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千江有水千江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千江有水千江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3 04:5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千江有水千江月》经典读后感10篇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一本由萧丽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一):万里无云万里天

  在我心里,从不承认父亲过世,只以为他要忽然离开这个世界一会儿。不仅如此,我甚至对那些有老父在世的人充满羡慕嫉妒。之所以不启口,是担心他们看低我这个没有父亲的人。这种自怜的情愫我竟然在《千江有水千江月》里读到了。

  “身旁的三舅,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他还有勇健健的一个父亲”。

  “就连阿嬷六七十的岁数,伊在新塭里娘家,还有个满头银丝,健步如飞的高堂老父-她的外曾祖。”

  书中的贞观在父亲早逝时发出这样的哀叹,好似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里,她一下子从书里走出来站到我面前。我立刻觉得这不再是小说里的故事,而是我自己的至亲姐妹事。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台湾女作家萧丽红的重要作品之一。她的作品不多,却部部堪称经典。小说通过青年女子贞观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久居台湾嘉义布袋家族故事。以贞观与男子大信的爱情为主要线索,并附以家族成员命运跌宕。书中所提及的台湾小镇风土人情、旧礼习俗,实则是一幅“原乡”的风俗画。

  我读过许多台湾的爱情小说,但像萧丽红如此寡淡地描写爱情的却是头一遭。她写的是一种“认命”似的爱情,就是所谓的争取也是暗暗地在心里。贞观与大信由于误会分手,恩断情绝之后俩人竟不曾谋面。贞观就是不停地撕掉俩人相好时的通信,遂又粘起。之后还大病一场。她本人却从未迈出与大信当面解释的一步。这是一曲爱情的幸与不幸交织。贞观内心热烈相思,而表面不露声色,正应和着中国传统之美。与如今有“志”青年在菜市场里贴出求爱信,寻找那个买过二块五毛钱西红杮的女孩相比,一个内敛,一个外露;一个温淡,一个火热。这便是时间审美创造距离。每个时代的爱情都刻满自己的印迹

  大信和贞观的爱情就像浮在时代表面的青苔,洗掉一层,再生一层,那时代里尽是这样的痴男怨女。你会为贞观着急,为她生气,这层窗户纸怎么就是捅不破!可在小说的结尾,当她悟出“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大义之时,你会为这样一个大气宽厚开阔的女子击掌赞叹世间所有的痛苦哀愁終究归于山水之间。爱情不是得到或得不到,而是世间的一份最珍贵情谊

  说到萧丽红塑造女性形象,我便想起了《桂花巷》里的剔红。因为作家觉得这本书写于早年,文笔稚嫩,不肯再版。我无幸读书,却在同名电影看到了“活”的桂花巷。陆小芬在片中扮演的剔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行为,让人又怜又恨。可最终我们还是会原谅她。萧丽红笔下是不写“恶”的,多难的事儿最后都处理一团和气。就像《千江有水千江月》里的大舅,抛下大妗在日本三十年,还娶了日本女人。大妗也就是一句:多年起居都是伊服侍的,她有功也就无过了。天大的事在一个家族的“圆”里就不算什么事了。故乡是所有在外人依靠,回家就好。有人说萧丽红师从胡兰成,有模仿张爱玲痕迹。我一直觉得张爱玲心中有隐隐的冷漠,而她却是天高云淡温情脉脉,用温暖拥抱冷漠。

  萧丽红基本不对男性形象着重墨,可我格外喜欢书中的“外公”。他即是布袋乡下民风纯朴有理有义的代表。他提倡女孩读书,“儿子不好,还是一人坏,一家坏,一族坏,女人因负有生女教子的重责,可就关系人根人种了”。遇见邻居阿启伯偷自家后院里的瓜,外公赶紧拉着贞观躲到门后,祖孙俩倒像一对偷瓜贼。只因他信奉“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中华民族礼仪向来都是这样宽阔待人。如此,萧丽红笔下才产生了一个乌托邦似的原乡。

