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性之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性之变》读后感10篇

2018-08-02 04:2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性之变》读后感10篇

  《性之变》是一本由潘绥铭 / 黄盈盈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性之变》读后感(一):回归结果解读过于简单

  作为一个上过微观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读者,看到书中对某些回归结果的讨论只能说是频频出戏。

  比如第56页。在统计中如果两个变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想要做因果分析,给出“A导致B,而不是B导致A”的结论需要用到额外的方法的。但是这里作者直接说虽然回归结果可以理解为B导致A,但是“由于A导致B在大众传媒宣传不足,因此笔者愿意用调查结果来证明一下”

  经常能看到在经济学之外的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用到非常粗糙的统计方法。希望对用到相关数学工具学者来说能再更重视相关统计基础吧。

  第一章很精彩 关于主体构建 关于理论本土化等等 提出了唯科学主义这一问题 但是既然用到了统计学方法,有的时候下结论真的要慎重啊。

  潘老师另外一本讲国内红灯区的书感觉质量要更高一些。如果这三次统计的数据公开的话倒是能发不少经济学论文。。。

  《性之变》读后感(二):读性之变—男不欢女可爱

  最近,冠希哥开始重新走入我们的视野,骂战、生子、出专辑一样接着一样的来,此时距离艳照门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态度从最初的众说纷纭到现在的力挺支持,可以看到,其实关于个人的性事,我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当然,这里我还必须说一句,不小心暴露艳照这个情况还是不对滴(应该妥善珍藏好)。下面我就最近读的《性之变》一书,首先谈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性,同时清楚和性有关道德关系,其次认清男女关系、社会角色的转变对于性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性的意义传统道德的瓦解 性最直观好处是能给人带来生理上的快感,这和禽兽还不一样,禽兽的性事经研究发现:不会产生类似快感的生理指标变化,所以快感是性对于我们人类的第一要义。 人和禽兽不太一样的第二点,是我们的性总带有一些精神层面东西,你可以称之为爱、性幻想享受被那个、身心合一等等,这和动物本能交配又不同。这里为什么不以性爱概括呢,因为爱的含义太过丰富,且定义不清,但无论人的性事是和什么“东西”发生,都会带有精神的成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性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期间自由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是这一点引起了很多反对声音。比如婚内非配偶性关系恋爱、同居期间劈腿等,通常会被扣上道德帽子,但这个道德究竟是什么,不理清楚和它的关系,在性的自由和快乐道路上,我们还是会畏首畏尾停滞不前。 所谓道德,99%都是在为利益分配发声。没有感情了的婚姻讲道德,多是因为财产的共同维继要比单个人来的好;当然双方长辈情感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但是婚姻是两个成年人的事,与其行尸走肉般的过着夫妻表面生活,双方痛苦,还不如分道扬镳,各自精彩,这才是长辈们真正希望后辈幸福人生。 那么道德,这么物质,这么虚伪,是不是不用再提了呢?答案是必须提,而且要充分发挥它作为利益分配者、守护者、裁决者的角色,该是多少就是多少的算好账,给好相应的经济补偿。因为这样做才能理清关系,还双方自由之身,也不会再发生用道德绑架谴责某一方追求快乐的权力。当然,如果双方愿意继续保持婚姻关系,也可以,毕竟性爱对象不唯一,也不一定厌旧,她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都是人们自由的抉择。 二、女人的觉醒和强势 性的自由选择和个人的自主程度息息相关。随着女人在当今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她们的性意识也在不断觉醒,同时也展现出她们在性方面独有的优势天赋。 如果你还在认为男女的性事,女方始终被动受体,那么她们特有的,完全依赖男人阳具的性器官——阴蒂,就是最好的反驳。阴蒂作为女人最最敏感的性器官,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给女性带来身心上的快乐,明白这点,作为男性的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作用位置。 同时,女人特有的生育能力,使女人也更加容易获取应得的财富和地位,在得到这些之后,她们将会更自由,但作为男人,仿佛盘中待宰的羔羊,即将面临巨大困境。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男人的困境 从男人的下半身说起,人们一直认为男人只要有个洞就能进行性事,但真的如此吗?首先我们来看看男人为了性事所要背负的和他们所渴求的使什么。 男性在性活动中一般占据着主动地位,但是却要付出巨大代价,例如金钱上的保障,无论是对女方,还是对孩童,男人的多金能力,要比他是否多“精”,更能得到女性的青睐。另外,男性对于性的诉求毫不低于女性,调查研究显示,双方的爱意是享受性快乐的第一要素,意即要想性高潮,爱的作用必不可少,男女都一样。 然而,男性面临的困境正是从金钱上的主责地位产生的。要想享受性事,男人比女人多了一道坎,那就是要有金钱权利力量,没有这一项,男人就不能自由选择想要的性。女人在这方面,性的觉醒越来越自由,但道德保护却是倾向于她们这边的,一是性的吸引力更高,二是财富程度要求更低,这就是男女在性事上的不同境遇。 上面主要讲了男女的性地位,但并不是说我们人类的性事只有男女之事。君可见同性、恋物、变性等各种追求性自由的现象,就不难想象出,只要不做出现阶段法律明文规定严厉惩处的性事,那么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追求快乐的自由。这正是这个时代动人地方,也许这也是广大男性解决性事的新途径

