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家的启蒙》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10篇

2018-08-02 04:0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10篇

  《国家启蒙》是一本由马国川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8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一):日本鬼子崛起

  原来日本以前也闭关锁国。跟过去的清朝政府一样的作派。但是为什么日本没有被外国列强瓜分凌辱呢?要说没有凌辱也是假的,只是小日本运气比较好。最先登陆日本的是美国黑船,佩里直接登陆横滨东京湾,然后强迫日本签订了一些不平等合约。但是日本人后来捧佩里为英雄,把第一个带领美国黑船第一个打开日本大门侵略者奉为英雄,日本人的思维的确与国人不同。而且在日本,时至今日还有四处佩里的英雄雕像。想问问日本人,那些雕像旁边,有没有雕刻那些不平条约

  但是日本人的确应该感谢佩里。佩里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电视机啊,照相机啊等等。这些东西令日本人大开眼界,然后就有激进分子想去国外游历。那时候的日本,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出国的,一旦发现出国分子就会投进监狱。闭关锁国的日本人,就这样被佩里打开了国门,而一水之隔的邻国中国,正在经历鸦片战争,被美英法等国欺负,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日本于是很紧张,这样的紧张之下,日本就开始强大起来,开始打开国门,吸收外国的技术资本,跟先进国家学习,躲过了中国所经历过的劫难

  想起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因为闭关锁国而落后,日本也因为闭关锁国而落后。两者都经历了挨打,只是一个挨打后立即觉醒了,而中国就成了睡狮昏睡了半个世纪

  《国家的启蒙》中提到一个细节。日本已经放弃锁国政策外国人开始出现在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有禁令,禁止本国国民出国。日本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年轻人是新岛襄,他是偷跑出国的,潜藏在美国商船在海上漂泊了一年多才来到美国,然后做各种苦工活了下来。在举目无亲异国他乡,新岛襄靠着顽强信念发奋读书,详细研究西方教育体系,成为了在美国获得学位的第一个日本人。十年后他回到日本,已经完全被西化了,但是他却被日本接受了,他创办了大学,为日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思想学生。而且他创办的大学如今仍在,并且与日本的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并称“私立三大校”。

  而反观中国,也有一个与新岛襄经历相似的中国人,他是容闳——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不是偷渡出国的,而是光明正大的跟随一位牧师来到美国的,学成以后也怀抱雄心壮志回国发展,可是他处处碰壁,不被这个国家的政府接受,创业也受阻。他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因此遭到政府通缉,只好逃亡异国,抱憾而终,徒留一个“中国留学生之父”的空名。跟新岛襄的成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再看中国的教育。仍然是一个落后的系统。就提一点,外国的知名大学都有私立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美国的殊多著名大学,都是私立大学。中国有私立大学吗?有很多,但基本都是处在劣势,还有一些是野鸡大学。为什么做不出一流的私立大学呢?现在新闻倒是爆出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名流施一公要去杭州创立西湖大学,为中国的私立大学开创一个先驱。现在这个大学还没有正式落成,不知道未来发展会如何。不过从目前来看,施一公获得了很好的资源,他也有能力,为中国的名牌私立大学,献一份力。希望未来的几十年之后,在中国的名牌大学之列,在清华北大的排名旁边,出现一个西湖大学。

  《国家的启蒙》中作者马国川的立意很好,读日本,想中国。 以中国近代狂飙与滞后混同的四十年,对照日本明治维新的一百五十年,我们因落后而追赶,从来不敢停留了。《国家的启蒙》提出“以邻为师”,以日本的崛起时间轴点和事件,来唤醒崛中国人的迷梦,来一场深刻的“启蒙”! 读日本,想中国,是应该深思和反醒了。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二):通过历史人物看待日本的崛起

  《国家的启蒙》是马国川的一本历史读物,这本书是书写日本的崛起之路,大家对于日本都是非熟悉的,这个国家从古时候开始就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关联,对于这个国家的建立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日本是秦朝时期,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一路漂流到日本大陆,从此在那里定居,繁衍至今,成为现在的日本。而后这个国家就开始和我国不断来往,学习中国的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交流,并且一直骚扰中国沿海边境,日本海盗也是猖獗,屡禁不止,到了近代更是发动了惨无人道侵略,日本法西斯在二战期间对于我国造成的灾难,将永载史册,国人也是深恶痛绝