  萧丽红的写作语言里有浓重乡土味道。这不仅归功于她擅长用台语写作,还在于她对于各类风俗细节的摆弄。比如七夕和冬至都要搓圆子;端午节包馨香妇女闺中“拣谷粒”的游戏……不用去台湾旅游,在这里也可以读到一个原汁原味的乡土台湾。

  已发《西安晚报》2013/03/17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二):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好久没读过这般诗情画意文字了。

  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民风淳朴的小渔村。男有情,女有意,生得像宝、黛一般互相爱惜。月光下的谈天说地、吟诗作赋;书信中的淡淡情愫、相互敬重。虽没有海誓山盟甜言蜜语,但女子却愿意为此等待一生

  才不足凭,貌不止取;知贤故善,好女有德。

  这就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爱情。女子虽无文凭却知书达理,甘为心上人忍受寂寞;男子志在四方,但即使相距甚远,依然心系心上人。既是知己,又是爱人

  太多想说,无奈言不达意。

  永夜抛人何处去,

  绝来音,香阁掩,

  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分享一段:人类原有的许多高贵品质,似乎在一路的追追赶赶里遗失;追赶的什么,却又说不上来,或者只有走得老路再去捡拾回来,人类才能在万千生物中,又恢复为真正的尊者。

  2013年1月19日

  读《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感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三):与好的东西见面

  “读书的目的,为了要与好的东西见面:好事、好情、好人、好物。”书里的这句话正好为这本书作注解,这样一本《千江有水千江月》就是对“好的东西”的记述。

  这是一本自传性质很浓的小说,是作者借贞观之口,对生之养之的故乡台湾南部布袋镇的深情记录,各种风俗礼仪、大家庭生活温馨人情、海边的开阔壮观景致,无不令人向往。七夕汤圆搓圆后,要用食指按出一个凹来给织女眼泪新娘子在过门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要亲自做好馨香,分送邻居小孩;因而书中说,“我们的民情,习俗,本来就是深缘、耐看的——”“是愈了解,愈知得她的美——”外婆取下蟾蜍的肝来给孙子贴疮口,再将肚皮缝合起来。看见有人偷摘自己家的瓜,外公躲他的心,比摘瓜人的遮遮掩掩更甚。贞观的大妗守家三十年待夫婿归来,而生还的丈夫已经在日本娶妻,大妗为了还愿,竟然入庙修行。书中有句评介:“我们的民族性是:无论做的什么,总觉得他是——意也长,情也真。”在其他书中,很难看到对中国种种传统及文化的一味赞美。读这本书,会让读者觉得做一个传统中的中国人多么幸福的事,可惜今天这种传统已经丧失大半。一切都已经简化西化,似乎新的才是好的。我记得家乡以前在女子出嫁前夜,会邀请相邻或亲戚家共十位女孩来“陪十姊妹”,也就是一起唱唱歌,说说话。我还参加过几次这样的活动,其中也有一份美好在呢。不过现如今,这种习俗也已经废弃了。

  作者一再写道,“一辈子不必离乡的人,是多么福份;他们才是可以言喻幸福的人。”这是现今向往“远方”的年轻人难以理解的。我虽然也在农村长大,叔伯们都住在同一个村子,表兄妹们相隔也不远,却缺少那种温馨融洽的情谊,偶尔回家总会发现家乡离我想象中的样子越来越遥远,故乡已变作他乡。因而我是多么羡慕贞观,在郁闷之时,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乡等着她,故乡的亲人、故乡的海水、故乡的夜色永远不会叫她失望。在异乡受到的创伤,回到家乡后都能得到医治。就像有时看台湾偶像剧,平凡的女主人公,总能在物质条件并不充裕亲情却满满的家人那里找到安慰,看到这样的剧情,我一边鄙夷,又是亲情治愈系?心里其实有默默的感动

