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数派报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10篇

2018-08-06 04:4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10篇

  《少数派报告》是一本由(美)菲利普·迪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派手中

  最近看了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周昭蓉翻译的菲利普•迪克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少数派报告》,读起来简直太精彩了。菲利普•迪克在科幻界是与黄金时代的三位大师阿西莫夫、克拉克、海茵莱茵实力相当的一位重量作家,虽然在当时他的作品严重低估,但是现在他的作品是被改编成电影最多的,他的作品提供了很多奇思妙想,又有对人性的拷问和对社会哲理思考,很耐人寻味。这本短篇小说集包含下面九个故事。不剧透了,只是想把读完后的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代》可以让你带着悬念口气读到底,人类智能机器人之间的战斗你来我往过程始终胜负未分,讽刺的是智能机器人在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居然进化成已经开始设计自相残杀武器,这是进化的必经道路吗?

  《冒名顶替》围绕着一个研发救世武器的项目组长在一开始就陷入了一场被人质疑是外星人间谍冒名顶替的危局之中,故事节奏紧张,充满了戏剧化的反转。读完只是想问当所有人都怀疑你时,怎么自证清白呢?

  《规划小组》是让规划小组在利用上帝之手安排世界时候,偏偏出现了纰漏。一个小小的差错几乎要毁掉全盘计划命运是怎么回事?一切都是偶然,别把偶然当成必然

  《少数派报告》这个故事比电影精彩多了,当时看电影就觉得很炫酷了,谁知道小说读下来可以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少数派是怎么回事。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派手中。

  《战争游戏》就更玄乎了,土星人送来的玩具地球检查官为了判明是有害还是有益伤透了脑筋不同立场的人的价值观差异,让对错变得模糊不清。什么是对孩子们有益身心的玩具?成人想法可不一定是对的。

  《啊,当个布洛贝尔人》这个故事写得太幽默了。为了战争,不同种族人们为了刺探军情互相派遣间谍,战争结束后,这些渗透到对方的间谍在回国后就陷入了很大的麻烦之中,他们为了生存下去采用的办法令人捧腹,这是只有科幻小说才有的魅力

  《全面回忆》让一个人记忆真假之间来回转换,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迪克写出了一种超带感,读起来很痛快

  我认为看一看这本书很不错,它能引发你思考。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二):科幻现实投射现实荒诞

  黄夏/文

  菲利普·迪克(1928—1982)被誉为第一批使科幻小说变得严肃起来的作家。但所谓“第一”,常常浸透着先行者创业艰辛苦涩,迪克生前就没有看到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引起的巨大反响。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1923年以来世界百部最佳英语长篇小说,他的《尤比克》赫然在列,而当年名声远在他之上的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等人则未能入选。迪克作品的后续影响力在于其从不为科幻而科幻,而是借科幻的外壳探讨了一些关乎人类生存核心价值问题,正是这些探索,使他的作品独具一种敏锐的前瞻性和普世性。

  平心而论,迪克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幻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在技术层面上很是站不住脚。无论是因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而蜚声国际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抑或因描写虚拟历史”而获得1963年雨果奖的《高城堡里的人》,其“世界观”的设定都难称完美。他笔下的各种高科技发明,或者人类社会组织,看起来都相当笨拙粗糙,你都很难想象人类已经能够殖民火星但地球上的电视机尚未普及星际间的远航根本不在话下,但打个电话仍需接线员上下其手……说穿了,迪克只是拿科幻搭个舞台,舞台上则演绎他所感兴趣的人与事,我们在为其精彩击节称好之余,难免为这舞台东掉一块板砖西落一点墙皮的松垮劲捏一把汗。

  不过,相对于长篇,迪克的短篇则要结实得多,有限篇幅终于无需他再为技术上的设定煞费苦心,而尽情铺展他的才华了。《少数派报告》所收九篇小说(其中大半被改编成电影),篇篇精到紧凑结构完美,戏剧性强烈,而情绪处理稳重内敛简洁冷峻的笔法使其中如《第二代》这样充斥杀戮与暴力的作品洋溢着一种洗练诗意的美,卡夫卡式荒谬绝伦的梦魇氛围又为集子中的大部分小说笼上一层神秘恐怖味道,而少数如《冒名顶替》、《规划小组》这种骨子里透出黑色幽默的小说,读之则仿佛是从深渊中传来的玩世不恭的笑。