  《性之变》读后感(三):谈性与自由

  作为一个单身狗谈这个话题,未免有种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感觉。不过最近遇到几件小事,想说点什么。

  上周kindle unlimited给我推送了一本《性之变》,怀着好奇心读了下去,发现真是一本好书。书中用社会调查的方法,给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性观念、性欲性生活、性关系等等话题,其中性跟阶层、社会、传统文化等方面结论颇让人耳目一新

  细想从小到大确实没有那个长辈跟我们谈及过性这个话题,关于性的很少的记忆便是某叔叔出轨了啥的。印象中性总是很私密,略带肮脏,它的唯一功用便是繁衍后代

  由于资源的极度缺乏,曾经一度我也把《挪威的森林》《黄金时代》当做黄书来看,记得大学有一次跟好友通宵跨年,真心话被问到何时打飞机时,真是羞愧难当。现在想来,这就是我们追求的青春啊:没有禁忌,充满对未知世界好奇

  周三看到一朋友分享技术爬虫文章感觉挺有意思的,于是也想分享,因为爬取的对象是成人网站,我甚至下意识设置了分组可见。第二天收到一路人评论: 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我当然知道他在含沙射影什么,但我无愧,我并没传播图片啥的。

  你不能因为上不了脸书就以为世上只有微信,不能因为美国准许持枪,就以为走在大街上随时会被爆头。其实自己朋友圈里也不少阿姨辈的分享心灵鸡汤,我做的只是设置不可见。我相信自由是建立在自我设限的基础上的,世界是多元的,我没有资格评价别人的价值观,也应该维护尊重别人的界限

  忍不住像卫道士似的对别人的领地指手划脚,进行满足自己精神洁癖的打扫,我认为这种行为很low!

  说回到性,书中说关于性买卖,“不是一个分清是非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接受不接受多元化社会的问题。性的买卖,至少在当下的中国也不是一个可以理性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应该不应该“我活,也让别人活”的人生信仰的问题。 在逻辑上,接受一种社会现象绝对不等于赞成之或者支持之,更不等于自己也要这样做,接受还有许多不同的程度。中国人在“大一统”的世界中生活惯了,被驱使着去追求“道德洁癖”,好像如果我骂得还不够狠,就足以证明我自己也这样干过。因此,几乎人人都必须“表态”,一个比一个偏激,直至形成文革”那样的全民癫狂。” 读到这里不禁想起《黄金时代》中搞破鞋的陈清扬,她跟王二享受性的欢愉的行为想来真是对那个时代无声的反抗

  在我看来性跟吃喝拉撒一样都是人的基本欲求,没有人能够超脱欲望。如果身体都不能自由,又何谈精神的自由呢?

  《性之变》读后感(四):性之变——社会规范下的主体建构

  身体是一种工具,“我”包含了对自己身体的使用权。

  从性成熟到首次性交的时间叫做性待业期,在这个阶段主要以自慰来宣泄性欲,我认为女性与男性在性方面的差别在于对自己身体使用的熟练程度,或者说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性革命将性快乐与生育的分离,实属一大进步,对女性来说,生育反而成了一项自己的权力,不婚不育成了一种现代人的选择,虽然“基因”的动机是复制自己即繁衍后代,但是繁衍并不是人的义务,自己有选择的权力,这就是主体建构。

  08年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讲避孕药历史发展的文章,我爸看到后说,你看的这都是些什么?我当时觉得很纳闷,讲避孕药的发展历史虽和性有关系,但不至于有那么严重。这或许和我发现我爸用的一款“持久油”有相同的严重程度,我拿着它问我爸:这是是什么油啊。只见我爸用严厉的语气并带有一种嫌弃,呵斥我说:赶紧给我扔了。我顺手就扔进院子里的下水池,以至于我都觉得刚才拿它的手都有些脏。