  可是在这之前,日本一个弹丸之地,一个岛国,也并不是特别发达,国家实力也是很弱,很多东西也是要从中国进口,并且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知识,可是为什么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这个名不见经传小国一跃而起成为世界强国,这就是本书所要讲述故事,作者把日本帝国崛起的原因经过在书中都详细的作了介绍,包括对于日本崛起起到一定作用的各国人士,这些历史人物对于日本的崛起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让读者对于日本有个深刻的认识

  作者采用自己旅行游记手法,展开叙述,他是要去探询日本的崛起之路,在日本的所到之处,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而且对于每个地方都会讲述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让大家对于历史事件有了系统的认知同时也对日本的人文景观自然风情也都有详细的描写,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展开了一次纸上旅行。

  作者在书中以近六十个人物的事迹主线,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日本帝国崛起之旅,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人物,对于日本的崛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人物的出场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并不影响文章整体顺序,故事的讲述是从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候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总共近六十年的历史。对于历史有了解的读者会知道,明治维新,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之路始于日本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

  书中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展开叙述,把日本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作出比较,分析日本崛起的不同之处,文章在几艘来自美国的黑船到达日本的横须贺市拉开序幕,当初的横须贺市也就是个小鱼村,美国的佩里率领舰队在这里经过几次斡旋,终于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这和中国被打开大门有所不同,日本也是在借鉴中国的历史之后,作出的正确选择,没有任何战事和平的打开了国门,当然也有一些枉死者,任何改变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可是用最小的损失达到目的,就是胜利。日本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像佩里这样的侵略者形象的人物在日本有着多座雕像,而且还有主题公园,这种格局也不是任何国家都能够做到的。文章中作者分别介绍几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于日本的崛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家的启蒙》是介绍日本崛起的一本历史书籍,作者通过几十个历史人物的小故事讲述了日本崛起的经历,这些故事通俗易懂趣味性比较强,可以让读者轻松阅读,同时可以学习到日本的历史知识,对于借鉴学习也是大有裨益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三):读懂日本,也就读懂了中国(御姐手工作坊备用版本

  书中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引用过的一段话:慢慢走,欣赏啊。

  即使是同样的风景,昨天和今天看上去也不一样,心情不一样,感受所得不一样。

  我不是个懂的欣赏美的人,作为实用主义者的我对于散步观景,放松心情有着很高的热情,我们这里纬度高,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是没有机会欣赏到绿色生机景致,所以对于夏季格外的偏爱

  家乡作为口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是具有一定独特文化魅力的。虽然我对于历史,古物这东西兴趣不是很浓厚,作为本地人福利,可以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参观国门,参观景区还是颇得我心。

  曾经历史课本是如此让我头痛啊,无数的历史事件,无数的历史人物,都是那么的难以记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以史为鉴的学习目的都难以让我燃起对待历史的热情。

  抖音的火爆让很多曾经被遗忘的的历史都浮上了信息表层,我看到很多新潮的历史文物视频宣传,还有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重出江湖,让很多已经被遗忘的,被忽视的又开始绽放光彩

  阅读的时候我看到这句话,脑海突然就出现了我在本地游玩套娃广场的时候的心情,随意悠闲的穿梭在人潮中,静静的看旅游的人们来来往往,我们太喜欢走马观花生活方式,而忽视了驻足观看的细节上的精神享受,我们喜欢阅读快餐式的新闻消息,却很少有人沉浸历史之中,寻找过去与现在还有未来的共通之处。

  我有机会机会能够阅读《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的崛起之源》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后半句,收到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描写日本崛起源头的。

  虽然从小就看抗日剧,我对于日本的看法还是很公正的,对于爱国贼这种一直存在的一类人是深恶痛觉,我倡导理性爱国。

  看完本书我才发现,日本这个民族,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比我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同样是被列强打开国门,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鲜血。阅读者书中的历史事件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对比着我们当时在鸦片战争中的种种,真是由衷的悲伤,是愚昧是落后么?一样的经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

  曾经是日本和我们学习,后来日本人看到欧美的强大就开始和欧美学习,因为历史原因他们从不和人硬拼,只是在默默地发展自己,哪怕是作为附属保存自己。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方法总是能够成功,韩国在它之后也成功了。

  出国去日本旅游的人带智能马桶盖回国不是新鲜事了,我们都知道日货的质优,哪怕是我们国内代工从日本再买回来,我们最近总是提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探讨日本房地产崩盘的前因后果,然后就是和中国对比,问自己我们的房地产是不是也到了相应的地步实体凋零,地产独大,日本人痛割己肉,用失去的二十年换发展,我们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提到日本?