  很多人将迪克奉为“阴谋论”的开创性作家,因为他的小说经常探讨世界的真相谎言)及其本质幻象)。但与科幻的外壳一样,我们说迪克是“阴谋论”者同样只能论及迪克小说的皮肉而非骨髓。迪克的小说是探讨了权力人权、反战、环保、核危机主题,你也尽可将迪克等同于奥威尔,说“世界上多一个人阅读迪克就多一份自由保障”。但相较政治,迪克更感兴趣的是人的生存困境,就此而言,说迪克是一个镌刻着辩证法烙印存在主义者要比说他是一个“阴谋论”者更接近他和他的创作

  如《冒名顶替》一篇。主人公一早醒来,突然被告知他并非真实的人类而是仿生人,通过杀掉人类获得与之同样的身份、记忆、信仰工作。迪克并不多费笔墨向读者交代人工移植记忆背后的“阴谋”,而是把主人公直接推到了一种悖谬的处境作为仿生人,他必须死(承担起杀人的罪责);作为真实的人类,他必须证明自己不是仿生人,而唯一的证明办法仍是死亡(既然其身份和记忆与真人无异)。这样的推论必然使真假问题成为无关宏旨的伪命题,而鲜活生命就此被糟蹋了。迪克的这篇小说看似荒诞却精准地戳中了人类文明软肋:当所有人都笼罩恐惧中时,大家都愿意为了集体牺牲个人,“一旦哪个人身上出现了一块可疑的斑痕,人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当场将之处死。”这类打着人类福祉旗号而行迫害之实的勾当,经由迪克的科幻处理,足可在我们心中勾勒出其在历史和现实中变着花样的种种翻版

  而在《第二代》中,迪克揭示了当“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所累积的“个人”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究竟发生什么。美苏争霸中美国发明的超级杀人机器终结了战争,握手言和的三个苏联人和一个美国人到处搜寻幸存者,并且时刻提防这种无分敌我的杀戮机器。行军途中四个人发现这种机器已经智能到模仿人类的地步,利用人类的同情心把自己乔扮成第一代“伤兵”、第三代“孤儿”。现在的问题是,一直没有曝光的第二代将以何种面貌出现?是否就存在于幸存者、或仅仅这四个人之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并肩作战战友转眼放冷枪说你是第二代,或者他帮你包扎伤口而你觉得他别有用心,人类之间最基本的善意友爱、互助和信任,便随之崩溃了。人人都觉得危机四伏,却不知危机来自哪儿;自我保存的本能要求牺牲他人,而牺牲他人的后果便是群体的湮灭。迪克的拷问近乎振聋发聩:当世界破碎成一座座浮游的孤岛,人类该何去何从

  迪克的小说,有太多黑暗东西,它们看似出自失控的科幻元素,实则来自更为幽深的现实和人心。他通过科幻的方式使之虚拟化、夸张化,用以观察和探索我们在这种极端语境中人之为人标杆尺度,而最终,他揭示了人性的逻辑比之科幻的逻辑,更有效作用于这种标杆和尺度——而这,正是他区别于一般科幻作家的关键所在。他为人类配备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面对荒谬处境时的反应,并不比《规划小组》中为“一切都在那儿但一切又都不一样”、为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惊惧不已的主人公,高明到哪里去;他让我们认识到,人不仅容易导向遗忘,更是一种主动趋向遗忘的物种,我们个个都会像《全面回忆》中的主人公那样乞灵于精神失常或者删除记忆,就因为我们的愚昧、怠惰、懦弱,和对所谓幸福生活追求,而甘愿把自己如鸵鸟一般埋首于虚拟的幻境之中。

  迪克不是一个很“美国”的作家,他笔下的美国要么被日本和德国统治,要么被自己发明的超级武器毁灭,他谈《易经》、谈阴阳、谈“禅”与“道”,他的科幻小说因之更像是一组内蕴复杂而肌理明晰寓言,让我们不得不沉思自身所处的当下——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世界的真相及其本质。不错,迪克小说的技术设定是很滞后,但它们恰恰是面向未来的。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三):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

