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逻辑十九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逻辑十九讲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8 04:2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逻辑十九讲的读后感10篇

  《逻辑十九讲》是一本由[美] 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一):我对逻辑的初步认识

  我对本书是作为闲书读的,因此确达不到学术级别,仅仅作为感受

  本书所讲在哲学类图书里浅显易懂分类清晰主动摒弃机械理论,用散文语言描述逻辑基本原理同时不失严谨性,是入门的好教材

  并非谦辞,因无人指导,也无三两同好切磋,对一些概念基本是想象生硬理解,除去确实不懂的概念之外,还是偶有心得的。有心得者虽未必严谨,但自认还是差之不远。

  什么是逻辑。

  我觉着,逻辑是一种科学,就像研究运动之运动学,研究生物之生物学。逻辑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行为规律关切社会现象的规律总结

  既然是科学,那就是一定的,生为人,必有思维,既有思维,必然符合逻辑规律。逻辑不是内功心法,练则有,不练则废,有宝典就有,无宝典就无。

  当然,有的人确实逻辑思维清晰,我觉着是在逻辑方法运用上,就像飞行员平衡特别强,是训练结果,而且也不意味着一般人没有平衡感。

  我极为反对所谓给人分类,逻辑感强的人,没有逻辑思维的人,进而有逻辑思维民族 无逻辑思维民族,这是很没有逻辑道理想法

  逻辑规律是现实中行为的总结,先有行为后有理论,先有人,后有人类行为。万有引力永远存在的,牛顿发现也不会消失。没有逻辑学也不表示没有逻辑思维。所以,不存在什么有没有逻辑思维的讨论

  但是还是有逻辑学方法论的,这是不同的概念。就好像植物学和种庄稼。不懂植物学未必不会种庄稼,懂了植物学也未必庄稼种的好。除了理论,还得实践,甚至还要有运气说白了,是个综合能力。当然,同等努力之下,还是要有点理论指导,效率会更高,

  逻辑学的一系列方法就是指导,可能提升效率,但不意味着会带来成功

  我批判把逻辑学当做必胜宝典或者素质证明的想法和理论。一个人能够正直独立地活下来,那一定是个逻辑思维非常健全的人,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如果活得龌龊照样是逻辑思维很差。因此,一个老实工作一生农民也要比那个拿逻辑学给自我辩护的罪犯学者要有逻辑的多。

  批判两个谬论:

  我批判我们的民族无逻辑思维的谬论。我们的逻辑思维表述方式和西方通用的表述方式体系不同,对两个体系全都一知半解的的人才会这么想。这是半瓶水思维。西方的大思想家对东方的哲学都是倍加推崇的。

  我批判认为逻辑学强则科学繁荣的论调。逻辑学推理的确是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指导,但不是原因,科学的繁荣是社会和经济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科学的进步验证补充了逻辑学方法论。觉着学一两个理论就可以繁荣一个领域,这是真正的反逻辑,无视规律的想法。

  最后一提,我觉着这部书前面的中方前言非常不好文笔很酸,开篇大言国家民主云云科学启蒙之类,后又把历史学科的几大名词拿来批判一遍,给学界放个地图炮。开篇言大物空,后面小肚鸡肠,文风很差,例子也没有逻辑归纳的严谨,作为学术著作序言非常不好。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二):逻辑19讲——一些摘录

  “美丽的”和“美丽”这2个术语:我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美丽”,但是却知道什么是美丽的事物;“有美德的”和“美德”2个术语: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但是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有美德的人。他们的区别,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一个具体术语,是一个事物的名字或者一个用形容词表述的表述的事物特性;一个抽象术语是一种事物的特性的名称,其中这个名称用来表达一件“事情”本身。某些术语既能被用作具体术语,又能被用作抽象术语,有些权威学者把他们称作混合术语,比如政府种族、哲学等等。

  命题术语的周延性规则如下:

  * 所有的普通命题中,主语是分布式的

  * 所有的特称命题中,主语是未分布式的

  * 所有的否定命题中,谓语是分布式的

  * 所有的肯定命题中,谓语是未分布式的

  三个基本法则

  * 一则法则,可以表述为:“不论情况怎样万化,同样的特性或者事情依旧是同样的特性或者事情。”

  * 矛盾法则,可以表述为:“没有事情能够在同时,同地,既保持’是’又保持’不是’。”