  很多相似之处让我们有了借鉴的可能。曾经如此多的日本有识之士为他们国家的复兴做出了现在看来很正确的选择,并且被铭记至今,我能够从一个个人物的介绍中看到日本在经历变革过程中的曲折反复,也能从其中感受到中国变革的艰难,我们的变革也是在很多有志之士付出生命为代价走到了现在的。

  走向世界,走向文明是日本人共同的选择,也是所有期待发展,期待富强的民族的共同选择,虽然前路曲折,但是只要目的相同,迟早是能够到达的。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四):读懂日本,也就读懂了中国

  书中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引用过的一段话:慢慢走,欣赏啊。即使是同样的风景,昨天和今天看上去也不一样,心情不一样,感受和所得不一样。

  我不是个懂的欣赏美的人,作为实用主义者的我对于散步观景,放松心情有着很高的热情,我们这里纬度高,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是没有机会欣赏到绿色的生机景致,所以对于夏季格外的偏爱。

  家乡作为口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是具有一定独特文化魅力的。虽然我对于历史,古物这东西兴趣不是很浓厚,作为本地人福利,可以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参观国门,参观景区还是颇得我心。

  曾经历史课本是如此让我头痛啊,无数的历史事件,无数的历史人物,都是那么的难以记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以史为鉴的学习目的都难以让我燃起对待历史的热情。

  抖音的火爆让很多曾经被遗忘的的历史都浮上了信息表层,我看到很多新潮的历史文物视频宣传,还有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重出江湖,让很多已经被遗忘的,被忽视的又开始绽放光彩。

  阅读的时候我看到这句话,脑海中突然就出现了我在本地游玩套娃广场的时候的心情,随意又悠闲的穿梭在人潮中,静静的看旅游的人们来来往往,我们太喜欢走马观花的生活方式,而忽视了驻足观看的细节上的精神享受,我们喜欢阅读快餐式的新闻消息,却很少有人沉浸历史之中,寻找过去与现在还有未来的共通之处。

  我有机会机会能够阅读《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的崛起之源》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后半句,收到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描写日本崛起源头的。

  虽然从小就看抗日剧,我对于日本的看法还是很公正的,对于爱国贼这种一直存在的一类人是深恶痛觉,我倡导理性爱国。

  看完本书我才发现,日本这个民族,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讲比我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同样是被列强打开国门,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和鲜血。阅读书中的历史事件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对比着我们当时在鸦片战争中的种种,真是由衷的悲伤,是愚昧,是落后么?一样的经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

  曾经是日本和我们学习,后来日本人看到欧美的强大就开始和欧美学习,因为历史原因他们不和人硬拼,只是在默默地发展自己,哪怕是作为附属保存自己。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方法总是能够成功,韩国在它之后也成功了。

  出国去日本旅游的人带智能马桶盖回国不是新鲜事了,我们都知道日货的质优,哪怕是我们国内代工从日本再买回来,我们最近总是提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探讨日本房地产崩盘的前因后果,然后就是和中国对比,问自己我们的房地产是不是也到了相应的地步?实体凋零,地产独大,日本人痛割己肉,用失去的二十年换发展,我们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提到日本?

  很多相似之处让我们有了借鉴的可能。曾经如此多的日本有识之士为他们国家的复兴做出了现在看来很正确的选择,并且被铭记至今,我能够从一个个人物的介绍中看到日本在经历变革过程中的曲折反复,也能从其中感受到中国变革的艰难,我们的变革也是在很多有志之士付出生命为代价走到了现在的。

  走向世界,走向文明是日本人共同的选择,也是所有期待发展,期待富强的民族的共同选择,虽然前路曲折,但是只要目的相同,迟早是能够到达的。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五):借鉴与思考

  为什么,甲午战争,人家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能把大清朝打得惨败?日俄战争,彪悍勇猛的俄罗斯民族亦是大败而归?在《国家的启蒙》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迅速使日本快速崛,其原因在于明治时期的日本是一种寡头独裁制才引发了大规模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时代还培养了许多有政府背景的大财阀,日本民众对元老独裁制和财阀的不满也导致了军部的屡次政变,并走上了民粹主义和军国主义道路。