  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

  之前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的时候就超喜欢这位作者,最近陆陆续续地再看他的其他作品。脑洞惊为天人,已经令我佩服;再加上文章逻辑连贯之后反转,完全令我折服。之前我还以为疑犯追踪的设定是乔纳森诺兰的别出心裁,直到我看到这篇文章的设定----能够识别未来罪犯的机器:乔纳森将先知转化为更符合现在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数据分析卡片的吐出也同样要经过解码。不过,书具体到罪犯和受害者,而电视剧只给出模糊人名;认定不会出错的机器,和三位先知多数派报告,接着也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电影《少数派报告》没打算去看,至少银翼杀手两版都没有达到令我满意效果,显得冗长乏味。在我以为故事将会往道德伦理——少数服从多数但少数的忽视来靠,结果一下子翻局,三位先知都属于少数派报告并且是相互的否定关联,而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局长身上,因为他可以接触到三张卡片,也会从不同的时间位点产生不同的未来,只属于警察局长的“定时炸弹”。

  全面回忆这个故事结尾太有好笑了,想要植入的记忆却全是遗忘或消除但真实的记忆。那些田鼠,联合证书,真的不是在搞笑吗?哈哈哈哈哈哈。尤其是“星际警察无语地转过身”,完全可以感觉到他想要撞墙的冲动----“想想我们竟然养了这么一个人”。植入记忆这个点真妙,用植入记忆代替旅行或者生活中的任何事,并配备各种恰当的证明小物件,就会信以为真。这要是成功绝对大热:我可以自我催眠地改变身份,也可以自我陶醉地去过火星。我的记忆真的是属于我自己的吗?回到这个命题:愿意活在虚假记忆的幸福下享受过去,还是残酷现实的苦苦渴求解脱?就像《楚门的世界》抛给我们的问题一样:你可以活的无忧无虑,还是选择自我闯荡。关于书中的另外一个点子:脑内思想读取器,倒是个监听的好工具,也可以再写一篇关于这个在未来大行其道的文章肯定有意思

  DK文中总有一个强势老婆和出现隔阂婚姻,他是不是个“妻管严”?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四):故事简介(含剧透)

  【第二代】

  美苏发生战争,在地球负隅顽抗美军将一种可以自我进化的杀人机器投入战场,但是慢慢失去了对武器的控制。这种杀人机器不仅开始消灭人类,还开始设计自相残杀的武器了。

  【冒名顶替】

  奥尔汉姆被怀疑是外星人的间谍,他在被处决的路上逃跑,他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最终却发现…

  【规划小组】

  规划小组为了控制历史的走向秘密对各个区域进行规划调整。却因为一个工作失误,让一个地产公司员工目睹了这一切。

  【少数派报告】

  一种可以预测人犯罪的测罪系统被发明出来。测罪系统的发明人在犯罪预测名单中看见自己的名字,他要杀死的人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军方将军。他开始逃亡并调查真相,最终,为了维护测罪系统的正确性,他走上了犯罪之路…

  (一个二次混沌问题,很适合排成烧脑电影)

  【战争游戏】

  有一个部门专门对玩具上市前进行审查。审查对象包括:攻城游戏、仿真儿童类似于大富翁的“综合症”,究竟哪个才是暗藏祸心?

  【啊,当个布洛贝尔人!】

  蒙斯特每天有12小时是布洛贝尔人形态,维维安每天有6小时是布洛贝尔人形态。两人结婚生下四个种类不同的孩子家庭问题也因此发生。蒙斯特为了金钱成为了布洛贝尔人,维维安因为爱情变成了地球人。

  (穿着科幻外衣的麦奇的礼物

  【死者的话】

  一个巨商进入半阴身状态吩咐他的公关依照计划复活他。可是他身边的人都各怀鬼胎:公关、律师孙女傀儡政客失去复活机会的巨商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操纵着选举,神秘的现象吓坏了所以人,直到真相的揭开

  【全面回忆】

  一个政府职员想去记忆公司植入一段火星游历的记忆,在催眠准备过程中,记忆公司的人发现他有一段在火星执行星际任务的真实记忆。星际警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给他植入一套新的记忆,在植入过程中,又有了新的发现

  【电子蚂蚁

  三星集团老总因为车祸医院,却被护士告知自己是仿生人。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五):纠结的过程 反转的结局

  和克拉克的《神的九十亿个名字》一样,这本短篇集的故事风格也非常统一

  《神》不徐不疾的叙事,对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有英国人的幽默,总免不了在最后来个twist。