  * 悟中立原则,可以表述为:“每件事情要么保持’是’,要么’不是’,不存在另外一个选择或者中间项。”

  只要一个术语是真实成立的,那么和这个术语表达的含义保持一致的任何术语也都是真实成立的。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三):逻辑入门

  读前看了豆瓣评价,貌似不大好

  这本书是早上在老师办公室时从书柜里随便看到的一本,由于感到没有逻辑学基础,而最近暂时没有时间去看大块头的逻辑学经典书籍,刚好看到这本书的目录是单独把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罗列出来了,且书很小,应该能够一次读完。所以豆瓣er们评价翻译不好,还是打算快速浏览一下,以期对基本的逻辑学概念有个印象

  这篇不算书评,只能算笔记

  第二讲 推理的过程

  四个步骤: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第三讲 什么是概念

  思考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叫做概念。概念是对任一事物的一种精神陈述

  每个概念包括五个步骤:

  1、陈述:细致的阐述有两点值得注意,“集中注意力”、“清晰全面的认识”;

  2、对比

  3、抽象:把物体的大量的固有属性进行分离的一个行为或过程,其中我们把单一的个体当成观察和思考的对象。又或者说是撤销整体意识而把注意力抛向某个特定个体的行为。”

  抽象化 指的是“分离或搁置”。

  4、概括:使物体普遍化或者具体化的一个行为或过程。:

  5、命名:

  第四讲 概念的使用

  随着我们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发生变化,我们头脑里的概念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往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形成错误的概念,因为我们的抽象化成都太少或者过多,造成定义过于狭窄或者宽广........

  概念并不会完全符合任何一个特定物体,但也的确包含许多。

  概念不能被图像化。

  第五讲 概念和图像

  概念不能被图像化——不能被当成意象

  概念是广指而不是特指。

  一张图像只属于一个特定事物,同时一个概念则高于特定事物。

  第六讲 术语

  术语是概念的一个外部符号或一种表达,是用来组成命题的名称。

  第一种分类法,术语分为单称词项和一般词项。单称词项指代一个特称的事物、一个具体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可以由一个单词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单词组成;一般词项指代同类型的物体。

  第二种分类法,术语分为集体式术语和分布式术语。

  第三种分类法,术语分为具体术语和抽象术语。“我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美丽,却知道什么是美丽的事物;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美德,却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有美德的人。”

  第四种分类法,术语分为肯定术语和否定术语。另外,有人更为细致的分出了——二元对立术语(形式上肯定,内容上是否定的)、无限术语(把肯定的想法归为一类,剩下的想法归为一类,如“非我”“非树”......)

  第五种分类,术语分为绝对术语、相对术语。比如,男人、书、马赫父亲儿子母亲女儿

  第七讲 术语的含义

  每一个实在的具体术语都有两层含义:1、表示实际存在的物体、人或东西;2、包含的所有物体、人或事情的特性、特质和属性。

  术语的外延、术语的内涵(此处被翻译成了术语的扩展度和术语的强度根据豆瓣er的评价,译者是翻译错误的,这本是基本概念词语)。

  术语的外延可分为“属”、“种”;(属大于种)

  术语的内涵可分为“差异”、“属性”、“意外”;

  第八讲 判断

  判断是推理过程的第二个步骤(第一个是形成概念),分为正面判断、负面判断。(我觉得不应该说是正面和负面的判断,从下文可以看到判断只是通过对比后对共同点和不同点下一个判断,如果非要说,我认为应该说成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而且后文有翻译:“在判断的过程中,总要在肯定和否定之间做一个理性的选择。”)

  判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包含至少两个概念来检验和对比。这个对比会得出一个关于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判断。

  逻辑判断包含两个方面拓展判断、强度判断(此处想必也应该翻译为外延和内涵)。

  当判断以文字表述出来时,我们称之为命题。

  第九讲 命题

  1、肯定命题、否定命题;

  2、绝对命题、假定命题、选言命题;

  3、普通命题、特称命题;

  命题术语的“周延性”在于确定这个属于能够适用于“各个和每一个”。

  比如,“人终有一死”,这里的人指的是所有人,所以“人”这个术语是分布式的;“书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里的书指的是部分书而不是所有的书,所以这里的书是非分布式的。

  命题术语的周延性规则如下:

  1、所有的普通命题中,主语是分布式的;

  2、所有的特称命题中,主语是非分布式的;

  3、所有的否定命题中,谓语是分布式的;

  4、所有的肯定命题中,谓语是非分布式的。

  第十讲 直接推理

  直接推理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反对、转化。

  (我靠下面写的是什么法则看不懂了........)

