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田园将芜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田园将芜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9 05:3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田园将芜读后感精选10篇

  《田园将芜》是一本由江子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田园将芜》读后感(一):乡关何处

  就在前不久,刚读完了梁鸿的《出梁庄记》。于是当我见到这本《田园将芜》,第一反应就是“又是一本关于乡村的书”。自然地,便想知道本书作者江子,会给我带来一个如何相似,又如何不同故事

  和梁鸿的纪实访谈相比,江子的乡村记事采取了更为文学化的“散文形式叙述结构角度都更为松散,也更为灵活。当然,散文的形式并没有消弭本书的现实意义批判意识。因为,这并非一部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抒情散文,而是为不断消亡的乡村所唱响的,无比沉痛的挽歌。

  在书中,作者的笔触始终离不开那个他所出生的小村庄,江西赣江边名为下陇洲的一片土地。他写这村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脉络,写自己童年记忆祖辈经历字里行间透出的,有一份对故土热爱眷恋。然而,更多的却是一份深刻痛楚,只因这故土早已日渐荒芜,令人不忍卒睹。是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正高歌猛进中国,江子的下陇洲,和梁鸿的梁庄,熊培云的小堡村一样,都是无数趋于消亡沦陷的乡村的缩影乡土,不再是农耕文明下“复归田园”式的精神寄托所在,而只是落后贫穷代名词,是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血液,自身却得不到任何输血的颓废存在。在江子的文字里,我们无比真切感受到这点。他写村中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落脚,以至于留守老人去世数天也无人发觉;他写农民父母进城时的惶恐窘迫,让人看到在城市的光鲜自信前,农村是何等自惭形愧;他写那些进城务工者的生计艰难,更写城市对他们的无情伤害,从脚手架上坠下身亡的小堂叔,在化工厂工作并最终因脑瘤去世的五生……这已经不仅仅是哀愁,而是令人揪心疼痛,以及对乡村未来命运茫然

  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乡村带着几乎所有中国人童年的体温“。对此,我是有深切体会的。虽然我是一个出生并成长在大城市的正宗”城市土著“,可学生时代每当填写籍贯时,写的却不是居住的上海,而是”浙江慈溪“,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只因那里是祖辈出生繁衍的所在。祖父祖母出生地,也是慈溪县下的小乡村。从小,我就对这个代表了我的家族来历地名充满了想象。可就在不久前,当我真正有机会前往那片土地的时候,却发觉当年的乡村早已成了工业开发区,仅有的一片土地也已经完成了动迁,再过不久村庄就将彻底消失,甚至连一个背影都不曾留给我。据统计,在如今的中国,每天有几十个村庄这样消失,一同消失的还有多少记忆,多少过往?陶渊明曾叹问:”田园将芜,胡不归?“可如今,却是乡关何处呢?

  有人说,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趋势。此话不假。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城市就应该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吸走乡村的所有精血?是否必然让农村人在城市漂泊却始终无法融入?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将自己的过去和寄托连同乡村一并抛弃?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中国人思考,因为乡村,代表的正是我们的过去。城乡的割裂也一样是过去与现在割裂的写照。在户籍制度的藩篱依然高耸的今天,这个问题就更加带上的现实的意义。我的祖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时,还不曾有户籍制度的阻挡,免去了身份尴尬;江子、梁鸿和熊培云们,则是靠自己努力,”提着笔杆进城”。“知识改变命运”对他们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阶层固化日益明显,城市对外乡人日益不友好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相信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豪言?乡村的城市化道路,是造就新市民,还是书中那些尴尬的“失地农民”?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乡村承载的传统与寄托,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会一如现实般荒芜?

