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9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精选10篇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一本由萧丽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一):小时候爱情

  因为崔崔的推荐,在下版纳的车上看完了这本小说。

  除了贞观和大信的分手莫名其妙之外,整本书都写了特别理想生活。盛世无饥馑,大家嘻嘻哈哈去捉鱼,过着没有忧虑的生活。所有的不开心都源于偶然或者外力,一起捉迷藏发生的意外,遥远的时代战乱的问题遗留,总之,家乡本身是美好的。

  景色也美,描写也很细腻。通篇看完,会想念自己的家乡。

  海上明月升,摇晃的小船,是没有世事纷繁的好去处。

  不习惯的是男尊女卑的残留,女子对夫家彻底的牺牲——并且这牺牲还是完全自愿的,被赞美的,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以前的人们,真的过着这样的生活么?家庭还算富足的大户人家,有七八个儿子,娶了媳妇,都和和睦睦的,大家一起好好生活,晨昏省定,没有人欺负孀居的寡妇,大家都从心里恭恭敬敬的。

  我很难相信

  自己的丈夫多年在外,毫无音讯,一个人辛苦把两个小孩养大了,丈夫忽然要带着另一个妻子回来,做公公和婆婆的说,你决定要不要让他回来,只要你开口,我们都听你的。

  如果你是这个可怜的妻子,你会怎么说呢?

  每个人都情有可原,可是这样的结果,谁能说很幸福呢?

  时间一年一年流过,我也越来越不宽容。也越来越想要去分对错,以前高中读红楼梦,老师说里面没有全然的坏人,也没有人是完全一心想要拆散两个玉儿。现在想想,里面有坏人,只不过坏人有自己的立场。

  我不愿意去做好的那一个。

  就算我错了,我也自己认,自己的生活,不想被家族所牵绊和左右。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二):人间相见唯有礼

  先听我说两个故事

  印度阿育王,治斋请天下僧侣。

  众人皆已来过,唯独平垺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王乃问之:如何你来的这样迟?

  平垺炉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宴席。

  阿育王叫奇道:一个人如何赴得天下宴席?

  尊者说:这你就不知了!

  遂作偈语如是: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

  圆泽是唐朝一高僧,有天与好友李源行经某地,见有个大腹便便的妇人在河边汲水。

  圆泽于是与李源道:这妇人怀孕三年未娩,是等着我去投胎,我却一直躲着。如今面对面见了,再不能躲了。三天后,妇人已生产,请到她家看看,婴儿如果对你微笑,那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记吧!十二年后的中秋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吧。

  当晚,圆泽就圆寂了。妇人也在同时产下一男婴。

  第三天,李源来到妇人家中,婴儿果真对他一笑。

  十二年后的中秋夜,李源如期来到天竺寺寻访,才至寺门,就见一牧童在牛背上唱歌: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生虽异性常存。