  十九讲 三段论(因为其经典,故直接跳到三段论来看)

  大前提:A是B

  小前提:C是A

  结论——C是B

  三段论的规则:

  1、必须包含三个,但是不能超过三个以上的命题;

  2、必须有三个,但又不能超过三个术语;

  3、至少有一个前提是肯定的;

  4、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那么结论一定是否定的;

  5、中间项必须具有周延性(也就是说这个术语能够适用于“每一个”)。换言之就是要包含在至少一个前提中;

  6、如果一个极端术语在前提中没有周延性,那它在结论中也许同样不会具有周延性。

  衍生规则:

  1、至少有一个前提是普遍的;

  2、如果一个前提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必定是特称的。

  决定把书还给老师办公室。逻辑是需要培养的能力,而不是把概念堆积起来,记住了,就可以了。所以,还是读原著吧 .......................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四):应该好好学逻辑 但这本书不合适

  首先说,这本书有着一篇臭气熏人的序言,招人厌烦。

  正文结构,和常见的《普通逻辑》教程基本一致,这也算是学习逻辑的必要步骤了。

  但许是翻译书的缘故吧,许多术语与国内习用的并不相同,理解起来往往会觉得有些错位,有些地方的翻译也不太精到,我本科时学习过《普通逻辑》教程,而且成绩优异,理解某些句子都很费劲,若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更难——这实在要责怪译者的笔力不佳。

  当然,因为语言不同,作者举的某些例子,在译成中文后,并不易证明或者阐释意图,若译者此处能通过加注,举一些中文原生的例子来佐证感觉会好很多。

  总之,在中文图书中,这实在不算本学习逻辑的好教材,哪怕不知道是否为译者所写的序言中再怎么吹嘘,真正想学逻辑,还是找本《普通逻辑》教科书来得好用

  《逻辑十九讲》读后感(五):语言逻辑

  推理

  抽象:依照直观抽离出事物的各个属性形式

  概括:把直观属性整合成一个松散挂钩的概念

  判断:属于不同概念边界之间的分配

  归纳&演绎:分类推理&设计验证 然后不断递归缩小范围

  概念

  概念不能被具象化(我们无法通过属性给出一个跨可能世界的对象和自身同一的充分必要条件。专名与属性之间的挂钩同样是松散的,同时专名的属性在不断变化中。)

  当我们在谈论概念时,无时无刻不在把它具像化成心中理想代表事物和特征,从而造成片面性(统觉),只有绝对的思维才能产生绝对的概念。

  而我们在形成一个概念时,是通过认知其中的更多事物(不全面造成了对概念理解的偏差

  定义:在分析过程中,一个术说的属性和差异可以被清晰地阐述出来

  分析:一个概念的一部分与另一个概念作对比

  综合:一个概念套入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

  命题

  命题:通过限制判断的范围来肯定或否定术语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前提&假设

  普通&特称:包含全部&部分主语(周延性)

  否定命题中,谓语否定了联系中的所有条件。肯定命题中,谓语肯定了联系中的一种条件

  如对于一个词“美德”,我们把它当做形容词使用时,表示它满足了概念定义中的一种条件

  归纳偶然》三段论(前提,条件,(假设)结论)》演绎实验(修改定义或推翻结论)》循环

  因果:一个命题在某个时段内确定成立,那么它在同环境下的任意时间点也是确定成立的。

  大自然的法则和表现都是规律的,有序的和统一的(有搜集和运用的价值)

  并不是我们本能地推断大自然拥有永恒规律,而是生存要求我们尽可能地预测未知。于是大自然的表象通过感知被整齐地排序,供我们的理性来拼凑规律。

  演绎公理:凡是对整体成立的,对整体的各个部分也成立

  归纳公理:一个命题不适合某类中的许多个体,那么它就不适用于这一种类的整体

  在我们展开归纳过程前,我们很有必要形成关于事实,物体的清晰定义和观点

  类比推理只是一种猜测,直觉,或是用来形象地说明,它与论证无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