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轮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轮下》的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4:3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轮下》的读后感10篇

  《在轮下》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页数:2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轮下》读后感(一):失败者飞翔

  可以说,这本书有一些自己影子在里面,所以看完之后真正的感悟倒没有多少,不可言说的同感倒有很多。这也是赫尔曼·黑塞的半自传小说,基本走向一致的,可是结局不同,小说中的汉斯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的黑塞在经历辍学机械工之后,成功地走入文坛,不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小汉斯的死也算是作者对自己那段时光的挥泪告别吧,我是感同身受的。

  但是我很不喜欢有些评论家结论,很多东西非要上纲上线,我并不觉得这本书是对教育批判,即便有,也不是主旨。汉斯的沦落不单单是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制度是一种规范,尽管存在很多不合理,但仍然为许多小镇少年提供了出人头地机会,这更多的是要探讨一个选择和一个现实问题,《在轮下》的故事背景类似于当今中国,去神学校普通子弟走向不平凡重要出路,高考也正是当今中国普通家庭出身孩子打破界限的重要出路。汉斯的“堕落”,需要从自身和社会现实上找到原因,而不单单是批判制度。

  这本小说的故事很简单,小城少年汉斯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从小被身边的老师家长寄予厚望母亲早早去世,由单调匮乏父亲拉扯长大,家中还有一位女仆管家,汉斯从小小心翼翼地依照大人寄托做事,所以不负众望地考上了神学校,在神学校里,他开始时也是废寝忘食学习,后来却患上神经衰弱(这一病症在未考上神学校之时就露端倪),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同时他和不走寻常路的海尔纳做了朋友,这使得他在老师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老师们对他失望至极,后来海尔纳被开除,他孤身一人无人作伴,病情加重,最后精神医生宣告他需要休学回家静养;这也标志着他彻底离开了这个颇负盛名的神学校。回到家郁郁寡欢,父亲开始为他另谋出路,邻里看待他的眼光发生变化,他不自觉地爱上了鞋匠法兰克的之女艾玛,未料到艾玛并没把他放在心上,不告而别的艾玛彻底伤透了汉斯的心;汉斯开始了自己的铜匠学徒生涯,试着按照以前自己看不上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曾想,在大醉之后落水身亡。故事在这里结束

  当然,我们并不能确定,汉斯是否是失足落水,也有可能,他是跳河身亡,毕竟,在他看透落差之后,活下来或者离开这个世界只是一念之差区别

  汉斯的陨落归结起来也很简单,一方面是他心理比较脆弱,在承受能力尚不强的时候走入神学校,对于未来的不明了心地懦弱使得他的心境极易发生动摇;另一方面,好友海尔纳格格不入举止言论也要对汉斯的“堕落”负有责任,海尔纳出身于良好世家,即便未来不做牧师相信家族也会有比较好的职业供他选择,汉斯就不一样了,父亲吉本拉德先生只是小城里的一个小代理商而已,他在休学之后只能选择做默默无闻的技工或者书记。所以,在判断力不够情况下,汉斯心态改变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海尔纳离开之后,同汉斯再也没有任何联络,汉斯只是海尔纳不入流之时的一个小小驿站,汉斯却将海尔纳视为人格导师,错位的家庭背景和人物关系注定了他们是不合理的友情。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尚懵懂青春期,海尔纳和汉斯的友情多少带有一点暧昧情愫在里面的,并不仅仅从他们的吻里看出来,他们之间的依赖也很不同寻常,当然,这是在尚混沌的青春期中的状态,有同性恋的影子,却不能定性为同性恋。汉斯后来爱上艾玛也是以一个小弟弟的身份爱上他的。

  我对鞋匠法兰克的看法不好,他有些东西根本不适宜于对小汉斯说,汉斯在认真备考的时候,他不该以一种置身事外看透世事态度说些什么,他是一个虔诚基督徒,但是没必要让其他人必须把宗教视为自己的人生大课;他对小孩子似有似无又让人猜不透的表现真的很不讨好。