  是的,我们无法阻止乡村的日渐凋敝,但至少我们应该试图去留注些什么,那些不该被忘却和抹杀的东西。这应该也是作者用笔去记录探索原因所在。这不仅仅是故乡情结,而是精神的返乡之旅。多一个人承载这份记忆,那么其所承载的精神就多一份机会不随现实的乡村一同凋亡。

  《田园将芜》读后感(二):田园的挽歌

  江子先生是在乡村长大的,他的家乡在江西吉水赣江边上一个叫下陇洲的小村庄。他在《田园将芜》中以满怀深情感恩,以至悲悯、矛盾的笔触,把自己的情感生活和记忆掺杂搅拌,为我们描绘了他家乡这个村庄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境遇,为行将湮没的乡村世界、日渐逝去的田园生活书写了一曲悲情的挽歌。

  江子的描述夹杂着对祖辈的追述、个体的记忆和当下的见闻。他循着这乡村汩汩流淌血脉,从方圆有名杂货老板太祖父开始,到孔武有力作了屠夫却还嗜读《三国演义》的祖父,到木讷懦弱被称作老二蠢子的篾匠父亲,到他所见证的这村庄曾经瘟疫父辈的生活,到生性刚强含辛茹苦的娘的苦难,到他自己顽劣的童年,直到当下乡村无可避免的颓败和乡亲们无谓的挣扎,以一个文人特有的情怀敏感追述乡村的历史,用自己的生命为标尺丈量下陇洲的生命轨迹——温情的前世、茫然的今生以及暗淡的未来。

  江子笔下曾经的乡村附着了他所有温情的记忆和美好的愿望。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乡村是她的基本生命单位,承载着她所有的温情、诗意宁静滋养了中国哲学诗歌文化。农民所固守的千百年来形成行为模式和不自觉的文化传统,包括村庄械斗、邻里叫骂、恃强凌弱等等在内,这也许野蛮、也许落后、甚至愚昧、不合时宜,但却是中华文明的世代传承中最持久、最保守、最富生命力,也最具特色的根,彰显了我们文化中近乎原始的生命张力,是梁鸿所谓的“民族子宫”,是江子所称的“精神家园”。

  江子笔下现实的乡村是颓败、不可逆转走向消亡。河清大婶死去几天方为人知,五生有病了,群星死掉了,罗小美的香炉丢了……乡村的熟人社会被一点点消解,生存的智慧也将不复存在,传统的文化疆土一块块坍塌。下陇洲的遭遇只不过是中国千万个乡村的缩影。在这场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较量中,前者的败局早已注定。乡村所代表的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社会的裂痕越来越大,她曾经以自己的血脉供养了城市,曾经和城市和谐相处,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以历史的必然性自居城市化进程,拖曳着乡村飞奔在通过未来的路上,成为城市的附庸。城市不断的吸附农民、吞噬村庄、抽离精神——农民进城了、农业凋敝了、农村荒凉了,我们文明的根正在被城市一点点侵蚀,甚至看不到希望。

  江子用自己故乡的遭遇揭示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乡村真相,用自己乡村“卧底”的身份来比喻当代人精神上无所皈依的游离感,反思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悲剧性命运,以此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命题——当我们传统文化赖以维系的乡村即将消亡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物质意义上的乡村必然重建,而且会以一种更新、更美的形像出现,但是,依附于其上的精神呢?我不敢想象。当人们被驱赶着、押解着、诱惑着从乡村出走,迁徙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漫无着落幸福找没找到尚无可知,回头却已望不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它早已奄奄一息面目全非

  江子是一位诗人,是一位歌者,一位乡村的歌者,他用田园来诗意的代表已经崩塌的乡村精神,用一种悲悯的情怀、悲情的叙述为下陇洲——他生命的诞生地、灵魂栖息地,也为剧烈变化着的中国乡村,书写了这么一曲悲情挽歌。

  作为一个有着30年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在他这如泣如诉吟唱中,我感同身受,一下子泪流满面……

  《田园将芜》读后感(三):到底该何去何从

  现在很少看到让自己感动甚至落泪的书,《田园将芜》做到了。

  作为来自农村、在大城市飘荡的一份子,看了这本书我也开始思考到底该何去何从。

  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从农村走出来,走进繁华的大都市,奋力为自己的明天努力着。他们无非想要更好一点的物质生活,或者希望自己能为下一代打下一个更高起点基础。但是,事实真是能如愿以偿吗?当我们撇下自己年迈的父母或者年幼孩子,我们从最低层开始,从零开始。最可怕的是,看不到明天,看不到将来。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等在这个大都市留下我们的痕迹吗?如果回去,回到农村去,坚守着自己贫穷的生活,守在长辈儿女身边,“安于现状”,只拥有那一份平静,难道就一定是不幸福的吗?走不出大山的生活真的是不好的吗?