  书中那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也非常古典。说是恋爱,现今的人或许会觉得可笑,毕竟大信与贞观的情感“发乎情、止乎礼”,连手都没有牵就分手了。两人通过一封封信件交流。说起来文字真是很奇妙事情,两个见面并不多的人,借由文字也可以变得非常熟悉,非常亲切。两人之间几乎无所不言,大信连最细小的事情诸如“今晨起来,有一个鼻孔是塞住的”也一一写进信里,真真是毫无芥蒂。而贞观一直相信“她是不要誓言,盟约的,她要的只是心契;如果她好,则不论多久,大信只要想着她的人,再隔多远的路,他都会赶回来-----回来的才是她的,她的她才要。”因而两人后面出现误会时,她并没有去解释,总以为对方应该明白。可惜对方并不明白。

  本书曾获得1980年台湾联合长篇小说大奖,其颇有意境书名来自“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句偈语。如果想要体会世纪七十年代台湾一个小渔镇纯真的亲情与恋情,不妨看看这本书。文中贯穿着方言与古文的文调,却自有一种平和清透。虽然似乎有一点过分美化,但是心存善好,终究是件好事。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四):千江有水千江月

  08年秋天,看过这本书,一直念念不忘。当时还零零散散写了书评。今天在豆瓣读书上又看见了这熟悉的名字,特意把四年前写的东西翻了出来。

  “台湾联合报长篇小说大奖作品!风行台湾二十五年的当代爱情文学经典!

  二十五年。我们老了,故事没老;故事外的我们丢了纯真,故事里的他们依然紧握爱情……

  故事男主角大信初到布袋,经女主角贞观导游地方,两人因而相恋。后来贞观至台北上班,大信至金门当兵,两人之间的情愫产生变化

  作者的叙述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与趣味,而贞观与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恋情;为这个时代逐渐失去的纯然恋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看这诗意的书名,一开始误以为是现代小资写手的言情文呢,所以没啥兴致,等到看了这简介,一下子便心生欢喜

  尤喜欢书中对于乡土生活的各样描述,会想起小时候,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小镇,有同样的感触,同样的眷念,淡淡然,却经久不衰深入骨髓的情感。

  看得很慢,工作空闲之余,会瞄几眼,心情悠悠然沉静其中,不慌不忙,恰恰好。

  贞观,大信,阿嬷阿公,父母舅妗,姐妹兄弟

  端午,七夕,鬼节中秋,各种情义,以及家常习俗;

  这些那些,如此熟悉,虽是不一样背景时代,可是有同样的感慨情愫。

  有时,不知觉中,竟会泪眼朦胧,不是伤心,没有难过,只是一种悟,一种同声同气的奇异相连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典情怀,读来,有怎样的感悟呢?

  存孝,知礼,为人处世,深觉颇为受益,实为一本好书。前人有云:墨香四溢,原毫无夸张。

  细细慢慢看着的时候,经常,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忆及那些同样淳朴的乡人,以及这多年来,我的父母长辈,在言行身教中,所教给我的那些朴素厚重道义品行

  有些东西,原本,就是相同的吧,譬如亲情,譬如爱情,以及乡情。千百年来,有同一个源头,同一个根本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山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慢慢悠悠,终于看完了,有些不舍,原来,有些东西,无论是半个世纪之前,抑或是百年之后,始终是相通的,不随日月星辰流转,一直铭刻在骨血里,代代相传

  今晚看书,耳机里放的是佛乐,也还蛮好听的,空灵,澄澈,叫我想起西藏,那一片清澈蓝天,是少年时代的梦想之一,也不知道,何时才能亲临;也许,不远了吧,也许,永远无缘,但是,去或不去,好像也没有很大关系了。

  或许,很多梦想,并不一定是用来实现,只是,一个笃定的念想罢了,一直在心里面,与己相伴就好。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五):情怀本应存天地

  贞观姑娘,应该从小便是神的孩子

  性情至灵,事先有预,心里躲摸着会比其它的孩子多想一些简简单单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微小之处有着独立好奇心