  我倒觉得鲁丘斯还不至于太差,他只是吝啬了一点,但是旺盛求知欲和“不结盟”的形象、忽略他人指指点点的性格确实是一面旗帜

  小说读起来比较流畅环境描写比较多。

  《在轮下》中的汉斯走向了堕落和死亡,但是赫尔曼·黑塞却成为了文坛大佬虚构的东西永远是给人力量的,现实也会留一道夹缝,让人在失败的时候尚有一息残喘的机会,失败者也可以飞翔,我们之所以看到黑塞的《在轮下》,正是因为他以失败者的身份从夹缝中飞起来了,他终于没有成为汉斯。

  《在轮下》读后感(二):一个因学习致死的少年

  1906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出版了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轮下》,时年29岁。此后,他历经儿子早逝、爱人罹患精神病离婚、2次再婚、弟弟自杀、纳粹统治时代,并在这50多年中出版了多部小说和散文,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于1962年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卒于睡梦中。他最有名作品不是《在轮下》,而是《荒原狼》。

  《在轮下》据说是黑塞根据本人的少年生活创作的。他以一个斗争者和弹劾者的姿态,描写了一个活泼敏感的青春期少年,为了完成父亲和学校寄予自己的由屌丝逆袭高富帅期望而拼命用功读书,最后患上神经衰弱无法继续学业,并在随后退学做工的过程中,痛苦和羞愧难以排遣,在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酒后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结束了自己悲剧短暂生命。这是一部控诉践踏青少年自由的教育制度的小说。黑塞的文笔极其细腻,在描述噩梦般的学校生活,也描述如诗如画乡土风情,还有人物内心感受不动声色,却让人感同身受。

  在轮下,指的就是在非人道的教育制度的车轮下,在社会旋转向前的车轮下。对于汉斯这个少年来说,童年不是草原秀丽风光,不是柳荫下的悠然垂钓,不是田间的追逐嬉戏,而是如暴风雨般前进的学习。大人们,包括他自己的父亲,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满足感,用无止境的鞭策、伪善的鼓励剥夺了这孩子亲近自然权利,过早地向他灌输了追求功利价值观。他的悲催童年,堆砌的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当汉斯好不容易以第二名的成绩跻身神学院的入学生里的时候,校长却在那美好的暑假“鼓励”他提前预习、彻夜用功。典型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汉斯舍弃自己钟爱的钓鱼和养花以及孩子们必备的睡眠来苦读时,老师们满足了,满足于自己教育理念胜利,即“不好好读书就没有前途”。模式化教育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少年心中的粗野力量和自然欲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奋不顾身的、求取功名利禄思想

  腐朽的教育制度的号角奏响得并不顺利,因为汉斯在神学院结交了一个家庭富裕、具有浪漫主义旗帜的天才诗人海尔纳。在汉斯单调、封闭、沉重的学习生活中,海尔纳的不羁和诚恳,以及对权威的藐视和挑衅,给汉斯带来了幸福感,而汉斯对两人之间友谊的珍视,也使他逐渐和学校、和功课疏远,回归本性抗争开始了。抗争的结果却不乐观。海尔纳因为一次旷课被开除,汉斯因为身体虚弱被劝离学校。

  回乡养病的生活开始是很惬意的。他可以在天气好的日子森林里躺上几个小时观察花朵生长和甲虫的爬行,追逐野兽足迹失去的童年又回来了。只是,噩梦仍时常困扰他。这个受尽摧残的少年只能从隐秘的死亡计划中寻找快乐和力量。虽然一个叫艾玛的女孩子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但艾玛的不辞而别使他再度坠入深渊。最后,屌丝没有逆袭,而是选择了自我终结。“清冷、澄蓝的秋叶俯视着他被黑暗带走的虚弱身体”。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汉斯成长的小镇,碧空绵延;山谷海水波光粼粼。好似悲剧不曾发生。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而少年汉斯,已英年早逝在车轮走过的地方