  这一切都应该用什么来衡量?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田园将芜》读后感(四):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一个多么让人向往的世界,古往今来,田园生活有多少人在向往,王维,陶渊明,一个一个书写这田园的悠然,田园并不是落后,并不是荒芜,而是美丽,是淳朴,是人心真实回归,那是人最真实的回归,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源泉,也是真正的写照,他给了我们一种原生态真善美,她让我们心灵宁静,有归宿,我们过惯了城市的繁忙,活的太快节奏,我们要回归,我们要守拙,我们要慢下来,让心灵慢下来,真正体会生活,体会那种人性的美与善,而江子先生是乡村后裔,他凭借描绘江西赣江边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庄的地理经纬、历史记忆、身体疼痛和现实境遇,表达了他对五千年乡土中国的眺望和思考,也带我们领略了心灵的寂寥,和我们思考当乡村被逼到坍塌边缘,中国精神昔日赖以维系的乡土已瓦解时,我们的家园是否有重建的可能?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乡土中国,将会走向何方?

  《田园将芜》读后感(五):遗失在城市的乡土文明—田园将芜书后感

  书读完了好久,几近隔了一周,在办公室的小隔断里,在郁郁葱葱富贵竹一片生命之绿中,在苦荞茶氤氲香气之中,提起笔来,来记述读书之后的点滴感受,也许是因沉淀和积压了太久,凝滞笔尖,有着千言万语欲语还休的一声叹息。

  是在前往北京又从北京前往涿州的火车上读完这书的,特地买了二趟慢慢悠悠的火车坐过去,间或欣赏窗边的风景,间或呡一口清茶,间或埋卷苦读,掩卷沉思,那人、那山、那水,就那么栩栩如生的浮现在我眼前。

  我,并不是在农村长大的,也许因环境差异、生活阅历浅薄在理解此书、理解作者表达上难免有失偏差,可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作者对于家乡生活的描写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一边读书,一边哼唱起那首父老乡亲,在列车上读到两行清泪。

  作者江子,是江西乡村后羿,在我旅途中所行的江西,是个美丽山清水秀的地方,作者的文风清秀俊逸、笔触真实贴切,情感细腻感人。他由自己家乡的一个小村庄写起,地理经纬、历史记忆、身体疼痛、现实境遇,继而延伸到城市化进程下中国乡村的纪实命运,继续上升到对五千年乡土中国的眺望和思考。

  对于农村,我的记忆似乎来自于小时候爸妈带我回老家探亲,我的身上不停的发疹子、起红斑,于是大人们说水土不服,每每总是匆匆探亲匆匆离去,只记得自己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万千宠爱一身

  还有一年,三大爷来北京,在家中住了很久,那时候真是开心,还小不懂事一直腻着三大爷,三大爷给我讲很多的故事、陪我一起做游戏,只是后来才知道,三大爷是来北京看病,他得的是癌症

  后来,再也没有三大爷喊我乳名,再也没有胡子里的故事,再也没有憨笑中的乡音

  前些年,奶奶去世,奶奶很早眼睛就哭瞎了,她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大大爷死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去世那天,十里方圆、乡村四邻、还有全国各地四面八方亲戚都回到老家,奶奶一生坎坷,命运多劫,却为人善良德高望重老爸昏在了火化的现场,我们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

  成长中的我渐渐懂得了生离死别。有些痛,刻在骨子里,难以言喻。

  我听着作者江子的故事想到了我的父老乡亲的故事,我身边这些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虽然我并未切身实地的生活在那个小村庄,可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他们身上的正直、他们身上的朴实、他们身上的善良。

  村庄,就像我生命的亲人不可避免的一个个失去,不断的放下,让人遗憾的是,有些失去来不及好好告别。

  写了这么许多,内心凝重,眼睛中盛满了泪水,当乡村被逼到坍塌边缘,中国精神昔日赖以维系的乡土已瓦解时,我们的家园是否有重建的可能?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乡土中国,将会走向何方?