  这本书中将明治维新可与中国同时期的“洋务运动” 对比,明治维新最主要的特征其实是中央集权下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如果非要从中国历史上找一个相似的历史,既非洋务运动,也不是戊戌变法。如果我们没有理解明治维新的本质,也就无法理解后来的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明治维新基本实现了日本民族的近代化,实现了富国强兵,打赢了清国和俄国。这就为其“富民”和真正实现民主奠定了基础。明治维新使日本终结了幕府的古典时代,逐渐进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制定了宪法,形成了现代国家的行政框架,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资本主义”的、“宪政民主”的。通过读这本书,我们则能清晰直观的发现明治维新的关键因素。明治维新把日本带入现代社会,主要在于实现了日本从诸藩的封建割据到国王的中央集权。

  让我们再来看看《国家的启蒙》一书中所描绘的日本,日本从大清朝被迫打开经商口岸一事中看到了自家的危机,从此发奋图强。国家没钱,统治者甚至打起了弱势妇孺的主意:多少青春正好的贫家女子被政府骗去了南洋、欧美,从此铸成一道道望乡的耻辱丰碑。日本政/府用这些可怜女子的血泪换回了大量的外汇,购置装备、操练兵马、富军强兵。是的,日本政/府的做法至今依然为后世所不齿,但是,从钱的流向、用途这个角度,我们起码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如果你投入不足,就不要怪自己为何在这方面不如人了。

  读过这本书我们知道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从上到下“西方化”的运动,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如此,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项制度,特别是以欧洲的普鲁士(德意志)为国家体制的蓝图。作者阅读了大量的一手历史资料,内容详实,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何谓明治维新”。

  本书的内涵是将日本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了清朝的兴衰荣辱得失。同样是封建社会、同样是闭关锁国,但是却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思考,对我们自己的发展走向是用帮助作用的。所以,这本书我们应该认真去读,是能够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六):不谋一域者不足谋全局