  心性敏感悟性极强。

  对事,都秉用着极强的心意,她是靠着心,长大与生活;那颗心,无时不在。

  在一个温暖的家族里,伴着各种温暖情味儿十足的传说与故事长大,故乡的山,故乡的月,故乡的传说,故乡的习俗,都让她的心,如明净山湖,清朗如月。她看见家族里发生的各种情诗,看见家族宽广包容胸怀,她逐渐看清:人世间的恩义、长情,层层叠叠,又岂是三言二语道的明白,有岂是是非之辞可以言定。这世间,情织交错,是好,是伤,是福,是失,都落在心里一一共存;大情大爱,超越男女之间私情,恩比情更重,礼比情更义。

  可就是这样的姑娘,也总是要遭情的劫数。

  她对他的那番心意,更是对另一个自己的敬重与爱,往来书信之间,不狭与私情之爱,如大信所说精神上是永恒追求;他们是如此互相契合对方的心意,如此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她故意有时停留让他明白“你待我与青儿应是不同的”,他也迎头直上的热诚告诉她“我与你,是与她完全不同的”。

  可就是这般,他还是曾经燃烧过的灰,哪怕那时幼稚;他有过伤,不论是何种的情,他身上带着伤。

  她是骄傲的,那时是容不得冤屈的,不过也和对方一样。却终于变成了武器,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切掉了两个人的联系,切掉彼此共通的心意,切掉了一切。

  于是,终于,内心的期盼变成了插进自己心里的利刃,魂不守舍。

  她是如此用心,用心啊。

  用心到睡到半夜可以梦游般的走到门前,打开大门,却看见站在对面的他。这种心的呼唤,她如此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她于是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对方与她几乎心融一体,这世上真有字迹如此相像,心意又如此神会的人呐。

  往事越是美好,煎熬越甚。

  都没有来得及说告别,只是在他楼下站了三个小时默默离开,从此此地没有君,我又为何留。

  他问她“你喜欢台北么”

  她无言以对,台北于她,只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男子的存在,这个男子生于斯,长于斯,台北的街道有他的足迹,台北的空气有他的气息,她屋里的凳子桌子都有过他的痕迹。台北与她,完全不过是一个陌生的城市,除了他。

  他走了,台北又何以呆。

  贞观回去了。

  人间除了爱,还有太多情。祖孙之情、姐妹之情、成全之情、报恩之情;大妗一辈子,让贞观知情不必执,爱藏于心,早已超越个人。这情,最终向天,向地,向诸佛。大喜大悲,化为平静。身不过只是万物之中,众生之芸。

  贪痴未已,爱嗔太过。

  有过一劫,总是会放下。那蚕茧,只是为了最终生命的自由飞翔。作茧自缚只是一个过程,种种情伤包裹自己也只是一个过程,虽窒息,虽痛,痛到深处只想化为魂随去。越紧的茧,越死死包裹住自己,越在冲破之后得以见初心。

  脱下茧

  放下痛

  悟性如贞观,她得以重生,得以重新见山、见水、见月;心如湖

  伤情只是一劫,越过即是心性的澄明。

  从此心置天地之间,回到故乡,完整如初。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照天、照地、照万物、照众生。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六):《千江有水千江月》书评

  单看书名,像是一部描写诗词或者凄美爱情故事的书,其实不然。相比于男女主的情感纠葛,书中对亲情,民间生活的描写更吸引人。

  女主人公贞观自小生长在母舅家,与表兄弟姐妹们玩在一处。书中虽然给了贞观不一样的出生,怀胎十二个月才被生下,但成年后的贞观并无什么过人处,真真辜负了“十二个月生”这个设定。

  贞观的外家算是一个大家族,外公外婆共有五子三女,到贞观这一代,兄弟姐妹就有十来个。人虽多,但兄弟,妯娌,姑嫂之间相处和睦,所以每每离家时,贞观都是万分不舍,极度不愿。