  这就是“三生有幸”的由来。

  ``````

  喜欢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很久了,还是一如既往钟情这书中的两个故事,及其两诗。

  与佛家事有关,其实也在佛家事之外。

  读仓央嘉措的诗词,你会奇怪,这被称为六世达赖的僧侣,为何会写出如此痴情露骨的情话。

  然而还是因他某句直抵人心的话惊为天人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相爱的人,却不知道能否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与有情人,做快乐事。

  莫问是劫是缘。”

  或许真会令处于暧昧徘徊阶段的感情迅疾渗透内里。

  豪放热烈,如夏夜雷雨前划过天际的洁白闪电。

  还真有这不管不顾的人呢。

  但是书中的贞观,大信,却不能如此对待彼此的感情

  女有贞,男有信,人间相见也只能以礼相待。

  有人说过,若无一颗古典的心绪,所谓的恋爱,不过是一种重复的程序。

  一切太过明晰,又会有什么收获?

  古典含蓄,沉着有力的恋情

  是什么,已经让这个野心蓬勃的世界,再难有风月心情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历史作为专业。

  现在或许可以给ta答案。

  唯有我们,才有这样动人的故事传奇

  你看做中国人多好,能有这样的故事可听。

  就为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

  在这个领域里,着了迷。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三):感谢萧丽红,给了一个我想看到的收尾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台湾女作家萧丽红的小说,篇幅很长。

  其名出自宋代和尚的一首佛偈: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明心见性,深得禅意,也是小说的精髓。

  这部小说,,实在喜欢,一读再读。曾有一段时间,不断向身边诸好友推荐,却从无回音。 心下黯然,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趣味就如食物的偏好一样,不能强求。

  萧丽红用的是红楼梦的笔调,有古典的意趣。

  她的笔细致,疏淡,慢慢悠悠,一笔一画地向我们描绘台湾嘉义的布袋小镇,一个小渔港,仍保存着淳朴民风,人人敬天畏地,尊重传统与人伦。

  甚至它的抒情道具,比如大信与贞观之间,亦是用书信往来相知相交的。

  小说的主线是讲述一段清浅的爱情,贞观是生于布袋镇的渔港女儿,大信是长于台北的省城男子。两人的牵连,最初不过是缘于旧式大家大族对于亲戚的重视。贞观的三妗刚好是大信的姑母。

  大信初到布袋探亲,不过是十四五岁,而阿贞观彼时才刚是国小毕业的小丫头。相处一个暑假,打渔捉虾,漫步鱼坳与蓝盈盈的海边并不能让俩半大孩子互生情愫,两人的机缘应是始于卡在少年喉咙里的一根鱼刺。

  七八年后,大信已是台大的俊雅学子,而贞观也已去乡离家,生活在了台南一片火红的凤凰花下。从此鸿雁传书,信中充满文艺腔的对白,含蓄典雅。

  现抄录一小段,如下:

  听说你喜欢凤凰花,见了要下来走路,极恭敬的,如此心意,花若有知,该为你四时常开不谢。

  二人愈是通信,就愈发觉得性情相近,仿佛是另外一个自己。相近的情怀与趣味,犹如高山流水。他俩不似在恋爱,只是在交心,从始至终,没有人说过一个爱字。这样的恋情,这样的含蓄,在现今应是绝迹了。

  这样的场景似乎只出现在《笑傲江湖》里的绿竹巷中,任盈盈和令狐冲抚琴吹箫。心无嫌隙。

  遗憾的是,大信和贞观之间还是有了嫌隙,误会与求全。他们的决裂也是源于信,贞观接不到大信的信,从此萎顿了下去。

  我是喜欢这样的结局的,正如我不希望的《笑傲江湖》的结局一样,任盈盈只适合在悠悠绿竹巷里孤独终老,在一个有风的日子,弹一曲《清心普善咒》。

  感谢萧丽红,给了一个我想看到的收尾。有遗憾的故事才是最美的。

  欢迎关注我的独立博客:www.summerpeng.com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四):礼义·忠贞

  读罢《千江有水千江月》,不仅产生一种空灵的遥想,欲露还掩的月亮,一个恬静的女孩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曾经的一切都被月光净化在无边的夜色里……