  这个故事不只是黑塞本人少年生活的写照,也是我作为一个经历了高考这“千军万马独木桥"的人的故事,只不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故事没有这么极端。我们都安全的生存了下来。但当年那黯淡无光的中学生活迄今依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有时候睡梦中我依然能够看到自己无助地面空白的数学考卷。真希望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再被动面临这样惨烈竞争,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在前行的路上,能够给予他们脆弱的心灵以应有的保护尊重

  《在轮下》读后感(三):不仅仅是这样

  我有好多好多的感想。上一次看电子书有这么多的划线和想法,还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但对于写小说这件事而言,我更喜欢赫尔曼这种叙事方式。简洁、快速、优美聪明且不讨巧。

  这还是第一部我中途好几次读到窒息的小说。之前看吉本芭娜娜,感觉是在石头缝里呼吸,但现在这本书,阅读体验是被人一直捏着心脏。我甚至比汉斯还要迷茫无措。

  赫尔曼不仅是一个聪明的人,还是一个厉害的人。我无数次想到自己,应试教育下的小小牺牲品。我很难同作者一样把这一切归咎于学校老师教育,我总觉得还有自己内心的东西。就如同赫尔曼亲身经历一样,他自己从神学校辍学后,自己救赎了自己。所以海尔纳和汉斯都是赫尔曼自己。我很想知道海尔纳最终去了哪里,我还想知道汉斯最终为何会一蹶不振,丧失意志。

  我在想赫尔曼还有没有写过另一种变相自传,不同于汉斯的这种遭遇的。

  读到最后一章我很怕,其实每一章我读的都很怕。无一不是在阅读自己。无数次我停下来回想自己的遭遇。我还是无法解释这一切。二十二岁的人生没有答案

  小说里很多对于大自然的描写很美,让人体会到欣喜感恩。但更多的是丧,丧到骨子里的那种。我不喜欢汉斯后期离开神学院的状态。

  期间我想到了很喜爱歌手说过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恐惧,没有比较,没有害怕,只有爱。”

  不知道这是不是答案?不知道这对于一个人形成他的人格时有没有帮助?我觉得汉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天性了,他发挥

  第一次正式读德国小说,这是一次很完整的阅读体验,不断的重审自己,尽管过程很艰辛。还是很想读一读他的《彷徨少年时》和《荒原狼》,尽管有人说也很致郁。

  《在轮下》读后感(四):早些为孩子打开那扇门——对《在轮下》的情节总结以及个人感受

  《在轮下》(Unterm Rad)是德国文学史上最典型的经典青少年小说(klassischer Adoleszenzroman)之一。德国经典青年小说属于二十世纪初,其特点是,全知的叙述者叙述一个(或一些)青少年寻找个性追寻自我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和喜爱命令父辈(包括父母、老师等)产生冲突,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以失败甚至死亡告终。如此看来,黑塞(Hermann Hesse)的《在轮下》果真是这种类型的小说中的经典。 书中的主人公汉斯·吉本拉德(Hans Giebenrath)天赋过人,从鲜为人知的小镇中考上了神学院,成绩优异的他却缺乏自信主见,虽能从《圣经》与荷马史诗发现乐趣,但他更加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钓鱼,而不是呆在房间里看书。在考上神学院后的那个暑假,汉斯本虽有机会好好享受自己自由的时光,但牧师和校长却希望他能在假期里为神学院的课程准备下,汉斯自然也没有拒绝。进入神学院之后的他的成绩还是名列前矛,他也遇到了各种各样同学,最重要的便是赫尔曼·海纳尔(Hermann Heilner),汉斯被他深深吸引。与汉斯相反,海尔纳却不是很在意学习,认为学习说得过去就可以,他被其他同学和老师看成异类,却被汉斯描述成“忧郁的诗人”。汉斯喜欢和海尔纳呆在一起的时间,为此他也逐渐放弃了他优异的学业,和海尔纳谈天说地思考存在的意义。当然,他们这种行为是不被老师认可的,老师从对汉斯的劝说慢慢变为把他视为和海尔纳一样的同一类人,最终对他也放弃了。在海尔纳逃离神学院又被抓回来之后,海尔纳被退了学,而汉斯对他的思念也日益加深。他不断地思考为什么他非要学习,为什么非要考试,为什么不能有假期,为什么要被压迫者学一些无用的东西。他精神衰弱,以至于上课当老师问他问题时他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学校最终忍无可忍,将其退学。回到家乡的汉斯有了一段自己的自由时光,也遇上了他喜爱的女孩艾玛(Emma),艾玛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数新鲜感,他也决定去当个铁匠学徒。虽然艾玛的不辞而别给他带了很多伤害,但学徒生活也给他带了许多欢乐。尽管如此,街上的人看见都向他投来嘲笑目光--昔日成绩第一能够考上神学院的汉斯,最后还是成为了一个铁匠学徒。汉斯在他朋友为庆祝学徒生涯结束的聚会上第一次开怀痛饮,但却不幸醉死街头。 《在轮下》中的汉斯作为一个青少年,从小受到来自父亲、校长、神父压力努力学习,而在神学院遇上海尔纳之后不断地思考生活已经自我的意义。而这两点不知不觉中产生冲突进而使汉斯退学、成为铁匠,最后意外醉死,形成悲剧。 仔细想想,难道现在国内的状况比二十世纪初的德国要好些吗?学生没日没夜地学习,就连周末仅有的自由时间也花在了补课上。孩子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没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而活着。所以当高中生毕业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一所大门被打开,而门后所带来的,可能满是生活的惊喜,也可能是对生活的不知所措。 也许这扇门应该早点为孩子打开。 p.s.:有趣的是,书中的赫尔曼·海纳尔(Hermann Heilner)和黑塞(Hermann Hesse)的首字母都是HH, 这有可能是黑塞的自指。