  我并不喜欢书中贞观大信的爱情,觉得太腻了。两人正式建立联系开始于鸿雁传书,断开联系也是通过书信。两人也算是自小认识,文中花了大量篇幅描写贞观大信心有灵犀,从他们的通信内容可以看出,两人喜欢看书,对传统文化有着相似的见解。所以对于他们的分手,我觉得莫名其妙,上一秒还甜得发腻,下一秒就恩断义绝了。

  书信分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确切地说,他们都没有主动创造见面的机会。爱情即使不是轰轰烈烈,但也不能像这样经不起一点涟漪,情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容易产生误会,但贞观大信却在误会面前毫无作为,我只想说,你们对得起前文对你们爱情的大量描写吗?

  比起贞观和大信,另一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贞观的大妗。少年夫妻,相伴三五载,在战乱的年代被迫分离,从此独自侍奉公婆,抚养幼子,日日祈求神明,保佑丈夫,盼他无事。只是造化弄人,盼念的人确实无事,也终于归来,却另有妻儿。

  我看到这里时,我真是恨啊!巴不得贞观他大舅早死了。大妗的态度让人十分心疼,高兴两位老人找到儿子,欢喜孩子有了父亲。我确信她是欢喜与感激的,因为她没有为自己想。虽然说公婆让她做主,但是像大妗这种善良,温柔的旧时代女子,怎会让老人无子,孩子无父,让丈夫离开对他有恩的妻子,只有委屈自己,这样别人都圆满了。唉!别人都圆满了,只是你没有了丈夫,最后为了偿还昔日在神明面前祈求的愿,青灯古佛,终此一生。

  大妗的选择让我意难平,但我也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以及结合大妗受到的教育来说,那样是最好的。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些私心,希望大妗选择出家并不只是为了还愿。我成全了你们的圆满,但不想看到你们圆满,我要你们的圆满永远带着愧疚,我要让你们知道你们是多么自私丑陋。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七):五十年后的布袋

  2013年夏天,在某次长途飞行中读到了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完心中满是感动。此书可以排在我最喜欢的小说前三,前两年还手抄过它。倒不是书本身的情节和文笔有多么好,但是其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善意特别动人。我的家乡也在海边,书中记录的很多习俗都很熟悉。也许是因为生活在传统社会关系逐渐瓦解人际关系愈发淡漠的今天,才格外地向往书中那个温暖的世界。一年多前计划台湾旅行,我决定第一站就去嘉义。问了两个台湾同事,她俩都提到蚵仔煎,除此之外就啥也不知道了,感觉是一个连本地人都不太去的地方。千江描写的是六十年代的布袋镇,我很想去看看今天的渔港是否依旧。

  原本的计划是飞到台中机场,然后坐高铁去嘉义,再转大巴去布袋,这样也算体验一次贞观回家的路。哪知飞机延误了些,到达已是傍晚。没赶上去高铁站的公交,只好叫了的士。闲聊间司机得知我要去布袋镇,说服我搭他的车过去。考虑到天快黑了,我同意花2500台币去布袋。民宿老板等不到我,还通过booking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司机顺便和他们沟通了大致地址。黑夜中抵达布袋,民宿老板一家跑来门口帮我提行李。他们正在吃饭,就招呼我坐下一起。民宿老板是高雄人,听说我是为了一本小说来到布袋镇,大为吃惊。吃过饭房东女儿小珍骑机车载我去逛夜市。我处在终于来到小说发生地的兴奋里,跟着她玩刮刮乐。吃到一直很喜欢的卦包,还买了一碗仙草。小珍说夜市一周只开这一天,我想起的士司机和我说旅行要以金钱换时间,觉得十分有理。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老板推荐我去吃鱼市。她借给我一部脚踏车,不带锁。说是布袋的脚踏车都不用锁,没人偷。鱼市吃了蚵仔煎,还有一种叫紫苏的植物。吃完去布袋主要景点高跟鞋教堂,游客不少,没啥意思。闲游时发现布袋有特别多的庙,路上走着就突兀地出现一间间大庙。我的家乡人民也特别喜欢上庙拜神,但是布袋庙宇之繁盛依然令人震惊。几天以后上台北见故友,她解释说南部的人靠海吃饭比较信神。有时候老头老太做梦发愿要修庙,就真的攒钱布施不大愿望不罢休。南部大兴庙宇也和选举有关,似乎黑白两道都想利用宗教人士笼络人心。