  《少数派报告》有类似美国商业电影紧凑的叙事节奏和赚眼球的骇人设定,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快节奏+悬疑。

  初读本书,觉得作者似乎很乐意扰乱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几个故事像是给读者下的套,让你随着主角的视线在迷宫中绕来绕去。而有的故事,即使读到结尾,你仍然不能确定作者给的结局就是故事的真实。

  小说集的主题可以说就是真是与谎言,或者,现实与虚幻。

  很多故事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在阅读的时候你总很难下定论,直到看到翻转的结局才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

  其中最精彩的是《少数派报告》,尽管篇幅不长,但其中的逻辑和对真与假的讨论非常值得称道。

  而《全面回忆》中对记忆真实性的讨论在电影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尽管电影版得分很低,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就近几年来为数不多的好电影之一——低分很可能只是某些网站用户并不能理解自己智力程度之外的东西造成的结果。

  这让我想到了子非鱼与子非我的讨论,你道我不知道鱼在想什么,但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的呢?

  菲利普大概是深谙此道了。

  你觉得我是错的,但你怎么知道不是因为你错了才认为我是错的呢?

  你觉得你的的世界是真实的,但你怎么判断这是不是母体制造的幻觉呢?

  真真假假,总是很难辨的。

  这类纠缠反复的作品读来是很吸引人,想来在没有电脑的50年代,为人们苦闷生活提供出口的科幻应该卖的很好,但不知为什么菲利普一生不得志,即使《高堡奇人》得了雨果奖,他是生活状况仍然没有多大改善。

  后期菲利普精神状况很不稳定,一直担心被迫害。也许小书中的虚虚实实,是作者本人精神分裂症的前兆。

  嗯,那些写小说的人,你们要注意了。

  相比《少》有些故事就显得不那么好了,比如《第二代》中对利刃的哗众取宠的设定就显得有些俗气,而《啊,当个布洛贝尔人!》又暴露了作者作为美国文科生数学差、不能理解孟德尔定律、不能理解概率的短板。

  但这仍然是一本好书,即使只为《少数派报告》这一个故事也是值得入手的。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六):情节就像过山车

  没想到在年末又潜力爆发了,这次应该是今年最后一本了……

  超喜欢!

  每个故事都完全不同,但是都很好看!每个结尾都戛然而止,细思极恐,有几个猜中了结尾,但完全不影响阅读快感!最喜欢的是第二代和少数派报告……第二代,整个氛围都很绝望,结尾更绝望……少数派报告里面,其实发展到最后结局,整个过程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罗生门……战争游戏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且特别恐怖的是目标是专门针对儿童,从根部开始打击……布洛贝尔这个太讽刺了……死者的话整个就是个大阴谋……全面回忆,盗梦空间灵感是不是来自这里?电子蚂蚁,emmm,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其实感觉作者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探讨挺多的,但是感觉大方向是不乐见,但是这也是个趋势,不过以后人工智能真的发展到和人类一样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对待,是另一种生物还是?是对立还是?仔细想想,我也挺害怕的……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七):科幻寓言投射现实世界的荒诞

  菲利普•迪克(1928—1982)被誉为第一批使科幻小说变得严肃起来的作家。但所谓“第一”,常常浸透着先行者创业的艰辛与苦涩,迪克生前就没有看到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引起的巨大反响。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1923年以来世界百部最佳英语长篇小说,他的《尤比克》赫然在列,而当年名声远在他之上的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等人则未能入选。迪克作品的后续影响力在于其从不为科幻而科幻,而是借科幻的外壳探讨了一些关乎人类生存核心价值的问题,正是这些探索,使他的作品独具一种敏锐的前瞻性和普世性。

  平心而论,迪克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幻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在技术层面上很是站不住脚。无论是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而蜚声国际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抑或因描写“虚拟历史”而获得1963年雨果奖的《高城堡里的人》,其“世界观”的设定都难称完美。他笔下的各种高科技新发明,或者人类社会组织,看起来都相当笨拙粗糙,你都很难想象人类已经能够殖民火星但地球上的电视机尚未普及,星际间的远航根本不在话下但打个电话仍需接线员上下其手……说穿了,迪克只是拿科幻搭个舞台,舞台上则演绎他所感兴趣的人与事,我们在为其精彩击节称好之余,难免为这舞台东掉一块板砖西落一点墙皮的松垮劲捏一把汗。