  十亿人民八亿农,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心戚戚焉~~

  《田园将芜》读后感(六):再见,萤火虫!!

  收到江子的《田园将芜》已经一个星期了。迟迟没有动笔不知道改如何表达心中的情感。要知道2周之类交出一份合格的读后感是很难的一件事。江子的笔下妹妹同学母亲、父亲纷纷成了主角演绎这一出出在乡间的故事。

  虽然我出生在城市,不过随着母亲在秦岭的深处也经历过一些乡间的故事。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带我在郊野散步,等天全黑的时候,母亲会指指着漆黑的空中点点闪烁的小飞虫,幸福的喊着“快看!!萤火虫!!萤火虫!”不过想来可惜因为久居城市的缘故,我已经多年没有见过萤火虫了。不过那些在乡村夜间漫天飞舞的奇妙景观始终没有再有缘见过。

  十年过去了幼时游泳的小河已经枯竭,当年一起嬉耍的表兄弟也都纷纷成了家,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样子。母亲的娘家的那个村庄多年来的种种变迁,在眼中慢慢地的陌生不再熟悉。幼时嬉耍的伙伴也亦都不在。这个世界怎么了???

  幼时那个萤火虫飞舞。河水潺潺的乡村去了哪里?幼时那个小伙伴开心的乡村又去了哪里?一切变的熟悉而又陌生!

  伴随着环境污染、乡村城市化。幼时的那些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场景不复存在。我们记忆中的的那个“听取蛙声一片”的家又去了哪里?如今的人们除了享受外,已经失去了那些感恩的心。我们们幼时的梦又去了哪里??

  听“专家”说只有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人们才可以看见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如今再回去幼时待过的村子依然不见了那些飞舞的萤火虫。我只想问一句,“萤火虫,你去了哪里?”

  好吧!再见,萤火虫!人们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所以我只能和你说一声“再见!萤火虫!”

  《田园将芜》读后感(七):都到城里来 你才到城里去

  家乡是什么?不是房子,不是院子,是一种熟悉感,一种记忆。小时候如何如何,曾经这里有什么那里有什么,站在那里可以想起很多,你变了它没变,照见你的成长,照见时光的变迁,依旧默默,留下的是心之锚。

  小时候住在小城里,楼前有个小花园,斜对面有口井,人小,比着花园挺大,现在去看,十步就走出去了。十几岁的时候搬了家,大学的时候又搬了一次,现在回去看看,爸妈住的新房子在我以前简直没听说过的地方。

  山水有情,乡村的记忆更加温情,姥姥家的院子,在记忆中更有光阴的影子,在门前刨土,去后面爬山,走过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去赶海。有火炕,硬邦邦的,有葡萄有草莓,可以上房揭瓦。更小的时候,爸妈骑自行车带我去,经过一条林荫路,路两边有大片麦田,姥姥带我去海边,也推一辆自行车,经过一条大桥,那时候,都觉得好远啊,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村改城,大片的乡村改造成崭新的小区,大片的新房子,各种洋气的建筑风格,据说,全都卖光了。

  路边的田,早就没了踪影,路,是新修的,大片的池塘全部填了,房子,是新盖的,海边,不是旅游的就是养殖的,再也没有那种自然过渡的耩子,没有野生的碱菜,树林,千疮百孔的黑松,沙土混杂的过渡……

  家乡是什么?回去有爸爸妈妈,有亲戚朋友,有乡音,有大海,努力的在北京生活,常常想念家乡,却断然不会回头,就像妈妈再也不想回去乡下睡硬炕头了,人总是向往不在身边的,有了距离有了美感,脑子里面一再美化的,是一个人的家乡,混杂着一个人的记忆,当它还在那里的时候,这种记忆可以外化,可以物化,可以呼应,可以宣泄,当它被钢筋水泥取代的时候,它生生咽回了心里,自己咀嚼,似乎这辈子就淹没在了记忆里,没有了存在过的证据,那些似曾相识的味道,模模糊糊的影响,究竟是真的存在过,还是自己的想象呢