  《在轮下》读后感(五):挪威的森林与在轮下

  这本书是因为看挪威的森林而从图书馆借来看的,渡边和绿在绿的家里腻歪之后,渡边拒绝了绿的做爱请求,等绿睡过之后,到了一楼的书店,那个即将要卖掉的书店买了一本在轮下,并且没睡觉那晚上读完了。我想知道,村上春树为什么在这个情境下让男主渡边读这么一本书,就读了在轮下。

  类比来看,汉斯和渡边有着相似性,都很孤独,也在体制下过着自己的人生。而赫尔曼海尔纳更像那个永泽,尽管没有永泽那么世故,而且渡边和永泽之间也没有基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与处世之道,都让渡边或者汉斯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不同的是永泽很熟稔的混迹在体制内,而赫尔曼却跳脱出体制。

  我想在那个时候渡边读了在轮下,从某种意义上他看到了自己就是汉斯,很可能会和汉斯有相同的结局,被身边的人束缚,被永泽束缚,被直子束缚,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而能够让他摆脱束缚的可能是绿,那个真正爱他的绿。

  我自己的猜测,可能会有这样的映射,因为汉斯,渡边决定要和绿在一起,那种束缚他要摆脱掉,所以之后他有了主动性,主动地表达了对绿的爱,主动地承受了直子的死,也主动地结束了和永泽的关系,在初美死掉之后,也许吧,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摘录一句话,在这个版本的160页,“一棵树要被砍去树枝,会从靠近根的地方长出新芽来,同样的,在青春期生病消退的灵魂,常常会回到幼年时代,那是个有如春天的时代,充满梦幻的时代。从那里,可以发现新的希望,可以把切断的生命线重新系合。从根部生出的新芽因为有充沛的水分迅速生长,但那只是外观上看来如此而已,新芽是不可能再长成为大木的。”