  萧丽红,台湾女作家,这部充满含蓄美的小说成书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描述了主人公贞观和台北青年大信青春年少、简单纯朴的爱情故事。掐指算来,小说几近而立之年,但仔细读来,故事依然散发着或淡或浓的清新味儿。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对女主人公的名字作者可谓颇费苦心。信,儒家倡导的处事原则之一,“言必信,行必果”,男主人公大信之名也寓意深刻。而故事也是紧紧围绕“贞”、“信”这一主题一一展开。两人因小时候大信(贞观四妗的侄子)鱼刺卡喉,贞观四处找麦芽糖解围而结识,成年后由贞观弟弟阿仲牵线,两人开始了书信的你来我往,到贞观台南回乡大信独身前往拜访的那句“贞观,吾乃大信也”,再到最为浪漫的过年海边看月,最后两人因年少冲动而断绝往来,一个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结局。

  小说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贞观的大妗素云,一个最“贞”最“信”的农村女人年轻时,丈夫被日军调往南洋作战,从此音信全无,孤身带着两个儿子苦苦守了三十年,还不忘上山拜佛许愿。三十年后,丈夫带着日本妻子平安归来,她没有任何芥蒂,胸怀感恩地接纳了昔日的丈夫和那个日本女人,而自己却拒绝前往台北与丈夫破镜重圆,选择了上山修佛,只因为了还愿。她除了对丈夫的忠,还有对丈夫母亲的孝。在这个只知大房有媳妇未晓大房有儿子的阿娘的苦苦哀求下,她守孝到老人辞世方才了无牵挂地上山。

  如果说贞观与大信之间的爱情是年少时发乎情止乎礼的异性相好,那么贞观大妗的爱情便是为人妇时恪守妇道忠贞不渝的天地之爱。前者处处渗透着异性之间的“礼”,最为典型的是,大信所住的“伸手仔”贞观一直未敢踏进,直到贞观受命邀请“人客”(客人)方才走进,而大信到贞观家,若是家中无他人,贞观也未请大信入内就坐。他们之间有一条天然的“线”——礼,两人至始至终都不敢逾越。后者时时刻刻流露着夫妻之间的“忠”,贞观大妗三十年未改嫁,大舅守得云开衣锦还乡,书信中仍然“所负咎耳”。两个爱情故事交叉串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笔下的爱情观——贞与信。与当代轰轰烈烈的爱情相比,这种爱情更像是长流的细水,清澈而甘甜,读来更有唇齿留香之韵味。

  淳朴的故事总是让人爱不释手,而清新的民风风俗更让人对其钟爱有加。小说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和趣味,加之文化共鸣,更有经历比照之默契。“馨香”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但凡有嫁娶之事,新娘子都要折一只只老虎、茄子、金瓜等模样的馨香,端午前后发给邻里小孩。简简单单的习俗,宛然一笑的新娘与活蹦乱跳的小孩便跃然纸上。而视“人客”为上的习俗更耐人寻味。因大信是“人客”,贞观就有义务陪着他四处转悠,这种或明或暗的约会在无形中成全了这对既顾忌乡邻闲言又彼此爱慕的恋人。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与故事的内容浑然天成,似乎只有彼时彼地才会有如此悠然的恋歌飘荡在读者的心中。在作者笔下,原本让人不以为然的风俗民情都变成了一个个本来就与美不可分割的精灵,时不时地跳跃在读者的心坎上,活泼而又真实,让读者对其也产生了喜爱。

  小说以贞观和大信的分开为结局,多年以后,贞观与大信会不会再相遇,就像贞观大妗与大舅的重逢,那时他们之间又会怎样,这些作者将其留之于天,留之于地,留之于佛,有如“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佛”。

  有人评价贞观与大信之间是“正格”的爱情,完全尊崇礼义,这也注定了故事的结局。在欲望横行的社会里,这集琼瑶式的浪漫和红楼梦式的凄美为一体的出水芙蓉般的爱情故事,也注定了它与读者心灵的契合度。月光里,大海边,难道读者心里都没有一副如诗如画的影像吗?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五):爱是青春最美的潮汐

  “大信问贞观:你要休息了吗?我们去海边看月……如何?贞观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低头看一眼自己的脚,原来脚早已同意。”失眠的深夜,看到这样一个句子,不由莞尔——你看,她把这份初萌细芽的爱情写得多么生动啊。于是耐着性子读下去,只觉得四周空气温清凉,枕边仿佛已卷起千层雪,唯余海涛拍岸的不绝回响。爱情的鲜活与生动,原来不必华丽辞藻,只简单的几个眼波,那令人沉醉的朴素情感便如一朵白莲徐徐绽放。