  潘绥铭老师提到一个概念”情感动力“——『就是推动人们去制定某种社会制度的非理性的、往往并未涉及直接利益的那些心理感受情绪发泄的需求。』作为一个人,独立个体,自己有权利了解自己身体的方方面面,『性』对人来说又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反映一个人衰亡的生命过程。避孕药、避孕套都可以让人们无顾忌的享受性来给自己的快乐,尤其让女性更能放下怀孕的顾忌。我上段提到的那个经历说出来或许不道德,但这又是实际存在过的事,生殖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也有,这样联想并不代表不道德。

  之前京东护士节出售情趣护士装引发抗议,这就是典型的情感动力在作祟,反对者的理由很简单;“你们家里没有人做护士这个工作呀”。从这些反对者的话里面就已经暴露了他们的隐私即他们家里肯定有人在当护士,看到情趣护士装反感的这群人,要么他们从未做过,要么他们做过却不敢正视,所以就极力反对。“护士节+情趣护士装”这个营销方式哪里可以看出侮辱护士了?如果搞一个“情人节+避孕套”这就是在侮辱所有情人么?人还是要有自信的。关于自信我有一个很好地例子,如果小便时不小心尿在了裤子上,而且这条裤子是白色的,走在大街上心里总觉得有人在看自己的裤子,如果裤子上的水是洗手时弄的,同样走在大街上就不会产生“别人在看自己”的想法。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内心的不笃定只会暴露自己的隐私。

  人的成长变化包括生理和心理,如果没能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就会陷入恐惧比如说人很害怕引起“成瘾”的东西,性也算一项。性成熟时,男性需要面对遗精,女性需要面对月经,如果没有知识就只能将它归为洪水猛兽,没有见过的东西只能带来惊慌或恐惧,人又是自己思想产物,没有足够的性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压抑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压抑的本质就是禁锢,让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不至于让自己焦虑

  福柯先生将快乐与欲望分开,认为没有一种追求快乐的方式是反常的,自慰完全是开启性愉悦大门,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对自己身体这个工具驾驭的程度,基因进化使我们的身体趋于完美。通过自慰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哪里是敏感的,哪里可以产生快感。中学时期课本上只提到遗精和初潮,却没有谈到自慰,对自慰有科学的认识就能消除自慰产生的罪恶感,并不存在自慰上瘾的问题,因为并没有人阻止你去做什么,或者你并没有不去做,做不做都是自己的选择。

  从性成熟到有性生活,这十几年的性欲就成了每个人所要面对的问题,要么自慰,要么压抑。父母很难对孩子在自慰方面做科普,对待孩子父母免不了弱化孩子,父母有性生活,孩子也要有,只是方式不同,对青少年的性要重视起来,和自己相关的事就是重要的事,有意义的事。性教育任务还很重,我中学时期生物课上的第二节《人的生殖》是英语老师讲的,他说让我们自己看。这种不伦不类做法现在想来实属荒诞,性教育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安全健康的使用自己的性权利,这好比知道如何使用菜刀和菜刀能杀人是两码事,性教育并不是教唆青少年去发生性行为,在逻辑上接受某件事,绝不等于赞成或支持它,更不等于自己也要这样做。

  潘教授对性产业的研究最有话语权,性工作者只是提供身体,性工作者身上不具有性反应特征,其他工作,同样需要身体作为媒介,当性和金钱刚在一起我们会很自觉地排斥它,有人说性产业会导致社会动乱,家庭破裂,并不是所有人都回去做,无论怎样,终究是自己的选择,把某件事说成是诱惑人的,这有逃避个人责任的嫌疑,诱惑与否并不是自己去做的动力,而只能是自己想做或不想做而已。

  书中对数据的分析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更多的是相关关系,潘老师也提醒过读者切忌将这些数据和自身进行对比,否则就会自曝隐私。同性恋、SM、群交、开放式婚姻,等都是文化多元的一部分,况且在性行为上是不分性别的,性别只是一个社会指标,便于区分而已。男女性别不平等就是一种对性别的刻板认识,刻板认识虽便于让人们掌控,但没有从个人、从主体出发去改善权利,人的权利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通过性权利就能一窥男女平等的问题。

  性是私人的事,如何做,和谁做,都是自己的选择,社会上的一些性少数派,同样享有性的权利,比如日本出现的“手天使”,中国现在也有人在做,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只有每个人的需求都满足的情况下,一个宽容的社会才会到来,用王小波的话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教导的人是自己,虽然这样说很自私但却很诚实。

  性制度的情感动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