  以上。

  《在轮下》读后感(六):他沉默着,那么俊美,令人心碎

  昨晚读黑塞的《在轮下》,三联版。译得很好,几乎一口气读完。 太美了。止不住的惊叹。 类似的语言风格,崛辰雄的《菜穗子》是清冷、寂寞的,而《在轮下》更为热情、浪漫,因着少年人敏锐的感受,山谷、小镇、秋夜、森林,显得格外动人。 许多人似乎着眼于批判“教育体制对人的摧残”,当然没错,但我感到这样的主题诠释这样优美的文字,未免显得流俗。 无论是校长,父亲还是牧师,从他们的位置出发,他们对少年的殷切期望是合理的。并且,我不觉得他们的做法非常过分,谈不上是压迫或者摧残。少年最终死去,更多是因为“发现自我”后的困惑、不安、无助。与赫尔曼的接触唤醒了他潜藏于心底的浪漫情怀,他看到了更多的美好,但苦恼于没有精力去追寻。(在电影《死亡诗社》中,老师唤醒了学生对诗与一切美好事物的热情,告诉学生追求快乐。但老师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反抗,没有教会他们现实的残酷。因为这一点,我私心不大喜欢这电影,忽略现实的浪漫只会是悲剧收尾)赫尔曼只是与汉斯同龄的少年,他有奔放的情怀,但无法充当汉斯的引导者。赫尔曼的出走让汉斯不知所措,越来越迷茫,只能任车轮碾压他的天资,他的美好年华。他的死是自然的,无法摆脱的,带有必然的意味。我总觉得这种死不是悲剧,因为它太美好,甚至让我感动。 清冷、澄蓝的秋夜俯视着他那被暗黑带走的虚弱身体,黑色的流水摆弄他的手、头发和嘴唇,带着他飘向了远方。苍白的月光凝视着他,冷杉的群山拥抱着他。 他沉默着,那么俊美,令人心碎。

  《在轮下》读后感(七):轮下的受害者与受害者的代言人

  这是我读的第五本黑塞小说,前四本依次是《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五本里,《在轮下》的故事性最强,自然也是读感最强的。这里有通常意义上的故事,比如说确实发生、情感真切、结构相对完整、批判或表扬的个人倾向很明晰,概括起来就是不玄虚,好理解。

  一、黑塞小说的母亲形象对小说的展开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汉斯的“母亲早已经去世,生前要说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只有体弱多病和愁眉不展了。”(P28)母亲在生活里的缺场,使父亲成为汉斯生活世界的主宰。无独有偶,《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里歌尔德蒙的母亲也是缺场的,只作为一个背景性的被抛形象存在,后期成了歌尔德蒙的追逐、寻找并渐次清晰的目标性存在。汉斯则没有那么幸运,母亲的缺场是贯穿小说,或者说贯穿汉斯短暂的一生的。汉斯追寻诗性生活、母性形象的回归之旅以失足“自杀”收尾,父亲成为推动这一“失足”的关键性在场。对比汉斯的父亲与纳尔齐斯的差异,就会发现度过人生第一个危机(感性的觉醒或性的觉醒)的父性角色的价值,父亲应该承当起个体成长的一个讲解者、鼓舞者和支持者,父亲不是要在儿童的身上重新满足自己的愿望、欲望,而是通过从始而终的信任培育儿童自己的主动性,所以儿童的成长对父亲而言——至少在黑塞那里——是克服畏葸走向自我的分手,是在更高层次上复活父亲形象的个性化旅途。

  二、现代学校教育是精神的枷锁。受伤于早期经历,黑塞对学校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不只是《在轮下》,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里黑塞甚至有更直接的描述:“学校和科学的弱点之一,就在于看来有一种精神倾向,总是把一切东西都看作和描绘成仿佛是平面的,只有长度和宽度两个尺寸。”(P95)这几乎可以视为《在轮下》里学校的特定的勾勒,这不能不使我们相信,黑塞对于规制精神和想象力的学校,甚或说一切规范都有基于人性的抵抗。