  《田园将芜》读后感(八):农耕文明的挽歌(□牟尼《新京报》5.18)

  □牟尼

  江子的散文集《田园将芜》,几如一个卧底乡村的导游,带着读者穿越时间的隧道,向记忆的深处追寻,在乡村的空间里寻找来时的路。随着作者的讲述,一幕幕的乡村往事在读者面前浮现,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江子在吟唱一出农耕文明的挽歌,但他无意为都市提供一个美好的他者想象。相反,作者笔下一出出乡村悲剧的呈现,让读者有目不暇接的嗟叹和惋惜。独自死在家里,几天后才被发现的河清大嫂;在稻子下面高度腐烂的刘武汉;因高血压中风,无钱治疗一年后死去的祖父;因脑颅肿瘤晚期而死去的王五生;在六层楼失足摔下死亡的小堂叔曾群星……这些死亡,仿佛是笼罩于农民头上难以摆脱的悲惨宿命。与此同时,被贫困生活而扭曲的母亲成了河东狮子,动辄对丈夫辱骂埋怨,甚至用镰刀差点将其耳朵全部割下;而篾匠父亲尽管以高超的手艺名噪乡里,但在生活中却谨小慎微,唾面自干。当塑料用品充斥市场时,也唯有将篾刀擦亮,在回忆中重温自己昔日的风光。让人庆幸的是,作者的努力使得全家的经济状况改善,母亲后来变得慈眉善目,两位老人最终形成了和谐。

  然而,他们仍然迷恋乡村,抗拒城市。正如作者所言,“他们根本无法与城市融合无隙达成谅解”。颇具象征意味的是,作者自己已经在城市扎根且不可分离,而作者的弟弟、妹妹也都在城镇生活。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交通、物质、生活等方面,都市以绝对的资源优势在与城市的博弈中轻易占到了上风。农村的青壮年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留守乡村的仅有儿童、妇女和老人组成的所谓“六一三八九九”部队。不仅作者所在的江西如此,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省份,也都大抵如是。尽管李昌平等三农专家反复提及,乡村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但是,从当下趋势和全国范围内来看,乡村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

  尽管农民们向往着城市,但是,进城的大部分农民,依然只是为城市输血的牺牲者。户籍制度的藩篱,将他们冷酷地隔绝在城市之外。以北京为例,对于异地学生高考的政策已经明确无误地拒绝了包括民工在内的外来者。书中所述的作者的弟弟一家,即便在东莞买房,或许也难以在教育、医疗、福利上享受到和当地人一样的待遇。

  1949年时,北平仅有大约100多万人。这也意味着,超过90%的北京人实际上都是外来者。在斩断自己与乡土之间的根源后,都市顽固地拒斥着来自乡土的加入者。城市排出的废水和工业垃圾,正在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乡村的河流和土地。那些如江子一般成功的进城者,已经无法在沉沦的现实乡村中寄托自己的乡愁。无可回避的事实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已成绝响——我们已经无家可归。

  《田园将芜》读后感(九):《田园将芜》读后感

  这本书的副标题为:后乡村时代纪事。作者江子(本名曾清生)乃乡村后裔,他凭借描绘江西赣江边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庄的地理经纬、历史记忆、身体疼痛和现实境遇,表达了他对五千年乡土中国的眺望和思考。由于扉页有简单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该书在探讨“当乡村被逼到坍塌边缘,中国精神昔日赖以维系的乡土已瓦解时,我们的家园是否有重建的可能?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乡土中国,将会走向何方?”