  那天午睡做了一个很甜的梦。梦中有人温柔地吻我的眼睛,睁开眼意识到自己在布袋,很高兴。下午小珍载我去布袋湿地。夕阳下的水面十分美丽,还有大群白鹭飞过。小珍说呆在小镇感觉被困住了,我劝她去大陆念研究生。回家路上去吃台式牛肉面,顺便买了一碗爱玉。晚上和房东一起看乡土剧戏说台湾,我能听懂一部分的闽南话,剧情很傻,笑到肚子疼。晚上重新看了一遍千江,划下几个想去的地点。

  第三日刮台风,一大早被风声吵醒。中午依旧去鱼市,点了Q弹鱼皮和某种不认识的耗。布袋的海鲜做法总带点儿辣,不太符合我的口味。点了太多吃不下,去找老板结账回来发现有个收垃圾的大娘在吃我的剩饭,心里不太舒服。顶着大风出门去嘉应庙,感觉自己差点被刮下海。庙前修了高速公路,站在庙口已经看不见布袋港了。但是我看到和书里一模一样的题词“䵪身海上显神光-蔡中村题”。如在梦中,激动地摸了半天字,不敢相信。

  嘉应庙

  路过另一个庙,居然是书里所写的三太子庙。想起来大信和贞观便是散步路过这条后寮路,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下午小珍载我去好美湿地,路过盐场,又是书里提到的另一地点。我们还冒险登高,简直站不稳,但是两人都笑得特别开心,骑机车路过海边,感觉潮水正凶狠地想扑过来。我心心念念虎尾渔灯,但是不论是网络还是当地都问不到具体地点,只好放弃。去湿地的路上意外看见了虎尾寮,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边上有一片片鱼塘,想来那就是虎尾渔灯的发生地吧,脑补贞观那晚和兄弟姐妹们摸黑从镇子一路走过来的场景。湿地风特别大,但我终于看到了外海,波涛汹涌,不敢靠近。小珍执意带我去另一个湿地,越往海边风越大,逐渐有封杀吹入口鼻。我们决定返程,掉头没多久机车打滑,我们都被甩了出去。半天才爬起来,手上一大片划伤。

  回到镇子惊魂未定,小珍带我去小诊所。医生效率超级高,看病交钱开药公耗时15分钟,花费300台币。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推去小黑屋打了一针破伤风。晚饭我请小珍吃小火锅,终于回过神来。可惜烤生蚝摊子关门,没吃上,怨念。回家继续看戏说台湾,小珍给我八卦家里各种事。没想到笑嘻嘻的小姑娘长过脑瘤,听得吃惊又心疼。新闻说今天阵风9级,我们感慨自己命大。

  最后一天依然大风,小珍冒雨帮我买了卦包,特别感动。出门候车又看了一眼三太子庙,大雨中搭车离开布袋。听到客家话报站"布袋镇公所",笑了好一会。过了60年,布袋依然是书里描写的那个世界,人情淳朴,充满温情。我满足了。

  .S. 上台北后拜访了贞观常去的龙山寺,我从未见过用如此现代化的方式经营一个鬼神相关的事业,超乎想象。重点是,真的很灵。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八):传统的美好

  先说好,这可不是认真写就的书评,只是短评字数超了而已。

  20161005:刚读了一个开头,感觉是部好书。之前台湾文学看的少,朱天文朱天心姐妹俩得书读着觉得有点儿隔膜。但这部,就很好。里面感觉有我们传统文化的味道。贞观读书那段很喜欢啊。已经和大信相遇了,接下来会是什么故事呢,但愿不悲伤。

