从美学、从人性的角度去探索、去分析这些青史留名的改革者们。他们是改革者,他们是史书上的不容你忽视的姓名,BUT,他们更是一个人,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优点,但是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在《谋国者》中,林东林还原了这些光芒四射的历史名人作为“人”的本质。

  也许你会觉得作者林东林不够严肃?OK,你就当一本休闲小书去读好了。他列举了那么多枯燥乏味的数字资料?OK,你如果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如果不感兴趣,那么就直接跳过去好了。总之,你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好了。

  作为一个学法出身的人,我天性里对“法家”人物有一种一脉相承的亲切感。说起李悝、说起商鞅、说起韩非子,那就像抚摸到了记载着罗马法的羊皮书,今天的意大利语中甚至将学位证书还用“Pergamena”(羊皮书)一词来表述。

  商鞅是一个勇者。卫国贵族出身的商鞅在秦国无疑是一个异乡人,可是他在本位主义极其严重的秦国,竟然有勇气去挑战秦国贵族的既有的利益格局。这种引火烧身、自寻死路的做法,只有意志上稍微软弱一下,就会妥协于现实、妥协于权贵,更别提变革了。

  商鞅还是一个开拓者。他的法家思想,他改“法”为“律”,他要求官吏学习法律,这一切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林东林所说,王安石、张居正都在学商鞅,但是张居正是学商鞅学得最像的。

  只是,林东林善于发现被世俗的人们所遗忘的历史角落,将商鞅拉下了神坛。

  你看,商鞅重农抑商,还是个好战分子,他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和商鞅学来的。而商鞅的卓越军功,是“万古枯”的无名将士们被迫被逼不得生还、只准战死沙场的无奈换来的。

  林东林的出发点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人权”的思想——呵,人民也需要思考的权利。

  当他们不在田间流汗、不在战场流血的时候,他们干什么呢?他们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没有电脑、没有书本,没有任何娱乐休闲活动,难道只能睡觉、只能男欢女爱、只能繁衍子嗣?国家需要苦干蛮干的劳动力去创造财富、需要没有思想的棋子去冲锋陷阵,统治者才不需要懂得思考、懂得探索人生意义的异端分子,所以才焚了书、坑了儒,你只要做一个听话的木偶就可以了。

  林东林为这些木偶一般的秦人惋惜:马革裹尸而还的秦人,根本不知道前路在哪里。

  这一切正是统治者所需要的。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而人民不过是为他们服务的奴隶。

  历史本就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游戏。自古史官便受正统思想的影响,他们记载下来给后世看的,是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统治者想留给世人的东西。

  假如,当年刘邦输给了项羽,谁会是那个“蚍蜉撼大树”的乱世者?

  假如,王莽的帝位坐稳了,并且传给了子子孙孙,谁又会背负上“一生真伪复谁知”的骂名?

  假如,当年徐敬业讨伐武则天成功,武则天的大周是否也会像王莽的新朝一样成为后世正统主义者们口中的“篡国者”?

  历史,就是当权者手中那不见血的刀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了你,还要你背上万世的骂名。

  但是,林东林却不是一个正统的历史记录者。他从经济的角度,更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王莽这个理想主义的书生。

  王莽,是儒家文化的疯狂爱好者。

  时尚界可以走“复古”的潮流,是因为时尚本就是一场圆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正是风水轮流转,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引领潮流的好汉。

  但是历史不可以“复古”。“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历史更是如此。历史的车轮只能前行,不能后退。所以,张勋复辟才成了一场闹剧、一个笑话。所以,王莽的学周礼才不可行。王莽的“复古”只会颠覆了“新朝”的天下。

  性格决定命运。

  林东林从人物的性格着墨,探寻着历史的失败之由。

  王安石,纵使留下了身后名,纵使千百年后的美国人都在借鉴他的“青苗法”,纵使“后来谁与子争先”又能怎样,他始终是孤寂的。

  林东林认为,当杜牧、李清照这些文人们都为项羽悲歌时,唯有王安石要来唱反调。王安石的独辟蹊径、别开生面,注定了他要孤身前行。王安石的原则性过于刚烈,甚至对中国人的“面子文化”不屑一顾。过刚易折,王安石的倔强执拗注定了他的失败。

  林东林写历史,却不按常理出牌。

  比方说,林东林写李鸿章时,写到了那个著名的杂烩段子,顿时就让人觉得高高在上的中堂大人更加接地气、更加生活化,平添了几份亲切。

  尤其是,林东林写到李鸿章的无奈、李鸿章的苦涩,李鸿章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甘愿用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作代价。李鸿章这样的男人,是孤胆英雄,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儿。这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史,真正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心痛之极。