  作为农家子弟,我对乡村题材颇为熟悉的。过去一年里,我阅读过《出梁庄记》、《中国人在梁庄》、《呼喊在风中》等关注乡村的书籍。有时,我读后能及时写下读后感,而有的则没有保存任何记录。对于《田园将芜》我从图书馆总共借阅三次,并非我对它偏爱有加,而是阅读时精力不够集中,浅尝辄止之后,随意放到一边,甚至临近超期方才想起没有读完。由于对作者的文风很欣赏,于是借助假日充裕的时光,我决定认真通读,这样不枉和此书的相遇。

  颇有诗意的书名来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就有:田园将芜,胡不归?那是五柳先生看透官场的丑陋不堪,不愿为了五斗米而折腰,随性归隐田园。可是书中叙述的内容和陶渊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差异很大。作者江子看到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整个乡村诗意田园生活几乎被破坏殆尽,乡村社会在经济发展中遭受牺牲并付出一定代价。普遍存在的现实就是,城市在不断膨胀和扩张,农村也不断被吞噬,即便有的地方冠名“农家乐”,那也是假借田园之名而刻意进行的商业活动。

  整本书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告别与出走》,《无处安放老照片》。粗略界定,我觉得在《告别和出走》中,作者刻画的是关于“他者”的生存故事。这里面有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和老人,他们得不到及时和精心的照料而死于非命。即便奔走他乡的那些打工者,他们缺乏安全保障,出现安全事故,有的也命丧他乡。还有,那些疾病缠身的村民由于缺医少药,不能及时诊治,病情恶化,去世时极为凄凉。反正,无论留守或者奔波,都是令人心生悲哀的风景。而在《无处安放老照片》中,我觉得作者着重结合个人的生存记忆讲述了极有家族情结的故事,这里面有爷爷、父亲和伯父等人的过往。我认为最动情描写的是《你是我的神》——文中的父亲懦弱甚至窝囊,但是凭借手艺在他乡受人尊崇,可是回到家中面对强势的妻子,一下子矮了腰杆。我觉得,父亲对家庭的妥协不能算是软弱,而是把孱弱化为善行,给儿女提供宝贵的精神遗产。

  读完《你是我的神》,我泪意潸然,突然想到我的父亲......同样属于土里刨食的农民,一生劳作,努力与残酷的生活抗争。但是,我的父亲寿延太短,未及花甲就撒手尘寰,今年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我也觉得平凡的父亲也是儿女们的神,他以善良的品质影响我们。生命的道路幽深狭窄,荆棘密布,他接引我们来到世上,让我们获得在尘世走上一遭的机会。父亲赋予我血型、相貌、先天的品性、姓氏和宗族,客观上塑造了我后天的人格。他用经历过的荣辱得失提前预支了经验和教训,提醒我走稳脚下的道路。这等于让他先替我们赴汤蹈火,在自己命运的周围插上标记,提醒我们不要擅自闯入。最后,他所有的人生遭遇已经兑换成为我命运的坦途。父亲是我最近的祖先,是上苍派来守护我们成长的,尽管他还应该对我们守护的时间再延长数年。父亲是不材显性的神明,儿女们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他的忠实信徒,祭奠他的时候,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

  读《歧路上的孩子》,让我对号入座也想到了我的妹妹。她昨天启程又返回南方打工。我想她每次离家远行,内心都会无比疼痛。孩子不愿让她离开家,但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又不得不屈从于生活的压力。其实,这是时代的悲剧,并非个体的命运。很多人漂泊异乡,尽管生活在城市中,但是很难和城市融合,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亲情试图挽留那些匆匆远行的脚步,但是破败的乡村怎能阻止他们到远方寻梦?

  即便置身乡村,人的内心仍然在荒芜着。我今年春节后没有走亲戚前往舅舅家探望,内心很纠结的。主要原因是长辈们之间缺乏包容,因为尺寸之地的争夺导致手足相残,引来乡邻看笑话。作为外甥,我如果面对他们,估计又要成为心灵垃圾的容器。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因为我的外祖父那一辈属于书香世家,在乡邻面前享有很高的威望,可是到了当下,传统文化中相互礼让的美德却荒芜得不成样子。物质至上的时代,必然导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记忆中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早已成为西天的云彩,因为斤斤计较和缺乏包容,高邻成为宿敌。从大年初一到今天,短短一周时间,因为邻里纠纷而导致的两起命案震惊全国。一起是本地皇集乡杜窑村村民刘某出于报复心理,手持铁锤砸向邻居,最终造成三死七伤的恶性案件;另一起是昨天永城市新桥乡秦庄村秦庄组发生一起邻里纠纷伤害致死案件,犯罪嫌疑人卢某持刀致3人当场死亡,4人受伤。究其原因,两起案件都和宅基地纠纷有关。村民有了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不堪收拾。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农村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硬化,高楼林立,轿车成群。可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渐贫瘠,甚至戾气弥漫,在新农村建设,共筑中国梦的当下,底层的普通乡村居民哪里还有牢固的安全感?