  在作者萧丽红的心中,有一座不会老去的布袋镇,一个叫做贞观的女孩,一段纯净的少女时光,一片浸润在故乡清芒星子里的水色之爱。就像每一个女孩,都有着自己心中的原乡,那里有一起长大的最好的小姊妹,还有一个留在静缓时光里默默喜欢过的男生。这喜欢是踏实的喜欢,忧愁也是平实的忧愁,书中写故乡的月色,桥畔碎小的白色野花,冬至节弥漫了整个小镇的甜甜的糕团香气……琐碎的生活在作者笔下如此淋漓鲜活,将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与爱恨,描摹得那样细致,力透纸背

  不管是读书还是看电影,我向来都钟情看爱情最初的模样——大信来探亲度假,贞观做主人陪同;他感冒时,她下厨煮一碗辣椒米线,五颗椒嫌多,三颗椒嫌少,竟丈量了好久。只寥寥几笔,一幅情窦初开的小女儿情态便跃然纸上。他们约会,即使对方是“泱泱君子,堂堂相貌”的意中人,也要发乎情,止乎礼,男有信而女有贞,即使是台风夜里共撑一把伞都好像许下了千金诺言一般慎重。

  他们通信,用古代戏剧里才有的文艺腔调鸿雁传书:“独行夜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心如水,心如古井水……”纸短情长,爱情竟因距离而变得如斯美好。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同寝室的一位极有个性的西北女孩,当别人都在打着电话诉说绵绵情意时,她却偏偏要写信。别看平时动若疯兔,一到给家乡小男友写信的时间,就变成了善感的林妹妹,从花开的欢喜到叶落的忧愁事无巨细,并且随节气的变化在信笺里附上一些带有江南时令气息的花瓣、草叶,末了还要喷上青草味道的香水……大抵这世间的每个姑娘在自己心仪的男生面前,都会这样小心翼翼,不厌繁琐吧。

  我敬重一切纤细美好的情感,当文字因心意、距离、时光的介入而最终酝酿成一封书信,即使寥寥数语,收信者光是想象这薄薄的信笺一路上所经历的万水千山,回味和咀嚼的余地就足以感动自身。

  然而当手机、QQ、微博让一切联络都变得轻易起来的时候,爱情就少了那一丝沉淀出来的芬芳。难怪有位作家要这样痛心疾首地在文章里写下这样的句子:“有时候我怀念书信年代,因为那时候的爱情,都有股手工味道。”反观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吃穿用度无不追求手工定制,唯独爱情,却沦落成了一客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快餐。爱情易碎,无论来的太早或太迟,都不会太美丽。年少的恋情尽管美好,却经不起过度膨胀的自尊——大信不想让贞观看到自己的落魄,渐由回避变成了隔膜。有部电影台词说得巧妙:“男人要到30岁才开始成熟,可惜啊”,话虽如此,但我还是喜欢一切讲初恋的故事,因为它的单纯不世故。

  不知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描摹出那个一袭洁白衣衫、默然静立的贞观。许多人用了一生去缅怀一段感情,在故事的最后,贞观心里这样对自己说:“人生的苦痛和甜蜜,都是大信给的。不管大信如何对她,在她的感觉里,她已与他过了一辈子,一世人了;情爱是换了别人,易了对象,则人生自此不再复有斯情斯怀;那人纵有张良之才,陈平之貌,也只有叫人可惜了他——她是再改不了这个心意的。”这让我想起金庸的《白马啸西风》里那个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的姑娘:“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生的失意与苍凉。

  即使年轻的相遇非早即晚,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想贞观还是会宁愿选择错也不愿错过。这样的情感,平静而强大,像一条河流,也许并没有太过宏大的声势,却总能奔流成为青春时光里最美的潮汐。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六):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看到爱不释手的地步,到最后还在感叹怎么就完了勒?

  羡慕作者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千江的水印出的千个月,有各种美味水产可以吃有油饭有粽子 ,有可以海上观月的中秋,有一座大大的庭院,有简单纯普的风土人情,有相亲相爱的那么的多兄弟姐妹,有有一个督智沉稳而且还有很多宝玉的奶奶。。。。。。

  身在情长在。欢乐趣,离别苦,之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我自己立的愿,如何欺的天地神佛。

  再美的景致如果缺少了可以鸣应共赏的人,那么风景自是风景,水自水,月自月,百般一切都只是互不相干。

  人,生而难得。