  20161015:大信和贞观那样纯粹美好的感情竟然那样决绝地说断就断。男人,怎么能绝情如此。但好在最后贞观走出来了。

  喜欢那种和气的大家庭。喜欢小镇家家户户遵守的传统习俗。他们晒午时水,拜月娘娘,拜七星娘娘,连七夕的吃食都有个窝窝给织女装眼泪。对他们的家教肃然起敬。里面有许多女子学习的道理:做女儿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为人妇的道理,为人母的道理。重在女德。里面虽有一些过分男尊女卑的传统,但亦瑕不掩瑜。让我这小人家的儿女学到了很多道理。也更梦想能够遇到那样和气的一家人。

  (祖母喝孙媳妇奶水这一段,我是有点儿不能接受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九):透过云朵的月光才是爱

  年轻的我们就像一个三角形,有着十足的棱角,一方面凸显了我们年轻的个性,但尖锐的性格也使彼此难以亲近。无论是要强还是把自己深深埋在人群里。

  这本书就像贞观,从始到终印在别人心里的只有淳朴,自然和素雅,而又没有过分去渲染这种感情,而是将其掩在当地浓厚的民风中,平淡中缺不平凡。

  幸福与读书的多少无关,大妗没有多少文化,在爱情婚姻的觉悟和豁达上却高于常人。纵使化学平衡式解答的再好,也未必能顺利解开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小郁结。

  一直倾情于纸质信件,那一个个用心去雕刻的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是现在通讯无法比拟,代替的,他们就像一个个上下浮动的音符,清晰生动的表达了俩人彼此之间的淡淡情愫。

  无论结局如何,这种似水飘过心底的感觉是绝妙无比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十):爱是持久忍耐

  正所谓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

  青春年少的我们,对爱情总有美好的憧憬和愿望,期待自己可以与相爱之人白头偕老。现实却不能尽如人意,那些大部分只能在书中呈现,因为人的性情多变,两个人除非完全心意相通,否则一旦产生裂缝,将难以合上,只能遗憾终生,尤其是年少的我们,不能克制住自己的情感,冲动之下失去理智的行为,也许只是彼时的无心之失,却能伤人一辈子。贞观和大信的爱情,就是因为两个人的过于骄傲,遗憾收场。

  彼时她未深识大信,人生的痛苦和甜蜜,都是大信后来教给她的。在这之前,少女的心,也只是睫毛上的泪珠,微微轻颤。到结局,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佛。是什么让这个懵懂的少女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贞观和大信,两个人,太过于相似,双方都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原本是缘定三生的情人,却过不去那一道坎,她和他只能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年幼时,因为一个治疗喉咙被卡鱼刺的老办法,让大信记住了贞观,从此在心里留下青春的印记。后来虽然分隔两地,依然能够以书信往来,两人又是那么的投缘,你的上封信,正是我心中所想,下封信又是你欲言之语。既热爱传统文化,对其了解至深,遵守各种风俗,又能与时代接轨,接受最流行之物,两人默契十足,无话不说。可两人的性格却都是那么执拗,大信起先真的委屈贞观,可贞观却也耍小性子,将大信赠与她的各种信物一把还他,这是多深的伤害,偏偏大信又是那么骄傲的人,终于是相互辜负。

  怎样的痛苦,怎样的吐丝,怎样的自缚,终究是生命蜕变的过程,借此羽化而成蛾,再去传续生命。人总要经受一点痛苦的,才能迎接生命的更美好的一刻,如果此前的痛苦都难以忍受,如何去承受日后的雨打风吹?他们的感情,因为两个人太年轻,不能够忍耐,一点痛苦就难以承受,最终互相伤害。爱是持久忍耐,及早看透,承受,以后就能无畏无惧。如果不能经受挫折的爱情,哪怕此刻你侬我侬,也是过眼云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