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带一本书远离人群》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7 04: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的读后感10篇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是一本由思郁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读后感(一):轻松有趣的小书

  关注思郁的各种文字至今,我的评价是:一个真诚深刻思想者,不耽误兼任收集八卦的小能手严肃点说,当我们多数八零九零后终日为生计前途奔波,睡前餐后的一点精力又被各路心机叵测的头条和快手分食,好在还有这样的同行者,默默守护人类智慧文明的一点点烛光,耐心地帮我们拨开真理之路上的层层迷雾。看纽约时报的文章时我也常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魅力所在吧。

  比起思郁以往的长篇评介,这本书里的文字多数短小,轻松有趣,文人艺术家的秘闻八卦居多,又有作者睿智的评述不时闪现其间,整本书最后部分影评比较深入,思辨趣味也更浓些,跟作者的给我的印象更接近。这样也好吧,先来点开胃菜轻松一下,再看烧脑长评就不会觉得太累。

  不足之处大概是个别篇章别字稍多,好好校对一下应该就好了,还有个别词句许可以再推敲。另一个感受就是书的封面封底和内容三者给我一种无法统一感觉。看过书的内容后,强烈感觉书名好怪,虽然有扉页上的一句话连接了书名,但是跟书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连接啊,真想带着这本书远离人群的读者可能失望了。还有封底上提到的大时代,是什么大时代呢?是书里各类人物生活的时代?还是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读后感(二):来自粉丝

  关注思郁很久,见识他“想读”书目之多之广,一直作为读书方面向导。在我标记的仅400多本已读里,有300多个共同喜好,看起来同步率还蛮高的。但是翻阅过后,还是阵阵冷汗,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

  不得不说,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颇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是对读者阅读量的检验。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本书拉近了我们与作家、与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距离。要想参透这样一本书,也确实能达到书名“远离人群”的目的。对于我而言,遇见自己看过的片段会欣然称道,未接触过的也能从中略知一二,也算有所收获。可能是碍于出版篇幅所限,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又觉得不过瘾。所以整个阅读体验就是针对作品各抒己见交流,也会常常感叹为什么生活中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虽然打着“猎奇”的名号(“关于作家和书记古怪记录),但作者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提供了另一种更全面视角。即使是身为贪得无厌的读者,也深深清楚精力有限,并不是每本书都能亲自阅读。对于像乔伊斯的天书、或对厚部头的《追忆似水年华望而却步的读者而言,可以从这些趣事评论入手窥得一二。

  有时也会很困惑对待文学/影视作品,如何看待创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一个有着出色作品的人,可能在生活中并不道德,比如王尔德;一个喜欢掉书袋折磨读者并自鸣得意的人,可能生活中喜欢抖机灵,比如艾柯。这些趣闻轶事除了充当谈资,对研究作品本身是否有真正的意义?还是评论本身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思郁真的很低调,整本书一丝不苟地配上插图,却没有公布自己的照片

  直到读完《后记》,我原谅了作者和这本书。天知道从网络文字到一本书要经历哪些,他做到了我只是想想但从未付诸行动的事。

  :虽然英文书名<Gone with the book>会让人想到《飘》,私以为换成<Gone with a book>可能会更贴近中文名。

  :从作者阅读的数目来看,其实有更高的期待,虽说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这样的阅读量写这样的评论可以说是“高射炮打蚊子”了。期待以后更有深度的作品。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读后感(三):当我们谈论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

  文/文小妖

  不知不觉,在豆瓣上关注思郁老师很长时间了。有时候,闹书荒,会点开他的豆瓣页面,小坐一会儿,看看书评,顺便去寻一寻能勾起阅读兴趣的书,然后,买之,再沉浸其中。

  得知思郁老师的新书《带一本书远离人群》出来时,真是让人期待。

  爱书之人谈书事,似乎是天经地义水到渠成。《带一本书远离人群》亦是一本关于书事的集子,全书总共分为三辑,前面二辑记录了关于书与作家的种种,第三辑则是书与电影相辅相成的记录。里面谈论书,谈论作家,谈论那些环环相扣的书事,几乎三分之二的文章都是围绕着书籍展开的。

  众所周知,“一百个人读《红楼梦》,会有一百种观点”。每个人对书的解析和感受亦是如此。读思郁老师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可以对一本书或一个作家的评论做到纵深拓展,往往让读者能从中读到更多的知识点信息,对该作家及作品产生极大的兴趣,勾起阅读欲。

  曾有人提出过,读书最好去读原版书,何必去看别人的评论和观点呢。话虽如此,但在我看来,原版书必然要读,可是也别人的观点和评论也是可以看一看的。因为,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收获到另一种解读方式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本书的一些理解更何况,某些眼光特“毒”的读书人,总能在书中看到很多一般读者所看不到的内容和暗语。我想,思郁老师,大概就属于这类眼光比较“毒”的读书人吧!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里的文章,可读性极强的背后隐藏着思郁老师的阅读量之广博和多年来的思想凝结。他熟悉西方文学,谈及许多文学大师事迹如数家珍。尤其第二辑《藏书家与偷书贼》中的文章,人与书之间的爱恨情仇跃然于纸上。比如,被书贩子骗去买了一批色情书籍的藏书家迈克尔·津曼先生,捐赠了这批数量可观的色情书籍后,因祸得福,反而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藏书室;再如,我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事件,却不知道在这次灾难中,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藏书家的故事;再如,人们都知道书是人类的灵魂导师,大多都是引人向上的,然而,有的人却为书而痴狂,干起了杀人越货勾当,西班牙藏书爱好者唐·文森特为了一本心仪已久的孤本书,不惜杀人放火,伤害无辜生命……这些关于书的故事,若然不是在《带一本书远离人群》里看到,我想我大概不会了解到这么多有关书籍的新鲜事儿,真是让人涨知识了。