  有些事情是周而复始得,而有些事情人生只有一次,错过了,从此就没有了。

  手怀抱儿,才知父母心。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七):如此美好,我信

  如此美好

  “读书的目的,为了要与好的东西见面:好事、好情、好人、好物。” 台湾女作家萧丽红的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就如同书封四上海女作家蒋丽萍的评价:“没有一本小说,像这本书那样,把中国人的人伦社会和世俗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所谓中国人的人伦社会和世俗生活,延绵数千支撑其间的是乡土观念。这一脉的传承,在近一百年间,因为其赖以生存乡绅社会的土崩瓦解,而被动或主动地支离破碎。人们加速度地离开故有跻身城市化进程中去。

  或许会如鱼得水;更或许会停停靠靠,留念地回下头,比如作家萧丽红,比如书中的女孩贞观。“贞观觉得,以自己的心态,是无法再到台北过日子;台北是要那种极勇敢,极具勇气的人才能活的!”

  极具勇敢勇气才能活!是啊,这一年来我常挂在心里的一句话便是:心不狠下去,这日子如何过得完。这勇气和勇敢,是摒弃掉细腻与会意,直取进取与速度。

  《千江有水千江月》,以贞观和大信的爱情为主线,徐徐铺呈了一幅幅乡土、亲情的温暖画卷。在这本台湾作家的书里,我相遇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美情感。无论大江南北,无论海峡东西,千万条江水里,流淌的映照的均是我们民族的情境。对这种情境,作者的态度,是“敬重”,也是“骄傲和感动。”读完,我的感受也是这样。

  世间居然有曾经有如此的美好啊,读着不由心也柔软起来:该要做更好的自己!

  周日一个下午沙发上一气读完,数次湿了眼眶,美好得流泪。如此美好,我信。

  一些摘抄: 

  “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才不足凭,貌不止取;知善故贤,好女有德——”

  “老人一听,倒是笑起来:‘我还去,那种所在,没有xiu边头尾来说话;走到哪里都是人不识我,我不识人,多孤单呀! ”

  “贞观可以想知:那种人隔阂着人的滋味,然而为了大信,人世即使有犯难和冒险,也变做进取与可喜了!”

  “贞观看了他一眼,继续又走;人世间有多少真意思,就是这样的时刻里滋生出来。”

  “两人说说,走走,不觉又弯到后港岸来:贞观这一路抬头看月,心里直差要唱出歌来。”

  “啊,世上原来是因为有大信这样的人,所以才叫其他的人,甘心情愿去做什么——”

  “贞观人在大信身边,站着,看着,心亦跟着曲调飘忽,她这是第一次,当着这么众人之前看他;在挨埃、挤挤得人群堆里,唯有眼前这人于自己亲近—— ”

  她看着他专注的神态,思想方才小旦的唱词,忽对天地、造化,起了澈骨澈清的感激!”

  “她此时了悟:人世的折磨,原来是——易舍处舍,难舍处,亦得舍!”  

  “灶下的一瓢、一锅、一刀、一铲,她此时看来,才明白阿nian、表嫂,甚至多少旧时的女人,她们可以每餐,每顿,一月,十年,终而一生的为一人一家,煮就三餐饭食,心中原来是怎样思想!”

  “家中的这些妇人:她大nian、啊me等等都是,她们对事情都有一种好意,是连剪一张纸,折一领衣,都要方圆有致,都要端正舒坦。”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八):这本书用一百句作一句讲,就是很美很好…

  浓浓古老传统底色,朴素的民俗民风,那个叫布袋的小镇里一个大家庭,父母慈善,妯娌相和,手足情深,邻里乡亲,间间通声,户户相闻,故乡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再不相干的人,即使叫不出对方姓名,到底心里清楚:你是哪邻哪里、哪姓哪家的儿子、女儿!孩子们自小读书,识字,诵读〈劝世文〉〈三字经〉〈千世文〉中国文化,深邃不尽,流传到今是因为代代复代代,都掺有对它的印证!写得非常动容细腻,可以从中受益到很多知识,它把许多传统文化用日常生活串联起来,有关家乡,家人,无忧童年及连爱情都是古典含蓄隐忍,泱泱君子、窈窕淑女,发乎情、止乎礼,女有贞而男有信。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月光自头顶洒下,沿途的街灯更是伸展无尽……