  不过,相对于长篇,迪克的短篇则要结实得多,有限的篇幅终于无需他再为技术上的设定煞费苦心,而尽情铺展他的才华了。《少数派报告》所收九篇小说(其中大半被改编成电影),篇篇精到紧凑,结构完美,戏剧性强烈,而情绪则处理得稳重内敛。简洁冷峻的笔法使其中如《第二代》这样充斥杀戮与暴力的作品洋溢着一种洗练诗意的美,卡夫卡式荒谬绝伦的梦魇氛围又为集子中的大部分小说笼上一层神秘恐怖的味道,而少数如《冒名顶替》、《规划小组》这种骨子里透出黑色幽默的小说,读之则仿佛是从深渊中传来的玩世不恭的笑声。

  今天大概会有很多人将迪克奉为“阴谋论”的开创性作家,因为他的小说经常探讨世界的真相(谎言)及其本质(幻象)。但与科幻的外壳一样,我们说迪克是“阴谋论”者同样只能论及迪克小说的皮肉而非骨髓。没错,迪克的小说是探讨了权力、人权、反战、环保、核危机等主题,你也尽可将迪克等同于奥威尔,说“世界上多一个人阅读迪克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但相较政治,迪克更感兴趣的是人的生存困境,就此而言,说迪克是一个镌刻着辩证法烙印的存在主义者要比说他是一个“阴谋论”者更接近他和他的创作。

  如《冒名顶替》一篇。主人公一早醒来,突然被告知他并非真实的人类而是仿生人,通过杀掉人类获得与之同样的身份、记忆、信仰和工作。迪克并不多费笔墨向读者交代人工移植记忆背后的“阴谋”,而是把主人公直接推到了一种悖谬的处境:作为仿生人,他必须死(承担起杀人的罪责);作为真实的人类,他必须证明自己不是仿生人,而唯一的证明办法仍是死亡(既然其身份和记忆与真人无异)。这样的推论必然使真假问题成为无关宏旨的伪命题,而鲜活的生命就此被糟蹋了。迪克的这篇小说看似荒诞却精准地戳中了人类文明的软肋:当所有人都笼罩在恐惧中时,大家都愿意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一旦哪个人身上出现了一块可疑的斑痕,人们就会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当场将之处死。”这类打着人类福祉旗号而行迫害之实的勾当,经由迪克的科幻处理,足可在我们心中勾勒出其在历史和现实中变着花样的种种翻版。

  而在《第二代》中,迪克揭示了当“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所累积的“个人”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究竟会发生什么。美苏争霸中美国发明的超级杀人机器终结了战争,握手言和的三个苏联人和一个美国人到处搜寻幸存者,并且时刻提防这种无分敌我的杀戮机器。行军途中四个人发现这种机器已经智能到模仿人类的地步,利用人类的同情心把自己乔扮成第一代“伤兵”、第三代“孤儿”。现在的问题是,一直没有曝光的第二代将以何种面貌出现?是否就存在于幸存者、或仅仅这四个人之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并肩作战的战友转眼放冷枪说你是第二代,或者他帮你包扎伤口而你觉得他别有用心,人类之间最基本的善意、友爱、互助和信任,便随之崩溃了。人人都觉得危机四伏,却不知危机来自哪儿;自我保存的本能要求牺牲他人,而牺牲他人的后果便是群体的湮灭。迪克的拷问近乎振聋发聩:当世界破碎成一座座浮游的孤岛,人类该何去何从?

  迪克的小说,有太多黑暗的东西,它们看似出自失控的科幻元素,实则来自更为幽深的现实和人心。他通过科幻的方式使之虚拟化、夸张化,用以观察和探索我们在这种极端语境中人之为人的标杆和尺度,而最终,他揭示了人性的逻辑比之科幻的逻辑,更有效地作用于这种标杆和尺度——而这,正是他区别于一般科幻作家的关键所在。他为人类配备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面对荒谬处境时的反应,并不比《规划小组》中为“一切都在那儿但一切又都不一样”、为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惊惧不已的主人公,高明到哪里去;他让我们认识到,人不仅容易被导向遗忘,更是一种主动趋向遗忘的物种,我们个个都会像《全面回忆》中的主人公那样乞灵于精神失常或者删除记忆,就因为我们的愚昧、怠惰、懦弱,和对所谓幸福生活的追求,而甘愿把自己如鸵鸟一般埋首于虚拟的幻境之中。