  书中,思郁老师曾写道,“我们读过某个作家,然后按图索骥,晋升到了更高级的阅读阶段,进入了一个更为澄明的阅读境界,阅读的熏陶让我们成为一个贪得无厌的读者。我们所有的欲望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光明正大地伸展和膨胀开来,阅读是一种名正言顺贪婪喜新厌旧是阅读的合法诉求。”这段话戳入内心,引发共鸣,大概这些就是爱书人之间的小小暗号吧!读完全书,意犹未尽。反而期待还能再看到思郁老师带来更多的书事,供我们选择和提炼自己喜欢的书籍。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读后感(四):《带一本书远离人群》后记

  2013年,我在媒体上新开了一个专栏叫“妩书媚影”,最初的构想是以当时的阅读为线索,以观影为辅助,写写文坛和影史八卦。专栏文字都不长,千字左右的篇幅,断断续续写了两年多,也积累了十多万字。这本书的原型就是出自这个专栏。

  专栏写作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迅疾的语速零散的思想,匆忙判断,流于表面的抒情,短暂的时效性,等等,这些都容易为人诟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专栏写作同样不可或缺,我们不但需要某种精神上的指引,还需要分享某种阅读经验,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思想并不孤独,需要在这种媒体平台完成某种阅读和写作对话。这就是我专栏写作的初衷

  时隔几年之后,我打算把专栏文章集结出版,重新翻阅那些短小而不精悍的文字,突然发现了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几乎每一篇都有可以扩展的空间。当文字脱离了篇幅的限制发表时候的语境,几乎所有的短板都暴露了出来,恨不得重写大部分篇章。大概这种分裂的心态在这本书中有很清晰体现:一部分文章保持了专栏文章的原貌,另外一部分文章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订——我希望这种修订不是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不是多余的饶舌,不是废话提炼机。最理想情况,我希望它能满足不同阅读层面和阅读需求的读者,这大概是每个写作者都奢望达到的完美情况。

  这才是我的第一本书。严格来说,它只能说是我阶段性写作的一个总结。而且这种总结有时候很让我觉得很尴尬。比如,翻看以前的文章,我们总会有不同的态度,有时候觉得以前的文章写得太糟糕了,还不如不出版,有时候会恍惚觉得现在还不如以前写得好,这只能说明我们没有丝毫的进步,还停留在顾影自怜的阶段,这种情况就更糟糕了。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要总结,继续写作。瓦尔特·本雅明有句话就让我很赞同,他说,绝不要停止写作,因为那样一来你就再也不会忽然想起什么了。只有不断地写作才能保持我们对语言敏感,对经验的提炼,以及对写作本身的敬畏之心。

  但是,我还会为自己的这本书做一个简单的辩护。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写作者都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源自瞬息万变环境,也源自我们内心对外界变化的某种不适应。这个时代除了变化是不变的,几乎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我们被裹挟着,踉跄着行走在变化的途中,还来不及细细体味这种变化的细节,就被拖着观看下一幕的场景。我们的经验来不及总结和梳理,更不用说提炼出某种文字可以恰如其分概括这个时代的精神。

  十几年前,我拥有了第一部手机,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就觉得是步入了智能化时代,现如今谁还记得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什么样子?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是想象力限制了我们的未来。现在的生活基本已经数字化,我们的阅读体验更是如此。试想不远的将来,我们说起家藏万卷书,邀请同好者去参观的时候,打开房间,最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空荡荡的书架上只有一台kindle电子书。我们现在的写作带着一种紧迫感,把自身视作最后一代纸质书的爱好者,无论我们买书,读书,写书,夸张点说,都多少带有这种虚妄的责任心。出版一部纸质书,就能留下一点阅读的印记,仿佛就可以让纸质书的消亡延缓一些,再延缓一些。我们不想被裹挟成时代的人质梦想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用写作的形式,留下几行文字,几本书,可以记录和描慕一个匆忙而未定型的大时代的幕景。

  一本书出来,我们只能看到作者的名字占据书页的中间,好像他是唯一的付出者。实际上除了作者,还有更多为这本书作出贡献的人,照理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先是要感谢我的好友曹亚瑟为这本小书作序。亚瑟君是我的老大哥,在报社担任要职,公务缠身,却从未放弃他的阅读兴趣,家中藏书两万余册,业余研究《金瓶梅》,一手美食,一手美色,擅长双手互搏,多年来勤奋如是,已经出版了不少专著。我在郑州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几年,如果说有好友可以对谈畅饮,自然非他莫属。他自然是为我的书作序的不二人选

  感谢我的编辑罗丹,感谢她不断地督促,细致地帮我修订文稿,给了我很多良好建议。要说起来,我们也是老朋友,旧相识,早些年她在北京做出版,后来她南下到了广州,仍然从事出版行业,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每位写作者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都想找一位可靠、熟悉、值得信任,可以托付的好编辑。我很荣幸第一本书就能找到这样好的合作者。

  最后,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很惭愧,三十多年来,我大概是家中最不省心孩子,从来不按部就班工作结婚,生子,过稳定踏实的生活。我很讨厌被安置好的生活,总想跳出常规,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选择。我的任性即使没有伤害到他们,也总会让他们担忧我的未来。幸好,他们的包容,给了我继续下的勇气。这本书如果能献给他们,我希望这是最好的礼物

  还有其他为这本书付出的朋友我会一一铭记于心,恕不赘言。

  思郁

  2017/11/24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