  仿佛时间在渔巷晚风里忘了前行,能把人带入一种安静遥远的情节中慢慢读出眷恋来。读书的目的为了要与好东西见面:好事、好情、好人、好物。这本书用一百句作一句讲,就是很美很好…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九):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贞观和大信的故事很容易讲,三言两语即能作个了断,而贞观的家族史却很绵长,徐徐道来就占据了恁长的篇幅。传统礼数,一切繁复却也是水到渠成;历史人文,所谓古老却始终历久弥新;人情世故,纵然是时过境迁却依旧不改初衷。无论经历怎样的时事动荡、家族变迁、亲人离散,整条血源,整个品性,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脉相承。生而在此大家族中,贞观是何其有幸,不论伊早年丧父故而失学的境遇,母亲以子为尊的思想,与大信相知相戚却又无疾而终的感情,自小浸洇在中国悠长历史传统文明中的贞观已然长成一个有德的好女子。

  才不足凭,貌不止取;知善故贤,好女有德。

  相比较伊,现在的我们是怎样的可怜,越发缺少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积淀,因而也失却了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与情亲,心若没了归属,魂也自然涣散而至悒郁不快。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自若地说出上面的话,实践并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也许只有到那时才会真正寻着快乐的源头。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后感(十):千江有水千江月

  原只是一个淡淡的闺房旧事,怕是有人还会觉得腻味。 可是我喜欢那个书写的年代。有纸有笔有诗味儿。 还有那句禅诗。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不过也仅限于此了。 这个淡淡的,却又深深的故事,以1970年的台湾省嘉义县布袋镇的萧姓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了贞观与大信的爱情悲剧。爱情之外,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那些传统女性的生活经验,是我爱的亮点。传统文化与乡土之美的融合,在我看来,比爱情更美。 对于小女子,外公有一番大见解:女儿不比儿子,女道不同男纲;识者都知,闺女是世界的源头,未来的国民之母,要她们读书,识字,原为的明理,本来是好的,可是现时不少学校课业出众的,依我看,却是一点做人的道理也不知,若为了念出成绩,只教她争头抢前,一旦失去做姑娘的许多本分,这就因小失大了。 小女子的心绪可以小至一根针,可以大过一片海。在贞观的小世界里,未识大信前,少女的心,也只是睫毛上的泪珠,微微轻颤而已。与大信产生了纠葛以后,撕了信便是最大的毁灭。活了廿四年,生命中最宝贵,贮藏在至隐秘,至深处,性灵内的东西,她竟然可以撕毁。年轻就有这种可笑,可以把最小的事当做天一样大。再观家中的妇人,则是另一端的波澜。她们对待生活,事有大小,都在心里分得极详细。她们对事情都有一种好意,是连剪一张纸,折一领衣,都要方圆有致,都要端正舒坦。阿妗丧子再到得子,叫人明白:人、事的创伤,原来都可以平愈、好起来的!不然漫漫八、九十年,人生该怎么过呢?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千江的愁,如何解。 大概仍旧是千江解。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贞观终于回到故乡来。故乡有爱她的人,她爱的人;人们为什么要去流浪呢?异乡、外地所可能扎痛人心的创口,都必须在回得故里之后,才能医治,才能平复。要说就去说与清风,要诉就去诉与明月。 她要快些回去,故乡的海水,故乡的夜色;她还是那个大家族里,见之人喜的阿贞观——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佛。 千山同此月,千江同此水!故乡即是这样,每个人真正是息息相关,再不相干的人,即使叫不出对方姓名,到底心里清楚:你是哪邻哪里、哪姓哪家的儿子、女儿! 故事是俗的,加了幻梦般的旧时风味,也就不俗了。 正如作者如此描述阅读的感受:“读一段散文,一篇小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读者被诱惑、被强迫,从现实、安定(麻木?)的心境中,投身入一种旧日情怀,一种憧憬,一种悲痛,无论如何,他陷入汹涌激流里。阅读之际,上面是现实的人生,下面是蝴蝶的梦境,浮沉其间,时而陷入激流之下,亢奋、忘我、升华(注)、时而浮出尘世,还我持重、克制的人生…… 穿梭在这两层之间,是一种拉扯,一种撕裂,但若能趋向和谐,倒也是很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