  再比方说,林东林写到万历待张居正的矛盾之情时,引用了“俄狄浦斯情结”,将一个被压抑多年的少年皇帝的叛逆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人臣再强,也始终越不过君主的那道坎儿。所以,张居正生前荣耀、死后凄凉。所以,李鸿章才做了替罪羊、背负起千载的骂名。

  再比方说,林东林考据得出,历史教科书上赫赫有名的“公车上书”其实不过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假象,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呵,三观易碎,英雄原来只是一个自吹自擂的装B者。而好为帝师的意气书生终于误了国,以其他人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光辉。

  林东林说,这六位英雄(最后一位我不敢苟同为“英雄”)走的也是一条血路,是历史的另一条血路,是热血之路,是气血之路,更是心血之路,他们以时空为沙场,以谋国为干戈,以一人之力谋万众福祉。

  这本书是六个人的故事吗?哦,NO!这本书不仅仅是六个古人的生平,而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是无数曾经为了理想、为了信念而奋斗的中国传统式英雄的剪影。他们的光辉之处在于,他们没有选择一条容易走的道路,他们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路。“秋风宝剑孤臣泪”。变法难,打破统治阶级的既有的利益格局的变法更难。而他们,无疑是这样的英雄。

  你听,晁错在长安城中仰天悲鸣:为了天子的尊严,为了国家的尊严,舍一人、一家,又算得了什么!

  你猜,刘晏在被迫自尽时,可曾记得幼时所说的“朋”字未曾正得?

  你看,梁启超在为李鸿章鸣不平:李鸿章甚有血性,苟国有难,一切敢挺身当之!

  这样的历史,读来让人心酸。

  江山有情,历史有情,所以:

  你听,项羽在乌江畔穷途末路英雄泪: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你听,飞燕在汉宫中恨不相逢未嫁时:怀君子兮渺难忘,感予心兮多慨慷!

  你听,沦落北地的南唐和宋室的帝后们在痛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没有了美人的江山,是失色的江山,是寂寞的历史。

  俱往矣,英雄作古,血染的江山,依然温柔似旧时。

  .S.许久不曾为一本书哭过,但是读到李鸿章的那部分“中堂之死”时,我真的落泪了。

  已发:http://news.163.com/13/0922/08/99C5G3GV00014Q4P.html

  《谋国者》读后感(九):江山那么重

  谋国这个词,听到就想到吕不韦说“劳作立身,其利十倍;珠玉无价,其利百倍;谋国之利,万世不竭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从来不缺少为名为利,想出人头地的政客。就如一副恢弘的画卷里,总少不了故事和人物背后的故事。历史也一样,总少不了那些能让人记住的名字,总有翻云覆雨的,指点江山的智者。稍有见识的父母,都会引导自己的孩子读历史,在历史故事中,知人论世。

  书设计的简单至极,纯白封皮,纯黑腰封,白纸黑字,黑纸白字,什么设计都没有,也什么都有了。封面上写“中国历史上,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天下之大,能谋天下者寥寥无几。”

  在东林书里,用千年改革、六大变法,写尽中国历史上谋国、谋身、谋天下的变局和困局。秋水长天,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今天,东林用他的视角,从文学和美学视野,以他自己的性情和观点,盘点了六个人,六位变法家,也是六位他心目中的英雄。横跨亲、汉、宋、明、清,他们的结局不同,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可是他们都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都企图让自己的祖国更富强,人民更幸福,或许这种改变世界的勇气,才是东林所认为的英雄。

  书里掌握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实际用途的商鞅,有王朝美梦的王莽,君子与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不一定扛得住。

  《谋国者》读后感(十):私人的历史——后记

  这本书拉拉杂杂写了将近一年,在“世界末日”的年初开头,年尾收官。

  最早是在春节后,有一次和出版人、好朋友刘文莉女士闲聊,我对她透露想写写历史上那些“改革派”的人和事,她很有兴趣并且督促我开笔。后来工作上忙前顾后,再加上因为我本身非历史出身,疏于学术上的严谨和准确,写写专栏随笔还尚可对付,要动手一字一句垒砌起这种专书,想想便觉心怯,于是写有三两篇就沉沙折戟了。