  三、对人实施规制的终极目标是让他自己规制自己。汉斯不是没有反抗,但反抗的每一次失败都有一个童年教育的背景性框架,这一框架的稳固、永在使汉斯在面对海尔纳的朋友关系、追求艾玛的爱情尝试、通往劳作的男子汉气质上统统失败了,其原因就在于汉斯的荣誉、规矩和虚荣心早已经成为自己的内在部分了。“汉斯对于学校、考试与其他的一切事物,无不怀着超越世界的梦想。这样一来,他不由得认为和那些脸颊丰满、脾气友善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无疑是优秀的,是和他们不同的,过不了多久,自己就能超越他们,洋洋得意地站在他们上方俯视他们,他充满了幸福感。”(P39)这是汉斯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建构当下的心态,现在不过是通往未来光明和荣耀生活的一条道路,而不具有现时的意义。这样的建构,会最终内化为汉斯的内在要求,一旦生活偏离了未来的目标,就会自责、内疚和负罪,负罪感是一个人管控自我的最大的法器。我们看到,在通过州试后,汉斯仍然抓紧时间学习,听从牧师、校长和数学老师的话,希望于入校前在学习上抢先一步,以至于“如果汉斯再去钓一小时鱼,或者去散一小时步,他的良心就会受到自责。”(P77)这种自责和自我规制的可怕结局,当然有前因:汉斯周围的评价系统。儿童时代的汉斯,家庭与学校生活都受到基于个人好恶的父亲、校长和牧师的虚荣心的强迫。在汉斯进入神学院时,黑塞对那些父母们有一段很精准的刻画,虚荣心膨胀的父母们“心里充满了夸耀、奇特的感情与美丽的希望,却没有一个人想到今天自己是把自己的孩子拿去交换金钱的利益,把孩子卖给了国家。“(P90)可以说汉斯的悲剧早已在路上了,唯有法兰克是清醒的,汉斯的拼命的学习令法兰克大为震惊,认为汉斯根本就是在犯罪,“像你这样的年纪,必须充分运动,充分休息”。(P80)但年幼的汉斯无法理解,单薄的提醒也无法化解汉斯周围的那种浓厚的虚荣感的裹俘。

  在这里,我们结合全文前前后后不难发现汉斯悲剧的“惯性之力”和起始的根由。当汉斯因为跟随海尔纳的诗性引诱而发生“偏离”,被神学院的“精英们”疏远和鄙弃时,不但强化了幼儿时候的荣誉心,也奠定了自我挫败和不堪的心理基础。此时,当汉斯无法完成诗性的华丽转向(这往往是艰难的,我在后面还会提到这种艰难),就必然一步步走向毁灭。

  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汉斯从神学院退出后事实上前后进行了三次自救,或者说,汉斯有过三次“复活”的可能性,但都失败了。汉斯的生命自我复苏的第一种尝试是回忆过去,重温童年和煦美好时光,但回忆既是解毒剂,又是更深的中毒剂。黑塞举例说,“一棵树要是被砍去树枝,会从靠近根的地方长出新芽来,同样的,在青春期生病消退的灵魂,常常会回到幼年时代,那是个有如春天的时代,充满了梦幻的时代。从那里,可以发现新的希望,可以把被切断的生命线重新系合。从根部生出的新芽因为有充沛的水分迅速成长,但那只是外观上看来是如此,新芽是不可能再成长为大木得。”(P160)那不过是汉斯的第二个幼年期,而不是成年期,而且也永不会有成年期了,但汉斯需要的则是一个做自己、成为自己的成年期。

  第二种,爱情。爱情是汉斯挽救自我的第二次尝试,但迎来爱情的过程充满紧张和焦虑,感到害羞与拒绝,再加之艾玛本就没有真心实意的开始他们之间的爱情,一切不过是临时性的装腔作势,充满了玩弄的气息和嘲讽,汉斯的爱情之旅很快就结束并进一步压抑了他。

  说到这里,我们甚至可以断定,第三次的自我拯救不管多么开始的充满希望,也必然有个坏的结局,因为汉斯的那可怜的灵魂早已经被周围环境扼杀了。去工厂当技工,汉斯“在涂满美丽阳光的小街上漫步时,又再度感受到了星期天的喜悦,这是好几个月以来所不曾有过的。”(P203)但在醉酒后,却觉得自己“下贱而龌龊”,他首先想到的、无意识想到的不过是,“要怎么回去呢?要对父亲怎么说?明天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以至于,“他觉得凄惨、悲戚而可耻,真想永远睡下去,不再醒来,眼睛和头等疼痛异常,连站起来,继续走下去的力气都没有了。”(P214)汉斯可以说是“不由自主地投入死亡的阴影”(P216)。

  那么,这三次自救我们能发现什么共性呢?我们看到,这都是通过感性精神的复归(无论是想象力,还是爱情和劳作),来复活那将死的感性能力,使汉斯将死的感性能力能够重新站起来,这不过是要依顺汉斯的个人的特质,把他的想象力、激情、爱欲和肉体都统统按照本就有的潜质发展起来,但被压制的汉斯已经在精神和个性上枯萎了。枯萎的花朵,是不会再绽放的!