  对于一衣带水的日本,我们了解得太少了,或许因为近百年日本对中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除了深植仇恨的种子之外,对其更多的是蔑视。其实,十九世纪前期的日本也是闭关锁国的,但是为什么在佩里的黑船事件中汲取了中国的教训,坦然地接受了“开国”的要求,值得我们深思。正如作者所揭示的那样,当时日本除了荷兰、中国的商船可以在日本沿岸停泊外,其它国家一律是驱逐的,但是即使在严格的闭关锁国情况下,日本仍然有国土狭窄的危机感,他们千方百计地打听世界的声音,从荷兰商船那儿他们得到了美国崛起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没有重蹈中国的覆辙,而是从实际出发,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明治维新,在中国的历史书上是一笔带过的,对于其意义主要指征其促进了日本的强大,试想,十九世纪中叶,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力量也是很薄弱的,正如帆船的运力并不亚于轮船,所以日本选择了合作,而不是对抗,只能说是生逢其时。中国不是没有那样的机会,无论是乾隆帝的目空一世,拒绝革新,还是十九世纪晚期的改良运动,都证明中国社会并不是铁板一块,只是我们在思维上没有海洋与他国的概念。关于明治维新,是幕府对天皇的革命,阶级分化与对立始终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低层武士、大名由于在民潮运动中失去了曾经的地位与利益,他们发觉借势、借力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他们开眼看世界,来到了欧洲,与铁血的俾斯麦一席谈话,才发现民主、平等才是真正的政治,商人在人格上与皇帝是平等的,正是这种观念的突破,才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样也为后来的军国主义埋下了地雷。 在地稀人广的国家里,发展经济是需要资源的,生产要素的创新与重组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于是日本人并不认为自力更生是光荣的传统,相反登高望远,把整个东亚都作为其势力范围,才能解决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矛盾。走出去,才能做大做强,请进来,才能做好做洋,这是一种历史内在的逻辑,其实与我们习以为常的民族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觉的力量,大和民族虽然人数上并不是世界上最多的民族,但是他们是最团结最坚强的民族,因时因势而变,故能成就其梦想。《国家的启蒙》可以视为十九世纪的日本史,美中不足的只是对军国主义的根源尽管作了详尽的回答,但是放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历程中,仍然无法说服中日之间发展格局差异,在此我们不得不充分考虑美国全球战略的横行,不管是日本,还是西欧,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的前列,但是这些国度为什么还是没有走过美国所划的圈子,根源仍然是科技实力的对比与比较优势的统合。由此看来,科技建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仍然是横亘在二十一世纪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清末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退步的时代,但是时代造英雄,出现了很多改良派和革新派,其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其中孙中山的思想更为先进和进步,其早年留学日本,后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 明治维新对于整个日本的发展来说是进步的,这项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强大后的日本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实际上也并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国家的启蒙 日本帝国崛起之源》本书中共讲述了59个明治维新前后期的著名历史人物故事,简洁易懂。这些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日本,以及日本慢慢崛起之时其背后的历史,这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相互借鉴。 曾经的日本也是一个闭关锁国,但是他的闭关锁国并不像清朝那样闭目塞听、完全否定国外的东西,而是一直保留着观察外部世界的信息渠道,其最大的渠道来自于荷兰,荷兰也成为唯一允许留在日本的西方人,另外日本也允许中国商船入港,但是必须向其汇报中国当时的情况,其中最著名的鸦片战争就是经中国商船传到日本的,这场战争在当时的日本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个泱泱大国居然就这样被打败了。 书中作者通过游记的方式来讲述每个小故事,正所谓睹物思人、睹物思事。日本每一个现在仍然保留的文化景点背后都有一段影响其发展的故事,故事或大或小,但是影响都很深远,“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日本的整个发展过程上实为贴切,或许曾经的转念之间日本的发展可能就会变成另一个模样。 我个人认为福泽谕吉这个人物很伟大,他创办了日本第一所大学,培育了无数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这个人物的眼光很独特,他放弃学习荷兰语,转身学习英语,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之路和国家之路都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日本整个国家对知识的渴望和重视令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惊叹,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其对文化教育方面发展尤其重视。学习欧美,开展文化,传播启蒙思想,兴办教育等等,这都是日本对重视文化教育的表现。 日本后来学习德国的发展之路,改造政府部门,学习德国在军事、政治、教育、文化方面的经验。 一个国家崛起之后,必定想要对外扩张,一方面为了展示其实力的强大,一方面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后来的日本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看完本书后,不禁感慨曾经的日本和曾经的中国居然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然后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禁令人惋惜,但是历史总归历史,我们只能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避免旧路重走,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中国正如一头亚洲雄狮一样高昂的抬头向前奔跑。

  《国家的启蒙》读后感(八):可恨又可敬的国家

  对于邻国日本,我们有太多数不清说不尽的情绪,虽然历史可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值得世界注意和学习的国家。从一个泱泱小国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强国,它的改革发展之路是令我们好奇和敬佩的。

  《国家的启蒙》从各个方面,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我们一一揭开日本历史发展的面纱。 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崛起,而古老的东方成为奴役和侵略的对象。各国逐步被列强瓜分,就连几千年主宰世界的中华也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其他地区几乎都彻底沦陷。但是,有一个国家却很例外,其不仅没有被殖民,而且却突然暴起,打败了大清,俄罗斯,更是跻身列强行列,成为一个传奇。

  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实行殖民统治,靠战争和掠夺来积累资本,刺激本国的工业发展,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战略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扶持日本经济,使日本工业很快得到恢复。从50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日本抓住机遇,使工业生产开始高速增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被彻底击败,战后日本支付的战争赔款共计22.3亿美元,据说在人类战争史上排到了第四位。可是,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短短四十年时间里,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着手,使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

  日本一直重视发展科技。80年代,日本又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新战略。在大力开发尖端科技的同时,日本特别重视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推动了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之一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日本努力发展国民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危机意识”的灌输,使国民自觉地努力工作。长期以来,日本人工作强度之大和每周工作时间之长,是欧美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

  很多人现在批判儒家文化,认为其中庸之道,其墨守陈规等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是罪魁祸首。但是在日本,儒家思想却成了日本快速崛起的基础。因为日本充分挖掘儒家文化,忠君爱国的思想,强调对天皇,对国家的热爱,快速的凝聚全国力量。而且跟自己的武士道精神结合,使得日本当时具有空前的团结一致。这是日本,无论改革还是战争能够胜利的基础。而如果没有儒家文化几千年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改造,日本不可能短期内就能汇聚民心,这是成功的关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