  在乡村大兴土木的过程中,土地的荒芜更是触目惊心。良田变成沟壑,有的村民专门从事“卖土”的行当,竟然无人过问。我觉得这是赤裸裸的犯罪,不仅要严厉打击,而且要使土地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本书读完了,我仍然意犹未尽,不由被书中文字迷醉。作者是诗人,因此诗意盎然的文字涓涓如同细流,给人无比美好的享受。当然,见贤思齐,不论书中阐述的道理,还是作者不俗的文笔,都是值得我细细品咂,认真学习的。慢慢提升写作水平,使自己争取也能够做到叙事得体,用词准确,更有文采,不拒人于千里之外。

  《田园将芜》读后感(十):无辜地受难,又缔造这现实

  读江子关于江西赣江边一个叫下陇州的村庄城市化进程中现实命运纪事文集《田园将芜》这本书,一个最真实的感受就是它把我的心揪得紧紧的,有点窒息也有点疼痛,像当年自己踏上远行的列车,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时候的悲壮感觉,也像自己这几多年间周而复始地重温“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悲怆感受。

  其实书中那个下陇州和下陇州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命运与我的故乡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现实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的整体推进已经不可逆转,乡村的颓败已经成了必然,那个滋养了中国诗意、培养了中国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安详诗意的乡村已经不再,农民纷纷去了城市,大量村庄像是一个又一个被掏空的鸟巢,教育和医疗等设施日益衰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遭到遗弃,传统乡土秩序基本瓦解,乡土文明逐渐丧失了世袭的价值,眼看就将消失殆尽……”

  这是当下中国乡村的缩影,读它的故事就像是在读我自己的故事,或者是我的故乡的故事一样,它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在《田园将芜》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艰难存在的图景,和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田园即将消芜和已然消芜的图景,做为观者或者说做为构成了这图景中某一元素的我,倏忽间就有很多感慨涌上心头,它在我的认知中产生了许多共鸣,并对于“这就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生活”和“这就是社会进步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发出诘问以及质疑。

  我知道这样的诘问和质疑始终存在,我也知道过度喧嚣的生活根本忽视了它们,其实田园的概念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都是与美好息息相关的……但是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对于我和奔奔碌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仅是对家园尚存的模糊记忆,我更不知道,我或者我们怎样就成为对田园拥有模糊记忆的人的,这一点我很怀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且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处境几何,只要一想到故乡,一想到曾经的炊烟袅绕曾经的鸡鸣狗吠,就总会有无限的温暖萦怀,是的,关于故乡的记忆充满温情也充满温暖,可是长大的我们,却总是扑闪着羽翼选择了远方,出于对都市文明的理想生活追寻的思考也好,迫于生活窘迫的压力也罢,终归是一个跟着一个地逃离了那个曾经生养和哺育了我们的故乡,于是故乡和构成我们故乡的人与事也就只好在我们记忆的离愁里生动。

  许多时候的故乡是迷茫的,许多时候的城市也是迷茫的,于是一些社会化进程中根本暴露出来的矛盾以及问题,也就很难得到社会和社会公众的有效认识,更加讽刺的是,“在中国乡村大迁徙中,在乡村与城市的博弈中”,我们同时处于这心灵与地域横刀相向的漩涡之中,无辜地受难,又一手缔造这现实,却总是表现得浑然不觉或麻木不仁…….借助于《田园将芜》,江子帮助我们留存了这许多。

  或许我们都是最后的胜利者,或许我们都将落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