  后来根据迪克小说拍摄的若干电影,如《少数派报告》,某种程度上是对迪克思想的曲解(如果不是狭隘化),所谓自由意志战无不胜的乐观心态是典型的好莱坞口味,而迪克的创作从根本是说是悲观的。翻翻迪克的一系列作品,我们甚至觉得他都不是一个很“美国”的作家——他笔下的美国要么被日本和德国统治,要么被自己发明的超级武器毁灭——他谈《易经》、谈阴阳、谈“禅”与“道”,他的科幻小说因之更像是一组内蕴复杂而肌理明晰的寓言,让我们不得不沉思自身所处的当下——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世界的真相及其本质。不错,迪克小说的技术设定是很滞后,但它们恰恰是面向未来的。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八):对于不可测环境的未知的好奇和恐惧

  科幻作为最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体裁,一直以强大的吸引力攫取读者的好奇心。而菲利普迪克——简称PKD——更把科幻的好奇心发挥到了极致。有的科幻作品注重于想象力:《三体》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未来世界和广袤的宇宙空间,但是PKD作品给我的感觉则是:对于不可测环境的未知的好奇和恐惧。

  这种未知来源于科幻世界的架空。由于作品描绘的大多是未来失控内的场景,读者对这个世界仅仅从作者的视角来看待,难免会对未来世界的其他部分产生好奇。在具体的作品中,这种未知表现在:《第二代》中不知道哪位士兵是间谍、《冒名顶替》中不知道主角是否是机器人、《规划小组》中该小组究竟是什么样子、《少数派报告》中未来究竟是怎样发展、《电子羊》中真假警局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未知让读者为之深深着迷,并且同时,这些未知也带来了恐惧——像超人说的那样,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恐惧。

  说到PKD的写作风格,不能不提他的生活经历。PKD 的传奇经历我早有所闻:早夭的双胞胎妹妹;和父母关系不睦;五次婚姻,皆以离婚告终;长期药瘾及毒瘾;精神分裂症、广场恐惧症、焦虑症、受迫害妄想、抑郁症;大一退学、对哲学极有兴趣;有过“通灵”经历,并沉迷玄学宗教;身前落魄潦倒,死后誉满天下——颇具传奇色彩。在PKD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迷幻的感觉:PKD作品情节一直倾泻而下,非常流畅,而到某一处,情节突然停滞,主角开始大段大段的内心反省,或与他人讨论意识流问题。这种节奏的变化是不可控且毫无预兆的,犹如一辆刹车时灵时不灵的老爷车。另外,他会在小说中抛出一个或数个线索,却戛然而止,转身描绘其他情节去了。比如一个重要人物死了,他跳过死因,直接写死后影响;眼看有一场大战,镜头一跳,打完了。这个原因也是来源于PKD生前对药物的痴迷,据称,他一直沉迷于安非他命给写作提供能量和精力。

  《第二代》:讲述的是世界大战后,主角亨德里克斯前往苏联军队方谈和,发现世界已经被美军制造的机器人占领。整个故事围绕着机器人的阴谋展开,讲述了亨德里克斯和几个苏联士兵冲出机器人围剿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吸引力在于:虚构的科幻世界的陌生和不信任感。由于未来科技的发达,机器人的可伪装性(在别的故事表现为记忆的可植入),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故事中士兵相互怀疑对方是机器人;士兵基地是否已经被机器人占有。同时,作者对于人物的塑造也很丰满,几个士兵对于美国香烟的执着让我们看出他们作为“人”的可爱。另外,作者描述未来末日时代的世界也很逼真,令人着迷。

  《冒名顶替》:讲述了一名名叫奥尔汉姆的军官为了生存逃脱警察追捕的故事:他可能被机器人取代,脑袋里是仿生记忆,而且肚子里有一枚铀弹。菲利普迪克的故事大多会涉及一项怀疑:对主角的怀疑。在本篇中,奥尔汉姆是不是机器人呢?在第二代中,亨德里克斯是不是机器人呢?在电子羊中,里克是不是机器人呢?未来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怀疑。其次,菲利普迪克的作品还有一项特点:情节跌宕起伏,简而来说就是:刺激。