  《在轮下》读后感(八):死人的结局比较低级

  得了榜眼之后的那个暑假好不欢快啊,环境描写超级美。入学后校园生活的叙述警人,同学舍友的关系和现在大学如出一辙,看的最有味儿。我搞不懂为什么好多作家为了批判封建社会或教育制度等东西时都已死人为代价,我认为这是败笔,真正生活中死没那么容易,就如黑塞本人,说这书是自传,但他自己死了吗?并没有,而且***还好好的活了个八十多,所以现实大多是受到毒害还苟且地活着。再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因为爱情失意,想不开最后自杀了,这也是败笔。从古至今多少人爱情失意过,可敢于自杀的有几个?总之,随便怎么写都比把人写死的高超,这一点我佩服余华,《活着》中最后福贵与老牛彼此为伴儿,依旧活着,这样的结局对我的冲击久久难以忘怀,文学自身价值也更高。

  《在轮下》读后感(九):一泄气就会被压在车轮下

  天才少年汉斯通过州试进入神学院,在那里遇到了更为聪颖、敏感的少年海尔纳。汉斯的成绩一落千丈,海尔纳的行为激进、不可理喻。两人的友谊遭到全体师生的反对,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友谊和尊严相继离开了神学院。汉斯为生活所迫成为一名技工,一次和工友聚会时,酒后失足掉入河里,不幸身亡。

  标题是小说里原文,意为不努力,会被生活的车轮碾压,同时暗喻书名《在轮下》。这部自传体小说,几乎满是作者的影子:幼年聪颖,参加州试,进入神学院,辍学回家,成为技工,离职回家,立志成为诗人,之后的生活更加艰苦。

  也许经历过痛苦的人,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作者可以吧,汉斯痛苦,被压抑的童年生活和优美的田园景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人读来顺畅无比。

  文尾是我喜欢的一句话:自古以来,批判与创造,科学与艺术。就是不分胜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前者常常是正确的,但对人一点益处也没有,而后者不断散播信仰、爱、安慰与永恒的种子,不断的盘踞着优良的地盘,因为生比死更强,信任是胜过怀疑的。

  一直读小说,总觉得缺点什么。明天读一个系列丛书《魔鬼经济学1、2、3、4》,这套关于经济的书浅显易懂、妙趣横生,无关货币、股票、基金、房地产等专业性极强的话题,从不同角度揭穿事物真相:美国20世纪90年代,犯罪率骤降因为堕胎合法化。麦当劳的管理结构竟然和毒窝一样。老师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不惜作弊……读完会发现,也许我们以前看到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真相不是只有一个。

  《在轮下》读后感(十):全书

  一个不那么明显的悲剧,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亮点也很多,比如对钓鱼的描写,比如写汉斯对课本的体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睛、摸到他们的手。主人公的经历是一起一落的,州试考过、迎来本应该毫无压力的暑假,却在牧师、校长的“建议”下不得不预读修道院课程(仿佛看到中考后的自己不过那个暑假窝比汉斯浪多了 ̄▽ ̄)在修道院结交心心相印的朋友赫尔曼,年轻的心受到友情的滋养,其间虽疏远又重新亲密,最后这段友情却以赫尔曼出走而告终,而这也直接导致了汉斯再也无法在修道院学习下去。他不得不回到家乡,遇到鞋匠的侄女艾玛,初尝爱情的滋味却发现他不过是少女的玩物。当他成为了技工之后事情似乎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下去,然而正是在这时、在少年喝醉后一切都崩溃了。汉斯是被谋杀的。“一泄气就会被压在车轮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