  后来我和好友、时任今日美术馆张子康先生的助理牧峤,聊到这一想法和隐忧,她当时已经看到我写商鞅的几篇,譬如《人是最好的风景》和《霸业和女人》等,她说她自己更喜欢这种私人角度的、出于性情的历史,有点像胡兰成的《山河岁月》,读起来不但开拓知识面,而且角度新颖有趣。那时候我们经常见面,虽然是学艺术出身,但她的才思、视野和活泼有趣的表达让我见识良多,因她欣赏我才重燃旧念。

  理清了思路和写法之后,再提起笔来就顺遂多了,虽然也经常淤塞搁笔,遇到一个又一个知识上的盲点和积累上的欠缺,但是幸好我并不是在做专业上的研究,更多是从务虚层面把握人和事的细节、性情以及命运,我称之为“历史的美学沉思”。

  我也还记得另一个好友陈颖,她是一个很好的编剧,我曾和她倒苦水说写东西很辛苦,而且经常发生意志上的摇摆。对于写作中的艰困她比我清楚,她说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已经算很不错了,她们则还要跟着投资人的思路改来改去,寻找一个又一个传说中的看点和卖点,到头来自己会觉得一事无成。她还鼓励我说,写下去就是好的,写完就能理解当初坚持的价值所在了。感谢她的一席话,今天重温耳边格外动听。

  在这历时将近一年的过程中,当然我还要多谢很多人的出力相助,他们是上海的陈果,她多次不吝其辞地表达出对我笔下历史的喜爱,这份喜爱让我受之有愧;还有著名书评人***,虽然我曾多次劝她不要写书评,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她的书评确实写得很好,我每写完一篇她都垂青有加,这份不管不顾的支持让我信心大增;另外我的朋友景秋,虽然她每次看了我写的都批评有加——只有对《看细节,论成败》和《明朝的美学》有所赞誉,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知道她是“怒其不争”。

  就在这本书即将定稿前,我趁中秋节去了一次浙江舟山,结识了一位虽是初次相见却犹如多年故交一样的朋友方平(花如掌灯),他是我的父辈、师辈,同时也是忘年交和同道者,他看了稿子说:“好的评论阐述的是自已,不是评论的对象;而文学需要内心很冲突,极其神经质。”我虽不敢自诩为“好的评论”,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就当借历史的英雄表表自己的热血雄心吧,在此也要感谢方平老师,坚定了我这样写史的心绪。

  最后,我还要感谢因胡兰成而结识的老朋友、台湾著名作家薛仁明兄,他看了这部《谋国者》的稿子后说:“东林写史,汪洋恣纵。《谋国者》一书瑰玮参差,除了议论雄阔、诗情饶富之外,更可观的,则是作者辽辽无尽的宏远大志。”这话我不敢当,是仁明兄对我厚爱兼错爱,更多是鼓励之意和期盼之情,他对历史的情意和参透,才是一份难得的体悟。

  1968年,仁明兄出生于台湾台南南边的渔村茄萣,系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薛氏来台第12代,毕业于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早在读中学时,他就长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18岁因之休学半年,19岁开始有心于儒释道三家,多年来关注生命之修行与文化之重建,他才是“中国文化的体践者”和朱天文口中的“武士”。

  仁明兄不但在两岸的报刊杂志上撰文,聚焦于两岸的中国文化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命实感,更从他自己宏阔、细腻而入世的亲身体会出发,开启了一个熟悉而新鲜的独特视角,尤其是他还经常在两岸各地进行中国文化的讲座,把知和见灌注到行之中。

  我曾拜读过仁明兄的《胡兰成‧天地之始》,他以修行与美学之全面观照,试图还原一个历史人物真实而深刻的样貌,《万象历然》更被台湾文坛大老隐地喻为“一本绝对大气之书”,而他的《孔子随喜》和《人间随喜》等则以笃诚优游之笔闲谈孔子,从当下社会问题谈到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都有着深沉的历史的大信和大爱。

  对历史,我始终抱有一种私人化的态度,这种态度和薛仁明兄是一致的,不但是文学的、是美学的,也是是思想的、是哲学的,更是人间的和知行的。我觉得,唯有这样的历史才有表情和性情,才是鲜活的、活蹦乱跳的,才对今世的人有所助益。

  项羽和刘邦的龙虎斗,周瑜的羽扇纶巾,淝水之战的谢安举棋定天下,千百年前的历史今天更多地被沉淀出落为美学形象,我相信这比历史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更深远巨大。在严肃枯燥的正统历史外,在插科打诨的通俗历史外,我们更有必要接续起民间立场和个人立场写史的传统,这样的历史既是人心的见证,也是江山岁月的见证。

  惟其读这样的历史,品味这样的人事,也许我们才能开出新的人世灿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谋国者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