  《规划小组》:讲一个按部就班的办公室男人Mr. Fletcher某天来到公司,忽然发现周围的人都静止不动了。原来整个世界背后都由“规划小组”来把握控制,但今天却让Mr. Fletcher脱轨了。这个故事非常吸引人,阅读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切怎么发生的?随着原因一点一点揭开,阅读的快感也一点一点迸发。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九):少数派报告 年代纪

  kd在50年代初期写了大量中短篇作品杀入科幻界,是相当出风头的新晋科幻作家,在科幻大会上,他与van vogt(黄金时期四大才子之一)合影,人们称是新老两代人的合影。

  但他心里其实知道,自己和van vogt不可比拟,因为他那时候还没开始写长篇科幻。他写了好几部纯文学长篇,但根本无法出版。

  从较为稳定的收入角度考虑,他也决定向长篇novel开始转变。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非常清楚,有些想法,必须有相当篇幅才能加以深入。

  即便如此,pkd仍是极为优秀的短中篇圣手,这个集子从年代上来说,也摘取了他各个时期的短中篇。

  新译本没有注明各篇的创作年代,这里列出,大家可以参考:

  第二代 -------------------------- "Second Variety" 1953

  冒名顶替------------------------ "Impostor" 1953

  规划小组------------------------ "Adjustment Team" 1954

  少数派报告--------------------- "The Minority Report" 1956

  战争游戏------------------------ "War Game" 1959

  啊,当个布洛贝尔人!------- "Oh, to Be a Blobel!" 1964

  死者的话----------------------- "What the Dead Men Say" 1964

  全面回忆----------------------- "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 1966

  电子蚂蚁----------------------- "The Electric Ant" 1969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_K._Dick_bibliography#Short_stories

  《少数派报告》读后感(十):这就是生活

  科幻小说于我而言,其魅力不仅在于充满神秘色彩的异域世界,更在于作者试图建构的宏大宇宙观与深邃的人生思考——所以,有时候会发现,科幻小说到最后其实质就是一本哲学书,包含着对人类未来世界的诸多想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不正在变成现实?幸耶?不幸耶?邂逅菲利普·迪克源于一次偶然的聊天,只能是说——这个世界被我们所忽视的好书还有很多很多,以及,对“读书是一种缘分”的感悟更加深刻。

  《少数派报告》是菲利普·迪克的代表作之一,在看完全书后,我又放肆地找来斯皮尔伯格拍的同名电影,在时间的消逝中乐此不疲。忽然想起那一句有名的法国口头禅,这就是生活。在《少数派报告》中,讲述着未来世界的“预防犯罪系统”,所有可能犯罪的人都因为他有这个念头而被捕入狱,即“他们来不及犯法。在他们从事犯罪活动之前,就可以制止他们。如此一来,犯罪完全变成了概念上的东西。” 到最后,这个系统的创始人居然被指控为下一个杀人犯,杀死他不认识的一个人——他看见了预言,由此,随着对预言的对抗,阴谋由此开始。自然,故事的精彩程度可能比不上《霍比特人》,但迪克提出的“预防犯罪系统”却反映出“没有罪犯的乌托邦世界”的恐怖,思之极恐。不得不承认,我对一切美好社会承诺的怀疑,正是源自对“反乌托邦”科幻小说的阅读,而历史不断地证明了其正确性,亦或是现实的残酷性。

  在《少数派报告》这本小说集中,有多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即是“世界的真实与虚假”。比如,《第二代》中由人类制造的仿生武器,在自我改进中,成为与人一样的“生物”,而他们的目的则是消灭一切生物——他们的创造却是因为人类无情的战争,结果却是弄巧成拙、自食其果。《冒名顶替》中亦是如此,一个高级研究员被仿生机器人顶替,而这个机器人自始至终认为自己就是那名研究员,有着他的记忆、动作、知识等等。《电子蚂蚁》、《全面回忆》等多篇小说都反映了这样的思想。科幻巨制《黑客帝国》如果追本溯源,其源头正是菲利普·迪克。如果,从科幻到现实,我们谁能保证人类不是更高一层生物所创造的婉拒呢?因为,我们连宇宙外面是什么都不能确定,而宇宙、地球、人的身体本身都是如此完美地运行着,是“谁”创造了这一切呢?

  思之有趣,恐成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